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项目调研报告
邓州-内邓高速公路-渠首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审查报告

邓州-内邓高速公路-渠首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审查报告第一篇:邓州-内邓高速公路-渠首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审查报告《邓州-内邓高速公路-渠首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审查报告2011年4月6日至2011年4月8日,受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委托,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院”)组织专家对《邓州-内邓高速公路-渠首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工可报告》”)进行了审查。
在考察现场、听取有关市县交通运输局和公路管理局等地方政府意见、编制单位汇报后,经讨论,提出了《工可报告》的审查意见。
一、建设必要性该项目的实施形成南水北调渠首与内邓高速公路及邓州市间快速通道;该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区域路网布局,提高路网服务水平;该项目的实施也改善了地方投资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从渠首快速上下高速公路来讲,渠首至内邓高速公路段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从增强邓州与渠首的交通联系来讲,邓州至内邓高速公路段项目是必要的,存在的问题是实施时机和条件问题。
三、《工可报告》方案 1.技术标准《工可报告》建设标准根据拟建项目在区域路网中的功能与定位、交通量预测结果,综合考虑地形条件、投资规模、环境影响、与拟建项目连接的其它工程项目等影响因素综合考虑,推荐采用设计速度为100km/h的四车道一级公路,路基宽24.5米,路面宽21米。
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2.起点、终点《工可报告》提出项目起点为邓州市南环路与S231线连接处;终点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
3.路线《工可报告》对路线分两个路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三条同等深度的比较方案(K线、BK线及CK线),并进行同等深度的比较工作。
(1)起点至渠首互通段备选方案该段路段K线为大部分新建方案,BK线方案为部分新建部分利用S335线老路进行双侧拓宽方案。
① K线方案走向及控制点路线起自邓州市南环路与S231交叉处(K0+000),向西跨刁河后,沿西北方向经张营、屈家后向继续向西过小吴庄、柿树张营、永安村、明耻、至戴岗后,路线偏向西北方向经新民村、夏庄、更生至杨家杨家接S335线,沿S335至内邓高速公路渠首互通(K23+030)。
邓州市大豆轮作项目进展情况汇报

邓州市大豆轮作项目进展情况汇报邓州市大豆轮作试点项目工作实施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制定有效措施,保障顺利运行。
现将大豆轮作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如下: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行政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行政领导小组由副市长绳应勇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马艳霞、农业农村局局长马黎升、财政局局长熊成有任副组长,成员有海庆德、赵纯刚、冀洪策。
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耕地轮作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调配合,督导各项技术落实。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马黎升任办公室主任。
技术指导小组由农技中心副主任李符任组长,王颖、张光先、刘志坚、杨璞、郭振荣、张有成任副组长,成员有秦乃群、朱东阁、孙立黎、高敬伟、赵颖丽、赵海萍、景艳丽,主要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技术培训及现场技术指导等工作,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2、加强技术服务。
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意见,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承担试点任务的农户和新型主体掌握技术要领,搞好机具改装配套,落实大豆种子,满足轮作试点工作需要。
技术指导组要分乡包村包户,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座谈交流、发放技术明白纸等形式,宣传推广优质品种,普及配套先进栽培技术。
截止目前集中开展技术培训三场200余人次,发放技术明白纸1000余张,田间巡回指导50余场次3、确定耕地地力监测点。
科学布局耕地质量监测网点三个,根据轮作试点区域耕地质量,分别在文曲、张楼、刘集布点,科学评价轮作制度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4、建档立卡,加强督导。
市农业农村局会同有关部门对耕地轮作试点工作开展督促指导,重点是推动任务落实、资金落实、技术落实和指导服务落实。
试点乡镇也要加强指导、确保任务、资金、技术服务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要切实加强对耕地轮作试点工作的管理,做好文件资料的存档工作,并严格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5、补贴兑现方式:对建档立卡,签订合同、自愿承担试点任务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按照承担并完成耕地轮作试点任务的面积,给予每亩不高于150元的现金补助,补助金在项目验收合格之后,打到承担试点任务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的账户上。
邓州市家乡调研报告

邓州市家乡调研报告邓州市家乡调研报告一、引言邓州市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了解邓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状况,我特意进行了一次家乡调研。
本报告将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邓州市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社会经济发展邓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目前,该市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其中农业依然是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在逐渐增加。
三、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调研中,我发现邓州市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
