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合和,筑梦红塔

合集下载

探求红塔文化

探求红塔文化

探求红塔文化,追寻红塔精神班级:14B145 学号:14B14513 姓名:袁巨峰摘要一名伟大的企业家曾说过:“做一家10年的企业不难,可做一家百年企业就没那么简单了。

”言语间透露着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要素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企业的方方面面,对企业的意义及影响也极其重大和深远。

本文介绍了红塔集团的企业文化之路和新时局之下的重重挑战,揭示了红塔文化在红塔集团可持续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对想做大、做强、做长的中国烟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提供了借鉴,开创了烟草企业文化的一个新时代。

关键词企业文化可持续发展创新我很庆幸,我出生在这座诗情画意的滇中小城——玉溪。

与生俱来的契机,让我能从出生就见证红塔集团的卓越发展,这是一份自豪,也更是一种警惕。

纵观世界企业的发展史,如流星般陨落的企业不在少数,但也有很多企业能过历经百年而不衰,究其原因,几乎所有百年企业都把企业文化奉为至珍之物。

就如现在常说的,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

不难看出,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的灵魂,是企业长青的永恒动力。

企业文化是一种适应力,一种为保证企业获得持续发展而不断适应外部竞争的适应力。

在我看来,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实质。

即将已经迈入自己第60个年头的红塔集团,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然后不断调整甚至革新自己的体系,完善自己的各方面,不断延伸着红塔集团的长青之路。

红塔文化的历史回顾红塔集团的前身是玉溪卷烟厂,成立之初也被称为玉溪烟叶复烤厂,创建于1956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改革的春风吹向祖国各地,红塔集团在此后短短的20年间,将原来的一个西南边陲名不见经传的烟草小企业一举打造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

创业之初,红塔人凭借着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忠诚、淳朴、实干等朴素的企业精神及文化,为红塔集团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塔集团文化理念

红塔集团文化理念

红塔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企业精神——山高人为峰愿景——受尊重的企业公民红塔使命:我们对员工的使命:创造平台我们对社会的使命:创造和谐我们对客户的使命:创造满意我们对国家的使命:创造财富我们对环境的使命:创造绿色红塔的战略:国际跨越——红塔战略的目标品牌强企——红塔战略的核心实力固本——红塔战略的保障红塔的管理:效率提升效益◆流程顺畅——高效管理的基础◆机构精简——高效管理的关键◆权责分明——高效管理的核心人本成就卓越◆团队合作——同心管理的基石◆机制创新——同心管理的内在驱动力◆员工成长——同心管理的目的协同创造价值◆工商协同——红塔与商业企业同心◆组织协同——所属单位与集团同心◆目标协同——员工与红塔同心◆行为协同——员工与员工同心同心管理◆个人修养准则◆岗位工作准则◆客户服务准则◆同事合作准则执行的3R法则◆正确地用人◆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团队的“三合”理念◆合心——团队合作的基础◆合力——团队效能的保证◆合拍——团队和谐的关键行动造就人企业精神——山高人为峰“山高人为峰”寄托了红塔集团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

它是红塔人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历史见证,是红塔人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的精神气度,更是红塔人超越自我、永攀高峰的行动宣言。

◆“山高人为峰”是红塔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山高人为峰”体现了一种攀登精神,展现了红塔人勇于拼搏、坚持不懈、自我超越的精神境界。

“山高人为峰”是勇于拼搏的宏伟气魄,它激励我们艰苦奋斗、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山高人为峰”是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它激励我们持之以恒、永不放弃、坚持到底;“山高人为峰”是自我超越的远大理想,它激励我们勇于突破、不断超越、敢为天下先。

全体红塔人都要在这一精神引领下,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共创辉煌。

◆“山高人为峰”是集团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山高人为峰”集中体现了集团的价值观——人本至上,务实为先,创新求远。

