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气功18式
太极拳养生功十八式

太极拳养生功十八式太极拳养生功十八式传统的太极拳养生功十八式,具有较高的健身养生功效。
这套功法符合科学健身的规律,对人体的神经、循环、呼吸、消化、骨骼、关节、肌肉等都有积极的影响,能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自身免疫力,对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练功时要求心静体松,以意领气,以气运身。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养生功十八式。
太极拳养生功十八式1、无极静桩(图1)站稳左脚,右脚横向迈出。
平衡两脚重心,两脚相距肩宽。
头顶放松,身体下蹲一点;脸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颈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两肩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胸部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腹部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臀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大腿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小腿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脚底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
心静体松地站桩2~3分钟。
太极拳养生功十八式2、太极起势(图2)身体慢慢下蹲,两脚相距与肩宽。
两脚慢慢蹬起来,两手往上抬。
手臂环状收回。
松肩,两手分别向外分开。
身体慢慢下蹲。
两手往下落。
练18遍。
太极拳养生功十八式3、推波助浪(图3)初式左或右半马步。
后脚蹬,两手向前推,转成弓步。
前脚蹬,后坐半马步,转成两手收回在肋旁。
左式、右式各练18遍。
太极拳养生功十八式4、左右云手(图4)马步站立,左手抱圆。
腰胯左转完成时,右手抱圆。
腰胯右转完成时,左手抱圆。
左式、右式各练18遍。
太极拳养生功十八式5、易筋甩手(图5)身体站直,两脚相距肩宽,两臂同方向前后摇甩,向后用点气力,向前不用力,脚跟抬起离地,脚趾用力抓住地下。
练36遍。
太极拳养生功十八式6、左右撵猴(图6)初式左半马步,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抱球。
滚球,重心稍向前。
后坐,左手推出去。
转为右半马步,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抱球。
滚球,重心稍向前。
后坐,右手推出去。
左式。
右式各练18遍。
太极拳养生功十八式7、手肩相合(图7)右手在左上往肩后面的胛骨拍去,左手在右下往腋窝后面的胛骨拍去。
左手在右上往肩后面的胛骨拍去,右手在左下往腋窝后面的胛骨拍去。
精要十八式图文教学

精要十八式图文教学动作名称1起式10。
掩手肱拳2。
金刚捣碓11。
高探马3。
懒扎衣12。
左蹬一跟4。
六封四闭13。
玉女穿梭5。
单鞭14。
云手6。
白鹤亮翅15。
转身双摆莲7。
斜行16。
当头炮8。
搂膝17。
金刚捣碓9。
拗步18。
收式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间轻抵上颚,二目平视。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缘、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二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松肩沉肘: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屈膝松胯,两脚踏实,二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身体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二目平视。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裆部要松、虚、活。
