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心识人三大方法

合集下载

流传千年的识人方法

流传千年的识人方法

流传千年的识人方法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1.目光交流:通过观察对方的眼神和表情,可以获取一些关于他们内心感受和态度的线索。

眼神的坚定与活力可能暗示着自信和决心,而目光躲闪或不自信的表情则可能表示缺乏信任或虚弱。

2.身体语言:观察一个人的姿势、姿态和动作可以提供更多信息。

例如,直立的姿态通常
表示自信和坚定,而低下头、紧握拳头等姿势可能显示出紧张或不安。

3.言谈举止:通过倾听对方的言辞和观察他们的口头表达方式,可以了解他们的沟通风格、
知识水平以及是否真诚和善良。

4.人际关系:观察一个人与他人的互动方式和关系,可以了解他们的社交能力、合作精神
以及处理冲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5.观察他们的行为模式:注意观察对方的行为和习惯,包括他们的工作方法、时间管理和
自我约束等方面。

这些可以提供关于他们的责任感、自律性和决策能力的线索。

6.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信念:与对方交流并询问他们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看法,可以帮助了
解他们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

这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共同的价值观、合作的可能性以及在某些问题上的互补性。

需要注意的是,识人方法并不是绝对准确和完美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能仅凭一种方法就全面了解一个人。

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多个方法和多次观察,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的特点和品质。

古人识人术

古人识人术

古代识人术1、头发多的人是劳碌名,心眼小。

2、眉毛长的人身体虚弱,多病。

3、女人额头上有斑迹者,家庭多有不幸。

4、额头宽的人聪明,开朗。

5、三个头涡的人非大人物便是恶人。

6、牙齿孔隙大的人爱撒谎。

7、大脚勤,小脚懒。

8、好哭的孩子健康。

9、女人肤色白有良缘。

10、眼角多纹,眉重的人多情。

11、眉毛和眼睛间有痣的人多淫。

12、耳朵大耳厚的人有福气。

13、嘴唇厚者不善辞令,嘴唇薄者多嘴、14、昂首走路的人开朗,低头走路的人好色。

心计多。

15、嘴小的人细心,嘴大的人吃四方,性欲强。

古代观眼识人术1、醉眼酒色破财相。

2、睡眼贪贱孤苦相。

3、惊眼胆弱夭折相。

4、病眼体弱多疾病。

5、淫眼奸邪淫色相。

6、丹凤眼智慧聪明。

7、龙眼忠心耿耿可信任。

8、虎眼威严英武大蒋之才感情丰富艺术人才。

9、马眼平庸志不高。

10、鹿眼性急富有感情。

11、猴眼机敏多疑淫为人忠厚讲义气欲强。

12、鱼眼愚笨短命之人。

13、鼠眼灵活好动盗窃之流。

14、羊眼奸诈心恶。

15、鸡眼性急如斗多毒多淫孤僻无人缘。

16、眼神眼神不强的无判断力;眼睛有光的聪明;偷视的奸狡、贪淫;眼光上视的骄傲,目中无人;眼光下视的多疑、拘谨;眼神不定的心不安份,非偷即骗。

古代观鼻识人术中国故相曾称:“鼻者画之山,不高则不灵。

鼻通于气,以察神志之躁静,心胆之强弱,1、鼻高而不对称则凶。

2、鼻塌而鼻尖肥,是劳碌名,难成事。

3、狮子鼻属政治家、外交家型,不论男女精力充沛,好动、活泼,进取心强。

4、伏犀鼻艺术家型的鼻子直长,细而凸出,这种人大都内向,性情平和、温柔,不走极端,暧美、富有理想,富有艺术天份。

5、折欠鼻型,鼻子尖往上翻,是鲫鱼嘴型,固执。

这种人多爱嫖,赌次,问东问西。

6、鹰勾鼻,笔尖向下留勾,这种人贪梦,自私自利,为人奸诈狡猾。

古代观口唇识人术古人云:“喜怒哀乐,有动于中,必形于外。

”1、唇厚的人,富贵长寿之相。

过于厚的人其肉欲旺盛。

2、唇厚的人,好辨,机伶,外刚内怯,是薄情人。

庄子和诸葛亮的识人法

庄子和诸葛亮的识人法

结合庄子和诸葛亮提出的一些观人、识人的方法,个人总结出的一些方法。

特陈述如下1、近使之而观其敬将所要识别的对象安排到自己身边工作,因为天天在一起相见容易相熟,久而久之就会没有拘束,这样就便于考察他的恭敬行为如何。

也就是观察这个人在与人相交往的过程中是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

2、远使之而观其忠他是否忠诚,将其指派到远方工作一段时期后,就会从一些事实和侧面的反映中得以验证。

通过在这期间内的一些具体表现和侧面反映中观察出一个人的本质好坏,究竟是忠与不忠,乃至于是一般性的忠诚抑或是绝对忠诚。

3、烦使之而观其能通过派很多的事务和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出现时,让其所识别的对象去独立处理,经过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才能辨别其能力的高低、大小。

