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世界地理概况第2节世界的气候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课时练习题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课时练习题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课时练习题以下图为〝某天文事物(或现象)的时空散布表示图〞。

据图回答1~2题。

1.依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索并判别其表示的天文事物或现象最能够是( )A.某一天气系统B.某一板块范围C.季风区天文散布D.某种自然资源的散布区2.与图中甲处天文事物或现象的构成亲密相关的是( )A.海陆位置 B.洋流 C.地形 D.信风答案 1.C 2.A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于114°49′E~116°39′E、33°43′N~34°52′N之间。

以下图为〝商丘地域1971~2021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变化统计图〞。

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域1971~2021年气候( )A.趋向于暖湿化B.趋向于冷湿化C.趋向于暖干化D.趋向于冷干化4.该地域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是( )A.玉米B.水稻C.甜菜D.甘蔗答案 3.A 4.A以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局部地域剖面表示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②地气候( )A.夏季炎热枯燥,夏季平和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平均C.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冰冷枯燥D.全年高温,干湿清楚6.形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清楚的主导要素是( )A.洋流 B.大气环流 C.地形 D.纬度位置答案 5.A 6.C以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散布图〞。

读图,回答第7题。

7.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平和多雨D.炎热枯燥答案 D地形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很大。

读右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图示地域位于北半球,据此完成第8题。

8.以下关于上图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E坡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于F坡B.气流从A到B的气温变化值等于从B到C的气温变化值C.E、F两坡的雪线高度相反D.A地的人类活动比C地的人类活动多答案 D读下面四地〝气平和降水资料图〞,回答第9题。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二章世界地理概况综合质量检测卷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二章世界地理概况综合质量检测卷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二章世界地理概况综合质量检测卷(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读图,回答1~2题。

甲七大洲(A-G)面积战争均海拔表示图乙四大洋(H-K)面积战争均深度表示图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2.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以下图中的()世界四大海峡略图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以下图为四个地域的天文位置表示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地跨两大洲的国度有()A.2个B.3个C.4个D.5个4.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A.a、b B.a、c、dC.b、c、d D.a、b、c、d以下图表示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陆地,Q点以东为陆地,PQ线为陆地,读图完成5~6题。

5.PQ线位于()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东半球6.X、Y、Z三地的地形区分是()A.高原、高原、高原B.山地、平原、高原C.高原、平原、高原D.高原、平原、平原以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四条著名山脉。

读图回答7~8题。

7.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山脉位置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位于国界限上B.乙位于大洲分界限上C.丙位于俄罗斯地形分界限上D.丁位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限上8.四幅图中()A.a、b两地相距约2 200千米B.d位置于c地的西南方向C.e地和f地分属不同的国度D.g地和h地内力作用剧烈读〝世界甲、乙两半岛图〞,完成第9~10题。

甲乙9.两半岛相反的自然天文环境是()A.地处亚欧大陆西岸的大洲分界限左近B.三面环海,海岸线迂回C.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面积狭小D.气候单一,植被以草原为主10.以下属于乙半岛的传统消费部门的是()A.风力发电B.铜矿开采C.陆地渔业D.石油开采读沿30°N局部地形剖面图,完成11~12题。

(新课标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回顾 区域地理 第二篇 世界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第2课时 气温与降水教

(新课标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回顾 区域地理 第二篇 世界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第2课时 气温与降水教

