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_陈建文
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陈建文

#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陈建文,汪祝华¹(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是其履行工作职责的关键要素。
基于辅导员工作岗位职责和高校组织环境特征,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在知识、技能、社会角色、动机和特质五个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
根据职责-素质匹配的研究思路和高校辅导员的内隐观调查发现,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由职业态度与品质、专业知识、人际沟通与协调、自我调节、问题解决能力、外倾性六个因素所构成。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中图分类号:G641;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9)01-0084-06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modelof college counselor competenceCH EN Jian -w en,WANG Zhu -hua(S chool of Education,H uaz hong Univer sity of S cience &T echnology ,W uhan 430074,China)Abstract:Job com petence is a key facto r for college counselo r to perform their jo b task.Based their job task and the char acteristic o f colleg e circum stance,there are special require -ments to colleg e counselors on job competence including kno w ledge,skill,social ro le,mo t-i vatio n and trait.By r esearch route of function -trait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ir im plicit re -view ,the result w ere found that jo b co mpetences o f co llege counselors included six factor s:w ork attitude and quality ,pr ofessional know ledg e,ability to comm unicate and correspond,self -r eg ulation,problem -solv ing ability and extraversio n.Key words:colleg e counselors;com petence#84#2009年1月第30卷 第1期 高等教育研究Jour nal of H ig her EducationJan.,2009V ol.30 N o.1¹收稿日期:2008-10-2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0规划课题(BBA060014)作者简介:陈建文(1968-),男,湖南郴州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大学生心理、学生事务管理研究;汪祝华(1976-),女,安徽安庆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大学生心理、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高校辅导员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种方法

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社会对其要求以及学生的自我期望值都很高,心理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这关系到高校能否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因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虽然从字面意思看主要任务是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但当前高校对辅导员工作要求的现状并非仅仅限于思想政治方面,加上辅导员对学生比较了解,发现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有一定的便利条件,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被囊括在辅导员职责之中。
一、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热爱辅导员工作,责任心强,工作作风好,严于律己,是辅导员教育学生的立身之本,辅导员的心理品质是对大学生最好的影响。
所以,辅导员自身要加强心理素质的修养,具备高尚的情感,要追求心理美,要热爱每个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向上的心境。
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辅导员,在知识结构上,除要懂得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接受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
其次,要了解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因为气质类型不同,其心理活动特征也就不同。
这样,辅导员可以对不同的事情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使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工作更有针对性。
二、要了解学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了解学生是关键。
如果不了解不知道学生们有什么共性困惑,不清楚有哪些存在心理问题的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便无从谈起。
了解学生,首先要对学生整体有一个全面把握,对一般学生的共性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如对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对前途的迷茫问题、对感情的困惑问题等。
把握好共性问题的同时,还要重点排查特殊心理问题学生。
在新生入学之时,辅导员就要认真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学校体检结果、心理健康测试反馈、和学生逐一谈心、由学生干部及宿舍长介绍相关学生情况等,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Vol.30No.7Jul.2014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n )第30卷第7期(下)2014年7月1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模式、社会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变革给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时代给予大学生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样就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影响,因此让当代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冲突和困惑,引起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已经成为了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需求,高校必须要重视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努力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从而更好的迎接时代的挑战.2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必要性2.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特殊性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其思想方面尚不成熟,面对来自于学习、就业、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很多学生没有足够的心智和经验来应对,因此往往会觉得自己的未来很迷茫,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加之当前社会中的不良风气也加剧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社会化的现实性要求与大学生尚不成熟的心智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大学生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作为和大学生学习生活接触最多的辅导员,我们是最了解他们的人,因此我们也应该是帮助他们解决困扰、培养他们健康心理的最佳人选.2.2心理辅导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之一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和成长中的领路人,我国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已经提出,高校辅导员必须要经常性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困难与烦恼,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学习、交友、择业等.因此可见,心理辅导工作是辅导员必须要做好的重要工作职责.2.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势严峻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数据表面,我国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中约有3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近年来高校退学大学生中大约有60%的学生是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退学休学的.