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糖尿病最“爱”儿童
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的2型糖尿病

( 9 )腋下 (3 )皮褶处 ( 6 ) 9 、 7 、 3 或肘窝 等 , 黑棘 皮病与胰 岛素抵抗 及胰岛分 泌功 能缺陷有关 。 发生酮症酸 中毒并不 能
排 除 2 糖 尿 病 。 ih sHa e[发 现 美 国非 洲 裔 2 糖 尿病 型 Pn a — mi 9 l] 型 患 ) 4 有 酮 症 ,8 有 酮 症 酸 中 毒 , 且 大 多 合 并 肥 胖 、 L2 2 而 黑
糖 尿病的发病率最近 2 年 内上升 了3 倍 , O O 这与饮食变 化和肥
胖患者增多有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儿童和 青少年 2 型糖 尿病具 有 明显 的家 族遗 传倾 向性 , 其 I 、I 级 级亲属 的2 型糖 尿病 的发病 率为 7 ~ 10 患妊 4 0 %。
娠 期 糖 尿 病 的 母 亲 所 生 的 孩 子 易 发 生 肥 胖 和 2 糖 尿 病 ] 型 。 肥 胖 与 儿 童 及 青 少 年 2 糖 尿 病 的 发 病 密 切 相 关 。 重 型 体
素 抵 抗 相 对 比较 明 显 有 关 [ 。 2 ] K tg 等 [ 报 道 日本 东 京 学 龄 儿 童 中 2 糖 尿 病 的 发 i wa 3 a 型 病 率 也 逐 渐 上 升 , 过 检 测 血 糖 和 O T 结 果 表 明 : 日本 通 GT 在 学 龄 儿 童 中 ,型 糖 尿 病 的 发 病 率 比1 糖 尿 病 高 6 , 2 2 型 倍 且 型
维普资讯
・2 8 ・ 9
 ̄0 2 第 1 卷 第 5 20年 O 期
C ieeJun l f hn s o r a o
!e ! ! e Q !s Q r Q 1
Q !
§
・
儿童糖尿病分型标准

儿童糖尿病分型标准儿童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其中,1型糖尿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
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并破坏了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导致体内胰岛素不足,无法维持血糖稳定。
1型糖尿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以维持血糖稳定。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成年人群体,但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也有发病趋势。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如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运动等)导致的。
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增加运动量和药物治疗等方式控制血糖。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称为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在青春期发病。
MODY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糖尿病的诊断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标准,符合下述4条之一可诊断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口服糖耐量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随机血糖≥11.1 mmol/L且伴糖尿病症状体征。
对于无症状者建议在随后的1天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
同时,血糖5.6~6.9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口服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11.0 mmol/L为糖耐量受损。
在儿童糖尿病的分型方面,目前没有明确的分型标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发病原因、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同时,需要注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定期监测血糖等日常护理措施,以保持血糖稳定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育儿知识-儿童糖尿病如何选择药物

儿童糖尿病如何选择药物'\xa0\xa0\xa0\xa0\xa0\xa0\xa0\xa0口服药首选二甲双胍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糖尿病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内科副主任巩纯秀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药物非常有限,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另一个药物是文迪雅(国内销售的文迪雅使用说明书上仍标明不推荐儿童使用—本刊注)。
二甲双胍临床使用多年,是对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的降糖药,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全世界医疗领域和患者的公认,是治疗2型儿童青少年糖尿病首选的口服降糖药物,尤其在治疗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显著。
二甲双胍在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中是按剂量计算使用的,这和通常儿童用药按体重计算用量有所不同。
儿童青少年2型患者使用的合适剂量是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逐渐增加剂量。
开始的剂量是每次250毫克,每日2次服用,持续一周,观察病情,若没有好转,可加大剂量,至500~850毫克/次;对于体重50kg以上的儿童患者,刚开始的剂量也可使用成人推荐剂量500毫克/次,每日2次。
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若伴有高血糖(血糖值>13.9mmol/l)或有酮症,应考虑胰岛素治疗,待血糖稳定后,再换用口服降糖药。
其他药物需谨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知新教授认为,胰岛素是治疗1型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首选药物,特别是在急性糖代谢失调,长期高血糖产生高糖毒性,导致周围组织胰岛素抵抗或患儿糖尿病分型有困难时,宜选用胰岛素,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磺脲类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会产生低血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低血糖对大脑发育有显著的影响,目前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6mmol/L,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控制在6.5%~7.0%,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这个标准可适当放宽,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新一代的磺脲类(如亚莫利)或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诺和龙)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效果较佳,可使血糖更容易控制,对饮食控制较差的青少年有着独特的优点。
儿童二型糖尿病治好的案例