基础设施的完善,如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教育、医疗和文化娱乐设施也得到了加强,人民的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提高。
然而,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关注一些问题。
例如,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仍然相对较低。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发展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环境状况环境状况是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调研中,我发现邓州市存在一些环境问题。
首先是空气质量,由于工业和交通的增加,空气污染程度逐渐加重。
其次是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问题,由于水污染和过度开发,水资源面临严重的威胁。
此外,垃圾处理和土地利用也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
与此同时,邓州市也正在采取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
例如,加强排污的监管和治理,提倡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等。
这些措施对于改善邓州市的环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五、建议基于以上的调研结果,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邓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1.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2.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对空气、水、土地等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提高环境质量。
邓州市调报告(1)

邓州市调报告第一节、邓州市基本情况一、基本县情邓州市古称“穰”或“邓”,素有中原天府,丹水明珠之称。
是河南省直辖县级市,总面积2369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街、区),175万人,城区人口约40万人。
位于河南省西南,豫鄂交界部,西通巴蜀,南控荆襄,又有“三省雄关”“豫西南门户”之称。
邓州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位于武汉一西安一郑州大三角和南阳一襄阳一十堰小三角中心,起着承东启西的“桥梁”作用。
邓州距襄阳、老河口、南阳三个机场均在60 公里以内,可直达全国各地。
已经建成的太原至澳门高速公路,内邓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邓州至老河口高速公路于2012年12月开工。
洛湛铁路,规划建设的蒙西华中铁路,郑渝高铁均过境并设站。
207国道环城而过,形成邓州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
西气东输二线设邓州支线;西气东输三线过境邓州设总分气站并建设新邓州支线。
使之成为河南重要的能源走廊。
邓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历史上邓州曾被称为上郡和钜郡,是中州巨区和军事重镇。
邓州也是全球华裔“邓姓”发源地、医圣张仲景故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祖籍地。
古老的邓州为后人留下众多的名胜古迹,现有八里岗遗址、邓国侯吾离陵、福胜寺塔、花洲书院等93 处文物保护单位。
邓州旅游资源丰富,地貌特点是山少岗多平原广。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平均坡降在1/800~1/1200。
西部朱连山为全市最高点,海拔469.7米,东南部最低处海拔85米。
境内有大小河流29条。
较大河流有湍河、刁河、赵河和严陵河,分别从北部或西部入境,汇集于东南部,注入白河,流入汉水。
同时境内有多个山脉,如灵山、禹山、紫金山、杏儿山、析隈山等。
经济建设。
2012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86亿元,同比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同比增长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20%。
城镇居民、农民收入分别达到18170元、8210元。
二、城市建设邓州市中心城区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人口40万人。
邓州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目录一、邓州市房地产市场特征二、项目 SWOT 分析三、区域竞争个案分析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only. 1.1 邓州市概况邓州市地处豫、鄂、陕交界,素有“三省雄关”、“豫西南门户”之称,是省委省政府批准的重点扩权县(市)和对外开放重点县(市)。
全市辖 28个乡镇(办、区),户籍人口 157 万人,总面积 2369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 244万亩。
一、邓州市房地产市场特征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1.2 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人均收入和消费不断提高历年 GDP 走势对比图历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30025020015010050亿元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2007 年GDP 165.25 2008 年205.48 2009 年225 2010 年250元0 0 2007 年10217 2008 年11823 2009 年12988 2010 年14302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 年,邓州市国民生产总值突破 250 亿元大关,较 2007 年增长了51.29%,年均增幅 12.81%,产业结构于 2009 年首次实现“二、三、一”的局面,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结构的占比首次超过农业产值比重位居第二。
2010 年,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为 14302 元,较 2007 年增长了 39.98%,年均增幅近 10%。
2010 年邓州市消费品市场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0.4 亿元,较 09 年增长18.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邓州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蓬勃发展,行业规模和经营领域日益扩大,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换代型商品逐步成为市场消费亮点。
