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管理十四条原则

合集下载

戴明管理十四条解释

戴明管理十四条解释

戴明管理十四条解释
戴明管理十四条原则,是指戴明为美国企业制订了14条转变管理的原则。

戴明管理方法可谓良药苦口,因为他对经理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改变自己,甚至要改头换脑。

1. 持之以恒地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
2. 接受新的理念。

3. 停止依赖检测作为实现质量目标的做法。

4. 停止那种只依据报价选择供应商的做法。

5. 持续并永远致力于改善生产和服务系统,以实现质量和生产率的提高,并不断降低成本。

6. 开展在职培训。

7. 贯彻领导能力。

8. 驱除恐惧感,这样所有员工才能有效地为公司工作。

9. 消除部门之间的障碍。

各部门的人们,不管从事研究、设计、销售或生产,都必须组成团队工作,以预测生产中可能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问题。

10. 杜绝要求员工实现零缺陷或进一步提高生产率的过分的口号、说教和目标。

11a. 在生产车间里消除数字指标,代之以领导能力。

11b. 杜绝目标管理法。

杜绝滥用数字、数字化的指标进行管理。

12a. 消除所有剥夺小时工们的劳动自豪感的障碍。

12b.消除那些剥夺了管理层和工程当中的人们的工作自豪感的障
碍。

13. 实施积极的、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以激励自我提高。

14. 投入公司所有人力,实现变革,因为变革是每个人的工作。

戴明博士质量管理十四要点

戴明博士质量管理十四要点

戴明博士质量管理十四要点& PDCA循环1.创造产品与服务改善的恒久目的:最高管理层必须从短期目标的迷途中归返,转回到长远建设的正确方向。

也就是把改进产品和服务作为恒久的目的,坚持经营,这需要在所有领域加以改革和创新。

2.采纳新的哲学:必须绝对不容忍粗劣的原料,不良的操作,有瑕疵的产品和松散的服务。

3.停止依*大批量的检验来达到质量标准:检验其实是等于准备有次品,检验出来已经是太迟,且成本高而效益低。

正确的做法,是改良生产过程。

4.废除"价低者得"的做法:价格本身并无意义,只是相对于质量才有意义。

因此,只有管理当局重新界定原则,采购工作才会改变。

公司一定要与供应商建立长远的关系,并减少供应商的数目。

采购部门必须采用统计工具来判断供应商及其产品的质量。

5.不断地及永不间断地改进生产及服务系统:在每一活动中,必须降低浪费和提高质量,无论是采购、运输、工程、方法、维修、销售、分销、会计、人事、顾客服务及生产制造。

6.建立现代的岗位培训方法:培训必须是有计划的,且必须是建立于可接受的工作标准上。

必须使用统计方法来衡量培训工作是否奏效。

7.建立现代的督导方法:督导人员必须要让高层管理知道需要改善的地方。

当知道之后,管理当局必须采取行动。

8.驱走恐惧心理:所有同事必须有胆量去发问,提出问题,表达意见。

9.打破部门之间的围墙:每一部门都不应只顾独善其身,而需要发挥团队精神。

跨部门的质量圈活动有助于改善设计,服务,质量及成本。

10.取消对员工发出计量化的目标:激发员工提高生产率的指标、口号、图像、海报都必须废除。

很多配合的改变往往是在一般员工控制范围之外,因此这些宣传品只会导致反感。

虽然无须为员工订下可计量的目标,但公司本身却要有这样的一个目标:永不间歇地改进。

11.取消工作标准及数量化的定额:定额把焦点放在数量,而非质量。

计件工作制更不好,因为它鼓励制造次品。

12.消除妨碍基层员工工作畅顺的因素:任何导致员工失去工作尊严的因素必须消除,包括不明何为好的工作表现。

戴明管理十四条原则

戴明管理十四条原则

戴明管理十四条原则戴明(W. Edwards Deming)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和统计学家,被公认为是现代质量管理的奠基人之一、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从日本引入了一套管理原则,被称为“戴明管理十四条原则”。

这些原则旨在提高组织的质量和效率,使其能够实现持续的改进和创新。

以下是戴明管理十四条原则的详细介绍:1.创造并维持一个稳定的目标:组织需要明确自身的目标,并确保这些目标具有稳定性。

只有这样,组织才能实现长期的改进和增长。

2.采用统一目标的方法:组织需要以系统的方式来实现其目标,并确保所有员工都在同一个方向上努力工作。

这样可以避免内部冲突和浪费。

3.为所有员工提供培训:组织应该为所有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这样可以增加员工的自信心和动力。

4.打破中层管理壁垒:组织应该打破中层管理壁垒,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和合作的环境。

这样可以促进信息的流动和创新的出现。

5.消除恶性竞争:组织需要消除恶性竞争和分数游戏的现象,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这样可以提高全员的绩效和效率。

