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2009
09版数字电路实验(四)提示解析

实验提示
200
11 8 5 205 201 10 6 207
203
206
208
152
198
199
36
表A. 5
位
动态扫描数字显示电路与EP2C5管脚连接对照表
EP2C5的I/O管脚 段 EP2C5的I/O管脚
LED1
LED2 LED3 LED4 LED5 LED6 LED7 LED8
哈尔滨工程大学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数字电路课程组 2011.10
实验内容
1. 彩灯控制器(难度等级0.7、0.8)
用适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一个12路彩灯控制器 控制器在时钟信号的作用下依次点亮红、黄、绿三种 颜色共计12个发光二极管 将设计下载到实验箱并进行硬件功能测试
要求
12路彩灯顺时针匀速依次点亮,每个彩灯点亮的持续 时间为1s (难度等级0.7) 12路彩灯可以顺时针、逆时针两个方向依次点亮,转 动速度手动或自动可调(难度等级0.8) 参见《数字电子技术实践教程》第189页 1.
其中:k1-控制方向,k2-控制速度
(3)k1k2=01时,12路彩灯顺时针匀速依次点亮,每个彩灯点亮
的持续时间为1s(2速度—慢速)
;
(4)k1k2=11时,12路彩灯逆时针匀速依次点亮,每个彩灯点亮 的持续时间为1s(2速度--慢速) ;
实验内容
2. 累加器(难度等级0.9) 利用适当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实现一个四位并行累加器的设计
入数据、异步清零控制和累加使能控制,用两位LED数码管显示
累加结果,用声响作为溢出报警。
实验提示
累加器设计提示
输入的4位二进制数为8421BCD码 可以对多个任意十进制数进行累加求和 具有异步清零控制 具有累加使能控制,高电平允许累加、低电平输出数 据保持 具有溢出报警功能(累加结果超过99报警) 累加结果都必须是8421BCD码才能用数码管正常显示 输出数据的十位计数时钟脉冲触发沿不能落后于个位 寄存器触发沿到达 所需要的各种频率脉冲由50MHz主时钟分频得到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实验英文名称:Fundamental Experiments Basic of Circuit Analyse课程编号:CS04003主讲教师:吴建辉学分:3.0学时:16开课学期:秋季一、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物联网与智能等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在学习数学、物理课程之后,电路分析是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专业本科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而实验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
学生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有关仿真工具及各源器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训练学生进行电路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的能力,进而进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增强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实验内容及具体要求1、实验理论方面:理解各实验原理、主要仿真工具组成原理和测试原理。
2、实验教学方面:掌握仿真工具WORKBENCH中示波器、信号源、直流电源的使用方法及各种电量和参数的测量方法。
3、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能根据基本理论、实验仪器和设施,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并能测试相关参数加以核对。
三、基本教学内容1.基本技能训练常用元器件、集成电路的性能和参数。
电路的直流分析,电路的时域频域分析,交流电路测量;常用基本电路的原理及特性;电子仪器仪表和常用电器设备使用训练;2.综合设计训练设计典型综合电路:如加法器,负阻抗电路设计,RC移相电路等,直流电源;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在仿真工具上绘制电路,分析和排除实验故障;验证设计,测试、记录实验现象参数。
3. 工程综合实践常见仿真软件的特点及使用(如WORKBENCH);应用WORKBENCH完成系统设计的整个过程:电路设计输入,计算机仿真分析,在电路图中验证(或部分验证);调试测量;设计报告。
四、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学时数实验类型1 WorkBench软件学习 1 验证性实验2 KCL与KVL的验证 1 验证性实验1 验证性实验3 回路法或网孔法求支路电流(电压)4 节点法求支路电流1 验证性实验(电压)5 加法运算放大器设计 1 设计性实验6 电路叠加原理 1 验证性实验7 替换原理的验证 1 设计性实验8 单口网络测试 1 验证性实验2 设计性实验9 戴维南、诺顿定理的定量验证10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2 验证性实验零状态、全响应响应验证11 相量模型的网孔分析 1 验证性实验12 正弦稳态最大功率传1 验证性实验递定理的验证2 验证性实验13 理想变压器的分析和验证总计16学时五、授课计划与学时安排本课程实验16学时,基本覆盖本课程所有讲解内容,采取课程全部授课完毕后实验温习验证本课程所涉及知识的方式。
电路分析基础(200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成书过程
该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4年颁布的《电路分 析基础》的教学基本要求编而成的。
该书具体编写分工如下:上海交通大学陈洪亮编写第1、6、7章,华东理工大学吴雪编写第4章及2.5节,其 余章节由上海交通大学田社平编写。全书习题由陈洪亮、田社平共同完成,MATLAB程序由田社平负责编写和调试。 全书最后由陈洪亮和田社平统稿。书稿完成后由清华大学陆文娟教授审阅,并提出了建议。在编写教材过程中, 课程组老师和学生提出了建议,同时该书的编写还参考了许多院校的教材和文献。
(4)适当加入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内容。选用通用数学分析软件MATLAB作为电路分析的辅助工具,在教材中 插入各种电路分析程序。
作者简介
陈洪亮,上海交通大学教师。 田社平,上海交通大学教师。 吴雪,华东理工大学教师。 徐雄,上海交通大学教师。
感谢观看
电路分析基础(2009年清华 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00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学资源 05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材特色
《电路分析基础》是由陈洪亮、田社平、吴雪、徐雄编著,200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 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精品课程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材、电 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该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电路分析基础”和“电路”课程教材使 用,也可作为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电路实验指导书

