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三体综合征遗传综述
21-三体综合征 原理

21-三体综合征原理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也被称为21-三体综合征。
它是由于人体细胞核染色体21三体的异常产生而引起的。
这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不分种族、地区、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
21-三体综合征的原理是由于染色体21上的三个染色体而导致基因组异常。
正常情况下,人类细胞核内应该只有两条染色体21,但在21-三体综合征患者中,会额外多出一条染色体21。
这种染色体异常会导致一系列身体和智力发育障碍。
21-三体综合征的主要特征包括智力发育迟缓、面部特征异常、心脏疾病、肌肉松弛、消化系统问题以及其他身体畸形。
智力发育迟缓是21-三体综合征最常见的特征,患者通常在学习和语言能力上有困难。
面部特征异常包括眼睛斜视、扁平的面部轮廓、小而低的鼻梁等。
心脏疾病是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另一个常见问题,大约一半的患者会出现心脏畸形,如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等。
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染色体异常有关。
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量应该是46个,其中包括两个性染色体和44个常染色体。
染色体异常可能是由于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的错误分离或复制引起的。
在21-三体综合征患者中,染色体21在分裂过程中没有正确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加。
21-三体综合征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与年龄相关的染色体异常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女性怀孕时年龄越大,患儿患病的风险就越高。
此外,21-三体综合征也与家族遗传有关,如果一个家庭已经有一个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孩子,那么后续的孩子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21-三体综合征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和治疗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干预包括提供适当的教育和康复计划,以帮助患者发展其潜力。
此外,针对不同的症状和并发症,如心脏疾病和消化系统问题,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虽然21-三体综合征无法完全治愈,但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也在不断改善。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干预手段,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一三体综合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6版
肌张力低下 四肢关节柔软,可任意攀翻;腹膨 隆,可有脐疝;
四肢异常 四肢短,手指粗而短;小指中节和末节 指骨发育不良,小指尤短且向内弯曲;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皮肤纹理异常
手掌褶纹
正常型:远侧与近侧横褶纹互不相连, 正常人占85%~88%;
第6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手掌t点(即轴三射)移向掌心 正常人t点靠近腕部,正常人atd角≈41°
第6版
Down综合征儿童t点移向 掌心atd角增大,>58°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指纹异常
第6版
正常人(足)拇趾球部胫侧 弓形纹0.5%; Down综合征儿童约占7%;
正常人小指应有二条褶纹, (足)拇趾弓形纹弓凹应当 朝向拇趾侧; Down综合征儿童小指只有一 条褶纹;
伴发畸形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6版
50% Down综合征儿童中可有先天性心脏病, 依出现多少顺序为:
房室联全通道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法洛四联症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6版
消化道畸形:食管气管瘘、膈疝、幽门狭
窄、环状胰腺、十二指肠狭窄、 巨结肠、肛门闭锁、直肠脱垂
D/G易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6版
D 组的染色体,多为14号(少数为13号或 15号)与G组的21号发生易位t(Dq21q); 即14号与21号染色体的短臂断裂丢失,21 号染色体的长臂易位到14号染色体的长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1三体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属于遗传疾病。
