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肠梗阻的中医护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粘连性肠梗阻的定义与病因 2. 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3. 粘连性肠梗阻的并发症 4. 粘连性肠梗阻的康复护理 5. 总结与展望
粘连性肠梗阻的定义与病因
粘连性肠梗阻的定义与病因
什么是粘连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是由于腹腔内的粘连物形成,导致 肠道部分或完全阻塞。
提升公众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帮助更多患者 。
谢谢观看
及时的识别和处理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如何评估患者的病情?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腹部体征及症状 变化。
需注意腹部的触痛、反跳痛等体征,及时反馈给 医生。
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护理中的饮食管理
初期应以禁食为主,待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饮食 。
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总结与展望
护理的关键点
早期识别、及时干预、细致护理是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的关键。
护理团队需密切合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
总结与展望
未来的研究方向
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水平也是未来 的方向。
总结与展望
呼吁重视患者护理
患者的康复离不开良好的护理支持,需全社会共 同关注。
常见于手术后的患者或腹部外伤后,粘连形成的 概率较高。
粘连性肠梗阻的定义与病因
如何形成粘连?
腹腔内手术、感染或炎症等因素均可能导致肠道 之间或肠道与其他器官之间形成粘连。
这些粘连可能限制肠道的正常运动,进而引发梗 阻。
粘连性肠梗阻的定义与病因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胀、呕吐、排便及排气困 难等症状。
演讲人:
目录
1. 粘连性肠梗阻的定义与病因 2. 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3. 粘连性肠梗阻的并发症 4. 粘连性肠梗阻的康复护理 5. 总结与展望
粘连性肠梗阻的定义与病因
粘连性肠梗阻的定义与病因
什么是粘连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是由于腹腔内的粘连物形成,导致 肠道部分或完全阻塞。
提升公众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帮助更多患者 。
谢谢观看
及时的识别和处理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如何评估患者的病情?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腹部体征及症状 变化。
需注意腹部的触痛、反跳痛等体征,及时反馈给 医生。
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护理中的饮食管理
初期应以禁食为主,待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饮食 。
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总结与展望
护理的关键点
早期识别、及时干预、细致护理是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的关键。
护理团队需密切合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
总结与展望
未来的研究方向
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水平也是未来 的方向。
总结与展望
呼吁重视患者护理
患者的康复离不开良好的护理支持,需全社会共 同关注。
常见于手术后的患者或腹部外伤后,粘连形成的 概率较高。
粘连性肠梗阻的定义与病因
如何形成粘连?
腹腔内手术、感染或炎症等因素均可能导致肠道 之间或肠道与其他器官之间形成粘连。
这些粘连可能限制肠道的正常运动,进而引发梗 阻。
粘连性肠梗阻的定义与病因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胀、呕吐、排便及排气困 难等症状。
粘连性肠梗阻课件

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
总结词
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腹腔内炎症、手术创伤等原因导致的肠粘连。
详细描述
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腹腔内炎症、手术创伤等原因导致的肠粘连。 这些原因会导致肠管与腹膜或肠管之间的粘连,进而引起肠梗阻。此外,肠道蠕 动紊乱、肠道内压力增高等因素也可能诱发粘连性肠梗阻。
个体差异等因素。
一般而言,轻度肠梗阻经保守治 疗可获得良好预后,而重度肠梗 阻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预后相对
较差。
年龄较大、身体虚弱的患者预后 可能较差,需要更多的康复护理
。
复发与再次梗阻的风险
粘连性肠梗阻有较高 的复发风险,尤其是 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 患者。
再次梗阻的风险与个 体差异、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
02
CATALOGUE
粘连性肠梗阻的症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
01
02
03
04
腹痛
腹痛是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症 状,表现为阵发性腹部绞痛, 疼痛部位多在脐周和下腹部。
呕吐
呕吐多在腹痛后出现,早期呕 吐物为食物和胃液,后期可出
现胆汁和粪臭样液体。
腹胀
腹胀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后出 现,严重时可出现肠型和蠕动
波。
停止排便排气
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可出 现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是否有腹部手 术、炎症、创伤等粘连 性肠梗阻的高危因素。
