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学生案二
九年级语文上册17《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修改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17《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41007c84868762cbaed529.png)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17《智取生辰纲》教学案17智取生辰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生字,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
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
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教学重难点】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2、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好汉歌》。
同学们,刚才大家听了一首歌,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是哪部电视剧的歌曲?《水浒传》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哪部小说改编的?《水浒传》中一共有多少好汉?你都知道哪些好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的世界,去看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二、走进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传说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
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
钱塘人,又一说扬州。
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书。
又传,曾参加元末在苏州起义的张士诚军,因目睹朝政腐败,遂作《水浒传》以抒胸中之愤。
《水浒传》明代长篇章回白话小说,它的作者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作。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
《水》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在结构上注意整体与局部的结合。
每一位好汉走上梁山的道路都是独立的,但这种局部的独立反抗又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其次是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
再次,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切合其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
《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三、检测预习:1、标出下列字词的读音。
嗔()怪厮()直恁()地喃喃呐()呐聒()噪怄()死剜()口忒()认真2、解释下列词语:趱行:端的:搬口:干系:兀自:聒噪;3、填空:《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即《》,又名《》,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属长期累积型小说。
初三上册语文《智取生辰纲》课件【三篇】

2、理清课文思路,明确线索及人物关系。
3、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听写15、16课词语部分词语要注音,其中味同嚼蜡、狂妄自大、因小失大、开卷有益要求学生造句。
二、新课导入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
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
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
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三、介绍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1、本文是选自《水浒》71回本第16回。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展示课件一71回本封面2、《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许多剧情是妇孺皆知的。
大家已经看过原著的影视作品了。
那么有哪位同学说说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杨志出身名门,是杨家将的后代,武举出身,官至制使。
后押运花石纲,在黄河遭风浪而丢官,穷困卖刀时杀了泼皮牛二而被充军。
一心想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杨志当然不甘心,后来得到大名府梁中书的赏识并受重用,派他押运生辰纲。
◆展示多媒体课件与杨志有关的影视画面二杨志失陷花石纲三杨志杀牛二被充军四杨志比武受重用五杨志押运生辰纲四、整体感知课文,分析小说情节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被搜刮来的不义之财。
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杨志;智取。
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展示课件六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4、请大家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情节。
◆展示课件七情节与线索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枝是杨志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上路--中计--失纲一枝是好汉智取生辰纲,这是暗线定计--施计--劫纲5、明、暗双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五、抓住课文重点,分析文中之智1、晁、吴之智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不是,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2为什么吴用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取生辰纲呢?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天气有何特征?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松树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②地点为什么选黄泥冈、松树林为劫纲的地点?山冈可用来掩护,松树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及答案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编写龙的故乡【学习目标】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概念及三要素。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学习用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4、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2,鉴赏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难点】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自主预习案】1,读准下面加点的字的读音。
趱行嗔虞候朴刀恁地聒噪【zǎnchěnyúpōnènguō】2,根据你掌握的文学知识填空。
《智取生辰纲》出自《水浒》第十六回,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是:《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这干系须是俺的!干系:责任。
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吹嘘:口出气;嘘气。
卖一桶与你不争。
不争:不要紧。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计较:计策,策略。
【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播放电视剧《水浒》主题曲《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把握情节1,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自己的发现或疑问记录在书上。
2,概述故事情节,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画出小说描写“天气”的语句,评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体会“智取”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明确: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众军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
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无还击之力。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17.智取生辰纲第2节

小说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表现为在对生辰纲的态度上,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晁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前一部分之所以着重写次要矛盾,完全是为写后一部分的主要矛盾服务的。这些不同的矛盾也是互相勾联,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
(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以看出什么?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老都管与杨志的矛盾,其作用是什么?
语文导学案设计
题目
智取生辰纲
课时
第2课时
学校
星火
一中
教者
邵国利
年级
九年
学科
语文
设计
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2年月日
学习
目标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重
点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四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初中语文精品课件智取生辰纲课件

