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和脊神经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概述-2

神经系统概述-2

脊髓
白质
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其轴突组成前根,分
布到四肢、躯干骨骼肌肉。 由许多具有一定功能的神经纤维束(传
导束)所组成。
(二)脊神经
1、脊神经的对数 ●31对 2、脊神经的组成 前根:运动性 ●脊神经
后根:感觉性
●脊神经是混合神经
前支、后支
(1)椎体Vertebral Body (2) 棘突Spinous Process (3) 上关节突Articular Process (4)横突 Transverse Process (5)椎孔 Foramen (6) 椎弓根Pedicle
顶叶:中央沟与顶枕裂之间。
枕叶:为顶枕裂之后的部分。 颞叶:为大脑外侧裂以下的
部分。
脑岛(岛叶):大脑外侧 裂的深面。
② 大脑半球的底部
额叶底面一条 纵行纤维束为嗅囊, 嗅囊的前端膨大为 嗅球。嗅球与嗅神 经相连,与嗅觉有 关。
(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
灰质 — 大脑皮质(层)
大脑半球
白质
侧脑室
基底神经核
分泌腺的活动。
姚书p353
3、小脑
(1)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延髓和脑 桥背侧。 两侧膨隆部分为小脑半球,中间狭窄部分 为小脑蚓部。小脑表面有许多沟与回。
(2)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内部为白质,其中几对神经核统 称为中央核,最大的为齿状核。 小脑与脊髓、脑干都有许多神经纤维 相联系。

脑桥
腹侧面: 以脑桥臂与小脑相通。
背侧面: 形成第四脑室底的 上部; 与延髓背面之间以 横行的髓纹为分界。
③ 中脑
腹侧面: 大脑脚:一对纵 行隆起,其中主要 有锥体束通过。
背侧面: ●上丘与下丘

脊髓节段的概念

脊髓节段的概念

脊髓节段是指每对脊神经相连的脊髓区域。

脊髓在外形上无明显的节段性,通常把每一段脊神经前、后根的根丝附着范围,称为脊髓节段。

脊髓全长共有31对脊神经,每对脊神经根与脊髓相对应的部分,称为脊髓节。

一对脊神经的最高根丝标志该节的上界,第一颈髓的上界为脊髓和延髓的分界。

脊髓的全长共有31节:颈髓8节,胸髓12节,腰髓5节,骶髓5节,尾髓1节。

每节均有相应的一对神经与之相连。

每一个脊髓节段支配着一段皮肤和一部分肌肉以及某个内脏器官或器官的某一部分。

脊髓-最新PPT课件

脊髓-最新PPT课件
前外侧沟
Anterolateral sulcus
后外侧沟
Posterolateral sulcus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脊髓节段
Segments of spinal cord
每对脊神经所连属的 一段脊髓,叫一个脊髓 节段。胚胎3个月与椎管等长, 新生儿脊髓末端平L3, 成人脊髓末端平L1体下缘
3
脊髓起源于神 经管的后部, 是中枢神经的 低级部分。上 与各级脑中枢 有广泛联系, 下借31对脊神 经分布到躯干 四肢和胸腹腔 脏器。
编辑版ppt
4
主要内容
脊髓位置与外形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的主要功能 脊髓的损伤类型
编辑版ppt
5
第一部分
脊髓位置和外形
Location and appearance of the spinal cord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冲动
编辑版ppt
37
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丘脑侧束:外侧索的前半 脊髓丘脑前束:前索
起于 Ⅲ-IV层的后角固有核(脊神经节细胞中 枢支入脊髓先上升1~2脊髓节后入后角固有核), 纤维斜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后在对侧的外侧索和前 索上行,止于丘脑,故称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侧束功能是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的冲动。 脊髓丘脑前束功能是传导粗略触觉冲动。
皮质脊髓侧束:外侧索
皮质脊髓前束:前索
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编辑版ppt
42
皮 质 脊 髓 束
编辑版ppt
皮质脊髓侧束:
起于中央前回 在延髓交叉 行于外侧索 终于脊髓前角 管理同侧上下肢肌 损伤后表现为痉挛性瘫痪 (硬瘫):无明显的肌萎 缩、 肌张力和腱反射亢进。