年降水量 降水少 (500mm以下) 降水多 (500~1000mm) 降水多 (500~1000mm)
成因
距海远,海风难以到
冬季:风由陆地吹向 夏季:风由海洋吹向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或 带控制)
[知识拓展]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1)大气环流。不同的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下降水不同,如 制区,降水较多;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多等。 (2)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有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
请说出城市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精讲点拨
知识点1 世界气温的变化及分布规律
1.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
(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2)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南半球较平直,北半球弯曲 (3)世界最低气温分布在南极地区。 (4)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变化规律,列表进行比较。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读图、析图,从图中寻求解决问 纬度向两极方向,等温线的分布依次由20℃降低为10℃、0℃、 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 因素影响的缘故。但又由于海陆因素的影响,气温的分布与 致,在海陆交汇处多弯曲。通过读图,还可以看出,非洲年平 世界最低气温则出现在冰雪大陆——南极洲上。在亚欧大陆中 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米,气温下降0.6℃,据此估算,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比 10℃多。等温线的走向,南半球的等温线要比北半球平直得多 半球同纬度地区,性质比较单一的海洋面积广大,而北半球陆 杂得多,除了海陆相间分布外,北半球陆地表面地形起伏较大 等温线不如南半球平直。
主 赤道 中纬 的午 山地
中纬
低纬
2.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时间分布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世界地理概况专题训练 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世界地理概况专题训练 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概况专题训练新人教版一、选择题读固体地球表面随高度的分布图,回答1~2题。

1.据图分析下列关于主要陆地面和主要海底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陆地面与主要海底面面积大致相当B.主要陆地面中高度200~500m的丘陵面积最大C.主要海底面中最大面积的深度区域是海洋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区域D.主要海底面的深度差大于主要陆地面的高度差2.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陆地最高点与海洋最深处的连线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地区B.陆地最高点以北地区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C.海洋最深处的形成以地壳的水平运动为主D.海洋最深处西侧的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判断出主要陆地面中高度1 000 m的部分在横坐标中所占比重最大。

主要陆地面面积小于主要海底面面积,海底面最大面积的深度区域水深超过200 m,那里基本没有生物,谈不上有渔业资源。

海底面的深度差由0 m到最深处的11 034 m(马里亚纳海沟)。

而陆地面的高度差为-415 m(死海)到最高处8 844.43 m(珠穆朗玛峰)。

第2题,陆地最高点为喜马拉雅山脉与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连线主要在亚热带地区。

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为巴西高原,而最高点以北的高原为青藏高原。

海洋最深处——海沟的形成为板块碰撞挤压,故为水平运动。

其西侧岛屿为菲律宾群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南端为热带雨林气候。

读等高(深)线地形图,回答3~4题。

3.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正确的是( )A.a——大陆坡B.b——大陆架C.c——海沟D.d——海岭4.图中0°经线穿过的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B.美洲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答案:3.D 4.C 解析:第3题,结合图中的经纬度及等深线数值判断,a处海拔在0~-200米,属于大陆架;b处是向c处的大洋底部延伸的地区,属于大陆坡;c处等深线分布稀疏,表示大洋中心地势较平坦的洋盆;d处海拔比c处要高得多,属于海岭,即大西洋中脊。

高中地理刷题首选卷 区域地理 第2章 世界地理概况 第二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刷题首选卷 区域地理 第2章 世界地理概况 第二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二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44分)【夯基础】下图是亚欧大陆气温等距平线略图。

气温距平值是指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

下图中,A、B两地(图中黑点)分别位于不同等距平线上。

据此完成1~2题。

1.若A地(大陆西岸)1月均温是5 ℃,则最符合B地(大陆东岸)1月均温的是( ) A.-11 ℃ B.-14 ℃C.-16 ℃ D.-7 ℃答案 A解析根据A地1月均温为5 ℃,气温等距平值为8 ℃,说明50°N的1月平均温度为-3 ℃,而B地气温等距平值为-8 ℃,因此该地气温为-11 ℃,A项正确。

2.下列关于导致亚欧大陆东西岸气温距平值差异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岸有暖流影响且地势很高,所以数值较小B.东岸的太阳辐射较弱,所以数值较小C.西岸有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所以数值较大D.西岸终年多雨,大气的保温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数值较大答案 C解析冬季大陆西岸受暖流和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温度高于同纬度东岸,东岸受冬季风以及千岛寒流的影响,温度较平均气温低,C项正确。

