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专题七 “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

专题七“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一、以数助形“数(代数)”与“形(几何)”是中学数学的两个主要研究对象,而这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的.体现在数学解题中,包括“以数助形”和“以形助数”两个方面.“数”与“形”好比数学的“左右腿”.全面理解数与形的关系,就要从“以数助形”和“以形助数”这两个方面来体会.此外还应该注意体会“数”与“形”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相互补充.“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华罗庚的这四句诗很好地总结了“数形结合、优势互补”的精要,“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有重要的地位.要在解题中有效地实现“数形结合”,最好能够明确“数”与“形”常见的结合点,,从“以数助形”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两个结合点:(1)利用数轴、坐标系把几何问题代数化(在高中我们还将学到用“向量”把几何问题代数化);(2)利用面积、距离、角度等几何量来解决几何问题,例如:利用勾股定理证明直角、利用三角函数研究角的大小、利用线段比例证明相似等.例1.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11()A x y ,和22()B x y ,之间的距离可以用公式AB =210y x =+的距离.解:设( 210)P x x +,是直线210y x =+上的任意一点,它到原点的距离是当4x =-时,OP =最小所以原点到直线210y x =+的距离为【说明】建立坐标系,利用坐标及相关公式处理一些几何问题,有时可以避免添加辅助线(这是平面几何的一大难点).在高中“解析几何”里,我们将专门学习利用坐标将几何问题代数化.例2.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22m n -、2mn 和22m n +(m 、n 为正整数,且m n >).求ABC ∆的面积(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分析】已知三角形三边求面积一般称为“三斜求积”问题,可用“海伦公式”计算,但运用“海伦公式”一般计算比较繁,能避免最好不用.本题能不能避免用“海伦公式”,这要看所给的三角形有没有特殊之处.代数运算比较过硬的人可能利用平方差公式就可以心算出来:222222222()()(2)(2)(2)m n m n m n mn +--==,也就是说,ABC ∆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即ABC∆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海伦公式”:三角形三边长为a 、b 、c ,p 为周长的一半,则三角形的面积S 为:S =.解:由三边的关系:2222222()(2)()m n mn m n -+=+. 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ABC ∆的面积22221()(2)()2m n mn mn m n =⋅-=-. 【说明】利用勾股定理证明垂直关系是比较常用的“以数助形”的手法.另外,熟练的代数运算在这道题中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代数运算是学好数学的一个基本功,就像武侠小说中所说的“内功”,没有一定的内功,单单依靠所谓的“武林秘笈”是起不了多少作用的.例3.直线y bx c =+与抛物线2y ax =相交,两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x 、2x ,直线y bx c =+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3x .求证:312111x x x =+. 【分析】本题是研究抛物线和直线相交的相关问题,只是由于a 、b 、c 的符号不确定,导致抛物线和直线在坐标系中位置不确定,考虑问题需要进行分类讨论,比较麻烦.如果将问题代数化,看成有关方程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计算,就省去了分类的麻烦.解:∵直线y bx c =+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3x ,∴30bx c +=. ∴3c x b=-.31b x c=-. ∵直线y bx c =+与抛物线2y ax =两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x 、2x , ∴1x 、2x 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两个不等实根.∴12b x x a +=,12cx x a=-. ∴12121211bx x b a c x x x x c a++===--.∴312111x x x =+. 例4.将如图的五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十字形剪拼成一个正方形. 【分析】这是一类很常见的问题.如果单单从“形”的角度来思考,恐怕除了试验,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了.但是如果我们先不忙考虑怎样剪裁,而是先从“数”的角度来算一下,我们不难利用面积算出剪拼出来的正方形边长应该是线段,以此为一边作一个正方形(如图),我们就不难设计出各种剪裁方法了.【说明】有人把这种方法叫做“面积法”,其实“面积法”这个名字并没有揭示这类方法的所有本质.“面积”是剪拼问题中的一个“不变量”,几乎所有的剪拼问题,都可以先抓住“面积”这个不变量来进行“数”的计算.另一方面,“面积”本身就是从“数”的角度来刻画“图形”的大小特征的一个概念.因此,所谓“面积法”,实际上就是“数形结合”这种数学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二、以形助数几何图形具有直观易懂的特点,所以在谈到“数形结合”时,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更偏好于“以形助数”,利用几何图形解决代数问题,常常会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使人愉悦.几何直观运用于代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几何图形帮助记忆代数公式,例如: 正方形的分割图可以用来记忆完全平方公式;将两个全等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用来记忆梯形面积公式;等等.(2)利用数轴或坐标系将一些代数表达式赋予几何意义,通过构造几何图形,依靠直观帮助解决代数问题,或者简化代数运算.比如: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就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数的大小关系就是数轴上点的左右关系,可以用数轴上的线段表示实数的取值范围; 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关于原点对称(更一般地:实数a 与b 在数轴上关于2a b+对称,换句话说,数轴上实数a 关于b 的对称点为2b a -);利用函数图像的特点把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斜率(倾斜程度)、截距,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开口、判别式、两根之间的距离,等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几何意义是二次函数图像与x 轴的交点; 函数解析式中常数项的几何意义是函数图像与y 轴的交点(函数在0x =时有意义);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就是直角三角形中的线段比例.例5.已知正实数x,求y =分析整理为即看作是坐标系中一动点( 0)x ,到两点(0,2)和(2,1)的距离之和,于是本问题转化为求最短距离问题.解:y =令( 0)P x ,、A (0,2)和B (2,1),则y PA PB =+. 作B 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21)B -,,则y 的最小值为'AB例6.已知1tan 2α=,1tan 3β=,求证:45αβ+=︒. 【分析】根据正切函数的意义不难构造出满足条件的角α、β(如图),怎样构造这两个角的和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将图(1)中下面的图翻转到上图的下面,就形成了如图(2)的图形,角αβ+也就构成了.证明:如图(2),连接BC ,易证:ABD ∆≌CBE ∆,从而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45αβ+=︒.图(1)图(2)例7.求函数123y x x x =++-+-的最小值.【分析】如图,设数轴上表示数-1、2、3、x 的点分别为A 、B 、C 、P (P 为动点),则表示P 到A 、B 、C 三点之间的距离之和,即y PA PB PC =++.