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进展近年来我国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慢性糜烂性胃炎已属多发病和常见病,对其研究日益引起关注。
本文就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做一综述。
标签:慢性糜烂性胃炎;中西医结合(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以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胃癌的癌前疾病状态之一,约占胃镜受检病例的14.2%左右。
一般认为,胃黏膜发生癌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多步骤癌变过程,目前较为认可的人胃癌的发生模式是1988年Correa提出的:”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小肠型肠上皮化生-大肠型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中重度)-胃癌(肠型)”。
而CAG伴重度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癌变率约2.0%~13.8%,已引起国内外医学者的广泛重视和研究。
因此,积极防治CAG对阻止慢性胃病进展和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1 西医治疗1.1清除幽门螺杆菌(HP)研究表明HP感染是引起慢性糜烂性胃炎的重要原因[1]。
HP产生的毒素能破坏胃黏膜屏障,使机体产生炎症和免疫反应,增加胃泌素的分泌,从而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形成。
据报道,根除HP后胃炎的病变可以逆转,Chen等对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根除HP后作了5年的随访发现,根除HP不仅可以改善胃炎病变的严重程度,而且可抑制肠化生的发生。
目前清除HP最理想的方法是联合用药[2],即胶体铋剂加两种抗菌药,疗程7~10d,HP 的根除表达90%,不易产生耐药性,费用低,效果持久,且不易复发。
1.2方法中年以上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如在治疗或随访过程中出现溃疡、息肉、出血,或即使未见明显病灶,但胃镜活检病理中出现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可以考虑作部分胃切除,从这类患者的胃切除标本中可能检出早期胃癌。
西医治疗还有其他很多种方法,包括胆汁反流,改善胃动力及其他对症治疗的方法等等,这里不一一详述了。
雷贝拉唑+茴三硫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糜烂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雷贝拉唑+茴三硫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糜烂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雷贝拉唑+茴三硫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自机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在门诊诊断为糜烂性胃炎90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全部患者均采取适合的饮食,休息。
A组应用雷贝拉唑20mg口服1次/d;B组联合茴三硫25mg口服3次/d;C组在B组基础上再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3粒/次,3次/d饭后半小时温水口服,疗程均为四周。
结果糜烂性胃炎A组30例,总有效率96.7%;B组30例,总有效率80.0%;C组30例,总有效率63.3% 结论雷贝拉唑+茴三硫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糜烂性胃炎具有安全、疗效好的特点,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雷贝拉唑;茴三硫;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糜烂性胃炎【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022-01糜烂性胃炎通常是指应激、药物、化学物质,或缺血、胆汁反流等原因导致胃黏膜浅表糜烂性出血或浅表溃疡,通常愈合后不留瘢痕,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黑便或呕血)、上腹疼痛、烧灼感、恶心、呕吐等[1]。
胃镜下可见胃黏膜局限性或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出血、表面覆有粘液和炎性渗出物。