读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②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 C解析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气候类型,②气候最冷月为7月,在0 ℃以上,降水较少;1月气温高,降水多,可以判断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4.关于图中三种气候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气候类型只分布在北半球B.②气候类型为冬雨型C.③气候类型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广D.①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少雨答案 A解析根据气候类型的判断规律可知:①最冷月在1月且气温在0 ℃以下,降水少;7月气温高且降水丰富,可以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②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当地夏季多雨;③全年温和,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分布面积最广。

(新课标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篇 世界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第1课

(新课标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篇 世界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第1课

第二篇第二单元第1课时一、单项选择题(2018·北京朝阳模拟)下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 B )A.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B.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C.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D.东南亚沿岸—西亚沿岸—南亚沿岸2.北极航道是( A )A.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B.太平洋联系大西洋、印度洋的捷径C.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的捷径D.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解析:第1题,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经过印度洋,依次经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第2题,从图中看,北极航道加强了亚洲东部和欧洲西部之间的联系。

(2018·成都模拟)下图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山脉的走向是( A )A.东北-西南走向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南北走向4.该半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大致是( B )A.由南向北减少B.由西向东减少C.由北向南减少D.由东向西减少解析:第3题,从图中三个剖面图的经纬度可知,从南向北,海拔最高处的山脊所在的经度逐渐向东增大,因此该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第4题,结合经纬度可判读,该山脉为北欧西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西侧为西风的迎风坡,东侧为背风坡,因此降水由西向东减少。

(2018·邢台模拟)下图为90°经线穿越的四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1板块为( B )A.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6.图中1、4板块交界处形成( B )A.喜马拉雅山B.安第斯山C.落基山D.阿尔卑斯山解析:根据世界六大板块划分可知,图中1为南极洲板块,2为印度洋板块,3为亚欧板块,4为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向美洲板块俯冲,使陆地板块抬升形成南美洲西岸的安第斯山脉。

(2017·忻州一中等四校高三联考)①②③④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2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第2课时跟踪演练 新人教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2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第2课时跟踪演练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世界地理概况第2课时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大陆沿纬线气温和降水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大陆是( B )A.非洲大陆B.南美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D.北美大陆2.图中所示纬度可能是( C )A.5°S B.18°SC.35°S D.50°S3.关于图中大陆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冬季西岸气温低于东岸是受洋流的影响B.夏季西岸气温高于东岸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C.5~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因为东岸受东北信风控制,而西岸受西风带控制D.11月~次年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因为西岸位于信风的背风坡,而东岸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解析:第1题,根据7月气温低于1月,可判断该大陆位于南半球,根据西部气温较低,可判断该大陆西部地势高。

故为南美大陆。

第2题,根据图示该纬度的大陆西岸,降水量主要集中于5~10月,为南半球的冬季,而11月~4月(南半球夏季)降水量少,故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应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第3题,结合上题结论,该地区位于南美洲的中纬度大陆东西两侧,西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低;东岸受巴西暖流的影响,气温高,A正确;夏季西岸气温高于东岸主要是受天气状况影响,B错误;5~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因为东岸受西北季风影响,而西岸受西风带控制,C错误;11月~次年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因为西岸受盛行西风控制,而东岸受东南季风影响,D错误。

(2018·湖南十校共同体联考)下图为海洋中的一个小岛,a和b分别表示两条纬线,据图完成4~5题。

4.若a和b分别表示15°N和20°N纬线,且该岛位于印度洋。

关于甲、乙两地气候或自然景观说法正确的是( A )A.甲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热带草原B.甲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C.乙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乙地的气候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5.若a和b分别表示35°N和40°N纬线,岛屿以东不远有一块大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该岛屿上的河流有结冰现象B.岛屿的最高峰能终年看到积雪C.甲地适宜种植葡萄D.乙地夏季高温多雨解析:第4题,若a和b分别表示15°N和20°N纬线,说明该岛位于北印度洋中,纬度低,全年气温高,为热带季风气候。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含参考答案右图是“某岛屿沿东西方向地形剖面示意图〃。

