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76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院 20 0 7年 8月 一2 I 0 1年 l 2月 应 用 腹 腔 镜 手 术 治 疗 6 3例 粘 连性肠梗阻患者 , 得较好疗效 , 报道如下 。 取 现
1 临床 资 料
更 换 交 替 使 用 , 不 同的 角 度 松 解 粘 连 , 警 惕 多处 粘 连 多 处 从 亦 梗 阻 的可 能 。2组 患 者 术 毕 均 用 大 量 生 理 盐 水 冲 洗 腹 腔 , 并 吸尽 腹 腔 内 冲洗 液 , 粘 连 部 位 注 入 透 明质 酸 钠 防粘 连 剂 , 于 根 据 渗 出情 况 决 定 是 否 放 置 引 流 管 。术 后 采 用 抗 生 素 预 防 感
平均 3. 6 8个 月 。既 往 手 术 种 类 : 囊 切 除 术 2 胆 O例 , 宫 产 l 剖 6
[ 文章 编 号 ] 1 0 8 4 ( 0 2 2 2 7 0 0 8— 8 9 2 1 ) 5— 7 0— 2
腹 腔 内肠 粘 连 发 病 原 因 多种 多 样 , 要 是 由 于 腹 部 手 术 、 主
创 伤 、 物 、 宫 内 膜 异 位 症 、 染 性 疾 病 等 因 素 造 成 , 中 异 子 感 其
染 , 时 根 据 胃肠 道 功 能 恢 复 情 况 制 定 饮 食 计 划 。 同 13 观 察 指 标 . 观 察 2组 患 者 手 术 时 间 、 中 出 血 量 、 后 术 术
11 一 般 资 料 .
选 择 上 述 时 期 在 本 院住 院 手 术 的 粘 连 性 肠
恢 复 和 住 院时 间 以及 术 后 并 发症 等情 况 。开 腹 组 术 中 出 血 量 为术 中吸 引器 吸 出 血量 与 纱 布 渗 血 量 之 和 ; 腔 镜 组 出 血 量 腹 为术 中吸 引器 所 吸 出血 量 。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体会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体会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 年第 6 卷第 15 期2019 Vol.6 No.1520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体会丁一冰(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粘连性肠梗阻者分为对照、观察2组,每组50例。

对照组行开腹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分析结果。

结果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 %,观察组为6.0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受试者腹痛消失时长、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腹腔镜下松懈微创手术能够取得满意效果。

这种手术切口小瘢痕较为美观,术中出血量低,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6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15.20.02粘连性肠梗阻为常见病多发病。

该疾病进展速度较快,早期诊断有很大的难度,且存在病情复杂的特征。

低热、肠鸣音亢进以及阵发性腹痛为该疾病的主要症状。

当前手术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

但有文献指出[1],既往开腹手术会造成新的粘连病灶,另外也会对患者腹部中其他器官造成影响预后不良。

和以往相比,我国医学技术呈现出了逐年发展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腹腔镜技术也成为了治疗黏连性肠梗阻的常见方法。

在腹腔镜的环境下,治疗本疾病的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病患开展了腹腔镜手术治疗,得出心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浅析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浅析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浅析(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普外1科河北沧州061000)【摘要】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的常见多发性疾病,传统的开腹术虽仍能消除原粘连,但其创伤大,恢复时间较长,且再粘连发生率较高。

我们通过对其中20例粘连性肠梗阻选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疗效观察、分析,认为选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比较适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值得研究。

【关键词】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粘连性肠梗阻【中国分类号】r65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014-01 目前,腹部各类手术广泛选用腹腔镜手术方式,特别是粘连性肠梗阻选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是近几年开展的新术式,肠梗阻为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而导致肠梗阻的最主要因素是肠粘连,肠梗阻易反复发作,对于保守治疗效果差及易反复发作的患者通常需行手术治疗。

传统的开腹手术不但对患者的损伤大,且术后发生再次粘连的几率也较高。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

我院于2008年至2011年对收治的2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008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2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龄24~55岁,平均44.5岁,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其中阑尾切除术9例、胃大部切除术1例、胆石症术后5例、肠穿孔修补及脾切除术后各2例。