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
此动呼气。
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二式:金刚捣碓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缠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90 度,重心由右移到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左顺右逆缠向右后,目视左前方。
此动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且微向右转,两手掤,目视左前方。
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松胯塌腰,劲贯手掌。
此动吸气。
要求:左腿上提,身体下沉,上下相合。
切忌弯腰突臀。
此动吸气。
18式养生太极拳口令

18式养生太极拳口令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一种自然规律形成于客观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武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8式养生太极拳口令。
欢迎阅读!18式养生太极拳口令介绍1、太极起势2、金刚捣碓3、懒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白鹅亮翅7、斜行8、搂膝9、拗步10、掩手肱拳11、高探马12、左蹬一跟13、玉女穿梭14、云手15、转身双摆莲16、当头炮17、金刚捣碓18、收势练习太极拳的好处1.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用意。
练拳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和第二信号系统处于高度的兴奋集中状态,而皮质的其他大部分地区则处于抑制状态,这对于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十分有益。
因为打破了病理的兴奋灶,修复和改善了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某些局部的病灶也就逐渐减轻或消失了。
练习时的“眼随手转”和推手中的“推荡往来”,有助于视神经和皮肤反应能力得到提高。
2.有助于心血管系统健康练习太极拳要气沉丹田,腹式呼吸时膈肌和腹肌收缩与舒张,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肌肉活动时毛细血管充分开放,加速静脉和淋巴的回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有助于保持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
3.增强呼吸机能深长细缓的呼吸特点,对提高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良好作用。
长期练习者,呼吸频率会减少,肺活量和呼吸差会增大。
4.促进物质代谢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调节过程的改善,对肠胃也起到按摩作用,促进肝内血液循环,增强肾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体内的物质代谢。
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降低胆固醇含量和软化动脉。
各式太极拳的特点陈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要求身体和心灵要一致。