在部分高校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工作中,疑似存在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20%左右.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承担起自己的重要职责,努力做好高校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将心理辅导的覆盖面尽可能的扩大,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去帮助和引导每一名学生.2.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目前,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了大学生思想、心态问题中最关键的内容,随着大学生思想多元化的发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也凸显出了很多的新问题,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来开展辅导员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处理好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忽略学生自我价值、心理动力不足等问题,从而体现了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3.1适应能力差当大学生通过高考,迈入大学校园之后,很多学生离开了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家人以及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对于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还不能够很快的适应.很多学生都无法独立的解决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因此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症状.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无法科学的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希望逃避现实,或者采取攻击的方式来发泄自身的不满,有的学生一度颓废消沉,觉得自己人生失意,灰心失望,严重时甚至存在轻生的念头.3.2人际交往能力差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刚开始接触社会的最初阶段,但是依旧有很多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上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大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冯卫梅(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摘要: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怎样来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辅导员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任,对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接触最为密切,他们是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最佳人选.本文从辅导员进行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必要性出发,主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辅导员如何开展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4)07-0111-02111--. All Rights Reserved.一新生中最为突出.大一新生因为刚刚进入大学校园,对于大学生活各个方面都非常陌生.面对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一方面他们不再会像初中高中那样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照顾,另外很多同学都来自全国的各个地方,由于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彼此的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所以交往、沟通起来比较困难.3.3缺乏正确的恋爱观由于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因此他们对待爱情是草率和冲动的,很多大学生根本没有经过思考就盲目的陷入爱情之中,最终常常无法自拔.有些大学生对待爱情不够真诚,有的学生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把爱情当成消遣,还有些大学生因为爱情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业,不能够正确的处理好学习和恋爱之间的关系.3.4迷失于网络中我们知道大学期间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很多学习散漫的学生便通过上网来填充自己无聊的大学生活.网络成瘾的学生对于网络存在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常常迷失于网络中.他们在上网时精神亢奋,上课时萎靡不振,长期陷于网络之中让他们情绪波动异常,容易产生抑郁、厌烦、沮丧、孤僻的性格,让他们精神压力过大,不能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4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4.1辅导员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高校辅导员的自身心理素质常常会对大学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来说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辅导员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意志品格既是其内心世界的反映,同时也会在大学生中产生一种广泛的影响.辅导员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辅导员工作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是师生之间思想、品质、情感以及人格等多方面心理因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个过程,更是和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一种深层次的接触和交流.所以,辅导员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2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作为和大学生接触最多的人,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的教师,更是学生的朋友,因此学生工作对辅导员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不但要了解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等知识,同时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力,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高校辅导员必须要针对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辅导及咨询、变态心理学等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掌握充足的心理学知识,同时要能够将其灵活的运用到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去.辅导员还必须要了解自己所带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在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从而让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更科学,更有效,更具有针对性.4.3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高校辅导员必须要不断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辅导员必须要能够深入到学生中去,深入实际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认识,了解学生的心声,同时要结合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展开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高校辅导员应该经常性的和学生面对面沟通,和学生谈心时必须要注意情感真诚,尊重学生,对学生要无条件的关注.通过平等尊重之下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很快的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能够敞开心扉,释放自己的情绪.