电路分析》实验实验一简单万用表线路计算和校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万用表电流档、电压档及欧姆档电路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2.了解欧姆档的使用方法。
3.了解校验电表的方法。
二、实验说明万用表是测量工作中最常见的电表之一,用它可以进行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多种物理量的测量,每种测量还有几个不同的量程。
万用表的内部组成从原理上分为两部分:即表头和测量电路。
表头通常是一个直流微安表,它的工作原理可归纳为:“表头指针的偏转角与流过表头的电流成正比”。
在设计电路时,只考虑表头的“满偏电流Im”和“内阻Ri”值就够了。
满偏电流是指表针偏转满刻度时流过表头的电流值,内阻则是表头线圈的铜线电阻。
表头与各种测量电路连接就可以进行多种电量的测量。
通常借助于转换开关可以将表头与这些测量电路分别连接起来,就可以组成一个万用表。
本实验分别研究这些实验。
1.直流电流档多量程的分流器有两种电路。
图1-1的电路是利用转换开关分别接入不同阻值的分流器来改变它的电流量程的。
这种电路计算简单,缺点是可能由于开关接触不太好致使测量不准。
最坏情况(在开关接触不通或带电转换量程时有可能发生)是开关断路,这时全部被测电流都流过表头造成严重过载(甚至损坏)。
因此多量程分流器都采用图1-2的电路,以避免上述缺点。
计算时按表头支路总电阻r0’=2250Ω来设计,其中r’是一个“补足”电阻,数值视r0大小而定。
图1-1 利用转换开关的分流器图1-2 常用的多量程分流器电路图1-3 实验用万用表直流电流档电路给定表头参数:Ω='μ=2250r A 100I 0m , 由图1-3得知:1m 10m R )I I (r I -='1110m R I )R r (I =+'1101m I )R r (R I +'=同理,可推得:2102m I )R r (RI +'=合并上两式1101I )R r (R +'=2102I )R r (R+'将10R r +'消去有:2211R I R I = 现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如下:)I I (r I R m 10m 1-'=Ω==-⨯⨯=---250922501010225010100R 43612211R I R I =1212R I I R=Ω=⨯=5025051R2Ω==Ω=50Rr 200r 221,2.直流电压档图1-4为实验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线路,给定表头参数同上。
电路分析精品课程实验指导书

三、实验设备
电阻 510Ω 1只
电阻 100Ω 1只
电阻 120Ω 1 只
直流稳压源5V 12V
万用表 1块
直流电流表1只
1、实验电路
2、实验内容
1. 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和三个闭合回路的电流正方向。图中的I1、I2、I3的方向已设定。三个闭合回路的电流正方向可设为ADEFA、BADCB和FBCEF。
三、实验设备和元器件
序号
名 称
型号与规格
数量
1
直流稳压电源
0~30V可调
二路
2
万用表
1
3
直流数字电压表
0~200V
1
4
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
1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实验电路
实验线路如图所示,用试验台的“基尔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
I3(mA)
U1(V)
U2(V)
UFA(V)
UAB(V)
UAD(V)
UCD(V)
UDE(V)
计算值
测量值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需用到电压源。
2.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 两个电压源的电压也需测量,不应取电源本身的显示值。
3. 防止稳压电源两个输出端碰线短路。
4. 用指针式电压表或电流表测量电压或电流时, 如果仪表指针反偏,则必须调换仪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正偏,可读得电压或电流值。若用数显电压表或电流表测量,则可直接读出电压或电流值。但应注意:所读得的电压或电流值的正确正、负号应根据设定的电流参考方向来判断。
在电路分析中,我们通常将电路中两节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两节点的电压,当其中一个节点为零点时,电压与电位值相等。因此,在直流电路中,两节点间的电压是固定的,而每一节点,由于零点选取的不同,其电位值发生变化,但两节点之间的电位差(即电压)不变。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路分析(fēnxī)基础实验指导书电路(diànlù)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电路(diànlù)分析基础》实验教学指导书前言一、实验(shíyàn)总体目标初步(chūbù)具备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等电工(diàngōng)实验设备的操作使用(shǐyòng)能力和电路仿真软件(ruǎn jiàn)的应用能力,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正确测量参数和处理数据。
二、适用专业年级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一年级本科学生。
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电工综合实验台:40套。
主要配置:直流电路模块实验板、动态电路模块实验板、多路直流电压源、多路直流电流源、信号源、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示波器等。
Multisim电路仿真分析软件。
六、实验(shíyàn)总体要求1、正确(zhèngquè)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功率表以及一些电工实验设备;2、按电路图联接实验线路和合理布线,能初步(chūbù)分析并排除故障;3、认真观察实验(shíyàn)现象,正确读取实验数据和记录实验波形并加以检查和判断,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4、正确运用实验(shíyàn)手段来验证一些定理和结论。
5、具有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的初步能力。
6、按每次实验的具体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七、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实验的重点是仪表的正确使用、电路的正确连接、数据测试和分析;本课程实验的难点是动态电路参数测试和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实验应提前预习,使学生能够利用原理指导实验,利用实验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分析电路、测试电路的基本方法。
