2021年高三语文附加题冲刺练习1
2021年高三高考模拟卷(一)语文含答案

2021年高三高考模拟卷(一)语文含答案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凫.水辐.射敷.衍塞责随声附.和B.乘.机惩.创瞠.目结舌惩.前毖后C.复辟.包庇.奴颜婢.膝刚愎.自用D.陶冶.拜谒.因噎.废食笑靥.如花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鼓角争鸣烽火边城刀光箭影血雨腥风B.自由翱翔危如累卵舌战群儒变焕莫测C.烟炎张天临阵脱逃虚张声势曲高和寡D.殒身不恤不容置喙层峦叠障咬文嚼字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两会期间,秦皇岛公安处立足管辖区域内的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措施,确保重载运输安全。
②在“三公消费”人人喊打的当下,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提出了公款吃喝的新办法。
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要简政也要放权,要依法放权给市场和社会,凡是市场能有效的就交给市场。
A.严密抑止调剂B.周密抑制调节C.严密抑制调节D.周密抑止调剂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炙手可热....的名校遭到冷遇,“天之骄子”受到社会指责,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到底怎么了?”B.这次运动会,小李得了冠军,骄傲的尾巴都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
C.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D.福建莆田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将公款吃喝“阵地”悄然转向更具隐蔽性的私人会所,这种采取潜藏“阵地”的方式吃喝,就能吃得心安理得....吗?岂不是自欺欺人、遗害无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认为,城市雕塑是人民的艺术,是美丽中国的文化表现,应该多措并举下大力气发展好。
B.中国电影要保持可持续发展与繁荣,必须解决两个环节的问题。
2021年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三 Word版含解析

2021年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三)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蓦.(mò)然吐.(tù)槽眩.(xuàn)晕屡见不鲜.(xiān)B.绯.(fēi)闻号召.(zhào)唆.(suō)使噤.(jīn)若寒蝉C.布衾.(qīn)荸.(bí)荠跻.(jī)身前倨.(jù)后恭D.蹩.(bié)脚发酵.(jiào)泥淖.(zhào) 心广体胖.(pá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央视播出专题节目,揭露过多的垃圾文件是导致智能手机运行速度变慢的原凶,并采访猎豹清理大师的工程师,请他为消费者提供解决方案.B.女子就像散文,她一定是安详和美丽的;即使没有雍容华丽的外表,眉宇间流淌的气质一定会淡雅、简约,给人一种非常愉悦的视觉享受。
C.传统产业是否日薄西山,完全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国人蜂涌去日本买马桶盖一事说明,世上本没有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
D.腾讯产品占领市场份额的秘密在于通过帐号的捆绑,把数据输送到后台进行统计分析,第一时间就知道你喜欢听怎样的歌、玩怎样的游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观影抒言,各谈体会,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文艺交流,如今却裹挟了太多的不满、辱骂和对抗,一种兼容。
并包的胸怀在开放的网络世界似乎难觅形迹..B.当你觉得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所有的凄苦都集中在一人身上时,你可否知道,真正带给你巨大痛苦的,常常不是发生的事情,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C.除了维也纳儿童合唱团、巴黎木十字合唱团外,圣菲利浦男孩合唱团是当今全球最受瞩目的新起之秀,目前正以令人匪夷所思的速度与魅力席卷欧美日本。
....,具体到每一个家庭,再拆取出每一个人物的一天、D.这份调查报告对中国贫困农民的记录是如此具体而微....一年、一生,不惜笔墨,肌理寸寸分明。
2021-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模拟复习冲刺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12

2021-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模拟复习冲刺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12一、(xx·上海秋季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
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
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③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
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
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
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
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
”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
因此,笔可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
相传钟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
”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这一传统中,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
朱光潜说:“例如写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
高考语文第五部分附加题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的断句、简答1高考体验高三全册语文

12/10/2021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句式的对应关系和特殊虚词断句的能力。 断句时先通读画线部分疏通大意。从中不难看出“贵诈力”与 “贱仁义”相对,“先”与“后”相对,“富者”与“贫者”相 对,“国强”与“弱国”相对,这些词语领起的句子构成四组对 比句。 答案: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 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 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12/10/2021
(节选自严允肇《〈今世说〉序》)
12/10/2021
7.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5 处)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段的断句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 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 然后抓住标志词,先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标志词多为虚词, 画线句中的两个“者”后面要断开,虚词“因”“以”“其”前 面要断开。点断之后,再翻译一遍看能不能读通,最后确定点 断处。 答案: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 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
12/10/2021
五、(2013·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 14~16 题。 1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 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 自是之 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 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 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12/10/2021
2.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________、________。 解析:苏洵、苏轼、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世称“三苏”。 苏洵被称为“老苏”,苏轼(苏东坡)被称为“大苏”,苏辙被 称为“小苏”。“三苏”均以文章显名于世,特别是号称全能 大家的苏轼,文章堪称天下一绝,留下许多传世之作。 答案:苏洵 苏轼
2021年全国新课标高三模拟冲刺卷语文(三)word版含答案