该病以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异常发育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1三体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1/700-1000,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
其病因是由于个体的染色体数目异常,通常而言,人类细胞具有46条染色体,其中有两对性染色体(性别决定染色体X和Y)和22对常染色体。
然而,21三体综合征患者则多由于染色体21上的三体(即多出一条21号染色体)而引起。
这是一种三体性染色体异常(即每个细胞含有3个21号染色体),因此被称为21三体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的表现可能会影响多个方面,包括身体发育、智力和认知、心脏和消化系统、免疫功能等。
不同患者之间的症状严重程度和表现也可能存在差异。
一般而言,21三体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身材矮小、智力发育迟缓、言语和运动能力障碍等。
此外,他们也容易患上心脏疾病、消化系统问题和呼吸道感染等其它疾病。
对于21三体综合征的干预和治疗,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干预是关键。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基因检测和胎儿超声检查等技术手段来进行确诊。
一旦发现胎儿患有21三体综合征,家长可以与医生进一步讨论治疗和管理方案。
治疗方面,对于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因此需要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早期的康复训练和教育是重要的一环,包括语言、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培养等。
此外,对于存在心脏问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提高心脏功能。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的支持和关爱对于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成员需要理解患者的特殊需求,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社会的关注和理解也能够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压力,促进他们融入社会。
总之,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复杂多样的遗传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在医疗和社会方面,我们需要共同关注和关爱这些患者,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支持,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实现自身潜能的最大化。
21-三体综合征

疾病治疗
•
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患儿应进行长期耐心的教育和训练。 预防感染性疾病和各种传染病,早期 应用维生素B6、r-酪氨酸、叶酸等口 服,对改善功能有帮助。对伴有的其 他畸形可进行手术矫治。
• (4)双亲中一方为嵌合体,生育患儿的危险
性增高,一般认为嵌合型有遗传性,再发 率高。 • (5)有21-三体综合征家族史并具有本病皮纹 特征的孕妇。 • (6)习惯性流产者
不良的环境因素也可增加染色体变异得发生率 • (1)避免离电辐射:在生活中要避免离电辐射,尽 量不要进行X线检查,远离有放射线的物质,就是 看电视也不要距离过近、时间过长。 • (2)避免大量用药:在孕期孕妇要尽量避免大量用 药,因为好多药物会导致21-三体综合征儿的产生。 • (3)避免接触化学物质:生活在农村的育龄妇女应 做好对各种农药和一些化学物质的防护,避免直 接接触。 • (4)避免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引起染色体断裂原 因之一,在流行性腮腺炎、水豆、麻疹等季节里, 孕妇要避免接触这些患儿,并可用淡盐水每日漱 口
临床表现
• 1.特殊面容:头颅小而圆,眼距宽,眼裂
小,外眼角上斜,有内眦赘皮, 鼻梁低平, 外耳小,硬腭窄,舌常伸出口外,流涎较 多。
• 2.智能低下 :最突出、最严重表
现,智商通常在25~50之间,抽 象思维能力低。 • 3.语言发育障碍 :患儿开始学说 话的平均年龄迟至4~6岁,95% 有发音缺陷、声音低哑、口齿含糊 不清;口吃发生率高,1/3以上有 语音节律不正常,甚至呈爆发音。
细胞遗传学根据染色体核型可分为三型其中标准型和易位型在临床上不易区别嵌合型的临床表现因正常细胞所占比重不同而差异较大可以从接近正常到典型表现
21-三体综合征
• 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
21 Trisomy Syndrome(21-三体综合征)

根据染色体异常的性质 (1) 数目:21-三体综合征 (2) 结构:缺失、易位、倒位、环形染色体、等臂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
根据所涉及的染色体 (1)常染色体异常:占0.4%,如21-三体综合征 (2)性染色体异常:占0.22%,常伴有性征发育障碍或异常,如Turner综合征、 Klinefelter综合征、XYY综合征、多X综合征
(3)多基因遗传性疾病(polygenic disease):II型糖尿病、高血压、神经管缺陷、兔唇
(4)线粒体病(mitochondrial disease):线粒体DNA按母系遗传,如脂肪酸氧化障碍、呼吸链酶缺 陷、特殊类型的糖尿病、脑病、肌病等。
