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74统计学原理

合集下载

广东省2020年08月自考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20年08月自考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0年8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单选题1、已知商品销售额指数为110%,销售量指数为90%,则销售价格指数为(1 分)A.20%B.99%C.122%D.200%参考答案:C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1 分)A.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B.价格变动的相对数C.动态变化的相对数D.产量变动的相对数参考答案:A3、现象发展受到一些临时的、偶然的因素影响而引起的波动,属于时间数列的(1 分)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周期波动D.不规则变动参考答案:D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1 分)A.几何平均法B.最小平方法C.加权平均法D.算术平均法参考答案:A5、某地区的GDP的环比增长速度2015年比2014年增长8%,2016年比2015年增长9%,则2014-2016年该地区GDP总增长(即定基增长速度)(1 分)A.0.72%B.17%C.17.72%D.72%参考答案:C6、表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是(1 分)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参考答案:C7、己知两个变量,σx =10,σy=8,σ²xy=60,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知x与y(1 分)A.高度正相关B.显著正相关C.低度正相关D.微弱正相关参考答案:B8、相关系数可以有效地表示现象之间(1 分)A.因果关系B.变动关系C.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D.数量规律参考答案:C9、在相关关系种类中,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是根据(1 分)A.相关的方向B.相关的形式C.影响因素的数量D.相关程度参考答案:A10、按照规定的间隔,从已经排序的总体单位中抽取样本单位的组织形式是(1 分)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B11、总体的变异程度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1 分)A.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变异程度越小,抽样误差越大D.两者无关参考答案:A12、重置抽样的误差与不重置抽样的误差相比,(1 分)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两者不等参考答案:B13、在抽取样本单位时,必须遵循____原则。

202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记录学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记录旳基本措施包括A.调查法、汇总发、预测法B.调查法、整顿法、分析法C.大量观观测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时间数列法、记录指数法、回归分析法2.对记录数据建立某种物理旳度量单位旳亮度层次是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3.调查单位是A.调查对象旳所有单位B.负责向上汇报调查内容旳单位C.调查项目和指标旳承担者D.基层企事业单位4.对持续变量分组,最大值所在组下限为1000,又知其相邻组旳组中值为750,则最大值所在组旳组中值为A.1100 B.1200C.1250 D.15005.某商场2023年彩电销量为10000台,年末库存100台,这两个绝对指标是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D.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6.下列属于比较相对指标旳是A.我国人口密度为135人/平方公里B.某年我国钢产量为日本旳80%C.2023年我国GDP比上年增长9% D.2023你我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12023元7.在抽样调查中,抽取样本单位必须遵照A .可比性原则B .同质性原则C .精确性原则D .随机性原则 8.样本容量与抽样误差旳关系是A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 .样本容量越小,抽样误差越小D .两者没有关系9.对500名大学生抽取15%旳比例进行不重置抽样调查,其中优等生为20%,概率为95.45%(t=2),则优等生比重旳抽样极限误差为A .4.26%B .4.61%C .8.52%D .9.32%10.当一种变量变化幅度与另一种变量旳变化幅度基本上是同等比例时,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 A .函数关系 B .复有关关系 C .线性有关关系 D .非线性有关关系 11.已知x ,y 两个变量,2010,8,x y xy σσση=== ;则通过计算有关系数数可知,x 与y 之间存在着A .高度正相反B .明显正相反C .低度正相反D .微弱正相反 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旳有关关系是A .单相反B .复有关C .偏有关D .正相反 1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各个时期旳环比发展速度A .之和B .之差C .之积D .之商 14.下列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旳是A .价格指数B .平均工资指数C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D .销售量指数 15.记录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旳根据是指数旳A .阐明旳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旳数量变动B .反应时间状况C .编制措施D .反应指标性质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旳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自考统计学原理00974