幽门螺旋杆菌是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病因,也是引发胃癌的潜在原因[2]。
经典的治疗方法多以黏膜保护剂、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等治疗[3]。
本研究应用雷贝拉唑+茴三硫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糜烂性胃炎获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机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在门诊糜烂性胃炎90例。
本组患者排除食管狭窄、消化系肿瘤、卓-艾综合征等其它消化系统疾病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85岁以上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具有严重的原发性心、肝、肺肾、血液或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者。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慢 性 胃炎 患 者 6 8例。所 有 患者 均 行 胃镜 检查 及 幽 门螺 杆菌
( p 检测, H ) 诊断标 准符合 《 慢性 胃炎 中西 医结合诊 断方 案( 草
案) 准》 标 …。其 中 男 3 8例 , 3 女 0例 ; 龄 1 年 8— 6 2岁 , 均 平 ( 70-65) ; 4 . . . 岁 病程 1 月 ~ l , 均( . . 年 ; I - 0个 5年 平 6 5±24) 慢
1 观 察 指 标 . 3
慢性 胃炎 是一种 常见病 、 多发病 , 是不 同病 因引起 的各种
慢性 胃黏膜炎性病变 , 在纤维 胃镜 检查 中占所有 胃病 的 8 % 以 0
治疗 1 个月后复查 胃镜及 H 检测 , p 观察 患者 H 根 除效果 、 p 胃黏膜 组织变化及临床症状改 善情况 。
按 照 标 准 限 度 浓 度 配 制 线 性 关 系 试 验 溶 液 , 酮 在 丙
00 78— 14 / 、 .5 2 gmL 乙酸 乙酯在 0 4 . 80— 1 1 gmL 甲醇 0 2 / 、 在 05 4~7 . g . 6 22 / 异 丙 醇在 01 8~ 14 gm 、 mL、 .3 2 / L 甲苯 在
治疗慢性 胃炎 , 可较好地根 除 H , p 消除 胃内炎症 , 修复 胃黏膜 , 有效 改善临床症状 , 减少复发 , 得临床推广应 用。 值 【 关键词 】中西 医结合 ; 慢性 胃炎 ; 疗效 【 中图分 类号 】 5 R1 5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 0 5 0 1 2 1 O — 4 0 2 9 — 6 6( 0 2) 5 9 — 2
床症状未改 善或加重 。
1 资料 与方 法
i1 一 般 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及慢性胃炎80例临床观察

3 1 疗效标准 . 参照 文 献 J 。治 愈 :临 床症 状 (胃腕 痛 、嗳 气 、吐
2 1 对照组 .
给常规西药 治疗 :①奥美拉 唑胶囊 口服 ,每
酸)消失 ,胃镜下溃疡 消失 或瘢 痕期 ,黏膜 红 白相间 ,充
血 、糜 烂 消 失 , 随 访 一 年 未 复 发 ;显 效 :临 床 症 状 ( 胃腕
lg O 、砂仁 9 、延胡索 1g g 5 、良姜 lg O 、炙甘草 6 。 g 2 2 2 3 脾 胃阴虚型 ... 延胡索 lg O 、杭芍 1 g 5 、川楝子 lg O、
床常见病 、多 发病 。笔 者从 医二 十几年 来 ,运 用疏 肝理 气 法 配合西药治疗该病取得满 意疗 效 ,现报道如下 。
吴 洁
昆明 6 0 0 5 10 云南省昆 明市昆玻社 区卫生服务 中心 ,云南
【 摘
要 】 目的 :观察疏肝理气法配合西药治疗 胃溃疡 及慢性 胃炎 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8 0例患 者随机分 为治疗组 与对照组各 4 0
例,对 照组 采用西 药常规 治疗 ,治疗组 在西药 治疗 的基础上把疏肝理 气药物加入不同 证型的胃病中 ,连续治疗 3月,观察临床症状 、胃镜 下溃疡愈合率 。结 果:两组疗效 比较 ,差 异有显著性 意义 ( 0 0 ) P< . 5 ,两组总有效率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 .5 ,治疗组均优于 P O0 )
腕痛 、嗳气 、吐酸 )无 变化 ,胃镜下 溃疡无 变化 ,黏膜 相
无变化 。
入不同证型 的胃病 中。
221 疏肝 理气 方药 .. 柴 胡 1g 5 、杭 芍 1 g 5 、延 胡 索 1g 5、
3 2 治 疗 结 果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

[4 杨 宠 , 英 华 , 静 , . 国 6 市 科 技 人 员生 活 方 11 李 庞 等 我 省 式 现 状 调 查 [ 】中 国 健 康 教 育 , 0 2, 7 1 ) 8 3 8 5 J. 2 1 2 (1 :1— l .
( 稿 日期 : 02 0 — 5 收 2 1— 7 2 )
f 11: _— 1 44 45.
