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态势语言于数学课1
数学课堂教学中“态势”语言的巧用

“
从而促使学生重振精神, 继续参与学习。在诵读数学乘法 1诀或数学歌谣时 , 3 如果能配上富有节奏性的掌声 , 既可
可缺少的一种语言。据有关专家研究 , 一个信息的传递是 由7 %的语言( 系指单纯的语言 ) 3%的声音( 和 8 包括语调 节奏和声 响强度作用 ) 以及 5%的“ 5 态势” 语言组成 。由 此, 不难看出“ 态势” 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
一
在情感的积极状态下 , 才能得 以活跃 , 创造性的思维才得
学 科 教 学 探 索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中 “ 势 " 言 的 巧 用 态 语
李 艳侠
( 乐亭县第二实验小学 ,河北 唐山 0 3 0 ) 6 60
摘
要: 在课 堂教 学中, 巧妙地运用“ 态势” 言向学生传递信 息、 语 表达情感 , 对引发 学生求知 兴趣 、 调节课堂
气氛、 高教学艺术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提 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关键词 : 小学数 学; 态势语 言; 学效果 教
双手击拍三下, 然后“ 嘘——” , 一声 再做出悄悄听的态势, 或打个手势与学生一起击掌完成“ 二、 一、 三看谁坐得端! ”
象为具体, 我让学生举起右手, 中指和食指张开, 朝较 开口 大数 , 以帮助学生记住符号的意思 , 口朝向哪一个数 , 开 哪 个数就大。为了帮助学生区 分大于号和小于号, 让学生举
以产生。
二、 借助“ 态势” 语言 , 启发联想 。 促进理解
小学教学 中, 由于学生的年龄的特点 , 的思维是 他们 以形象思维为主的, 在理解抽象知识时, 常常遇到困难 , 出 现理解不够透彻 , 似懂非懂 的状态。这时教师能巧妙运用 “ 态势”语言 中的“ ” 手势 语言和教师的语言相结合来表达
让恰当的肢体语言给数学课堂野锦上添花冶

让恰当的肢体语言给数学课堂野锦上添花冶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恰当的肢体语言来增强学习效果和交流效果。
肢体语言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恰当的肢体语言,如何使用它们给数学课堂添彩。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来充分利用肢体语言。
比如,在解释一个几何问题时,教师可以从板书上把一个图形拿下来,随着自己的讲解,手中的图形动起来,侧重点也会随之变化。
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到一个立体的、真实的图形,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几何知识。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头部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态度。
例如,当教师想表达某个概念很重要时,可以向学生们点头。
当想引起学生们的思考时,可以歪着头发问,示意一个疑问。
还可以表达一些思考中的不确定性,比如才不会让头低下,让学生们觉得教师也在探索中。
此外,双手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肢体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手指,指出重点,引导学生集中精力,进一步理解重点知识。
在座谈交流时,手掌张开可以表示惊讶或疑惑,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手的动作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比如用小拇指和食指比划画图,左右移动的动作表示数值的大小与位置移动。
最后,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来交流。
眼神的转向可以告诉学生们教师正在关注哪个问题,还可以发出一些深刻的警告。
面部的表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当教师神情自信时,学生们也会感到自信;当教师发现问题时的疲惫神情,则可以激励学生们更加认真对待数学学习。
总体来说,肢体语言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教学工具,特别适用于数学课堂。
通过恰当的肢体表达,教师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透彻地表达思维,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全面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肢体语言在数学课堂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帮助教师更加清晰地表达思想,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实际案例,就常见的肢体语言进行分析,并总结全文。
用态势语言丰富数学课堂教学

道理。
、
果。
詹 姆 士 曾经说 过 : “ 人最 本质 的需要 是 渴望 被 肯定 。”鼓 励 会 满足 学 生 的心理 需求 ,使之 产 生欣 慰 、幸 福 的心 理体 验 ,从 而 增 强荣 誉 感 、 自信 心 、上 进心 ,提 高 活动 的 自觉 性 ,使 之健 康 、 全 面发 展 。每 位教 师都 会 有这 样 的体 验 ,上 课铃 响 了 ,教师 精 神 饱满 ,情绪 高 昂地 走进 教 室 ,就会 感 染学 生 ,且 有助 于 创设 一 种 精神 振 奋 、生 机勃 勃 的课 堂氛 围 ,能 使学 生在 洋 溢 的情 感 中去 学 习 ;反 之 ,像 心神 不定 、慌 里 慌张 、双 手 插兜 等 动作 都 会 降低 整 个 课堂 的 教学 效果 。教 师 恰如 其 分 的态势 语 言 ,可 以给 学 生 以鼓 舞 ,激 发学 生求知 的欲望 ,使课 堂气 氛 更加 活跃 。 二 、增 强课 堂趣 味 . 态 势语 言 是课 堂上 最 重要 的教 学语 言 ,举 手 投足 之 间传 递 着 师 生 的互动 。