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理论基础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电路实验指导书(2019.6.10)

电路实验指导书(2019.6.10)

电路实验指导书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供用电教研室目录第一部分:理论部分 (1)第一章电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1)第一节电工仪表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1)第二节仪表的误差及准确度 (5)第三节电工仪表的标志及技术要求 (10)第四节电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14)第五节测量误差及消除方法 (15)第六节实验数据的处理 (19)第二章磁电系仪表 (21)第一节磁电系测量机构 (21)第二节磁电系电流表 (24)第三节磁电系电压表 (26)第四节欧姆表 (28)第五节万用表 (31)第三章电磁系仪表 (33)第一节电磁系测量机构 (33)第二节电磁系电流表和电压表 (38)第四章电动系仪表 (41)第一节电动系测量机构 (41)第二节功率表 (45)第五章直流单臂电桥 (55)第六章电量与电参数的测量 (58)第一节电压与电流的测量 (58)第二节功率的测量 (61)第三节电阻的测量 (66)第四节电感的测量 (69)第五节电容的测量 (72)第二部分:实验台操作 (75)实验须知 (75)实验一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电源的工作状态 (77)实验二叠加定理和替代定理 (82)实验三戴维南定理 (85)实验四受控源特性测试 (88)实验五无源二端网络参数测定 (92)实验六阻抗并联及复联电路、功率因数的提高 (95)实验七互感电路 (100)实验八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105)实验九三相星形负载和三角形负载 (110)实验十三相电路的功率测量 (114)实验十一 RC串联电路的方波响应 (119)实验十二 RLC串联电路的方波响应 (123)第三部分:上机操作 (126)第一章概述 (126)第二章 Multisim12系统 (129)第三章 Multisim12的基本操作 (141)第一节定制用户界面 (141)第二节元件的操作 (143)第三节元件的操作 (144)第四章 Multisim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146)第一节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仿真分析 (146)第二节用DC Sweep分析直接测量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149)第三节受控源的仿真演示 (155)第四节戴维南和诺顿等效电路的仿真分析 (161)第五节电路节点电压的仿真分析 (164)第六节交流电路参数的仿真测定 (166)第七节三相电路的仿真分析 (169)第八节电容特性的仿真测试 (171)第九节电感电压特性的仿真测试 (173)第十节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175)第十一节LC并联电路的谐振 (177)第十二节LC二阶动态变化过程的仿真分析 (178)第一部分:理论部分第一章电工测量的基本知识在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等各个环节中,都需要通过电工仪表对系统的运行状态(如电能质量、负荷情况等)加以监控,从而保证系统安全而又经济地运行,所以人们常把电工仪表和测量称作电力工业的眼睛和脉搏。

电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路基础实验》实验指导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范莉编2012年2月目录一、电路方程法分析的研究(一)——支路电流法 (1)二、电路方程法分析的研究(二)——回路电流法 (3)三、电路方程法分析的研究(三)——节点电压法 (5)四、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7)五、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10)六、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12)七、叠加原理的验证 (14)八、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7)九、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 (20)十、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的测定 (24)十一、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等效参数 (26)十二、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29)实验一 电路方程法分析的研究(一)——支路电流法一、实验内容根据给定的电路方程,做出电路模型,并用电路仿真软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支路电流法2、掌握EWB5.12软件的使用方法 三、 实验条件及要求电脑,U 盘等存储工具 四、实验设计及实施的指导1、利用支路电流方程求解电路。

已知某电路模型如图1所示,请列出其支路电流方程,并求解。

另外,请用EWB5.12软件仿真,验算计算结果。

2、总结支路电流方程的列写规律3、根据支路电流方程,画出电路模型已知某电路支路电流方程如式1所示,请根据该方程组做出电路模型,并求解该电路的支路电流。

另外,请用EWB5.12软件仿真,验算计算结果。

126234456642231345000281040104102048820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 (1) 五、思考问题1、总结支路电流法的优缺点和适用的场合。

图12、已知电路方程,做电路模型,结果是否唯一?实验二 电路方程法分析的研究(二)——回路电流法一、实验内容根据给定的电路方程,做出电路模型,并用电路仿真软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电路实验指导书

电路实验指导书

《电路原理》实验指导书一、课程的目的、任务本课程是电子科学、测控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电路原理课程间的一门实践性技术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电工实验技能和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三.各实验具体要求见P2四、实验流程介绍学生用户登陆进入实验系统的用户名为:Z+学号(如ZD205003200XX),密码:netlab详细操作步骤见P7五、实验报告请各指导老师登陆该实验系统了解具体实验方法,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学生结束实验后应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并交给指导老师。

其中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记录数据,数据分析与处理等。

实验一 电阻、电容、电压和电流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源、测量仪表以及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测量电阻、电容、电压和电流的方法。