(5)基因印记(genomic imprinting):Prader-Willi综合征是父源性15q11-13缺失,Angelman综合征 为母源性15q11-13缺失。
(2)单基因遗传病 (monogenic disease) 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 dominant inhertance):软骨发育不全、 成骨不全。分为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延迟显性(遗传性舞蹈病)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tance):苯丙酮尿症、白 化病、近亲结婚
(4)线粒体病(mitochondrial disease):线粒体DNA按母 系遗传,如脂肪酸氧化障碍、呼吸链酶缺陷、特殊类型的糖 尿病、脑病、肌病等。
(5)基因印记(genomic imprinting):Prader-Willi综合征 是父源性15q11-13缺失,Angelman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征为母源性15q1113缺失。
21- 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

临床表现
3~6个月始出现症状,1岁时明显 神经系统 智能发育落后为主要症状。 行为异常、肌张力增高、惊厥、 脑电图异常 外貌 毛发、皮肤、虹膜色泽变浅 其他 尿和汗液有鼠尿臭味,
诊断
新生儿期筛查
Guthrie 细菌抑制试验
尿三氯化铁试验和2,4-二硝基苯肼试验 苯丙氨酸浓度测定(Phe正常 <2mg/dl ,若
不同年龄血苯丙氨酸理想控制范围
年龄
0~3岁 3~9岁 9~12岁 12~16岁 >16岁
血苯丙氨酸浓度umol/L
120~240(2~4mg/dl) 180~360(3~6mg/dl) 180~480(3~8mg/dl) 180~600(3~12mg/dl) 180~900(3~15mg/dl)
预后
23 X
23 Y
子代
47 45 47 XX,+21 XX,-21 XY,+21
先天愚型 21单体 先天愚型
4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Y,-21
21单体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与先天愚型的形成
受精卵
46 XY
46 XY
46 XY
不分离
体细胞
46 XY
46 XY
47 XY+21
45 XY-21
受精卵卵裂早期染色体不分离与嵌合体的形成
遗传学基础
常染色体畸变(aberration) 21号染色体呈三体征(trisomy 21) 主要由于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时,或受精卵在有丝分裂时 21 号染色体 发生不分离,使胚胎体细胞内存在一条 额外的21号染色体。
亲代
46 XX
46 XY
生殖细胞
24 X+21
21三体综合征解析

【发病率 】
新生儿中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1/800 或1.25%,但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母亲年龄 是影响发病率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外资料, 如果一般人出生时的母亲年龄平均28.2岁, 则本病患儿母亲平均年龄为34.4岁,如母龄 20岁后为1:2000,35岁后为1:300,40岁 后为1:100,45岁后升至准型的21三体几乎都是新发生(de novo) 的,与父母的核型无关,多是减数分裂时不 分离的结果。不分离常发生在母方生殖细胞, 约占病例数的95%,另5%见于父方,而且主 要发生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标准型21三体只 有极少一部分是遗传的,即母亲是本病患者。 此外,不能排除某些表型正常的母亲实际是 21三体细胞较少的嵌合体,因而她们的子女 有可能获得额外的21号染色体。男性患者不 能生育,没有遗传给下一代的问题。
【细胞遗传学 】
2.嵌合型患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系。 它们是合子后有丝分裂不分离的结果。如果 第一次卵裂时发生不分离,就会产生47,+ 21和45,-21两个细胞系。而后一种细胞是 很难存活的。因此,导致嵌合体的不分离多 半发生在以后的某次有丝分裂,所有嵌合体 内都有正常的细胞系。
【细胞遗传学 】
【治疗】
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防 治各种感染,针对性地进行智力和劳动技能 训练,使其能够自食其力地生活。
三、四肢表现:由于软骨发育差,患者四肢较短, 手宽而肥,通贯手,指短,第5指常内弯,短小或 缺小指中节。
21-三体综合征患儿特殊面容
【临床表现 】
四、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MR): 是本病最突出最严重的表现,但其程度在各患 者不完全相同,智商通常在25~50之间,高于 50的很少。
【临床表现 】
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现有一对夫妇高考真

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现有一对夫
妇高考真
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结构异常的遗传病,也被称为先天性三
体畸形综合征,是指患者在染色体的第21号上有一个额外的染色体,即
三条21号染色体,而正常情况下人类细胞核内只有两条21号染色体,因
此也被称为“三体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其发病率大约为1/800