【 8】 李 红 , 华 玲 , 惠 芬 , . 州 市 鼓 山 镇 居 民 超 重 肥 黄 赵 等 福 胖 现 状 及 影 响 因 素 [ 】 中 国 慢 性 病 预 防 与 控 制 , 0 9, J. 20
1 11: 4. 7( 7
【3】 李 方 波 , 英 华 , 思 伟 , . 国 5省 市 1 J 李 孙 等 我 8~6 0岁 城 乡 居 民 超 重 肥 胖 现 状 调 查 及 影 响 素 分 析 I 1 中 国 J. 健 康 教 育 , 0 2, 8( ) 3 1 2 1 2 5 :7 .
【 摘要 】 目的 观 察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慢 性 浅表 性 胃炎伴 幽 门螺 杆 菌 (p感 染 的 临床 疗效 及探 讨 其疗 效的 作 用机 制 。方法 回顾 H) 性 分析 我 院2 0 一) 2 1 — 3 治入 院的慢 性 浅表 性 胃炎伴 H 感 染 患者 20# 盏 资料 ,根据 治 疗方 法 不 同分 为两 组 ,每组 10 0 9 ( — (2 0 收 3 ) p 0 ̄ 床 州 0 例, 对照 组采 用西 药治 疗 , 观察 组 患者 在 西 药治 疗基 础 上 , 用 自拟 中 药方 治疗 , 察 两 组 患 者的 临床 症 状 改善 、 采 观 胃镜 疗 效 、 清 Hp
病 学 杂 志 , 0 2, 3 1 : 20 2 ( 9.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

(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第七人 民医院 ,江苏 南通 2 6 0 ) 2 2 0
【 要 】 目的 观 察 中西 医结合 sc 急性糜 烂 性 胃炎 的疗 效 方 法 将 临床 确诊 为 急性糜 烂性 胃炎的 患者 10例 ,随机 分 为治疗 组和 对 照组 摘 a? 0
各 5例, 0 对照组采用制酸保护 胃黏膜止血等对症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制胶囊口服 , 日- ̄ 每次三 片, 每 S L, - 连用 1 月。 个
腑。如肺为邪闭,气机不利,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瘀,心血运行不
畅 ,可致心失所养 ,心气不足 ,心阳不能运行敷布 全身 ,则致 面色苍 白, 1唇青紫 ,四肢厥 冷 ;风 温之邪 ,易化 热化 火 ,内陷厥 阴 ,邪热 : 3
[】 曾勋枝 .、 毛 细 支 气管 炎 临床 诊 治 进 展 [] 4 /儿 J J 中国现 代 药 物应 .
针 见 效 ,但肺炎 虽是 细菌 引起 ,但也 有是 由病 毒 、衣原体 、支 原 素 ,不仅达 不到治疗效 果 ,还容 易引起种种 不 良反 应[ 中药在预 防 6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 、真 菌等病 原体 引起 的 ,或 由过 敏 引起 。未 明确 病 因就使 用抗生
咳嗽 、发热 、喘憋等症状 ,而且 随着 肺部炎症扩展 ,引起缺氧 ,患儿
给 药前后 进行 胃镜检 查 。结 果 治疗 组疗 效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具 有显著 差异 。结 论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急性糜 烂性 胃炎疗效 显著 ,安 全 ,具有
临床应 用价 值 。
【 关键 词 】 中 西医结合 ;急性糜 烂性 胃炎 ;三 七粉 胶 囊
5 ・中医中药 ・ 3 8
认识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虚寒型25例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糜烂性 胃炎脾 胃虚寒型2 5 例观察
张洪 勤
( 湖 南省 中 医院 消化 内科 ,湖 南 长 沙 4 1 0 0 0 5 ) [ 中 图分类 号 ]R 5 7 3 . 3 9 [ 文 献标 识码 ]B [ 文章编 号 ]1 0 0 4 - 2 8 1 4( 2 0 1 4 )0 4 - 0 2 8 6 - 0 2
△P< 0 . 0 5 。
6 讨
论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 “ 哮证”范畴 。为痰伏藏于肺 , 复加外邪侵袭 、饮食不 当、情志失调 、劳累过度等多种 诱因而引起。病机为痰壅气道 ,肺气宣降功能失常。哮