3、 了解电表量程、分辨率、准确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二、实验任务1、用万用表电阻档测精密可调电阻,测量电阻R1-R4。

实验数据填入下表:2、用万用表和数字表分别测量直流电流与电压(1) 按图1-1接好电路,U 为稳压电源(上限电压5V ),测量1R =510Ω、2R =1K Ω时的1R U 、2R U ,自己确定Us 的值,需要测量3组数据。

图1-1图1-2(2) 按图1-2接好电路s I 为稳流电源(上限电流0.025A ),用毫安表和微安表测量1R =2R =1k Ω时的1I 、2I 和s I ,填入下表。

实验二 叠加定理、替代定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来验证线性电路中的叠加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2、通过实验来验证替代定理。

3、学习直流仪器仪表的测试方法。

二、内容说明几个电动势在某线性网络中共同作用时,(也可以是几个电流源共同作用,或电动势和电流源混合共同作用),它们在电路中任一支路产生的电流或在任意两点间所产生的电压降,等于这些电动势或者电流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部分所产生的电流或者电压降的代数和。

电路理论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路理论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路理论基础实验指导书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二○一一年二月目录电路理论基础部分绪论实验一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实验三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四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实验五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实验六仪器内阻对测量的影响实验七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实验八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附录A 直流稳压电源原理与使用附录B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与使用附录C 万用表的原理与使用附录D 晶体管毫伏表的原理与使用附录E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附录F 功率表的原理与使用•1•绪论电路理论基础实验教学是电路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必要的实验技能训练、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所学知识,开拓实验设计思维。

通过实验培养有关电路连接、电量测量等实验技巧,学会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学会实验的设计。

在实验测量中学习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各种现象的观察及分析。

实验结束后,通过书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归纳和总结,为学生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好坚实基础。

一、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和区别1. 与物理实验的联系与区别物理实验的开设目的在于丰富教学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加深概念理解及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验过程中强调操作要认真、观察要细心、测量结果要准确。

只有这样,所得的实验结果才能和理论保持一致或有新的发现。

因此,对物理实验这一教学环节的要求是一丝不苟的,这也是学习基础理论学科应具有的科学态度。

不过,设计性及应用型的实验在工科的物理实验中也正在逐步受到重视。

“电路理论基础实验”属于工程学科范畴,除应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外,还应注重其实用性,要多从工程的角度去处理问题。

如测量精度的处理,在物理实验中,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常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排除随机误差,以提高测量准确度;而在电路基础实验中,从工程的角度考虑,仅需满足使用要求——达到一定的测量精度就够了(自动测量除外),处理的多为一次性测量误差,有时甚至不需要得出具体值,只要观察到有无信号即可,如检查故障及定性分析。

电路理论实验指导书

电路理论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一.实验目的1.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 2.学习恒电源、直流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说明任一二端电阻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 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 之间的函数关系U =f(I )来表示,即用U -I 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为该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根据伏安特性的不同,电阻元件分两大类: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

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1-1中(a )所示,该直线的斜率只由电阻元件的电阻值R 决定,其阻值为常数,与元件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 无关;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是一条经过坐标原点的曲线,其阻值R 不是常数,即在不同的电压作用下,电阻值是不同的,常见的非线性电阻如白炽灯丝、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它们的伏安特性如图1-1中(b )、(c )、(d )。

在图1-1中,U 〉0的部分为正向特性,U 〈 0的部分为反向特性。

绘制伏安特性曲线通常采用逐点测试法,即在不同的端电压作用下,测量出相应的电流,然后逐点绘制出伏安特性曲线,根据伏安特性曲线便可计算其电阻值。

三.实验设备1.数字万用表。

2.KHDL-1 电路原理实验箱。

(d)(b)(c)UUUIII(a)UI图5-11四.实验内容1.测定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按图1-2接线,图中的电源U选用恒压源的可调稳压输出端,通过直流数字毫安表与1kΩ线性电阻相连,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直流数字电压表测量。

调节恒压源可调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U,从0伏开始缓慢地增加(不能超过10V),在表5-1中记下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2.测定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按图1—3接线,R为限流电阻,取200Ω(十进制可变电阻箱),二极管的型号为1N4007。

测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时,其正向电流不得超过25mA,二极管VD的正向压降可在0~0.75V之间取值。

电路实验指导书

电路实验指导书

《电路理论》实验指导书电工实验教学基地编华北电力大学二00七年四月前言1.实验总体目标《电路理论》实验是本科生进入专业基础课的第一门实验课程,考虑到这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因此本平台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从理论思维逐步向实践领域过渡,实验的开设由验证理论、巩固概念,转向以端正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实验经验的积累,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⒉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通信工程、测控、热动(集控)、自动化、计算机⒊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理论⒋实验课时分配⒌实验环境实验保证二人一组,每组配备计算机,安装常用仿真软件,多媒体授课。

