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内容摘要: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课堂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教师应熟练驾驭自己的教学语言,优化和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使之富有亲和力,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中受到熏陶、激励和鼓舞;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语言是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工具,也是课堂上师生双边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一节教学环节条理紧凑、引人入胜的好课,教师富于启发引导性的语言是关键。
所以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课堂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一、教师艺术性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是一种唤醒和激励。
1、教师巧妙的语言导入,可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独具匠心,巧妙地运用导入语言,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首先利用实物投影给学生展示“美丽的蝴蝶、五角星”等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些图片的美,然后话锋一转,“你知道这些图片为什么这么美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直觉产生的美感加上教师启发式的语言导入,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其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学习的需求,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多样化的语言提问,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现今的小学课本,里面插入了大量精美、有趣、鲜活的图画,不但符合现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还非常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为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非常丰富而生动的素材。
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课文中的插图。
教师可根据插图内容提问:如“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幅图讲一个故事吗?”与自己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要求在自己编的故事中融入自己想到的数学问题。
这样的语言既开启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从中发现或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而另一面也让其他学生学会倾听和交流。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第一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一、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严谨性,每个概念都有确切的含义,每个定理都有确定的条件.教师在讲述这些内容时,要准确地阐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理的条件和结论,法则的内容和适用范围.例如“形如ax=b(a,b为已知数且a≠ 0)的方程叫最简方程”的定义,要准确地阐明为什么a≠ 0,而且在每次叙述出“最简方程”概念时都不能遗漏a≠ 0这个重要条件,同时让学生思考b=0时有没有意义,以防止出现把“形如ax=b的方程叫最简方程”或ax=0的方程无解的错误,进而让学生懂得理解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二、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精炼性和简洁性所谓语言的精炼、简洁就是在课堂教学上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它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提高语言的质量,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并充分使用数学术语、式子、符号来表达有关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讲课语言繁琐重复、面面俱到,这样会使学生思维疲劳,注意力分散,产生厌烦情绪,效果反而不好.当然,语言的精炼,简洁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必须确保科学性和准确性,教师要在此基础上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拨云见日、画龙点睛的作用.三、数学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喜闻乐见,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呢?首先,要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可以凭借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因此教师要把握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使学生能更容易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教师的语言也不可片面地追求生动通俗,避免低级、粗野,应当文明、规范、高雅,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乳汁.四、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改正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这样既让学生认识到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的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辄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接受、记忆新知识.如有理数计算,学生不注意先确定符号,教师可幽默地说:有理数的运算,先问一问你的得数有没有姓?若有它姓“正”还姓“负”?语言的幽默要有深刻的智慧,要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到丰富的知识,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否则,一味地调笑取乐,就有粗俗、轻薄、油嘴滑舌之感.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该注意将幽默与无聊的插科打诨和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能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不可滥用幽默讽刺挖苦学生,因为不管幽默批评多么高明,都难免不带有讽刺意味,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贬损了学生人格,挫伤了学生的自尊,那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了.五、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恰到好处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作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像运转的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不过应该遵循下面的原则:(1)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2)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笔直地扶在教台上装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搔耳挠腮,转移学生的视线(.3)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4)要保持手势自然、适度,达到“出其手若出其心”,不要大动作,不要太夸张、太过火.事实上,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五点所包罗,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第二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数学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正确运用课堂教学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传递数学美的丰富内涵,而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思维。
浅谈数学教学中语言艺术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语言艺术论文概要: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
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开放期”,他们纯真、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因此,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数学教师设计和运用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质量,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淡和思维积极性高低的重要因素,甚至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将抽象、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艺术表达方式必不可少.本人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就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进行探讨,现分述如下:一、语言亲切,富有情感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
正如古人讲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在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
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应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即使错了,也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
当然,表扬、激励、鼓舞都必须有的放矢,不失分寸。
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那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数学的信心,由厌恶数学老师到数学学科,这不得不说是教学的失败。