患者一般情况均良好,临床症状以术后反复轻、中度腹痛、腹胀及呕吐等表现为主,均无发热、黄疸、心悸等症状,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无腹肌紧张。

术中发现粘连性类型:大网膜与原切口形成带状或膜状粘连压迫小肠9例,肠管与原切口粘连形成锐角3例,肠管间粘连扭转成角4例,肠管腹壁网膜间广泛粘连3例。

(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手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

在患者脐下缘或距原切口5cm以上做一10mm左右切口为观察孔,并用直视开放法建立人工气腹,压力为13~15mmhg,以腹腔镜探查患者腹腔内的粘连情况。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 关键词 ] 腹腔镜 ; 粘连松解术 ; 肠梗阻 ; 微 创 外科 [ 中图分类号 ] R 5 7 4 . 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1 0 0 8— 8 8 4 9 ( 2 0 1 3 ) 0 7— 0 7 4 3— 0 2 电刀 进 行 钝 性 分 离 , 有肠壁浆肌层损伤者 , 可 以 在 腹 腔 镜 下 应
阻患者 , 腹 部 手 术 ≤2次 , 术 前 腹 部 x线 检 查 提 示 肠 道 扩 张 低
于3 个 象限 , 肠 梗 阻反 复 发 作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日常 生 活 ; 患 者 愿 意 接 受 手 术 治 疗 。排 除术 后 腹 腔 内感 染 、 肠瘘、 严重 腹胀者 , 以 及 有 3次 或 者 3次 以 上 腹部 手 术 者 , 合并 有弥漫性腹膜炎 、
用 带 针 长线 进行 间 断 缝 合 , 如粘连 广泛且 致密 可做辅 助切 口 以完 成 手 术 , 完 成 后 应 用 生 理 盐 水 冲洗 腹 腔 , 在 粘 连 部 位 注 入
粘连性肠梗 阻是普外科 常见疾 病 , 8 0 % 继 发 于 腹 部 手 术
后, 多系腹腔手术 、 炎症 、 创伤 、 出血 、 4 3・
腹 腔 镜 肠 粘 连 松 解 术 J 口7 厶 - j - 粘 连 性 肠 梗 阻 临床 观 察
张智明, 刘 迁, 刘 峰, 罗衍 波 , 魏 健 , 曾妙 弟 , 赵 兴 文 ( 广 东省 深圳 市宝安 区观 澜人 民 医院 , 广 东 深圳 5 1 8 1 1 0 )
注: ①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0 . 0 5 。
肠绞窄或穿孑 L 患 者 。其 中既 往 阑 尾 炎 手 术 2 3 例, 胃肠 穿 孑 L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68例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68例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68例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黄为民(松滋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松滋434200)【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12月松滋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考组与试验组,各68例。

参考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行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2组复发情况。

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参考组,出血量少于参考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予以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利于优化手术指标,加快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肠粘连松解术腹腔镜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721(2021)13-1843-03DOI:10.19435/j.1672-1721.2021.13.031粘连性肠梗阻为腹腔炎症、腹腔内出血、腹腔受损等多种因素所致的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其可降低肠道畅通性,进而引发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排便异常等,使患者身心与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

目前,临床可经非手术与手术等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若禁食、胃肠减压、水电解质紊乱纠正等无效,多需行手术治疗[2]。

传统开腹手术可将粘连解除,但创伤大、复发率高,因此效果并不理想。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为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等特点,已为临床广泛应用。

本研究选取6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一步分析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6年7月—2019年12月松滋市第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炎症反应在CI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其中IL-17属于新发现的白细胞介素家族成员,能够诱导白细胞介素-6与白细胞介素-8,是强大的炎症反应微调因子[11];IL-10主要由角化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分泌,对炎症反应有负调节效应,能够抑制白细胞介素-6等因子的生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hs-CRP属于急性特异性时相蛋白[12],当机体组织缺氧、损伤时,其浓度会急剧升高,且会参与内皮细胞功能失常、动脉炎症、脂质过氧化等病理过程。

