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进程管理-2讲

合集下载

GCP培训讲义

GCP培训讲义
GCP原则与实践
详细解读GCP的各项原则,如科 学、公正、伦理等,结合实际案 例进行讲解,使学员深入理解如 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原则。
GCP临床试验设计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介绍临床试验方案的基本要素,包括 研究目的、试验设计、样本量、数据 收集与分析等,以及如何根据GCP原 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案。
临床试验实施与管理
GCP伦理与法规遵循
伦理审查与批准
介绍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强调伦理审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 如何获得伦理审查批准。
法规遵循与监管要求
讲解GCP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包括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 械临床试验规定等,以及如何确保试验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03
GCP实践操作
GCP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GCP技术发展与应用
数字化与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GCP将更加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以提高监管效 率和准确性。
质量控制与管理
GCP将更加注重质量控制与管理,加强药品生产、研发、临床试验等环节的质量监管,以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 。
GCP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与普及
始实施GCP。
2003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颁布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进一步细化了临床试验的管理要求

随着中国药品研发和上市的快速发展, GCP不断得到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
监管要求和技术发展。
GCP的应用领域
药品研发
GCP应用于新药和仿制药的临床 试验,确保试验数据的科学性和 可靠性,为药品上市提供支持。
讲解临床试验的执行过程,包括试验 流程、质量控制、数据采集等方面的 要求,以及如何确保试验的公正性和 科学性。

第2讲 操作系统分类

第2讲 操作系统分类

1995年 年
Windows95
Windows NT 3.51(NT第3版) 第 版 Windows NT 4.0(NT第4版) 第 版
1998年 年 2000年10月 年 月 2001年下半年 年下半年
Windows 98 Windows CE Windows me Windows 2000(NT5.0) ( )
1.3 操作系统分类
根据操作系统在用户界面的使用环境和 功能特征的不同,操作系统一般可分为三 种基本类型,即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 实时系统.随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 又出现了许多种操作系统,它们是嵌入式 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 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1. 批处理操作系统
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是: 用户将作业交给系统操作员,系统操作员将许多用户的作 业组成一批作业,之后输入到计算机中,在系统中形成一 个自动转接的连续的作业流,然后启动操作系统,系统自 动执行每个作业.最后由操作员将作业结果交给用户. 批处理操作系统的特点是:多道和成批处理.但是用户自 己不能干预自己作业的运行,一旦发现错误不能及时改正, 从而延长了软件开发时间,所以这种操作系统只适用于成 熟的程序. 批处理操作系统的优点是:作业流程自动化,效率高,吞 吐率高.缺点是:无交互手段,调试程序困难.
5. 用户接口
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以下接口 : ① ② ③ ④ 命令接口. 命令接口. 脱机命令接口. 脱机命令接口. 程序接口. 程序接口. 图形接口. 图形接口.
1.4.2 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
1.并发性 1.并发性 2. 共享性 互斥共享方式. (1)互斥共享方式. 同时访问方式. (2)同时访问方式. 3. 虚拟性 4. 不确定性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小丹第4版复习讲义教程第2章进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小丹第4版复习讲义教程第2章进程

对于进程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其 中较典型的定义有:
(1)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 (2) 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时所 发生的活动。 (3)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 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
1)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其本身没有任何运行的含 义,它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进程是程序在处理机上 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一个动态概念。
图2-6 进程的五种基本状态及转换
2.2.3 挂起操作和进程状态的转换 1. 挂起操作的引入:使正在执行的进程暂停执行; 引入挂起操作的原因,是基于系统和用户的如下需要: (1) 终端用户的需要。 (2) 父进程请求。 (3) 负荷调节的需要。 (4) 操作系统的需要。
与挂起原语Suspend相应的是激活原语Active
如图2-9所示,OS管理的这些数据结构一般分为以下四 类:内存表、设备表、文件表和用于进程管理的进程表,通 常进程表又被称为进程控制块PCB。
图2-9 操作系统控制表的一般结构
2. 进程控制块PCB的作用 (1) 作为独立运行基本单位的标志。 (2) 能实现间断性运行方式。 (3) 提供进程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4) 提供进程调度所需要的信息。 (5) 实现与其它进程的同步与通信。
图2-5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及其转换
3. 创建状态和终止状态 1) 创建状态 如前所述,进程是由创建而产生。创建一个进程是个很 复杂的过程,一般要通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如首先由进程 申请一个空白PCB,并向PCB中填写用于控制和管理进程的 信息;然后为该进程分配运行时所必须的资源;最后,把该 进程转入就绪状态并插入就绪队列之中。但如果进程所需的 资源尚不能得到满足,比如系统尚无足够的内存使进程无法 装入其中,此时创建工作尚未完成,进程不能被调度运行, 于是把此时进程所处的状态称为创建状态。