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的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
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使他们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语言精练,提高效率所谓语言精练,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少说废话”,用最少的语句表达丰富的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34bf1090740be1e650e9a53.png)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是传递信息的主要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利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艺术,对学生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进行一番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艺术在教学活动中,语言是教师教学思想的最直接表现。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意识,了解数学的规范用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自身的语言艺术,建立与学生之间和谐友好的关系,增加学生对自己的喜爱程度,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一、数学课堂现状数学是一门极富逻辑性的学科。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措词,采用规范严谨的数学语言进行授课,通过用词的严密性、准确性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
然而,有些教师对数学用语的准确性、规范性过于追求,在授课时也就缺乏了灵活性,语言重复啰嗦、拖泥带水,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厌倦之情。
另外,由于数学与语文、英语这样的语言性学科不同,缺乏灵动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些教师的语言缺乏艺术性,给学生“冷冰冰”的感觉。
数学教师没有在课堂上使用一些幽默性、激励性、鼓励性强的语言,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了一定的隔阂,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导致了教师教学质量低下。
教师无法扮演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学习数学缺乏主动性。
二、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1.保持数学用语的严谨性由于数学课本身的特点,我们不能忽视数学用语的严谨性。
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用语是不容许我们轻易改变的。
数学学科的概念、定理和法则等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有时候一个字的差异都会导致学生的错误理解。
另外,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使用了错误的数学语言,学生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规范自己的用语,体现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逻辑性、科学性。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探析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探析论文语言作为日常交际的重要工具,除了能表达意思以外,还能传递情感。
从教学的角度上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语言,既要符合学科的特征,满足学科的教学任务,又要能够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氛围,让置身于其中的学生迸发更多的学习兴趣,这无不考验着教师的语言艺术。
一、准确规范,杜绝歧义严肃缜密是数学的本质属性,它要求学生在理解任何概念、定理、公式时都应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与此对应的,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当是准确规范,杜绝歧义。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例,在介绍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必须完整地表达清楚:“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表述中,暗含着非常关键的信息“同时”,如果教师在讲解中把这两个字省去,那么就容易出现分数的分子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或者分数的分母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或者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先后乘以或除以,这显然违背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相同的数”,这个数必须是大小一样的,而且“0除外”,也就是这个数不能为0。
不难发现,寥寥几字的一句话,却一个关键词也不能省,一个关键字也不能少,否则就不是完整正确的分数基本性质。
准确规范的教学语言,一是对教师基本学科素养的体现,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知识时,就能建立起对知识毫无歧义的认知。
二、激励勉励,提高信心学习的过程通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学生会经历情绪的低谷期,或者成绩的退步期,或者状态的萎靡期等,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用严格的学习制度或者学习要求来约束学生,并不能一定取得理想的效果,可通过具有激励意义的教学语言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为例,比如有的学生在《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这两个章节的学习状态不佳,但进入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便逐渐开始调整过来,渐入佳境,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用直白的语言鼓励学生,如“进步很大,要继续保持!”“加油,你可以做得更好!”等。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语言论文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语言摘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首先要规范,要准确、精炼,思路清楚,叙述要有条不紊。
关键词:语言教学数学教学规范教学语言人们常常把语言教学定义为语文教学的任务,而忽略了语言教学与数学教学的联系。
我认为造成这种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常常忽略“语言教学”的意义,没有发挥数学教学对“语言教学”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语言教学”呢?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要运用好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语言,从而影响学生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也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更是影响学生语言形成重要因素。
1、数学教师要规范教学语言。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首先要规范,要准确、精炼,思路清楚,叙述要有条不紊。
备课中,教师不仅要被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而更应当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语言。
如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提问的目的性,所提的每个问题都必须利于学生思维的启迪,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知识探索中的主体作用。
2、课堂语言要具有知识性、科学性。
渗透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目标明确的课堂语言,是学生定向思维的主要导向。
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即在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养分。
课堂教学是知识内容和其语言形式的统一表现,知识的科学性决定了语言的科学性,所以科学性是各科教学课堂语言所具有的根本属性,而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又有自己独特的内涵。
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在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下功夫。
3、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风趣幽默。
数学尽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但其构成内容—空间形式及其数量关系却以一定的“形”存在着。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论文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论文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课堂教学时,违背逻辑的教学语言,会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和误解,干扰学生正常的思考探求。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语言时,应注意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以逻辑力量引领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果只是从概念到概念、规律到规律地进展教学,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自然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而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化抽象为详细,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进而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教师应做到对教学语言巧妙构思,在平实的内容讲解中应注入形象化的语言,变深奥为浅显,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与情感的共鸣。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让学生思考:人大附中东门位于黄庄路口的南200米处,新中关东门位于人大附中的北400处,如何用图表示出三者的位置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马路看成一条直线,将学校东门等地看作是这条直线上的点,以黄庄路口为原点,1米为单位长度,由南向北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一条数轴(如下列图所示),就可以用数-200和200分别表示附中东门和新中关东门的位置:通过创设恰当的生活化情境,并以形象化的语言既简洁又清晰地让学生明白直线上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数(坐标)来表示。