痰浊 内生 ,寒痰胶滞 ,则痰鸣气促 ,胸中满塞 ,不能平 卧。治疗当扶正与祛邪相结合 、标本兼治,调补肺脾肾 三脏 、以复生机。 小青 龙汤 出 自 《 伤寒 论 》,具有解 表散寒 、温肺 化饮之功效 ,主治外寒里饮证 。方 中麻黄宣发肺气而平 喘,桂枝温阳化气行水 ,干姜 、细辛 、法半夏 、白芥子 温肺 散寒 、蠲化寒饮 ,五味子敛肺止 咳并 防细辛辛温 发散 耗伤肺气 ,熟地 黄 、鹿角胶 、白芍 、肉桂补 阳滋 阴、温肾纳气以助 肾阳。中药贴敷药白芥子、细辛、丁 香 、肉桂 、花椒、吴茱萸 、干姜 、小茴香有温肺化饮 、 化痰通络 的作用 ,用生姜汁调合 ,可加强温经通络 、 走串入里作用 。 《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指出 , “ 阴病 阳治 ”,腹为阴 ,背为阳 ,治脏病和阴性病多选用位于 身后 的背俞穴 ,哮喘病位在肺 ,故选肺俞补肺益气 ,肾 俞补肾纳气 。诸法合用 ,温肺散寒 、祛痰平喘 、补益肺 肾,故治疗哮喘寒证、本虚标实之证收效颇佳 。 [ 参考文献 ] [ 1 ]田德禄 ,蔡淦. 中医内科学 [ M] . 上海:上海科 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邓润成【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6(014)001【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ing chronic erosivegastritis.Method:96 cases of 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36 cases were treated by Rabeprazole,Mosapride,Amoxicillin, Omposite Catechu Capsules.The treatment groups including 60 cases were treated by Rabeprazole,Mosapride and Modified Stomach Powder,the clinical effect and TCM syndrome integral meter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One week for a period of treatment and a total of 6 weeks fortreatment.Result: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00%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88.89%.Conclusion: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 has a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and no adverse reaction,recurrence rate is decreased obviously.%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复方儿茶、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平胃散加味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1周为一疗程,共6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治疗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具有显著疗效,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复发率明显降低.【总页数】2页(P25-26)【作者】邓润成【作者单位】灵丘县中医院山西灵丘 0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3【相关文献】1.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J], 周庆荣2.