它包含着三个层面的含义:对于社会而言,“山”是红塔集团,“人”是社会大众,无论红塔集团再高,都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土壤,体现了积极回报社会的责任理念;对于消费者而言,“山”是红塔集团,“人”是消费者,“山高人为峰”寓意无论红塔集团再高,消费者永远都在它之上,体现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宗旨;对于员工而言,“山”是红塔集团,“人”是红塔人,“山高人为峰”寓意无论红塔集团再高,也是靠红塔人的努力得来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论红塔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凝聚力的关系

论红塔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凝聚力的关系

论重组后的红塔如何进行企业文化融合如何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安保部普家文)红塔集团不仅因烟草而闻名,更因在上个世纪末产生了“红塔山”现象而闻名天下。

红塔集团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确立了以“山高人为峰”的核心企业文化,作为国有企业的代表,红塔集团不愧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深入剖析和系统研究红塔集团的企业文化,探索红塔集团的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思想认识,对于推动联合重组后的红塔文化建设,增强红塔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和深刻的现实启示。

企业文化是在管理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思想、经营作风、价值标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传统习惯的综合反映。

所谓企业文化,其实质就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通过总结广大职工的实践和创造,由企业领导倡导和精心培育,为职工所认同和遵循的企业群体意识和文化价值观念,这些群体意识和文化价值观念能够激励、凝聚和引导全体职工,并对企业发展壮大具有促进作用。

正象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有其基础条件一样,“红塔山”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有其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

通过深入剖析红塔集团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使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重组后的红塔如何进行企业文化融合,如何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着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企业重组的目的是实现企业间各自原有优势的结合与互补,以达到技术、资金、信息、市场与人力资本的共享,扩大生产规模,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把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

由于重组企业之间的战略、商务流程、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存在差距,企业文化的融合成为决定重组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重组后的红塔要成功地进行企业文化融合,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我认为必需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全体员工要树牢团结干事、用心做事的指导思想2004年,集团党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重资源的整合,按照国家局党组关于“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和坚持“四个推进”、处理好“五个关系”的主要任务,确保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要求,整合大理、楚雄雄两厂。

红塔集团观后感

红塔集团观后感

参观红塔集团有感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业于1956年,当时是一个小规模的烟叶复烤厂,1959年扩建并改名为玉溪卷烟厂,1995年,玉溪卷烟厂改制为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从默默无闻到位于世界前列的现代化跨国烟草企业集团,红塔集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民族工业改革创新、自强不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演进史。

细观红塔烟草(集团)的发展,很容易发现它也是经过了一系列的变革、创新,虽然经过滞涨期但最终倚靠正确、领先的战略立足于云南市场、中国市场乃至是世界市场上。

自1958年第一包红塔山卷烟开始,在经过20余年艰难的行进,红塔集团通过实施引进现代化卷烟设备、把烟田当作企业“第一车间”、实行“三合一”管理体制等举措。

2002年开始,红塔集团实施“归核化”战略,坚持“以主业为主,提质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工作思路,以消费者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带动产品品质不断提高,“红塔山”、“玉溪”、“恭贺新禧”、“阿诗玛”、“红梅”、“国宾”、“美登”等入选国家烟草专卖局全国卷烟百牌号行列。

近年,红塔集团积极推进“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战略,以品牌的整合扩张,推动重点工业企业联合重组。

在“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战略推进过程中,“恭贺新禧”、“阿诗玛”、“国宾”、“美登”等在完成品牌护卫使命后,相继退出市场。

2008年,红塔品牌总规模超过了400万箱,集团核心品牌“红塔山”、“玉溪”继续强势发展。

同时,红塔集团积极与与国际知名烟草公司开展交流合作,加快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

2008年7月,老挝寮中红塔好运烟草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红塔集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已从一般贸易向境外实体运作转型。

之前,红塔集团已在香港、老挝设立了控股卷烟生产企业,在罗马尼亚参股了中欧国际公司,在越南以委托加工方式与当地卷烟厂开展合作,在瑞士及罗马尼亚设立了卷烟销售公司。

目前,红塔集团卷烟品牌出口市场已拓展至港澳、东南亚、欧洲、非洲、澳洲、美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