一个 眼神 、一个 手势 、-* 表情 ,就 能传 递无 数 的 - o O 情感 。丰 富的 态势 语言 可 以激 发 学生 的兴 趣 ,激 发他 们 求知 的 热 情 ,因 为兴 趣 是最 好 的老 师 。学 生有 了兴 趣才 会 主动 学 习 。而 人 的 思维 活动 也 正是 在情 感 的积 极状 态 下 ,才 能得 以活 跃 ,创 造 性 的 思维才 能得 以产 生 。可 以说 教师 语 言 的趣 味性 与教 师用 语 的 规 范 、严 谨 、科 学 同样重 要 ,甚 至可 以说教 师 运用 语 言 的趣味 性 来 调动 学 生 的兴趣 ,是 一种 艺术 ,一种 境 界 。 教师 要 把情 感 传到 学 生身 上 , 自己心 中 须先 有情 ,只有 深 入 钻研 教 材 ,认 真揣 摩 ,领 悟文 章 内涵 ,将 文情 移 到 自己身上 ,像 演 员那 样进 入 角色 ,课 堂 教学 才 能有情 可 传 ,才 能 启发 学生 。教 师表 达 自己情 感 ,要 “ 成 曲调先 有情 ”。 教师 只有 把 有声 语 言 未 和无 声 语言 结合 起 来 ,才 能 引起心 灵 的颤 动和 共 鸣 ,才 具有 教 育 功 能和 陶冶 功 能 ,才能 培养 学 生 的审美 情 思 ,才 能净 化 学生 的 心 灵 。此 外 ,态势 语 的运 用 要注 意动 作不 在 多而 贵在 精 , 要妙 到 点 睛 ,活 脱传 神 。静 中 寓动 ,动 静 结合 ,从 而 给学 生 一种 “ 之 者 程 中 , 教 师 常 用 态 势 语 音 , 用 夸 张 的 手 势动 作 , 两只 手 分别 比划 出两部 分 ,再 做 合起 来 的动 作 , 即把 两 只手 从 两端 向上会 拢 ,意 为 求和 , 并边 L;边 说 : “ kl  ̄ J 把这 部 分 和 这一 部 分合 起 来 ,就 是它 们 的总 数 了 。合起 来 就是 加 起来 ,所 以求和 问题 用 加法 解 答 。 ”学 生从 这个 过 程 中理 解 了求 和用 加法 的 含义 。在 学 习剩 余 问题 时 ,教 师 用两 只 手 比划 出一 个 整体 。再 比划 出从整 体 中 去掉 一 部分 , 同时 说 : “ 求剩 下 的部 分 。 ”并 比 划 出剩 下 的部 分 ,然 后 强调 “ 去掉 ”是 什 么 意思 ,学 生 理解 是减 去 , 同时 也 引导 学生 跟着 教 师用 手 I; 出这个 过 程 ,帮 助学 生 正 : ̄ LI J 确 理解 减法 的意义 。教师 通 过手 势 动作 把抽 象 的 数量 关 系直 观化 了,有利 于 小学 生理解 知 识 。 四 、传递 师生 情 感 在态 势 语 言 中 ,教 师 的 一束 目光 、一个 动 作 、一 个手 势 、甚 至一 滴 眼泪 ,都会 把 学生 带 到课 堂情 境 中 , 引起 学生 联动 ,充分 表 达 教 师 的教 学 目的 ,从 而取 得 满 意 的教学 效 果 。 同时教 师 亲切 的教 态 、和 悦 的微 笑 、爱 护 的眼 神 、爱 抚 的动 作和 手 势 ,会 使学 生感 到 师生 之 间没 有距 离 ,消除 学 生上 课 时 的紧 张心 理 ,从 而使 他们 聚 精会 神 地 听课 。如 果 不使 用态 势 语 言 ,课堂 气 氛必 然会 枯 燥 单 调 ,缺 乏 动态 感和 感 染 力 ,学 生就 会产 生 心理 疲 劳 ,恹 恹欲 睡 ,教学 效果 必然 不好 。 好 动 、 爱玩 是 学生 的本 性 。在 小学 数学 课堂 中, 教师 用态 势 语 言 教 学 ,让 学生 跟着 模 仿 ,将会 大 大刺 激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和 积 极 性 , 从而 使数 学 课堂 “ ”起 来 。而 教师 的一 个 眼神 ,一个 手 活 势 ,都会 引起 学生 的无 意注 意 ,进 而 增 强课 堂 的凝 聚力 ,从而 对 教学 产 生一 定 的影 响 。教 师和 学 生 一起 在学 中玩 、唱 、跳 、做 运 动 ,拉近 了师 生 间的距 离 ,有 利 于增 进 师生 间的感 情 ,使 抽象 的 数 学 问题 在学 生轻 松 的游 戏 中找到 答案 。 五 、提高 探 究能 力 教师 的态 势 语 言不 是一 成 不变 的,态 势 语 言 的使用 和 发展 要 有 时 尚性 ,具备 时 代特 点 ,教 师在 工 作 中要 研 究态 势语 言 的规 律 和 普 及度 ,提 高对 态势 语 言 的探 究 能力 ,探 寻态 势 语言 和 数学 课 堂 的最佳 结 合 点 ,我们 把这 种 态势 语 由不 自觉变 为 自觉 ,由不 够 准 确 、优 美 变 为准 确 、优美 , 以加 强 号 召力 和鼓 舞 力 ,可对 其 进 行 加 工 ,使 之变 成 具有 目的性 的 态势 。而有 意识 的态 势则 具有 很 强 的 目的性 。有意 识 ,就 是要 使 一挥 手 ,一 摆头 ,身 子或 向前 倾 或 往后 仰 ,都 有 内在 的根据 ,清 楚 的用 意 。 态 势 语 言要 体现 教 师 的个 性特 点 。态 势 的表 现 同教 师 的性 格 气 质 紧密 相 连 ,而 且个 人 的性 格气 质 往往 “ 规定 ”了他 的态 势 特 点 。一个 开 朗 、爽 直 、麻利 、说话 、办事 都 十分 快 速 的人 ,他 的 表 情 动作 ,尤其 是 手势 动作 ,一般 表 现 为急 速 、频 繁 、果 断 、有 力 ;一个 比较 内 向的人 ,他 的态势 表 情往 往 又表 现 为动 作缓 慢 , 手 的活动 范 围较 小 ,而 且变 化 不 多 。我们 在 运用 态 势进 行表 达 、 交流 的 时候 , 必须 保持 自己 的个 性特 征 ,显 示 自己的风 格 ,切 勿 味 模仿 别 人 。 因此 ,教师 要 加 强对 态 势语 言 的探 究 ,从 而形 成 自己的风 格 。 总之 , 生活 中有 许 多 的烦 恼和 忧 愁让 我 们不 开 心 ,但我 们 不 能将 这些 带进 课 堂 ,我 们要 带 给学 生 热情 、带给 学 生快 乐 、带 给 学 生希 望 、 带给 学 生真 诚 ,将 阳光 留在教 室 ,把 春 风拂 遍 学生 , 让 学 生读 懂 教师 的 爱心 ,将 爱 心化 作 学 习的 动力 ,催生 出丰 硕 的 教 育 果实 。把 态 势语 言 这一 独 到 的教 学方 式 ,注 入 到我 们 的课 堂 教 学 中来 ,会 使我们 的课堂 变得 更加 丰 富多 彩 ,引人 入胜 。
体态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

浅谈体态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如果说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主要是诉诸学生听觉的话,那么体态语的表达则是更多地诉诸学生的视觉,因而更具有形象、主动、鲜明的特征。