2021年全国新课标高三模拟冲刺卷语文(三)word版含答案2021~18年度冲刺卷语文03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周振鹤中国古代史是一部农业文化发生发展兴盛衰落的历史,小而言之,也是一部农业文化重心从北到南转移的历史。
在铁器未曾发明的远古,黄土高原的土质松软,易于耕种,自然成为中华文化的摇篮。
《禹贡》将九州大地的土壤分成九等,雍州黄土高原的土壤仍认为是上上等。
从气候来看,秦汉以前也是南不如北,“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北方气候凉爽,雨水虽少但集中,于旱地作物勉强够用。
因此自远古直到秦汉一统时代,北方的农业文化得到有利的发展,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方面都对南方显出压倒的优势。
秦汉时期,北方已形成关中和山东两大农业经济中心。
而南方却还是“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
在农业社会里,人是最主要的生产力,人口数量是农业文化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
西汉元始二年的人口统计表明北方人口是南方的三点二倍。
虽然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南方的农业经济也在逐步向前发展,但是速度很慢。
例如牛耕技术直到东汉时期才传播到淮南地区。
然而魏晋以后中国社会的大变动大大加速了南方的开发过程,使南方的农业文化水平不但赶上而且超过北方,实现了文化重心由北到南的转移。
从东汉末年到两宋之际,北方曾经出现过几次大动乱,迫使黄河流域人民南迁到淮汉、长江以至闽岭以南地区。
南迁的人民不但给南方增添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移民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快速传播的过程。
同时,割据的政权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也要积极发展经济。
这两个因素都促使南方的开发速度比正常的一统时期要快。
在南下的移民长河中,有三次蔚为大观的浪潮,使南方农业文化的发展出现三次飞跃。
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西晋永嘉丧乱之后,南来的北方侨民大都集中在淮水以南、太湖以北地区,使江淮一带的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时期取得长足的进步,将三国东吴以来南方已经加速开发的势头更加推向前进。
2021届语文三轮冲刺 古诗词鉴赏练习(一)含答案

2021届语文三轮冲刺古诗词鉴赏练习(一)含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小题。
深湾夜宿王勃津涂①临巨壑,村宇架危岑②。
堰③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④。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注】①津涂:道路。
②岑:小而高的山。
③堰:拦河蓄水的土坝。
④砧:捣衣石。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宿的深湾是个偏僻的地方,道路面对巨大的山谷,村子建在危险的山上。
B.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
C.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D.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
(2).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平山堂①王安石城北横冈走翠虬,一堂高视两三州。
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碧瓦浮。
墟落耕桑公恺悌②,杯觞谈笑客风流。
不知岘首登临处,壮观当时有此不?【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冈上,为欧阳修做扬州知州时所建。
②恺悌:和乐平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山堂建造在形如虬龙的山岗上,登堂就可以眺望江南,景色一览无余。
B.欧阳修为政期间的和乐平易之风,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也有表达。
C.尾联通过“岘首”和“平山堂”的对比,间接赞赏建堂者的眼光和魄力。
D.本诗语言含蓄,写景与叙事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2).诗人如何表现平山堂的“壮观”?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友人牧江州杜荀鹤①本国兵戈②后,难官在此时。
远分天子命,深要使君知。
但遂生灵愿,当应雨露随。
江山胜他郡,闲赋庾楼③诗。
【注】①杜荀鹤: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未授官,返乡闲居。
②兵戈:指唐末战乱。
③庾楼:在江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末时期,战乱频仍,社会纷扰,民不聊生,官场上也是好官难做。
高三语文冲刺训练 扩展语句

2021届高三语文冲刺训练扩展语句1.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60个字以内)田野上夏夜万籁作响安静2.请将下面的一句话扩写成50个字左右的语段,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翠翠坐在白塔下看薄云。
3.请根据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个字。
4.请根据下列两种情境,以“眼睛”为重点扩写一段话。
情境一讲台前老师眼睛情境二师生惜别时师生们眼睛5.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48字。
给力雷人粉丝妙趣横生山重水复美不胜收怡然自得6.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扩写“鹰击长空”,要求所写语句符合表达方式的特点,每题字数不得超过40字。
(1)用描写的方式扩展。
(要求:能反映出事物的具体情形,如形、声、色、动态等)(2)用议论的方式扩展。
(要求:有观点,有分析判断)7.《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描绘出优美的意境。
(不少于50个字)小河柳树夕阳青草歌儿8.《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描绘出优美的意境。
(不少于50个字)小河柳树青草夕阳歌儿9.请你依据《乡土中国》的论述,想象并描写一个具有典型“乡土气”的乡村。
要求:①出现人物。
②要有细节描写。
③聚焦一个场景,突出一个特征。
180字左右。
10.下面是《诗经·君子于役》中的诗句,刻画了妻子对外出丈夫的思念心理,写得天然质朴。
请你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中任一修辞,将其扩写成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2021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用配套资料:附加题部分第一部分