APQP第四版讲义培训

APQP第四版讲义培训
–基 准 确 定 由 施 乐 公 司 首 创 , 其 核 心 是 孙 子 的 “ 知 己 知 彼”“好
中求好”。 –是赶超竞争对手能力的重要依据,是建立产品或过程设计概
念 的重要输入,也是改进业务和工作概念的重要来源。 –成功的基准确定方法是:
• 识别出适宜的基准 • 了解目前状况与基准之间差距的原因 • 制定缩小差距,以达到和超过基准的计划


产产
10
10.APQP与防错
• 整个APQP的过程是采取防错措施,降低产品/服务 发送到顾客时产生问题的风险,这是APQP的核心。

设计记录

FMEA
防错
控制计划 作业指导书
PPAP
APQP进程 11
APQP实施 1.计划与确定项目输入与输出
目的:确定顾客的要求和期望,以计划和定义质量计划。 以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APQP的过程就是要 确保对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有明确了解.
• 形成《新产品制造可行性报告》
• 确定成本、进度和应考虑的限制条件(进度,特殊要求,相关资源) • 明确所需的来自顾客的帮助(图纸不清楚,提供模具) • 确定文件化的过程和方法(要形成那些文件,要用到那些方法)
4
8.进行APQP的基础 ●小组间联系 应建立同顾客、组织或内部小组之间的联系。
• 顾客的小组 • 内部的小组 • 组织的小组 • 小组内的子组 联系方式可以是举行定期会议,联系的程度根据 需要解决问题的数量
件中的缺陷数(PPM)、缺陷水平、废品降低率。
22
二.APQP实施
1.计划与确定项目输出要素
1.9 初始材料清单
–在产品/过程设想的基础上制定材料的初 始清单和早期的供方的名单。

《管理学讲义》word版

《管理学讲义》word版

《管理学原理》讲义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学习目的学完本章后,你应该掌握:1. 定义管理2. 区分效率与效果3. 明确管理的特征、性质4. 确定管理者扮演的角色5. 认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6. 了解管理学的特点与研究内容本章提要管理的概念和特征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学的特点与内容典型案例分析一、管理的概念㈠、管理的定义管理活动自古即有,但什么是“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从字面上看,管理有“管辖”、“处理”、“管人”、“理事”等意,即对一定范围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

但是这种字面的解释是没有严格地表达出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完整含义的。

能够全面概括“管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定义是: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㈡、管理的基本特征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管理的概念,理解管理学研究的特点、范围和内容,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一步把握管理的一些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

从科学的定义上讲,存在管理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1)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包括生产的、行政的……等活动。

(2)有一致认可的、自觉的目标。

2、管理的“载体”——组织管理活动在人类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而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

正因为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组织,管理也才存在和有必要。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一定目标而进行协作活动的集体就形成了组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

”有效的协作需要有组织,需要在组织中实施管理。

社会生活中各种组织的具体形式虽因其社会功能的不同而会有差异,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

在组织内部,一般包括五个要素,即人——包括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物和技术——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机构——实质反映管理的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信息——管理的媒介、依据,同时也是管理的客体;目的——宗旨,表明为什么要有这个组织,它的含义比目标更广泛。

第三章管理信息库MIB-2讲义

第三章管理信息库MIB-2讲义

第三章管理信息库MIB-2[填空选择题]一、SNMP的基本概念P39-440、网关是一台用于解释地址的计算机。

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255.01、如上图所示:TCP/IP协议栈中网络访问层对应OSI/RM中的网络层;与OSI分层的原则不同,TCP/IP协议簇允许同层协议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也允许上层过程直接调用不相邻的下层过程。