容易看出:当且仅当点P 和点B 重合时,PA PB PC ++最小,所以4y AB BC =+=最小.例8.若关于x 的方程2230x kx k ++=的两根都在-1和3之间,求k 的取值范围.【分析】令2()23f x x kx k =++,其图象与x 轴的横坐标就是方程()0f x =的解.由()y f x =的图象可知,要使两根都在-1和3之间,只须:(1)0f ->,(3)0f >,()()02bf f k a-=-≤同时成立,由此即可解得10k-<≤或3k ≥.其中,(1)f -表示1x =-时的函数值.解:令2()23f x x kx k =++,由题意及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1)0(3)0()0f f f k ->⎧⎪>⎨⎪-≤⎩即222(1)2(1)3032330()2()30k k k k k k k k ⎧-+-+>⎪+⋅+>⎨⎪-+-+≤⎩ 解得:10k -<≤或3k ≥.【说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均与二次函数有密切的关系,有关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中较繁难的问题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来解决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9.若0a >,且b a c >+,求证: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相异实数根.【分析】首先可以想到的思路当然是证明240b ac ∆=->,但这并不容易.注意到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把“二次方程有两个相异的实根”这个代数命题“翻译”成几何命题就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考虑到此时0a >,抛物线开口向上,这个几何命题可以进一步等价转化成“二次函数的图象有一部分位于x 轴的下方,再把它翻译成代数命题就是“二次函数至少在某一点上的函数值小于0”.证明:考查函数2y ax bx c =++, ∵0a >,∴此抛物线开口向上.又∵b a c >+,即0a b c -+<,x∴当1x =-时,二次函数的值(1)0f -<.故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从而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例10.已知:对于满足04p ≤≤的所有实数p ,不等式243x px x p +>+-恒成立,求x 的取值范围.【分析】不等式243x px x p +>+-可以变形为243(1)x x p x -+>--. 考查二次函数22143(2)1y x x x =-+=--和一次函数2(1)y p x =--.原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是“二次函数1y 的图象在一次函数2y 的图象的上方”.原题条件的几何意义是“无论实数p 取04p ≤≤之内的什么实数,二次函数1y 的图象总是在一次函数2y 的图象的上方”.把原题所求的问题重新表述一下,就是:当x 取那些实数时,可以保证“无论实数p 取04p ≤≤之内的什么实数,二次函数1y 的图象总是在一次函数2y 的图象的上方”这个命题正确.现在我们研究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二次函数1y 的图象是一条固定不变的抛物线.但是一次函数2y 的图象随之p 的变化绕(1,0)旋转,当0p =,20y =时,是与x 轴重合的一条直线;当4p =,244y x =-+是一条截距为4的直线,它与抛物线1y 的交点坐标为(-1,8).当实数q 取遍04p ≤≤之内的所有实数时,直线2y 所过了图中的阴影区域.结合图形,我们再一次把原问题重新表述一下:当x 取哪些实数时,可以保证“二次函数1y 的图象总是在图中的阴影区域的上方”.观察图象,我们不难得到1x <-或3x >,所以原问题的结论就是:x 的取值范围是1x <-或3x >.【说明】本题一开始为什么要对不等式作这样的变形?希望大家在完全理解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后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习惯对这类问题的反思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利用函数图象解决不等式问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数形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要点是把不等式变形成两个可以画出图象的函数(值)比较.初三数学“数形结合”习题(1)1.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11()A x y ,和22()B x y ,之间的距离可以用公式AB =210y x =+的距离.2.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22m n -、2mn 和22m n +(m 、n 为正整数,且m n >).求ABC ∆的x面积(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3.直线y bx c =+与抛物线2y ax =相交,两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x 、2x ,直线y bx c =+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3x .求证:312111x x x =+. 4.将如图的五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十字形剪拼成一个正方形. 5.已知正实数x,求y =6.已知1tan 2α=,1tan 3β=,求证:45αβ+=︒. 7.求函数123y x x x =++-+-的最小值.8.若关于x 的方程2230x kx k ++=的两根都在-1和3之间,求k 的取值范围. 9.若0a >,且b a c >+,求证: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相异实数根.初三数学“数形结合”习题(2)1.设0k b +=,则直线y kx b =+与抛物线2y kx bx =+的位置关系是().A .有两个不重合的交点B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C .没有公共点D .无法确定2.在下列长度的四组线段中,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3、3、11、C .8、15、17D .3.5、4.5、5.53.文具店、书店和玩具店依次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文具店在书店西边20米处,玩具店位于书店东边100米处,小明从书店沿街向东走了40米,接着又向东走了-60米,此时小明的位置在().A .玩具店B .文具店C .文具店西边40米D .玩具店东边-60米4.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依次在原点的右边和左边,那么().A .ab b <B .ab b >C .0a b +>D .0a b -> 5.函数35y x x =-++的最小值为().A .8B .5C .3D .2 6.已知函数y x =和y =x >的解集为().A .22x -≤<B .22x -≤≤C .2x <D .2x >6题图7题图7.如图所示,在ABC ∆中,90C ∠=︒,点D 在BC 上,4BD =,AD BC =,3cos 5ADC ∠=,则DC =,sin B =.8.在数轴上数a 和3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 和点B ,点A 到原点的距离为1.5,则点A 关于点B 的对称点所对应的数是.9.有一座抛物线形拱桥,正常水位时桥下水面宽度为20米,拱顶距离水面4米,桥下的水深为2米.为保证过往船只顺利航行,桥下水面的宽度不得小于18米.问水深超过多少米时就会影响过往船只在桥下顺利航行?10.如图,已知ABC ∆内接于圆O ,AD 是圆O 直径交BC 于E .求证:tan tan AEB CDE⋅=. 11.如图所示,已知矩形AOBC 中,以O 为坐标原点,OB 、OA 分别在x 轴、y 轴上,A (0,4),60OAB ∠=︒,以AB 为轴对称后,使C 点落在D 点处,求D 点坐标.12.已知两点A (x 1,y 1)和B (x 2,y 2),线段AB 中点坐标可用公式(122x x +,122y y +)计算.现已知M (-1,2),N (5,14).(1)计算MN 中点的坐标;(2)试研究:怎样不画图计算出线段MN 的两个三等分点的坐标?初三数学“数形结合”习题(2)【参考答案】1.B2.D3.B4.D5.A6.A7.6,418.4.5或7.59.2.76米 10.提示:可以作AG BC ⊥于F ,交圆O 于G ,利用正切函数定义及相似三角形比例线段代换可得.(或连结BD 、CD ,利用正切函数定义及相似三角形比例线段代换可证得)11.(2)12.(1)(2,8);(2)(1,6)和(3,10). 提示:可推得两个三等分点的坐标公式(1223x x +,1223y y +)、(1223x x +,1223y y +)。
2015年中考——专题七函数及其图象