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曲伸人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棚、捋、挤、按”等法则,借力制动,舍己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松自然,轻灵沉著兼而有之。
太极气功18式

1
2
第一式 : 起勢調息
姿勢:自然站立,兩腳平行,與肩同寬或稍寬些;上體正直,眼睛向前平看 含胸拔背,兩手自然下垂。動作是: (1)兩臂慢慢向前平舉,兩手稍高於肩,手心向下,同時吸氣。 (2)上體保持正直,兩腿屈膝下蹲(膝關節彎曲150度左右,注意不要 超出腳尖),兩手輕輕下按,直到肚臍平,掌心向下,同時出氣。
姿勢:接上式動作。 (1) 當左手推掌在胸前與右手相擦之際,將兩手掌朝下,經腹前向下 向後劃弧( 像划船) 。兩腿彎曲,上體保持持正直,眼往前看,兩 手繼續往後到盡處,繼續呼氣。 (2) 在兩腿伸直的同時,兩掌外翻,兩臂伸直,掌心逐漸朝上、朝前 同時吸氣。
要點:手臂注意伸直,下蹲時呼氣,站立時吸氣。 意念:悠然自得地在湖心划船。 呼吸:手往上時吸氣,手往下時呼氣。 作用:增強消化功能治療腸胃病、心藏病、神經衰弱,並能使頭腦清晰 。 練習次數六次( 一呼一吸為一次) 。
要點:兩手以胸前交叉為界,掌內收和前推時都用內勁。內收時眼看內收 掌,前推時眼看前掌。
意念:像空中列車在手臂上翻滾。 呼吸:兩手以胸前小魚際交叉為界,掌往後收時吸氣,掌往前推時呼氣。 作用:治療肩、肘、脕關節炎及哮喘、氣管炎等症。 練習次數六次( 一呼一吸為一次) 。
11
12
第六式 : 湖心划船
要點:輪臂時,兩手是以兩肩關節的圓心,從內下往外上劃兩個大圓形,兩手 在頭頂時,可抬頭挺胸幫助吸氣;吸氣時膝關節伸直,呼氣時膝關節彎 曲。
18式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讲解

xxxx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动作名称:一、xx起势二、xx捣碓三、懒扎衣四、六封四闭五、单鞭六、白鹅亮翅七、斜形八、搂膝九、拗步十、掩手肱拳十一、高探十二、xx十三、玉女穿十四、云十五、转身摆莲十六、当头十七、xx捣碓十八、收势动作歌诀:起势捣锥懒扎衣封闭单鞭鹅亮翅斜行搂膝拗步连肱拳探马蹬跟一穿梭云手摆莲脚头炮捣锥收势了教学口令:第一式起势1.并脚站立2.开步(提-开-落)3.两臂前掤4.xx按掌1.右转松沉2.xx前掤3.右转平捋4.提膝出步推掌5.马步下捋6.弓步分手7.虚步前合-起-落8.提膝举拳9震脚砸拳;第三式懒扎衣1.旋腰十字 2.提膝按掌 3.出步切掌 4.右转茶壶第四式六封四闭1.缠腰搭腕2.下捋xx上棚 3.右转按掌收脚第五式单鞭1.缠手抽丝 2.提膝出步 3.转体击肘 4.回转搭腕5,弓步分手第六式白鹅亮翅1.左转交掌 2.上步插掌 3.跟步分掌第七式斜形 1.xx砍掌2.右转提膝3.出步推4、马步合掌5.弓步搂推6.右转开掌7.松合转正第八式搂膝1.松沉前合2.收脚提掌第九式拗步1.推掌下捋提膝2.xx一步3.xx二步xx三步交掌第十式掩手肱拳1.xx开掌2.右移蓄拳 3.蹬腿转腰顶肘发拳第十一式高探马1.旋腰下合分掌 2.旋腰撤步上合分掌第十二式xx跟1.收脚交掌2.开脚开掌3.提收脚交拳4.蹬脚开崩拳第十三式玉女穿梭1.合分掌右转虚步2.手脚提震3.收脚交掌4.蹬脚开崩掌5.跳步穿掌-架掌插脚-转体捋掌第十四式云手1.掤掌出脚 2.叉步xx-出步右云 3.叉步xx-出步右云 4.叉步xx第十五式转身摆莲脚1.转体提膝2.出步推掌3.弓步下捋4.旋腰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1.撤步前棚2.右转后捋蓄拳3.左转发拳1.右转后捋2.xx马步下捋3.弓步分手4.虚步前合-起-落5.提膝举拳6震脚砸拳;第十八式收势1.开掌捧气2.按掌沉气3.直立收脚xx太极拳其主要特点有: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xx”,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xx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xx架子,xx体健者则可练低xx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xx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太极拳入门套路(十八式)详解

