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974统计学原理201401【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00974统计学原理

00974统计学原理

2016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A .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 .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C .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 .时间数列法、统计指数法、回归分析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A .只有一个指标B .可以有多个指标C .只有一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标志 3.在分组时,如果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值时,一般应 A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C .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都可以 D .单独设立一组 4.反映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总数量的统计指标是A .平均指标B .动态指标C .相对指标D .绝对指标 5.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是 A .∑∑fx B. f xf∑ C.∑∑⋅)(ffx D.x x -∑6.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A .同一总体的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之比 B. 同一总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数值之比 C. 同一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 D. 同一总体的不同时间数值之比 7.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A .大于O B. 小于O C .大于1 D. 界于O 和1之间 8.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A .登记误差 B. 抽样误差 C .系统误差 D. 调查误差 9.在抽样调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抽样方法是A .重置抽样 B. 不重置抽样 C .重点抽样 D. 典型抽样 10抽样单位数(n )与置信度(t )的关系为A .相等B .置信度(t )越低,则n 越小C .置信度(t )越高,则n 越大D .无关 11.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A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B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小 C.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小 D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大 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是A. 单相关B. 复相关 C .偏相关 D. 正相关 13.在回归直线bx a y +=ˆ中,b 表示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A. y 增加aB. x 增加bC. y 的平均增加量 D .x 的平均增加量14.已知两个变量,30,8,52===xy y x σσσ,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知两者之间存在着A .高度正相关 B.显著正相关 C .低度正相关 D .微弱正相关 15.对时间数列中各数值进行平均,即得到该数列的A. 发展水平B. 平均发展水平 C .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16.时间数列中,比较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称为A .发展速度B .定基发展速度 C. 环比发展速度 D .增长速度17.某企业2006~2010年各年销售额(单位:万元)分别为150、162、172、186、200,则该期间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的速度为A. 5.9%B. 7.5%C. 105.9%D. 107.5% 18.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A .平滑作用B .移动作用C .平均作用D .加总作用 19. 将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根据是其A .说明的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的数量变动B .反映指标性质C .编制方法D .反映时间状况 20. 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50%,产量比上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上升A. 37.5%B. 25%C. 20%D. 12.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2023年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3年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记录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旳对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记录旳基本措施包括A.调查措施、汇总措施、预测措施 B.调查措施、整顿措施、分析措施 C.大量观测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 D .时间数列法、记录指数法、回归分析法 2.构成记录总体旳总体单位A .只有一种指标B .可以有多种指标 C.只有一种标志 D .可以有多种标志 3.在分组时,假如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值时,一般应A.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C.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都可以 D.单独设置一组 4.反应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旳总数量旳记录指标是A.平均指标 B.动态指标 C .相对指标 D.绝对指标 5.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旳公式是A.∑∑fx B. f xf∑ C.∑∑⋅)(ffx D.x x -∑6.算术平均数旳基本形式是A.同一总体旳部分数值与所有数值之比B. 同一总体旳不一样部分之间数值之比C. 同一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D. 同一总体旳不一样步间数值之比7.是非标志旳成数P和Q 旳取值范围是A.不小于O B. 不不小于O C .不小于1 D. 界于O 和1之间8.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旳误差是A .登记误差 B. 抽样误差 C.系统误差 D. 调查误差 9.在抽样调查实践中,常常使用旳抽样措施是A .重置抽样 B. 不重置抽样 C .重点抽样 D. 经典抽样 10抽样单位数(n )与置信度(t)旳关系为A .相等B .置信度(t)越低,则n 越小 C.置信度(t)越高,则n 越大 D .无关 11.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A .群与群之间旳差异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旳差异较大 B.群与群之间旳差异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旳差异较小 C. 群与群之间旳差异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旳差异也较小 D.群与群之间旳差异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旳差异也较大 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旳有关关系是A. 单有关B. 复有关 C .偏有关 D. 正有关 13.在回归直线bx a y +=ˆ中,b 表达当x 增长一种单位时A. y 增长aB. x增长b C . y 旳平均增长量 D.x 旳平均增长量14.已知两个变量,30,8,52===xy y x σσσ,则通过计算有关系数可知两者之间存在着A .高度正有关 B.明显正有关 C.低度正有关 D .微弱正有关15.对时间数列中各数值进行平均,即得到该数列旳A. 发展水平B. 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16.时间数列中,比较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期期水平之比,称为A.发展速度B.定基发展速度C. 环比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17.某企业2023~2023年各年销售额(单位:万元)分别为150、162、172、186、200,则该期间销售额年平均增长旳速度为A. 5.9% B.7.5% C.105.9%D. 107.5%18.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旳作用重要是A.平滑作用 B.移动作用C.平均作用 D.加总作用19. 将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旳根据是其A.阐明旳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旳数量变动 B.反应指标性质C.编制措施 D.反应时间状况20. 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50%,产量比上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上升A.37.5%B.25%C.20%D. 12.5%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旳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旳对应代码涂黑。

