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及竞争环境分析 精品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分析报告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大宗商品贸易,主要涉及原材料和基础产品,如金属、能源、农产品等。
这些商品由于其规模大、交易频繁,因此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大宗商品贸易的活跃,往往对全球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国际贸易平衡产生深远影响。
二、市场规模与增长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大宗商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协会的数据,全球大宗商品贸易额在过去的五年内以年复合增长率约X%的速度增长。
其中,能源、金属和农产品的贸易额占比最大,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经济大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持续旺盛,成为全球大宗商品贸易的主要推动力。
三、行业趋势与动态1、供应链优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宗商品贸易企业越来越注重供应链的优化,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供应链管理更加精准和透明。
2、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开始可持续性问题,例如减少碳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
这对未来大宗商品贸易的格局和方向将产生重大影响。
3、数字化转型: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大宗商品贸易的方式。
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提高贸易效率,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市场趋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四、主要竞争者分析在这个行业中,主要的竞争者包括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如嘉能可、维多等。
这些公司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影响力,往往在全球大宗商品贸易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平台,如京东、阿里巴巴等,也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五、行业挑战与机遇1、价格波动:大宗商品价格受全球经济形势、供求关系、汇率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这给贸易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但同时也提供了套期保值等对冲工具,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机会。
2、国际贸易环境: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大宗商品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变化可能会改变商品的进出口流向和价格。
2024年大宗商品贸易行业深度分析及预测研究报告

根据2024年大宗商品贸易行业的深度分析和预测研究报告,以下是关于该行业的综合分析和预测。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是全球经济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涵盖了多个领域,如能源、农产品、金属等。
在2024年,大宗商品贸易行业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首先,能源领域是大宗商品贸易的主要领域之一、根据预测,2024年原油价格有望保持低位运行,这将对能源贸易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低油价将提高原油进口国的购买力和能源消费,同时也会刺激石油生产国加大产量,保持市场稳定。
然而,这也对石油生产国的财政状况和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压力。
除了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其他能源也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其次,农产品贸易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会。
根据预测,2024年全球农产品产量有望保持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全球农产品贸易的重新调整。
这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产品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一些传统的农产品出口国可能会面临竞争压力,而一些农产品进口国可能会对自主生产增加投资。
此外,全球农产品贸易还面临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的威胁,对贸易规则进行重新磋商和制定成为必要。
最后,金属领域是大宗商品贸易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根据预测,2024年全球金属需求和供应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
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金属市场过剩供应,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可能会面临金属价格下跌和订单减少的挑战。
然而,一些新兴市场的金属需求仍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这为大宗商品贸易行业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根据以上分析和预测,我们认为2024年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将继续面临不确定性和挑战,但也存在一些机会。
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市场变化。
首先,企业应加强市场研究和分析,了解市场变动和竞争对手动态,做出相应调整。
其次,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最后,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和磋商,推动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降低贸易壁垒。
综上所述,2024年大宗商品贸易行业需要以应对市场变化为导向,积极应对挑战和机遇,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大宗商品是指石油、金属、农产品等规模较大、交易量较大的商品,在全球市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宗商品市场的环境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自然因素等。