腹腔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与预后研究

腹腔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与预后研究

腹腔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与预后研究叶璁璁,汪传文,叶 锋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 九江 332000)[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效果㊂方法:选择2015年1月~ 2019年12月治疗的100例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㊂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利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㊁生存质量㊁并发症㊂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㊁切口长度㊁第一次排气时间㊁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较治疗之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能够改善患者围术期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㊂[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术中情况;生活质量 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指的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腹腔内肠粘连导致肠内容物不能在肠道中顺利通过和运行,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㊁恶心呕吐㊁排便障碍等,一般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1]㊂多数患者无需经过手术治疗即可缓解,但其复发率较高,因此,需通过手术进行治疗[2]㊂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腹腔手术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其具有术野开阔㊁手术创伤小㊁恢复快等优势,但腹腔镜要求操作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另外其容易对肠管造成损伤,在术后,容易发生复发粘连,因此,腹腔镜是否能够应用于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尚存在较大争议[3]㊂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与预后效果,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㊂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32~56岁,平均(40.8±3.5)岁;观察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33~58岁,平均(41.6±3.3)岁㊂上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㊂1.2 纳入标准:①肠梗阻发作次数≥3次;②患者均经腹部平片或CT确诊;③腹部手术史少于3次的患者㊂1.3 排除标准:①具有恶性疾病腹部手术史及严重腹膜炎的患者;②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不足的患者;③合并精神类疾病,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④妊娠期㊁哺乳期妇女㊂1.4 方法:两组患者在术前进行血常规等检查,并给予心电监护,并对患者肠胃实施补液㊁减压等处理㊂对照组: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在原切口下开腹,利用电刀或剪刀将肠梗阻钝性游离,完成冲洗及渗液处理等操作㊂术后给予补液及抗感染处理㊂观察组: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实施腹腔镜手术,建立观察孔及气腹,气腹压力为12~14mm Hg(1mm Hg=0.1333kPa),调整患者体位,使肠管下坠,对腹腔镜进行探查,利用超声刀或电凝剪根据粘连情况进行粘连分解术㊂肠管以及原来手术切口存在粘连的患者需直接松解,束带粘连实施束带松解,小肠及腹壁粘连先利用分离钳进行分离在完成松解,以上操作完成后,利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将液体吸净处理切口㊂1.5 观察指标:①围术期情况: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㊁切口长度㊁术中出血量㊁第一次排气时间㊁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并进行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②生存质量:参考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四个指标,即生理机能㊁精神健康㊁情感职能以及社会功能四个方面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好;③并发症:比较两组出现切口感染㊁尿路感染㊁肺部感染以及肠瘘的人数,对比并发症发生率㊂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围术期情况比较:观察组在手术时间㊁切口长度㊁第一次排气时间㊁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2.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治疗之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表1 两组围术期情况比较(x±s)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切口长度(cm)第一次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术中出血量(ml)观察组5065.82±7.843.76±0.3822.71±1.685.31±1.6564.53±9.72对照组5077.89±8.1215.98±2.5835.28±2.469.96±1.12117.85±13.89 t值7.6258.6254.12816.48722.239P值<0.05<0.05<0.05<0.05<0.05表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表(x±s,分)组别人数生理机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观察组5067.9±5.676.2±5.377.9±5.171.3±5.2对照组5057.9±4.367.5±6.363.9±5.761.5±5.6t值10.0157.47212.9438.981P值<0.05<0.05<0.05<0.05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未发生尿路感染㊁切口感染及肠瘘,仅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对照组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患者4例(8%),切口感染2例(4%),肠瘘2例(4%),肺部感染3例(6%),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69,P<0.05)㊂3 讨论粘连性肠梗阻多数为获得性肠梗阻,患者接受腹部手术是肠梗阻主要致病因素,临床数据表明,80%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曾接受下腹部手术及盆腔手术[4]㊂部分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能够通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㊁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获得缓解,但该疾病具有较高复发率,部分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需通过手术进行治疗[5]㊂目前,针对该疾病的手术方式主要是传统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在腹腔镜下进行粘连性肠梗阻分离术效果更理想[6]㊂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手术时间㊁切口长度㊁第一次排气时间㊁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能够改善患者围术期情况,显示出腹腔镜手术在手术创伤㊁术中出血量等方面的优势,患者术后能够尽快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且安全性更高㊂腹腔镜具有微创性,其切口小,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同时,患者手术应激反应能够得到有效缓解,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7]㊂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㊂传统开腹手术能够直观地对患者粘连部位实施松解,但手术创口较大,且具有盲目性,容易损伤肠管,术后容易发生肠瘘㊁感染等并发症[8]㊂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操作医师技术的不断成熟,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粘连性肠梗阻进行治疗安全性更高[9]㊂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㊂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需注意其适应证,即距离上次手术时间>6个月,手术史低于1次,肠梗阻发作次数>3次,且无严重腹胀及腹膜炎等[10]㊂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能够改善患者围术期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㊂4 参考文献[1] 卢海涛.腹腔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6):122-123. [2] 肖冬云.腹腔镜微创手术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 59-60.[3] 陈智盛,熊 翔,刘广成,等.腹腔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9, 26(11):1471-1472.[4] 胡 宇.研究粘连性肠梗阻应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可行性及预后[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 (87):99-100.[5] 魏守钦,郑 娟.慢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4):13-16.[6] 赵晓智,王 浩.腹腔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22(7):522. [7] 敖士满,任朝珍.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9(49):127-145.[8] 张会来.腹腔镜下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0):1817-1819. [9] 苏威强,王银中,刘 晓.探究腹腔镜微创手术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26(8):42-43.[10] 蔚春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 (24):65-66.[收稿日期:2020-06-10 编校:李晓飞]。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