6.确立连续改进的理念:组织应该始终保持对持续改进的追求,并给予员工足够的自主权和管理权。

这样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7.采用数据驱动的决策:组织应该基于数据和事实来做决策,而不是主观意见。

这样可以减少偶然性和错误决策的发生。

8.建立长期的供应商关系:组织需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稳定和质量。

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和成本。

9.避免管理的过度干预:组织应该避免对员工的过度干预和控制,而是信任员工并鼓励他们的自我管理。

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动力。

10.建立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组织应该培养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11.建立公平的薪酬体系:组织应该建立一个公平和透明的薪酬体系,确保员工的劳动得到公正的回报。

这样可以增加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戴明的质量管理14条

戴明的质量管理14条

戴明的质量管理14条
戴明的质量管理14条是指戴明(W. Edwards Deming)所提出的质量管理原则,也被称为Deming的14个管理观点。

这些原则旨在提高组织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

以下是戴明的质量管理14条:
1. 制定目标:明确组织的目标和方向,以便依据目标进行管理和决策。

2. 采取系统化的方法:将管理视为一个系统,通过相互关联的过程和活动来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3. 采用长期的视角:长期的质量改进需要持续投入和支持,不能仅仅局限于短期目标。

4. 采纳科学的方法:基于数据和证据制定决策,避免凭个人经验和直觉做出决策。

5. 增加知识和技能:持续培训和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组织的质量和效率。

6. 采用现代方法管理: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工作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7. 优化团队合作:建立团队合作的文化,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8. 消除恐惧:鼓励员工主动参与质量改进,消除对变化和创新的恐惧。

9. 打破壁垒:建立跨部门的协作和沟通机制,消除各部门之间的分隔和障碍。

10. 消除指标导向:不仅仅依赖于指标和数据,要综合考虑质量、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11. 促进持续改进:不断寻求和实施质量和效率的改进措施,
以逐步提升组织的绩效。

12. 采用员工参与的方法: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和决策过程,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投入。

13. 优化供应链:建立良好的供应链管理机制,确保供应商的
质量符合要求。

14. 采用持续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质量管理理念
和技术,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戴明管理的14条法则

戴明管理的14条法则

戴明管理的14条法则戴明(Edward Deming)是一位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被誉为现代质量控制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方法和原则,即“戴明管理的14条法则”,这些法则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和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质量控制和员工满意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戴明管理的14条法则进行详细介绍。

1.坚持以顾客为导向:顾客是企业的生存依据,企业应该根据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来制定和改进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

2.采取系统思维:企业应该将组织内各个部门和环节看作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通过协同合作来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3.破除目标约束:戴明认为过于追求目标数字会导致人们为了达到目标而忽视产品质量,他提倡长期稳定的改进,以提高质量和效率,并促进科学创新。

4.养成持续改进的习惯:不断改进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组织应该鼓励员工不断挑战现有的工作方式,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源支持。

5.建立稳定的供应商关系:企业应该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

6.消除质量问题根源:戴明主张通过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处理其后果,来解决质量问题和改善工作流程。

7.培养员工的技能和知识: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使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来完成工作,并参与到质量改进活动中。

8.促进团队合作:团队协作是提高组织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企业应该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9.消除恐惧和不信任: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开放和信任的环境,使员工敢于提出问题和建议,从而推动持续改进和创新。

10.消除评级和个人目标:戴明认为评级和个人目标会导致员工之间的竞争和内耗,而不利于整体协作和组织发展,他建议将重点放在团队的协作和整体绩效上。

11.提供全面的培训: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全面的培训,使其掌握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个人素质和组织绩效。

12.推行长期稳定的工作关系:戴明认为长期稳定的工作关系有助于培养员工的稳定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戴明管理十四条解释

戴明管理十四条解释

戴明管理十四条解释戴明管理十四条(Deming's 14 Points for Management)是质量管理专家W.爱德华·戴明提出的一套管理原则,旨在持续改进组织的整体绩效。

这些原则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以指导组织进行质量管理和自我改进。

以下是戴明管理十四条的简要解释:1. 树立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强烈意愿。

公司需要确立对质量改进的承诺和决心,以及向员工传达对质量改进的重视。

2. 停止依靠检查来提高质量。

检查是一种事后控制方法,不能预防问题发生。

相反,应该通过改进过程和系统来减少错误和提高质量。

3. 结束仅由价格决定采购决策的做法。

价格不应是唯一的采购决策因素,而应考虑其他因素,如质量、可靠性、服务和技术等。

4. 消除阻碍内部沟通的障碍。

内部沟通是实现有效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

公司需要促进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问题的解决。

5. 严格对待所有错误,立即纠正错误。

任何错误都应该被重视并立即纠正,以防止问题扩大化。

6. 采取新观念。

公司需要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以推动质量改进和创新。

7. 不要盲目追求生产速度和数量。

质量和速度应该是并重的,而不是牺牲质量追求速度和数量。

8. 赋予员工参与决策的权力。

员工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参与和贡献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9. 培训要有针对性。