自考统计学原理00974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计数活动与统计学的产生⎪⎪⎪⎪⎪⎪⎪⎪⎪⎪⎩⎪⎪⎪⎪⎪⎪⎪⎪⎪⎪⎨⎧⎪⎪⎪⎩⎪⎪⎪⎨⎧⎪⎩⎪⎨⎧⎪⎪⎩⎪⎪⎨⎧活动的而发展客观需要,促进了统计式的进步,国家管理的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伍”分析法十三数”、韩非的“参预测、商鞅的“强国知范蠡的经济循环里士多德的城邦理论、哥斯拉的计数研究、亚管仲(七法篇)、毕达国情调查的思想同时发展了有关计数与及其成果已初具规模;到封建社会,统计活动事等方面的国情国力多涉及人口,财富和军人类最初的统计活动,制国家的治国手段计活动被明显作为奴隶世纪夏禹立国开始,统公元前人类的统计活动在国家出现之后)立健全,特别是人类社会组织机构的建军事等方面进行清点(对人口、财产、土地、对象加以清点(最初)对剩余劳动成果和劳动主要表现画线在树木、石头上面刻痕、粗细打结利用绳索的颜色、长短棍利用石子、贝壳、小木以手指充当计数工具原始社会的计数活动统计活动一、人类的计数活动和21统计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国家管理的客观要求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德国哲人斯勒兹说过“统计是静态的历史,历史是静态的统计。

”⎪⎪⎪⎪⎪⎪⎪⎪⎪⎪⎪⎪⎪⎪⎪⎩⎪⎪⎪⎪⎪⎪⎪⎪⎪⎪⎪⎪⎪⎪⎪⎨⎧⎪⎩⎪⎨⎧⎪⎪⎪⎩⎪⎪⎪⎨⎧⎪⎪⎪⎪⎪⎩⎪⎪⎪⎪⎪⎨⎧⎪⎪⎩⎪⎪⎨⎧更加突出通用方法论科学的属性手段件的的问世强化了统计计算机的使用和统计软到完善和深化统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得现代统计学的发展趋势了近代意义统计学主要源泉,形成和发展想,融合统一统计学三凯特勒:“平均人”思拉普拉斯:集大成者法定律”最初形式重要桥梁作用的“大数率论与统计学之间起着性的辩证关系,是在概事物必然性与偶然一次用数学公式来刻画贝努利大数法则”,第瑞典科学家贝努利:“题”作为标志解决赌博中的“的点问家帕斯卡和费尔马通信概率论的出现:法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特征比分析作为自己的基本,未把对事物的数量对一些笼统的词汇来形容方面的观察,只是采用和记载,很少涉及数量的研究着重于文字比较国势学对国家显著事项陆续为世界接受”一词,大力推广“”;后经英爵士辛克莱英“年,英博士默尔曼译成”,即统计学项”,创造德文词汇“令思想,“国家显著事阿亨瓦尔:继承发展康称记述学派课程,国势学课程,亦康令:开设尔创始人:康令和阿亨瓦德国的国势学学被称为有实无名的统计计学”命名,和分析一直未采用“统方面的研究,采取比较政治算术是对事物数量标志要代表人物、学派诞生作(政治算术)学派主英经济学家配第,代表之一治的观察)学派创始人关于死亡表的自然和政年,伦敦商人格朗特()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展学二、-statistic statistic 1787statistik de staatenkun 1662 的产产生和发统计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将统计学与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同列为一级学科予以公布。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称为 C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总体单位D .填报单位 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精确的计量尺度是A A .定比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类尺度D .定距尺度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C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经常性抽样调查 D .周期性普查4.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D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大于1 D .界于0和1之间5.在经过排序的数列中位置居中的数值是A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平均差6.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AA .d f S fL mm ⨯-+-∑12B .d L ⨯∆+∆∆+211C .∑∑⋅ffx D .∑-)(x x7.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总量的是BA .时点指标B .时期指标C .动态指标D .绝对指标 8.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相比AA .前者大B .后者大C .二者没有区别D .二者的区别需要其他条件来判断9.如果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A A .多一些 B .少一些 C .可多可少D .与总体各单位差异无关10.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D A .样本数目 B .样本可能数目 C .总体单位数 D .样本容量 11.在12个单位中抽取4个,如果进行不重置抽样,样本可能数目M 为B A .412 B .!8!4!12 C .12×4 D .12412.方差是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A A .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B .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 C .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D .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13.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_____的指标。