202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记录学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记录旳基本措施包括A.调查法、汇总发、预测法B.调查法、整顿法、分析法C.大量观观测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时间数列法、记录指数法、回归分析法2.对记录数据建立某种物理旳度量单位旳亮度层次是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3.调查单位是A.调查对象旳所有单位B.负责向上汇报调查内容旳单位C.调查项目和指标旳承担者D.基层企事业单位4.对持续变量分组,最大值所在组下限为1000,又知其相邻组旳组中值为750,则最大值所在组旳组中值为A.1100 B.1200C.1250 D.15005.某商场2023年彩电销量为10000台,年末库存100台,这两个绝对指标是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D.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6.下列属于比较相对指标旳是A.我国人口密度为135人/平方公里B.某年我国钢产量为日本旳80%C.2023年我国GDP比上年增长9% D.2023你我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12023元7.在抽样调查中,抽取样本单位必须遵照A .可比性原则B .同质性原则C .精确性原则D .随机性原则 8.样本容量与抽样误差旳关系是A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 .样本容量越小,抽样误差越小D .两者没有关系9.对500名大学生抽取15%旳比例进行不重置抽样调查,其中优等生为20%,概率为95.45%(t=2),则优等生比重旳抽样极限误差为A .4.26%B .4.61%C .8.52%D .9.32%10.当一种变量变化幅度与另一种变量旳变化幅度基本上是同等比例时,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 A .函数关系 B .复有关关系 C .线性有关关系 D .非线性有关关系 11.已知x ,y 两个变量,2010,8,x y xy σσση=== ;则通过计算有关系数数可知,x 与y 之间存在着A .高度正相反B .明显正相反C .低度正相反D .微弱正相反 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旳有关关系是A .单相反B .复有关C .偏有关D .正相反 1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各个时期旳环比发展速度A .之和B .之差C .之积D .之商 14.下列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旳是A .价格指数B .平均工资指数C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D .销售量指数 15.记录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旳根据是指数旳A .阐明旳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旳数量变动B .反应时间状况C .编制措施D .反应指标性质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旳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00974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00974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974一、单项选择题1.2010年11月1日,我国举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A.每一个人B.每一个家庭C.每一个地区D.全国总人口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参数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万个家庭的总收入D.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3.二手数据的特点是A.采集数据的成本低,但搜集比较困难B.采集数据的成本低,搜集比较容易C.数据缺乏可靠性D.不适合自己研究的需要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B.非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C.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D.抽样误差是可以控制的5.为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的意见和看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了50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

