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15循证指南(成都)
《2006英国成人高血压治疗临床指南_药物治疗部分》解读

药物治疗减少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危险。药物治
南发展与研究机构(ec t Gile e lmn 疗给予以下患者: Nwal u en Dvo e s e di ep t 持久的高血压)1 /o m g 6 l mH 0 adRs h n ) n e a U i 制定。本指南取代 20 年的 NC e c r t 0 4 IE (m g 01 3p)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lmH = . 3 ka, 3 收缩压
>6 m g〕 1 mH[。 0 1
.患者心血管危险增加 ( 年心血管病危险) 0 1 0 或存在心血管病或靶器官损害) 2%, 伴持久的血压
> 4/0m g 109 mH 。
能 分的 它, 充 考虑 但指南并不排斥医 务工作者与患者 和 或 人商 / 监护 量作出 个体患 情况的 适于 者 决定。
强的人( ) B。
在这些情况, 如果开始用 p阻滞剂治疗而需第 2
种药, C B而不是唾嚓类利尿剂以减少病人发生 则加 C
糖尿病的危险( ) C。 .在血压未控制的患者( 1 / m g如果 > 09 mH ) 4 0
・5 8 2
心血 管病学进展2 7 第2 卷 期 A ar,sD ,l2 7V. , . 0 年 8 第4 0 面Cd c i九y0 , l8N 4 i s 0o2o
6 有关 治疗[ 药物 l 1
61 更新指南的关键问题 .
. 阻滞剂: 引起特别争议的 p 一类药为 p 阻滞剂。 在头对头的试验中, p阻滞剂通常比对比的药在减少 主要心血管事件上的效果要差些, 特别是脑卒中。p 阻滞剂在减少糖尿病的危险上也比A E 或C B C I C 的效 果差些, 特别是用了 p阻滞剂和唾嗓类利尿剂的患
() B。
许多 需 一种以 药才 达到 分的 压 患者 上的 能 充 血 控 制, 病理生理的理由 提示加AE 于CB C I C 或利尿剂
循证医学术语介绍Ⅱ

• 143 •© 2009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编辑部C JEBM 1981 年~),硕士研究生,以循证医学及医学期刊编辑为主要研究方向。
Email: chenyaolong21@ * 通讯作者,Email: yzmylab@循证医学术语介绍II陈耀龙1 蔡羽嘉2 王梦书3 李幼平1* 杜 亮2 李 晓3 谭培勇3 黄 程3 董 理3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成都 610041);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编辑部(成都 610041);3.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 610041)摘要 作为循证医学术语系列的第2篇文章,我们主要向读者详细介绍循证医学术语定名、定义原则,纳入与筛选标准,规范流程,报告格式及数据库的建设。
关键词 循证医学;术语;方法学An Introduction to Evidence-Based Medicine Glossary IICHEN Yao-long 1, CAI Yu-jia 2, WANG Meng-shu 3, LI You-ping 1*, DU Liang 2, LI Xiao 3, TAN Pei-yong 3, HUANG Cheng 3, DONG Li 31. Division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Clinical Epidemiology,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2. Editorial Board of the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3. West China School of Medicin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Abstract This is the second paper in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glossary series. It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principles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hrough definitions, criteria for inclusion and screening, regular flow-sheet, reporting forma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databases.Key wor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Glossary; Methodology当前已有不同国家和组织对循证医学术语做了专门介绍[1-6],也有文献定义了新近出现的部分循证医学术语[7]。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效果评估与证据分级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效果评估与证据分级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进行临床决策和实践的一种方法。
在针灸临床实践中,循证医学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通过对现有研究证据的评估,旨在为针灸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指导。
效果评估是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针灸治疗效果的评估,可以判断其在不同病症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通常,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效果评估包括针灸的总体效果、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改善等方面。
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证据分级是对研究证据质量的评价。
证据分级一般包括高质量证据(高证据级)、中质量证据(中证据级)和低质量证据(低证据级)等级别。
评估证据分级通常遵循一定的标准,如研究设计、方法学质量和结果等。
高质量证据一般来自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质量证据来自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低质量证据来自观察性研究。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效果评估和证据分级是确保针灸治疗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现有研究证据的评估,可以判断针灸治疗的作用、副作用以及适用病症的范围。
同时,准确的证据分级有助于指南的推广和应用,为临床医生、患者和决策制定者提供有力的依据。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效果评估和证据分级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当前循证针灸研究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研究设计不严谨,方法学缺陷较多,导致证据的可靠性不足。