共收集了XX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了手术过程、术后处理措施以及随访情况。

结果显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具有显著疗效,术后并发症较少。

结论表明,该手术方法是有效的,但仍有进一步完善手术技术的需求。

综合分析认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可作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患者临床资料、手术过程、术后处理、随访情况、疗效评价、术后并发症、手术技术。

1. 引言1.1 背景请问需要对背景进行详细描述还是简要概括?1.2 目的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患者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探讨手术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术后处理及随访情况,总结疗效评价,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参考,进一步完善手术技术。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能够验证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方面的有效性,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1.3 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共计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为35岁至65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且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肠粘连松解术,操作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外科医生进行。

术后对患者进行了规范的术后处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控制、抗感染治疗以及饮食调理等。

随访情况主要包括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等。

疗效评价主要通过比较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来进行评价。

松解粘连汤治疗腹部术后肠粘连

松解粘连汤治疗腹部术后肠粘连

松解粘连汤治疗腹部术后肠粘连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手术方式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手术治疗各种疾病。

然而,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给患者带来了许多痛苦和不便。

肠粘连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传统的手术治疗效果有限,复发率较高。

近年来,松解粘连汤作为一种中医药学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方法被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松解粘连汤是什么?松解粘连汤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中药方剂,其原料是:独活、川芎、白芍、桃仁、红花、蒲公英、鸡内金、牛膝、艾叶等10种药材。

这些药材都有着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舒筋活络、消炎解毒等功效,可以有效地改善腹部肠粘连的症状。

腹部术后肠粘连的症状腹部术后肠粘连是指手术后由于肠道粘连的形成,导致腹痛、腹泻、便秘、肠道梗阻等症状。

肠粘连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引起药物吸收不良、营养吸收障碍等严重后果。

因此,及时治疗肠粘连十分重要。

松解粘连汤的治疗机理松解粘连汤能够起到改善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作用,主要归功于其中的川芎、白芍、独活等成分。

这些药材能够通过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炎解毒等作用,疏通梗阻的血管和经络,减轻或消除肠粘连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同时增加小肠内蠕动的速度,从而防止肠道出现梗阻和阻塞。

独活、鸡内金、牛膝等成分还有祛风活络的作用,能够改善肌肉韧带弹性,舒缓疼痛和不适感。

红花、蒲公英、艾叶等成分还有强化免疫力、消炎解毒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健康和免疫力。