太极拳入门套路(十八式)详解太极拳入门套路(十八式)简介太极拳入门套路(十八式)是萃取传统太极拳套路精髓创编的一套适合全民习练的基础套路。
初学者可作为入门学习之用,动作少易学,路线简易好记,既保留了传统太极拳套路的风格,又迎合了现代人快节奏下养生健身的需求。
达到从繁华中求简单,从简单中练精,从练精中入神,一通百通、入神化虚的效果。
套路拳式名称1、起势2、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7、海底针8、闪通背9、云手(2个)10、单鞭11、左右分脚12、倒撵猴(3个)13、左右打虎14、回身右蹬脚15、进步搬拦锤16、如封似闭17、十字手18、收势套路演练说明(以面向南起势为例)预备:身形:面向南,两脚并拢,身体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头容正直,嘴自然微闭。
要求:1、两眼平视,下颌微收,舌抵上腭,自然呼吸。
2、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尾闾中正、松腰松胯。
并贯穿于整套动作之中。
第一式起势动作一:重心右移,提起左脚,脚跟先离地;向左开步,脚尖先着地,渐全脚踏实,重心移至两脚中间。
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
上体保持身形不变。
动作二:全身放松,两膝微曲,两臂自然向前、向上抬起,掌心朝下。
高与肩平,与肩同宽。
动作三:沉肩坠肘,两臂下落于胯旁,舒掌坐腕,然后曲膝下蹲。
要点:动作连贯,呼吸自然。
下蹲时上身保持正直,膝盖不过脚尖,臀部不后凸,保持尾闾中正。
第二式揽雀尾(一)左掤式动作一:重心左移,右转腰带动右脚尖外摆(朝西南方向),右臂随转腰微抬,沉肩坠肘。
动作二:重心慢慢移至右腿,提左脚收于右踝内侧,同时左臂随腰向右收至腹前,左右手呈抱球状,两掌心相对。
动作三:右腿坐实,左脚向前方(南)轻轻迈出(注意两脚不在一条线上),脚跟先着地。
蹬右腿,重心渐渐移向左脚而至全脚踏实,成左弓步;左小臂随身体向南、向上掤出,高与肩平,掌心向内;右手下採至右胯前外侧,高与胯齐,掌心向下。
两掌有对拉之意。
精要十八式图文教学

精要十八式图文教学动作名称1。
起式10。
掩手肱拳2。
金刚捣碓11。
高探马3。
懒扎衣12。
左蹬一跟4。
六封四闭13。
玉女穿梭5。
单鞭14。
云手6。
白鹤亮翅15。
转身双摆莲7。
斜行16。
当头炮8。
搂膝17。
金刚捣碓9。
拗步18。
收式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间轻抵上颚,二目平视。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缘、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二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松肩沉肘: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屈膝松胯,两脚踏实,二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身体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二目平视。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裆部要松、虚、活。
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
此动呼气。
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二式:金刚捣碓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缠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90度,重心由右移到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左顺右逆缠向右后,目视左前方。
此动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且微向右转,两手掤,目视左前方。