P396、管理信息库MIB:网络管理信息存储在管理信息库MIB中。

P4110、陷入(Trap)制导的轮询:为了使管理站能够及时而有效地对被管理设备进行监控,同时又不过分增加网络的通信负载,必须使用陷入(Trap)制导的轮询。

管理站启动时或每隔一定时间,用Get操作轮询一遍所有代理,以便得到某些关键的信息或基本的性能统计参数。

一旦得到了这些基本数据,管理站就停止轮询,而由代理进程负责在必要时向管理站报告异常事件。

这些情况都是由陷入操作传送给管理站的。

得到异常事件的报告后,管理站可以查询有关的代理,以便得到更(2)RFC 1212说明了定义MIB模块的方法;14、SNMP实体及作用:向管理应用程序提供服务,作用是把管理应用程序的服务调用变成对应的SNMP协议数据单元,并利用UDP数据报发送出去。

P4311、团体(Community)关系:每个代理进程管理若干管理对象,并且与某些管理站建立团体(Community)关系。

P4312、团体名:作为团体的全局标识符,是一种简单的身份认证手段。

一般来说,代理进程不接受没有通过团体名验证的报文,这样可以防止假冒的管理命令。

P43,但对于不支持TCP/IP实际上委托代理起到了协议转换的P4314、不支持TCP/IP的设备有:某些网桥、调制解调器、个人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等。

P43【历年真题】一、选择题1、下面属于端系统之间的协议是( ) P40 (2009年10月、2007年1月)A.TCPB.IPC.ARPD.PPP●在TCP/IP协议簇中,保证端系统之间可靠地发送和接收数据,并给应用进程提供访问端口的协议是( ) P40 (2009年1月、2008年1月)A.IP协议B.TCP协议C.UDP协议D.ICMP协议●TCP和UDP是互联网传输协议,其中( )(2003年10月)A.TCP提供无连接服务,UDP提供面向连接服务B.TCP提供面向连接服务,UDP提供无连接服务C.TCP和UDP都提供面向连接服务D.TCP和UDP都提供无连接服务2、互联网中的所有端系统和路由器都必须实现的协议是()P40 (2010年1月、2005年1月)A.IP协议B.ICMP协议C.UDP协议D.TCP协议●根据全网唯一的地址,把数据从源主机传送到目标主机的协议是( ) P40 (2003年10月)A.TCPB.IPC.UDPD.ICMP3、下面哪种网络协议与IP协议同属于网络层,用于传送有关通信问题的消息?( ) P39(2007年10月)A.ICMPB.UDPC.TCPD.SNMP4、TCP/IP协议栈中网络访问层对应OSI/RM中的()P39(2007年10月)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D.网络层5、以下不属于...OSI/RM层次结构中的内容的是()P39(2005年10月)A.会话层B.IP层C.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6、Internet的核心传输协议是()(2005年10月)A.IPX/SPXB.TCP/IPBEUID.SNMP6、网关是()(2005年10月)A.一种专用的交换机B.一种专用的路由器C.一种专用的集线器D.一台用于解释地址的计算机7、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005年10月)A.255.0.0.0B.255.255.0.0C.255.255.255.0D.255.255.255.2559、在SNMPv1中定义管理信息结构,即规定管理对象的语法和语义的是()P41 (2008年1月)A.RFC1155B.RFC1157C.RFC1212D.RFC1213●Internet最初的管理框架由4个文件定义,定义管理信息结构SMI的文件是()P41 (2006年10月)A.RFC1155 B.RFC1212 C.RFC1157 D.RFC1213●SNMP中,SMI提供了几种标准化技术表示管理信息,以下不属于...这些技术的是()P41 (2005年10月)A.定义了MIB的层次结构B.提供了定义管理对象的语法结构C.定义了规范文件D.规定了对象值的编码方法●管理信息结构(SMI)规定了管理对象的( ) P41 (2003年10月)A.语法和词法B.语法和句法C.词法和语义D.语法和语义●Internet最初的网络管理框架由四个文件定义,RFC1212说明了()P41 (2006年1月)A.定义MIB模块的方法B.定义了管理信息结构C.定义了MIB-2管理对象的核心集合D.SNMPv1协议的规范文件10、在Internet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中,SNMP协议定义在( ) P43 (2009年1月)A.网络接口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SNMP属于的协议簇是( )P39 (2008年10月、2006年10月)A.TCP/IPB.IPX/SPXC.DECnetD.AppleTalk●SNMP协议所依赖的下一层传输协议是()P43 (2006年10月)A.TCP B.IP C.ICMP D.UDP●SNMP选择UDP作为相应的传输层协议,其原因是( ) P43 (2004年10月)A.UDP是面向连接的B.UDP很可靠C.UDP效率高D.UDP便于进行流量控制11、SNMP协议支持的服务原语包括()P41 (2006年10月)A.get B.request C.indication D.confirm●SNMP协议支持的服务原语中,提供扫描MIB树和连续检索数据方法的原语是( ) P41 (2004年10月)A.GetB.SetC.GetNextD.Trap12、在SNMP协议中,每个代理进程管理若干管理对象,并且与某些管理站建立()P43 (2006年10月)A.团体关系 B.互连关系 C.地址关系D.安全关系二、填空题1、TCP/IP协议簇中,TCP、UDP对应OSI/RM的层。