初中语文精品课件智取生辰纲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智取生辰纲》这一经典篇章。该篇章选自《水浒传》,详细讲述了杨志为保生辰纲顺利押送,与梁山好汉展开智斗的故事。内容包括情节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以及对人物形象、故事背景、成语典故等方面的深入剖析。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了解梁山好汉的形象特点。 2. 通过分析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智斗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刻含义。 2.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学习成语典故,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讲述梁山好汉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 例题讲解:分析杨志与梁山好汉的智斗过程,讲解成语典故。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用成语典故造句。 7. 互动环节: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六、板书设计 1. 《智取生辰纲》 2. 人物形象:杨志、梁山好汉 3. 成语典故:智斗、斗智斗勇 4. 重点句子:生辰纲、押送、智斗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根据《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写一篇读后感。 答案示例: 通过对《智取生辰纲》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智斗的重要性。在故事中,杨志为了保住生辰纲,与梁山好汉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智斗。从中我明白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能硬碰硬,而要学会运用智慧去解决问题。这篇故事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喜欢《水浒传》这部名著。 2. 拓展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水浒传》中其他智斗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讲述《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梁山好汉的形象特点,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作业中体现出的思维深度。对于拓展延伸,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水浒传》中的其他智斗故事,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同时,教师还需不断反思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例题讲解:分析杨志与梁山好汉的智斗过程,讲解成语典故。 3. 作业设计:根据《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写一篇读后感。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作业中体现出的思维深度。 一、例题讲解 1. 双方智斗的策略:杨志如何小心翼翼地保护生辰纲,梁山好汉如何巧妙地设下陷阱。 2. 成语典故的运用:如“智斗”、“斗智斗勇”等,解释其含义,并举例说明。 3. 分析人物性格:通过智斗过程,展现杨志的智勇双全,以及梁山好汉的团结协作。 二、小组讨论 1. 分组: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性格和能力的成员。 2. 讨论主题:明确讨论主题,如杨志、梁山好汉等人物形象特点。 3. 讨论方法: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行为、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鼓励发表不同观点。 三、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 1. 读后感要求: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注意运用成语典故。 3. 评价标准:明确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四、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2. 作业批改与反馈:认真批改作业,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议。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水浒传》中的其他智斗故事,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学素养。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注意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在关键点处适当加重语气,强调重要内容。 二、时间分配 1. 确保导入、例题讲解、小组讨论、课堂小结等环节时间分配合理,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2. 在课堂实践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进度。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注意问题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层次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 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智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涵盖课程要求的重点和难点。 2.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课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实践空间。 4. 课堂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问题。 5. 课后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6. 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语调、肢体语言等方面是否需要改进。 7.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案,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一、课前系统部分(一)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传统的阅读教学的过程观,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层式。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教学呢?语文课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一是学生与文本教材的对话,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批判;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一篇文本,横看成林侧成峰,包罗万象,我们不可能对每一方面的问题都进行探究,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小说语言,亦是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
而要具体落实这个学习的重难点,可以通过讨论、分析、解决以上问题来实现,因为这些问题都紧紧围绕人物形象、情节构思、作品语言等方面去设计的,真正帮助学生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有名片段,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欣赏古典文学的能力。
我们要灵活的运用教材,把它们作为欣赏古典文学的范例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探究。
(三)学生分析《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施耐庵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在创作上体现了我国古典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
而《智取生辰纲》一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课文节选部分写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
故事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一个接着一个,明写护送队伍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读来引人入胜,因而很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斗智,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目标1.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2.提高学生欣赏古典文学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通过小说的三要素来欣赏小说。
(五)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从作者准备创作吸引人的故事的角度,披文以入情入境的分析文章。
我们可以以小说的三要素为突破口,围绕题目中的“智取”来研究小说情节中的铺垫、伏笔和照应,分析体会环境描写的妙处。
《智取生辰纲》学案答案

智取生辰纲》师生共用导学案备课:徐春红课型:讲读课备课时间:2015 、10 、23学习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 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2. 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3. 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4. 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5. 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学习重难点】1. 通过分析人物言行,结合具体环境,把握杨志的思想性格。
2. 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 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知识链接】1. 关于《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
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 ,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
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
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
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就、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
2. 作者简介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
汉族,江苏兴化白驹场人。
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 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杨志为确保生辰纲的安全,可谓机关算尽,为了不让强盗摸准他们的行动规律,三次改变行动时间和行动路线
B.老都管在整个押运过程中,显然扮演曾“监军”的角色,但是他不仅未能协调好杨志与其他人的关系,反而处处掣肘,置杨志于无奈的境地
C.吃酒一段是“智取生辰纲”的高潮,妙就妙在一波三折假戏真做上:吃完一桶不够妙,妙在“饶我们一瓢”;“饶我们一瓢吃”仍不妙绝,又妙在抢酒吃上这样一则刺激杨志们的欲望,再则使杨志们彻底放松戒备
D.智取生辰纲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便是天热难耐,否则,吴用们真不知又该花费多少周折了
四、拓展延伸
1.中国古典小说大多是章回体,每一章回之前都有一个用对联的形式写成的回目,以此来概括本回的内容。请大家也模仿这种形式,为《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不全一个回目。
C.说明标志熟悉押送之差役,处事小心谨慎
D.因为他料到了在黄泥冈晁盖、吴用等的行劫,所以后来他才早晚没有行走,在大白天走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一)梳理故事中主要人物的角色任务。
(二)小说以?
(三)明、暗双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
4.一个鬓边老大一搭朱砂记,拿着一条朴刀。()
(二)对文中“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杨志却要辰牌(7-9时)起身,申时(15—17时)便歇”分析不当的一项()
A.说明杨志为了及时送去“生辰纲”日夜兼程,表现他办事干练
B.这都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前面防备中暑,后面为了防劫
杨志押送金银担
2.阅读理解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1)这首山歌唱出了的社会现实。
(2)这首山歌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七、布置作业
1、抄写并记会本课的生字词,
2、能力培养
4.速读课文,划出小说中能够表现杨志思想性格的语句。归纳其性格特点。
五、拓展迁移
六、达标检测
1.下列各项中,有关杨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杨志一路打骂督行,充分显示了他的谨小慎微和外强中干的性格特点
B.杨志三次变更行宿时间,足见他的耿耿忠心和精明能干
C.杨志偏偏不愿冒犯老都管,关键是不敢开罪梁中书
二、导入新课。
三、展示目标
四、学习导航
(一)检测预习
(一)指出下列人物描写的方法
1.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
2.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3.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
课题
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
编制者
李春红
学习目标
1.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2.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重难点
1.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学习流程
一、课前综艺
你还知道《水浒传》中哪些好汉的故事,请说出几个
(三)合作探究交流
1.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2.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智察枣客”,可以看出杨志的用心良苦,为了保证生辰纲安全,甚是煞费苦心。请同学们再在课文中找找,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3.为什么一个如此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仍不免失败的命运呢?杨志到现在仍然想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