下表是“该岛屿甲、乙两地1月和7月平均降水量表〃。

据此回答1〜2题。

1.该岛屿最有可能位于()。

A.地中海B.印度洋北部C.大西洋赤道附近D.西北大西洋2.形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洋流影响④地表状况A.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④答案1.B 2,C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3〜4题。

3.该地最可能位于()A.亚欧大陆东岸B.亚欧大陆西岸C.北美洲东岸D.北美洲西岸4.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纬度D.海陆分布答案3.A 4,D北京时间2015年11月30日下午5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结合“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5〜6题。

1-大气上界大气楣时I大气逆福射・虺球晶面③跑面吸收5.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②增加③减少B.①③减少C.②④增加D.①④增加6.按照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需要下降16%,中国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③调整经济结构④减少能源消费总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5.C 6.C西班牙的耶罗岛(下图为“耶罗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地形崎岖,全年温和,多地形雨。

读图回答7〜8题。

7.耶罗岛地形雨主要分布在岛屿的()A.东南部B.东北部C.西北部D.西南部8.耶罗岛全年温和、气候并不炎热的重要原因是常年()A.受信风影响B.受副高影响C.受洋流影响D.受人类影响答案7.B 8,C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2(F 300 40&9.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世界的气候一、单项选择题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完成1~2题。

1.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在冬季主要盛行( )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2.据图示信息可推断,该区域( )A.地势大致东高西低B.东、西部地域差异显著C.最大湖泊为内陆湖D.降水集中在夏季图中数码①②代表两个沿海城市。

读图,完成3~4题。

3.①②两城市纬度数相当,但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差异B.大气环流不同C.地面状况不同D.沿岸洋流不同4.①城市与②城市气候相比( )A.高温同期,多雨也同期B.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C.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D.高温不同期,多雨也不同期读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5~6题。

5.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范围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洋流C.海陆轮廓D.地形6.该气候类型在乙、丙两区域分布的最高纬度有较大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B.海拔高低C.山脉阻挡D.大气环流下图为30°N~40°N之间的海陆分布简图。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②陆地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远近不同B.纬度高低不同C.热量条件不同D.大气环流不同8.当①海岸附近地区降水量达一年中最小时( )A.②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播种季节B.④处小麦正处于生长旺季C.③海洋上副热带高气压西进北移D.由⑤向①海域船舶逆水行驶下图表示四种气候类型的月均温和年降水量状况,读图完成第9~10题。

9.所属气候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相一致的城市分别为( )A.伦敦、悉尼、莫斯科、开普敦B.圣保罗、开普敦、孟买、北京C.圣保罗、开普敦、北京、巴西利亚D.巴西利亚、伦敦、开普敦、北京10.当丁气候类型处于少雨季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中海沿岸多雨B.中国江淮流域正值伏旱天气C.青藏高原地区正值旅游旺季D.我国江南地区桃红柳绿读“气候资料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12.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C.③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D.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二、综合题13.图(a)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b)是其区域简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b)(1)读图(a),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图(a)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

(3)分析图(b)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图(b)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

14.读下面甲、乙两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分配柱状图,据图回答:(1)甲地的气候类型属________,乙地的气候类型属________。

(2)两地降水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气温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

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甲地以________为主,乙地以________为主。

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专项读图馆]等温线图的判读1.图解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气温的分布受纬度、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等温线分布因此也存在差异,具体图文分析如下(注:m、n为纬度,m>n,t1>t2>t3>t4):2.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

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如下面甲图所示)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

(如下面乙图所示)(4)判断寒、暖流寒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类同于冬季的陆地或夏季的海洋)。

(如下图所示)暖流: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类同于夏季的陆地或冬季的海洋)。

(如下图所示)(5)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地势高: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

地势低: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

(6)判断地形名称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小。

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7)判断等温线的疏密情况,比较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从世界和我国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得出等温线的分布与温差大小的时空变化规律:①冬密夏疏:冬季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夏季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这是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大,夏季较小。

