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全程复习构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1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人教版

3.燃烧热与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比较
比较角度
燃烧热
中和反应反应热
相 能量变化
放热
同 点 ΔH
ΔH<0,单位:kJ·mol-1
反应物的 量
可燃性物质为1 mol
不限量
生成物的 不量
不限量
H2O(l)是1 mol
同
1 mol可燃物完全燃 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
点
反应热的 含义
烧生成稳定化合物 时放出的热量;其 中:C―→CO2(g),
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和可溶 性盐时放出的热量;不同的反应
物中和反应反应热大致相同,均
H―→H2O(l)
约为57.3 kJ·mol-1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概念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热化学方程式意义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如: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表示在 25 ℃,101 kPa 时,1_mol 固体碳和 1_mol 氧气反应 生成 1_mol 二氧化碳,同时放出 393.5_kJ 的热量。
解析:由“玻璃片与烧杯粘结在一起”知水结冰了,说明 烧杯内发生的反应导致容器周围温度下降,则该反应为吸热反 应,故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中有热能转化为 化学能,A、B、D项错误,C项正确。
答案:C
题组二 燃烧热和中和热 4.(2017·烟台月考)测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 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 NaOH 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 NaOH 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 NaOH 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 的温度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梳理)

第1节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梳理】一、化学反应与热能1、化学能与热能转化的实验探究 (1)镁与盐酸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产生大量气泡、温度计指示温度升高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 +2H +===Mg 2++H 2↑,该反应放出热量(2)Ba(OH)2·8H 2O 与NH 4Cl 晶体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b .用手摸烧杯底部有冰凉感觉 c .用手拿起烧杯,玻璃片黏结到烧杯的底部d .烧杯内反应物成糊状化学方程式为:Ba(OH)2·8H 2O+2NH 4Cl=BaCl 2+2NH 3↑+10H 2O ,该反应吸收热量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1)宏观解释——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同。
宏观解释放热反应示意图吸热反应示意图(2)微观角度——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不同。
微观解释反应物、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变化关系 能量变化 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 <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放出能量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 >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吸收能量3、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五放四吸)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放热反应:①燃烧反应①酸碱中和反应①金属和水或酸的反应①大多数化合反应①铝热反应(2)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①铵盐与碱的反应①CO2或水蒸气与碳的反应①H2或CO还原CuO的反应二、能源1. 能源的分类2.能源的利用(1)当前我国使用最多的能源:化石燃料,即煤、石油、天然气。
(2)化石燃料需亟待解决的问题:(3)解决燃料燃烧存在问题的研究方向①研究化石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和减少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损耗的技术,研究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②防止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③通过化学方法把石油、煤等化石燃料转化为清洁燃料;④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核能、等清洁、高效的新能源。
【典型例题】1.过渡态理论认为:不管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经过渡态变为生成物,都必须要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好比从一个谷地到另一个谷地必须爬山一样。
IASK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6章第1讲《化学能与热能》

第1讲化学能与热能[考纲解读]1.认识化学反响中能量转变的原由,能说出常有的能量转变形式。
2.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变,认识吸热反响、放热反响、反响热等看法。
3.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响热的简单计算。
4.认识能源是人类生计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认识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化学反响的焓变1.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响中的两大变化:________变化和__________变化。
(2)化学反响中的两大守恒:________守恒和__________守恒。
(3)化学反响中的能量转变形式:________、光能、电能等。
平常主要表现为________的变化。
2.焓变、反响热(1)定义: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的反响的____________。
(2)符号:________。
(3)单位: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1)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以以下图。
(2)从反响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3)反响热H的基本计算公式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响物的总能量H=反响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4)常有放热反响①可燃物的焚烧;②酸碱中和反响;③大部分化合反响;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响;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5)常有吸热反响①大部分分解反响;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与NH4Cl反响;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响。
4.盖斯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响,不论是________达成,还是__________达成,其反响的焓变是________ 的。
如由A到B能够设计以下两个门路:门路一:A→B(H)门路二:A→C→B(H1+H2)则焓变H、H1、H2的关系能够表示为H=。
