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人眼看不见的光

合集下载

人眼看不见的光

人眼看不见的光

紫外线对人类的危害能否防止呢?
用什么方法来防止呢? 我们应该怎样做?

紫外线与臭氧层
总结
特点
使荧光物质发 出可见光(荧 光效应) 化学作用强 生理作用强
应用
验钞机、日光灯等
使照相底片感光等 有利于人体合成维 生素D 、消毒柜、 灭菌灯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
我学会了什么? 使我印象深刻的是? 我感到困难的是? 最使我受启发的是?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植物学家对4000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 发现白、红、橙、黄色花很多,蓝、紫色花 较少,只有8种黑色的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 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
提出新问题:
1、光的颜色不同,热效应不同。 有没有比红光热效应更强的光呢? 2、夏天,许多太阳伞、化妆品商 家都宣传他的产品可防紫外线,难 道太阳光中有紫外线吗?
紫外线的发现
德国物理学家里特有一次把含有 氯化银的照相底片放到可见光光谱的 紫外光外侧,发现底片被感光,他反 复探究,终于发现里面有一种不可见 的光----紫外线(ultraviolet rays)
紫外线 紫外线: 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
紫外线的性质: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消毒灭菌 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
红外线摄像(照相)机
红 外 摄 像 机
3、红外摄像机
脸部很红,表明温度高;
衣服表面呈蓝色,表明温度 偏低; 黑色,表明温度较低。
4.遥控器
课外探究: 将各种物品挡在遥控器 前,是否还能遥控? 将遥控器指向背后的墙 壁,是否还能遥控? 上述现象分别说明了什 么?
5.红外测温仪
猜一猜:在红光的外侧存在红外线,在 紫光的外侧是否存在紫外线?

看不见的光学案

看不见的光学案

广洋湖中心初中八年级物理“学思导学”学生学案【导练】1、光可以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________________叫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属于__________光。

太阳的热主要以____________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2、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________效应,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跟_______有关,________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3、紫外线是德国物理学家_________发现的,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计的玻璃泡涂上_____色,可以使温度计更加灵敏,因为这种颜色更容易_____热。

5、在预防“非典”期间,车站、机场等场所安装了一种红外线体温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

验钞机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6、太阳辐射发出的光中,具有消毒灭菌的作用,它易被大气层中的吸收。

7、下列仪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A、验钞机B、感应干手机C、日光灯D、医用灭菌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光人们都拿看到B、紫外线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C、不同温度的物体所辐射的红外线强度都一样D、紫外线是紫色的9、太阳射到地球的紫外线大部分被空气中的什么吸收?()A、二氧化碳B、氧气C、臭氧D、水蒸气10、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A.A处应是紫光B .A处应是红外线C.AB之间应该是不可见光范围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11、红外线、紫外线是人眼的不可见光,为了探究它们是否存在,我们通过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进行研究,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转化法。

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也有运用这种方法的事例,请你举出一例12、现在有两个光源,一个能够产生红外线,一个能够产生紫外线,光源上无任何标志。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分出来他们中哪一个是红外光源,哪一个是紫外光源吗?请说说你的办法,以及你那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苏科版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苏科版

铁 佛 中 学 活 页 教 案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 课 型 班 级 课 题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他们的性质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初尝试对不可见事物通过其可见的效应对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善待教学重点 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教学难点 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给人们带来危害。

集体备课 个人修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出问题,除了七色光外,有无其它光存在呢?二、预习设计、成果展示1、什么叫可见光?什么叫不可见光?2、人眼看不见的光有哪些?3、什么叫红外线?什么叫紫外线?4、红外线有哪些应用?5、紫外线有哪些应用?三、小组合作、师生探究1、 师生共同探究:猜想:2、 提问:冬天人们为什么穿深色衣服,夏天为什么穿浅色衣服呢?3、实验,先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紫外上读出示数,再将温度计分别放在红光、紫光外侧分别读出示数(将温度计玻璃泡涂成黑色)4、将实验数据分析和小结:实验完毕,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5、概念:(1)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叫可见光。

(2)不可见光:人眼无法觉察到的光叫不可见光。

(3)红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红外线能使被照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