本文将对大宗商品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市场的影响。
2. 经济因素分析2.1 全球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增长对大宗商品市场有着重要影响,因为经济增长会带动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加。
经济增长乏力会导致需求下降,从而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不利影响。
2.2 货币政策和利率货币政策和利率的变动也会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影响。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低利率通常会刺激经济增长,进而提高大宗商品的需求。
相反,紧缩的货币政策和高利率会抑制经济增长,使大宗商品需求减少。
2.3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高通胀率会导致实际利率下降,从而刺激对大宗商品的需求。
同时,通胀也会增加大宗商品的生产成本,使得价格上涨。
3. 政治因素分析3.1 地缘政治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是大宗商品市场的主要不确定性之一。
地缘政治事件(如战争、政治动荡等)通常会导致大宗商品供应中断,进而推高价格。
因此,地缘政治风险的变化对大宗商品市场有着重要影响。
3.2 贸易政策变化贸易政策的变化也会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化可能导致大宗商品的贸易壁垒增加,进而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和供应。
相反,贸易自由化可能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对大宗商品市场有利。
4. 自然因素分析4.1 气候变化和季节性气候变化和季节性是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自然因素。
例如,干旱和洪灾可能导致农产品的产量下降,进而推高价格。
而季节性因素(如冬季天气对暖气油需求的影响)也会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影响。
4.2 其他自然灾害除了气候变化以外,其他自然灾害(如地震、飓风等)也可能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地震可能导致石油设施损坏,从而导致石油供应中断,进而推高价格。
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前景分析引言大宗商品市场是全球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兴市场的崛起,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大宗商品市场的趋势,并预测未来的前景。
大宗商品市场的现状1. 大宗商品的定义和分类大宗商品是指数量巨大、成本相对较低的商品,通常用于交易和投资。
常见的大宗商品包括石油、金属、农产品等。
2. 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常常受到供需关系、经济周期和政治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价格上涨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消费者购买能力,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3. 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因素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具有复杂的影响因素。
全球经济增长、地缘政治冲突、货币政策变化等都可能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4. 大宗商品市场的挑战和机遇大宗商品市场面临着众多挑战,如政治不稳定、气候变化和供应链风险等。
然而,新兴市场的崛起和技术进步也为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机遇。
大宗商品市场的未来前景1. 全球经济增长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增长,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尤其是新兴市场的崛起,推动了对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这将是大宗商品市场未来的重要驱动力。
2.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宗商品市场也受到了影响。
对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的需求增加,将为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3. 新兴市场的崛起新兴市场的崛起将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新兴市场经济的增长,对能源和农产品的需求将增加,这将促进大宗商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4. 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作用技术进步和创新将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新技术的应用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推动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大宗商品市场在当前和未来都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新兴市场的崛起,大宗商品市场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兴市场的发展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动也将为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大宗商品市场供应、销售、库存及大宗商品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大宗商品市场供应、销售、库存及大宗商品发展前景分析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并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
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钢铁、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
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
2020年4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4.4%,较上月大幅回落18.7个百分点,但仍是2018年5月份以来的次高点。
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销售指数和库存指数全部回落。
从本月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当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运行形势良好,需求持续良好释放,商品库存开始下降,考虑到各项推动复工复产的政策对需求的拉动还会持续,宏观政策在短期内不会转向,预计5月份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稳中向好的基本发展态势仍将延续,商品价格有望得到提振,但出口形势愈发严峻,或将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商品供应2020年4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较上月大幅回落21.7个百分点,至105.2%。