这种数据的收集方法称为A.面访式问卷调查B.实验调查C.观察式调查D.自填式调查6.将某单位职工的受教育程度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这里所使用的计量尺度是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7.对某企业职工按日生产的产品件数多少分为四组:100件以下,100—140件,140—180件,180件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A.80和200 B.90和210C.100和180 D.60和2208.中位数的性质有A.中位数适于定类、定距和定比数据B.中位数受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影响C.中位数不具有稳健性D.未分组数据经过排序即可计算中位数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差可以充分描述出数据的分散程度B .对同一组数据,平均差大于极差C .平均差反映了每个数据与均值的平均离差程度D .平均差在计算时不一定要取绝对值10.计算标准差时,如果从每个变量值中减去任意数A ,计算结果与原标准差相比较A .变大B .不变C .可能变小D .少了一个A 值11.为了调查某学校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12.下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的图形是A .条形图B .饼图C .雷达图D .直方图13.对于小批量的数据,最适合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A .条形图B .茎叶图C .直方图D .饼图14.某研究人员发现,举重运动员的体重与他能举起的重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则A .体重越重,运动员平均举起的重量越多B .平均来说,运动员能举起其体重80%的重量C .如果运动员体重增加10公斤,则可多举8公斤的重量D .举重能力的80%归因于其体重15.抽样分布是指A .一个样本各观测值的分布B .总体中各观测值的分布C .样本总计量的分布D .样本数量的分布16.加工零件所使用的毛坯如果过短,加工出来的零件则达不到规定的标准长度0μ,对生产毛坯的模框进行检验,所采用的原假设应当为A .0μμ=B .0μμ≥C .0μμ≤D .0μμ≠17.在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是A .原假设为真时被拒绝的概率B .原假设为真时被接受的概率C .原假设为伪时被拒绝的概率D .原假设为伪时被接受的概率18.利用置信区间进行假设检验,如果 则拒绝0H 。

广东省2020年04月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答案

广东省2020年04月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答案

广东省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课程代码: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要了解一个班级50个学生的健康状况,则总体是(A)1-18A.50个学生B.每个学生C.50个学生的健康状况D.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状况2.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称为(D)1-18A.调查单位B.调查对象C.填报单位D.总体单位3.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或比重之和是(B)2-41A.大于100% B.等于100%C.小于100% D.1004.反映客观事物实际总量的统计指标是(A)3-56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5.某商场2006年彩电销售量20000台,年末库存2000台,这两个绝对指标是(C)3-57A.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B.时期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时点指标6.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C)3-63A.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的全部数值之比B.同一总体不同部分数值之比C.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的个数之比D.不同总体两个同类数值之比7.己知两个总体平均数相等,但标准差不相等,则(C)3-74A.标准差大,平均数代表性也大B.标准差小,平均数代表性大C.标准差小,平均数代表性也小D.两者没有联系8.在抽取样本单位时,必须遵循_____原则。

(D)4-90A.可比性B.同质性C.差异性D.随机性9.重置抽样的误差与不重置抽样的误差相比,(B)4-102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A .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 .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 .变异程度越小,抽样误差越大D .两者无关11.按照规定的间隔,从已经排序的总体单位中抽取样本单位的组织形式是(B )4-116A .简单随机抽样B .等距抽样C .类型抽样D .整群抽样12.在相关关系种类中,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是根据(A )5-123A .相关的方向B .相关的形式C .影响因素的数量D .相关程度13.相关系数可以有效地表示现象之间(C )5-142A .因果关系B .变动关系C .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D .数量规律 14.己知两个变量,210,8,60x y xyσσσ===,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知x 与y (B )5-129 A .高度正相关B .显著正相关C .低度正相关D .微弱正相关 15.表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是(C )6-147A .发展水平B .平均发展水平C .发展速度D .增长速度16.某地区的GDP 的环比增长速度2015年比2014年增长8%,2016年比2015年增长9%,则2014-2016年该地区GDP 总增长(即定基增长速度)(C )6-148A .0.72%B .17%C .17.72%D .72%#<br/>【解析】<br/>设2004、2005、2006年的水平分别为a4、a5、a6<br/>则<br/>(a5-a4)/a4=0.08①<br/>(a6-a5)/a5=0.09②<br/>由①式得<br/>a5=1.08a4<br/>由②式得<br/>a6=1.09a5<br/>则a6=1.09×1.08a4=1.1772a4<br/>2004—2006年该地区GDP 增长=(a6-a4)/a4=(1.1772a4-a4)/a4=0.1772=17.72%17.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A )3-68A .几何平均法B .最小平方法C .加权平均法D .算术平均法18.现象发展受到一些临时的、偶然的因素影响而引起的波动,属于时间数列的(D )6-152A .长期趋势B .季节变动C .周期波动D .不规则变动19.狭义指数是指反映(A )7-17220.己知商品销售额指数为110%,销售量指数为90%,则销售价格指数为(C)7-202A.20% B.99%C.122% D.200%#<br/>【解析】<br/>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销售价格指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完整版)广东2017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解析