松解粘连汤的临床应用松解粘连汤作为一种中医药物治疗腹部术后肠粘连的方法,其临床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临床研究表明,经常应用松解粘连汤治疗腹部术后肠粘连,可以有效地缓解并改善患者的症状。

具体地,松解粘连汤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法是:先将松解粘连汤的药材均匀混合,然后将适量的药材用沸水冲泡,制成浸泡液。

每天服用2-3次,每次100-200毫升,连续服用2周-1个月左右,具体用量和时间可根据个人情况来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Hg(1 mmHg=0.133 kPa)
的CO,气腹。抬高粘连部位体位,使局部肠管下垂, 便于手术操作。在直视状态下置人腹腔镜,按顺序 进行腹腔探查,准确定位梗阻部位、范围及周围解 剖关系等。然后在距离粘连位置5 cm以上尽量避 开粘连组织行l~2个视野清晰的辅助操作孑L,分 别置人超声刀以及电凝剪等。根据粘连程度、原因 及部位选择相应的松解方法:对于肠管与腹壁粘连 并成角,或怀疑存在梗阻风险者,采用电凝分离剪 分离粘连部位;对于束带粘连者,采用电钩将束带 切断或切除,以解除束带压迫;对于疏松肠间粘连 者,采用电凝分离剪游离,也可采用超声刀切开粘 连部位;对于与腹壁紧贴的原切口、肠管粘连现象, 使用电刀钝性分离处理粘连组织。术中见肠壁浆肌 层受损现象,在腹腔镜辅助下小心缝合损伤部分, 并果断行切口处理致密的广泛粘连组织。术毕常规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清理,并在创面注射适量生物蛋 白胶、透明质酸钠等预防粘连复发,反复检查有无 肠管损伤。术后常规抗炎、禁饮食等。
平面;均经腹部x线片以及全消化道水溶性造影检
查等确诊;腹部手术史不超过2次;无绞窄眭肠梗
阻征象;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并知情,研究获得医 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2排除标准有≥3次腹部手术史者,具有绞 窄性肠梗阻征象者;合并肠穿孑L以及弥漫性腹膜炎 者;病因不明确,既往无明确盆腹腔炎症或手术史 者;影像学检查怀疑或诊断为消化道恶性肿瘤、肠 套叠及疝者。
1.5数据处理本研究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l8.0 进行分析,以(i±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 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疋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万方数据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年第22卷第4期IMHGN,February
2016,V01.22
No.4
2结果
2.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机械性肠梗阻症状,患者多经 历了损伤、腹腔炎症、腹腔异物或者出血等一系列 获得性因素,极少数患者示由于胎粪性腹膜炎或先 天性发育异常等先天性因素诱发。临床研究表明, 约有70%.80%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具有既往腹 部手术史【2】。由于粘连性肠梗阻多发病急骤,且病 情变化较快,可诱发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严 重时甚至可导致急性腹膜炎或者休克,威胁患者的 生命安全。故大部分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尤其是反 复发作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以 迅速、有效地解除肠粘连,改善临床预后。 粘连性肠梗阻由于粘连局部解剖异常,致病原 因复杂,手术治疗难度较大,如手术操作不当可能
1.3方法
1。4.1术中及术后指标观察并统计两组的切口长 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镇痛药物使用率。 1.4.2术后并发症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 况,如感染、复发肠梗阻、肠粘连等。 1.4.3实验室指标入院第1天及术后第7天,晨 取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 钙素原(PCT)及前白蛋白(PA)水平。 1.4.4生活质量于术后第7天,参照EORTC量 表中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 及认知功能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表
group(P<0.05).After
the operation,the rate of
pain medication usag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than in the open group(9.21%VS.53.23%and of PCT
a our
obstruction.Methods
hospital
from June,2012 tO February,2015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laparoscopic enterolysis,and
an
laparoscopic
group(拧=76),undergoing
时间5~72 h,平均(46.87±2.56)h。两组基线
腹部受损情况,最大限度地避免肠管损伤。术毕以 大量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反复冲洗,以250 ml术 尔泰溶液冲洗腹腔并留置100 ml,常规关腹。术后 常规抗炎、禁饮食等。 1.3.3腹腔镜组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气管插管全 麻,在距离原切口5.0 cm以上脐平面左侧或右侧穿 刺,建立10~13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两组均顺利完成