体格检查
腹部检查可发现腹部压 痛、肠鸣音亢进或消失
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电解质、血气 分析等实验室检查有助 于了解患者全身情况。
影像学检查
X线腹部平片、CT等影 像学检查可发现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科普宣传课件

粘连性肠梗阻 科普宣传课件
目录 背景介绍 症状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预防措施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肠道疾病 ,常见于手术后患者。
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是手 术后瘢痕组织形成,导致肠道 黏附并产生梗阻。
背景介绍
本课件将介绍粘连性肠梗阻的症状、诊 断和治疗方法。
症状
症状
腹痛:常见疼痛感觉,伴随腹 胀和不适。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包括静脉输液、禁食以及其 他非手术治疗方法,帮助缓解症状和恢 复肠道功能。
手术治疗:对于较严重的粘连性肠梗阻 ,手术可能是必须的,通过切除梗阻部 分或消除黏附组织来恢复肠道通畅。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术后康复:手术后的康复非常 重要,包括合理饮食、避免剧 烈运动和定期复查等。
呕吐:由于肠道梗阻,无法顺 利通过消化道,引起呕吐。
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腹部和听诊肠 鸣音方式来判断患者是否有肠梗阻的 症状。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扫描等,可以 帮助医生确定肠梗阻的位置和程度。
诊断方法
血液检查:通过检查白细胞计 数和电解质水平等,可以帮助 判断肠梗阻的病情。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卫 生习惯,避免感染和其他潜在 的肠道问题。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目录 背景介绍 症状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预防措施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肠道疾病 ,常见于手术后患者。
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是手 术后瘢痕组织形成,导致肠道 黏附并产生梗阻。
背景介绍
本课件将介绍粘连性肠梗阻的症状、诊 断和治疗方法。
症状
症状
腹痛:常见疼痛感觉,伴随腹 胀和不适。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包括静脉输液、禁食以及其 他非手术治疗方法,帮助缓解症状和恢 复肠道功能。
手术治疗:对于较严重的粘连性肠梗阻 ,手术可能是必须的,通过切除梗阻部 分或消除黏附组织来恢复肠道通畅。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术后康复:手术后的康复非常 重要,包括合理饮食、避免剧 烈运动和定期复查等。
呕吐:由于肠道梗阻,无法顺 利通过消化道,引起呕吐。
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腹部和听诊肠 鸣音方式来判断患者是否有肠梗阻的 症状。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扫描等,可以 帮助医生确定肠梗阻的位置和程度。
诊断方法
血液检查:通过检查白细胞计 数和电解质水平等,可以帮助 判断肠梗阻的病情。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卫 生习惯,避免感染和其他潜在 的肠道问题。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粘连性肠梗阻PPT医学课件

不同类型的粘连性肠梗阻
(1)粘连成团(2)局限性粘连肠管折迭 (3)局限性粘连肠管牵拉成角 (4)粘连带压迫肠管 (5)粘连闭袢性肠梗阻 (6)粘连部位肠管扭转
临床表现:
疼 吐
胀
闭
临床表现
疼
腹痛
阵发性腹绞痛 疼痛骤然减轻或消失 持续性并阵发性加重 疼痛的程度和频率都减轻 腹痛转变为持续性腹胀 剧烈持续性的腹痛
疼吐胀闭
此外,肠梗阻的临床症状还有水、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紊乱,遇有绞窄性梗阻、肠坏死, 可出现休克、腹膜炎和胃肠出血等表现。
诊
断:
1 腹腔手术、创伤、感染史、伴慢性肠梗阻急性 发作史。
2 3 肠梗阻症状、体征。 X线检查等辅助检查。
诊断
是否肠梗阻 是机械性还是动力性梗阻 是单纯性还是绞窄性梗阻 是高位还是低位梗阻 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梗阻 是什么原因引起梗阻
手术治疗
应在肠梗阻发展至绞窄前进行 手术治疗最好在肠粘连发生3个月以上, 或在2周内 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 应随时手术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不宜太复杂
腹部较韧, 表明腹腔粘连严重, 则粘连肠管不易分开
通过腹部CT 也可了解肠管粘连程度 肠排列术不是首选的手段, 不宜广泛应用
腹腔镜 医用生物蛋白胶 X 线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进行非手术小肠支撑排列 大承气汤 口服泛影葡胺
治
疗:
非手术疗法 禁食、胃肠减压、解痉,防治感染和 中毒、纠正低钾、钠等,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 不完全性肠梗阻,特别是广泛粘连者。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未见好转或怀疑绞窄性肠梗 阻或反复频繁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①粘连松解,抗粘连药(透明质酸酶); ②小肠拆叠排列术:Noble法、系膜缘结节缝合法、 小肠置管排列法(342cm,多侧孔,带气囊皮管); ③肠段切除吻合术、短路、造口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什么是粘连性肠梗阻?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手术后粘连、腹腔炎症、肠道缺血 等。
了解病因有助于制定护理计划。
什么是粘连性肠梗阻?
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呕吐、排便或排气困 难。
及时识别症状有助于早期干预。
谁需要护理?