(完整版)广东2017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6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 B .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C.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 D .时间数列法、统计指数法、回归分析法2.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A.只有一个指标 B .可以有多个指标C.只有一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标志3.在分组时,如果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值时,一般应A.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C.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都可以 D .单独设立一组4.反映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总数量的统计指标是A.平均指标B.动态指标C.相对指标D.绝对指标5.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是x xfC. ( x fx xA. B. )D.f f f6.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A.同一总体的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之比 B. 同一总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数值之比C. 同一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D. 同一总体的不同时间数值之比7.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 Q的取值范围是A.大于 O B.小于O C.大于1 D.界于O和1之间8.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A.登记误差 B.抽样误差C.系统误差 D.调查误差9.在抽样调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抽样方法是A.重置抽样 B.不重置抽样C.重点抽样 D.典型抽样10 抽样单位数(n)与置信度( t )的关系为A.相等B.置信度(t)越低,则n 越小C.置信度( t )越高,则n 越大D.无关11.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A.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B.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小C.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小D.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大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是A. 单相关B.复相关C.偏相关 D.正相关13.在回归直线y?a bx 中,b表示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A. y 增加 aB. x 增加 b 14.已知两个变量,x 5, y8, 2 xyC. y的平均增加量D.x的平均增加量30,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知两者之间存在着A.高度正相关 B.显著正相关C.低度正相关D.微弱正相关15.对时间数列中各数值进行平均,即得到该数列的A. 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16.时间数列中,比较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称为A.发展速度B.定基发展速度 C.环比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17.某企业2006~ 2010 年各年销售额(单位:万元)分别为150、162、172、186、 200,则该期间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的速度为A. 5.9%B. 7.5%C. 105.9%D. 107.5%18.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A.平滑作用B.移动作用C.平均作用D.加总作用19.将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根据是其A.说明的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的数量变动B.反映指标性质C.编制方法D.反映时间状况20.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 50%,产量比上年增长 25%,则单位成本上升A. 37.5%B. 25%C. 20%D. 12.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

A.严格的关系B.不严格的关系C.任意两个变量之间关系D.有内在关系但不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2.某厂要对某批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已知以往的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0%,93%,95%,要求误差范围小于5%,可靠性为95、45%,则必要样本容量应为()。

A.144B.105C.76D.1093.当样本容量固定时,拒绝域的面积随显著性水平α的减小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4.()的数据可由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来分析。

A.完全随机化设计B.随机化区组设计C.因子设计D.主观设计5.样本平均数和全及总体平均数()。

A.前者是一个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B.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一个确定值C.两者都是随机变量D.两者都是确定值6.指数所要反映、研究的总体在某一方面的数量特征是()。

A.指数化因素B.同度量因素C.波动因素D.恒定因素7.根据样本观察结果计算得到的,并据以对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做出决策的某个样本统计量,称为()。

A.检验统计量B.样本容量C.拒绝域D.建模统计量8.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50%,产量比去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比去年上升()。

A.25%B.37.5%C.20%D.12.5%9.时间数列中,比较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称为()。