通过和学生进行谈心,不但能够从学生的言谈举止中了解学生的个人性格和心理状况,从现象看到本质,掌握学生心中真实的想法,同时还能够通过学生的表达倾诉找到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与困扰,在不同的阶段会出现很多普遍性的问题,例如他们的适应性问题、考试恐惧症、对待爱情的观念、毕业择业困难等,辅导员必须要抓住各个时期的关键点来开展心理辅导工作.4.4将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高校辅导员应该在日常的学生管理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辅导的理念,并不断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基层领导者,同时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心理辅导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比如说,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考虑让学生进行自信心的锻炼,不断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辅导员应该努力创造机会,尽可能的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拥有锻炼的机会,有承担责任的体验,进而在岗位中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联系起来,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联系起来,展开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让大学生都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正确的处理好成长、学习、恋爱、就业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迎接时代的挑战.5结语我们要认识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是动态的,是具有时代性、高效性以及思想性的.辅导员的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础,因此作为辅导员,必须要勇于承担起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重任.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坚持心理辅导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稳定、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1〕彭春.高校辅导员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的方法探索[J].企业家天地,2011(01):11.〔2〕罗泽如,邓国英.如何基于辅导员角色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J].中国电力教育,2012(01):46.〔3〕王啸天.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01):40.〔4〕贾明明.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J].管理观察,2013(23):19.112--. All Rights Reserved.。
高校学生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学生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的转轨,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新旧事物交锋,先进与落后对垒,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情况。
所有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承受着学习、经济、人际关系、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据调查资料显示,有超过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目前,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巨大障碍。
在我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还很薄弱、高校心理卫生教育尚未普及的情况下,肩负着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重任的学生辅导员便责无旁贷地成为学生心理的疏导者和心理卫生知识的传播者,自觉学习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深入实际,了解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根据角色理论,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
角色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角色身份的认识;角色能力是指个人承担某一角色的能力与水平。
心理辅导是指学校辅导人员对学生所做的心理服务工作。
它以一般正常人为对象,从发展取向出发,采取适应性或补救性模式,助人成长,帮助其解决学习、生活、情绪、人际关系诸方面的问题。
心理辅导员是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人员。
高校辅导员加强心理辅导员角色意识与能力,是指辅导员应经常意识到自己的心理辅导员角色身份,按照这一角色要求去做,并努力提高角色能力,以保证角色任务的完成。
心理辅导员角色,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与国人普遍对心理认识偏低有关;与教育功能偏重于社会功能、忽视个体功能有关;也与辅导员自身的观念、态度有关。
现在学生发展出现了新特点,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素质教育也要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培养,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员角色及突显出来,在辅导员工作中占重要地位。
必须加强心理辅导员角色意识与能力,才能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
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篇: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摘要】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竞争加剧,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其成长的历程中,会遇到学习、交友、爱情、择业、社会适应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突现心理危机。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其进行心理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此,在工作中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之一。
编辑。
【关键词】辅导员如何开展心理教育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和心理疏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大学生虽然在智力上发育成熟了,但在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当社会经济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时,致使他们中部分人一时难以适应,迷茫、困惑、无所适从,心理负荷普遍加剧,突现心理危机。
面对这些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帮助和引导的人是辅导员。
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应了解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教育管理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和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并在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本文就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辅导员必须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准确实施心理辅导一般来讲,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有五种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能够满足这五种基本需要,那么他们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健康的;反之,则会引发心理问题。
因此,对大学生五种基本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辅导的第一步。
1.1 心理独立感的需要这是大学生走向成人、走向生活最基本的需要,现实生活中确有部分大学生并不能顺利地闯过这一关。
因为,他们除了读书,对外界了解不多,缺乏一定的社会鉴别能力,不能判断,不能分辨社会中出现的种种。
一旦进入新环境如同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独立但又不知道如何独立的矛盾时常困扰他们,心理上会感到恐惧,产生不安全感,此时特别需要心理上的支持。
高校辅导员应对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对策思考-教育文档

高校辅导员应对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对策思考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在新生入校初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帮助高校辅导员了解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状况及特点,筛查高校新生中的心理高危人员,发现潜在的学生心理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干预。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1]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在学业上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上,缺乏交往愿望,缺乏社交态度和技巧、人际关系失调;生活上,新生适应问题,自理能力较差,承受挫折能力较弱;情绪上易焦虑;性心理障碍等问题。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应对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对策思考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1.预防教育高校辅导员长期在学生工作第一线,对大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做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