谁需要护理?高风险患者 Nhomakorabea经历过腹部手术、腹腔感染或有肠道疾病的患者 。
这些患者更容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
症状改善
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是否得到缓解。 症状减轻是评估护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排气和排便情况
记录患者排气和排便的频率与性质,判断肠道功 能是否恢复。
正常的排气和排便是恢复的重要标志。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患者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或沟通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 度。
患者的反馈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
及时发现异常,便于早期处理。
我们如何进行护理?
舒适护理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舒适护理,减轻其焦虑和 不适。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恢复。
我们如何进行护理?
饮食管理
根据病情调整患者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合 理安排流质和半流质饮食。
适当的饮食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谁需要护理?
急性发作患者
急性腹痛伴随呕吐、腹胀的患者需及时就医和护 理。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谁需要护理?
术后患者
术后恢复期的患者,特别是进行过腹部手术的患 者。
术后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症状出现时
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进 行护理干预。
粘连性肠梗阻ppt课件

风险。
临床研究进展
诊断技术改进
01
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如开发新型影像学检
查手段和无创检测方法。
手术治疗优化
02
改进手术技巧和策略,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术
后生活质量。
个体化治疗方案
03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
饮食调整和康复训练等。
研究展望与挑战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是粘连性肠梗阻的常见症状。腹痛多为阵 发性绞痛,腹胀在梗阻部位越高越明显,呕吐和排气排便停止的程度与梗阻部 位有关。
诊断
结合患者病史、体查和实验室检查,如腹部X线平片可见胀气的肠袢和气液平面 ,CT检查可发现肠管扩张和粘连带的存在,有助于明确诊断。
粘连性肠梗阻PPT课件
目录
• 粘连性肠梗阻概述 • 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 • 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 • 粘连性肠梗阻的案例分析 • 粘连性肠梗阻研究进展
01
粘连性肠梗阻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粘连性肠梗阻是由于腹腔内粘连带或 腹腔外粘连带压迫肠管,使肠内容物 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从而引起的 一系列临床症状。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观察腹部症状
注意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如出 现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及 时处理。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 者逐渐恢复饮食,从流质、半 流质到软食、普食逐渐过渡。
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术后进行适当的活动 和功能锻炼,促进肠道蠕动和
身体康复。
保持排便通畅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 持排便通畅,避免便秘和 肠道堵塞。
临床研究进展
诊断技术改进
01
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如开发新型影像学检
查手段和无创检测方法。
手术治疗优化
02
改进手术技巧和策略,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术
后生活质量。
个体化治疗方案
03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
饮食调整和康复训练等。
研究展望与挑战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是粘连性肠梗阻的常见症状。腹痛多为阵 发性绞痛,腹胀在梗阻部位越高越明显,呕吐和排气排便停止的程度与梗阻部 位有关。
诊断
结合患者病史、体查和实验室检查,如腹部X线平片可见胀气的肠袢和气液平面 ,CT检查可发现肠管扩张和粘连带的存在,有助于明确诊断。
粘连性肠梗阻PPT课件
目录
• 粘连性肠梗阻概述 • 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 • 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 • 粘连性肠梗阻的案例分析 • 粘连性肠梗阻研究进展
01
粘连性肠梗阻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粘连性肠梗阻是由于腹腔内粘连带或 腹腔外粘连带压迫肠管,使肠内容物 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从而引起的 一系列临床症状。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观察腹部症状
注意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如出 现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及 时处理。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 者逐渐恢复饮食,从流质、半 流质到软食、普食逐渐过渡。
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术后进行适当的活动 和功能锻炼,促进肠道蠕动和
身体康复。
保持排便通畅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 持排便通畅,避免便秘和 肠道堵塞。
