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设计专篇
江苏省建筑施工图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暖通空调

江苏省建筑施⼯图绿⾊建筑设计专篇-暖通空调江苏省建筑施⼯图绿⾊建筑设计专篇-暖通空调参考样式四江苏省公共建筑施⼯图绿⾊设计专篇(暖通空调)⼀、项⽬名称:xxx⼆、项⽬概况:注:停车库建筑⾯积为地上、地下⾃⾏车库和汽车库的建筑⾯积总和。
三、设计依据1.《民⽤建筑供热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2.《江苏省绿⾊建筑设计标准》DGJ32/J 173-20143.《绿⾊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4.《民⽤建筑绿⾊设计规范》JGJ/T229-20105.《民⽤建筑热⼯设计规范》GB50176-936.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7.江苏省《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GJ32/TJ111-2010 8.《地源热泵系统⼯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99.江苏省《地源热泵系统⼯程技术规程》DGJ32/TJ 89-200910.《江苏省绿⾊建筑施⼯图设计⽂件编制深度规定》(2014年版)11.国家、省、市现⾏的法律、法规、其它相关标准和规定四、空调负荷计算1.空调(供暖)建筑⾯积(m2)2.空调(供暖)计算室外⽓象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球温度°C,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C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C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C,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C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C3.空调(供暖)室内计算参数(室内温度、湿度、新风量、⼈员密度、照明/设备功率、噪⾳值等指标)、风速4.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外墙:K= ;屋⾯:K= ;外窗:K= ;地⾯:5.计算软件名称及版本:6.空调计算冷负荷 kW,单位空调⾯积冷负荷W/m2空调(供暖)计算热负荷 kW,单位空调(供暖)⾯积热负荷 W/m2(按冷热源系统分列)五、规定性节能设计要求1.空调(供暖)冷热源形式、规格、数量2.冷热源设备(单元式空调机组、分体式空调机组、冷⽔机组、热泵、多联机热泵机组)额定⼯况能效⽐EER,性能系数C0P,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C)、溴化锂机组性能参数、锅炉额定热效率)3.空调冷(热)⽔系统循环⽔泵耗电输冷(热)⽐[EC(H)R]集中热⽔供暖系统循环⽔泵耗电输热⽐[EHR]4.风系统风机最⼤单位风量耗功率(Ws)或风系统最不利风管总长度5.空调(采暖)⽔管绝热材料(导热系数)、规格(厚度)6.空调风管绝热材料(导热系数)、规格(厚度)、热阻注:低温空调风管应作说明。
暖通空调设计手册(1)

暖通空调设计手册1. 简介本手册旨在介绍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又可以节约能源。
准确的设计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
2. 暖通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暖通空调系统主要由供暖系统和制冷系统组成。
供暖系统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从热源传输到建筑室内,而制冷系统通过制冷剂的循环来吸收和释放热量。
这两个系统相互配合,确保室内温度处于舒适范围。
3. 设计步骤3.1 确定设计需求在设计暖通空调系统之前,需要明确设计需求,包括建筑物用途、室内空气质量要求、温度控制要求等。
根据这些需求,可以确定合适的系统类型和容量。
3.2 确定系统类型根据建筑物用途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暖通空调系统类型,如中央空调系统、分体空调系统或多联机空调系统。
不同的系统类型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3 计算系统容量根据建筑物的面积、朝向、建筑材料等因素,可以计算出所需的供热和制冷容量。
供热容量通常以热功率(单位:千瓦)表示,制冷容量通常以冷量(单位:千卡/小时)表示。
3.4 设计管道和风管网络根据系统类型和容量,设计合适的管道和风管网络,确保热量和冷量能够有效传输到各个房间。