河南重点项目-邓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南重点项目-邓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概况
邓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以下简称邓州零部件产业园)位于河南省邓州市财政节汇水域,总占地面积约136公顷,拟投资约50亿元,主要依托邓州汽车车身产业基地,建设汽车零部件、自动设备及相关产业,打造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多元化的汽车产业园区。
1.2项目建设目标
邓州零部件产业园充分利用邓州汽车车身产业基地优质企业资源,拟实施零部件开发制造、自动设备制造、汽车精配件制造等核心产业及相关产业,建设快速、高效、全方位的生产技术研发体系,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加工、组装化设计产业格局,构建国内一流的零部件生产供应链,为汽车、机械设备、智能装备、清洁能源等领域提供高质量、多样性的产品和服务。
1.3项目用地
项目建设用地约为136公顷,位于邓州市财政节汇水域,拟安排投入建设的主要用地为车身生产制造基地、技术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市政公用设施等。
二、市场分析
2.1市场规模分析
根据国家汽车工业协会及河南省汽车工业发展报告,河南省汽车产业总规模为8910.44亿元。
邓州做可行性研究报告

邓州做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邓州市是河南省一个古老而具有悠久历史的县级市,地处豫北平原,素有“黄土高原明珠”之称。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邓州市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一项全面的可行性研究,探讨邓州市的发展前景和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探讨邓州市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邓州市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制定对邓州市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以促进邓州市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研究方法1. 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对邓州市的历史资料、经济数据、社会状况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
2. 问卷调查:对邓州市的企业、居民、政府部门等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于邓州市发展的看法和需求。
3. 实地调研:走访邓州市各个区县,实地调研邓州市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和潜力。
4. 专家咨询: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为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5.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找出邓州市的发展问题和瓶颈,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内容1. 邓州市的发展现状分析:以邓州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为基础,全面分析邓州市目前的发展状态和存在的问题。
2. 邓州市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分析:通过对邓州市的资源、产业结构、区位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邓州市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所在。
3. 邓州市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对邓州市的现状和潜力分析,制定适合邓州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包括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建设规划等内容。
4. 政策建议:针对邓州市的发展问题和挑战,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帮助邓州市政府更好地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
5. 社会影响评价:对研究提出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进行社会影响评估,分析可能产生的影响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四、研究结论根据对邓州市的可行性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邓州市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上半年邓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上半年邓州市工业经济运行简析今年以来,我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受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个别行业面临着较大困境,经济仍然存在较大下行压力,大型企业调结构、促转型,生产经营情况趋好,个别规模较小企业生产情况不容乐观,严重影响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一、全市规模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上半年,规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60805万元,同比增长15.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
24个行业大类中,19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特别是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及饮料制造业发展速度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92.6%、127.0%、74.5%。
分行业看:1.棉纺行业上半年,纺织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69363万元,同比增长3.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由于国外劳动力成本低,生产成本相对低廉,大量低价棉纱进入国内,导致国内低档纱市场饱和,甚至过剩,小型棉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多数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而雪阳、永泰、裕祥等大型棉纺企业逆境中求生存,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扩规技改,向生产高档纱、精品纱转移,提高了产品档次,产品走高端市场道路,利润空间进一步扩大。