目录实验(shíyàn)一电阻电路测量与分析综合实验 (1)实验二电源(diànyuán)等效电路综合实验 (11)实验(shíyàn)三动态(dòngtài)电路仿真实验(shíyàn) (18)实验四RC频率特性和RLC谐振仿真实验 (24)实验一电阻电路(diànlù)测量与分析综合实验一、实验(shíyàn)目的1、熟悉并掌握(zhǎngwò)直流电压表、电流表、恒压源等使用;2、学会(xuéhuì)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3、学会(xuéhuì)电路中电位、电压的测量方法,掌握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4、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学会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5、验证叠加原理,学会叠加原理的应用。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前言电路实验综述 (3)实验一电子元器件伏安特性的测试 (6)实验二受控源 (8)实验三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 (10)实验四戴维南定理 (13)实验五仪器练习及电信号的测试 (16)实验六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8)实验七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21)实验八互感电路 (23)附录实验室常用仪器使用说明 (25)§1-1 电路原理实验箱RXDI-1A介绍 (25)§1-2 DF2172B晶体管毫伏表 (26)§1-3 EE1642B1型函数信号发生器 (27)§1-4 SS—7802A二踪示波器 (29)前言电路实验综述实验是为了认识世界或事物,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定而进行的操作或活动,任何自然科学理论都离不开实践。
科学实践是研究自然科学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
对于电路课程来说,在系统学习了本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实验课即为这种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
电路实验是工科院校电类专业学生的主要实验课之一,属于专业基础实验课。
实验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高低,而实际动手能力则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发展。
因此,对实验课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电路实验课的目的1、通过实验,巩固、加深和丰富电路理论知识;2、学习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等常用仪表和设备,掌握并熟练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操作方法;3、掌握一些基本的电子测试技术;4、训练选择实验方法、整理实验数据、分析误差、绘制曲线、判断实验结果、写电类实验报告的能力;5、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细致踏实的科学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电路实验课的要求一般实验课分为课前准备、进行实验和课后完成实验报告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要求如下:1、课前准备(1)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的目的、任务与要求,了解完成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并结合实验原理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完成必要的理论估算;设计好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认真思考并解答预习思考题。
实验指导书-《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

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
预习要求如下:(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估算。
(2)完成各实验“预习要求”中指定的内容。
(3)熟悉实验任务。
(4)复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使用仪器和实验箱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模拟电路实验注意:(1)在进行小信号放大实验时,由于所用信号发生器及连接电缆的缘故,往往在进入放大器前就出现噪声或不稳定,有些信号源调不到毫伏以下,实验时可采用在放大器输入端加衰减的方法。
一般可用实验箱中电阻组成衰减器,这样连接电缆上信号电平较高,不易受干扰。
(2)做放大器实验时如发现波形削顶失真甚至变成方波,应检查工作点设置是否正确,或输入信号是否过大,由于实验箱所用三极管h fe较大,特别是两级放大电路容易饱和失真。
5.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
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教师同意再继续实验。
6.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7.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
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
8.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
9.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学会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和电压的方法,理解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2.学会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
3.掌握使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大小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目录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2)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4)三、叠加原理的验证 (5)四、戴维南定理—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 (7)五、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10)六、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3)七、二阶动态电路响应的研究 (15)八、R、L、C元件阻抗特性的测定 (18)九、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20)十、RC电路的设计与响应测试 (23)十一、谐振电路的研究 (34)十二、RC选频网络特性的测试 (41)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一、实验目的1. 学会识别常用电路元件的方法。