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松胯塌腰,劲贯手掌。
此动吸气。
要求:左腿上提,身体下沉,上下相合。
切忌弯腰突臀。
此动吸气。
太极气功18式(简体中文版)

太极气功十八式1 2.起势调息(图 1、2、3 ):然站立,两脚平行,与肩同宽或稍宽些,上体正直,眼向前平视,含胸拔背,两手自然下垂。
动作是:)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稍高于肩,手心向下,同时吸气。
)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膝关节弯曲150度左右,注意不要超出脚尖),两手轻轻下按,直到与肚脐平,时呼气。
点:两肩下沉,两肘下垂,手指自然微屈,重心落在两腿之间,臀部下坐不可凸出,两臂下落,随身体下蹲动作协数六次(一吸一呼算一次)。
一次呼吸读两个数,单数两手上起为吸,双数两手下降为呼。
随后两手分放体侧。
42.开阔胸怀(图4、5 ):接上式动作:)将下按的两手平行上提至胸前,膝关节逐渐伸直,把向下的掌心改为掌心相对,平行向两侧拉,至尽处,做扩胸气。
)将两侧的手平行向中间篫靠拢到胸前,将两掌心改为向下,在下按过程屈膝,同时呼气。
点:两手臂伸直提直至胸前时,人就逐渐站立;两手向下按时人才开始下蹲。
提与站,按与蹲,呼与吸等动作要注练习次数六次(一呼一吸算一次)。
6 73.挥舞彩虹(图6、7 ) 接上式动作:)将下按的两手平行上提至胸前,这时膝关节逐渐伸直,两手继续上升至头顶,两臂伸直,两掌心朝前,同时吸气)重心向右脚移动,右脚微屈,全脚掌着地,左脚伸直,以脚尖着地,提脚跟,左手从头顶向左侧伸直,平放至水上。
右手肘关节弯曲成半圆形,右掌心朝下,成右体侧动作,继续吸气。
)重心向左脚移动,全脚掌着地并微屈,右脚伸直,提脚跟,以脚尖着地,右手从头顶向右侧平放,伸直平放至水上,左手肘关节逐渐弯曲上提至头顶,成半圆形,左掌心朝下,成左体侧动作,同时呼气。
点:两手挥舞时,与体侧呼吸动作要协调,看起来很柔和的样子。
练习次数六次(一呼一吸算一次)。
8 94.轮臂分云(图8、9)接上动作:)重心移至两腿之间,两腿成马步。
左掌心向上,上升直至头顶,与右手交叉,掌心向上,同时吸气。
)交叉的双手随着膝关节伸直,翻掌,掌手从上往前下方,右手从右侧往前下方,与左手交叉,右手在前,掌心向腹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健脾補腎,增強腰肌力量,治療腰肌勞損、腰腿痛。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19
20
第十式 : 馬步雲手
姿勢:接上式動作。
(1)左手推掌後,左掌心朝內與眼同高,慢慢往左移動,右手向前,掌
心向左,與臍同高,隨著腰部向向左轉的同時,兩手平行向左移轉 動,同時吸氣。 (2)向左轉到盡處時,右手往上,掌心朝內與眼同高,左手往下,掌心
要點:兩肩下沉,兩肘下垂,手指自然微屈,重心落在兩腿之間,臀部下坐 不可後突,兩臂下落,隨身體下蹲動作協調一致。 意念:排除其它雜念,開始練功,全身放鬆,人像噴水似的綿綿不斷地上下 升落。 呼吸:兩手上提,全身上升時為吸氣,全身下落時為呼氣。 作用:通過身體上升下降,發動真氣,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人體之氣像為 微波蕩漾似的在全身運行,特別對高血壓、心臟病和肝炎等患者能起 治療作用。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
7
8
第四式 : 輪臂分雲
姿勢:接上式動作。 (1)重心移至兩腿之間,兩腿成馬步,左手從左側往前下方,右手從右 側往前下方,與左手交叉,左手在前,掌心向內,交叉置於小腹前。 (2)交叉的雙手隨著膝蓋關節伸直,翻掌掌心向上,繼續交叉上升直到 頭頂,掌心向上,同時吸氣。 (3)交叉向上的手掌翻轉向外,兩臂伸直,同時從上向兩側降下,掌心 向下,到膝關節水平位置時,兩手逐漸交叉置於小腹前,肘關節微 屈,同時呼氣。 要點:輪臂時,兩手是以兩肩關節的圓心,從內下往外上劃兩個大圓形,兩手 在頭頂時,可抬頭挺胸幫助吸氣;吸氣時膝關節伸直,呼氣時膝關節彎 曲。 意念:不僅觀賞到五顏六色的彩虹,而且似飛入彩虹之中,盡情地揮舞。 呼吸:手往上時吸氣,手往下時呼氣。 作用:培育元氣,增強腰腿力量。治療心藏病、氣喘和肩關節周圍炎等症。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17