专题七 函数及其图象(二)一.选择题1.(2012年,兰州)抛物线y =-2x 2+1的对称轴是【 】A .直线x = 1 2B .直线x =- 1 2C .y 轴D .直线x =22.(2012年,兰州)已知二次函数y =a (x +1)2-b (a ≠0)有最小值,则a 、b 的大小关系为【 】A .a >bB .a <bC .a =bD .不能确定3.(2012•德阳)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将函数y=2x 2+4x+1的图象沿x 轴方向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再沿y 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 . (﹣1,1)B . (1,﹣2)C . (2,﹣2)D . (1,﹣1)4.(2012•德阳)设二次函数y=x 2+bx+c ,当x≤1时,总有y≥0,当1≤x≤3时,总有y≤0,那么c 的取值范围是( )A . c =3B . c ≥3C . 1≤c≤3D . c ≤35.(2012泰安)将抛物线23y x =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 .23(2)3y x =++B .23(2)3y x =-+C .23(2)3y x =+-D .23(2)3y x =--6.(2012•德州)如图,两个反比例函数和的图象分别是l 1和l 2.设点P 在l 1上,PC⊥x 轴,垂足为C ,交l 2于点A ,PD⊥y 轴,垂足为D ,交l 2于点B ,则三角形PAB 的面积为( )A . 3B . 4C .D . 57.(2012年,铁岭)如图,点A 在双曲线 上,点B 在双曲线 (k ≠0)上,AB ∥ 轴,分别过点A 、B 向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D 、C ,若矩形ABCD 的面积是8,则k 的值为 A.12 B.10x xC.8D.6A8.(2012娄底)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则它的解析式是( )A . y=﹣B . y=﹣C . y=D . y=9.(2012年,黄石)已知反比例函数b y x=(b 为常数),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 x b =+的图像不经过第几象限( )A.一B. 二C. 三D. 四10.(2012•恩施州)已知直线y=kx (k >0)与双曲线y=交于点A (x 1,y 1),B (x 2,y 2)两点,则x 1y 2+x 2y 1的值为( )A . ﹣6B . ﹣9C . 0D . 911.(2012年,福州)如图,过点C (1,2)分别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 =-x +6于A 、B 两点,若反比例函数y =k x(x >0)的图像与△ABC 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2≤k ≤9 B .2≤k ≤8C .2≤k ≤5D .5≤k ≤812. (2012安徽,9,4分)如图,A 点在半径为2的⊙O 上,过线段OA 上的一点P 作直线 ,与⊙O 过A 点的切线交于点B ,且∠APB=60°,设OP=x ,则△PAB 的面积y 关于x 的函数图像大致是( )二.填空题1.(2012•兰州)如图,M 为双曲线y =上的一点,过点M 作x 轴、y 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y =-x +m 于点D 、C 两点,若直线y =-x +m 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相交于点B ,则AD •BC 的值为 .2.(2012年,兰州)如图,点A 在双曲线上,点B 在双曲线y =上,且AB ∥x 轴,C 、D 在x 轴上,若四边形ABCD 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 .3.(2012年,南通)函数y = 1 x +5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4.(2012宜宾)如图,一次函数y 1=ax+b (a≠0)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 (1,4)、B (4,1)两点,若使y 1>y 2,则x 的取值范围是 .5. (2012年,日照)如图,点A 在双曲线y=x6上,过A 作AC ⊥x 轴,垂足为C ,OA 的垂直平分线交OC 于点B ,当OA =4时,则△ABC 周长为 . 6.(2012•济宁)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一个分支,对于给出的下列说法: ①常数k 的取值范围是k >2;②另一个分支在第三象限;③在函数图象上取点A (a 1,b 1)和点B (a 2,b 2),当a 1>a 2时,则b 1<b 2;④在函数图象的某一个分支上取点A (a 1,b 1)和点B (a 2,b 2),当a 1>a 2时,则b 1<b 2; 其中正确的是 (在横线上填出正确的序号)7.(2012年,咸宁)对于二次函数322--=mx x y ,有下列说法:①它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公共点;②如果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1=m ;③如果将它的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过原点,则1-=m ;④如果当4=x 时的函数值与2008=x 时的函数值相等,则当2012=x 时的函数值为3-.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把你认为正确说法的序号都填上)三.解答题1.(2012年,潜江)如图,抛物线y=ax 2+bx+2交x 轴于A (﹣1,0),B (4,0)两点,交y 轴于点C ,与过点C 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于另一点D ,点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点D 坐标;(2)点E 在x 轴上,若以A ,E ,D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此时点P 的坐标;(3)过点P 作直线CD 的垂线,垂足为Q ,若将△CPQ 沿CP 翻折,点Q 的对应点为Q′.是否存在点P ,使Q′恰好落在x 轴上?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012武汉)如图,小河上有一拱桥,拱桥及河道的截面轮廓线由抛物线的一部分ACB 和矩形的三边AE ,ED ,DB 组成,已知河底ED 是水平的,ED=16米,AE=8米,抛物线的顶点C 到ED 的距离是11米,以ED 所在的直线为x 轴,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从某时刻开始的40小时内,水面与河底ED 的距离h (单位:米)随时间t (单位:时)的变化满足函数关系h=﹣(t ﹣19)2+8(0≤t≤40),且当水面到顶点C 的距离不大于5米时,需禁止船只通行,请通过计算说明:在这一时段内,需多少小时禁止船只通行?3.(2012年,怀化)(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8,抛物线m :k h x y ++-=2)(41与x 轴的交点为B A 、,与y 轴的交点为C ,顶点为)425,3(M ,将抛物线m 绕点B 旋转 180,得到新的抛物线n ,它的顶点为D . (1)求抛物线n 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n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 ,点P 是线段ED 上一个动点(P 不与D E 、重合),过点P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F ,连接EF .如果P 点的坐标为),(y x ,PEF ∆的面积为S ,求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并求出S 的最大值;(3)设抛物线m 的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G ,以G 为圆心,B A 、两点间的距离为直径作⊙G ,试判断直线CM 与⊙G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4.(2012•湘潭)如图,抛物线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已知B 点坐标为(4,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试探究△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位置,并求出圆心坐标;(3)若点M 是线段BC 下方的抛物线上一点,求△MBC 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M 点的坐标.图85.(2012年,岳阳)我们常见的炒菜锅和锅盖都是抛物线面,经过锅心和盖心的纵断面是两端抛物线组合而成的封闭图形,不妨简称为“锅线”,锅口直径为6dm ,锅深3dm ,锅盖高1dm (锅口直径与锅盖直径视为相同),建立直接坐标系如图①所示,如果把锅纵断面的抛物线的记为C 1,把锅盖纵断面的抛物线记为C 2.