其次,由于针灸治疗个体化和综合治疗的特点,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评估和证据分级往往受到个体差异和治疗方法的影响。
为了提高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效果评估和证据分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加强研究质量和方法学的规范化。
针对针灸治疗特点,可以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加强治疗方法的统一和比较研究。
同时,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建立针灸临床实践的多中心研究网络,加强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和更新。
总之,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效果评估和证据分级是提高针灸治疗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估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和进行证据分级,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指导,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针灸治疗。
2015年成都循证医学会 目录

2015年成都市循证医学会目录
1.如何在临床实践中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正确性董碧蓉
2.循症病因王双3.如何撰写高质量标书甘华田
4.循证实践文章的撰写模式董碧蓉
5.如何针对临床诊断问题查证用证李静
6.国际主流医学研究报告规范吴红梅
7.利用SCI帮助科研选题杨茗
8.如何针对预后问题查证用证杨茗
9.针对临床治疗问题查证用证岳冀蓉
10.临床问题的提出与分解杨茗
11.怎样撰写医学综述吴锦晖
12.临床科研的困惑与思考李幼平
13.力太(丙氨酰谷氨酰胺) SSPC
14.申请课题时如何设计临床研究方案陈进
15.如何应用临床实践指南吴红梅
16.如何有效筛选杂志及应对投稿审稿岳冀蓉
17.如何选择临床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刘关键
18. 系统评价/Meta分析概述康德英。
证据分级、分类和推荐 李静

2011年再次推出GRADE系列文章
2008年推出的系列文章主要针对使用GRADE 结果的临床医生和决策者,这些结果包括证 据概要表、结果总结表和推荐强度分级 未能为负责使用GRADE 方法生产结果的人 提供详尽指导:包括系统评价及卫生技术评 估作者、指南委员会成员及为指南委员会提 供支持的方法学家们 2011年推出的系列文章弥补了上述不足,为 使用GRADE 的每一个步骤提供指导
Guideline 1 created equal!!
Article 1
Guideline 2
Article 2 Textbook
CME
Expert
What’s the truth?
证据分级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Campbell和Stanley首次提出了研究证据分级的 思想,评价教育领域部分原始研究的设计,将随机对照研究的质量定 为最高并引入内部真实性和外部真实性的概念
Ⅱ2
证据来自于比较了不同时间、地点有无干预措 施的研究;或无对照研究但疗效巨大(如1940
年青霉素的应用)
Ⅲ
基于临床研究、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的报
告,或权威专家的意见
B 考虑该疾病的证据尚可 C 支持考虑该疾病的证据缺乏
D 不考虑该疾病的证据尚可 E 不考虑该疾病的证据充分
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GRADE证据推荐强度
根据研究结果对患者的利弊关系,将推荐强度分为强和 弱两级
推荐强度
定义
强
干预措施明显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
弱
干预措施因研究质量低而利弊不确定或利弊 相当
术语
解释
利
包括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方法和流程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方法和流程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涉及到一系列的方法和流程。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简称EBM)是指医学行为和决策过程基于最佳的现有证据。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过程,符合EBM的原则,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指导措施。
1. 问题识别和驱动力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第一步是确定问题识别和驱动力。
这意味着需要明确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如何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般而言,临床专家、学术团体、医学协会和政府都可以提出这些问题,并推动指南的制定。
2. 指南组的组建与定位指南组由一组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临床经验的专家组成。
组内成员应具备循证医学和针灸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能进行针灸疗法的研究、分析和评估。
指南组成员的背景应该多元化,包括临床医师、流行病学家、临床药师、统计学家、循证医学研究员等。
3. 系统性文献回顾系统性文献回顾是指南制定过程中非常重要且核心的一个步骤。
其目的是搜集、评估和综合已有的研究证据,以支持指南的建议和推荐。
文献回顾的方法包括明确的研究问题、筛选合适的研究文献、评估文献的质量和可信度,并进行数据的归纳和分析。
4. 循证评估与证据生成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过程中,需要对已有的文献证据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可靠性和适用性。
通过评估证据的质量和方法学可信度,可以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
此外,还需要对证据进行分级,确定推荐的强度和可信度。
5. 制定指南建议和推荐根据对文献证据的评估,指南组成员将会制定针灸临床实践的具体建议和推荐。
这些建议应该基于证据的强度和可信度,并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偏好。
指南的建议和推荐应该是具体和可操作的,以方便临床医生的实践。
6. 外部评审和更新在制定完成后,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需要进行外部评审。
通过让其他专家和机构参与评审,可以提高指南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此外,指南的制定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和修改,以反映最新的研究证据和临床实践。
重症医学指南2006

目录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草案)………………………………..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草案)……………………………………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导意见.......................................................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一、引言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