2. 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
3. 掌握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任何一个二端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之间的函数关系I=f(U)来表示,即用I-U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1.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1-1中a曲线所示,该直线的斜率等于该电阻的电阻值。
图1-1 几种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2. 一般的白炽灯在工作时灯丝处于高温状态,其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白炽灯的电流越大,其温度越高,阻值也越大,一般灯泡的“冷电阻”与“热电阻”的阻值可相差几倍至十几倍,所以它的伏安特性如图1-1中b曲线所示。
3. 一般的半导体二极管是一个非线性电阻元件,其伏安特性如图1-1中c曲线。
正向压降很小(一般的锗管约为0.2~0.3V,硅管约为0.5~0.7V),正向电流随正向压降的升高而急骤上升,而反向电压从零一直增加到十至几十伏时,其反向电流增加很小,粗略地可视为零。
可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但反向电压加得过高,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则会导致管子击穿损坏。
4. 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二极管,其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类似,但其反向特性较特别,如图1-1中d曲线。
在反向电压开始增加时,其反向电流几乎为零,但当反向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称为管子的稳压值,有各种不同稳压值的稳压管),电流突然增加,以后它的端电压将维持恒定,不再随外加的反向电压升高而增大。
四、实验内容1. 测定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按图1-2接线,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Us ,从0伏开始缓慢地增加,一直到10V ,记下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填入表1-1。
图1-2 测定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表1-1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实验数据 2. 测定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按图1-3接线,R 为限流电阻,测二极管D 的正向特性时,其正向电流不得超过25mA ,正向压降可在0~0.75V 之间取值。
特别是在0.5~0.75 之间应多取几个测量点。
作反向特性实验时,只需将图1-3中的电源电压反接,即可测二极管的反向特性,其反向电压可加到30V 左右。
图1-3 测定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表1-2二极管正向特性实验数据3. 测定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将图1-3中的二极管换成稳压二极管,重复内容2的测量。
表1-4稳压二极管正向特性实验数据表1-5稳压二极管反向特性实验数据注意:稳压管的反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的反向特性不一样,所以,稳压管的反向特性实验数据表需要实验者自行拟定格式。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测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时,稳压电源输出应由小至大逐渐增加,应时刻注意电流表读数不得超过25mA,稳压源输出端切勿碰线短路。
2.进行不同实验时,应先估算电压和电流值,合理选择仪表的量程,勿使仪表超量程,仪表的极性亦不可接错。
六、预习思考题1. 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的概念是什么?电阻与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有何区别?2. 设某器件伏安特性曲线的函数式为I=f(U),试问在逐点绘制曲线时,其坐标变量应如何放置?3. 稳压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有何区别,其用途如何?七、实验报告1.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出各元件的光滑的伏安特性曲线(其中二极管和稳压管的正、反向特性均要求画在同一张图中,正、反向电压可取为不同的比例尺)。
2.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归纳被测各元件的伏安特性。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测量某电路各支路电流及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即对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而言,应有ΣI=0;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应有ΣU=0。
运用上述定律时必须在电路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以及闭合回路中各部分电压的参考方向。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实验线路如图2-1所示。
1. 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电流I1、I2、I3的参考方向。
2.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U1=6V,U2=12V。
3. 将电流表分别接入三条支路,读出并记录各电流值。
图2-1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电路图4. 用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入表2-1。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测量时,接入电流(电压)表的+、–极性应与电路图中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同。
2.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U1、U2也需测量,不应取电源本身的显示值。
3. 防止稳压电源两个输出端碰线短路。
4. 若用指针式电流表或电压表测量电流或电压时,如果仪表指针反偏,则必须调换仪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正偏,可读得电流或电压值,但应在数值之前加一负号。