儿童二型糖尿病治好的案例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愈并不容易。
但是,儿童二型糖尿病
的患者可以通过控制饮食、进行体育锻炼和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
以下是一位儿童二型糖尿病治好的案例:
小莉是一位14岁的女孩,被确诊为儿童二型糖尿病患者。
她的血糖
水平一开始非常高,甚至达到了440 mg/dL,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
然而,小莉意识到需要改变她的生活方式。
她开始改变饮食习惯,限
制摄入糖类和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增加蛋白质和纤维素的摄入量。
此外,小莉还开始进行定期的体育锻炼,包括跑步和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控制她的血糖水平。
小莉的医生还为她开了一种药物,叫做二甲双胍,也称为格列本脲。
这种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从而减少并防止糖尿病的副作用。
经过长期的调整和努力,小莉成功地将她的血糖水平降至正常范围内,如今她的血糖水平保持在100-120 mg/dL之间。
通过正确的饮食、体育锻炼和持续服用药物,儿童二型糖尿病的患者
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并将血糖水平保持在健康范围内。
糖尿病逼近儿童青少年

童青少年糖 尿病的特点
苛少 年糖 尿病 牵 累孩 子 一 生 , 因而 迫 切 需 要 引 起 人 们
那 么 ,如 何 使 这 些 糖 尿 病 患儿 的 “ 无糖 “ 童年更加健康 、 甜
蜜?悉 心监 测、 坚持治疗、 信 心培养 是 1型儿童糖尿病 治疗的三
项重要原则 , 家 长 和 医 师应 当帮 助 患 儿 综 合 运 用 防 治 措 施 , 使 其
扫于儿童青少年 的生理特点的不同 , 与成人糖 尿病有
内特 点 。
幼小 的心灵远离疾病 所带来 的恐惧感。
R 病是 由于胰岛素不足引起的糖 、 脂肪及 蛋白等代谢
内一 种代 谢 性 疾 病 。 糖 尿 病孩 子 由于 机 体 代 谢 紊 乱 ,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服 降糖 药 就 能 使 血 糖 降至 正 常 , 只有 2 0 % 的 孩 子 或 助记好孩子每天 的饮食情况 、每次 的胰 岛素注射量和注射前病 孩 的尿 糖 情 况 , 定期到 医院复查 , 将这 些记录提供给 医生 , 以 便 或 用 口服 降糖 药 物治 疗 。
进 一 步 指 导治 疗 。
拜大于合成 , 自身消耗过 多, 虽然多食但仍然消瘦。 这
旨多 尿 、 多饮、 多食外 , 还伴有消瘦症 , 即“ 三多一少” 。 病 虽有 三 多 症 状 , 但很少有消瘦。 £ 糖 尿病 发病 比较 快 , 症状来得急。 若不及时治疗 , 很
勾 糖尿病酮酸 中毒 , 出现呕吐、 腹痛 、 脱水 、 呼吸困难、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2型糖尿病 的临床症状不是那 么典型 ,对带有小胖
儿童糖尿病治好的案例