“合和”文化宣讲之管理理念参考讲述内容

“合和”文化宣讲之管理理念参考讲述内容

“合和”文化宣讲之管理理念---生产管理党总支二支部引言随着行业总量规模触顶,烟草由黄金发展期进入到调整转型期,面对“烟草控制、完善体制、构建和谐、国际竞争”的四大挑战,“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的四大难题,行业以思考、谋划和实践“三大课题”为重点,不断丰富完善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凌局长也对云南中烟提出了“保持行业领头羊,创造全球新纪录”殷切期望。

在此形势下,云南中烟全面启动“两统一、两整合”,以推动云南烟草工业全方位的深度改革调整。

背景2014年初,国家局、省委省政府都把云南中烟“两统一、两整合”改革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充分表现了云南中烟改革对推动行业“卷烟上水平”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表明了从行业到地方政府,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源于云南中烟这种改革发展机遇与需要,云南中烟在红塔集团、红云红河集团两大卷烟集团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子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吸收两红集团文化的优秀基因、兼容并蓄,构建并形成了边界清晰、层级分明的云南中烟“合和”母文化体系。

“合和”文化着眼于“汇聚合力,共建和谐”的定位,在内涵上,“合”体现为“志与道合”、“业与人合”、“心与力合”,“和”体现为“和以致同”、“和而不同”,既集中体现云南中烟母文化的核心地位,又鼓励各企业发展个性文化,形成一脉相承,百花齐放的文化繁荣格局。

“合和”文化理念是云南中烟基于现状,面对竞争挑战,指导云南卷烟工业企业上下一心,持续深化变革,实现由大图强的总领文化管理思路,践行“合和”文化,是云南工业企业推进卷烟上水平的时代要求。

管理理念云南中烟“合和”文化理念体系“规范出效率人本创价值”的管理理念,给工厂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形成协同、高效、开放、和谐的管理风格,打造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促进企业运营更加规范、更富效率,为企业持续成长提供不竭动力的发展要求。

规范出效率:本着“严管理、促规范、提效率”的原则,规范决策机制,严格工作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有制度可依、有规章可循;促进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管理创新,提升员工执行力和团队协作力,不断提高运行效率,增强经营活力。

我眼中的合和文化(复烤车间吴佳忆)

我眼中的合和文化(复烤车间吴佳忆)

我眼中的合和文化小时候,我眼中的楚烟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公园里有草坪,鱼塘和一同嬉戏的小伙伴;上学后,红塔集团是一个让我自豪的名称,总能理直气壮的说着红塔山的名字;工作后云南中烟是一个家,里面怀揣着无数颗想要为云南烟草发展奉献的心。

我的成长伴随着楚烟的一路发展壮大,他散发的魅力牵动着我的心。

还记得在那凤凰花开的毕业时节,身边的同学都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五彩的梦想,而我却始终坚定地想要回到父母身边,回到养育我多年的楚烟身边。

我很幸运,成为了命运的宠儿,如愿以偿考入了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收到通知那晚我激动得一整晚都没睡着,暗自下定决心要好好工作,因为这一刻起,我的命运将与楚烟紧密相连,只有不断学习和奋斗,才无愧于成为楚烟大家庭的一份子!同时,我心里也有了一个疑问,这个企业究竟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让我如此热爱。

在入职培训时我们接触到了企业文化,国酒茅台之所以成为中国白酒的价值典范,正是因其800年文化的不断传承。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永葆青春活力,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能减少内耗创造更大的价值,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能与新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呢?在云南中烟整合的时代大背景下,“合和”文化的应运而生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第一个“合”指的是结合、融合、合作、合力;第二个“和”则指和谐与和平。

一个企业要发展要稳固,需要的是企业员工攥紧拳头形成合力,团结协作,共同奋进,才能达到“合和”的境界,正是员工与企业合心,企业才得以发展,我们也才会被企业的发展所牵动。