考虑到管道和风管的长短、直径大小、布局等因素。
3.5 选择适当的设备和材料根据系统要求和预算限制,选择合适的暖通空调设备和材料,如热交换器、压缩机、冷却塔等。
同时确保设备和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4. 注意事项4.1 安全性考虑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时需要考虑安全问题,确保系统的运行安全可靠。
使用合格的设备和材料,遵循相关安全规范,合理布局和保护管路和电气设备。
4.2 节能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节能措施,如采用高效设备、良好的绝缘材料和隔热材料,合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光等。
4.3 维护和保养设计完成后,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检查和清洁设备,确保系统运行正常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精选11篇)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精选11篇)什么是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指对拟建项目产品方案、技术方案、设备选型、项目地址、公用设施、运输、三废治理、建筑安装工程和总图等方面从技术经济角度所作出的具体安排。
设计方案的提出与选定,必须以整个项目的投资效益为基础,力争以最少的劳动耗费和最短的建设工期,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设计方案的各个环节,要在实现投资目标的前提下,互相协调、互相衔接。
一个拟建项目可采用的设计方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应视具体情况进行多方案比较。
多方案比较可以就整个设计方案,也可以就设计方案的某一环节或某方面的内容而定。
由于每个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特征不同,因而在进行方案比较时主要比较相同需要的不同方案的经济效果。
在方案比较中,消耗量的计算必须采用统一的计算原则和方法。
同时,还应考虑时间因素的可比条件。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精选11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精选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1一、设计任务和目的学生根据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标准、技术措施、设计图集和有关参考资料,独立完成建筑所要求的工程设计,并通过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空调系统的多种形式、设计方法、设计步骤,了解相关专业的配合关系。
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室内环境设备工程和公共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施工组织、验收调试、运行管理和有关应用科学的研究及技术开发等工作,奠定可靠的基础。
二、原始资料1、市设计工程所在地区:北京市2、气象资料:根据建筑所在地区,从设计手册中进行查找。
主要有供暖、空调室外设计温度,干、湿球温度,太阳辐射情况,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及主导风向等参数。
3、建筑资料给出建筑用途、建筑层高;图纸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等,图中应包括建筑尺寸、围护结构做法,门窗种类、做法、尺寸等。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篇一」我国建筑事业蒸蒸日上,该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领军行业,由此可知该行业的发展速度以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
但是建筑市场的竞争也越发的激烈起来,建筑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价值就需要对其建设施工技术进行考量,在保障建筑楼体质量的同时,提高其美观程度,将人们的需求放置在首位进行楼体的施工设计。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大型商业建筑暖通空调的节能优化设计,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影响暖通空调设计的因素,结合大型商业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其进行优化的设计。