4、卒能问焉而观其知他是否有智慧,在仓促和紧迫的情况下突然地询问他,就会发现其智慧体现的真实水平。

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是否守信,要在事态紧迫的情况下求其帮助、和其相约,就会在其赴约或不赴约中得以验证。

守信承诺也是做人的一顶基本要求。

6、委之以财而观其仁他是否仁义,将钱财托付其管理和使用,通过观察其对钱财的态度和对钱财的运用,就能得出结论。

7、告之以危而观其节他是否有气节,当危难来临时让其处置,就会检验出他的节操。

在识人时,告诉给你所要识别的对象出现了危难的情况让他处置,从他处理危难的情况来观察其节操。

8、醉之以酒而观其态他是否有德,用酒将其灌醉,就会在其是否有失态的言语和举止中得到证实。

9、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他是否好色,将共放在男女杂处的环境里,就会检验出来。

“10、促脸交谈而观其心他是否诚心,在最近的距离内进行谈心,也会从其言语和举止的表露中反映出很多真实而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观察出其缺点和不足。

11、观其好恶而知短长他的长处和短处都在那些方面,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来了解其爱好和厌恶、就会发现其优劣。

12、观其交游而知贤肖他是否贤良,通过观察和了解其结交的都是哪类朋友,就可以断定其是好人或坏人了。

经典识人术(老子孔子吕氏春秋等)

经典识人术(老子孔子吕氏春秋等)

老子《道德经》中的识人之术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民间俗话也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老子在《道德经》33章里就告诉我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识人是一门大智慧。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一段话是老子《道德经》第81章原文。

大概意思是这样的: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

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

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

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识人术第一招: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者,必小人也其实这句话非常的好理解,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也十分常见。

大概意思就是:对于自己想要讨好的人,就一味地夸大他的优点,只字不提他的缺点。

如果你身边有这类人,一定要避而远之。

大部分人喜欢听好话,这样可以极大的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所以这一类小人其实在现实中十分吃香。

但是实际上呢,只夸你真的好吗?在长期以往的过度赞美中,人会飘飘然的认不清楚自己,一个人如果无法从他人口中得知自己的缺点,那么将永远止步不前,不会想着完善自我。

所以对于这种靠“奉承”来拉拢人心的人,一定要躲得远远的。

识人术第二招:所欲退则彰其过,匿其美者,必小人也这个和第一招那就是完完全全相反,是另一个极端。

这一句指:对于与自己不和的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就百般否定,将其贬的一文不值。

这种人同样不能深交。

只亲近对自己有用的人,对于和自己有利益冲突的人就变着法儿的使绊子,这种人不仅心机重还非常自私。

和这种人相处就相当于在自己身边放了一颗不确定什么时候会爆的炸弹,什么时候你对他没有利用价值了,他可能也会像对付那些人一样对付你。

古人识人方法

古人识人方法

古人识人方法一、识人之法:七经、九征、五常、八观六验、六戚四隐•作者:甘雨时间:2013-12-16纵观中国历史,善于识人者比比皆是,周文王渭水河畔识得姜太公,吕太公挑选无赖刘邦为婿,曾国藩初会江忠源纵观……诸如此类的典故可谓数不胜数。

近日网络疯传中国古代识人之法,“神准”!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古代就有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如《周易》、《易经》等等。

除此而外,圣人先贤们还总结出了很多识人方法,如三国时诸葛亮的“观人七经”,刘邵《人物志》中的“九征”、“五常”学说,吕不韦提出的“八观六验”和“六戚四隐”,曾国藩《冰鉴》中关于识人的著述等等。