手术,腹腔镜组术后7例(9.21%)使用镇痛药物, 开腹组33例(53.23%)使用镇痛药物,腹腔镜组 显著低于开腹组(x 2=43.094,P=O.000)。腹腔镜 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 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开腹组显 著减少(P<0.05),见表1。 2.2两组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术前 PCT、PA及CRP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 后PCT及CRP均显著降低,且腹腔镜组显著低于 开腹组(P<0.05),术后PA均显著提高,且腹 腔镜组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见表2。 2.3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较开腹组显著降低(P<o.05),见表3。 2.4两组手术前后生存质量比较术后腹腔镜组 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见表4。 3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及
1.32%VS.12.900/0,P<0.05).7 and
days after the operation,the levels
scores
and
CR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PA level
EORTC quality of lif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than in the open group
fP<O.05).Conclusions pain,and
Laparoscopic enterolysis is
minimally invasive and has fast postoperative recovery,less patient being generalized.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年第22卷第4期IMHGN,February
2016,V01.22
No.4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76例 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分析
于峰
276800
日照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6.04.020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
年6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38例,根据家属及患者意愿分为两组:76例行腹腔镜 肠粘连松解术为腹腔镜组,62例行开腹肠粘连松解术为开腹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康复情况及 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切El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 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1%、 1.32%,均显著低于开腹组的53.23%、12.90%(P<0.05);术后7 d,腹腔镜组的PCT及CRP显著低 于开腹组,而PA显著高于开腹组(P<o.05);腹腔镜组术后EORTC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开腹组(P <0.05)。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肠粘连松解术;粘连性肠梗阻;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
Laparoscopic enterolysis in treatment of 76 patients with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Yu Feng
Women and ChiMHealth Care andFam@Plan Service Center ofRizhao,R拓hao 276800,China
万方数据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年第22卷第4期IMHGN,February
2016,V01.22
No.4
者意愿分为两组:76例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为 腹腔镜组,62例行开腹肠粘连松解术为开腹组。 腹腔组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18~65岁, 平均(44.52±3.87)岁;病因:胃肠穿孑L并腹膜炎 32例、阑尾炎手术28例、妇科手术9例、外伤性 脾破裂5例、胆管手术2例;粘连程度:22例I 级,46例Ⅱ级,8例Ⅲ级;发病时间3~72 h,平 均(48.02±2.34)h。开腹组中,男40例,女22例; 年龄22~64岁,平均(43.76±3.65)岁;病因: 胃肠穿孔并腹膜炎27例、阑尾炎手术24例、妇科 手术7例、外伤性脾破裂3例、胆管手术1例;粘 连程度:18例I级,37例Ⅱ级,7例Ⅲ级;发病
示生活质量越好。
1.3.1术前准备两组人院后均常规予以胃肠道减 压、静脉补液、解痉、灌肠以及纠正酸碱失衡、水 电解质紊乱等常规准备措施。 1.3.2开腹组患者取仰卧位,常规于气管插管全 麻下实施开腹术治疗,沿原手术切口人路开腹后在 直视下寻找粘连部位,对肠管间粘连、肠管与腹壁 间粘连、肠管与膀胱间粘连等均采用电刀或剪刀锐 性分离。术中见小肠坏死则同时切除坏死小肠组织, 术中小心修补肠壁浆肌层破损面、渗血面,仔细粘 连解除效果、查看有无新的粘连形成并确认肠管、
外科的深入与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微创治疗 粘连性肠梗阻已经成为可能,且表现出替代开腹术 的趋势。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开腹与腹腔镜粘连松解 手术治疗肠梗阻的手术情况、临床预后及对患者生 存质量的影响,旨在分析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l临 床应用价值与前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5年2 月收治的15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家属及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