引言暖通空调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设施中最重要的一个电力设备,该设备在运行时,会耗费大量的电力能源,这给我国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但是暖通空调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它的使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能调节室内的空气流通程度,对温度进行一定的控制,给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其空调的设立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建筑施工设计的一个难点,对此,建筑公司需要加大对其研究力度,进一步优化其暖通空调的设立,将节能的理念融入到其中,维持我国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资源能源的耗用。
1大型商业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现阶段,我国已经越来越注重节能的设计理念,无论是在建筑行业上,还是在工业生产上,都将其节能作为最重要的一项设计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暖通空调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其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在设计暖通空调时,可以利用一些新型的设备元件,然后结合引进的传感器信息收集技术,建立出一个舒适的环境,这个环境的建立要完全符合其相关的标准参数,把舒适程度和节能效用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提高暖通空调的灵活性,对其空气的湿度等进行有效的调节。
②暖通空调在设计时,需要对其天气气候的变化程度进行考察,依据其气候的而差异性,进行节能的设计,同时要把该大型商业建筑的结构考虑到其中,对其进行具有针对的优化。
浅谈寒冷地区某综合楼暖通空调设计

浅谈寒冷地区某综合楼暖通空调设计摘要:随着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综合办公建筑,供暖空调的整体系统也不尽相同。
根据建筑结构和制造商的要求,VRV系统于1982年在日本开发并实施用于空调。
这是一个具有可变制冷剂流量的多联式系统。
VRV技术突破了水冷+热水锅炉(或市政热水)+中央空调的传统设计理念。
由于设备小,安装空间大,布局灵活,于90年代初引入中国。
本文介绍了办公楼技术室和机械车库的通风和烟雾系统的设计,并为办公楼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VRV系统为了研究复杂HVAC设计在寒冷地区的有效性,研究人员使用复杂的HVAC设计示例解释了空调建模过程。
具体而言,某项目总面积为27,806.5平方米,由于综合楼电力消耗,复杂的建筑项目需要不同形式的供暖和空调。
通常,这种建筑物的设计应充分防排烟,通风和空调,并根据建筑单位的要求安装适当暖通空调系统,以便为系统的不同功能集成不同的电气设计。
一、寒冷地区综合楼暖通空调的具体设计1.计算加热和冷却负荷。
在寒冷地区规划供暖和空调系统之前,管理人员必须计算所需的冷却和供暖负荷。
通常,在计算加热和通风负荷时,员工可以使用适当的信息软件将时间安排在上午8点至晚上8点之间,并每小时测量冷负荷。
经过科学调查,经理确定最高的冷负荷为2204.57和1214.86千瓦。
根据详细的测量,该地区的供暖和制冷负荷为每平方米80.98瓦。
冬季125.78瓦特/平方米的具体值如表1所示。
在了解了冬季室外气候的实际参数后,主管还应确定综合建筑的结构传热系数,如表2所示。
表1 冬季室外气象的具体参数表2 建筑结构内的传热系数值通过控制综合楼结构中的传热系数,员工可以使用该值来确定供暖和空调系统的结构内容和灵活性,并计算冷却和加热负荷提高准确性。
2.VRV系统的设计。
在暖通空调系统中正式采用VRV系统之前,设计师必须考虑制冷的吸收范围和空调的具体方式。
该项目使用窗户和通风口,这意味着任何新鲜空气污染物都可以被暖气和空调承担。
(完整版)暖通空调专业毕业设计

第1章绪论中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生活环境最主要的就是居住环境,这种需求带动了中国的空调制冷业的发展。
从发展趋势上看小型中央空调将成为住宅、办公室空调的主流产品。
因此中国市场发展前景非常诱人。
1.1 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发展现状一个国家家用空调的发展是与该国的地理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准、居住住宅形式以及社会人文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的,脱离了这些因素来谈家用空调的发展是不现实的。