R8管理课讲义

R8管理课讲义

Lotus Notes/Domino R8 管理课课程讲义主编:李建前言Lotus Notes/Domino概述:Lotus Notes/Domino软件提供了世界级的协作功能,可以将其作为核心电子邮件和企业调度基础设施和/或业务应用程序平台部署。

Notes/Domino 软件及其客户端软件选项将交付可靠、安全性丰富的消息传递和协作环境,以帮助公司增强员工生产力、简化业务流程并提高整体业务响应能力。

使用内置协作工具扩展消息传递功能。

在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目录和客户端访问方式方面提供了灵活的选择。

提供业内领先的安全特性,以帮助保护业务关键型信息。

通过有效地使用CPU 资源、网络带宽和磁盘存储器,帮助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

借助于高级集群、事务日志记录、服务器故障恢复和自动诊断工具,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器可用性。

通过高级管理特性帮助减少与部署和管理基础设施相关的时间和成本。

支持Web 服务和开放标准,提供可与现有应用程序集成的工具。

借助于针对业务流程的基于Lotus Domino 的解决方案(例如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和项目跟踪),帮助快速获得投资回报(ROI)Lotus Notes/Domino R8系统管理员国际认证考试简介:Test LOT-847 - IBM Lotus Notes Domino 8 System Administration Operating FundamentalsTest LOT-848 - IBM Lotus Notes Domino 8 Building the InfrastructureTest LOT-849 - IBM Lotus Notes Domino 8 Managing Servers and Users通过任一门课程您将获得CLS(Certified Lotus Specialist)证书通过所有三门课程您将获得CLP(Certified Lotus Professional)证书更多信息请您访问:/certify/certs/lt_index.shtml群思科技是普而文(PROMETRIC)授权的国际认证考试中心,欢迎各位学员前来报考。

LAN讲义

LAN讲义

IEEE 802.3的性能
前提:重载且负载为常数,即任一时刻总有k个站点要发送;
重传概率也为常数
设一时隙内每个站点发送概率为p A= P[某站点发送成功] = k p (1-p)
k -1 k -1
p=1/k时,Amax = (1-1/k)
,
取k , 则Amax = 1/e
j-1
竞争时间恰好包含 j 个时隙的概率为 A(1-A)
C/R:0 -
控制字段:信息帧和监督帧与HDLC的扩展字段相同(2B)
LLC帧和MAC帧 无编号帧与HDLC的相同(1B) 的关系
MAC首部 LLC首部 LLC数据 MAC尾部
高层PDU
MAC数据
2. MAC子层的地址问题 IEEE802标准为每个DTE规定了一个48位的全局地址,相当于站点
的唯一标识符,与其物理位置无关
B
C
LAN
两种地址: MAC地址,DTE在网络中的物理地址(站地址),在MAC帧中传送 SAP地址,进程在DTE中的逻辑地址,在LLC帧中传送