永泰棉纺有限公司七期新上的5万锭细络联纺纱设备及800台喷气纺织机生产项目总投资5.5亿元,全部进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生产设备,每万锭用工人数不超过20人,是传统生产线用工人数的五分之一,而产能则是传统生产线的两倍,有效扩大了利润。
雪阳集团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向服装、酒店、房地产等行业延伸,先后投资了雪阳棉屋、七福假日酒店、花洲览秀等实体,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利润空间不断扩大。
2、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技改升级优势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市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抓手,以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降耗为着力点,着力抓好工业企业技改扩规与升级改造。
部分企业采取紧盯市场开发生产适销对路新产品、大幅提高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拉长产业链条向精细化及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降低生产消耗和节省人力资源等方式提升利润空间,应对危机应变能力逐渐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
8%
5.70%
100
6%
4%
50
2%
0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
GDP 59.4 61.4 63.8 71.5 76.8 89.9 111 121 138 160 197 214 235 261 283
邓州市农产品物流项目 前期定位调研报告
雨润农产品集团 ▪ 前期开发部 2013.10.16
1
前言
调研目的:
研判邓州市农产品物流项目发展可行性,并对项目业态定位 及布局进行初步研判。
调研时间:2013年 10月10日 -10月16日 调研方法:实地调研、深度访谈、二手资料 调研人员:刘永超
2
核心问题提炼:
序号
项目
总量
1 面积
2369平方公里
2 人口
175万
3 GDP总量
283.46亿元
4 地方财政收入
7.4亿元
5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37.54亿元
6 城镇人均收入
18056元
7 农村人均收入
8131元
8 农林牧渔产业
142.4亿元
9 社会消零总额
95.86亿元
10 恩格尔系数
31.5
同比±% --
市区 40 万 10.2% 20% 24.6% 12.3% 13.9% 4.5% 15.6%
增幅 10% 8.10 5.70 9.80 9.20 9.40 13.4 10.7 11.1 9.90 10.7 10.1 10.2 9.80 10.2
11
邓州市经济规模
Ⅱ邓州发展环境及城市特征
邓州市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国家商品粮储备基地。市区 人口42万,对农产品需求量较大。
2012年邓州市 主要经济简述
项目出让净地300亩,其中商业用地180亩出 让价格为3万元/亩、商住用地120亩出让价 格为3万元/亩,出让价款包括但不限于:征 地、拆迁费、青苗补偿费、六通一平、土地 出让金、契税等所有费用,乙方净地接收, 不再承担土地出让其他费用。
项目建设期间免收项目地方政府收取的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乙方建设符合人防工 程标准的地下工程,甲方免收人防费并缓缴 人防建设押金,劳保统筹费缓至工程竣工时 先征后返。
邓州市重点产业群发展导向
对城市性质的指引:邓州中心城区为南阳市域南部经济区 的中心城市,发展以农产品加工、食品、纺织、机电为主 的豫鄂边界地区的工贸城市。
对主导产业的指引:大力发展粮食加工、油料加工、畜产 品加工、蔬菜加工、林产品加工、棉纺加工、饲料加工、 饮品加工、酒类加工、机械装备制造业等核心和优势产业,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小计 10.5 257 -- 160 44.8
20
农产品物流市场 开发思路初探
Ⅲ邓州农产品物流竞争市场
关键词:整顿•开发•转移•提升
• 开发建设新市场 • 拟定招商方案 • 积极洽谈对接商户,
实现市场有序转移
企业
政府
• 整顿老市场,增加老市 场运营成本
• 发布老市场搬迁新闻, 并编制老市场区域新规 划
4、邓州房地产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周边房价在3800-4500元/平 米,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完善,房价看涨态势明显。
5、地块净用地较小,政府地块被路网切割零碎,建议与规划 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以充分发挥项目的规模优势。
结论:项目市场基础及地段位置均上好,具有较好的操 作基础;但地块规模较小,且被路网切割较为零碎,建 议沟通调整。
辖区范围:邓州市辖3个办事处、13个镇、11个乡、1 个开发区。
面积人口:邓州总面积2369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 42万人邓州市户籍总人口数是175万人。
区域交通:距南阳、襄樊、老河口机场均在60公里以 内,焦枝铁路、二广高速公路、207国道和三条省道穿 境而过。
农业资源:农业是邓州市的基础产业,邓州市有耕地 240万亩,盛产辣椒、小麦,素有“粮仓”之称。
市场房屋归个人所 有,一拖一两层结构 为主,多自建有遮雨 棚扩大经营面积。
经营模式:
“租金+进门费”
租金每个门面根据市 口不同在1000-2000元/ 间年。进门费根据车 辆大小不同收费标准 不同,8吨车辆进门费 500元/次(含装卸 费)。每日进出车辆 约10辆。
17
新丰农贸市场
Ⅲ邓州农产品物流竞争市场
资料来源:《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政府、江苏雨润农产 品集团有限公司雨润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合作协议书》
14
第三部分:
3 邓州农产品物流
及房地产竞争市场研究
15
现有农批市场分布
Ⅲ邓州农产品物流竞争市场
南桥店水果批发市场、新丰农贸市场、邓州市农贸大市 场是最大的三个农产品相关的专业市场。
邓州最大的水果 批发市场:
• 南桥店水果批发市场及 新丰农贸市场蔬菜、水 产、副食干杂等批发业 态转移至新市场。
合力
21
邓州市房地产市场规模
Ⅲ邓州房地产竞争市场
邓州市全年商品房成交规模在35万平米左右,由于市区 人口基数较大,商品房需求相对旺盛。
邓州市房地产成交规模
指标
销售面积 邓州市
销售金额
住宅 商业 其他 小计 住宅 商业 其他 小计
邓州市区位图
河南省 南阳市
10
邓州市经济发展走势
Ⅱ邓州发展环境及城市特征
与几个已考察县域经济体而言,邓州经济总量较大。近 年来,GDP增长平稳,增幅多在两位数以上。
邓州、汝州、灌南、遂平、丰 县、盱眙项目经济总量对比
邓州市逐年GDP增长走势图
GDP(亿元)
增幅
350
16.00%
13.70% 13.50%
问题一:邓州资源禀赋及城市特征能否支撑农产品物流项 目发展? ◆问题二:新项目建成后,能否实现新老市场有序对接和转 移? ◆问题三:项目产品如何规划布局?包含哪些业态? ◆问题四:项目能否资金平衡,为后续持续运营发展良好基 础? ◆问题五:如何保障新老市场有序交替?