太阳的热主要通过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

红光 紫光 红光外侧 紫光外侧 温度(0C )6、红外线的应用:(1)红外线探测器(2)红外线照相机(3)红外夜视仪7、紫外线(1)紫外线:在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某种不可见光?在紫光外侧存在人眼看不见光叫紫外线。

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2)紫外线的应用:①用紫外灯灭菌②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光的原理制成的。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质量检测练习题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质量检测练习题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质量检测练习题选择题下列有关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红外线可用来辩别钞票的真伪B. 步枪瞄准器上安装的夜视仪利用了紫外线,在夜间能捕捉到敌人C. 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红外灯来灭菌D. 红外线可以用来对仪器设备进行遥控【答案】D【解析】紫外线可用来辩别钞票的真伪,故A错误;“夜视仪”可根据人体、岩石、坦克的温度不同,在夜晚观察和监视目标,是因为温度不同的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数量不同,B错误;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紫外灯来灭菌,故C错误;选择题下列知识结构中不完全正确的是A. 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B. 物质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C. 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不可见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D. 晶体熔化吸热,固液共存,温度升高【答案】D【解析】A、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固态物质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没有一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态物质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不可见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复合题意.故选D.选择题玩具遥控车可以利用遥控器来实现对玩具车的控制。

按遥控器的操作键时,遥控器发出的是( )A. 超声波B. 次声波C. 红外线D. 紫外线【答案】C【解析】电磁波用来传递信息是最常用的方式,具有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

电磁波中的红外线常用在遥控器上使用。

所以玩具遥控车可以利用遥控器来实现对玩具车的控制。

按遥控器的操作键时,遥控器发出的就是红外线。

故C正确。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可见光谱以外,都属于看不见的光B.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C. 红外线可以用来杀菌D.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答案】C【解析】A、位于红光外侧的是红外线,位于紫光外侧的是紫外线,它们都属于不可见光,故A正确;B、紫外线的天然来源是太阳光,阻挡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物质是臭氧层,故B正确;C、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故C错误;D、适当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生长,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选择题下列选项属于红外线应用的是A. 适量照射,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B. 热谱图,检查人体健康C. 制成验钞机,使荧光物发光D. 杀菌消毒【答案】B【解析】A、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维生素合成,不合题意.B、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人体病灶的地方比正常的地方温度高,辐射红外线强,医生便于发现疾病.符合题意.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D、杀菌使用的是紫外线;不符合题意;故选B.选择题(2分)对下列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教室里的日光灯同时亮、同时灭,是因为各个灯之间是串联的B.遥控器能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是因为遥控器能发出紫外线C.厨房里的抽油烟机能把油烟吸走,是利用了浮力D.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解析】试题教室里的日光灯工作时互不影响,一只坏了,其它的仍能工作,故是并联,选项A说法错误;遥控器能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是因为遥控器能发出红外线,而不是紫外线,选项B说法错误;厨房里的抽油烟机能把油烟吸走,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选项C说法错误;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一种扩散现象,选项D说法正确.选择题利用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生荧光,人们制成了A. 超声波诊断仪B. 遥控器C. 微波炉D. 验钞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特性的应用。

专题3.2 人眼看不见的光(解析版)

专题3.2 人眼看不见的光(解析版)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第3章光现象3.2人眼看不见的光◆要点1 可见光与不可见光(1)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

(2)不可见光:人眼无法察觉的光称为不可见光。

◆要点2 红外线(1)定义:太阳光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

(2)发现者:英国科学家赫歇尔。

(3)特性:①普遍性: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越强。

②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③穿透云雾能力强:可红外遥感、勘测地热。

(4)应用:电器遥控、红外诊断、红外取暖。

◆要点3 紫外线(1)定义:太阳光色散区域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紫外线。

(2)发现者:德国物理学家里特。

(3)特性:①来源: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汞等气体放电发出的光中也含有紫外线。

