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合集下载

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 教 学 园地 /
1 . 9 9 j i s . 6 1 4 9 . 0 0 O . 0 0 36 / .sn 17— 8X 2 1. 1 17
数 学 教 学 的语 言 艺术
徐宝 山 数 学是 很 多学 生 学 习 的 “ 路 虎 ” 。教 师 怎样 帮 学 生走 出 困境 ?笔 者 认 为 , 教 师 要 热 爱 学生 ,全 心 全 意 为 学 拦 生服 务 ,在 教 学过 程 中理 解 学 生 , 把 自己 的思 想 感 情 融 合 进 去 ,做 到想 学 生 之 所 想 ,说 学 生 爱 听 的话 ,即 讲 究语 言艺 术 非 常重 要 。笔 者在 平 时 的教 学 过程 中 ,很 注 重 以下 几方 面 的说 话 艺术 ,收 到 良好 的课 堂 效 果 。
“ 家 如 何 把 自己 的 学 校 介 绍 给 亲 朋 好 友 ? ” 然 后 出 用 题 教 学 过 程 中 , 当 读 到 关 键 字 时 , 教 师 往 往 用 比较 大
示 问题 : “怎 样 估 算 出 学 校 长 方 形 操 场 的面 积 ? ”学 重 的 声 音 来 突 出其 重 要 性 , 同 时 也 引 起 学 生 的注 意 ;
示 2 或 多种 答 案 ,使 学 生 暂 时 处 于 一 筹 莫 展 的境 地 。 种

( 者 单位 :河 北 省 承德 县 二 中 ) 作
作 者 :本科 学历 ,中教 一级 数学 教师 , 教学 成绩 显著 , 曾多 次获 得县 中考 教 学成 果一 等 奖 ,被评 为优 秀教 师 、县 级骨 干教 师 ,受县 政府 嘉奖 。
习 的 情 境 之 中 ,使 之 对 新 知 识 印象 深 刻 ,教 学 过 程 和 包 罗 。语言 艺术 既体现 了教 师的教 学能力 ,又和 教学 谐 自然 ,浑 然 一体 。 效 果 的好 坏 紧 密 相 连 。只 有 在 教 学 实 践 中不 断探 索 ,

浅析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析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析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场所,其语言艺术的运用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教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需要精准、清晰且易于理解。

数学教学语言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认知。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语言的特点、语言艺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提高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数学教学语言的特点1. 精准性数学教学语言需要具备精准性,因为数学知识本身就是精确的。

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需要用准确的概念和术语表达数学概念,避免模糊、含糊的表述。

教师在讲解直角三角形时,需要准确地描述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避免术语的误用和概念的混淆。

2. 清晰性数学教学语言需要具备清晰性,即表达明确,逻辑清晰。

数学知识本身就是具有严密逻辑的,教学语言需要符合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需要按照逻辑次第进行阐述,避免跳跃性,确保学生能够清晰明了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3. 易于理解数学教学语言需要易于理解,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式。

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言艺术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以及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增强教学效果语言艺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鲜活生动,增强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使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易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语言艺术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想和联结,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促进情感沟通语言艺术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

教师可以通过用心、用情地讲解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耐心,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谈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doc

谈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doc

谈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赵建安河北省永年县实验高级中学057150数学教学语言括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声语言(文字表达)和板书(符号、图形)。

它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必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应当具有较高的素养。

作为数学教师,根据数学教学实践,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数学教学语言要准确、严谨每一堂课,授课效果的好坏,并不取决于教师的话讲了多少,而是看教师的语言是否表述准确,突出重点。

比如在对定义、定理进行教学时,叙述一定要准确,不能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

首先,教师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自己必须有透彻的了解,如整除与除尽, 增长与增长到,除与除以,数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讲“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就丢失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条件,“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等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

其次,教师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式”说成“最简单的分式”等。

第三,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分化难点。

语言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二、数学教学语言要力求生动、形象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生动、形象、趣味、幽默的语言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比如讲二次函数最大(小)值时,学生对“最大值”难以理解,教师可提问:“我们班最高的同学是谁?全世界最高的人是谁?”讲直线的无限延伸性吋可说直线AB可穿过墙壁穿过山脉向宇宙无限远处延伸。

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同时也可润滑教学内容,调节教学方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数学课堂上,语言艺术是教师必须重视和运用的重要技巧。

精心选择合适的语言,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展开讨论。

语言艺术要求语言准确、简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语言准确是数学表述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简练、明了的语言来解释问题的本质和解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

一些专业术语或者定义,如果解释不清楚,学生便会对该概念产生误解,甚至有可能对该知识点出现偏差。

这就需要教师简练的语言,要让学生在简洁的语言中理解到数学的本质,同时能够将这些简练的语言联系到实际生活之中,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语言艺术要求语言生动、形象。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如果教师的语言干涩、枯燥,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导致对数学学习的不积极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抓住学生的眼球和心理。

在解题时,可以通过引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问题的解法,或者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抽像的数学概念。

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学生的心智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数学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领悟。

语言艺术要求语言情感、贴切。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学教学中就没有情感的表达。

相反,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也应该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于数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也要用贴切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鼓励、认可和帮助,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功。

适时地运用幽默的语言,使得数学课堂不再乏味,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语言艺术要求语言流畅、思路清晰。

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能够把抽象的数学思想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解法,帮助学生梳理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时有条不紊、一气呵成。