18
第九式 : 轉腰推掌
姿勢:接上式動作。
(1)站好馬步,兩手掌分放在兩腰旁,掌心朝上,左手肘關節後拉,上
體向左轉動,右掌向左前方,用內力推出,同時呼氣,然後將右手 返回腰旁,同時吸氣。 (2)體向右轉,左手向右前方推掌,同時呼氣,然後返回原姿勢吸氣。 要點:推掌是伸腕動作,掌指向上,小魚際朝前,一手推掌,另一手往後拉, 有相對用力似的,推掌和內收時都應注意內勁。 意念:有吸入正氣,增加內勁,增強體質。
作用:加強腰腿力量,促進身體血液運行,治療腰腿痛、肩周炎、肥胖等症。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33
34
第十七式 : 踏步拍球
姿勢:接上式動作。
(1)提左腿,抬右手於右肩前,當右手拍球時,左腳踏地,同時吸氣。
(2)提右腿,抬左手於左肩前,當左手拍球時,右腳踏地,同時呼氣。 要點:提手、拍球、蹬腳和呼吸動作相一致,人一邊踏步,一邊在拍球,動作 非常輕鬆愉快。 意念:輕鬆愉快,懷童雅之心。 呼吸:右手拍球,左踏踏步時吸氣。左手拍球,右腳踏步時呼氣。 作用:消除疲勞,恢複體力,治療神經衰弱、失眠、以及手足不靈活等症。
呼吸:手往上時吸氣,手往下時呼氣。
作用:增強消化功能治療腸胃病、心藏病、神經衰弱,並能使頭腦清晰 。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13
14
第七式 : 肩前托球
姿勢:接上式動作。
(1)當彎腰和兩手在後下方盡處時,伸腰,左手不動,右手翻掌向左 上方升,到左肩高時作托球動作,重心放在左腳上,右腳尖著地 兩腳跟可以抬起,在托球時吸氣,接著右手返回右下方,同時呼 氣。 (2)重心移至右腳,左腳尖用力,腳跟抬起的同時,左手從左下方往 前舉至右上方,到右肩高度時,做托球動作,同時吸氣。接著左 手返回左下方,同時呼氣。 要點:手臂注意伸直,下蹲時呼氣,站立時吸氣。 意念:悠然自得地在湖心划船。 呼吸:手往上時吸氣,手往下時呼氣。 作用:增強消化功能治療腸胃病、心藏病、神經衰弱,並能使頭腦清晰。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25
26
第十三式 : 飛鴿展翅
姿勢:接上式動作。
(1)將前推的兩手變成伸直乎行,掌心相對,重心移至右腳,前腳掌
抬起,兩手平行往兩側拉至盡處,同時吸氣。 (2)接著,重心前移至左腳上,右腳跟抬起,將後拉的兩手平行往胸 前收攏,同時呼氣。 要點:當身體後仰時,兩手像鵠子展翅膀似的,身體往前時,兩手輕鬆,自 然地相合,動作一併一合,輕鬆自如。 意念:像飛鴿展翅似的吸收新鮮空氣。
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失眠症等有一定療效。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29
30
第十五式 : 大雁飛翔
姿勢:接上式,人站立,兩手兩側平舉。
(1)人深蹲,盡量蹲低,上體保持正直,兩拳變掌向下,然後向兩側
上提,同時抬腳跟,像大雁飛翔似的,同時吸氣。 (2)人下蹲,兩手柔和平行下按,腳跟著地,同時呼氣。 要點:腕關節要柔軟,下蹲、起立與手臂下按、上提及吸氣、呼氣要配合 好。 意念:似大雁在天空自由飛翔。 呼吸:手向上時吸氣,下降時呼氣。
9
10
第五式 : 定步倒捲肱
姿勢:接上式動作。 (1)站好馬步,頭頂交叉的左手平放前方,掌心朝上,頭頂交叉的 右手,屈肘、翻掌、掌心朝上,向後上方劃弧平舉,腰往右轉 眼神看右手,左手翻掌同時吸氣。然後提右臂屈肘,掌心朝前 經耳側向前推出,同時呼氣;接著,前伸的左手平行往胸前放 剛好與右手小魚際相擦而過。 (2)左手繼續向後上方劃弧平舉,腰往後轉,眼神看左手,右手翻 掌同時吸氣。然後提左臂屈肘,掌心朝前,經耳側向前推出, 同時呼氣;接著,前伸的右手平行往胸前放,剛好與左手小魚 際相擦而過。 要點:兩手以胸前交叉為界,掌內收和前推時都用內勁。內收時眼看內收 掌,前推時眼看前掌。 意念:像空中列車在手臂上翻滾。 呼吸:兩手以胸前小魚際交叉為界,掌往後收時吸氣,掌往前推時呼氣。 作用:治療肩、肘、脕關節炎及哮喘、氣管炎等症。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3
4
第二式 : 開闊胸懷
姿勢:接上式動作。
(1)將下按兩手平行上提至胸前,膝關節逐漸伸直,把向下的掌心