2021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用配套资料:附加题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一、(江苏卷2022)阅读材料,完成主题。
(10分)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
靖康之祸,官书散失。
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
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
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
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摘自吴成《临川王文公集》序)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答案是,后来,一个谦逊的人/对他的相关行业不满/因为他的失败/这个公爵/胡玉功去世后的所谓庸俗生活而废除了他的文章?2.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
(2分)答案苏洵苏轼3.根据资料总结王安石临川藏品在不同时期的命运。
(4分)答:答案政和间,列于官书;靖康后,不再盛行。
【参考译文】宋朝正和年间,政府编纂了大臣的手稿和文章。
只能选择临川藏品。
靖康灾后,政府编撰的书籍散失。
《临川藏品》的个人藏品没有一本完美的书。
它不像欧阳修的藏品、曾巩的藏品和苏轼的藏品那样受欢迎。
王子之所以能够超越他人,是因为他性格轻松、超然。
虽然同一时期的学者们一直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都尊重王子的文章,口中称赞,心中钦佩,往往达到了极致。
但后来,普通人对他作为首相的成就感到不满,所以他们甚至鄙视王子的文章。
这是王子临死前说的话。
为什么王子死后仍然是这样?2、(江苏卷2022)阅读材料,完成主题。
(10分)昔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
”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一故者不能为也。
陈寿号善叙述,李延寿亦称究悉旧事,然所著二史,俱有纪、传而独不克作志,重其事也。
况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心亦何所发明?聊辑见闻,以备遗忘耳!(摘自马端林《文学概论》序)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分析这个问题,测试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10分)
然诸子之论,各成一家,自前世皆存而不绝也。
夫王迹熄而诗亡离骚作而文辞之士兴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态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多也。
自汉以来,史官列其名氏篇第。
而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
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者,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
呜呼,可谓盛矣!
(1).用斜线(/)给上面画横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6分)
夫王迹熄而诗亡离骚作而文辞之士兴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态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多也。
(2).《离骚》的作者是谁?《新唐书》的主要编纂者是谁?(2分)(3).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
二、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 当得知贾宝玉将迎娶薛宝钗的消息,黛玉急忙赶往宝玉处问询,回来后,又将题诗的绢帕和一本诗稿烧毁,最终病倒在床。
B. 茅盾的代表作《子夜》原名《夕阳》,作者以“子夜”作书名,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寓意深刻。
C. 《呐喊》注重揭示人物深邃、丰富的内心世界,开创了现代心理小说的创作先河,这是作者向中国古代小说传统学习的结果。
D. 《哈姆莱特》塑造人物形象,常以对比衬托的手法显现其性格特点,像
同为反面人物,克劳狄斯阿谀奉承,波洛涅斯笑里藏刀。
E. 泰戈尔的《飞鸟集》,内容涉及自然、宇宙和人生诸多方面,零碎而短小的篇幅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具有多方面的人生启示。
三、简答题。
(1) 《边城》中,傩送最后为什么选择孤独出走?
(2) “裕泰”茶馆是老舍《茶馆》中的唯一场景,这样的设置有哪些作用?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冲刺练习参考答案
一(1)、夫王迹熄而诗亡/离骚作而文辞之士兴/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态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多也
(2)、屈原欧阳修(或:欧阳修、宋祁)
(3)、介绍了著书的历史演变及唐代(或:开元)藏书的盛况。
二【答案】CD
【解析】C项应为“作者向外国小说学习的结果”。
D项将二人混淆了。
三(1)、天保为了成全弟弟和翠翠,外出闯滩,意外溺水身亡,傩送觉得对不起哥哥,很悲痛;又得不到翠翠的理会;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所以选择出走远方。
(2)、可以使观众摆脱因各幕时间相距太远而导致的脱节感,“裕泰”茶馆可以起到串联时代和人物的“线”的作用,可以更为广泛地反映社会的历史面貌。
22809 5919 夙`31570 7B52 筒38268 957C 镼20492 500C 倌27721 6C49 汉<29338 729A 犚'~21385 5389 厉TQ30762 782A 砪26743 6877 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