至1/1000。
该病主要由于胚胎在受精过程中发生染色体异常,使细胞核
内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导致21号染色体的三条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该病具有家族遗传的特点,通常是由父母一方或双方携带所致。
然而,也存在少数患者是由于非家族性的突变所引起。
患者在生理和外貌上表现出一系列的特征,包括智力发育迟缓、面容
特征异常、身材矮小、前额高宽、大鼻子、扁平面部、斜眼、躯干肥胖、
手指短而宽、肌肉松弛、心脏疾病等。
这些特征的表现可以因患者个体差
异而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智力发育不全的状况,重度患者甚
至无法进行自理能力。
治疗21三体综合征目前并无特效方法,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
行针对性治疗。
例如,对于智力发育迟缓的患者,可以采用康复训练、教
育干预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
对于伴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此外,患者的家庭也需要提供充分的关怀和支持,为他们创造一个适应和融入社会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症属常染色体畸变,21三体综合症是最常见的小儿染色体病,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病率愈高。
60%患儿在胎儿早期即夭折流产。
估计每660个新生儿就有一个患有Down综合症。
高龄初产妇会加剧婴儿患有Down综合症的风险。
在20到24岁之间,患病率为1/1490,到40岁为1/106,49岁为1/11。
原因是随着产妇年龄的增加卵子形成过程中会引起染色体不分离现象的増加。
但是,另一方面,大约80%的综合症患婴是35岁以下产妇所生。
这与35岁以下妇女妊娠比例较高有关系。
另外也有多余的染色体来自父亲一方的情况,父方起因和母方起因的比例为1:4。
患病的潜在高风险家庭通常会被提议进行遗传学咨询和遗传测试例如“羊水诊断”等。
随着产妇年龄的增长,婴儿患唐氏综合症的风险比率升高。
唐氏综合症的小孩与不患病的小孩相比处于直接劣势。
通常认为患病儿童的精神发育迟缓,智商很少超过60,脑部通常过小、过轻。
小脑、脑干和脑前回出奇地小。
21三体综合征临床表现21-三体综合症患儿的主要特征为智能低下、体格发育迟缓和特殊面容。
患儿眼距宽,鼻梁低平,眼裂小,眼外侧上斜,有内毗赘皮,外耳小,硬腭窄小,舌常伸出口外,流涎多;身材矮小,头围小于正常,骨龄常落后于年龄,出牙延迟且常错位;头发细软而较少;四肢短,由于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弯曲,手指粗短,小指向内弯曲。
皮肤纹理特征有:通贯手,aid角增大;第4,5指箕挠增多;脚拇指球胫侧弓形纹和第5指只有一条指褶纹等。
患儿在出生时即已有明显的特殊面容,且常呈现嗜睡和喂养困难。
随着年龄增长,其智能低下表现逐渐明显,动作发育和性发育部延迟。
约30%患儿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畸形。
因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白血病的发生率也增高10~30倍。
如存活至成人期,则常在30岁以后出现老年性痴呆症状。
21三体综合征细胞遗传学按照核型分析可将21-三体综合症患儿分为三型,其中标准型和易位型在临床上不易区别,嵌合型的临床表现差异悬殊,视正常细胞株所占的百分比而定,可以从接近正常到典型表型。
(一)标准型患儿体细胞染色体为47条,有一条额外的21号染色体,核型为47。
XX (或XY),+21,此型占全部病例的95%。
其发生机制系因亲代(多数为母方)的生殖细胞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不分离所致。
双亲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型都正常。
(二)易位型约占2.5%~5%。
多为罗伯逊易位,是只发生在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一种相互易位,亦称着丝粒融合,其额外的21号染色体长臂易位到另一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上。
其中,D/G易位最常见,D组中以14号染色体为主,即核型为46,XX(或XY)-14,+t(14q21q);少数为15号。
这种易位型患儿约半数为遗传性,即亲代中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核型为45,XX(或XY),-14,-21,+t(14q21q)。
另一种为G/G易位,是由于G组中两个21号染色体发生着丝粒融合,形成等臂染色体t(21q2 1q),或一个21号易位到一个22号染色体上,t(21q22q),较少见。
(三)嵌合体型约占本症的2%~4%患儿体内有两种以上细胞株(以两种为多见),一株正常,另一株为21-三体细胞,本型是因受精卵在早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分离所引起,临床表现随正常细胞所占百分比而定。
21三体综合征遗传咨询标准型21-三体综合征的再发生风险率为1%,母亲年龄愈大,风险率愈高。
易位型患儿的双亲应进行核型分析,以便发现平衡易位携带者:如母方为D/G易位,则每一胎都有10%的风险率;如父方D/G易位,则风险率为4%;绝大多数G/G易位病例均为散发,父母亲核型大多正常,但亦有发现21/21易位携带者,其下一代100%患本病。
它是由染色体数量变异引起的,因患者不能产生正常配子(精子或卵细胞),所以一般不会遗传。