在接下来的环节,教师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习惯表示方法将图竖过来画。
通过利用数轴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而让学生思考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来确定平面内的点的位置,这样更能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内的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
不仅可以活泼教学气氛,消除学生的厌倦情绪,更能象磁石一样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
例如,八年级下册“分式方程”的教学中,我通过解一元一次整式方程引导学生探索当这些方程的数在分母里时的解法,当学生把解出来的值代入原方程时发现方程没有意义,随即提出了疑问。
这时我适时幽默幽默地说道:“你提的很好,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既然是半路上出现新增加的,我们就管它叫增根”。
数学课堂语言艺术论文

浅谈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摘要:教学艺术首先表现为语言艺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教师语言的情感激发牵引着学生的情感,本文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关键词:数学课堂; 语言艺术; 科学准确; 幽默形象; 启发性. language arts mathematics classroomabstract:the art of teaching is first expressed as language arts,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er’s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directly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the knowledge and acceptance of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ers stimulate the emotional language of the students emotional traction, so teachers of language arts is the core of classroom teaching art.key words:mathematics classroom; language arts; scientific accuracy; humor images; instructive.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工具,也是课堂上师生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一节条理紧凑、引人入胜的好课,离不开教师富于启发引导性的语言。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更应该讲求教学语言的艺术技巧。
课堂语言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将抽象、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艺术表达方式必不可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语言艺术
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如何协调以及把握住最优尺度,灵活地将数学语言改造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数学教学语言,对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对数学教学语言艺术开展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强化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能力,优化数学教学效果展开论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语言感情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0089-02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对于教师来说,语言既是工具,又是艺术。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道:“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教学语言作为教学的物质中介把教师的教学设想变为教学现实,把教师头脑内的教学计划变为具体实在的教学过程,其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数学课堂上,怎样的语言才算是具有教学语言艺术呢?我想,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亲切,富有感情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
由此可见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表扬的效果往往比批评好得多。
偶尔的一两句批评
可能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学生长期地受到老师的批评、训斥,久而久之便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
”对于差生,我们更应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努力寻找它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
英国一位文学理论家曾指出,“形象的语言更能打动和深入人们的心灵,更占据其心田”。
同时,教学实践也表明,形象教学语言确实像叮咚的泉水一样,使数学教学魅力四射。
(一)要多使用形象化的语言
所谓形象化的语言就是多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或者设置互动表演,激发学生联想,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一位教授在讲解阶乘的概念时说:“100!这个结果大得惊人哟,所以我们使用‘!’来表示‘数的阶乘’这个概念,把阶乘符号比作感叹号。
”教师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学生轻松地接受了这一抽象内容。
另外,聪明的教师还会利用谐音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如在教圆周率时,可借用谐音法编拟成“山巅一寺一壶酒……”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来吸引学生,帮助学生记忆。
当然,幽默的语言也是形象化语言的一部分。
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激活课堂气氛,拉近师生的距离,更加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
(二)以形助教,数形结合,互化训练
数学语言就其形式来讲包括三种: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象语言。
利用符号语言,可以使人一目了然,而图形语言又能将数学概念与数学关系形象表达。
语言的互化给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许多有效途径。
其次,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用一些形象化生活化的物体、图形,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如在讲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教师可以伸出双掌,再慢慢两掌合拢。
直观地引导学生说出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能“完全重合”。
接着,可以举生活中常见的蝴蝶,它的一对翅膀就是一个完美的轴对称图形。
从而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数学中有好些象形符号,如:“⊥、∥、⊿……”教师如何从语言方面入手使学生对这些符号“过目不忘”,这就要看该教师的数学语言艺术的功底如何了。
讲到平行线的符号,有个教师是这样讲的,平行线的样子就像符号“=”,只不过要向两端无限延伸,但可惜的是,这个符号已被用作表示相等了,那么,我们只得把它立起来,用“∥”表示平行。
短短的几句话,形象而通俗易懂,令人感叹。
数与形的结合,数学语言的互化,使我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各种语言,从各个不同角度灵活地转换问题的表述,从而高效地解决问题。
三、含蓄深刻,具有启发性
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数学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对关键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
(一)激励式
教育家赫洛克曾做一个实验,他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学习同一难度的内容。
第一组是受表扬组,成绩扶摇直上;第二组为受谴责组,开始有点作用,可后来也不行了;第三组为被忽视组,第四组为控制组,成绩都比不上前两组。
由此,赫洛克得出结论,奖惩都是必要的,但奖励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远比惩罚大得多。
(二)趣味式
趣味式语言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引人入胜,激励思维。
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意境,促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泼状态。
例如讲“可能性”一节时,有教师从“摇转盘中奖”这一趣味游戏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什么叫“可能”,激起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
(三)悬念式
悬念式的语言,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使人“欲知不得,欲罢不能”,能无形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讲授解任意三角形的知识时,课堂的开场白是:“你能不过河测出河宽,不上山测出山高,不接近敌人阵地而测得敌我之间的距离?”这种悬念式语言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盎然。
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数学教师要努力磨练自己的教学语言,加强自身语言修养,驾驭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从而促进教学信息的再生,努力营造出绿色的生态教学环境,让课堂焕发
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孟爱化.浅论数学教学语言的优化[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2).
[2] meng ai-hua. on the excellence of math teaching language[j]. huaibei normal school, 2003,(20).
[3] 吕效国. 论数学教学语言的优化[j]. 数理化数学研究,2006,(118).
(责任编辑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