A.发展速度B.定基发展速度C.环比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10.对时间数列中各数值进行平均,即得到该数列的()。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11.已知两个变量,,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知两者之间存在着()。

A.高度正相关B.显著正相关C.低度正相关D.微弱正相关12.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加(或减少)时,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增加(或减少),这种相关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非线性相关13.在回归直线中,b表示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 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统计是对事物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体系,统计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和( B ) A 、数量对比法 B 、归纳推新法 C 、逻辑推理法 D 、全面观察法2、统计学的早期发展中,政治算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B ) A 、格朗特 B 、配第 C 、康令 D 、阿亨瓦尔3、次数分布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D )A 、大于100%B 、小于100%C 、不等于100%D 、等于100%4、为了获得重要的统计资料,为常规调查提供重要数据或背景数据,需要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B )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普查5、次数分布可以形成一些典型的类型,并用曲线表示。

其中,“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曲线是( B ) A 、正态分布曲线 B 、钟型分布曲线 C 、U 型分布曲线 D 、J 型分布曲线6、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变化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B )A 、时点指标B 、时期指标C 、动态指标D 、绝对指标 7、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 A )A 、d f S fL mm ⨯-+-∑12B 、d L ⨯∆+∆∆+211C 、∑∑•ff x D 、∑-)(x x 8、进行抽样调查时必须遵循随机的规则,其目的是( A )A 、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B 、人为地控制如何抽取样本单位总不可靠C 、了解样本单位的情况D 、选出典型的单位9、在抽样调查中,由于偶然的因素的影响,使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出现绝对离差,它是( A ) A 、抽样误差 B 、抽样平均误差 C 、标准差 D 、平均差 10、如果相关系数的数值为-0.78,这种相关关系属于( A )A 、正向显著线性相关B 、正向高度线性相关C 、负向显著线性相关D 、负向高度线性相关 11、在回归直线y=a+bx 中,b 表示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 C )A 、y 增加aB 、x 增加bC 、y 的平均增加量D 、x 的平均增加量 1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A )A 、几何平均法B 、最小平方法C 、加权平均法D 、算术平均法 13、较常用的时间数列分析模型是( D )A 、Y=T+C+S+IB 、Y+T+(C ·S ·I ) C 、Y=T ·C ·S+ID 、Y=T ·C ·S ·I 14、“指数”有不同的涵义,反映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是( B )A 、广义指数B 、狭义指数C 、通用指数D 、抽象指数 15、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50%,产量比上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上升( C ) A 、37.5% B 、25% C 、20% D 、12.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4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统计是对事物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体系,统计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和( B
) A 、数量对比法 B 、归纳推新法 C 、逻辑推理法 D 、全面观察法
2、统计学的早期发展中,政治算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B )
A 、格朗特
B 、配第
C 、康令
D 、阿亨瓦尔
3、次数分布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D )
A 、大于100%
B 、小于100%
C 、不等于100%
D 、等于100%
4、为了获得重要的统计资料,为常规调查提供重要数据或背景数据,需要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B
)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普查
5、次数分布可以形成一些典型的类型,并用曲线表示。