恰当运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教学;体态语;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186-01平常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大多只注重说话及黑板等教学用具、教学媒体的运用,似乎不太重视教学中的肢体语言。
其实体态语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有研究资料表明,在信息的传达中,说一句话,词语只表达了百分之七的内容,声音占百分之三十八,余下的百分之五十五则来自说话者的姿态、表情和动作这些肢体语言,所以体态语在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1.教师体态语言简述体态语即人体语言,它是以人的动作、表情、姿势等来表示意义并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一种无声语言,又称态势语、肢体语言等。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非常强调态势语在教师口语活动中的作用。
他说:”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够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
”教师正确、适当地运用态势语言,有利于创设教学的生动环境与和谐气氛,既能起到点缀语音的作用,又能起到形象直观的作用。
2.教师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2.1体态语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课堂信息交流形式主要有言语交流和体态语交流(眉目语、动作姿势等),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对课堂上教师的体态语的重要性作了充分的肯定:”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面部表情上”。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体态语,可使课堂教学气氛平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气,反之,体态语运用不当,会使学生情绪躁动不安,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或正常的教学秩序。
2.1.1体态语言的正确运用可以丰富言语行为,更准确地表达教师情感。
在小学阶段,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较差,认识事物需要具有一定的形象性,体态语言所具有的形象特点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信息。
小学数学课肢体语言的有效运用

小学数学课肢体语言的有效运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有效运用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是一些有效运用肢体语言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手势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
当教师讲解加法时,可以用手指表示两个数,然后将两个手指合在一起,表示相加。
这样的手势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加法的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
当教师讲解一道长方形面积的题目时,可以用手指在空中画出长方形的形状,并用手指表示长度和宽度,然后再用手指重叠部分表示两个数的乘积,最后用手掌表示出答案。
通过这样的肢体语言,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解题思路。
教师还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传达数学概念的情感色彩。
当教师讲解逆推法时,可以用微笑的表情表示出逆推法找出答案的乐趣和成就感。
通过这样积极的面部表情,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当教师讲解几何图形的特征时,可以用手指在空中画出几何图形的形状,并不断地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动作。
这样的肢体动作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加专注地听讲。
教师还可以通过身体姿势来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当教师讲解数学游戏时,可以把双手扶在腰间,一跃而起,示范出玩游戏的热情和活力。
通过这样活泼的身体姿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数学游戏的氛围,提高学习效果。
有效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小学数学课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手势、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让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更好地参与课堂。
让恰当的肢体语言给数学课堂野锦上添花冶

让恰当的肢体语言给数学课堂野锦上添花冶
数学课堂中的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以下是一些可以使用的肢体语言:
1. 手势:使用手势来说明数学概念和关系,如指向不同的数轴表示正数和负数。
2. 身体姿势:让学生站起来,描绘函数的图像或平面图形的形状,以此来说明它们的性质。
3. 表情和声调:使用表情和声调来传达数学概念的不同含义,如高兴的笑容表示正确的答案,严肃的面部表情表示需要集中注意力。
4. 动作:启发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和模拟,如使用操作符号来模拟不等式的解决过程。