1.同质量的硫粉在空气中焚烧和在纯氧中焚烧,哪一个放出的热量多,为何?2.放热反响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响,吸热反响不加热就不反响,对吗?3.做实验时,不论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都用到酒精灯,如何判断该反响是吸热反响还是放热反响?放热反响加热的目的是什么?4.某反响过程中系统的能量变化以以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反响过程可表示为―→―→B.E1为反响物的均匀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响的活化能C.正反响的热效应为H=E1-E2<0,因此正反响为放热反响D.此图中逆反响的热效应H=E1-E2<0,因此逆反响为放热反响5.SF6是一种优秀的绝缘气体,分子构造中只存在S—F键。
课件1:化学能与热能

3.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装置:(请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
(2)计算公式: ΔH=-0.4108.0t225-t1 kJ·mol-1。 t1——起始温度,t2——终止温度。 (3)注意事项: ①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 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②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 使碱稍过量 。
O2(g)===H2O(l)
ΔH=-285.8 kJ·mol-1,可不用标
明反应条件“点燃”。
(2)不管反应是可逆反应还是不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的
热效应都是指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计算可逆反应的反应热时,
要注意其不能进行到底。
(3)在25℃,101 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标明温度和压强,不
在此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需要标明温度和压强。
[解析] 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并且原
子序数依次递增,X、Z同主族且形成离子化合物ZX,则Z为Na、
X为H;Y、M同主族且能形成MY2、MY3两种分子,则M为S、Y 为O、G为Cl。1mol H2S的燃烧热ΔH=-a kJ·mol-1,则1mol H2S 完全燃烧生成SO2气体和H2O(l)放出a kJ的热量,所以H2S燃烧反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 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 160 kJ·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能与热能 第1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件

(5)可逆反应的 ΔH 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 应是否可逆无关。(√ )
(6)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吸热反应不加 热就不能发生。( × )
12/11/2021
题组一 焓变与反应热的概念 1.伴随下列变化而发生的能量变化中,属于反应热的 是( ) A.形成 1 mol H—Cl 键放出的能量 B.石墨转化成金刚石吸收的能量 C.Na 变成 Na+吸收的能量 D.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出的能量 解析 反应热是化学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12/11/2021
解析 反应 A 中,4 mol HCl 被氧化,放出 115.6 kJ 能 量,则反应 A 的 ΔH=-115.6 kJ·mol-1,A 错误;反应 A 中 ΔH=∑E(反应物)-∑E(生成物),则有 4×E(H—Cl)+498 kJ·mol - 1 - [2×243 kJ·mol - 1 + 4×E(H—O)] = - 115.6 kJ·mol-1,整理可得 E(H—O)-E(H—Cl)=31.9 kJ·mol-1, 故断裂 1 mol H—O 键比断裂 1 mol H—Cl 键多吸收 31.9 kJ 能量,故 H2O 中 H—O 键比 HCl 中 H—Cl 键强,B 错误; 由断键所需的能量不能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由反应 A 可知,O2 可将 HCl 氧化为 Cl2,则 O2 的氧化性强于 Cl2,故 O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 Cl 元素,C 错误;由 B 项分析可知, 断开 1 mol H—O 键与断开 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 31.9 kJ,D 正确。
12/11/2021
(3)产生原因
12/11/2021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2/11/202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4.反应 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 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 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解析:选 D 因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①为吸 热反应,反应②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②放出的热量 比反应①吸收的热量多。选项 A,图中反应①为放热 反应,反应②为吸热反应,且总反应为吸热反应,错; 选项 B,图中反应①和反应②均为吸热反应,错;选 项 C,图中反应①和反应②均为放热反应,错。
角度一 焓变与反应热的概念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 热就不能反应。( )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 (3) 伴 有 能 量 变 化 的 物 质 变 化 都 是 化 学 变 化 。
() (4)吸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不能发生。( ) (5)Na 转化为 Na+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该过程的 反应热。( )
放出热量, NH4NO3 固体溶于水时吸热,这些过程都 不属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因为这两个过程中都没 有生成新物质,即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角度二 能量变化图像分析
3. 已 知 某 化 学 反 应 A2 (g) + 2B2 (g)===2AB 2(g)(AB2 的分子结构为 B—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 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第 1 节 化学能与热能
[高考导航]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 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 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1.焓变和反应热 (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 放出或吸收 的热量。 (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内能差,ΔH=H(生 成物)-H(反应物)。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其符号为 ΔH ,单位是 kJ·mol-1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①吸收或放出 ②恒压 ③ΔH ④kJ·mol-1 ⑤吸收 ⑥放出 ⑦> ⑧> ⑨< ⑩< 物质的量 反应热 放出 285.8 kJ 1 mol 稳定的氧化物 -1 kJ·mol 1 mol C CO2 C(s)+O2(g) CO2(g) Δ H=-393.5 kJ·mol-1 负 1 mol H2O kJ·mol-1 H+(aq)+OH-(aq) H2O(l) ΔH=-57.3 kJ·mol-1 小 环形玻璃搅拌棒 温度计 隔热、 保温,减少实验 过程中热量损失 碱稍过量 始态和终态 反应途径 煤 石油 天然气 可再生