神经解剖学-脊髓1(研究生)

神经解剖学-脊髓1(研究生)
表 面 沟 裂 前正中裂:前面正中较深。 后正中沟:后面正中较浅。 前外侧沟:发出脊神经前根。 后外侧沟:发出脊神经后根。
脊 神 经 节
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1条脊神 经,由椎间孔出椎管。在后根上有膨 大的脊神经节,内含感觉神经元胞体。
3、脊髓圆锥和终丝
脊髓圆锥 Conus medullaris :腰骶膨大( L2--S3 )向下急剧 缩小的一个圆锥形末端,称为脊髓圆锥。 终丝 Filum terminale:连于脊髓圆锥下端延续为细丝样结构, 止于尾骨后面的骨膜,稳定脊髓的作用,已无神经组织。
VIII
前角基底部
IX
X
前角内、外侧核
中央管周围灰质
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运动纤维
包括灰质联合,由后根纤维终止
(二)白质 White matter
每侧白质借脊髓的纵沟分为前、后和外侧3个索。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白质前联合
脊髓白质内的主要纤维束 短纤维: 固有束
薄束、楔束 脊髓小脑束 脊髓丘脑束 脊髓网状束 脊髓顶盖束 脊髓橄榄束 皮质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 :侧角(侧柱)Lateral horn (column)
后角(后柱) Posterior horn (column) 后角 中间带 灰质联合
前角
中央管
1、前角Anterior horn
内含多极运动神经元,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分群 内侧群——支配躯干肌 外侧群——支配四肢肌,颈、腰骶膨大处发达。
(二)脊髓的节段
与每对脊神经根的根丝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脊髓节段, 共31个节段。
颈髓节段 胸髓节段 腰髓节段 骶髓节段 尾髓节段

神经系统的分部和常用术语

神经系统的分部和常用术语

神经系统的分部和常用术语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 大脑:负责感知、思考、记忆、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

主要
有大脑皮质、脑白质和基底核构成。

- 脊髓: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参与部分反射机制。

由灰质和白
质组成。

2.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 脑神经:共有12对,从大脑和脑干发出,负责与头部和颈
部的感觉与运动相关的功能。

- 脊神经:共有31对,从脊髓发出,负责与身体其他部分的
感觉与运动相关的功能。

常用术语:
1. 突触: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连接点。

2. 动作电位:神经元产生的电信号,用于传递信息。

3.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4. 神经纤维:神经细胞的延伸部分,用于传递动作电位。