其中,“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曲线是( B
) A 、正态分布曲线 B 、钟型分布曲线 C 、U 型分布曲线 D 、J 型分布曲线
6、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变化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B )
A 、时点指标
B 、时期指标
C 、动态指标
D 、绝对指标
7、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 A )
A 、d f S f
L m m ⨯-+-∑1
2 B 、d L ⨯∆+∆∆+211
C 、∑∑•f f x
D 、
∑-)(x x
8、进行抽样调查时必须遵循随机的规则,其目的是( A )
A 、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
B 、人为地控制如何抽取样本单位总不可靠
C、了解样本单位的情况
D、选出典型的单位
9、在抽样调查中,由于偶然的因素的影响,使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出现绝对离差,它是( A )
A、抽样误差
B、抽样平均误差
C、标准差
D、平均差
10、如果相关系数的数值为-0.78,这种相关关系属于( A )
A、正向显著线性相关
B、正向高度线性相关
C、负向显著线性相关
D、负向高度线性相关
11、在回归直线y=a+bx中,b表示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 C )
A、y增加a
B、x增加b
C、y的平均增加量
D、x的平均增加量
1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A )
A、几何平均法
B、最小平方法
C、加权平均法
D、算术平均法
13、较常用的时间数列分析模型是( D )
A、Y=T+C+S+I
B、Y+T+(C·S·I)
C、Y=T·C·S+I
D、Y=T·C·S·I
14、“指数”有不同的涵义,反映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是( B )
A、广义指数
B、狭义指数
C、通用指数
D、抽象指数
15、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50%,产量比上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上升( C )
A、37.5%
B、25%
C、20%
D、12.5%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6、“统计”一词的涵义包括(BCD )
A、统计监督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学
E 、统计预测
17、统计资料的客观性主要包含的二方面含义是( AB )
A 、统计资料是客观存在的
B 、统计资料是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C 、统计资料是反映客观事物最常用的方法
D 、统计资料是通过各种客观观察形成的
E 、统计资料所反映的数量都具有实际意义
18、绝对指标按时间特征分类,包括( AB )
A 、时点指标
B 、时期指标
C 、数量指标
D 、质量指标
E 、动态指标
19、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BE )
A 、最小平方原理
B 、大数定律
C 、有效性原理
D 、因素分解原理
E 、中心极限定理
20、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可写成( AC )
A 、的标准差之乘积的标准差与变量变量的协方差与变量y x y x
B 、的标准差之乘积
的标准差与变量变量的方差
变量
y x y
C 、的标准差之乘积的标准差与变量变量的协方差
与变量y x x y D 、的标准差之乘积的标准差与变量变量的方差
变量y x x
E 、的平均差之乘积的平均差与变量变量的平均差
变量y x x
21、计算序时平均数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BDE )
A 、n a
a ∑= B 、∑∑=f af
a
C 、n x π
D 、1
22
1321-++•••+++=-n a a a a a a n
n E 、∑
--++•••++++=f f a a f a a f a a a n n n 11232121222 22、统计指数的用途很广,运用指数的原理可以( BDE )
A 、对平均指标的变动进行结构分析
B 、对一些具有数量关系的现象进行因素分析
C 、描述个别事物之间的数量差异 C 、反映复杂总体综合数量变动状况
E 、反映复杂现象变动的总体态势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х”,并予以改正。

23、统计的根本职能是提供决策依据。

( √ )
24、普查是专门组织的经常性全面调查。

( х )
25、反映同类事物数量特征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是相对指标。

( х )
26、所有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总是大于总体平均数。

( х )
27、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增长速度。

( х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8、统计信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
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

29、统计分组一般有哪种类型?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统计分组一般有两类:品质分组和数量分组。

品质分组是按照事物的某种客观属性进行分组。

数量分组是按照事物的某种数量特征进行分组。

30、常用统计图有几种基本形式?
答:
常见统计图有:条形图;线图;圆形图;统计地图。

31、抽样调查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
抽样调查主要特点:第一,按随即原则抽选调查单位;第二,用样本推断总体;
第三,在调查之前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32、编制时间数列时,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
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1.保证时期长短的可比性2.保证总体范围的可比性;3.保证指标内容的可比性4.保证指标计算方法的可比性。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33、36小题各6分,第34、35、37小题各8分,共36分)
33、某地区土地面积3700K ㎡,总人口数为120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640万人,女性人口560万人,某年该地区污水排放总量为9.6亿㎡。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人口密度、男性人口比重,人均污水排放量,并指出每个指标属于哪一种相对指标。

解:
人人均污水排放量男性人口比重人人口密度/m 801200100006.9%33.53%1001200640Km /324337001000012003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