培训应该针对员工的需求和公司的需求进行定制,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

10. 建立无阻碍的报告制度。

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报告系统,以便员工能够及时报告问题和建议,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11. 整顿计件工资制度。

计件工资制度可能导致员工更加关注速度和数量,而牺牲了质量。

公司需要重新审视并调整计件工资制度,以确保质量和速度并重。

12. 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推动公司不断进步和发展。

13. 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

戴明管理十四条原则

戴明管理十四条原则

十 取消对 员工的标语训I 词和告诫。过 度的标语告诫
会产生压力 、挫折感 、怨气 、恐惧、不信任和谎言 .这种 运动最终会成为一个恶作剧 式的玩笑 。
十一 取消定额 管理和 目标 管理 。其实销售定额违反
客观规律 .生产定 额是 不断改进 的巨大障碍 ,因此改变对
待 人 的方 式 态 度 .用 信 任代 替 控 制 。
职业生涯规划。根据组织发展和 员工需要 ,对员工的 岗位晋升路径图作详细说 明 . 岗位晋升的标准和条件 . 明确 形成 岗位与 岗位之间的交叉渗透 . 构建 员工之间的绩 效合
作 伙 伴 关 系和 岗位 之 间的 管 理 链 , 励 相 关职 位 的 员工 互 鼓
Hale Waihona Puke 相合作 , 互相帮助。 这样一来 . 员工之间会主动交流工作 .
人、 信任人 . 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工作 中来 , 出谋划策 . 自 主管理 。 团队作业 . 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员工关心 、 理解 、 支 持某项 工作 . 而且可 以使员_ t互 了解各 岗位的工作 内容 , TN _ 培养员工一专多能。尤其在 某一部 f 内部 .有更多的机会 - j 和条件开展团队作业 . 组织全 员有意识他参与到本部 门其 他工作 中去 ,了解本部 门所有 岗位 的工作 内容和信息 . 掌 握相关的工作技能。 知识管理。 在知识管理中 . 可以对企业知识 、 经验和成
戴明管理十四条原则
戴 明 为 美 国 企 业 制 订 了 1 条 转 4 变 管理 的 原 则 .他 对 经 理 们 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求 ,要 改 变 自 己 .甚 至 要 改 头 换脑 。

目标绩效奖励会使 员工丧 失内在动 力。
十三 .鼓励学习和 自我提高。为 了明天 .实行强劲的学习和 自我提高

戴明质量管理十四条原则

戴明质量管理十四条原则

戴明质量管理十四条原则戴明质量管理十四条原则是由质量管理领域的权威、美国质量管理之父威廉·爱德华·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所提出的。

这十四条原则旨在帮助组织实现持续改进和卓越质量,它们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适用于服务业和其他组织。

以下是对戴明质量管理十四条原则的详细解释:1.建立和维持清晰的目标:明确组织的目标,并确保每个员工都理解和致力于这些目标。

2.采用系统思维: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明确各个部门和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更好地优化整个系统。

3.采用持续改进的理念:持续地寻找改进的机会,并实施改进措施,以确保质量和绩效的不断提高。

4.雇用和保持资质高的员工:通过培训和发展,确保员工具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的绩效和贡献。

5.采用均衡的管理:避免走极端,保持合理和谐的管理方式,以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组织的长期发展。

6.采用数据驱动的决策:依据数据和事实做出决策,不仅减少主观判断和猜测,还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7.采用合作和共赢的理念:鼓励员工之间和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8.着眼于长期发展:不仅关注眼前的短期利益,还要考虑组织的长期健康和持续发展。

9.重视供应商关系:建立并维护良好的供应商关系,实现合作共赢,在质量和成本上实现共同提升。

10.避免指责和责备:以团队为单位分析和解决问题,避免个人间的指责和责备,促进合作与学习。

11.清晰的目标和预期:明确地定义组织和员工的目标和预期,以便于评估绩效和进行持续改进。

12.支持员工的自主性和创新: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创新想法,给予他们发展和实践的机会。

13.整体质量管理:将质量管理融入到组织的每一个环节和活动中,确保质量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14.建立和维护学习的文化:鼓励员工和组织进行持续学习和提升,以应对变化和挑战。

这十四条原则的目的是帮助组织实现持续改进和卓越质量,它们强调的是整体性、系统性和持续性,强调员工的参与和领导者的角色,帮助组织建立并保持高效、高质量的运营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明管理十四条原则
戴明为美国企业制订了14条转变管理的原则(The fourteen point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nagement),戴明管理方法可谓良药苦口,因为他对经理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改变自己,甚至要改头换脑。