该指数自上月激升至2017年以来的最高点后,本月出现回落,显示大宗商品市场受生产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导致的商品供应激增的压力有所缓解,但整体仍处高位,特别是本月指数大幅回落和上月基数较高有关,当前市场供应依然处于高压态势。
从各主要商品来看,本月各类商品供应量较上月继续增加,但增速均出现明显回落。
1、钢铁2020年4月份,钢铁供应指数大幅下滑至106.1%,显示本月钢铁市场供应增速明显减缓。
从市场情况来看,本月钢铁供应增速大幅减缓,主要是受3月份增速加快,基数较高的影响,当前市场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本月钢铁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较好,截止到4月21日,钢协监测的191家企业中,在产企业178家,复工率93.2%。
钢铁产能加快释放,生产明显上升。
重点钢铁企业累计平均日产粗钢194.58万吨、环比增长6.51%;4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95.15万吨,环比增加0.57万吨,增长0.29%。
中国大宗商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大宗商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大宗商品是指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大豆等。
大宗商品市场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和贸易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当前大宗商品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
2. 全球经济形势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较大。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贸易摩擦增多,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全球需求疲软,经济增长放缓导致需求下降,加之贸易壁垒增加,对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3. 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大宗商品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
供给方面,大宗商品产能过剩导致供应压力加大,限制了价格上涨空间。
需求方面,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增多导致需求下降,压制了价格上涨。
供需关系紧张的大宗商品,如石油、铜等,供应缺口及其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4. 地缘政治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对大宗商品市场有重要影响。
地缘政治事件,如战争、恐怖袭击、政治动荡等,会导致大宗商品市场供应中断或出口限制,从而引发价格的剧烈波动。
例如,中东地区的冲突和动荡常常影响石油市场,使其价格上涨。
5. 货币政策及汇率变动货币政策和汇率变动对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一国货币贬值会刺激该国出口,提高大宗商品的竞争力,进而推高价格。
此外,大宗商品价格也受到美元汇率的影响,因为大多数大宗商品的定价是以美元为基础的。
6. 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对大宗商品市场也有一定影响。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大宗商品的产量和效率,从而影响供求关系。
例如,新的采矿技术可以提高矿石开采效率,增加供应量,压制价格。
7.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大宗商品市场同样有影响。
环境灾害、气候变化等因素会对农产品、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供应造成巨大影响,导致价格波动。
例如,干旱天气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进而推高农产品价格。
8. 结论大宗商品市场受全球经济形势、供需关系、地缘政治风险、货币政策及汇率变动、技术进步和创新以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大宗商品行业分析

大宗商品行业分析大宗商品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涵盖了能源、农产品和金属等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对大宗商品行业进行分析。
首先,大宗商品行业的市场需求很大。
不同于消费品市场的小幅波动,大宗商品市场的需求往往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大宗商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例如,能源类大宗商品如石油和天然气等是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基础,农产品如谷物和棉花等是全球食品供应链的关键组成部分,而金属类大宗商品如铜和铁矿石等是建设基础设施和制造产品的核心原材料。
因此,大宗商品行业一直是一个受关注的热点。
其次,大宗商品行业的价格波动较大。
由于大宗商品的供求关系往往受制于全球经济形势、政治因素和自然灾害等影响因素,因此价格波动较为剧烈。
世界各国政府和大型企业往往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以便制定跟踪市场变化的战略。
再次,大宗商品行业的投资机会丰富。
尽管大宗商品市场风险较高,但也存在着丰厚的投资机会。
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大宗商品相关公司的股票等方式参与大宗商品行业的投资。
此外,由于大宗商品的供需关系变化较为频繁,短期交易和套利等手段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获取利润的机会。
最后,大宗商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大宗商品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例如,在能源领域,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化石能源面临着替代的挑战;在农业领域,可持续农业和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逐渐得到推广;在金属领域,回收再利用的金属产业链逐渐成形。
因此,大宗商品行业的未来发展需要紧密围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战略。
综上所述,大宗商品行业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经济领域。
市场需求大、价格波动剧烈、投资机会丰富并且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这些特点使得大宗商品行业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