(1)求C 1和C 2的解析式;(2)如图②,过点B 作直线BE :y=x ﹣1交C 1于点E (﹣2,﹣),连接OE 、BC ,在x 轴上求一点P ,使以点P 、B 、C 为顶点的△PBC 与△BOE 相似,求出P 点的坐标;(3)如果(2)中的直线BE 保持不变,抛物线C 1或C 2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EBQ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Q 的坐标和△EBQ 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2012年,南通)(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经过点A (0,-4)的抛物线y = 1 2x 2+bx +c 与x 轴相交于点B (-0,0)和C ,O 为坐标原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抛物线y = 1 2x 2+bx +c 向上平移 7 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m (m >0)个单位长度,得到新抛物线.若新抛物线的顶点P 在△ABC 内,求m 的取值范围;(3)设点M 在y 轴上,∠OMB +∠OAB =∠ACB ,求AM 的长.7.(2012年,苏州)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1)x+(b是实数且b>2)与x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B(点A位于点B的左侧),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1)点B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2)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使得四边形PCOB的面积等于2b,且△PBC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使得△QCO,△QOA和△QAB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作相似的特殊情况)?如果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2012•德州)如图所示,现有一张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ABCD,点P为正方形AD边上的一点(不与点A、点D重合)将正方形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P处,点C落在G处,PG交DC于H,折痕为EF,连接BP、BH.(1)求证:∠APB=∠BPH;(2)当点P在边AD上移动时,△PDH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3)设AP为x,四边形EFGP的面积为S,求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试问S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2012年,宁夏) 直线2+=kx y 与反比例函数xy 22= (x >0)的图像交于点A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M 、N 两点,当AM=MN 时,求k 的值.10. 在矩形ABCD 中,AB=2,AD=3,P 是BC 上的任意一点(P 与B 、C 不重合),过点P 作AP ⊥PE ,垂足为P ,PE 交CD 于点E .(1)连接AE ,当△APE 与△ADE 全等时,求BP 的长;(2)若设BP 为x ,CE 为y ,试确定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当x 取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若PE ∥BD ,试求出此时BP 的长.11.如图,矩形ABCD 的两边长AB =18cm ,AD =4cm ,点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P 在边AB 上沿AB 方向以每秒2cm 的速度匀速运动,Q 在边BC 上沿BC 方向以每秒1cm 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 秒,△PBQ 的面积为y (cm 2).(1)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2)求△PBQ 的面积的最大值.12. 如图,二次函数y=x 2+bx+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且A 点坐标为(-3,0),经过B 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D (-2,-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BD 解析式;(2)过x 轴上点E (a ,0)(E 点在B 点的右侧)作直线EF ∥BD ,交抛物线于点F ,是否存在实数a 使四边形BDFE 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a ;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2012年,云南)(本小题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23y x =-+交x 轴于点P ,交y 轴于点A ,抛物线212y x bx c =-++的图象过点(1,0)E -,并与直线相交于A 、B 两点.⑴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关系式);⑵ 过点A 作AC AB ⊥交x 轴于点C ,求点C 的坐标;⑶ 除点C 外,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MAB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2012•德阳)已知一次函数y 1=x+m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已知当x >1时,y 1>y 2;当0<x <1时,y 1<y 2.(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已知双曲线在第一象限上有一点C 到y 轴的距离为3,求△ABC 的面积.15.(2012•资阳)已知: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与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公共点的横坐标为1.(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将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向上平移4个单位,求平移后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3)请直接写出一个同时满足如下条件的函数解析式:①函数的图象能由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绕点(0,﹣2)旋转一定角度得到;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没有公共点.16.(2012•资阳)抛物线的顶点在直线y=x+3上,过点F(﹣2,2)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点M、N两点(点M在点N的左边),MA⊥x轴于点A,NB⊥x轴于点B.(1)先通过配方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坐标可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再求m的值;(2)设点N的横坐标为a,试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点N的纵坐标,并说明NF=NB;(3)若射线NM交x轴于点P,且PA•PB=,求点M的坐标.17.(2012宜宾)如图,抛物线y=x2﹣2x+c的顶点A在直线l:y=x﹣5上.(1)求抛物线顶点A的坐标;(2)设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B,与x轴交于点C.D(C点在D点的左侧),试判断△ABD的形状;(3)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以点P、A.B.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2012•德阳)在平面直角坐标xOy 中,(如图)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4,边O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边O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D 是OC 的中点,BE⊥DB 交x 轴于点E .