5. 神经递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6. 感觉神经:负责传递感觉信息的神经。

7. 运动神经:负责传递运动指令的神经。

8. 自主神经:控制内脏器官和无意识动作的神经系统。

9.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对机体内部环境和外部刺激的调节反应。

10. 神经病变: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的疾病或损伤。

脊神经解剖

脊神经解剖

骶丛sacral plexus
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最粗大的神经 走行: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至臀大肌深面 在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下行 至股后面 在股二头肌深面下降至腘窝 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骶丛sacral plexus
胫神经tibial nerve: 伴胫后动脉下行,在内踝后方至足底分为 足底内、外侧神经。 腓总神经common peroneal nerve: 沿腘窝外侧壁至腓骨头后方,绕腓骨颈, 分为腓浅神经superficial peroneal nerve和 腓深神经deep peroneal nerve
骶丛sacral plexus
坐骨神经支配: 肌支: 坐骨神经本干:支配股二头肌、半 腱肌和半膜肌 胫神经:支配小腿后群肌 腓浅神经:支配腓骨长、短肌 腓深神经:支配小腿前群肌、足背肌
骶丛sacral plexus
皮支: 腓浅神经分布于小腿外侧、足背及第25趾 背的皮肤 腓深神经分布于小腿前和第1、2趾间隙的 皮肤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C6~T1): 起自:内侧束和外侧束 走行:伴肱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 穿旋前圆肌,行于指浅、深屈肌 间经腕管至手掌
臂丛 brachial plexus
正中神经支配: 肌支:支配前臂掌面的肌(肱桡肌、尺 侧屈腕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除外) 鱼际肌(拇收肌除外)、和 第1、2 蚓状肌 皮支:分布于掌心、鱼际、桡侧3个半指 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手指背面的 皮肤
骶丛sacral plexus
组成:第4腰神经前支的余部和第5腰神经 前支合成的腰骶干、全部骶神经和尾神 经的前支组成 位置:位于盆腔内壁,梨状肌的前面 分支: 臀上神经:伴臀上血管经梨状肌上孔出 骨盆,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脊神经的体表定位PPT课件

脊神经的体表定位PPT课件

VS
详细描述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姿势、动作和步 态等来判断病变的脊神经位置。医生需要 仔细观察患者的姿势和动作,注意是否存 在异常的姿势、步态或动作等,从而推断 病变的脊神经位置。这种方法需要医生具 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准确地判断病变 的位置和性质。
04
脊神经的体表定位应用
诊断疾病
诊断神经根病变
颈神经5-8:分布于 上肢。
胸神经的分布
胸神经1-11:分布于胸壁、腹壁、上肢及乳房。 胸神经8-12:支配肋间肌。
腰神经的分布
腰神经1-4:分布于腹壁、盆壁、下肢及会阴部。
腰神经3-4:支配腰大肌。
骶神经的分布
骶神经1-4
分布于下肢及会阴部。
骶神经3-5
支配梨状肌、肛门括约肌及下肢肌肉。
03
运动功能
通过前支的运动神经元, 控制躯干和四肢的肌肉活 动。
感觉功能
通过后支的感觉神经元, 传导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 触觉、压觉等感觉信息。
自主神经功能
控制内脏器官、腺体等自ຫໍສະໝຸດ 主器官的活动。02脊神经的分布
颈神经的分布
颈神经1-4:分布于 头、颈、胸的上部。
颈神经1-3:支配胸 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注意患者感受
询问患者感受
在体表定位脊神经时,应询问患者感受,以便了 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不适情况。
调整力度和方式
在体表定位脊神经时,应根据患者的感受,调整 力度和方式,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在体表定位脊神经时,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避 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不适。
谢谢观看
感染。
注意环境安全
03
在体表定位脊神经时,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患者跌倒

2019级各专业系统解剖学“脊髓与脊神经”习题自测参考答案

2019级各专业系统解剖学“脊髓与脊神经”习题自测参考答案

神经系统“脊髓及脊神经”习题自测参考答案第一题:单项选择题1.成人脊髓下端平对(B )A、第12胸椎下缘水平B、第1腰椎下缘水平C、第2腰椎下缘水平D、第1骶椎下缘水平E、第2骶椎下缘水平2.脊髓的第5胸节段平对(B )A、第2胸椎B、第3胸椎C、第4胸椎D、第5胸椎E、第6胸椎3.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常在(D )进行, 可避免损伤脊髓A、胸12与腰1之间B、腰1与腰2之间C、腰2与腰3之间D、腰3与腰4之间E、终池4.关于脊神经的说法中, 以下不正确的是(E )A、各脊神经都以两个根起自脊髓B、前根较细, 属运动性的C、后根较粗, 属感觉性的D、两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E、前根上有一个神经节5.脊髓半横断时( E )A、对侧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触觉丧失B、对侧损伤平面以下腱反射消失C、同侧损伤平面一到两个脊髓节段以下出现痛温觉丧失D、对侧损伤平面以下出现本体感觉丧失E、以上都不对6.关于脊髓内部结构的描述何者是错误的(C )A、灰质呈"H"形, 贯穿脊髓全长B、灰质位于脊髓中央, 白质位于灰质周围C、各段灰质均有前角、侧角和后角D、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的低级中枢E、中央管纵贯全长7.关于膈神经的描述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E )A、起自颈丛B、下行于前斜角肌前方C、经锁骨下动、静脉之间下由胸廓上口行入胸腔D、越过肺根的前方沿心包的外侧下降入膈E、是运动性神经,不管理胸膜和腹膜的感觉。