同样,分析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些因素。
一般而言,常见的住宅可以分为公寓型住宅和别墅型住宅。
以下将分别结合这两种典型住宅的特点,结合各个国家的不同特点,对外国和中国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2 外国家用小型中央空调发展现状美国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普及率较高,这与其良好的居住条件以及较高的生活水平是分不开的。
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人民生活水准较高,对居住的舒适性要求也较高,这些都促进了该国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普及使用。
美国的别墅型住宅具有宽敞、高大的特点,通常由中、高收入的家庭居住。
由于其层高较大,具有足够的建筑空间用于布置风道,因此在美国,风管式系统在家用小型中央空调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
同时,由于美国居民对家用空调舒适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多采用有新风的风管式系统。
目前,美国风管式系统的年产量约为600万台年,占其家用空调产量的一半左右。
美国的公寓型住宅适合于中、低收入的人群居住,其消费水平偏低,其家用空调的型式以窗式空调器为主,也有采用小区供冷热水的,一般不使用家用小型中央空调。
目前美国窗式空调器年产量约为600万台年,占其家用空调产量的一半左右。
日本的家用空调走的是一条"氟系统"为主的发展道路,从窗式空调器到定速分体式空调器,再到变频分体式空调器。
同样,日本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也以冷剂式空调即VRV(VariedRefrigerant Volume)系统(包括一拖多)为主。
暖通设计(共五则范文)

暖通设计(共五则范文)第一篇:暖通设计1.暖通空调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有哪些。
P13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相对湿度、比含湿量、比焓、风速和压力等。
2.暖通空调工况设计与过程设计在负荷计算方面有哪些区别。
P14 工况设计:设计计算只是为了配置必要的调节设备,对非设计工况并不进行专门的分析计算。
过程设计:在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中,以运行全过程的连续工况变化为依据,分析系统全年能耗和最佳运行状态,基于全过程的运行工况制定系统方案并配置相应的设备,使系统的性能指标在最大负荷时和在部分负荷运行时均趋于最佳状态,这一方法称“过程设计”,也称“动态设计”。
3.空调冷负荷计算中,得热量与冷负荷的关系是什么?哪些得热量产生瞬时负荷,哪些得热量产生滞后负荷。
空调冷负荷是由得热量经部分蓄热后转化而成。
室内热源散热量的潜热部分为瞬时冷负荷,显热散热中对流散热量部分成为瞬时冷负荷,辐射散热部分先被围护结构表面吸收,然后逐渐散出形成滞后冷负荷。
4.空调房间或空调区冷负荷、空调建筑冷负荷、空调系统冷负荷、制冷设备冷负荷之间是什么关系。
将空调区或房间内各种逐时冷负荷分时段叠加,求出总的逐时冷负荷,取其最大值作为计算冷负荷。
空调区,同时调节同一参数,可以一区多房间或一间多区。
空调建筑的负荷即空调系统的室内冷负荷。
一个空调系统可承担一个或多个空调区的冷负荷。
作为空调冷源的制冷系统,可承担一个或多个空调系统供冷,或负担一栋或多栋建筑物空调系统的供冷。
5.常见的空气处理过程(i-d图)及常用的热湿处理设备有哪些。
绝湿加热、绝湿加热-等温加湿、加热加湿、绝湿加热-等焓加热、等温加湿、绝热加湿、绝湿冷却、冷却去湿、绝湿冷却-吸收去湿、吸收去湿、绝湿加热-吸收去湿、吸收去湿、图在书P33 空气热湿处理设备可分为直接接触式和间接式。
直接接触式热湿交换设备包括喷水室、各种加湿器、液体吸湿装置等;间接式热湿交换设备包括表面式和间壁式,有光管式,翅片管式、肋片管式空气加热器和空气冷却器、电加热器等。
暖通空调设计专篇

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专篇工程名称:业务号:设计单位(盖章):日期:2015年09月扉页法定代表人(签字):项目、技术总负责人(签字):建筑专业负责人(签字):结构专业负责人(签字):给排水专业负责人(签字):暖通专业负责人(签字):电气专业负责人(签字):设计单位(盖章):目录一、设计依据 (003)二、建筑概况及设计范围 (003)(一)建筑概况 (003)(二)设计内容范围 (003)三、设计参数 (003)(一)室外设计参数 (003)(二)室内设计参数 (004)(三)机械通风 (004)四、空调负荷 (004)五、空调系统 (004)(一)冷热源系统 (004)(二)冷冻水系统 (005)(三)空调风系统 (005)六、通风 (005)(一)通风设计 (005)七、自动控制系统 (006)八、环保设计 (007)九、节能设计 (007)十、材料及保温 (008)(一)管道材料 (008)(二)管道保温材料 (009)暖通空调设计专篇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4)兴建单位设计任务书及其他要求;5)各专业设计图;2、建筑概况及设计范围2.1建筑概况按建筑专业概况。