儿童糖尿病治好的案例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
儿童糖尿病更加罕见,但也存在。
本文将介绍一位儿童糖尿病患者的治愈经历。
患者基本情况:该患者为7岁男孩,身高1.2米,体重25公斤。
他在3岁时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
治愈过程:1.初期治疗该患者初次发现时已经处于酮症酸中毒状态,需要进行紧急治疗。
医生对其进行胰岛素注射和口服药物治疗,并且对其进行了营养指导和血糖监测。
2.维持期治疗在经过数月的胰岛素注射和口服药物治疗后,该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控制,并且没有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等并发症。
此时医生开始进行维持期治疗,并且加强了营养指导和运动锻炼。
3.中药治疗在维持期治疗的过程中,该患者的父母听说了一种中药可以治疗糖尿病,并且决定给孩子试一试。
医生并不推荐使用中药治疗,但是考虑到该患者年龄较小,副作用相对较小,于是同意了父母的要求。
经过3个月的中药治疗后,该患者的血糖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控制,并且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医生对其进行了详细检查,并且确认该患者已经实现了“胰岛素自由”。
4.后续随访在确认该患者已经实现“胰岛素自由”后,医生对其进行了长期随访和监测。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该患者的血糖水平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并且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
结论:本案例表明,在儿童糖尿病治愈方面,胰岛素注射和口服药物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同时,在合理饮食、运动锻炼和心理疏导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但是需要谨慎使用。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的指导和监测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实现“胰岛素自由”并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儿童青少年1_型糖尿病发病现状及血糖管理进展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发病现状及血糖管理进展祖丽胡玛尔·日夏提,米热古丽·买买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摘要]1型糖尿病是严重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从世界范围内看呈上升趋势。
儿童和青少年作为特殊群体,其血糖控制与成年人不同,多数1型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控制水平不佳,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其在1型糖尿病中的管理面临着挑战。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和血糖控制状况,为1型糖尿病患儿的血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儿童;青少年[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6(b)-0194-05 Current Status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Progress of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Zulihumaer Rixiati , Mireguli Maimaiti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54 China[Abstract] Type 1 diabetes is one of the diseases that seriously affect the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the incidence is on the rise from the world. As a special group,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have different glycemic control from adults. Most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 have poor glycemic control levels, and poor long-term glycemic con‐trol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chronic complications, and their management in type 1 diabetes faces chal‐leng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incidence and glycemic control status of type 1 diabet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glycemic management of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Key words]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Blood glucose control; Children; Adolescents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症。
儿童糖尿病(一)2024