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J], 曹金华;曹六一;3.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J], 曹金华;曹六一4.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J], 谢显友5.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徐丽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往往赢来安全 、 挽救生命。特别是在观察病人生命体征中要及 时准确 , 在病 人突发 心 脏停搏时 , 应立即叩击心前区 , 辅 以人 工呼吸 , 胸外心脏按压 , 建立静脉 通道等。在 医生 抢救病人时护士应迅速敏捷地 配合 , 保证各种药品器材的供应 , 做到得 心应手。这些 都 是抢救成功 的关键 , 这么多的工作需要 有条不紊 地去完成 , 因而护理 的技术是 广泛 的、 深刻 的。因此我们要善 于学 习, 勇于实践 , 不 断进取 , 精益求精 , 努力提 高 自己的素质 和 本领 , 这是 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是要具有忠于职守的责任 心, 首先要 有高度 的责任 感 和严谨 的科学态 度, 忠于职守 , 热爱工作 , 实事求是 ; 严格 执行规章制 度, 自 觉地, 科 学 地按 操作规程 进行, 决不马虎从事 ; 严格 执行查对制度 , 每项任 务数量化 , 自觉 , 自愿 , 竭 尽全 力地去 为病人解 除痛苦 , 以病人之忧而忧 , 以病人之 乐而乐 , 视病人为亲 人; 护理 工 作 是一项平凡 而伟 大的工作 , 也是一项 复杂而艰 巨的工作 , 要 从病人 的根本利 益出发 , 坚持原则 , 又要宽宏大量 , 善于容忍和克制 ; 在危机和复杂 的情 况下沉着 、 冷静 、 果断 , 抓 住 主要矛盾 , 分清 轻 重, 临危 不惧 , 迅 速 做 出判 断的 良好 习惯 , 把 每 ~项 工 作做 到 最 好_ 4 J 。四是要具有热情和蔼 的态度 , 护理工作 关系到人们 的健康和生命 , 其 服务对 象 不 仅是 帮助病人恢 复健康 而且 包括促 使健康 人更加健 康, 因此应将病 人作为 一切工 作 和出发点, 想病人所想 , 痛病人之痛; 态 度要热情 和蔼 , 对病人 的照顾和关 切 , 都通 过一 启 齿, 一举手 , 一投足而 自 然 表达出来 , 绝不能带有情绪上班 , 在实践 中不 断改变 自己的 气 质和性格 中的消极面 , 工作积极热情 向上 , 忠实负责 , 平易 近人 , 乐 于助人 , 坚毅灵活 , 勤奋 , 实事求是 , 使之更加符 合护士职业 的需要 ; 护理工作除 了必 须具有丰 富的知识 , 训 练有素的医疗 护理技能 和较 强的组织 能力外 , 还 必须具有 良好的心 理素质 和 良好 的沟 通 能力。由于特 勤疗养 护理 涉及预防 、 医疗 、 保健等学科 , 基本理 论除疗养学 、 康复 医学 和护理学外 , 尚有航空 医学 、 航海医学 、 职业病学等特种医学相 关知识 , 护理人员不 仅要 具 备基础 医学 、 临床 医学 、 心理学 、 营养 学、 运 动医学等 各医学分 支学科 知识外 , 还需 具 备社会学 、 管理学 、 教育 学以及当地风俗文化等人文学科 知识 【 5 J 。因此 , 护理人员 既要 有全面的理论 知识 , 过硬 的技术操作能力 , 还必须掌握各 种疗养效果评 定 , 航 空生理 、 心 理训练与评定等与特勤疗养相关的知识 , 了解本专业 国内外 的最新发展动 态 , 学 习和掌 握新知识新 技术 , 坚持 以疗养员需求为 中心 , 突出整体护 理特征 , 瞄准护理发 展空间 , 打 造优质服务品牌 , 不断创新护理工作 , 为保证 我军军 事训练 和作战任务 的完成 , 为 我国 国防事业 以至社会医学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恢复体能的 目的 。所 以特勤疗养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水平 的护理技 能和素质 。一 是要 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 这 是护理工作者职业 道德的主要 内容 和出发点 , 也是做好护 理工作的思想基础。每时每刻都应坚守 在 自己的工作 岗位上 , 用 自己辛勤 劳动帮 助病 人解除病痛 , 使其尽快恢 复健康 , 不计较工作时间长短 , 不计较份 内份 外 , 乐 于替别人分