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
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
重症医学的学科建设和ICU 的组织与管理,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为促进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规范我国医疗机构ICU的组织与管理,经过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反复酝酿、讨论,特制订《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
随着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本会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适时做出修订。
二、基本要求(一)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学科,直属医院职能部门直接领导。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评价与推荐等级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评价与推荐等级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是指将最新的可靠科学证据与临床经验相结合,采用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循证医学的应用于针灸领域形成了循证针灸,其致力于通过评价针灸疗效的最新临床研究,制定并更新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是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制定的具体指导性文件,旨在提供针灸治疗方案、疗效评价和推荐等级,帮助临床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进行科学决策。
针灸疗效的评价是循证针灸实践指南制定的核心内容之一。
评价主要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包括针灸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副作用和疗程等方面。
评价结果需要根据临床试验的研究设计、样本量、研究人群和结果统计学分析等因素进行准确判断。
评价结果分为积极、中性和消极三个等级,用于指导临床医生判断具体的针灸疗法是否适用于特定的疾病或症状。
推荐等级是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推荐等级主要根据循证医学中的“推荐级别”标准制定。
推荐等级分为四个级别:A、B、C和I。
A级表示强烈推荐,基于高质量的证据支持;B级表示推荐,基于中等质量的证据支持;C级表示不推荐,基于低质量的证据支持;I级表示无法推荐,基于不充分的证据。
推荐等级的制定有助于临床医生理解和运用指南,提供更准确的治疗建议。
在编制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时,需要建立专家组,包括循证医学专家、针灸专家和方法学专家等,共同审查和评价相关的研究文献。
他们根据临床问题的重要性、证据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的效应大小和安全性等因素,制定出相对准确的证据评价和推荐等级。
尽管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在指导临床实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指南的制定和更新需要依赖于最新的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的发展。
因此,只有在经过不断更新和验证后的指南才能真正具备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并能够准确评估针灸治疗的效果。
总之,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评价与推荐等级是指导临床医生进行针灸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y Description
Lovastatin primary Prevention Pravastatin primary Prevention
Pravastatin primary Prevention
Pravastatin primary Prevention
Landmark Trials are those trials which are of substantive influence on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循证指南一般都对所采纳的证据进行 了分级,也对给出的建议进行了分类
Ⅰ级: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 分析或系统评价。 Ⅱ级: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 究。 Ⅲ级.无对照研究或一致性意见。
给出了证据与推荐力度之间 的关系
A. 直接基于I类证据; B. 直接基于Ⅱ类证据或源于Ⅰ类证据的 推论; C. 直接基于Ⅲ类证据或源于Ⅰ类、Ⅱ类 证据的推论。对每一项建议,都有相关 证据支持
常用的指南网址(疾病-3)
• 内科
–II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住院急救 –糖尿病下肢截肢的住院处理: –糖尿病人常规控制血糖的门诊治疗: –中风失去知觉病人的住院处理
(80mg) vs. moderate dose Simvastatin (20mg)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events
PROVE-IT Atorvastatin 80 mg vs. Pravastatin 40 mg in ACS PROVE-IT Editorial
指南的挑战
• 其一: 如何制定科学、有效指南,即正确反映高质 量研究结果的指南; • 其二: 如何保证指南能改变医疗实践。对临床医生 来说,其挑战就在于,如何识别高质量的指南, 然后运用其内在信息,最大效度地促进病人的 健康。
循证医学最佳证据的结晶-指南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2001)中:RCT 18 个,涉及的 RCT 18个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2002)中:RCT 31个, 涉及的 RCT 71个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中:RCT 11个,涉 及的 RCT 13个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本,2005)中:RCT 27个,涉及的 RCT 45个
3.报告: 分四部分:
临床指南的发展状况及指南实施的总结,尤 其要强调评价结果中的特征
评价者对指南的印象
记录评价者对指南的具体评价和建议 对所提出问题的反馈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临床指南的应用原则
1.该指南是否真实?
证据部分是否完成了近12个月以来的全面的、 能重复性的文献综述?
建议部分是否有推荐分级、类别以及参考文 献?