儿童糖尿病(一)引言概述:儿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儿童糖尿病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对其身心发展也造成不可忽视的损害。
本文将重点探讨儿童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常见症状、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措施。
正文:一、发病原因1. 遗传因素:遗传背景是儿童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2. 自身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对胰岛素产生异常反应导致自身攻击胰岛细胞。
3. 外界环境因素:环境中的感染、药物等因素可能诱发儿童糖尿病。
二、常见症状1. 多饮多尿:患儿尿量增加明显,频繁排尿,伴有口渴感。
2. 体重下降:儿童糖尿病患儿常伴有明显的体重下降。
3. 疲乏无力:疲劳感是儿童糖尿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4. 食欲改变:患儿可能出现食量增加或食欲下降的情况。
5. 皮肤问题:儿童糖尿病患儿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较为常见。
三、诊断方法1. 血糖检测:常规血糖检测用于初步筛查糖尿病。
2. 糖耐量试验:糖耐量试验可以进一步确认糖尿病的存在与程度。
3. 测定胰岛素水平:通过测定血中胰岛素水平来评估胰岛细胞功能和疾病进展情况。
4. 尿液分析:检查尿液中的糖、酮体等物质的含量。
5. 免疫学检测:通过检测血中的抗胰岛细胞抗体等免疫学指标有助于判断儿童糖尿病的类型。
四、治疗1. 药物治疗:胰岛素注射是儿童糖尿病的主要药物治疗方法。
2. 饮食控制:合理安排饮食结构,控制糖分摄入量,保持饮食规律。
3. 运动疗法: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调节血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4. 血糖监测:定期测量血糖水平,根据测量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
5. 定期随访: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疾病进展情况。
五、预防措施1. 合理饮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
2. 注重体育锻炼:适量、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儿童糖尿病。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糖尿病风险。
4.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和家长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增强预防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款糖尿病最“爱”儿童
近日,国内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15岁以下儿童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发病率增长近4倍。
对于糖尿病,大家并不陌生,因为每个家族中都会有一两个被确诊的糖尿病人。
但我们平常所说的糖尿病基本都是2型糖尿病(成人发病型),与此次研究提及的1型糖尿病,又有什么不同呢?1型糖尿病偏爱15岁以下儿童
根据台州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何斐介绍,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最明显的区别之一是发病人群的差异,这一点从它们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来——1型糖尿病曾叫青少年发病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曾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在糖尿病人中,95%是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仅占不到5%。
“1型糖尿病的发病高峰期是10~14岁,正好是小学高年级到
初中这段时间。
我刚工作那会,1型糖尿病很少见,但20年后的今天,明显感觉病人增多。
”何斐工作21年,恰好经历了研究所覆盖的20年,所以感受也非常明显。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是全球1型糖尿病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全年龄段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1.01/10万人,其中0~14岁儿童发病率为1.93/10万人,15~29岁人群发病率为1.28/10万人,3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率为0.69/10万人。
过去20年间,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增加近4倍。
1型糖尿病进展快,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据了解,1型糖尿病的发病因至今没有定论,它的发生常与某些感染有关或感染后随之发生。
常见的感染源有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流感病毒、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及Epstein-Barr病毒等,但病毒感染后,糖尿病发生的易感性或抵抗性可能由先天决定。
“由于病因不明确,1型糖尿病难以预防,特别是病毒感染,很难预防。
”何斐说。
对于病人来说,最关键的是早发现早治疗。
因为1型糖尿病不同于2型,发病后,病情进展快,如果没有及时干预,少则数天多则数月,病人大多会因酮症酸中毒而昏迷。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家长健康素养有所提高,所以几乎都能及时发现孩子出现的问题。
”她介绍,1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也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而且,1型比2型发病状况表现得更明显,比如一个男孩,正常吃飯,但两三个星期内瘦了十几斤,或者孩子近段时间喝水量特别大,这些都是家长能明显发现的症状,所以基本都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治疗不规范会早夭何斐说,1型糖尿病一旦确诊,需要终身接受胰岛素治疗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
在没有胰岛素面世之前,病人平均生存期只有两年。
而现在,在规范治疗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孩子可以正常上学、生活,并且生长发育也不会受到影响,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结婚生子。
“如果没有按照医嘱注射胰岛素,病情反复后慢性并发症会慢慢
累积。
”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控制不好的患儿,一二十年后慢性并发症会慢慢显露,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好、失明等症状,对寿命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何斐说,现在台州各家医疗机构的预防糖尿病宣教相对还是做得比较好的,尽管医生把1型糖尿病的危害会以恰当的方式反复向家长和患儿宣传,但是因为一些患儿自控能力差,加上家长监管不力,控制不好的例子也并不少见。
有个病人,14岁时确诊,现在已经20岁,至今多次因酮症酸中毒住院治疗。
问及原因,他说有时候忘记打胰岛素,有时候在工作场所或和同学朋友聚会,不好意思打胰岛素。
“两天没打,人就不行了。
”住院治疗后,活蹦乱跳地出院了,但过段时间又故态复萌。
除了药物治疗,糖尿病人的病情还离不开“管住嘴、迈开腿”。
何斐说,对于糖尿病人的饮食,可能大家有个误区,认为要少吃,饿肚子,其实不是的。
她解释,糖尿病人的食谱其实是比较健康的食谱,正常人也完全可以参照。
糖尿病患儿饮食的原则是定时定量,摄入的
量是以满足发育需要为前提,同时不会让热量及卡路里的吸收量超过身体所需要的量。
运动也要定时定量,如果有额外运动,要额外提供饮食或减少胰岛素剂量,以满足身体需求。
(摘自《台州晚报》2018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