一、持之以恒地改进产品和服务(Create constancy of purpose for improvement of product and
service)。

要努力保持竞争性,做长期经营打算,提供就业机会。

1.顾客只购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2.公司要利润,更要美化人们的生活
二、采用新的观念(Adopt the new philosophy)。

1.要采用能应对竞争的新观念
2.不要低估改变思想观念的困难性
三、停止依靠大规模检查去获得质量(Cease dependence on mass inspection)。

靠检查去提高质量,太晚了,无效而且昂贵。

质量不是来自检查,而是来自植入源头,改进系统过程。

检查、扔弃、降级、返工不
是改进系统过程的正确方法,当质量不到位时,检查总比不检查好,而检查也只可能是唯一可用的方法,但损失已造成,有的无法弥补,有的可以返工但仍会增加开支。

1.检查是一个非常有限的工具
2.奖励检查人员多发现缺陷十分有害
3.检查要统一标准,责任要明确到个人
四、结束只以价格为基础的采购习惯(End the practice of awarding business on the basis of
price tag alone)。

没有质量的低价格是没有意义的,低质量会导致产品品质下降,所以整体成本开支上升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结束只以价格为基础的采购习惯,事实上,可以减少整体成本开支。

1.没有质量的低价格采购代价极高
2.用单一供应商提供单一零件或服务
五、持之以恒地改进生产和服务系统(Improve constantly and forever the system of production
and service)。

改进质量和生产能力,可持续减少成本开支。

1.只想改进结果,而不改进系统是在骗自己
2.统计过程控制学是系统管理和改进的钥匙
3.控制图是强大的系统管理和改进工具
六、实行岗位职能培训(Institute training on the job)。

为了今天,确认每个人有技能和知识去做好目前的工作。

1.培训不是在制造额外开支
2.培训教师要专业,自学常会有缺陷
七、建立领导力企业管理(Institute leadership)。

经理的工作不是监督,而是用领导力来领导。

管理的目标是帮助人、机器和设备做更好的工作。

1.改进是领导的责任
2.团队精神是一个关键变量
八、排除恐惧(Drive out fear),使每一个员工都可以为公司有效的工作。

恐惧感越强,员工的工作效果就越差,极度的恐惧感会对公司或国家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1.恐惧引发低效和谎言
2.恐惧会使公司付出沉重代价
九、打破部门之间的障碍(Break down barriers between staff areas)。

部门间要用合作代替竞争,推倒围墙。

研究、设计、销售、生产部门的人员必须象一个团队一样去工作,去预测生产问题,尽早发现解决问题,共同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1.部门间永远有难解的障碍
2.结束部门效益最大化并加强部门间交流
3.用项目或复合管理代替传统职能管理
十、取消对员工的标语训词和告诫(Eliminate slogans, exhortations, and targets for the work
force)。

过渡的标语告诫会产生压力、挫折感、怨气、恐惧、不信任和谎言,这种运动最终会成为一个恶作剧式的玩笑。

1. 常常不能对员工提供任何帮助或没关系
2.常常传达不信任、恐惧或无法实现的目标
十一、取消定额管理和目标管理(Eliminate numerical quotas for the work force. Eliminate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用领导力来代替。

1.销售定额违反客观规律
3.生产定额是不断改进的巨大障碍
4.改变对待人的方式态度,用信任代替控制
5.公司规章制度要针对95%可信任的员工
十二、消除打击员工工作情感的考评(Remove barriers that rob the hourly worker of his right
to pride of workmanship. Remove barriers that rod people in management and
in engineering of their right to pride of workmanship)。

管理人员的责任必须从单纯的数字目标转化到质量。

这意味着要废除年度个人目标或排名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

1.年度排名/评分绩效考核损人不利公司
2.目标绩效奖励使员工丧失内在工作动力
3.目标绩效考核管理是在努力摧毁自己
十三、鼓励学习和自我提高(Encourage educ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for everyone)。

为了明天,实行强劲的学习和自我提高教育计划。

1.最大的改进来自系统内工作人员的头脑
2.学习是员工和公司明日生存的保障
十四、采取行动实现转变(Take action to accomplish the ransformation)。

让公司的每一个人去工作去实现转变,转变是每一个人的工作。

实现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高管理层在实现转变中扮演着
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他们比任何人更有影响,他们的决定影响每一个人。

而最大的阻力往往来自中层管理人员。

1.掌握戴明管理理念
2.掌握戴明管理哲学和原则
3.掌握戴明不断改进循环–PDSA(PDCA)
4.用SIEP启动变革,计划取得胜利
5.用PDSA(PDCA)不断改进循环实现转变
6.出路在伟大领导的远见,不是高技术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