8.肌皮神经支配臂前肌群损伤后可导致(D )A、臂不能后伸B、臂不能外展C、臂不能内收D、前臂不能屈E、垂腕9.腋神经支配三角肌损伤后可导致(D )A、臂不能后伸B、臂不能前屈C、臂不能内收D、臂不能外展E、臂不能内旋10.关于尺神经的说法何者正确?(E )A、与肱动脉伴行进入前臂B、支配臂内侧皮肤感觉C、分布于前臂内侧面皮肤D、穿腕管下行E、支配全部骨间肌及第三、四蚓状肌和拇收肌11.病人出现猿手畸形,主要因(E )A、尺神经损伤B、桡神经损伤C、肌皮神经和腋神经共同损伤D、尺神经和桡神经共同损伤E、正中神经损伤12.体表最易触及尺神经(俗称麻筋儿)的部位是(D )A、腋窝内B、上臂中份C、前臂内侧D、肘部内上髁后方E、腕部13.肱骨中段骨折最易损伤的神经是(C )A、肌皮神经B、正中神经C、桡神经D、尺神经E、腋神经14.组成臂丛的神经主要是来自(C )A、第4--8颈神经前支B、第5--8颈神经前支C、第5--8颈神经前支及第1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D、第3--8颈神经前支E、第7--8颈神经前支及第1、2胸神经前支15.关于胸、腹壁皮肤神经支配的节段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E )A、胸2相当于胸骨角平面B、胸4相当于乳头平面C、胸8相当于肋弓平面D、胸10相当于脐平面E、胸11相当于耻骨联合上缘平面16.下列有关股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C )A、发自骶丛B、在股三角内紧靠股静脉的内侧C、分布于大腿前群肌肉及小腿内侧皮肤D、分布于大腿内侧群肌肉及小腿内侧皮肤E、分布于大腿前面皮肤及小腿前面皮肤17.坐骨神经在下行中经过(B )A、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B、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处C、股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中点处D、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处E、下肢后面中线18.马蹄内翻足可能是损伤了(D )A、股神经B、腓总神经C、腓深神经D、腓浅神经E、胫神经19.坐骨神经损伤引起感觉缺失的部位是(D )A、整个大腿、小腿和足B、小腿和足底C、大腿的后面、小腿后部区域和足底D、小腿后部区的外侧部和足的大部分E、只有足底的大部分20.为了避开坐骨神经, 臀部最佳注射部位是(A )A、上外1/4处B、上内1/4处C、下外1/4处D、下内1/4处E、臀大肌21.有关骶丛神经的来源正确的是(A )A、腰4、5, 骶尾全部B、腰5, 骶尾全部C、骶尾神经D、腰神经一部分和骶神经E、以上都不对22.出现足的背屈无力, 伸拇, 伸趾障碍可能损伤了(E )A、坐骨神经B、股神经C、腓总神经D、腓浅神经E、腓深神经23.支配肱三头肌的神经是(E )A.正中神经B.肌皮神经C.尺神经D.腋神经E.桡神经24.坐骨神经支配( C )A.股四头肌B.缝匠肌C.半腱肌、半膜肌D.臀大肌E.臀中、小肌25.腓骨颈骨折时,最易损伤的神经是( B)A.隐神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