通过适当的肢体语言,数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巧用态势语言 提高学习效率

巧用态势语言提高学习效率作者:李子全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4年第11期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态势语言,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有丰富的感染力、亲和力、影响力,使数学知识更直观形象、明确充足的的展现在学习方面。
是教师教学中的"活教具",它是提高数学课堂和教学效率并促进课堂教学和谐生动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态势;语言;提高;效率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206-0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除了用有声的语言外,还可以用以眼神、表情、手势等无声体态语言进行交流,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雄辩严谨的语言表达。
更要有富有丰富的感染力、亲和力、影响力以及端庄和谐的态势语言,将严谨、简约而又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丰富的态势语言的运用,使数学知识更直观、更形象、更明确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态势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有着生动形象的特点,是教师教学中的"活教具",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并促进课堂教学和谐生动的有效手段。
1.形象得体提高注意力数学学科由于其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方法比较单一,课堂教学过于严谨呆板、缺乏活力,难免使学生感到数学的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厌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运用"口头语言",还可以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变化运用不同的体态语言,从而来配合教学,用非语言因素来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知识、交流情感,使教学情景与学生的情感发生共鸣,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吸引力。
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学习加法意义时,由于学生年龄小、理解力较弱,为了让学生形象的理解"合并在一起是加法"的意义。
我利用体态语言,用形象夸张的手势动作,两只手放在两部分,再做合起来的动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肢体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肢体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数学问题讲解中,老师可以运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问题;在数学概念解释中,通过手势和动作可以使抽象概念更具体化;在数学思维培养中,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在数学互动中,肢体语言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彼此距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肢体语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肢体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不可忽视,未来应该进一步探索其潜力,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肢体语言,数学教学,应用,作用,概念解释,思维培养,互动,角色,价值总结,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肢体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概述肢体语言在数学问题讲解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手势、示意图等方式向学生展示问题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强调重点,提醒学生注意。
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快地理解并解决数学难题。
肢体语言在数学概念解释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模拟数学概念的形象表达,帮助学生建立起直观的认识。
通过手势来表示不同的几何形状,或者通过身体运动来演示数学运算的过程等,都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
肢体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兴趣和参与度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未来的数学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发掘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潜力,加强其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2. 正文2.1 肢体语言在数学问题讲解中的作用肢体语言在数学问题讲解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通过身体动作、表情和手势等方式,教师可以更生动地解释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当教师用手势表示两个平行线,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更容易地理解平行的概念,而不仅仅是通过文字和图形来理解。