2008年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08年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 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早期的统计活动可以表述为【 A 】A.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程序和一定组织形式的总体计数活动B.国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服务于征兵和课税目的的技术活动C.一种零散的、无组织的、非经营性的计数活动D.主要涉及食物、财富的计数活动2.统计资料的基本职能是【 B 】A.参与决策B.收集、整理和提供信息C.发布统计资料D.统计咨询3.统计资料的基本特征是【 A 】A.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D.科学性、具体性、社会性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 A 】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经常性抽样调查D.周期性普查5.次数分布可以形成一些典型的类型,并用曲线表示。

其中,靠近极端值次数少而靠近中间值次数多的分布曲线是【 B 】A.弧形分布曲线B.钟型分布曲线C.U型分布曲线D.J型分布曲线6.反映客观事物实际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A 】A.绝对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数量指标7.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是【 A 】A.众数B.算术平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D.标准差8.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 D 】A.样本数目B.样本可能数目C.总体单位数D.样本容量9.抽样推断中如果出现系统性偏差,它的表现是【 C 】A. x>X B: x<X C: x≠X D: x=X10.相关关系描述的是事物之间的【 B 】A.因果关系B.非确定性数量对应关系C.互为因果关系D.时间和次数11.如果相关系数为0.78,这种相关关系属【A 】A.正向显著线性相关B.正向高度线性相关C.负向显著线性相关D.负向高度线性相关12.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 】A.时间标度及其观测值B.主词和宾词C.变量和次数D.时间和次数13.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 】 A.平滑作用 B.移动作用 C.平均作用 D.加总作用14.指数的计算起源于统计【 D 】 A.生产能力的变动 B.消费水平的变动 C.销售量的变动 D.物价水平的变动15.如果采用公式∑∑01P P 计算总指数,就不能如实反映现象的变动情况,其原因是【 D 】 A.这种方法不正确 B.它受计量单位变换的影响 C.没有考虑价格变化的影响 D.没有考虑销售量的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广东省《统计学原理》00974书本第七章:统计指数法(PPT)

广东省《统计学原理》00974书本第七章:统计指数法(PPT)

甲 件 200 220
114
192.98
乙 台 50 50
105
47.60
丙 箱 120 150
120
125.0
合计 — 370 420

365.6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解:Kp=∑ p1q1/∑(p1q1/kp)=420/365.6=114.88% ∑ p1q1-∑(p1q1/kp)=420-365.6=54.4(万元)
就称为指数 • 狭义指数:反映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二、指数的性质 • 指数是比较的数字、综合的数字、平均的数字、代表的数字
三、指数的作用
1. 指数可以反映复杂总体综合数量变动情况。有三方面,总体在数量 上变动程度;数量上变动方向;数量上变动所带来的绝对效果。
2. 指数可以测定和分析总体变动中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方向、程度和 绝对效果。
在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采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第三节 平均数指数
• 平均数指数实际上是综合指数法的派生形式。
• 平均数指数的分析角度与综合指数不同,它是从个体指数出发来计算总指 数,即先计算个体指数,然后对其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 平均数指数的形式有两个: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简称为算术指数和调和指数)
统计学原理
课程代码:00974
主讲人:华南农业大学 陈利昌副教授
第七章 统计指数法
第一节 指数的外延和内涵
指数是人们在统计物价水平的变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简单总体: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和标志表现可以直接加总 • 复杂总体: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和标志表现不可以直接加总