②温带密,热带疏:温带地区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这是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即时演练区]读欧洲①月等温线图,回答(1)~(2)题。

(1)从等温线分布规律看,莫斯科与巴黎①月平均气温最大温差(T)可能是( )A.T=10 ℃B.T=20 ℃C.10 ℃<T<11 ℃D.19 ℃<T<20 ℃(2)欧洲一月等温线总体走向及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与海陆位置B.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大气环流与洋流分布C.等温线大致与山脉平行、山脉走向与海拔D.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海陆分布与地形地貌答案1.B 根据经纬线定位,图中西侧为地中海,图示区域为西亚,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盛行西南风。

2.B 图中降水量达到1 000 mm的区域为西南风的迎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先随海拔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降水量达到最大后,再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逐渐减少,故图中西部地势高,东部地势低;图中湖泊既有河流流入又有河流流出,为外流湖。

3.B 4.C 第3题,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②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气压带造成的;冬季温和多雨,主要是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

第4题,搞清楚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即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同时要明确①②两地各自的气候特点。

5.D 6.A 第5题,在甲地区和乙地区都是地中海气候,乙地区气候类型分布较窄的原因是在南美洲大陆西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的深入,所以面积狭小。

第6题,在非洲西南的地中海气候再向南是海洋,因为海陆分布原因,使南美地中海气候和非洲南部地中海气候分布的最高纬度有较大差异。

7.D 8.C 第7题,根据题意,该图为30°N~40°N之间的海陆分布简图,故①为地中海,②为亚欧大陆、③为太平洋、④为北美大陆、⑤为大西洋;图中②陆地东西两岸气候差异(东部为季风气候,西部为地中海气候)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不同,东部受到季风环流的影响,西部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第8题,当①海岸附近地区降水量达一年中最小时为北半球夏季,此时③海洋(太平洋)上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西进北移;②④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收割季节;由大西洋驶向地中海的船舶顺水行驶,该处为密度流。

9.D 10.A 第9题,分析图中气温与年降水量可知,甲为热带的一种气候类型,丁为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由此判断D项正确。

第10题,当温带季风气候处于少雨季节时,为北半球冬季,地中海沿岸在西风带的控制下,温和多雨。

11.A 12.B 第11题,据图分析,①气候类型位于北半球,由最冷月均温判断出热量带为温带,降水集中于夏季且降水量较大,为温带季风气候。

第12题,据图中信息可知③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

同理可知②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①气候类型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13.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信息进行描述;从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对气候的影响分析原因。

第(2)题,受海陆位置和洋流等因素影响,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

第(3)题,结合M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并说明原因。

第(4)题,结合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说明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案:(1)大致上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

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向西则信风越来越干燥;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2)内陆比沿海气温高,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东岸比西岸气温高,是因为洋流的影响。

(3)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1月)信风带来水汽;冬季(7月)受副高控制。

(4)北部:离岸风,上升流。

南部:寒暖流交汇。

14.解析:(1)读图,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最冷月气温大于0℃,说明位于亚热带地区,甲位于大陆东岸,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乙地位于大陆西岸,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2)读图分析,根据图中经纬度,甲地纬度位置低,受季风的影响,甲地比乙地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差异大。

夏季,甲地比乙地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

乙地纬度高,终年受西风的影响,所以各月降水较均匀,气温年较差小。

(3)在农业结构中,甲地以种植业为主。

乙地以畜牧业为主。

因为甲地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资源丰富,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乙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光热资源不足,不利于谷类作物的成熟,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2)甲地比乙地降水多,降水季节差异大;甲地比乙地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

原因:甲地纬度位置低,受季风的影响,冬夏气温和降水差异大;乙地纬度高,终年受西风的影响,各月降水较均匀,气温差异小。

(3)种植业畜牧业甲地雨热同期,水热资源丰富,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乙地光热资源不足,不利于谷类作物的成熟,利于牧草的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