粘连性肠梗阻护理查房PPT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导致 肠道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肠梗阻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 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内或肠道外的 机械性因素导致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
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动力异常导致 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
混合性肠梗阻: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肠梗阻
手术后粘连:手术后肠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导致肠梗阻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导致肠壁炎症、
水肿,形成粘连 腹部创伤:腹部外伤导致肠管与周围组织粘连
肿瘤:如肠癌、卵巢癌等,肿瘤压迫肠管,导致肠梗阻
肠扭转:肠管扭转导致肠梗阻
肠套叠:肠管套入其他肠管,导致肠梗阻
加强与患 者的沟通, 了解患者 的需求和 感受
定期对护 理效果进 行评估, 发现问题 及时改进
加强护理 团队建设, 提高团队 协作能力 和凝聚力
加强与医 生的沟通 和合作, 提高护理 与医疗的 协同效果
预后:如 恢复情况、 复发风险 等
腹痛: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 阵发性腹痛,疼痛部位可能位 于腹部任何部位
腹胀: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表 现为腹部胀满、不适
呕吐:患者可能出现呕吐,呕 吐物可能为胃内容物或胆汁
便秘:患者可能出现便秘,表 现为排便困难或无法排便
发热: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 温可能升高至38℃以上
预防措施: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度输液 处理方法: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输液量和成分 常见电解质紊乱类型: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
处理原则:根据电解质紊乱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液、调整饮食等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导致 肠道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肠梗阻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 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内或肠道外的 机械性因素导致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
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动力异常导致 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
混合性肠梗阻: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肠梗阻
手术后粘连:手术后肠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导致肠梗阻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导致肠壁炎症、
水肿,形成粘连 腹部创伤:腹部外伤导致肠管与周围组织粘连
肿瘤:如肠癌、卵巢癌等,肿瘤压迫肠管,导致肠梗阻
肠扭转:肠管扭转导致肠梗阻
肠套叠:肠管套入其他肠管,导致肠梗阻
加强与患 者的沟通, 了解患者 的需求和 感受
定期对护 理效果进 行评估, 发现问题 及时改进
加强护理 团队建设, 提高团队 协作能力 和凝聚力
加强与医 生的沟通 和合作, 提高护理 与医疗的 协同效果
预后:如 恢复情况、 复发风险 等
腹痛: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 阵发性腹痛,疼痛部位可能位 于腹部任何部位
腹胀: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表 现为腹部胀满、不适
呕吐:患者可能出现呕吐,呕 吐物可能为胃内容物或胆汁
便秘:患者可能出现便秘,表 现为排便困难或无法排便
发热: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 温可能升高至38℃以上
预防措施: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度输液 处理方法: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输液量和成分 常见电解质紊乱类型: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
处理原则:根据电解质紊乱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液、调整饮食等
粘连性肠梗阻课件

2023
粘连性肠梗阻课件
CATALOGUE
目录
疾病概述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防
01
疾病概述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由于腹腔内粘连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定义
根据梗阻部位和程度,粘连性肠梗阻可分为低位肠梗阻、高位肠梗阻、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分类
定义和分类
腹腔内手术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手术创伤和术后腹腔内炎症刺激导致腹腔内粘连形成。
粘连带可能堵塞肠管,使肠内容物无法通过,造成肠梗阻。
严重的粘连性肠梗阻可导致肠道缺血,甚至发生肠坏死、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02
临床表现
症状
由于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梗阻部位,可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腹痛,通常为腹部隐痛或绞痛。
腹痛
由于肠道梗阻,胃内食物无法通过食管进入胃内,可引起恶心、呕吐症状。
活动指导
如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定期复查
术后护理
05
预防
对于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采用微创技术、术后早期活动、应用防粘连药物等。
预防措施
避免腹部手术
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减轻肠道负担。
避免不当饮食
患者在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肠道扭转和梗阻的发生。