LAN中的寻址分成两步:
(1)
根据MAC地址找到目的站点
(2) 根据SAP地址找到该DTE中的相应进程 LLC提供的服务:4种操作类型 LLC1:不确认的无连接服务,适用于广播、组播通信,
0 -- 局部管理
1 -- 全局管理
0 1 47 0 15
I/G
U/L
46位地址
I/G
15位地址
7.2 IEEE 802.3规范
Ethernet和 IEEE 802.3 • 70年代中期由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Bob Metcalf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程管理38
多个缓冲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同步问题: P进程不能往“满”的缓冲区中放产品,设置信号量 empty,初值为n,用于指示空缓冲区数目。 Q进程不能从“空”的缓冲区中取产品,设置信号量 full,初值为0,用于指示满缓冲区数目。 互斥问题: 设置信号量mutex,初值为1,用于实现临界区(环 形缓冲池)的互斥。 另设整型变量I,j,初值均为0,I用于指示空缓冲区, j用于指示有产品的满缓冲区。
如果写者到:
1)无读者,新写者可以写 2)有读者,新写者等待 3)有其它写者,新写者等待
进程管理42
第一类读者写者问题的解法
读者: while (true) { P(mutex); readcount ++; if (readcount==1) P (w); V(mutex); 读 P(mutex); readcount --; if (readcount==0) V(w); V(mutex); }; 写者: while (true) { P(w); 写 V(w); };
进程管理10
使用临界区的原则:
前提:任何进程无权停止其它进程的运行 进程之间相对运行速度无硬性规定 进程互斥的解决有两种做法: 由竞争各方平等协商 引入进程管理者,由管理者来协调竞争各 方对互斥资源的使用
进程管理11
互斥 一组并发进程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段,因共享 某一公共资源而导致它们必须以一个不允许交 叉执行的单位执行。
进程管理29
使用P、V操作实现进程之间的互斥
S初值为1,进程A、B竞争进入临界区:
进程A P(S); 临界区操作; V(S);
进程B P(S); 临界区操作; V(S);
进程管理30
使用P、V操作实现进程间的同步
S1、S2初值都为0,S1表示缓冲区中是否装满信息,S2表示 缓冲区中信息是否被取走。 进程B ⋮ P(S1); 把信息从缓冲区取走; V(S2); ⋮
进程管理40
读者写者问题 问题描述:
有两组并发进程: 读者和写者,共享一组数据区 要求: 允许多个读者同时执行读操作 不允许读者、写者同时操作 不允许多个写者同时操作
进程管理41
第一类:读者优先 如果读者到:
1)无读者、写者,新读者可以读 2)有写者等,但有其它读者正在读,则新读者也可以读 3)有写者写,新读者等
进程管理6
进程的同步(直接作用)
进程的同步:synchronism 指系统中多个进程中发生的事件存在某种 时序关系,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项 任务。具体说,一个进程运行到某一点时 要求另一伙伴进程为它提供消息,在未获 得消息之前,该进程处于等待状态,获得 消息后被唤醒进入就绪态。
进程管理7
例:
Q: repeat P(full); 从缓冲区取产品; V(empty); 消费产品; until false;
进程管理36
多个缓冲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放消息
取消息
P
Q
......
i
j
n
n个缓冲区 (Buffer)
进程管理37
多个缓冲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Q 消费方向 K-2 K-1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