六、预习思考题1. 根据图2-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的电流I1、I2、I3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记入表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地选择毫安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2. 实验中,若用指针式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直流数字毫安表进行测量时,则会有什么显示呢?七、实验报告1. 根据实验数据,选定节点A,验证KCL的正确性。
2. 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闭合回路,验证KVL的正确性。
3. 误差原因分析。
实验三叠加原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原理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几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实验电路如图3-1所示图3-1 验证叠加原理电路图1. 按图3-1电路接线,取U1=+12V,U2=+6V。
2. 令U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S1投向U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毫安表和电压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3-1中。
3. 令U2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S1投向短路侧,开关S2投向E2侧),重复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
4. 令U1和U2共同作用(开关S1和S2分别投向U1和U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根据图中电流参考方向,决定毫安表极性的接点,以及数据表格中各量“+、-”号的记录。
2. 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六、预习思考题1. 叠加原理中U1、U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中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U1或U2)置零(短接)?2. 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 试问叠加原理的迭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 七、实验报告1. 根据实验数据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与齐次性。
2. 各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试用上述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作结论。
实验四 戴维南定理—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验证戴维南定理。
2. 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1.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称为含源一端口网络)。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等效电压源来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Es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其等效内阻R 0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路,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
U OC 和R 0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
2.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 OC ,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I SC ,则 Es=U OC R O =SCOC I U(2)零示法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进行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如图3-1所示。
图4-1 零示法测开路电压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内阻的稳压电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较,当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将为“0”,然后将电路断开,测量此时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
(3)伏安法当网络的内阻值很低时,不宜测其短路电流,可用伏安法测等效内阻R 0 。
<ⅰ> 将有源二端网络外接一负载电阻R L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其电压U L 及电流I L ,则等效内阻为<ⅱ>将有源二端网络外接一负载电阻R L ,改变R L 的值,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对应负载的U 、I 值,则U-I 曲线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如图3-2所示。
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 φ,则等效内阻为图4-2 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图4-3 半电压法测等效内阻 (4)半电压法如图4-3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的一半时,负载电阻R L 的值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值。
(5)万用表直接测量法将被测有源网络内的所有独立源置零(将电流源I S 开路,去掉电压源,并在原电压源所接的两点用一根导线短接),然后直接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档测量当负载R L 开路时输出端两点间的电阻,即为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R 0或称网络的入端电阻R i 。
3. 验证戴维南定理将有源二端网络用戴维南等效电压源代替,测出该等效电压源的外特性,若在误差范围内,两条外特性曲线基本一致,则戴氏定理得到验证。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步骤被测有源二端网络如图4-4 (a)所示。
U R tg Iφ∆==∆(a) 待测电路 (b) 戴维南等效电路图4-4 验证戴维南定理电路图1. 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南等效电压源参数U OC 和R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