担责任和任务 【 3 J , 具有 自觉克服种种 困难 , 自觉加强责任感 , 自觉热爱本职工作和 自觉 献身护理事业的高 尚品德 , 为人民的健康事 业贡献 青春 和智慧。二 是要具有 优 良的护 理技能素质 , 护理 的涵义不只是 “ 照顾 、 照料 ” , 打针发药 等简单劳 动, 而是 包括 护理学 、 康复医学 、 疗养学 等学科在内的医学工作 , 对象 是人 , 这就 赋予了护 理工作神 圣而重要 的地位 , 只有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 务 的愿 望 而缺乏 专业技 能 , 是无法 完成 护理工 作任务 的, 所 以要 求护 理人员必须掌握充分的业务知识 , 包括 医学 基础知识 、 临床 医学 、 卫 生学 知识和人文学 以及医学管理学等知识 ,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 指导工作 , 最关键 的是需要娴 熟的护理技能 , 一要稳 , 动作要轻柔协调 、 灵活稳妥 、 有条 不紊 、 不 仅使病人获 得安全感 , 也给人以美感 ; 二要 准 , 即动作严格按护理常规办事 , 操作准确无 误 , 恰 到好处 ; 三要快 , 即动作熟 练 , 手快 , 眼快 , 干净 利落 , 用较少 的时 间高质量 地完成任 务 ; 四要好 , 即质量 高, 效果好 , 病人满意 , 自己也 满意。在护理工作中时间常与生命 联系在~起 , 娴熟 的技
2 0 1 5年第 5期
特勤疗养护 理是护 理学科 的特殊 分支 , 是护理学在军事 医学和疗养 学领域、 舰艇 、 潜水及从 事特种 职业人 员在疗 养期间开 展的护 理 工作 的总称 ; 护理基本属性是 医疗活动 , 具有专业性 、 服务 性的特点 , 并 以其 专业化知
识 和技术 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 , 满 足人们 的健 康要求 。护理模 式随单 纯疗养 型向疗养 和康复为一体 化转变 , 普通技术 向特色 医疗技 术转 变, 单 一服务 型向综合 服务 型的“ 三 个 转变” 。由近年来新兴的宾馆式 ( H O T E L ) 礼仪服务 , 医院式 ( H O S P I T A L ) 个 性化护理 服务, 家庭式 ( H O N E ) 温馨服务 的“ 3 H” 护理 服务模 式在疗 养 院系统 中全 面推行 _ j J 。 其护理的任务是以疗养学和康复医学作指导 ; 运用 相关护 理知识 和技 术 , 满 足特勤人员 的护理需 求 , 优质高效地完成各类特 勤人员在 疗养期 间集基 础护理 、 心理 护理 、 保健护 理等人性 化护理为一体的特勤疗养整体 护理工 作。随着 医用 电子、 光 学仪器 的广泛应 用, 许多过去单靠人工进行操作 , 现已逐渐 由机器代 替 , 推动着 护理技 术向前迈 进 了一 大步; 在护理技术方 面也得到 了很大 的加强 和发展 , 从过 去的徒 手操作 , 以功 能锻炼为 主的单一 护理 , 发展到专科 护理 和多项 技术联 合应 用 的综 合护 理 , 并应用 多种 先进仪 器, 进行物理治疗和功 能锻炼 , 尤其是疾病 康复进 程 中的护理 , 突出前 瞻进程 中心理 护 理, 把握住 “ 病 人在想 什么 , 病人需要什么 , 病人是怎样的心理” , 实施 积极有 效的心理护 理。因此 , 护理 的职 能也不再是单纯 的照顾病 人 , 而是集 决策者 和管理者 、 协 调者和 沟 通者 、 教师 和顾 问、 代盲人和保护者 、 促 进康 复者 、 研究者和作者 等多方位专 业角色 于一 体的基本素质 , 才 能担 当起维 护人类 健康 的重任。“ 三分治 疗 , 七分 护理 ” 并不 十分准 确, 但却反 映了护理 工作 的重要作 用和地位 , 护理 职业是一 个 了不起的职 业 , 但 也要具 有了不起 的素质【 。特别是军 队体制编制调 整和联勤保 障制 度改革 以来 , 随着军事斗 争卫勤装备的不断深入 、 特勤疗养 护理在维 护和提高 战斗力 方面 的地 位与作 用就越来 越重要 , 贯彻于疗养 活动的全过程 。其疗养 护理 的重 要标 志之一是 疗与养 的结合 。疗 是针对特勤人员 的生理 、 心理 、 体力 、 工作性 质等情 况 , 开展预 防保健和 实施护理 措施 ; 养是充分利用独特的 自然环境 , 丰富多样的活动使 身心放松 , 精神愉悦 , 达到 消除疲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