3.已知氯气、 溴蒸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 Q2 均为正值): H2(g)+Cl2(g) 2HCl(g) ΔH=-Q1 kJ·mol-1 -1 H2(g)+Br2(g) 2HBr(g) ΔH=-Q2 kJ·mol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Q1>Q2 B.生成物的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生成 1 mol HCl(g)放出 Q1 kJ 热量 D.等物质的量时,Br2(g)具有的能量低于 Br2(l)
三、燃烧热和中和热 1.燃烧热
2.中和热
3.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装置
(2)50 mL 0.55 mol·L NaOH 溶液和 50 mL 0.50 mol·L 稀盐酸混合反应。
0.418 (������ 2 -������ 1 ) (3)计算公式:ΔH=- 0.025
-1
-1
kJ·mol
1.物质能量与反应吸、放热之间的两个关系 (1)E(反应物)>E(生成物),放热反应,ΔH<0。 (2)E(反应物)<E(生成物),吸热反应,ΔH>0。 2.明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判断的 4 点注意事项 (1)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2)ΔH 的符号与单位。 (3)ΔH 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 (4)燃烧热、中和热等条件的限制。 3.运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热的计算技巧——“三调一加” 一调:根据目标热化学方程式,调整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反应 物和生成物的左右位置,改写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思维导图-高清脑图分享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与热能任何化学反应都存在着能量的变化,所以就有了化学能的概念,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当化学反应将化学能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把反应分类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我们都知道,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是通过化学键相结合的,化学反应中伴随着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旧键的断裂需要从环境中吸取热量,新键的生成会自身放出热量到坏境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因此有两种判断是吸热还剩放热的方法比较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比较反应物化学键总键能和生成物总键能的大小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绝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解释一下为什么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绝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由相对于生成物较为简单的反应物通过反应生成生成物,简单的物质的键能通常比较低所以吸收一点热量就能断开化学键,而生成物是相对反应物较为复杂的物质键能比较大所以要放出更多的热量来形成新键(这里明白了那为什么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也就清楚了)吸热反应绝大多数的分解反应;铵盐与碱的反应;绝大多少以一氧化碳、碳、氢气为还原剂的非燃烧反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化学反应与电能原电池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构成闭合回路2、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3、要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4、电解质溶液关于电子的移动若先将负极放入电解质溶液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失去电子,此时电子不会移动到正极而是与电解质溶液中的正离子结合,若此时将正极插入电解质溶液,由于两电极是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所以各自的电势也不同,电极的电势差形成的电场使导体中的电子定向移动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化学反应的速率我们有时候可能会需要比较同一个的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在进行比较时,要使用同一定义或标准下的数据。
这时科学家就定义了一个标准——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衡量化学反应快慢注意:要指明是哪个物质的反应速率,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可能不一样即:v(B)=ΔtΔc(B)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温度:温度可以提高分子的速度导致的动能的增大、速度越快与其他分子发生反应的几率也会增大2、提高反应物的浓度:浓度越大,分子的数量越多,参加反应的几率增大3、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化学反应的限度大多数反应都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少,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的速率增大,必然会有个时候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纲要求】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
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 单计算。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1
Si—O 460
Si—Cl 360
-1
H—H 436
H—Cl 431
Si—Si 176
Si—C 347
工业上的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2H2(g)===Si(s)+4HCl(g),该反应
+236 kJ· mol 的反应热(ΔH)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SiCl4、H2 和 HCl 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容易计算,而产物硅属于原子晶体, 可根据原子晶体的结构计算晶体硅中的共价键的数目。 mol 晶体硅中所含的 Si—Si 1 键为 2 mol,即制取高纯硅反应的反应热 ΔH=4×360 kJ· mol 1+2×436 kJ· mol 1- (2×176 kJ· mol 1+4×431 kJ· mol 1)=+236 kJ· mol 1。
(2)注明物质状态:常用 s 、 l 、 g 、 aq 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 (3)注意符号单位:ΔH应包括“+”或“-”、数字和单位(kJ· -1)。 mol
(4)注意守恒关系:①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
②能量守恒。(ΔH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I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
(5)区别于普通方程式:一般不注“↑”、“↓”以及“点燃”、“加热”等。
(4)在 25 ℃、101 kPa 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 Q kJ,其燃烧 生成的 CO2 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 100 g CaCO3 沉淀, 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
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2Q kJ· mol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
3.实验室用 4 mol SO2 与 2 mol O2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 O2(g) 2SO3(g) ΔH=-196.64 kJ· mol 1,当放出 314.624 kJ 热量时,
-