②荧光效应: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用来鉴别字画和人民币。

③杀伤力强:能杀菌、强度高时伤害人体。

④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Δ基础题系列◆1.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的颜色为红色B.人眼可以直接看到红外线C.0℃以下的物体不辐射红外线D.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答案】D【解析】A、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所以不是红色,故选项与题意不符;B、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红外线,故选项与题意不符;C、0℃以下的物体也辐射红外线,故选项与题意不符;D、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故选项与题意相符。

◆2.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紫外线是紫色或蓝色的B.紫外线不具有光能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否则会伤害器官D.医院常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答案】D【解析】A、紫外线和红外线都是不可见光;不合题意.B、紫外线具有光能.不合题意.C、人体可以照射紫外线,但不能过量;不合题意.D、医院常用紫外线来灭菌,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与题意相符◆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因此我们不能让紫外线照射;B.当病人发烧时,他辐射的红外线会减弱;C.电视机的遥控器是用紫外线进行遥控的;D.医院里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答案】D【解析】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有益的,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故A不对;病人发烧时,体温升高,辐射的红外线会增强,故B说法不对;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故C说法不对;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消毒,故D说法正确。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课件 (共50张PPT)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课件   (共50张PPT)

>9
极高 一定不要再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日晒!
紫外线与臭氧层
臭氧(03)是一种有微腥臭、呈浅蓝 色的气体,主要聚集在离地面20~25km 的平流层内,科学家称之为臭氧层.
臭氧层好像是地球的保护伞,它能吸收 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 生物免受大量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但是,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会破坏臭氧层的氟氯 碳化物,如早期冰箱中所用的氟利昂,美 发用的发胶摩丝等,使臭氧层的浓度越 来稀薄,甚至在南极形成了臭氧空洞, 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构成了严重的 威胁.因此,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呼吁 “拯救臭氧层,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
不可见光 共同点
区 别
应用
红外线
紫外线
都是不可见光
存在于红光外侧的 不可见光
能使被照射的物体 发热,具有热效应
红外照相机 红外夜视仪
存在于紫光外 侧的不可见光
能使荧光物质 发光
紫外灭菌灯 验钞机
为什么登山运动员都要戴一副黑眼镜
原来,高山上空气稀薄,山峰上大都积聚了千 年不化的皑皑自雪.白色的东西,反射光线的本领 特别强,而高山上的太阳光辐射特别强烈.阳光里 包含着大量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眼睛是人体最灵敏 的感光器官,强烈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照射在眼睛的 视网膜上,能灼伤视网膜的视觉细胞.引起视力减 退。严重的甚至完全失明。因此,为了保护眼睛, 必须戴一副特制的墨镜,这种墨镜的镜片玻璃里加 入了能够吸收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氧化铁和氧化钴, 墨镜正是用这种特制玻璃配起来的。
紫外线过量照射的防止 危害:过量照射对人体有害
(a)工人在焊接时戴 上防紫外线的面罩
(b)防紫外线伞
防紫外线眼镜
这位科学家 在紫外线下 进行实验, 她戴着防护 眼镜,以防 紫外线伤害 眼睛。

八年级物理上册说课稿:第三章3.2人眼看不见的光

八年级物理上册说课稿:第三章3.2人眼看不见的光

八年级物理上册说课稿: 第三章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感知范围。

–掌握通过实验验证人眼看不见的光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光的波长与人眼感知能力的关系。

–能够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并得出结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感知范围。

–通过实验验证人眼看不见的光的方法。

2.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人眼无法感知某些波长的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张彩虹的图片,引导学生回想并讨论“彩虹是如何形成的”。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其他波长的光呢?”2. 知识讲解2.1 光的波长与颜色介绍光的波长的概念,简要解释不同波长的光在光谱中的位置以及对应的颜色。

2.2 人眼的光感知能力讲解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的感知范围,并解释为什么人眼无法感知超出这个范围的光。

3. 实验探究3.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一束紫外灯、一束红外灯以及一张纸。

3.2 实验步骤1.关闭所有灯光源,确保实验环境暗度恰好能够分辨各种不同颜色。

2.点亮紫外灯,并观察实验环境中是否有能够看见的光。

3.点亮红外灯,并观察实验环境中是否有能够看见的光。

3.3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眼无法看见紫外光和红外光,结合光的波长与人眼光感知能力的关系进行说明。