自考00974统计学基础学习知识原理练习情况总结复习资料重要资料

自考00974统计学基础学习知识原理练习情况总结复习资料重要资料

00974统计学原理 章节基础知识 第一章:总论 1、统计的三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可扩展未简答) 2、凯特乐将统计学的三个主要源泉:英国的政治学派,德国的国势学,法国的概率统计 3、“统计”一词的含义:统计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简答) 4、统计信息的两大特征:数量性和总体性(多选、简答) 5、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咨询,监督 (多选) 6、四大计量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重点前两个) 7、按度量层次低到高: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8、区别总体和总体单位(选择,判断) 9、统计指标的的三大特性:总体性,数量性,综合性(多选) 10、区分变异和变量,变量又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多选)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1.统计资料的三大特性: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选择,填空) 2.总体性的定义是指统计是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数量特征,而不是着眼于个别事物,因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从整体上观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判断) 3.原始资料的搜集方法 访问方法 观察方法 实验方法(多选) 4.统计调查的方式: 1)普查:专门组织进行一次性的全面调查(填空、多选) 2)抽样调查:最常用的方法 3)统计报表 4)重点调查:了解定义(选择)(多年都有考到) 5)典型调查 6.结论:统计方式是以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体(选择、判断) 7.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1) 调查目的:调查目的要符合客观实际,是任何一套方案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行动的指南。

(2)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即总体,调查单位即总体中的个体。

(3) 调查项目:即指对调查单位所要登记的内容。

00974统计学原理

00974统计学原理

00974统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是一门介绍概率和统计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学科。

它对于理解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非常重要,因为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揭示数据之间的隐藏关系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原理的几个重要概念和技术。

慎用主观概率在统计学中,概率是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

主观概率是指个人对事件发生概率的主观判断。

然而,主观概率并不总是可靠的,因为它受到主要观察者的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

为了更客观地研究概率,我们通常使用频率概率,即基于大量观察和实证研究得出的概率。

样本和总体在统计学中,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个体或观测值。

总体是指我们感兴趣的整体群体。

选择样本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为了使样本具有代表性,我们应该使用随机抽样方法,即每个个体被选中的概率是相等的。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用来总结和描述数据的统计方法。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心趋势:中心趋势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程度。

常见的测量指标包括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2.变异程度:变异程度用于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

常见的测量指标包括方差、标准差和四分位数。

3.分布形态:分布形态用于描述数据的特征形状。

常见的测量指标包括偏度和峰度。

推断统计推断统计是用于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置信区间:置信区间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范围。

它给出了一个区间,该区间内有一定的概率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实值。

2.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用于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提供了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其中一种假设。

通常,我们会提出一个原假设和一个备择假设,并根据样本数据来作出决策。

3.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用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参数的值。

常用的方法包括最大似然估计和最小二乘估计。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用来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它可以用来预测因变量的值,并确定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回归分析包括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两种类型。

线性回归建立了一个线性方程来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而非线性回归则建立了一个非线性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A .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 .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C .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 .时间数列法、统计指数法、回归分析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A .只有一个指标B .可以有多个指标C .只有一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标志 3.在分组时,如果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值时,一般应 A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C .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都可以 D .单独设立一组 4.反映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总数量的统计指标是A .平均指标B .动态指标C .相对指标D .绝对指标 5.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是 A .∑∑fx B. f xf∑ C.∑∑⋅)(ffx D.x x -∑6.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A .同一总体的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之比 B. 同一总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数值之比 C. 同一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 D. 同一总体的不同时间数值之比 7.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A .大于O B. 小于O C .大于1 D. 界于O 和1之间 8.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A .登记误差 B. 抽样误差 C .系统误差 D. 调查误差 9.在抽样调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抽样方法是A .重置抽样 B. 不重置抽样 C .重点抽样 D. 典型抽样 10抽样单位数(n )与置信度(t )的关系为A .相等B .置信度(t )越低,则n 越小C .置信度(t )越高,则n 越大D .无关 11.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A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B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小 C.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小 D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大 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是A. 单相关B. 复相关 C .偏相关 D. 正相关 13.在回归直线bx a y +=ˆ中,b 表示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A. y 增加aB. x 增加bC. y 的平均增加量 D .x 的平均增加量14.已知两个变量,30,8,52===xy y x σσσ,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知两者之间存在着A .高度正相关 B.显著正相关 C .低度正相关 D .微弱正相关 15.对时间数列中各数值进行平均,即得到该数列的A. 发展水平B. 平均发展水平 C .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16.时间数列中,比较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称为A .发展速度B .定基发展速度 C. 环比发展速度 D .增长速度17.某企业2006~2010年各年销售额(单位:万元)分别为150、162、172、186、200,则该期间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的速度为A. 5.9%B. 7.5%C. 105.9%D. 107.5% 18.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A .平滑作用B .移动作用C .平均作用D .加总作用 19. 将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根据是其A .说明的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的数量变动B .反映指标性质C .编制方法D .反映时间状况 20. 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50%,产量比上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上升A. 37.5%B. 25%C. 20%D. 12.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能无限分割,可分为A.连续变量 B. 离散变量C.确定变量矿 D. 随机变量 E.常数22.2012年某企业的汽车产量为100万辆,这一数值为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C.绝对指标 D.相对指标 E.平均指标23.抽样调查中,选择样本的优良标准包括A.无偏性 B. 一致性C.准确性 D. 客观性 E.有效性24.收人与消费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则这种相关关系属于A.正相关 B.负相关C.单相关 D.复相关 E.偏相关25.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包括A.最小平方原理 B. 大数定律C.有效性原理 D. 因素分解原理 E.中心极限定理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