(1)求经过点D 、B 、E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DBE 绕点B 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边BE 交线段OA 于点F ,边BD 交y 轴于点G ,交(1)中的抛物线于M (不与点B 重合),如果点M 的横坐标为,那么结论OF=DG 能成立吗?请说明理由;(3)过(2)中的点F 的直线交射线CB 于点P ,交(1)中的抛物线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于点Q ,且使△PFE 为等腰三角形,求Q 点的坐标.19.(2012成都) 如图,一次函数2y x b =-+(b 为常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 y x=(k 为常数,且k ≠0)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且点A 的坐标为(1-,4).(1)分别求出反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点B 的坐标.20.如果一条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与x 轴有两个交点,那么以该抛物线的顶点和这两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这条抛物线的“抛物线三角形”.(1)“抛物线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2)若抛物线()2=-+>0y x bx b 的“抛物线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b 的值;(3)如图,△OAB 是抛物线()2=-+''>0y x bx b 的“抛物线三角形”,是否存在以原点O 为对称中心的矩形ABCD ?若存在,求出过O C D 、、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1.(2012年,黄石)已知抛物线1C 的函数解析式为23(0)y ax bx a b =+-<,若抛物线1C 经过点(0,3)-,方程230ax bx a +-=的两根为1x ,2x ,且124x x -=。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2-7函数的图象及其应用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专题专题2-7函数的图象及其应用【核心素养分析】1.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2.会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分析函数的性质,解决方程解的个数与不等式解的问题.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的素养。
【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利用描点法作函数的图象步骤:(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2)化简函数解析式;(3)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等);(4)列表(尤其注意特殊点、零点、最大值点、最小值点、与坐标轴的交点等),描点,连线.知识点二 利用图象变换法作函数的图象 (1)平移变换(2)对称变换y =f (x )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y =-f (x )的图象; 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y =f (-x )的图象; y =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y =-f (-x )的图象;y =a x (a >0,且a ≠1)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y =log a x (a >0,且a ≠1)的图象. (3)伸缩变换y =f (x )―——————————————————―→纵坐标不变各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a(a >0)倍y =f (ax ).y =f (x )―——————————————————―→横坐标不变各点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 (A >0)倍y =Af (x ).(4)翻折变换y =f (x )的图象―————————————————―→x 轴下方部分翻折到上方x 轴及上方部分不变y =|f (x )|的图象;y =f (x )的图象―————————————————―→y 轴右侧部分翻折到左侧原y 轴左侧部分去掉,右侧不变y =f (|x |)的图象.【特别提醒】记住几个重要结论(1)函数y =f (x )与y =f (2a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 (2)函数y =f (x )与y =2b -f (2a -x )的图象关于点(a ,b )中心对称.(3)若函数y =f (x )对定义域内任意自变量x 满足:f (a +x )=f (a -x ),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典型题分析】高频考点一 由函数式判断图像 例1.【2020·天津卷】函数241xy x =+的图象大致为 ( )A BC D 【答案】A【解析】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241xf x f x x --==-+,则函数()f x 为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选项CD 错误;当1x =时,42011y ==>+,选项B 错误,故选A 。
函数的性质专题讲义

函数四大性质综合讲义1.函数的单调性(1)单调函数的定义自左向右看图象是上升的自左向右看图象是下降的单调区间的定义如果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叫做y=f(x)的单调区间.2.函数的最值3.(一)对称轴1.概念:如果一个函数的图像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像能够完全重合,则称函数具备对称性中的轴对称,该直线称为函数的对称轴。
2.常见函数的对称轴①常数函数: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其中直线上的所有点均为它的对称中心,与该直线相垂直的直线均为它的对称轴②一次函数: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其中直线上的所有点均为它的对称中心,与该直线相垂直的直线均为它的对称轴③二次函数:是轴对称,不是中心对称,其对称轴方程为x=-b/(2a)④反比例函数: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其中原点为它的对称中心,y=x与y=-x均为它的对称轴⑤指数函数:既不是轴对称,也不是中心对称⑥对数函数:既不是轴对称,也不是中心对称⑦幂函数:显然幂函数中的奇函数是中心对称,对称中心是原点;幂函数中的偶函数是轴对称,对称轴是y轴;而其他的幂函数不具备对称性⑧正弦函数: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其中(kπ,0)是它的对称中心,x=kπ+π/2是它的对称轴⑨正弦型函数: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只需从ωx+φ=kπ中解出x,就是它的对称中心的横坐标,纵坐标当然为零;只需从ωx+φ=kπ+π/2中解出x,就是它的对称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图像向上向下平移,对称轴不会改变,但对称中心的纵坐标会跟着变化⑩余弦函数: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其中x=kπ是它的对称轴,(kπ+π/2,0)是它的对称中心⑾正切函数:不是轴对称,但是是中心对称,其中(kπ/2,0)是它的对称中心,容易犯错误的是可能有的同学会误以为对称中心只是(kπ,0)⑿对号函数:对号函数y=x+a/x(其中a>0)因为是奇函数所以是中心对称,原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专题七(抛物线)

专题七(抛物线)(热身练习)求抛物线解析式常用的三种方法: 1、已知抛物线上的三点,通常设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式) 2、已知抛物线顶点坐标(m, k) ,通常设抛物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顶点式) 3、已知抛物线与 x 轴的两个交点(x1,0)、 (x2,0),通常设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交点式或两根式) 根据下列条件求 y 关于 x 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0)(1,﹣3)(2,﹣8) , , 。
(一般式)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3) ,且图象过点(-3,-2)(顶点式) 。