1、《吕氏春秋》提出的识人六验法:(1)喜。

验其节制能力,不得意忘形。

(2)乐。

验其癖性爱好,不玩物丧志。

(3)怒。

验其控制能力,不失去理智。

(4)惧。

验其是否勇于负责,当铮铮好汉。

(5)哀。

验其是否悲观失望,怨天尤人。

(6)苦。

验其是否有坚韧不拔的气度,能够吃苦耐劳。

以上六法松下幸之助评价甚高。

2、魏人李悝提出识人的五视法:(1)居视其所亲。

即考察该人经常和谁在一起。

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都黑。

从一个人平时所喜欢亲近的人那里,就可以知道他的人品。

(2)富视其所与。

即考察该人在生活富裕时将钱花在什么上面。

(3)达视其所举。

即考察该人身居高位时,提拔重用的是什么样的人。

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

(4)穷视其所不为。

即考察该人在身处逆境时的作为。

是否会人穷志短,牺牲原则换取利益。

(5)贫视其所不取。

即考察该人在贫困境地时的作为,看能否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

3、诸葛亮提出的识人七法:(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通过观察该人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他的信仰和志向。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通过和该人展开辩论以观察应变能力。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通过请该人出谋划策以了解其学识和视野。

(4)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通过将灾事、祸事等告诉他,看他的反应,由此来观察他是否有勇气直面苦难的现实。

古代识人之法大全

古代识人之法大全

古代识人之法大全古代识人之法大全庄子(战国):是远使之而观其忠。

忠,即忠诚也。

我们常说的山高皇帝远,就是说离领导远,自然难以监督。

倘若人在远方,又能自觉地忠实地执行上级政令,这样的人是值得信赖的。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

”这是我们考察使用干部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近使之而观其敬。

敬者,恭也,也有谨慎之意。

意思是常与领导接触,并在周围工作,会因相熟而丧失约束,因为熟而忘乎所以,那是一个不可信赖的人。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不乏其人,他们在领导左右.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说话办事十分放肆,有的甚至参与决策、干预决策,影响了领导在群众中的形象。

因此,选好在领导周围工作的人十分重要,不仅关系到领导的形象,还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

三是烦使之而观其能。

烦者,多也。

不断地增加一个人的工作量能考察他的能力。

领导之所以是领导,就是因为他有超越一般人的工作能力,能解决一般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四是卒然向焉而观其知。

这里的知主要是指应变能力。

个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最能反映他的应变能力,我们在用人时,学历要看,但不能唯学历。

一个光能抠书本而没有应变能力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称职的领导。

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从来没有人从事的伟大而新兴的事业,许多问题需要探索,还有许多问题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必须当机立断。

应变能力,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对稳定大局,提高政府威信具有重要意义。

五是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就是说在限定的时间内让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而观察他是否守信。

如果能完成,说明遵守信约,具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

做人、做事,特别是在领导岗位,必须说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里,这一点显得至关重要。

六是委之以财而观其仁。

仁,这是特指廉洁、清正。

把金钱、财物委托给他全权处理,观察其是否廉洁。

因为金钱、财物最能诱惑人、腐蚀人。

一个人在金钱、财物面前不检点,有贪占行为,那就是不仁。

一个不廉洁的人,哪怕他有再大的才能也不能用。

古人识人术大全

古人识人术大全

古人识人术大全KUNGFU小生2022-02-21 07:21一、姜子牙识人术—《六韬·选将》1、问之以言,以观其辞;2、穷之以辞,以观其变;3、与之间谋,以观其诚;4、明白显问,以观其德;5、使之以财,以观其廉;6、试之以色,以观其贞;7、告之以难,以观其勇;8、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二、曾国藩识人术1、“邪正看眼鼻”2、“真假看嘴唇”3、“功名看气概”4、“富贵看精神”5、“主意看指爪”6、“风波看脚筋”7、“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三、李鸿章识人术1、五官,以双目神不外散,鼻梁直,嘴唇厚为最好;2、看皮肤,以肤色粗黑,双手茧多为最好;3、看说话,以木讷寡言为最好。

四、孔子识人术1、视其所以2、观其所由3、察其所安。

五、薛文清(明)《读书录》1、闻事不喜不惊者,可以当大事;2、听谤不怒不怨者,可以处烦嚣;3、遇难不避不畏者,可以担重任;4、用心不忮不求者,可以举大略;5、做人不浮不躁者,可以固根本。

六、老子识人术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3、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七、李构识人术1、居视其所亲2、富视其所与3、达视其所举。

4、窘其所不为。

5、贫视其所不取。

八、《吕氏春秋》1、喜之以验其守2、乐之以验其僻3、怒之以验其节4、惧之以验其持5、哀之以验其人6、苦之以验其志九、鬼谷子识人术1、喜之以验其守,2、怒之以验其节,3、苦之以验其志。