80% SO2 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14.624 kJ 解析 当放出热量为 314.624 kJ 时,参加反应的 SO2 的物质的量为 ×2 196.64 kJ 3.2 mol mol=3.2 mol,故 SO2 的转化率为 ×100%=80%。 4 mol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热能 、光能、电能等。通常主要表现 为 热量 的变化。 2.焓变、反应热 (1)定义: 在 恒压 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 热效应 。 (2)符号: ΔH 。 mol (3)单位: kJ· -1 或 kJ/mol 。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1.熟记反应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 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 2.规避两个易失分点 (1)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缺少任一个 过程都不是化学变化。
(2)计算物质中键的个数时,不能忽略物质的结构,如1 mol晶体 硅中含2 mol Si—Si键。1 mol SiO2中含4 mol Si—O键。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3)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4)吸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不能发生
( √
)
( × ) ( × )
(5)Na转化为Na+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该过程的反应热
(6)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
( × )
( × )
解析 (5)(6)是物理变化过程,其能量变化不能称为反应热。
-1 220 kJ· -1 mol +3F2(g)===SF6(g)的反应热 ΔH 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断裂 1 mol S—S 键吸收能量 280 kJ, 断裂 3 mol F—F 键吸收能量 3×160 kJ, 则吸收的总能量为 Q 吸 =280 kJ+3×160 kJ=760 kJ,释放的总能量为 Q 放 =330 kJ×6=1 980 kJ,由反应方程式:S(s)+3F2(g)===SF6(g)可知,ΔH=760 kJ· mol -1 980 kJ· mol 1=-1 220 kJ· mol 1。
-1
(3)已知拆开 1 mol H—H 键、1 mol N—H 键、1 mol N≡N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 436 kJ、 kJ、 kJ, N2 与 H2 反应生成 NH3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91 946 则
N2(g)+3H2(g)===2NH3(g) ΔH=-92 kJ· -1 m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 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且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 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也要加倍。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
1.ΔH的单位“kJ· -1”的含义是什么? mol
答案 “kJ· mol 1”并不是指每摩尔具体物质反应时伴随的能量变化,而是指给定形式 的具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如 2H2(g)+O2(g)===2H2O(g) ΔH=-483.6 kJ· mol 1,此反应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I
考点一
焓变与反应热
吸
放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 (3)常见放热反应 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 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4)常见吸热反应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
③Ba(OH)2· 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 8H
重难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考点一
焓变与反应热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能与热能
考点三 考点四
燃烧热和中和热 有关反应热的比较、 计算
考点五
能源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I
考点一
焓变与反应热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 物质 变化和 能量 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 质量 守恒和 能量 守恒。
ΔH=+67.8 kJ· ΔH=+67.8 kJ·mol1。 mol 1。 (2)2 SiH 自燃放出热量 89.2 kJ,1 mol SiH4 自燃放出热量 1 427.2 kJ,故热化学 (2)2 ggSiH4 4 自燃放出热量89.2 kJ,1 mol SiH4 自燃放出热量 1 427.2 kJ, 故热化学方 方程式为 SiH4(g)+2O2(g)===SiO2(s)+2H2 ΔH=-1 427.2 kJ· mol 程式为 SiH4(g)+2O2(g)===SiO2(s)+2H2O(l)O(l) ΔH=-1 427.2 kJ· 。 1。 mol 1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I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表示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的 物质的量 和反应热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物质 变化和 能量 变化。
如:2H2(g)+O2(g)===2H2O(l) ΔH=-571.6 kJ· -1 mol
表示: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 3.书写 (1)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绝大多数反应 是在25 ℃、101 kPa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1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题组一 题组一 1 2 题组二
3
4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 (1)23 NO 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则生成 mol NO2 2 吸收的热量为 67.8 解析 (1)23 ggNO22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则生成 22 mol NO吸收的热量为 67.8
kJ。吸热反应 ΔH 为正值,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N2(g)+2O2(g)===2NO2(g) kJ。吸热反应 ΔH 为正值,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g)+2O2(g)===2NO2(g)
解析 该图表示的正反应放热,ΔH为负值,逆反应吸热,ΔH为正值, D错误。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1 题组训练 反应热的基本计算方法 2 3
2.(2011· 重庆理综,13)SF6 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 S—F 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 280 kJ,断裂 1 mol F—F、S—F 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160 kJ、330 kJ,则 S(s)
N (g)+2O (g)===2NO (g) ΔH=+67.8 kJ· -1 mol
(2)SiH4 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 SiO2 和液态 H2O。已 知室温下 2 g SiH4 自燃放出热量 89.2 kJ。 4 自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SiH
SiH4(g)+2O2(g)===SiO2(s)+2H2O(l) ΔH=-1 427.2 kJ· m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