3 2
1 生产方向
进程管理24
P、V操作
P(s) { s.value = s.value -1; if (s.value < 0) { 该进程状态置为等待状态 将该进程的PCB插入相应的等待队列末尾s.queue;重 新调度,直到有其他进程在S上执行V操作。 } }
进程管理25
P、V操作 V(s) { s.value = s.value +1; if (s.value < = 0) { 唤醒相应等待队列s.queue中等待的一个进程 改变其状态为就绪态,并将其插入就绪队列 } }
进程管理26
P、V操作原语的软件实现加锁 注意:这里锁施于一个锁变量上,不是施于临界资源上。 P(sem):
Begin 封锁中断; lock(lockbit);如果P操作进行一半,V操作开始会产生什么问题 Sem=sem-1 If sem<0 保护当前进程的现场,当前进程状态置为等待,将当前 进程插入sem等待队列,转进程调度 fi Unlock(lockbit); 打开中断。 End
进程管理39
多个缓冲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P: i = 0; while (true) { 生产产品; P(empty); P(mutex); 往Buffer [i]放产品; i = (i+1) % k; V(mutex); V(full); }; Q: j = 0; while (true) { P(full); P(mutex); 从Buffer[j]取产品; j = (j+1) % k; V(mutex); V(empty); 消费产品; };
UNLOCK算法: 查看W等待队列,如果不空,则 唤醒等待进程 恢复等待进程的现场,使它进入就绪队列 设置锁位为0 返回
进程管理14
锁原语特点:实现互斥简单;效率很低
N Y
W=0?
W:=1 访问临界区 W:=0 退出临界区
进程管理15
互斥方法2:信号灯及P-V操作
1. 用S信号灯指示一进程工作 S大于等于零,表示可以供并发进程使用的 资源数;小于零表示等待该资源的进程数。 Q是初始为空的队列
同步问题: P进程不能往“满”的缓冲区中放产品, 设置信号量empty,初值为1,用于指示空缓冲 区数目。 Q进程不能从“空”的缓冲区中取产品,设 置信号量full,初值为0,用于指示满缓冲区数 目。
进程管理35
经典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续2)
P: repeat 生产一个产品; 送产品到缓冲区; V(full); P(empty); until false;
进程管理18
V操作原语V(S) : V(S): S= S+1 如果 S〈=0 则:得到等待队列的首进程,恢复为就 绪状态 否则,进程继续执行。 释放资源
进程管理19
用P、V操作实现互斥模型
设S初始值为1 A进程 : ……… P(S) 互斥工作段 V(S) ……… B进程: ……… P(S) 互斥工作段 V(S)
系统中某些资源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称 这样的资源为临界资源或互斥资源或共享变量
进程管理9
临界区(互斥区):critical section 临界区:进程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相关临界区:多个进程的临界区 使用临界区的原则: 有空让进:当无进程在互斥区时,任何有权使用互斥区 的进程可进入。 无空等待:不允许两个以上的进程同时进入互斥区。 多中择一:当没有进程在临界区,而同时有多个进程要 求进入临界区,只能让其中之一进入临界区,其他进 程必须等待。 有限等待:任何进入互斥区的要求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得 到满足。 让权等待:处于等待状态的进程应放弃占用CPU,以使 其他进程有机会得到CPU的使用权。
进程管理32
信号量及P、V操作讨论(续) P.V操作的优缺点 优点: 简单,而且表达能力强(用P.V操作可解决任
何同步互斥问题)
缺点: 不够安全;P.V操作使用不当会出现死锁;遇 到复杂同步互斥问题时实现复杂
进程管理33
4.3.4 经典的进程同步互斥问题
1.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进程管理34
经典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续1)
第三章 进程管理
3.5 进程同步与互斥
临界区:不允许多个并发进程交叉执行的一段程序
引起:一个进程对公共变量(或共享资源)部分 的操作,每次只准一个进程占用,占用后不允许 其它进程进入。例如,打印机是互斥资源
进程管理2
临界区管理:①一次只准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②本进程结束负责通知下一进程③进程调度,不
竞争到某一物理资源时不允许其它进程 进入
进程管理12
互斥方法1:锁/开锁(LOCK/UNLOCK)原语
共享资源,设置一锁位: 设w = 0 共享资源可用;w = 1共享资源不可用。 LOCK(w) L: if w=0 then w:=1 else go to L; UNLOCK(w) w:=0
进程管理13
进程管理27

V(sem):
Begin 封锁中断; lock(lockbit); Sem=sem+1 If sem<=0 从sem等待队列选择一个等待进程,将其插 入就绪队列,进程状态置为就绪 fi Unlock(lockbit); 打开中断。 End
进程管理28
信号量的取值
S值的大小表示某类资源的数量: S>0:还有资源可分配; S<0:其绝对值表示信号量等待队列中进 程的数目; P操作:要求分配一个资源; V操作:释放一个资源。
………
进程管理20
3.同步机制 同步的定义:并发进程之间在执行时序上的一种 相互制约关系。 同步机制的基本要求: 1、描述能力强,即能解决各种进程间同步互斥问题; 2、容易实现且效率高; 3、使用方便。 已有的同步机制: 硬件,信号量及P、V操作,管程,条件临界域,路 径表达式(集中式系统),RPC(分布式系统)
进程管理16
PV操作原语特点
优点: ① 克服了LOCK/UNLOCK 原语中CPU 忙碌查询、 等待现象 ② 不仅能解决进程同步,还能解决互斥问题 缺点: ① 增加了程序复杂性,尤其交换一批信息时效率低 ② 程序不正常退出时,查找做了P没有做V不方便
进程管理17
P操作原语P(S) :
信号灯的值只能够由P、V操作来改变。 信号量 S=1 P(S): S =S-1 , 如果S〈 0 则,保护进程现场,进入等待队列Q中,置 等待标记,转进程调度 否则继续执行,分配资源 。
进程A ⋮ 把信息送入缓冲区 V(S1); P(S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