患者在治疗后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降低复发的风险。
粘连性肠梗阻的预后较好,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但仍有可能复发。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手术适应症
手术方式
手术并发症
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短路手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及医生判断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26
中药敷脐治疗的技术、方法和药物选择
芒硝外敷脐部 选用纯净芒硝200~300 g,装入棉布袋内,封闭后平铺于脐 部。用宽胶布或敷贴、腹带固定。棉布袋潮湿或芒硝结块后即予更换,一 般每日1~2次。芒硝咸苦而寒,具有较强的泻热通便、润下软坚作用。其主 要成分为硫酸钠,以硫酸根离子形式存在,为高渗状态,它除吸收一部分空气 中的水分外,还能大量摄取腹腔内的渗出液,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中药敷脐
芒硝(300g) 吴茱萸(300g)
2020/5/26
1.2.1 中药敷脐治疗的理论根据 中医理论根据 中医学认为,脐为任脉之神 阙穴,任脉乃奇经八脉之一,交叉贯穿于十 二经脉之间,为经络之总枢,气通百脉,布 五脏六腑。在脐部外敷药物,可通络活血, 行腹部气机,消除腹胀。脐者,肾间之动气, 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上至泥丸,下到涌泉, 实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海洋,故有神阙主百 病之说。《理瀹骈文》中指出:“中焦之病 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脐为第一捷法”
2020/5/26
吴茱萸外敷脐部 吴茱萸30克,研为细末,加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 贴敷于肚脐孔处, 外用敷料盖住并以胶布固定, 每12小时换药1次。吴茱萸辛、苦而热,入肝、脾、肾经,上可暖脾胃, 下可温肾阳, 有疏肝下气、散寒止痛之效,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肠功能恢复。
中医针刺
主穴:天枢
足三里
对胃肠功能具有良 好的双向调节作用,可 以增加麻痹肠道蠕动, 减少亢进肠道的活跃运 动。起到消退炎性水肿, 松解粘连的作用。
治疗
中药口服或胃管注入 中药灌肠 中药敷脐 中医针刺 基础治疗
中药口服或胃管注入
可以起到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 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中药灌肠
适用于肠梗阻 的早中期和单 纯性不全性梗 阻(大黄,芒 硝,丹参,枳 实,桃仁)
2020/5/26
1.2.2 操作方法 1.2.2.1 方药 大黄10―20g开水浸泡20分钟;芒硝10―20g后 下 1.2.2.2 操作体位 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5―20cm。 1.2.2.3 灌肠管的选择和插入深度 实验组以25―30cm为宜。 对照组插入深度10-15cm 1.2.2.4 灌肠中药温度 37~39℃。温度过低对肠粘膜刺激性 大,温度过高易烫伤肠粘膜。 1.2.2.5 灌肠药量、次数、速度 每次200―300mL;每天2次; 滴入速度40―60滴/min。滴人后让患者右侧卧位。 1.2.2.6 灌肠操作 让患者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5―20cm。将 配制好的中药液200―300ml倒入无菌输液瓶内,摇匀,插入一 次性输液器,润滑管端, 嘱患者深呼吸减轻腹压,促使括约肌 松弛,易于插管。自肛门插入25―30cm,以患者感舒适无便意 为度。滴入速度40―60滴/min。滴人后让患者右侧卧位,保留 药液60―120min。每天2次。
粘连性肠梗阻的中医护理
砀山县中医院 汪瑾
临床表现
症状 腹痛 腹胀 呕吐 肛门不排便排气 视 腹部有肠型及其蠕动 触 腹部压痛和扩张的肠管 扣 腹部鼓音 听 肠鸣音亢进,气过水生
2020/5/26
中医认为肠梗阻属六腑疾病的腹痛”、“肠结”范畴。 六腑的生理特点是传化水谷、泄而不藏、实而不满、 降而不升、以通为用。肿瘤患者癌毒内盛,殃及肠道, 使之传导失司,肠道痞塞不通,气血不畅,通降失调, 不通则痛,气滞则胀,气逆则呕。故临床表现为痛、 呕、胀、闭、热等腑气不通的症状,舌苔多腻或黄腻。 在临床治疗上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采用通 里攻下、行气活血、化痰解毒为主的辨证论治原则, 使六腑气机通调,升降平衡,恢复泄而不藏的生理功 能。而中药灌肠可使药物迅速被直肠黏膜吸收,发挥 通便的疗效,可以减轻肠腔膨胀,有利肠壁血液循环 的恢复,减少肠麻痹的机会
手术期间应禁食,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排 气排便后可改为流质。
谢谢聆听!
手术后的病人应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促进肠蠕动恢复,减少再次肠粘连的发 生。
饮食护理
肠梗阻的病人日常饮食应少食多餐,避免 暴饮暴食,食易消化,适量粗纤维蔬菜和肉 食,不食粘糅水果。发作期间应绝对禁食, 缓解病人开始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消失, 12h后可进流质 24h后进容易消化的半流质, 3天后可进普通软食。
现代理论根据 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 壁的最晚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内有 丰富的血管及大量淋巴管与神经,故渗透性 强,药物分子较易透过脐部皮肤的角质层进 入细胞间质,迅速弥散入血到全身
2020/5/26
芒硝外敷脐部 选用纯净芒硝200~300 g,装入棉布袋内, 封闭后平铺于脐部。用宽胶布或敷贴、腹带固定。 棉布袋潮湿或芒硝结块后 即予更换,一般每日1~2次。芒硝咸苦而寒,具有较强的泻热通便、 润下软坚作用。 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钠,以硫酸根离子形式存在,为高渗状态,它 除吸收一部分空气中的水分外, 还能大量摄取腹腔内的渗出液,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基础治疗
禁食 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酸
碱平衡紊乱,营养支持,抑制 消化液分泌,消除肠壁炎症和 水肿。
肠梗阻的护理
肠梗阻病人的心理护理 肠梗阻病人的活动调护 肠梗阻病人的饮食护理
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活动调护
肠梗阻病人可以进行简单和适当的 运动,也可以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应 避免剧烈的活动和繁重劳动。发作期间 应躺在床上休息,禁止活动。也可以在 医生指导下作腹部理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