对于投资者和相关从业人员来说,了解大宗商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因素,将有助于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分析报告

大宗商品贸易市场受到全球经济形势、政策环境、 供需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大宗商品贸易地区分析
01
欧洲
欧洲是大宗商品贸易的重要地区 之一,以能源和金属为主要进口 商品。
02
宗商品的主要消费地区 ,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对能源、 金属和农产品等需求量大。
北美地区的大宗商品贸易以能源 和农产品为主,美国是全球最大 的能源消费国之一。
03
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分析
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分析
•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涉及能源 、矿产、农产品等多个领域。本报告将对大宗商品贸易行业进 行深入分析,探究其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
04
大宗商品贸易风险与机遇
大宗商品贸易风险与机遇
• 大宗商品贸易是指涉及大量原材料和 基础商品的交易活动,包括能源、金 属、农产品等。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 的发展,大宗商品贸易在全球经济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报告将 对大宗商品贸易行业进行深入分析, 探讨其风险与机遇。
贸易风险高
大宗商品贸易的风险较高, 如价格风险、运输风险、质 量风险等,需要贸易双方进 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大宗商品贸易的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
大宗商品贸易起源于早期的国际 贸易,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大 宗商品贸易逐渐兴起。
现代发展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大宗商品贸易逐渐向多元化、灵 活性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多元化经营
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将通过多元化经营来降低风 险,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
数字化转型
企业将加大数字化转型的投入,提高运营效率 和客户服务质量。
供应链优化
企业将更加注重供应链的优化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咖啡:咖啡树是属茜草科常绿小乔木,日常饮用的咖啡是用咖 啡豆配合各种不同的烹煮器具制作出来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 啡树果实内之果仁,再用适当的烘焙方法烘焙而成。
可可:梧桐科常绿乔木可可树长卵圆形坚果的扁平种子,含油 53%~58% 。榨出的可可脂有独特香味及融化性能。是可可 树的产物。
咖啡主要生产国是拉丁美洲,巴西、哥伦比亚、科特迪瓦、印度尼 西亚等国家产量较大,主要进口国是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
棕油是一种植物油,提取自油棕子,是续大豆油之后的第二大 食用油。除此之外,棕油也被作为生物柴油使用。马来西亚和 印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棕油生产国。
油棕树浑身是宝,从果实到树干,从果壳到果柄,从复叶到油棕核壳,都能 加工成各种产品。棕油上游产品主要包括:干内纤维加工成的淀粉,空果柄及 果壳加工成的卫生用纸、包装用纸和纤维垫等。 棕油下游产品主要包括:人造奶油、起酥油、油脂、咖啡伴侣、甘油、脂肪 胺、肥皂、类可可脂、乳化剂、饲料、油墨、洗涤去污剂、化妆品和护肤用品 等。
西欧主要来自中东、非洲和前苏联 地区;
北海地区油气田的发现使英国、挪 威成为欧洲地区石油出口国。
贸易经营主体结构:中国石油进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同时允许一定数量的非国 营贸易。但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和珠海振戎这五大石油央企,仍然 是原油进口的主力。目前中国仅有22家企业拥有非国营资质。即便如此,以非国营 贸易名义进行石油进口贸易的企业,大部分仍然是国有企业,其中不乏中石油、中 石化的子公司。据悉,2010年原油非国营贸易配额中的约40%由中石化旗下企业获 得。其余获得50万吨以上配额的11家企业,难见民企踪迹。
油茶:茶科,油茶属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 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 油 ;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 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 的原料。
农产品进出口商品结构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都是土地密集型的粮油产品,排在前 几位的产品有:大豆、豆油、棕榈油、棉花、小麦、羊毛等,而进口水产品和园艺产品所占的份额较低 ,且主要是未加工的水海产品和果蔬品。动物产品进口的比例也很低,2009 年随着我国对资源性农产品 依赖程度的日益加深,大豆,棉花等大宗商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 出口贸易商品构成中:水产品出口连续 9 年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蔬菜水果及其制品、畜禽产品则 分别占 30.3%和 4.7%,三者合计为 60.2%。 从进口商品结构:北美、南美和大洋洲是中国的主要来源地,美国位居第一。中国农产品进口主要来自 美国,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农产品进出口地区结构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地区基本都集中在山东、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东部省 市。我国农产品出口发货地和进口收货地显示我国进出口分布极不平衡,主要的农产品出口省份集中在 山东、广东、浙江、辽宁、福建、江苏,主要的农产品进口省份是山东、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 江和福建。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山东省的农产品贸易量最大,进口占全国的 18.2%,出口占全国的 31.3%,其次为广东省,广东省农产品进口占全国的 17.4%。 农产品进出口经营主体结构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经营主体出现结构上的变化,首先,国有企业 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中的主导地位已被外商投资企业取代,且呈现负增长的趋势。国有企业的这种变化 表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其次,外商投资企业的地位逐步上升,已居于主导地位 ;最后,私营企业出口实力增长非常迅速。 农产品进出口方式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式与工业进出口方式存在很大不同,其中以进料加工和来 料加工所占的比例比较小,造成这种贸易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外资进入中国农业领域的投资比例比较 少。