2.2设计内容、范围(1)本建筑全部做夏、冬季空调。
(2)各卫生间等平时通风。
(3)洗衣房、厨房等特殊功能房间由相关专业公司设计。
3、设计参数3.1室外设计参数衡阳地区气象参数采值如下: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2.8℃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7.6℃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0.7℃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4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8℃冬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4 %3.2室内设计参数(夏季/冬季)3.3机械通风4、空调负荷空调负荷估算:5、空调系统5.1冷热源系统本工程采用2台单机容量1200RT离心冷水机组、2台单机容量600RT离心冷水机组,相应共配置6台水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专篇
工程名称:
业务号:
设计单位(盖章):
日期:2015年09月
扉页
法定代表人(签字):
项目、技术总负责人(签字):
建筑专业负责人(签字):
结构专业负责人(签字):
给排水专业负责人(签字):
暖通专业负责人(签字):
电气专业负责人(签字):
设计单位(盖章):
目录
一、设计依据 (003)
二、建筑概况及设计范围 (003)
(一)建筑概况 (003)
(二)设计内容范围 (003)
三、设计参数 (003)
(一)室外设计参数 (003)
(二)室内设计参数 (004)
(三)机械通风 (004)
四、空调负荷 (004)
五、空调系统 (004)
(一)冷热源系统 (004)
(二)冷冻水系统 (005)
(三)空调风系统 (005)
六、通风 (005)
(一)通风设计 (005)
七、自动控制系统 (006)
八、环保设计 (007)
九、节能设计 (007)
十、材料及保温 (008)
(一)管道材料 (008)
(二)管道保温材料 (009)
暖通空调设计专篇
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4)兴建单位设计任务书及其他要求;
5)各专业设计图;
2、建筑概况及设计范围
2.1建筑概况
按建筑专业概况。
2.2设计内容、范围
(1)本建筑全部做夏、冬季空调。
(2)各卫生间等平时通风。
(3)洗衣房、厨房等特殊功能房间由相关专业公司设计。
3、设计参数
3.1室外设计参数
衡阳地区气象参数采值如下: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2.8℃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7.6℃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0.7℃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4 %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8℃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4 %
3.2室内设计参数(夏季/冬季)
3.3机械通风
4、空调负荷
空调负荷估算:
5、空调系统
5.1冷热源系统
本工程采用2台单机容量1200RT离心冷水机组、2台单机容量600RT离心冷水机组,相应共配置6台水泵。
热源为燃气热水锅炉,共设置板式换热器2台,热水泵2用1备(详见给排水专业)。
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7℃/12℃,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7℃,板换侧
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0℃/50℃。
5.2冷冻水系统
(1)空调水系统为 1 次泵变水量双管系统,水泵均为2用1备。
供
暖系统管路和夏季空调共用。
冬季与夏季之间的转换通过冷热源侧,冷热水总管上的自控阀门切换来实现。
(2)根据分区和功能的不同,空调冷冻水立管布置成异程式,各层
水平干管布置成异程式。
空调末端风柜设压差式动态平衡流量调节阀,调节管路平衡及进行温湿度控制。
5.3空调风系统
(1)大堂、宴会厅等大空间区域采用柜式空调机组全空气低速空调系
统,气流组织为上送上回。
为保证房间人员的新风量标准及过渡季加大新风量,设置新风导入管道及风阀。
同时设置机械排风。
(2)KTV、桑拿、包间及其它小房间等小空间区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