在云南中烟整合的大背景中,在对“和合”文化不断的深入认识之上,我不禁问自己我能为楚烟做些什么?能为红塔做些什么?能为云南中烟做些什么?入职培训后,我被分配到了复烤车间,这是一个流水线作业车间,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师傅们的协力配合。

在复烤车间,我见过12个小时严守机台的师傅;我见过因机器半夜出事故坚持现场指挥到天亮的领导;我见过下班后一身油污、满脸憔悴的师傅,我见过因质量产量的提高师傅们还带着汗水的笑脸。

动力车间举行“汇聚合力 共建和谐”演讲比赛

动力车间举行“汇聚合力 共建和谐”演讲比赛

动力车间举行“汇聚合力共建和谐”演讲比赛
在云南烟草行业面对提升行业软实力的挑战之际,“合和”文化应运而生!随着云南中烟“合和”文化的不断学习和深入宣贯,为更好的引导职工领悟、思考“合和”文化内涵,切实使文化落地,使文化精髓有效体现在日常工作之中,在迎来楚雄卷烟厂建厂40周年之际,动力车间于2014年10月17日在车间会议室举行了以“合和”文化为主题的职工演讲比赛。

各位参赛选手分别从他们的角度和视野讲述了他们心中的“合和”。

作为一次演讲比赛,他们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

2014年新员工陈铖用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激情从一个新员工的角度讲述了《我心中的合和文化》,他也夺得了本次演讲比赛的第一名。

通过本次演讲比赛的开展,使职工在“合和”文化的引领之下,同心同向,同步同力,不断深化楚烟子文化,继续发扬老一辈楚烟人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优良传统,以崭新的面貌、高涨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于新楚烟的建设之中。

我们将以“合和”精神为动力,汇聚合力,共建和谐,在新的起点上心怀使命,放飞梦想!(文/张如品;图/郭永宏)
动力车间
2014年10月17日
1。

红塔集团 山高人为峰

红塔集团 山高人为峰

红塔集团山高人为峰努力打造世界领先品牌步步为营红塔迈向“世界领先”在当下中国卷烟品牌“群体性崛起”的时刻,红塔集团三大主力品牌“红塔山”、“玉溪”、“红梅”的表现足以让业内外人士刮目,其中又尤以前两大品牌的强劲发展势头而备受关注。

探寻两大品牌的成长密码,追踪其发展轨迹,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红塔山”和“玉溪”未来的发展良势可期。

一直以来,“红塔山”品牌的发展被看做是云南烟草,乃至中国烟草的一个晴雨表,更是红塔集团发展的晴雨表。

现阶段“红塔山”品牌的高速发展,也正是中国烟草、云南烟草和红塔集团发展水平和发展态势的具体表现。

经历了品牌意识的转变、品牌战略的创新和推进自主品牌国际化的过程,对于红塔山这个经历过跌宕起伏的“烟草行业标志性品牌”而言,其“努力打造世界领先品牌”之路正越走越稳、越走越宽。

而荣列全国高端烟前三甲的“玉溪”品牌,其未来在高端市场的表现同样令人期待。

“红塔山”向200万箱冲刺回顾近几年中国卷烟品牌的发展,红塔山的“成绩单”让人赞叹不已。

从2005年开始,在不到3年时间里,“红塔山”品牌逆境崛起,到2007年,销量突破百万箱,一举超过了1996年创下的89.6万箱的历史最高记录,到2008年更是跃升到171.35万箱,增幅高达48%,实现了“红塔山”品牌新的飞速发展奇迹。

众多烟草专家纷纷表示:“这是一个品牌神话再次谱写新辉煌的典范,对于推动中国烟草行业品牌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而更为不同寻常的是,“红塔山”的良好发展势头还在继续。