⒍实验总体要求(1)实验前分好组,认真预习实验报告,预习时要理解实验原理,并对实验内容进行计算,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实验过程中出现短路等异常情况应尽快切断电源。

,(3)实验的原始数据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思考题。

(4)实验结束后,断电,整理仪器设备、清理桌面卫生、班长每次实验分配三个组的学生打扫实验室。

⒎本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1)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实验原理和方法、数据分析和处理。

(2)对于实验故障应尽量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和排除。

目录实验一、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及测量误差的计算 (4)实验二、电位测定、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 (8)实验三、戴维宁定理及应用 (12)实验四、动态电路响应的研究 (16)实验五、三表法测量电路等参数 (20)实验六、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24)实验七、互感电路观测 (27)实验八、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测量 (30)实验九、二端口网络 (34)实验十、单相裂相电路的研究 (35)实验十一、RC选频网络特性测试 (39)实验一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及测量误差的计算一、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台上各类电源及各类测量仪表的布局和使用方法。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的指导书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的指导书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的指导书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的指导书范文
一、实验总体目标
初步具备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等电工实验设备的操作使用能力和电路仿真软件的应用能力,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正确测量参数和处理数据。

二、适用专业年级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一年级本科学生。

三、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四、实验环境
电工综合实验台:40套。

主要配置:直流电路模块实验板、动态电路模块实验板、多路直流电压源、多路直流电流源、信号源、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示波器等。

五、实验总体要求
1、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功率表以及一些电工实验设备;
2、按电路图联接实验线路和合理布线,能初步分析并排除故障;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读取实验数据和记录实验波形并加以检查和判断,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
4、正确运用实验手段来验证一些定理和结论。

5、具有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的`初步能力。

6、按每次实验的具体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六、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实验的重点是仪表的正确使用、电路的正确连接、数据测试和分析;本课程实验的难点是动态电路参数测试和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实验应提前预习,使学生能够利用原理指导实验,利用实验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分析电路、测试电路
的基本方法。

【最新2018】电路理论实验指导书-范文word版 (18页)

【最新2018】电路理论实验指导书-范文word版 (1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路理论实验指导书篇一:电路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一、实验目的1. 学会识别常用电路元件的方法。

2. 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

3. 掌握实验装置上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说明任何一个二端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之间的函数关系I=f(U)来表示,即用I-U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1. 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3-1中a曲线所示,该直线的斜率等于该电阻器的电阻值。

2. 一般的白炽灯在工作时灯丝处于高温状态,其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白炽灯的电流越大,其温度越高,阻值也越大,一般灯泡的“冷电阻”与“热电阻”的阻值可相差几倍至十几倍,所以它的伏安特性如图3-1中b曲线所示。

3. 一般的半导体二极管是一个非线性电阻元件,其特性如图3-1中c曲线。

正向压降很小(一般的锗管约为0.2~0.3V,硅管约为0.5~0.7V),正向电流随正向压降的升高而急骤上升,而反向电压从零一直增加到十多至几十伏时,其反向电流增加很小,粗略地可视为零。

可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但反向电压加得过高,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则会导致管子击穿损坏。

4. 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二极管,其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类似,但其反向特性较特别,如图1-1中d曲线。

在反向电压开始增加时,其反向电流几乎为零,但当反向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称为管子的稳压值,有各种不同稳压值的稳压管)电流将突然增加,以后它的端电压将维持恒定,不再随外加的反向电压升高而增大。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 测定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按图1-2接线,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U,从0伏开始缓慢地增加,一直到10V,记下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理论基础实验指导书.doc
电路理论基础实验指导书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二○一一年二月目录电路理论基础部分绪论实验一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实验三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四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实验五RC 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实验六仪器内阻对测量的影响实验七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实验八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附录A 直流稳压电源原理与使用附录 B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与使用附录 C 万用表的原理与使用附录 D 晶体管毫伏表的原理与使用附录 E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附录F 功率表的原理与使用绪论电路理论基础实验教学是电路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必要的实验技能训练、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所学知识,开拓实验设计思维。

通过实验培养有关电路连接、电量测量等实验技巧,学会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学会实验的设计。

在实验测量中学习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各种现象的观察及分析。

实验结束后,通过书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归纳和总结,为学生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好坚实基础。

一、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和区别 1. 与物理实验的联系与区别物理实验的开设目的在于丰富教学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加深概念理解及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验过程中强调操作要认
真、观察要细心、测量结果要准确。

只有这样,所得的实验结果才能和理论保持一致或有新的发现。

因此,对物理实验这一教学环节的要求是一丝不苟的,这也是学习基础理论学科应具有的科学态度。

不过,设计性及应用型的实验在工科的物理实验中也正在逐步受到重视。

“电路理论基础实验”属于工程学科范畴,除应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外,还应注重其实用性,要多从工程的角度去处理问题。