交易模式:咖啡期货目前的主要交易场地有LIFFE(主要经营罗布 斯塔咖啡期货)、美国洲际交易所(阿拉比卡咖啡期货)和日本 谷物交易所TGE(提供罗布斯塔和阿拉比卡两种咖啡期货); 进出口:中间出口商直接从小咖啡农手中以低于市场价格收购咖 啡,从中获取暴利。大型的咖啡种植园往往出口自己种植的咖啡 或者直接与那些跨国咖啡加工分配公司合作。他们一般参考ICE交 易所的咖啡价格来定价。
贸易模式:商务部等机构数据显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掌握着中国53%原 油、成品油的进口权,而其他企业进口原油后须返销给这两大集团,由其统一安排 销售。中国进口原油需要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的“排产”(安排 生产)计划,出具“排产”证明,海关才予以放行,铁路部门才安排运输计划。此 外,即使拥有非国营贸易配额和国内原油销售权的企业,也不允许向地方炼油企业 销售进口石油。
世界上最贵的咖啡:“猫屎”咖啡。一杯4安士(113克)的咖啡 可以卖到168美元(约人民币1400元)!这种咖啡的稀有之处在 于,它源自一种印尼野生麝香猫的粪便。主产地:印度尼西亚
经营模式:国外可可生产企业一贯以销定产,没有原料库存,因此必须不间断地采购可 可豆以维持生产需要。尽管跨国大公司可以垄断或者采取套期保值方式规避原料价格上 涨带来的利润风险,但中小型公司由于规模和经济实力的约束,不得不受制于可可期货 市场的价格行情变动,在高价位吃进可可豆,这一无奈之举客观上为可可豆行情涨势推 波助澜。 贸易模式:可可期货的主要交易地点在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ICE,这里交易的可可期货 是目前全球可可价格的基准。 经营主体:中国可可行业近年来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以每年15%的增长势头迅速发展。 国外著名品牌厂商在我国的合资工厂为了保证原料新鲜度和产品品质,亦不约而同地转 向在国内寻求原料国产化渠道。由于主要是进口,目前可可进口公司上千家。
天然橡胶就是由橡胶树割胶时流 出的胶乳经凝固及干燥而制得的 。橡胶树,落叶乔木,有乳状汁 液。
天然橡胶主要生产国是马来西亚 、印尼、泰国、中国、斯里兰卡 、印度、利比里亚和巴西等,除 中国外,其他都是天然橡胶出口 国。
贸易种植区域结构:全世界有43个国家和地区种植天然橡胶,其中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 、印度四大植胶国的植胶面积约占世界总面积的75%,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7%。 贸易交易方式:泰国,有许多的橡胶贸易公司,以前这些橡胶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橡胶园,自 己种植、自己割胶、自己生产,还要自己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天然橡胶的生产、流通 过程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专业化。橡胶园由专门的经营人员来管理,生产出来的初级产品出 售给合作的橡胶生产厂家或拿到专门的橡胶原材料市场进行标价出售。泰国南部的天然橡胶主 产区合艾市中央橡胶市场就是著名的橡胶原材料市场,那里的原材料的价格成为橡胶生产厂家 或橡胶贸易公司的报价依据。橡胶的生产厂家把在原材料市场购来的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后交 给橡胶贸易 贸易经营主体:目前,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基本没有天然橡胶成品现货交易市场。新加 坡以其独具的地理位置和国际贸易口岸城市为依托,积聚了很多橡胶贸易公司进行现货交易, 成为重要的橡胶集散地。橡胶贸易商报价多是参考新加坡期货交易所(234/5)每日行情的第二 手交易价格进行成本核算之后,再进行对外报价。日本的橡胶市场以套期保值而闻名于世界橡 胶业,日本东京商品交易所(./4/5)的行情成为世界橡胶价格走势的主要参考依据。 我国天然橡胶现货交易方式:我国天然橡胶的交易方式仍以现货交易为主,上海有期货交易市 场,套期保值的数量有限,主要功能还是投机。在现货交易方面,海南农垦电子商务交易中心 主导全国天然橡胶现货交易价格,并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其年销售量占国产胶的60%,国 营胶的55%。
经营主体结构:中国天然气贸易三足鼎立(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
• 2、农产品贸易
农产品贸易主要包括粮食、经济作物、水果和畜产品等 世界主要产粮区在北美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四大主要产粮国
是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和澳大利亚。 世界主要进口国是前苏联地区、日本、中国、德国、英国、墨
西哥和巴西以及非洲国家。
中国和印度既是主要产棉国又为棉花输出国。
羊毛主要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其中70%销往西欧和日本。
世界油料作物主要包括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 油茶、油橄榄、油棕、椰子、腰果等。
美国和巴西是大豆的最大输出国。欧盟国家和日本为 主要输入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棕油生产国和出口 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椰子的最大生产国。
• (2)煤炭贸易
美国是世界主要煤炭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出口量占世界煤炭总出口 量的三分之一,其他煤炭的出口国家是澳大利亚、波兰、南非、中 国等。煤炭主要进口国是日本和西欧,其次为东欧和北美地区。
产量区域结构:世界前十大产煤国分别是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 俄罗斯、南非、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和希腊,其产量占全球煤 炭产量的87.1%。其中,中国占全球煤炭产量的39.4%
国内大宗商品产销格局
农副、金属为主:国 内交易市场中交易品种 仍以农副、金属为主, 其中涉及农副产品市场 占了近1/3。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产销格局
• (一)有形商品贸易的地理格局 • 1、能源贸易 • (1)石油
美国、日本、西欧是世界主要石油 进口地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美国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
日本石油70%来自中东,其他来说 东南亚和中国;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地区分布
我国现货商品交易 市场已达9万多家,年 成交额达3.4万亿元, 约占我国GDP总量的 30%。 区域分布不均:沿
海地区数量众多、内
陆地区相对较少
区域竞争激烈:经
济及话语权争夺战
依托本地区特色发
展:物流园区、资源、
特产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运营状态
总体趋势:生意社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 运营中的交易市场数 量仍呈增长态势。 持不同态度:低调 观望、跃跃欲试
贸易区域结构:世界煤炭贸易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欧洲和北美地区,而 亚太地区贸易量是最大的澳大利亚最近多年是全球煤炭出口第一大国,其出 口量占全球煤炭出口总量的30%左右,占亚太地区出口量的50%左右。2010年 澳大利亚出口的80%是亚洲,2012年,蒙古国已经取代澳大利亚成为中国最大 的焦煤进口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