这样的互动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态势语言于数学课
课堂语言中不可缺少的还有态势语言。
态势语言,是一种非口头语言,是通过人的身体形态、手势动作、眼神表情等来表达的。
它是通过人体的眼神、举止、神态等“无声语言”将众多信息输送给对方的一种行为。
态势语言包括形象语言、手势语言、情态语言、“界域”语言等。
态势语言又叫“人体语言”、“动作语言”、“无声语言”。
教师微笑的表情和恰当的手势、眼神、姿态向学生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在教学中能收到激励、强化、交流、暗示等效果,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据有关专家研究,一个信息的传递是由7%的语言(系指单纯的语言)和38%的声音(包括语调节奏和声响强度作用),以及55%的态势语言组成。
由此可见,教师巧用态势语言,会在数学课上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一、运用态势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低年级由于年龄的特点,直观的易接受。
而在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时常常会遇到困难。
这时教师可以运用态势语言中的手势语言,即用手、腕、臂的活动来表达信息。
在整个体态语言中,手势语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国社会学家路先?列维一布留尔指出:“手与脑是这样密切联系的,以致于实际构成脑的一部分。
文明的进步是由脑对于手以及反过来对脑的相互影响而引起的。
”我们的语言是由大脑支配的,而手势几乎能够表达所有的语言。
例如:低年级学习求和问题。
教师利用态势语言,用夸张的手势动作,两只手分别比划出两部分,再做合起来的动作,即把两只手从两端向上会拢,意为求和,并边比划边说:“把这部分和这一部分合起来,就是它们的总数了。
合起来就是加起来,所以求和问题用加法解答。
”学生从这个过程中理解了求和用加法的含义。
再例如求剩余问题,则教师用两只手比划出一个整体。
再比划出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同时说:“求剩下的部分。
”并比划出剩下的部分。
强调“去掉”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是减去。
同时也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用手比划出这个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教师通过手势动作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化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运用态势语言可以达到“意会”的目的
例如:一位教师讲《生活中的负数》一课时,教师问天气预报中有负数吗?学生答后,教师接着问:“零下5度与5度意思一样吗?接着出示一个大号温度计,挂在黑板一边,学生能够指出5度,而指出零下5度却有困难了。
这时教师走过去,用手势从零刻度为起点,向下一比划,示意这些都是零下的度数,也就是负数。
此时,老师恰当地运用手式帮助学生理解了零上和零下。
而教师让学生比较零下5度与零下15度哪一个温度感觉更冷时,教师又一次运用手势,越往下温度越低。
帮助学生理解零下15度更冷。
因为这个知识只需要学生“意会”就可以了,教师运用手势语言巧妙地帮助了学生理解了这个知识。
三、巧用态势语言可以发挥鼓励的作用
语言鼓励,常以微笑、注视、点头、肯定的手势等身体语言进行鼓励,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
善于运用鼓励的方法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鼓励
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之产生欣慰、幸福的心理体验,从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健康、全面发展。
鼓励就是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
在数学课上巧用鼓励,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例如:在课堂上,当学生有精彩发言时,教师翘起大拇指,并不断的点头称赞。
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当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孩子一直缄默不言时,教师走过去,用手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鼓励这样的学生说。
因为教师给学生积极期望,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心理气氛就会比较融洽,学生的心理就会健康地发展,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运用态势语言增强训练的趣味性
例如:学了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
教师运用态势语言设计“用手指凑十”的游戏。
游戏是这样进行的:教师伸出一个手指头,学生伸出九个手指头,凑成十。
以此类推。
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
也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
用这个充满趣味性的训练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学习。
而人的思维活动也正是在情感的积极状态下,才能得以活跃,创造性的思维才得以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