3.图象经过(0,1)(1,0)(3,0)(交点式或两根式) 、 、 .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x=3,并且经过点(6,0)和(2,12)(已知对称轴)5. 已知二次函数 y=x2+4x+c 的顶点坐标在直线 y=2x+1 上,求 c 的值已知二次函数,当 x=-1 时有最小值-4,且图像在 x 轴上截得线段长为 4,求函数解析式。
a、 b、 c 的 符 合 决 定 抛 物 线 的 大 致 位 置 ( 识 图 强 化 练 习 ) 1. 已 知 二 次 函 数 y=ax 2 +bx+c( a≠ 0) 的 图 象 如 图 所 示 , 有 下 列 结 论 : ① b 2 -4ac> 0; ② abc> 0; ③ 8a+c> 0; ④ 9a+3b+c< 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 个B.2 个C.3 个D.4 个2.( 2013•资 阳 ) 如 图 , 抛 物 线 y=ax 2 +bx+c( a≠ 0) 过 点 ( 1, 0) 和 点 ( 0, -2) , 且 顶 点 在 第 三 象 限 , 设 P=a-b+c, 则 P 的 取 值 范 围 是 ( A. -4< P< 0 B. -4< P< -2 ) C. -2< P< 0 D. -1< P< 03.( 福 州 市 2007 年 中 考 ) 如 图 , 二 次 函 数 y=ax 2 +bx+c( a≠ 0) 的 图 象 经 过 点 ( -1, 2) , 且 与 x 轴 交 点 的 横 坐 标 分 别 为 x 1 、 x 2 , 其 中 -2< x 1 < -1, 0< x 2 < 1, 下 列 结 论 : ① 4a-2b+c< 0; ② 2a-b< 0; ③ a< -1; ④ b 2 +8a> 4ac. 其中正确的有( )A.1 个B.2 个C.3 个D.4 个4. 已 知 二 次 函 数 y=ax 2 +bx+c( a≠ 0) 的 图 象 如 图 所 示 , 有 下 列 5 个 结 论 : ① abc< 0 ② b< a+c ③ 4a+2b+c> 0 ) ④ 2c< 3b ⑤ a+b> m( am+b) , ( m≠ 1 的 实 数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有(能力回顾:1. ( 2011 湖 南 湘 潭 ) 如 图 , 直 线 y=3x+3 交 x 轴 于 A 点 , 交 y 轴 于 B 点 , 过 A、 B 两 点 的 抛 物 线 交 x 轴 于 另 一 点 C( 3, 0) . ( 1) 求 抛 物 线 的 解 析 式 ; ( 2) 在 抛 物 线 的 对 称 轴 上 是 否 存 在 点 Q, 使 △ ABQ 是 等 腰 三 角 形 ? 若 存 在 , 求 出 符 合 条 件 的 Q 点 坐 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 2011 年 广 东 广 州 ) 已 知 关 于 x 的 二 次 函 数 y=ax 2 +bx+c( a> 0) 的 图 象 经 过 点 C( 0, 1) 且 与 x 轴 , 交 于 不 同 的 两 点 A、 B, 点 A 的 坐 标 是 ( 1, 0) ( 1) 求 c 的 值 ; ( 2) 求 a 的 取 值 范 围 ; ( 3) 该 二 次 函 数 的 图 象 与 直 线 y=1 交 于 C、 D 两 点 , 设 A、 B、 C、 D 四 点 构 成 的 四 边 形 的 对 角 线 相 交 于 点 P, 记 △ PCD 的 面 积 为 S 1 , △ PAB 的 面 积 为 S 2 , 当 0< a< 1 时 , 求 证 : S 1 -S 2 为 常 数 , 并 求 出 该 常 数.3.已 知 二 次 函 数 y x bx c 的图象经过两点(1,a),Q(2,10a).2(1)如果 a、b、c 都是整数,且 c<b<8a,求 a、b、c 的值; (2)设 y x bx c 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为 A、B,与 y 轴的交点为 C,关于 x 的方程 x bx c 0 的两个根22是整数,求 ABC 的面积。
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知识点总结及题型归纳讲义

专题七《三角函数》讲义7.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知识梳理.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y=sin x y=cos x y=tan x 图象定义域R R错误!值域[-1,1][-1,1]R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单调性在⎣⎡⎦⎤-π2+2kπ,π2+2kπ(k∈Z)上是递增函数,在⎣⎡⎦⎤π2+2kπ,3π2+2kπ(k∈Z)上是递减函数在[2kπ-π,2kπ](k∈Z)上是递增函数,在[2kπ,2kπ+π](k∈Z)上是递减函数在⎝⎛⎭⎫-π2+kπ,π2+kπ(k∈Z)上是递增函数周期性周期是2kπ(k∈Z且k≠0),最小正周期是2π周期是2kπ(k∈Z且k≠0),最小正周期是2π周期是kπ(k∈Z且k≠0),最小正周期是π对称性对称轴是x=π2+kπ(k∈Z),对称中心是(kπ,0)(k∈Z)对称轴是x=kπ(k∈Z),对称中心是⎝⎛⎭⎫kπ+π2,0(k∈Z)对称中心是⎝⎛⎭⎫kπ2,0(k∈Z)题型一. 三角函数图像的伸缩变换1.要得到函数y =3sin (2x +π3)的图象,只需要将函数y =3cos2x 的图象( ) A .向右平行移动π12个单位 B .向左平行移动π12个单位C .向右平行移动π6个单位D .向左平行移动π6个单位2.(2017•新课标Ⅰ)已知曲线C 1:y =cos x ,C 2:y =sin (2x +2π3),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2B .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2C .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2D .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23.(2021春•闵行区校级期中)函数y =cos (2x +φ)的图象向右平移π2个单位长度后与函数y =sin (2x +2π3)的图象重合,则|φ|的最小值为 .4.(2016春•南通期末)将函数f(x)=sin(ωx +φ),(ω>0,−π2<φ<π2)图象上每一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移π4个单位长度得到y =sin x 的图象,则f(π6)= .5.(2015•湖南)将函数f (x )=sin2x 的图象向右平移φ(0<φ<π2)个单位后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若对满足|f (x 1)﹣g (x 2)|=2的x 1、x 2,有|x 1﹣x 2|min =π3,则φ=( ) A .5π12B .π3C .π4D .π6题型二. 已知图像求解析式1.图是函数y =A sin (ωx +φ)(x ∈R )在区间[−π6,5π6]上的图象,为了得到这个函数的图象,只要将y =sin x (x ∈R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A .向左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纵坐标不变B .向左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C .向左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纵坐标不变D .向左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2.已知函数y =sin(ωx +φ)(ω>0,|φ|<π2)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A .ω=π2,φ=−π4 B .ω=π2,φ=π4C .ω=π,φ=−π4D .ω=π,φ=π43.已知函数f (x )=A cos (ωx +φ)的图象如图所示,f (π2)=−23,则f (0)=( )A .−23B .−12C .23D .124.已知函数f (x )=A tan (ωx +φ)(ω>0,|φ|<π2)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函数g (x )=A cos (ωx +φ)(x ∈R )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函数g (x )的图象关于点(π4,0)对称B .函数g (x )在[−π8,3π8]递减 C .函数g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8对称D .函数h (x )=cos2x 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移π4个单位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题型三. 三角函数的性质 考点1.单调性1.函数y =sin (﹣2x +π3)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k π−π12,k π+5π12],k ∈Z B .[2k π−π12,2k π+5π12],k ∈ZC .[k π−π6,k π+5π6],k ∈ZD .[2k π−π6,2k π+5π6],k ∈Z2.