改為掌心相對,平行向兩側拉至盡處,做擴胸動作,同時吸氣。 (2)將兩側的手平行向中間靠攏到胸前,將兩手掌心改為向下,在 下按過程中屈膝,同時呼氣。 要點:兩手臂伸直至胸前時,人就逐漣站立,兩手下按時人才開始下蹲。 提與站、按與蹲、呼與吸等對作,要注意連貫、協調。 意念:胸懷開闊,像站在高山上,目光遠視,高瞻遠矚。 呼吸:手往上做擴胸動作時吸氣,手往裡收並往下時呼氣。 作用:治療肺氣腫、心藏病、氣急、心跳、胸悶、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 有一定療效 。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向右,與臍同高,隨著腰部向向右轉的同時,兩手平行向右移轉動,
同時呼氣。 要點:手的動作注意柔和,眼神始終隨著上面一只手掌而移動,腰部隨著手的 移動而轉動 意念:神體合一地鍛鍊身體。 作用:練氣化神、神體合一,對治療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腸胃病、消化不 良有一定作用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21
5
6
第三式 : 揮舞彩虹
姿勢:接上式動作。 (1)將下按兩手平行上提至胸前,這時膝關節逐漸伸直,兩臂伸直, 兩掌心向下,同時吸氣。 (2)兩手繼續上升至頭頂,重心向右腳移動,右腳微屈,全腳掌著地 左腳伸直,左手從頭頂向左側伸直,平放至水平線,掌心朝上, 右手肘關節彎曲成半圓形,右掌心朝下,成右體側動作,繼續吸氣。 (3)重心向左腳移動,全腳掌著地,左腳微屈,右腳伸直,右手從頭頂 向右側伸直,平放至水平線,掌心朝上,左手肘關節彎曲成半圓形, 左掌心朝下,成左體側動作,繼續吸氣。 要點:兩手揮舞時,與體側呼吸動作要協調,看起來很柔和的樣子。 意念:不僅觀賞到五顏六色的彩虹,而且似飛入彩虹之中,盡情地揮舞。 呼吸:手往左時吸氣,手往右時呼氣。 作用:治療腰酸背痛,減少腰部脂肪積聚。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作用:消除精神緊張,治療頭暈、頭漲、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等有一定
療效。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31
32
第十六式 : 環轉飛輪
姿勢:接上式,人站立,兩手在小腹前。
(1)兩臂伸直,向左上方隨轉腰作環腰動作用,雙手向左側舉到頭
頂時,同時吸氣;手從頭頂向右下方時吸氣,連續重覆三次。 (2)改變環轉方向動作相同做三次。 要點:當兩手做環轉動作時,腰部也隨著轉動,手臂腰部和呼吸動作要 協調。 意念:全身像大轉子似的慢慢地轉動。 呼吸:手向上時吸氣,下降時呼氣。
15
16
第八式 : 轉體望月
姿勢:接上式動作。
(1)兩腳馬步下蹲,兩手伸直向左後上方揮手時,上體向左轉動頭往左
後上方像望月似的,同時吸氣。然後返回馬步下蹲之姿勢,同時呼 氣。 (2)兩手伸直向右後上方揮手時,上體向右轉動,頭往右後上方像望月
似的,同時吸氣。然後返回馬步下蹲之姿勢,同時呼氣。
要點:揮手、轉腰、轉頭動作協調一致,望月時,手、腰、頭轉動到盡處, 不要抬腳跟。 意念:如中秋賞明月,意味著家庭的團圈、家庭的愉快、家庭的幸福。 作用:健脾補腎、治療腰酸背痛、腰肌勞損,並有減肥作用。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身體重心往右腳移,前腳趾抬起,同時吸氣。 (2)重心前移到左腳上,全腳掌著地,上體前移,右腳趾著地,腳跟抬起, 兩掌向前推出,與眼同高,同時呼氣。 要點:兩手後縮時,重心後移,同時吸氣;兩手推掌時,重心前移,同時吸氣。 意念:似海潮向前波動 呼吸:手內收時吸氣,手向前推時呼氣。
作用:利肝健脾,治療肝病、肺病、助間神經痛、神經衰弱、失眠等症。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35
36
第十八式 : 按氣平氣
11
12
第六式 : 湖心划船
姿勢:接上式動作。
(1)當左手推掌在胸前與右手相擦之際,將兩手掌朝下,經腹前向下
向後劃弧(像划船)。兩腿彎曲,上體保持持正直,眼往前看,兩 手繼續往後到盡處,繼續呼氣。 (2)在兩腿伸直的同時,兩掌外翻,兩臂伸直,掌心逐漸朝上、朝前 同時吸氣。 要點:手臂注意伸直,下蹲時呼氣,站立時吸氣。 意念:悠然自得地在湖心划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