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危机,察觉自我伤害的前兆,对出现自我伤害预兆的同学进行帮助和干预。
[2]2.早期预警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应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控制在萌芽状态。
学生工作要建立宿舍、班级、院系、学校心理危机四级预警制。
学生发生异常情况后,寝室长、班级心理委员等各级学生骨干应及时向辅导员、院学生工作分管领导报告并寻求支持,在专业组指导下及时对问题学生进行快捷、有序地干预。
3.干预措施高校辅导员在发现学生心理异常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干预。
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

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摘要: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帮助大学生处理日常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其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优势之所在,并且就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展开讨论,旨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健全其人格。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辅导;优势及策略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其人格以及各种价值观念也正处于最终的定型时期,该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身边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障碍。
随着我国受教育人数的不断增多以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要求的不断升高,普通高校的精英教育也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不再具备较强的优势,由此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优势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身心发展以及自身的素质教育受到社会的重视,高校作为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义不容辞。
辅导员就如同基础教育中的班主任,其负责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大小事务。
为了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能力,其在自身的发展中会接受到各方面的专业培训,心理学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具备一定的心理教育知识与技能,因此,由辅导员来负责大学生日常的心理辅导是比较有优势的,这也是其他专业任课教师所欠缺的素质能力。
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就决定了其要经常与学生打交道,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其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比较长,负责学生的所有档案,因此,其对学生的了解也比较全面透彻,可以及时的发现并且处理学生在专业学习以及校园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加??对学生的引导。
除此之外,由于辅导员日常与学生的联系沟通比较密切,再加上当前高校的辅导员年龄不大,与大学生之间不容易存在代沟,学生也比较喜欢与辅导员打交道,因此,辅导员对其的心理辅导,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方面,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方 面 。可 以说 是 学 生 的在 校 父 母 。对 于 高 校 学 生 的 心 理 问题 , 辅
导 员 要 找 好 方 法 和 技 巧进 行 心理 的疏 导 。 开设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的知 识 讲 座 , 举 例 说 明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的重 要 性 , 和 大 学 生 心 理
现 问题 。 对 一 些 特 殊 状 态 的 学 生 要 采 取特 别 的关 照 , 经 常关 t 7 学 生 .让学 生感 觉 到 温 暖 。对 一 t 7理 问题 严 重 的学 生 及 时 的进 行 疏
导, 做 好 预 防 工 作 防 止 恶性 事件 的发 生 。 辅 导 员 要 和 学 生 改变 传 统 的 师 生 关 系 的方 式 . 从朋 友做起 。 经常一起参加 集体活动 、 一 起聊天散步 , 这样 才 能更 容 易 进 入 学 生 的 队伍 , 才 能 更 融 洽 的交
扭 曲 的 严 重后 果 。 在平 时 的学 习 和生 活 中要 正 视 心 理 问 题 的 存 在. 作 为 辅 导 员 老 师 要 及 时 发 现 问题 解 决 问题 。 努 力 营 造 良好 的
心 理 健康 氛 围 , 传 播 正 能 量 。加 强 系 与 系 之 间 的 文 化 建 设 , 实 践 活动 。 校 园 文化 能 够 使 学 生 从 实 践 中找 到 自我 价值 和归 属 感 , 陶
流也 更 有 利 于 辅 导 员 对 பைடு நூலகம் 生 心 理进 行辅 导 。
任 务 不 重 。这 就 使 得 他 们 像 脱 缰 的 野 马 一 样 开 始 放 任 自己 。很
多学生沉迷 于网络游戏来 打发时间 . 来 填 充 自己 的 生 活 。 网 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陈建文1,杨一平2(1.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2.华中科技大学政治教育系,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心理辅导的胜任特征是高校辅导员履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能的关键因素。
当前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心理辅导胜任特征在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五个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要求。
由于心理辅导胜任特征良莠不齐的缘故,目前高校辅导员履行大学生心理辅导职能的状况并不理想。
我们建议从完善选聘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和强化绩效管理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胜任特征。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胜任特征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8)08-0089-05How college counselors to be competent for mental counselingCH EN Jian-w en1,YANG Y-i ping2(1.School of Ed ucation,H uaz hong Univ ers 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 y,Wuhan430074,China;2.Political Education D ep ar tment,H uaz hong Univer sity of S cience and T echnology,W uhan430074,China)Abstract:Mental co unseling competence is a key factor fo 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by co llege counselors.T her e are special requirem ents to co lleg e counselo rs on mental counseling com petence including kno w ledge,skills,self-concept,tr ait and mo t-i vatio n.Fo r competence ar e inter ming led w ith the go od and the bad,there w as not better re-sult o n the function of m ental counseling by college co unselors.We pro pose that sev eral management m easures should be carried o ut to improv e m ental counseling co mpetence o f co-l lege counselors,w hich include perfection of personnel cho ice,increasing the str ength of per-so nnel train and enhancing per for mance manag ement.Key words:colleg e counselors;m ental counseling;competence在世纪之初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被提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教社政[2001]1号)指出,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892008年8月第29卷 第8期 高等教育研究Jour nal of H ig her EducationA ug.,2008V ol.29 N o.8收稿日期:2008-06-1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 十一五 规划课题 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的研究 (BBA060014)作者简介:陈建文(1968-),男,湖南郴州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大学生心理研究和学生事务管理研究;杨一平(1954-),女,江苏江都人,华中科技大学政治教育系副教授,从事大学生心理辅导实务与研究。