十、庄子九征识人术1、远使之而观其忠2、近使之而观其敬3、烦使之而观其能4、卒然问焉而观其知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6、委之以财以观其仁7、告之以危而观其节8、醉之以酒而观其则9、杂之以处而观其色十一、诸葛亮《知人之道》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4、告之以难而观其勇;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十二、《胡冰诌鉴》—夏侃1、学毕,无以致用,不器。

古人流传下来的六大精准识人法

古人流传下来的六大精准识人法

古人流传下来的六大精准识人法
生活中,辨别一个人的性格很重要。

这不是为了评价他,而是为了更好建立关系。

以下是古人识人的六大方法。

1. 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成功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彬有礼、遵守规则。

如果他对别人的态度不谦虚、不礼貌,那个人很有可能是靠不正当手段发财。

2. 贵则观其所举
一个人地位显贵了,就要观察他所举荐的人是人才还是小人。

以此足以判断出这个人是什么货色。

3. 富则观其所养
一个人有钱了,要看他怎么花钱、给谁花、花在什么地方。

人富了以后还能保持节俭,才是品行的体现。

4. 听则观其所行
听完一个人的话,要看他是不是那样去做。

不怕说不到,就怕他说了做不到。

5. 止则观其所好
爱好是灵魂最直接的表现。

透过一个人的爱好,能看出这个人的本质。

6. 贱则观其所不为
地位低下不是问题,怎么对人处事才是重点。

当一个人地位低下
的时候,要看他的行为是否诚实不虚伪,是否忠厚不愚蠢,自谦不自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读心识人三大方法
选人先要识人。

识人是一门学问。

识人得首先读懂人心,读懂人心的善恶、读懂人心的舍得、读懂人心的公道、读懂人心的信仰。

中国很早就有了关于如何识人的理论书籍,如《易经》等。

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使得古圣先贤们总结了很多读心识人的方法,如战国时的魏人李悝、秦人吕不韦,三国时的诸葛亮等。

这些方法在今天看来,对识人和用人依然有古为今用的价值。

魏人李悝提出识人五视法:
一、居视其所亲。

考察这人经常同谁在一起。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从一个人平时喜欢亲近怎样的人,就可以略知他的人品。

二、富视其所与。

考察这人在生活富裕时将钱都花在哪些方面,大致能看出一个人的欲望和追求。

三、达视其所举。

考察这人身居高位时,提拔重用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任人唯贤。

四、穷视其所不为。

考察这人在身处逆境时的作为,是不是人穷志短,有没有牺牲原则巧取利益。

五、贫视其所不取。

考察这人在贫困境地时的作为,看能否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

吕不韦提出“八观六验”考核人的标准:
八观:在一个人仕途通达、处境顺利的时候,要注意看他礼遇的是些什么人;在他显贵、发达的时候,要注意看他举荐些什么人;在他富贵的时候,要注意看他供养、收养些什么人;在他听取
意见的时候,要注意他将采取些什么行动;在他闲暇无事的时候,要注意看他有些什么喜爱和嗜好;在与他探讨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他说些什么话、怎样说话;当他贫穷的时候,要看他不接受什么东西;当他的社会地位处在下贱阶层的时候,要看他绝对不做什么事情。

六验:当他高兴的时候,要检验他什么地方没有过分的表现、所坚守的事情没有因此而放纵;当他快乐的时候,要看清他的癖好;当他发怒的时候,要看清他的节制,能否保持理性;当他恐惧的时候,要看清他是否保持着足够的自制力;当他哀伤的时候,要看清他为何哀伤,透过这种哀伤能否看到他的仁慈之心;当他处于苦难当中的时候,要看清他这时所秉持的始终不渝的志向。

诸葛亮提出识人七法: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通过观察该人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他的信仰和志向。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通过和该人展开辩论以观察应变能力。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通过请该人出谋划策以了解其学识和视野。

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通过将灾事、祸事等告诉他,看他的反应,由此来观察他是否有勇气直面苦难的现实。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一个人在醉酒以后,观察他的真实性情。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看一个人在物质利益面前的心态,以观察他是否能保持廉洁。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托付他办一些事情,看他是否讲信用。

要全面地考察一个人,不但要看清他的表现,而且还要洞察他的内心品格,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则任何人的本来面目不论是虚伪贪婪还是诚实谦让,不论是卑鄙庸俗还是磊落
高尚,不论是邪恶阴险还是正派善良,都将一一明察而不会有丝毫的疏漏。

这就是古代圣贤之所以能知人的缘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