已知函数f(x)=Asin(x +φ)(A >0,−π2<φ<0)在x =5π6时取得最大值,则f (x )在[﹣π,0]上的单调增区间是( ) A .[−π,−5π6] B .[−5π6,−π6] C .[−π3,0]D .[−π6,0]3.已知函数f (x )=sin (2x +π3)在区间[0,a ](其中a >0)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0<a ≤π12} B .{a |0<a ≤π2} C .{a |a =k π+π12,k ∈N *} D .{a |2k π<a ≤2k π+π12,k ∈N *} 4.已知ω>0,函数f (x )=sin (ωx +π4)在区间(π2,π)上单调递减,则实数ω的取值范围是( ) A .[12,54] B .[12,34]C .(0,12]D .(0,2]考点2.周期性、奇偶性、对称性1.已知函数f (x )=cos 2x +sin 2(x +π6),则( )A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最小值为12B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最小值为−12C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最小值为12D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最小值为−122.已知f (x )=sin2x +|sin2x |(x ∈R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f (x )是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B .f (x )是值域为[0,2]周期为π的函数 C .f (x )是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D .f (x )是值域为[0,1]周期为π的函数3.将函数y =sin2x −√3cos2x 的图象沿x 轴向右平移a 个单位(a >0)所得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a 的最小值是( ) A .712π B .π4C .π12D .π64.已知函数f (x )=a sin x ﹣b cos x (ab ≠0,x ∈R )在x =π4处取得最大值,则函数y =f (π4−x )是( )A .偶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π,0)对称B .偶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3π2,0)对称 C .奇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3π2,0)对称 D .奇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 (π,0)对称考点3.三角函数性质综合1.(2019•天津)已知函数f (x )=A sin (ωx +φ)(A >0,ω>0,|φ|<π)是奇函数,将y =f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g (x ).若g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且g (π4)=√2,则f (3π8)=( )A .﹣2B .−√2C .√2D .22.(2015•天津)已知函数f (x )=sin ωx +cos ωx (ω>0),x ∈R ,若函数f (x )在区间(﹣ω,ω)内单调递增,且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ω对称,则ω的值为 .3.(2014•大纲版)若函数f (x )=cos2x +a sin x 在区间(π6,π2)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4.(2016•新课标Ⅰ)若函数f (x )=x −13sin2x +a sin x 在(﹣∞,+∞)单调递增,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B .[﹣1,13]C .[−13,13]D .[﹣1,−13]5.(2013•安庆二模)已知函数f (x )=sin (ωx +π6),其中ω>0,若f (π6)=f (π3),且f (x )在区间(π6,π3)上有最小值、无最大值,则ω等于( )A .403B .283C .163D .436.(2014•北京)设函数f (x )=A sin (ωx +φ)(A ,ω,φ是常数,A >0,ω>0)若f (x )在区间[π6,π2]上具有单调性,且f (π2)=f(2π3)=﹣f (π6),则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题型四. 三角函数最值1.函数f (x )=15sin (x +π3)+cos (x −π6)的最大值为( ) A .65B .1C .35D .152.函数f (x )=cos (ωx +π3)(ω>0)在[0,π]内的值域为[﹣1,12],则ω的取值范围为( ) A .[32,53]B .[23,43]C .[23,+∞)D .[23,32]3.已知函数f (x )=cos2x +sin x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 (x )的一条对称轴为x =π4 B .f (x )在(π6,π2)上是单调递减函数C .f (x )的对称中心为(π2,0)D .f (x )的最大值为14.若0<x ≤π3,则函数y =sin x +cos x +sin x cos x 的值域为 .5.已知函数f(x)=2sinωx ⋅cos 2(ωx 2−π4)−sin 2ωx(ω>0)在区间[−2π5,5π6]上是增函数,且在区间[0,π]上恰好取得一次最大值1,则ω的取值范围是( ) A .(0,35]B .[12,35]C .[12,34]D .[12,52)6.已知函数f (x )=cos x •sin (x +π3)−√3cos 2x +√34,x ∈R (1)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2)求f (x )在闭区间[0,π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相应的x 值;(3)若不等式|f (x )﹣m |<2在x ∈[0,π2]上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题型五.三角函数零点1.已知函数f (x )=sin ωx −√3cos ωx (ω>0),若方程f (x )=﹣1在(0,π)上有且只有四个实数根,则实数ω的取值范围为 .2.已知函数f (x )=√3sin ωx cos ωx +cos 2ωx −12,(ω>0,x ∈R ),若函数f (x )在区间(π2,π)内没有零点,则ω的取值范围( ) A .(0,512] B .(0,512]∪[56,1112]C .(0,58]D .(0,56]∪[1112,1)3.函数f(x)=2sin(2ωx +π6)(ω>0)图象上有两点A (s ,t ),B (s +2π,t )(﹣2<t <2),若对任意s ∈R ,线段AB 与函数图象都有五个不同交点,若f (x )在[x 1,x 2]和[x 3,x 4]上单调递增,在[x 2,x 3]上单调递减,且x 4−x 3=x 2−x 1=23(x 3−x 2),则x 1的所有可能值是课后作业.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函数f (x )=A sin (ωx +φ)(A >0,ω>0,﹣π<φ<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g (x )=A sin ωx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 =f (x )的图象( )A .向左平移π3个单位长度B .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 C .向右平移π3个单位长度D .向右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2.关于函数y =2sin (3x +π4)+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其图象关于直线x =−π4对称 B .其图象关于点(π12,1)对称 C .其值域是[﹣1,3]D .其图象可由y =2sin (x +π4)+1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3得到 3.已知函数f (x )=(12a −√3)sin x +(√32a +1)cos x ,将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若对任意x ∈R ,都有g (x )≤g (π4),则a 的值为 . 4.已知函数f (x )=sin (ωx +φ)(ω>1,0≤φ≤π)是R 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点M (3π4,0)对称,且在区间[0,π2]上是单调函数,则ω和φ的值分别为( )A .23,π4B .2,π3C .2,π2D .103,π25.已知函数f (x )=sin (ωx +φ),其中ω>0,|φ|≤π2,−π4为f (x )的零点:且f (x )≤|f (π4)|恒成立,f (x )在区间(−π12,π24)上有最小值无最大值,则ω的最大值是( )A .11B .13C .15D .176.已知函数f (x )=2sin (ωx −π6)sin (ωx +π3)(ω>0),若函数g (x )=f (x )+√32在[0,π2]上有且只有三个零点,则ω的取值范围为( )A .[2,113) B .(2,113) C .[73,103) D .(73,103)。