教师的语言表达也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数学问题的思路,让学生在答题时能够清楚地理解问题,解答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它需要精细的逻辑思考和严密的推理过程。

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灵活运用语言艺术手段,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艺术手段:
1. 比喻
比喻是一种有力的表达方式,在数学课堂上也可以得到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用一个类比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如平行线和垂直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以门和钥匙为例,门和地面平行,钥匙和地面垂直。

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比喻向学生解释这些几何概念。

2. 比较
比较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艺术手段,可以用来比较两个概念或事物之间的异同。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不同的数学概念或公式。

例如,在统计学中,我们可以用平均数和中位数来比较数据的变化。

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数学概念。

3. 解释
解释是一种清晰有效的语言艺术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解释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代数学中,我们可以解释一个方程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它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4. 简化
在数学课堂上,有些概念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简化来帮助学生掌握它们。

例如,在计算数据时,我们可以采用简化的方式,将大量数据归入一个整体,以便更好地进行计算。

这种简化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语言艺术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语言艺术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成绩。

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

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

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郧县青曲镇初级中学李小林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

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表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

”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使用规范性语言,可产生正面示范效应。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密的学科。

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叙述、说明、应用都必须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

小学阶段由于一些概念不仅仅是描述性的,一些教师妄下定论就容易使数学语言的不严谨,真可谓差之毫里,谬之千里。

一位教师在上“直线和线段”一课时,想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出直线的特点,师问:直线从头到尾有没有端点?生答:有。

本意是想通过设问强化直线没有端点,但“从头到尾”一词,产生了误导,使答案意思相反,更模糊了学生对“直线”一词的理解。

因此,数学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精练,少说废话,才能提高效率,就是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

数学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必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

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

例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增加了”与“增加到”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直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这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偏概全,缺少准确性。

二是必须用科学的实语来讲解,不能用土话、方言来表达。

比如,不能把“垂线”说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等。

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性的要求。

如说话吐字要清晰,读题语句要分明,坚持使用普通话等。

浅析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析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析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传达知识对于学生的理解及掌握至关重要。

语言艺术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包括教师的语言表达技巧、语言艺术的运用及如何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本文将简要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一、教师的语言表达技巧教师的语言表达技巧很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与理解。

首先,教师应该注意语速,语速过快会让学生无法跟上,过慢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注意力分散;其次,教师应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抽象的数学概念,对于学生不懂的术语或概念,教师可以用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解释;最后,教师应该重视口头交流的艺术化,通过语气、声音的抑扬顿挫、节奏变化等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

二、语言艺术的运用语言艺术指的是教师运用多种技巧和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常用的语言艺术包括以下几种:1.比方比喻法用生动的比喻和比方来描述抽象和复杂的数学概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将三角函数中的正弦、余弦、正切比作三个好朋友,以此引出它们的定义及性质。

2.类比法把学过的知识点与新学的内容联系起来,找出相似之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例如,当学习三角函数的极限时,可以将其与函数极限中的洛必达法则进行类比,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3.图示法用图形、图示、表格等形式来表达数学知识,有助于概念的形象化和定性分析。

例如在学习导数时,老师可以用切线和曲线的图像表示导数的概念。

三、和学生的交流教师的语言艺术还包括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以便更好地传递知识与感情。

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的亲和心教师应该用学生易懂的语言与他们沟通,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以免学生听不懂。

同时,教师应该保持基本的礼貌,以增加学生的亲和感。

2.倾听能力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问题和疑难,认真回答并解决他们的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中语言艺术

数学教学中语言艺术

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

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教师的语言艺术可谓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它有下述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

教师要做到: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

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

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

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

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

二、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教学语言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呢?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

一般的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是不同凡响的。

据说陈景润的老师曾经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的一位同学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这句话产生神奇的力量,激励陈景润开始摘取皇冠明珠的万里长征,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终于创造了数学的辉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

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下面就数学教学语言艺术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语言亲切,富有情感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

正如古人讲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

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应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即使错了,也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

当然,表扬、激励、鼓舞都必须有的放矢,不失分寸。

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那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数学的信心,由厌恶数学老师到厌恶数学学科,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却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样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

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

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使他们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语言精练,提高效率
所谓语言精炼,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少说废话”,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客。

有的教师唯恐学生“消化不良”,讲课语言繁琐罗嗦,面面俱到,其实这种做法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须知,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

如在讲解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时,教师只需讲清扇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任何一个扇形都对应着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圆心,顶角是扇形的圆心角,底边是扇形的圆心角所对的弦,两腰是扇形的半径,至于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自己去导出。

语言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三、语言生动,确保通俗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开放期”,他们纯真、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因此,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
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追求语言的生动、通俗,但不要出现粗俚的语言,而应该是文明、规范、高雅,蕴含着丰富知识乳汁的语言。

四、语言幽默,增加趣味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

如讲有理数的运算,学生往往不注意先确定符号。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幽默他说:“有理数的运算,先问一问你的得数,有没有姓?若有,它是姓‘正’,还是姓‘负’?”
这样抓住问题的要害,利用流畅幽默而风趣的语言答疑,总比直接给出标准答案好得多吧!
当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都是幽默,教学语言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

然而,幽默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

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调笑逗乐,插科打浑,那只会给学生以粗俗轻薄油嘴滑舌之感。

以上所谈,仅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肤浅体会。

当然,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数学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也无止境,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只要我们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就一定能使数学教学语言更具艺术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