26.定类尺度相对于其他的计量尺度,它的度量层次是最低的。

27.变量数列中,缺上限的最大组组中值计算公式为:缺上限组的下限+末组的组矩/2。

28.当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或总比率时,适宜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数。

29.比较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标准差系数越大,则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

30.无限总体是指总体单位数是无限的,只能采取全全面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

31.样本容量越小,抽样误差越大,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32.回归分折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

33.各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34.单位产品成本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

35.拉氏指数公式,强调用报告期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派氏指数公式,则强调用基期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6.相对指标的含义及其类型。

37.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38.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

39.同度量因素的含义及其确定的一般原则。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0. 某企业组装车间工人日生产产品情况如下表:要求:(1)计算该企业组装车间每人日平均组装产品数量; (2)确定工人日组装产品的众数和中位数。

41.根据某地区2003~2012年居民收入(x :百元)和肉类消费量(y :公斤)资料,求得以下数据:10,9800,14000,11800,300,35022======∑∑∑∑∑n y x xy y x试根据上述资料:(l )建立肉类消费量对居民收入的回归直线方程bx a y +=ˆ;(2)解释b 的经济意义(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

42.试根据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要求:(1)推算表格内缺的数值;(2)计算2006~2010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

(结果(百分数)要求保留两位小数)—201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答案(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5:CDADC 6——10:CDBBC11——15:ABCBB 16——20:BBAB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AB 22.AC 23.ABE 24.AC 25.BE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6.相对指标的含义:说明一个数值与另一个数值之间相对比所形成的数量关系。

其常用类型有四个: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

37.(1)总体的变异程度。

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则抽样误差越小;(2)样本容量。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反之,则抽样误差越大;(3)抽样方法。

重置抽样的误差比不重置抽样的误差大;(4)抽样的组织形式。

—38.(1)保证时期长短的可比性; (2)保证总体范围的可比性; (3)保证指标内容的可比性;(4)保证指标计算方法的可比性,具体有计算方法、计算价格、计量单位等方面。

39.同度量因素是指在总指数计算过程中,为了解决总体的构成单位及数量特征不能加总的问题而使用的一个媒介因素或转化因素;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采用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采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0.解:(l )该企业组装车间每人日平均组装产品数量写出各组组中值:90 110 130 150 17012910012900===∑∑fxf x (件) (2)确定工人日组装产品的众数和中位数众数:41.解:设回归直线模型为:bx a y +=ˆ肉类消费对居民收人的回归方程:x bx a y 7429.09985.3ˆ+=+=参数b 的经济意义:当居民收入每增加1百元时,居民肉类消费量平均增加0.7429公斤。

42.解:年份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环比发展速度(%)120125120150125—评分: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 年均发展速度%54.135375.3444====a a x年均增长速度=135.54%一100%=35.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