• 此外,必须是多学科参与制作 (multidisciplinary process)和文件式 (documentation),高质量,形成的 临床指南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1.成立工作组
参加者包括临床专家、有关临床科研工作人员、 基础研究者、统计学家、临床流行病学家、临 床经济学家、医学决策专家、护士、病人等。 工作组成立后需要讨论疾病的诊断标准,制定 指南适用范围,指南的编制步骤以及文献检索 的标准等。
临床指南的编制过程
由于临床指南是具有权威性的医疗文件,因此 制作质量非常重要。好的临床指南应具有:
–真实性(validity) –可靠性(reliability) –可重复性(reproducibility) –实用性(applicability) –灵活性(flexibility) –表达清楚,简单明了(clarity)
政策等影响
常用的指南网址(国家)
• 加拿大临床指南网站: http://www.cma.ca/cpgs/index.htm 《CMA Infobase》 • 美国临床指南网站: 《NGC》 • 澳大利亚医学会临床指南网站: .au/public/guides/guides.html • 新西兰临床指南网站:/ 《NZGG》 • 英国卫生服务部、英国治疗管理实践支持—全科医生计算 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guideline/list.htm 《Prodigy Guidelines》 • 苏格兰临床网站:/guilelines/ 《SIGN》
三个重要特征
1. 系统性的制定。通过正式及清楚的程序 来检索当前最好的证据,并将其运用到 临床问题中。指南制定文件中,需要详 细说明这一过程,便于使用者评价其质 量
2. 指南不是死板的教条,对临床特殊情况, 医生有权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再结合指 南作出医疗决策 3. 指南应该提出特定的临床问题,这有助 于制定者明确其任务,有助于使用者把 握对病人的建议程度。一项好的临床指 南应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White Paper: Circulation 2004: Grundy Proposed revision to NCEP ATP III guidelines -new targets
Trials under the heading of Enrichment are to supplement information
常用的指南网址(疾病-2)
•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处理 /pnemonia –严重营养不良住院处理(<5 yrs, 无感染) /malnutrition
–麻疹合并症住院处理 (<5 yrs): /measles
如何解读循证指南
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 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科
董碧蓉
疾病治疗学的改进
经验医学:根据临床指标的变化或短期疗效推论治 疗措施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如血压、血液动力学、 血液生化指标、室性心律失常等的变化。 现代医学(循证医学): - 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特别是RCT - 疗效判断指标:预后(终点)指标,如病死率、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 - 生活质量评价 - 卫生经济学评价
临床医生查寻证据的简便途径
循证指南(综合证据)
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
原始研究
临床指南带来的挑战
指南要成为循证实践的工具必须代表正 确的研究证据。 许多指南并未提供所依赖的相关研究证 据,或证据不全 指南存在偏倚,需要培养临床医师对指 南进行全面检索、辨别其质量,并在向 病人咨询时合理运用指南中的建议。
Enrichment Trials for Lipids
Study ST-LLT CARDS Haffner Study MIRACL
Pravastatin vs usual care
Lipid lowering arm. Atorvastatin 10 mg vs PL Atorvastatin 10mg vs. placebo in Type 2 diabetes Type 2 Diabetes and CV Risk Atorvastatin vs post ACS
临床指南的评价
评价方法及步骤: 1.评价工作者的选取:
–在熟悉临床指南大体框架和具针对性的地 区、人群中进行
–每条指南由6位专家进行评价,至少一位 应为指南涉及相关领域的专家 –评价在3周内完成
2.评价工具: 共37个问题,包括三个方面: –临床指南发展的严格性(第1-20个问题) –发展过程中的环节和内容(第21-32个问题) –指南的临床应用(第33-37个问题) 专家在评价过程中,回答的问题主要是信息 的可得性及其质量,并作出判断,回答“是” 或“不是”、“不确定”和“不合适”等
常用的指南网址(疾病-1)
• 妊娠及分娩 :
– 1) 住院正常产妇在产程中使用催产素、麻醉剂加会阴切开 /FRAMESETS/guideline_fs.asp?guideline=002 106&sSearch_string=labor Bloomington (MN): Institute for Clinical Systems Improvement (ICSI); 2001 May. 31 p. [27 references] – 2) 住院无并发症行剖宫产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Uncomplicated csection with antibiotic prophylaxis: /FRAMESETS/guideline_fs.asp?guideline =001408&sSearch_string=delivery. Am J Health Syst Pharm 1999 Sep 15;56(18):1839-88 [559 references] – 3) 正常孕妇产前保健 /FRAMESETS/guideline_fs.asp?guideline=001 981&sSearch_string=antepartum OR Bloomington (MN): Institute for Clinical Systems Improvement (ICSI); 2000 Jul 1. 61 p. [244 references]
2.收集文献和系统评价
• 收集
–收集原则:广泛收集文献,不能有遗漏 –收集途径:
• 数据库:各种证据库
• 直接与作者联系
• 通过药厂等机构提供。
收集资料种类
最新多中心RCT及RCT为基础的系统综述 临床病例分析等非RCT研究获得的结论 专家意见 此外,临床情况十分复杂,还有可行性和政府
Landmark Trials for Lipids
Secondary Prevention
Study 4S Trial 4S Study Description Simvastatin secondary Prevention
a. HPS Simvastatin vs PL b.HPS Diabetes Substudy c. HPS Antioxidant IDEAL Comparison between High Dose Atorvasta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