初中数学十大专题讲解教案

初中数学十大专题讲解教案一、实数专题1. 概念:实数是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所有数。
2. 性质:实数具有大小、正负和加减乘除等运算性质。
3. 教学目标: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二、代数式专题1. 概念: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组成的表达式。
2. 性质:代数式具有运算性和化简性。
3. 教学目标: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运算和化简方法。
三、不等式和不等式组专题1. 概念:不等式是表示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式子,不等式组是由多个不等式组成的集合。
2. 性质: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具有解集和图像性质。
3. 教学目标:理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概念,掌握解集的求法和图像性质。
四、方程和方程组专题1. 概念:方程是表示两个表达式相等的式子,方程组是由多个方程组成的集合。
2. 性质:方程和方程组具有解和图像性质。
3. 教学目标:理解方程和方程组的概念,掌握解的求法和图像性质。
五、函数专题1. 概念:函数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2. 性质:函数具有图像、域和值域等特征。
3. 教学目标: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六、统计和概率专题1. 概念:统计是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概率是研究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分支。
2. 性质:统计和概率具有数据处理和预测性质。
3. 教学目标:理解统计和概率的概念,掌握数据处理和预测方法。
七、图形的认识专题1. 概念:图形是几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点、线、面和体等。
2. 性质:图形具有形状、大小、位置和度量等特征。
3. 教学目标:理解图形的概念,掌握图形的性质和变换方法。
八、解直角三角形和三角函数专题1. 概念:解直角三角形是解决直角三角形边长和角度问题,三角函数是描述三角形性质的数学模型。
2. 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和三角函数具有几何和代数性质。
3. 教学目标:理解解直角三角形和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性质。
九、四边形专题1. 概念:四边形是具有四条边的平面图形。
高考数学主要考点

2012年高考数学主要考点专题一:集合考点1:集合的基本运算考点2:集合之间的关系专题二:函数考点3:函数及其表示考点4:函数的基本性质考点5: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考点6:指数与指数函数考点7:对数与对数函数考点8:幂函数考点9:函数的图像考点10:函数的值域与最值考点11:函数的应用专题三:立体几何初步考点12: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视图考点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考点14: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考点15:直线、平面平行的性质与判定考点16: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考点17:空间中的角考点18:空间向量专题四:直线与圆考点19:直线方程和两条直线的关系考点20:圆的方程考点21: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五:算法初步与框图考点22:算法初步与框图专题六:三角函数考点2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三角函数和诱导公式考点24: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考点25:三角函数的最值与综合运用考点26:三角恒等变换考点27:解三角形专题七:平面向量考点28:平面向量的概念与运算考点29:向量的运用专题八:数列考点30:数列的概念及其表示考点31:等差数列考点32:等比数列考点33:数列的综合运用专题九:不等式考点34: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考点35:不等式的解法考点36:线性规划考点37:不等式的综合运用专题十:计数原理考点38:排列与组合考点39:二项式定理专题十一:概率与统计考点40: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考点41:概率考点42:统计与统计案例专题十二:常用逻辑用语考点43:简单逻辑考点4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专题十三:圆锥曲线考点45:椭圆考点46:双曲线考点47:抛物线考点48: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考点49:圆锥曲线方程考点50: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专题十四:导数及其应用考点51:导数与积分考点52:导数的应用专题十五:推理与证明考点5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考点54: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考点55:数学归纳法专题十六: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考点56: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专题十七:选考内容考点57:几何证明选讲考点58: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考点59:不等式选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知识梳理
题型突破
一、选择题
1.函数y =ln(1-x )的大致图象为( C )
2.为了得到函数y =3×(13)x 的图象,可以把函数y =(13)x
的图象( D ) (A)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
5.使log 2(-x )<x +1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
(A)(-1,0) (B)[-1,0) (C)(-2,0) (D)[-2,0)
7.函数y =(3-x )/(x-1)的图象关于点______对称
3.(2010年义乌市联考)若函数y =a x -1的图象经过点(4,2),则函数g (x )=log a 1x +1
的图象是( D
)
4.(2010年北京西城区统考)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 =log a x ,y =a x
,y =x +a 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D
)
6.(2010年济南三模)已知函数f (x )=log a (2x
+b -1)(a >0,a ≠1)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 ,b 满足的关系是( A )
(A)0<
a -1<
b <1 (B)0<b <a -
1<1
(C)0<b -
1
<a <1 (D)0<a -1<b -
1<1 8.(2010年学军中学11月月考)已知函数y =f (x )和y =g (x )在[-2,2]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方程f [g (x )]=0有且仅有____________个根;方程f [f (x )]有且仅有______个根
三、解答题
9.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与函数h (x )=x +1x
+2的图象关于点A (0,1)对称.
(1)求f (x )的解析式;
(2)若g (x )=f (x )+a
x
,且g (x )在区间(0,2]上为减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0.f (x )的定义域为R ,且f (x )=⎩
⎪⎨⎪⎧
2-x
-1(x ≤0)
f (x -1)(x >0),若方程f (x )=x +a 有两不同实根,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
(A)(-∞,1) (B)(-∞,1] (C)(0,1)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