4. 拓展与应用通过引导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例如,“为什么有些物质是透明的?”、“为什么有些动物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5. 归纳总结总结人眼看不见的光以及光的波长与人眼光感知能力的关系,并帮助学生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光的波长与人眼感知能力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并通过实验探究加深理解。

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光的波长与颜色间的关系理解不深,下节课我将结合更多具体的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内容。

邳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苏科版

邳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苏科版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高频易错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0年2月至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爆发,为了尽早发现感染者,快速有效的体温测量非常重要。

目前广泛使用“体温枪”主要是接受人体辐射的()A.超声波B.次声波C.红外线D.紫外线解:目前广泛使用“体温枪”主要是接受人体辐射的红外线。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总结:明确红外线的特点和运用,可解答此题。

2.如图所示,空调维护人员所用的“测温枪”能远距离测量出空调工作时的温度,主要是利用了()A.超声波B.红外线C.紫外线D.激光解:据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由于红外线热效应强,所以测温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故B符合实际。

故选:B。

总结:本题考查了红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属于基础性题目。

3.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进出小区、村庄都需要测量体温,测量体温时一般用如图所示的“测温枪”,这种测温枪能不接触人体测量出人体的温度,它主要是利用了()A.超声波B.红外线C.紫外线D.可见光解:据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由于红外线热效应强,测温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总结:本题考查了红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属于基础性题目。

4.利用遥控器控制电视,是利用了()A.红外线有显著的热效应B.不同按键发出不同的红外线脉冲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遥控器前端二极管发出的红光解: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电视机的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的二极管,可以发射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的控制,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总结:本题考查了红外线的应用,属于基础性题目。

5.下列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A.无线鼠标B.夜视仪C.LED 灯D.验钞机解:A、无线鼠标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不符合题意;B、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原理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LED灯发出的是可见光,故C不符合题意;D、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工作的,故D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当堂检测
教师布置检测题,巡回查看学生答题情况,当堂批阅,统计差错及目标达成率。
课堂评价小结
课后作业
教后反思
海复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
第三单元3.2人眼看不见的光第1课时总第个教案
主备人:审核人: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2、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及作用。
教学难点
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具学具
三棱镜、白纸、温度计、墨水等。
本节课预习作业题
见《预习学案》
教学设计
外侧会不会也有某种光线的存在呢?
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来阅读紫外线部分的内容,并根据图3-20~图3-21,概括紫外线的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使荧光物质发光。
思考:你觉得在紫外线应用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紫外线和臭氧层,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学生举例说出一些红外线控制装置:红外线水龙头、红外线暖风机等。

“15分钟
温故习新,导引自学
环节
(一)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和预习作业题自学3~5分钟。
1.精读课文、活动探究。
2.思考并提出相关疑问。
(二)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本节预习作业题。
(三)教师精解点拨预习作业:(或根据生生互动交流情况灵活处理)
1.教师检查学生预习作业,对重要的问题作记录。
【演示实验】
按照图3—16实验,先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紫光上读出示数,再将温度计分别放在红光、紫光外侧分别读出示数(将温度计玻璃泡涂成黑色)。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红外线?
(2)将温度计玻璃泡涂成黑色的目的是什么?
(3)红外线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有什么用途?
(二)紫外线
既然在红光的外侧有红外线,那么紫外线
2.明确自学、群学内容和要求,教师巡回辅导,答疑解惑。
3.生生互动,对预习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20分钟
展示交流质疑、精讲点拨提高”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当你步入一些商场、银行时,那里的玻璃门会自动打开。有人说那是因为门上安装了红外线遥控系统。那么什么是红外线呢?
二、交流质疑、精讲点拨
(一)红外线
特点:不可见光,具有热效应。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应用:
(1)红外线探测器
(2)红外线照相机
(3)红外夜视仪
学生仔细观察,互相交流讨论,总结紫外线的特点。
针对紫外线和臭氧层问题,小组间展开广泛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10分钟当堂反馈、拓展迁移”环节
三、当堂反馈、拓展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