如测量精度的处理,在物理实验中,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常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排除随机误差,以提高测量准确度;而在电路基础实验中,从工程的角度考虑,仅需满足使用要求达到一定的测量精度就够了(自动测量除外),处理的多为一次性测量误差,有时甚至不需要得出具体值,只要观察到有无信号即可,如检查故障及定性分析。

因此,电路基础实验强调的是正确的实验(测量)过程及用工程观点处理问题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从工程角度处理问题并不等于粗枝大叶,不要精度,而是强调不要把精力、时间太多地花费在使用价值不大的追求高精度上,因为高精度是要高投人的。

一旦实验环境、实验条件确定之后,如何利用现有设备,提高测量精度并确保实验准确无误,也是本课程研究的问题之一。

2. 与理论课的联系与区别“电路理论基础实验”与“电路分析”
课有着密切的联系。

“电路分析”是“电路理论基础实验”课的理论基础,一般为先修课,但前者的逻辑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手段与后者有着很大不同。

一般理论课采用的思维方式、研究对象,是探讨问题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处理问题时往往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理想化、抽象化,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解决问题时多以数学为工具(仿真软件的应用也是建立在数学模型上的)。

实验课采用的思维方式、研究对象,则是如何把一个成熟的理论、一个设计方案付诸实施,注重的是系统的实用性、可靠性等。

处理问题时考虑的是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讲究的是整体效果,面对的是问题的客观性、具体性,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各种仪器设备,目前更为关注的是利用实验手段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与仿真软件的联系与区别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可以进行虚拟电路实验,给同学们的理论课学习提供了更接近理想的教学环境。

可以说,电路仿真软件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工具。

另一方面,不管是在系统的前期设计中,还是在后期电路参数的调整中,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都会给开发者带来很大益处。

它既可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又可节省大量的硬件费用开支,因
此也是工程技术人员的有利帮手。

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先对要做的实验进行仿真,可预知实验结果、了解实验的各个过程,这样会对此次实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是,有些工作目前乃至将来也不可能在仿真软件上进行,如分布参数的影响、集中接地问题、电磁兼容及器件标称值对电路的影响等。

这方面的工作还必须在实验室中,通过搭接实际电路,再经过实际测量才能完成。

因此,仿真软件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电路的工作过程,确定系统的可行性,但解决不了工艺问题,代替不了技能训练;仿真结果不能当成真实的实验结果,虚拟仪器的使用也代替不了电子仪器的实际操作。

二、设计性实验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目标要求,寻求一种实际电路,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称为实验设计。

1. 查阅资料,寻求实验的理论依据根据实验项目提出的要求,明确实验目的。

查阅理论教材及相关资料,确定实验中可能运用到的理论知识,即实验原理。

例如,实验一中要求验证叠加原理,目的很明确,即验证,原理为叠加原理,实验者必须清晰的了解叠加原理的内涵。

2. 规划实验模块实验设计这一过程很灵活,即便是同一个实验目的,不同的实验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思路来实现。

但在设计过程中,建议采用模块化和层次化的设计思想,自上而下、由大到小、逐步求精。

根据实验目的及实验原理,对实验按功能进行模块化划分,画出框图,考虑各模块的整体功能,规划设计思想和方向。

例如,实验一中可划分为3个功能模块,即E 1 单独作用,E 2 单独作用和E 1 、E 2 共同作用。

3. 模块细化为了实现各实验模块的具体功能,首先应考虑实验条件,即实验室能提供的仪器及材料,设计出符合实际的电路结构和器件,进而计算出电路的各参数,并估算出实验结果。

例如,实验一中第一模块,首先确定电路结构,然后确定E 1 及3个电阻的阻值。

在确定E 1 时,要考虑实验室提供的直流电源在0~30V之间,例如初步确定为6V。

然后考虑各电阻值,如提供的电流表最大量程为100mA,则电路中的电流应考虑在30~80mA之间。

有条件的可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以初步检验设计的正确性。

4. 写出设计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目的、原理、电路设计依据、具体的计算、预计的内容和步骤、记录数据的表格、数据处理的方法、可行性分析、预期实验结果等项目。

三、实验规程课前预习实验能否顺利进行和收到预期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习准备得是否充分。

因此,在预习过程中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和教材中相关知识点。

明确实验的目的、内容,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的方法、步骤。

搞清楚实验中哪些现象要观察,哪些数据要记录以及哪些事项应注意。

2. 进行实验良好的工作方法和操作程序,是使实验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实验一般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 学生在规定的桌位上进行实验,保持实验室安静,不得擅自接通电源。

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按本次实验设备和主要器材清单进行清点。

注意实验设备的规格、量程和操作规程,不了解性能和用法时不得随意使用该设备。

做好实验桌面的整洁工作,暂不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