21三体综合征并发症21三体综合征患者伴随有器脏畸形变异的几率也较高,但并非所有并发症都会出现,也有完全没有并发症的例子。
消化器官畸形,如先天性食道闭锁症,十二指肠狭窄,锁肛等。
先天性心脏病,患病比率高达40%,尤其是心内膜不全比例较高,通常如果不进行早期治疗会有致命危险。
白内障,患病率为2%急性白血病,患病率为1%环轴间接不稳定性,患病率2-3%甲状腺疾病,患病率3%点头癫痫,患病率10%一时性骨髓异常增生症眼异常,由角膜,水晶体异常引发近视,远视,乱视等浸出性中耳炎,容易在内耳积蓄液体引发耳炎,影响听觉21三体综合征种类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第21对染色体的三体变异现象。
染色体移位造成第14对染色体的变异标准型第21对染色体三体变异(Trisomy 21):又称廿一三体症,第21对染色体多出一条,细胞中有四十七条色体,占唐氏综合症患者的90-95%这大多是由通常第1减数分裂期的不分离造成的。
也有在第2减数分裂时发生的情况。
父母方通常都携带正常的染色体,婴儿是偶然形成的三体异常。
染色体移位型(Translocation):占全体比例的5-6%细胞中多出一条染色体,附着在D组(第13、14、15对染色体)或者G组(第21对22对染色体)的染色体上,特别容易出现在第14对或第21对染色体上。
移位型中一半左右是偶发性的,也就是父母双方都是正常染色体。
另外一半是遗传性移位,父母有一方携带有这样的染色体,这在家族中常能找到相同病症的亲属。
无色体型(Mosaicism):占全体比例的1-3%由第21对三体变异染色体结合体(占80%)和正常细胞结合体的体细胞分裂所产生的不分离造成。
这种场合表现出来的临床现象较轻。
通常父母方染色体正常,染色体的不分离在受精卵的细胞分裂过程中偶然发生,造成婴儿的部分细胞三体变异,部分细胞正常,极为罕见。
21三体综合征的检查一般妊娠14~16周左右,对羊水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以判明患病与否。
这种检查在一般的妇产科医院就能进行。
但是根据各国相关规定不同,针对这种检查的具体措施也有不同,比如在日本,基于一般的学会伦理规定,对这种出生前检查不做积极的推荐,只有在妊妇自行主张,如结婚的夫妇必须征得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医院才给与实施检查。
检查结果也是在确认妊妇希望得到通知后才告之。
但是另一方面,如英国出生前诊断作为一项国家政策,这种检查十分普及。
21三体综合征早期干预21三体综合征患儿并非不可矫正,通过早期干预,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和工作。
目前在中国普遍认为21三体综合征患儿就是傻子,因为中国的唐氏患儿数量庞大,中国政府无法对其进行资助。
在欧美国家,21三体综合征患儿基本均可正常生活。
日本是掌握早期干预最成熟的国家,因为其对堕胎的要求十分严格。
哪些人群发生“唐氏儿”的概率较大?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偶发性疾病,所以每一个怀孕的妇女都有可能生出“唐氏儿”。
生唐氏儿的几率会随着孕妇年龄的递增而升高。
专家提醒,下列7类夫妻属高发人群:★妊娠前后,孕妇有病毒感染史,如流感、风疹等;★受孕时,夫妻一方染色体异常;★夫妻一方年龄较大;★妊娠前后,孕妇服用致畸药物,如四环素等;★夫妻一方长期在放射性荧幕下工作或污染环境下工作;★有习惯性流产史、早产或死胎的孕妇;★夫妻一方长期饲养宠物者。
21三体综合症的七大特征表现(1)智力低下:为轻、中度,多数是中度精神发育迟滞,其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年龄从1岁增长至10岁,其平均智商(IQ)则从58下降至40以下。
也有专家认为,在青少年期智商(IQ)相对稳定,以后才降低。
大多数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是影响智商(IQ)的重要因素,在良好环境中抚养的患者智商(IQ)相对较高。
不同类型的患者智力低下的程度可不同,一般来说,三体型者最严重,易位者次之。
易位型中以平衡易位者智力受累程度较小。
由于患儿安静、温驯,为特殊教育训练提供较好条件,虽然在文化技能上很难达到小学1-2年级水平,但适应能力可有明显的改善,有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
(2)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开始学说话的平均年龄为4-6岁,95%有发音缺陷、口齿含糊不清、口吃、声音低哑;1/3以上有语音节律不正常,甚至呈爆发音。
(3)行为障碍:大多性情温和,常傻笑,喜欢模仿和重复一些简单的动作,可进行简单的劳动,少数患者易激惹、任性、多动,甚至有破坏攻击行为,某些则显示畏缩倾向,伴有紧张症的姿势。
(4)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其运动功能与正常同龄儿差别可能不大,但随年龄增长其差别增大。
在不同的患者中运动发育的情况也相差很大。
先天愚型患者可执行简单的运动,如穿衣、吃饭等,但动作笨拙、不协调、步态不稳。
(5)生长发育障碍:先天愚型患者母体妊娠期较短,平均为262~272天。
出生时身高较正常新生儿短l~3cm,头围基本正常,双顶径在正常范围,前后径相对较短,枕部平坦。
大多数呈短头畸型。
前后囟及前额缝宽,闭合迟,常出现第三囟(后囟上方的矢状缝增宽)。
本病患儿出生后几天睡眠较深,吸吮、吞咽十分缓慢,甚至完全不能,故弄醒和喂养十分困难。
80%的患儿肌张力普遍低下。
(6)特殊的外貌:双眼距宽,两眼外角上斜,内眦赘皮,耳位低,鼻梁低,舌体宽厚,口常半张或舌伸出口外,舌面沟裂深而多,手掌厚而指短粗,末指短小常向内弯曲或有两指节,40%患儿有通贯掌。
跖纹中,拇趾球区胫侧弓状纹,拇趾与第二趾指间距大,关节韧带松弛或见肌张力低。
(7)约有1/2的病例并发先天性心脏病、易患传染性疾病和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