关键词:“零负债”“新老市场有序交替”
② ③ 迎宾大南道阳市 ①
本案
驻马店市
②迎宾大道西向景象
信阳市
③迎宾大道路况
①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合肥
武
汉
本案-南京:625km 本案-邓州火车站:5km 本案-邓州市政府:3km 本案-二广高速桑庄镇出 入口:12km
南京
6
项目调研结论
Ⅰ项目区位特征及调研结论
1、邓州户籍人口175万,市区42万人口,为农产品物流市场发 展提供了较好的消费基础和条件。
300
12.60%
14.00%
250
10.20% 9.60%
200
11.50%
12.00% 10.00%
8.00%
150 6.00%
100
4.00%
50
2.00%
0
邓州市 汝州市 灌南县 遂平县 丰县 盱眙
GDP(亿元) 228853.4 322.43 210.47 123.3 228.73 221.88
1988年撤县建市, 2011年被确定为省直管试点县(市)。
9
邓州市区位特征
Ⅱ邓州发展环境及城市特征
邓州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中原腹地,位于武汉、西安、 郑州大三角和南阳、襄樊、十堰小三角中心部位,是承 南启北、连结东西的轴心。邓州物产丰富,人口众多, 具有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基础条件。
区域位置:邓州地处南阳盆地中南部,位于河南省西 南部,豫、鄂两省交界部位。
三大市场业态综合分析表
蔬菜
水果
水产禽蛋 肉类冻品
占地面积 (万平米)
4
3.6
0.3
0.6
商户数
60
50
25
24
建筑形式
1+1+自建 1+1+自建
遮雨棚
遮雨棚
日成交量 (吨)
120
40
成交额 (万元)
28.8
16
大棚 -- --
门面+自 建冷库
--
--
干杂 0.8 46 门面 -- --
副食 1.2 52 门面 -- --
增幅
10.20% 9.60% 12.60% 11.50% 13.70% 13.50%
0.00%
GDP
增幅
300
16%
250
200 10%
8.10%
13.40%
14%
9.80%9.20%9.40%
10.70%11.10%9.90%10.70%10.10%10.20%9.80%10.20% 12% 10%
2、邓州市最大的果蔬批发市场--南桥店水果市场及新丰市 场基础设施落后,经营模式单一,政府有意配合完成新老市场 的有序转移。
3、项目地块位于邓州东向发展主轴迎宾大道南侧,与邓州市 第一重点高级中学近在咫尺,周边路网完善,教育、医疗配套 齐全,为市场作为邓州市最大的批零兼营农产品物流中心提供 了条件和可能。
13
邓州市投资政策
Ⅱ邓州发展环境及城市特征
邓州市政府为了促进整体经济均衡发展,对各个不同重 点产业结构区出台了相应的一些优惠扶持政策,具体如 下:
财税政策 土地政策 规费政策
增值税、营业税:自项目投产之日起,本级 财 政 地 方 留 成 部 分 前 两 年 100 % , 后 三 年 50 %,通过企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等形式给予 乙方资金支持。 所得税:本级财政地方留成部分前两年100 %,后三年50%,通过企业发展专项扶持资 金等形式给予乙方资金支持。
南桥店水果批发市 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