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于2006年7月专门出台的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强调,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大学生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高校辅导员能否履行好心理辅导职能无疑是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那么,高校辅导员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工作?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做心理辅导工作时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使高校辅导员更好地履行心理辅导的职能?本研究试图回答这三个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具备哪些素质才能胜任心理辅导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高校辅导员能否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工作,首先就要看他们是否已经具备从事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即是否拥有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胜任特征。
而要系统地分析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的胜任特征,则要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是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自身的特异性。
毫无疑问,大学生心理辅导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工作内容、工作目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等教育环节上看,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又与传统的德育工作有很大的区别。
[1]大学生心理辅导,是指学校辅导人员运用其专业素质,给大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和服务,其根本目的是 助人自助 ,是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环境,确立目标,克服成长障碍,调整自己,增强社会适应,作出明智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第二,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过程中所承担任务的特异性。
为了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常学校需致力于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网络:一级网络由班级心理卫生委员及心理卫生骨干成员组成,主要起着对心理问题迅速反馈、学生自助和互助的作用;二级网络则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和院系党总支书记,主要起着跟踪辅导、早期预防的作用;三级网络则由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专职教师及聘请的专家教授组成,其职能主要是制定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计划,给予一、二级网络学术辅导,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给予咨询。
[3]由此可见,二级网络承上启下,至关重要,而高校辅导员是二级网络的中坚力量。
第三是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胜任特征的特异性。
Nor-dhaug的胜任特征分类理论认为,胜任特征可以从任务特异性、行业特异性和单位特异性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4]据此我们认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胜任特征属于任务特异性高、行业特异性高而单位特异性低的行业技术胜任特征。
高任务特异性是指心理辅导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不同于专业教学和行政管理,也不同于一般性学生事务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行业特异性是指针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不同于高校之外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活动,它可能带有学校教育和管理的特征;低单位特异性是指高校辅导员一旦拥有学生心理辅导的胜任特征,他作为专业人才可以跨院系、跨学校流动使用。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胜任特征是指在高等教育行业中从事学生辅导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职能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
正是由于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的特异性,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在心理辅导胜任特征上也有特殊的要求。
基于以上三个与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胜任特征有关的特异性问题的分析,本研究从上述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胜任特征的操作性定义出发,对4所高校84名辅导员进行了行为事件访谈或问卷调查。
访谈或调查过程如下:首先,让调查对象分别描述过去从事大学生心理辅导的2个成功案例和2个失败案例;然后,要求他们根据4个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回答以下开放性问题: 您认为高校辅导员要胜任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应该具备哪些个人特征(从知识、技能、自我认识、人格特质和动机特征五个方面来描述) 。
最后,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质的分析,资料分析的结果见表1。
表1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胜任特征的调查结果特征类型特征项目知识心理学基础、心理辅导、教育学、思想政治、法律、管理学、医学技能语言表达、人际沟通、观察与理解、分析与判断、引导与鼓励、移情与体谅、建议与指导自我概念自我认识、自尊、自信、自我克制、自我鼓励特质善解人意、有爱心、有同情心、有亲和力、宽容大度、有耐心的、情绪稳定的、反应快的、敏锐的、做事有条理的、积极的、理智的、热情的、乐观的动机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精力充沛、利他观念、服务意识、成就感、职业道德根据胜任特征的结构模型理论,胜任特征主要90包括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五个层面。
[5]知识、技能属于基准性胜任特征,它们是外显的,容易通过培训而获得,也是对胜任者基础素质的要求;而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则属于鉴别性胜任特征,它们是内隐的,通过培训较难发生改变,也是区分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的关键因素。
[6]从表1看出,高校辅导员要履行大学生心理辅导职能,既需要拥有体现专业特色和职业功能特色的基准性胜任特征,比如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进行沟通、辅导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拥有决定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绩效优劣、最终影响辅导员整体工作水平和层次的鉴别性胜任特征,比如自我认识方面的较高要求,对待大学生的人际特质和对待辅导员工作的动机与态度的较多要求。
从胜任特征的项目数量和内容看,鉴别性特征的要求还相当高。
二、高校辅导员能否胜任心理辅导工作高校辅导员能否履行学生心理辅导的工作职能,一方面要看他们是否具备承担学生心理辅导职能的胜任特征(上述已讨论),另一方面还要看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是如何从事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在这个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通过4所高校218名高校辅导员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高校辅导员履行心理辅导职能的情况并不理想。
具体分析,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很少履行心理辅导职能。
根据我们对高校辅导员职责和任务的有关文献分析(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文件),高校辅导员需要履行四个方面的职责:学生组织管理、学生事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其中心理辅导包括学习心理辅导、人际交往辅导、职业生涯辅导、心理健康辅导等内容。
由此可见,心理辅导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之一。
而且,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但是,我们的调查发现,45.3%的辅导员没有从事心理辅导工作,37.4%的辅导员偶尔从事心理辅导工作,只有17.3%的辅导员基本上在从事心理辅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