风系统,气流组织为上送上回。
新风过滤并经过新风空调器处理后,直接送入空调房间。
6、通风
6.1通风设计
(1)公共卫生间设置排风系统,并加装风管止回阀,换气次数按15次/时计算,非公共卫生间按不小于6次/时计算。
(2)设备用房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见上表。
7、自动控制系统
1、制冷系统:
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电动水阀一一对应联
锁运行,根据系统冷负荷变化,自动或手动控制冷水机组的投入运转台数(包括相应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
开机程序: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冷冻水泵→冷却塔、冷水机组进水电动水阀→冷水机组,停机程序则相反。
而冷冻水泵、冷却水泵亦可单独手动投入运转。
为了利于管网运行正常,冷冻水供回水总管间设置压差旁通装置,其电动二通阀按比例式调节运行。
系统根据冷量用自动监测流量、温度等参数计算出冷量,自动发出信号,控制制冷主机及其对应水泵、冷却塔的运行台数。
传感器设在负荷侧供、回水总干管上。
热水系统台数控制:根据热量用自动监测流量、温度等参数计算出热量,自动发出信号,控制换热器及其对应水泵的运行台数。
水泵变频运行。
2、空调器(或新风空调器):
温度控制:由设置在回风口(或送风管)处的温度传感器,控制水路电动二通阀(比例.积分式)动作(比例积分二通阀具有断电自动复位功能),调节水量,达到回风(或送风)温度控制,温控器为冷暖型。
3、风机盘管:
风机盘管应配有风机三速自动(手动)开关和挂墙式温度控制器及水路电动二通阀(双位式),温控器为冷暖型。
4、电动阀门工作压力与对应设备的工作压力相同:≤1400KPa 开启、关闭压差:40KPa;
5、遥测:
各空调器、新风空调器、风机、冷却塔等除设就地开关外,还在冷冻机房总控制室内设置开关及运行工作显示(消防用排烟、送风、加压风机等需受消防中心控制)。
事故通风的手动控制装置应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分别设置。
注:a、制冷系统的群控建议由专业控制公司或主机厂家设计。
8、环保设计
1、所有设备尽量选用低噪声型,降低噪声源。
2、冷水机组、水泵、空调器、风机、水管等均作隔振处理、在本工程中:冷水机组:橡胶隔振胶垫(器);水泵:弹簧减振器;空调器、风机:弹簧减振器;水管:制冷机房和主管均在梁上设减震支吊架;
3、冷冻机房、空调机房、风机房内墙壁由土建专业作吸声处理。
4、与冷水机组、水泵、空调器等连接的水管设软接头,本工程采用橡胶软接头。
5、空调器、风机进出口风管设不燃或难燃材料软接头,消防排烟用风机则需用不燃材料软接头(需有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合格证)。
6、空调送回风管、平时送排风管设消声装置,本工程选用:消声器(不燃材料制作)(消声器前后应设150×150清扫口,并作标记)、消声静压箱(内贴玻璃棉+铝制孔板)。
9、节能设计
1、选用高效制冷机组在其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2 ℃时,制冷性能系数(COP)达到 4.8 以上,采用热水锅炉,其热效率可达 90%。
采用单元机组时,能效比达(EER) 2.8 以上。
采用多联机组时性能系数在 3.0 以上。
2、制冷系统采用了大小机组相结合的配置,调节性能好,能有
效地适应负荷变化的要求,防止了大马拉小车的浪费现象。
3、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电动水阀一一对应联锁运行,冷源系统根据冷量(用自动监测流量、温度等参数计算出冷量,自动发出信号)控制冷水机组的启停数量及其对应水泵、冷却塔的启停台数。
4、空调冷冻水和热水循环系统采用变流量控制。
5、风管和水管的绝热材料和厚度符合节能标准的要求;空调供冷水管与风管设置隔汽层与保护层。
6、空调通风系统采用了自动控制,既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又防止了因超温和不合理运行造成的浪费。
7、风机盘管采用自动控制,先控制风量再控制水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8、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系统,在过渡季节可全新风运行。
9、风机盘管均安装回风风管或回风箱。
10、材料及保温
10.1管道材料
水管DN≦350采用无缝钢管,连接方式为电焊焊接。
冷凝水管:采用内涂塑镀锌钢管及其标准配件,管螺纹连接。
连接风机盘管机的短管段采用紫铜管连接。
送风管、排风管采用普通镀锌钢板作制,板材厚度按下表选用:
10.2管道保温材料
(1)空调冷冻水管、冷凝水管道保温材料选用难燃B1级橡塑发泡保温材料。
(2)风管保温材料选用难燃B1级橡塑发泡保温材料,。
(3)用作消声处理用的专用内贴吸声玻璃纤维用纤维布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