据了解,今年1—6月份,“红塔山”品牌国内销售规模已达106.91万箱,实现增幅近30%。

2009年,红塔集团提出了“红塔山”产销200万箱的目标。

“现在看来,红塔山今年实现200万箱产销量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红塔集团销售中心有关负责任对记者说。

放眼世界,“红塔山”的“国际跨越”也已经悄然启动,“红塔山”将以世界领先品牌的定位进入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强与跨国烟草公司的战略合作,提高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怀合和,筑梦红塔
关于“合和”,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

”孔子将“和”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老子也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思,足可窥见“合和”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价值和厚重底蕴。

先哲以丰富的阅历总结出了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后人为之敬仰。

虽岁月变迁,时代更迭,“合和”文化所传达出的深刻道理却历久弥新,对现代生活与工作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鞭策着我们前行。

1974年,在一个不起眼的边陲小城——南华,没有像样的厂房,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专业的人才,可那有全国最优质的烟叶,有最勤劳的工人,于是,一座卷烟厂就这样拔地而起。

而今,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经过40年的风雨历练,已然冲出云雾看见蓝天。

岁月里,日日夜夜都写满了我们艰苦奋斗的征程;前行中,点点滴滴都彰显着我们谋求发展的追求。

技术成熟了、规模壮大了、成绩刷新了、梦想更近了。

几十年间,红塔集团日新月异,但企业的文化精神却一如往昔,一脉相承。

半个多世纪以来,“合和”文化始终孕育在红塔人的血脉中,一段红色的岁月将白塔染红,一个不变的文化造就了红塔山。

“合和”文化的内含在于,从个人到集团,从集团到社会,从工作延生至生活,从生活中回归工作,无不时刻在内心饱含着“志与道合,业与人和,心与力合,和以致同,和而不同”的“合和”文化。

在我看来,无论是“志与道合”还是“业与人和”,无论是“心
与力合”还是“和以致同”,其切实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凝聚力和运转效率,从而带领企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记得那是2012年6月份,我厂刚搬迁至东南新区。

面对全新的生产线,我们制丝人毫不退却,车间领导、机电修理工、一线操作工,一天十几个小时奋战在生产一线,探讨工艺、做调试、学开机、研究设备,大家众志成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为现今企业优质的产品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业绩离不开携手同行、同甘共苦的企业凝聚力。

毋庸置疑,凝聚力和效率是企业更好发展的至关保证,凝聚力是企业发展的牢固基石,谁都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只有亲密无间、团结协作的集体才能有实力去迎接未知的挑战与风险。

“合和”文化看似抽象,实际与我们每个人的每个行为都息息相关。

在我的身边,就有着这样一位始终心怀企业文化的榜样。

每天在车间上班,他那个洪亮的声音总不时的在耳边响起——“这个水洗梗皮带机可以增加个收紧装置,刚才的烘丝断料原因你分析好了没,这些质量数据要注意收集整理,今天这个情况可以写入质量应急预案嘛”他就是我们班激情无限的班长,人称麻花。

麻花班长把产品质量视作自己追寻的梦想,对班组上的每个人都要求严格甚至于苛刻,却也无时无刻的关心着我们,他把班上的32名成员紧紧凝聚在一起,带领我们挑战更好的质量水平,更高的生产效率。

我们每一位操作工也都脚踏实地的在岗位上不断学习新知,完善自己的工作技能。

是麻花班长让我们明白了,只有使自己的步伐与大环境的步伐相一致,做到“业与人和,心与力合”,才能用双手创造价值,实现梦想。

在红塔集团,不仅是麻花班长有梦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有自己追求的梦想,无论它是遥远还是实在,伟大还是渺小,只要我们愿意去为之坚持不懈的付出努力,那么每个梦想都是伟大的,每个伟大的梦想也都将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在蔚蓝海洋里,我们一直都以合和为指引我们道路的灯塔,所以我们满怀斗志、充满激情的前进,即使逆风飞扬,我们依然在豪气万丈。

因为有我、有你、有我们大家的心怀合和,红塔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制丝车间李丽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