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与高铁的概念解析
高铁G、D、C开头分别表示啥?原来我们一直搞错了!

⾼铁G、D、C开头分别表⽰啥?原来我们⼀直搞错了!⾼铁是我国在世界的名⽚现在出⾏⼏乎离不开⾼铁尤其是经常出差的⼩伙伴然⽽坐了这么久的⾼铁你是不是还没搞清楚G、D、C开头分别表⽰啥?今天蛛叫兽就来为⼤家解开多年的疑惑01、⾼铁、动车、城际列车的区别⾼铁 VS 动车⾼铁全称“⾼速铁路”是铁路系统动车全称“动车组列车”是铁路列车的⼀种⾼速铁路⼴义上是⽐普通铁路速度更快的铁路运输系统,包括路轨、供电⽹、⾼速列车、通信、班车调度等。
动车组列车在⾼速铁路上跑的都是动车组,就是我们所乘坐的C字头、G字头、D字头列车。
城际铁路是相邻城市之间专门开⾏城际列车、运输城际旅客的铁路。
但通常我们把“D”字头列车称为动车,“G”字头称为⾼铁,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G”实际上是“⾼速动车”的简称,⽽⾮“⾼铁”。
02、G、D、C分别表⽰什么意思列车车次类型⼤致可分为两⼤类:⼀类是动车组列车,包括G、D、C字头,另⼀类是普速列车,包括Z、T、K等。
动车组列车:G、D、CG字头,意为“⾼”,⾼速动车组列车,最⾼运⾏时速300-350km/hD字头,意为“动”,普通动车组列车,最⾼运⾏时速200-250km/hC字头,意为“城”,城际动车组列车,最⾼运⾏时速160-350km/h,C字头根据各地线路条件决定运⾏速度普速列车:Z、T、KZ字头,意为“直”,直达特快列车最⾼运⾏时速160km/hT字头,意为“特”,特快列车最⾼运⾏时速140km/hK字头,意为“快”,快速列车最⾼运⾏时速120km/h除了这些还有L字头:临时旅客列车、Y字头:旅游列车、纯数字:普通旅客列车。
图为Y字头旅游列车,通常颜值都很⾼,车厢内根据地域特⾊进⾏独特设计。
03、G、D、C动车组列车其它区别?车型不同D字头通常使⽤:CRH1、CRH2(除2C)、CRH5系列动车组等G字头通常使⽤:CRH2C、CRH3、CRH380、CR400AF/BF等C字头通常使⽤:CR400BF、CRH1、CRH2系列动车组等车厢座席不同G字头列车:商务座、⼀等座、⼆等座D字头列车:⼀等座、⼆等座C字头列车:公交化价格不同⼀般来说G字头列车价格要⾼于D字头列车同样运营距离,G字头价格⾼于D字头需要注意的是,G、D、C 的票价差异会根据不同线路、铁路局以及铁路造价等因素⽽有所差异。
关于高铁的8个小知识

关于高铁的8个小知识
1. 高铁的全称是高速铁路,是一种高速运行的铁路系统。
它采用了先进的轨道技术和列车设计,以实现更高的运行速度和更好的运营效率。
2. 目前全世界最高速的商用高铁是中国的北京至上海高铁,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
3. 高铁列车通常由多个编组(车厢组合)组成,每个编组的车厢都有特定的功能,如乘客车厢、餐车、动力车厢等。
4. 高铁的轨道是特殊设计的,通常采用混凝土或钢轨,具有更好的平整度和稳定性,以支持高速列车的运行。
5. 高铁的动力系统通常采用电力驱动,列车通过电力线路供电,使列车能够以较高的速度运行。
6. 高铁车票价格相对较高,但乘坐高铁的时间通常要比传统的火车或汽车更短,因为高铁的运行速度更快。
7. 为了保证高铁的安全性,高铁线路通常采用先进的信号系统和列车控制技术,以确保列车之间的安全距离和速度。
8. 高铁在旅行和货运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快速连接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提供更方便、高效的出行选择。
动车和高铁到底有啥区别

动车和高铁到底有啥区别
佚名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河北)》
【年(卷),期】2017(000)013
【摘要】动车是指带动力的车辆,在铁路交通领域,它是相对于不带动力的车辆(俗称拖车)的一种车型.动车组有很多种类型,以动力类型进行分类,则分为内燃动车组和电力动车组;以动力配置方式来分类,则分为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和动力分散型动车组;以速度类型来分类,可分为高速动车组和普速动车组.普通列车的牵引动力依赖于车头的机车,而动车组在运行时,不光有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
【总页数】1页(P53-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12.3
【相关文献】
1.动车与高铁区别何在 [J],
2.基本公卫与公卫服务,到底有什么区别 [J], 江家欣;邱卫黎
3.同样都是胃火,到底有何区别? [J], 刘东瓒
4.涨知识!这些荣誉到底有啥区别? [J],
5.贻贝、海虹、青口、淡菜……到底有何区别 [J], 卫奕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高铁的科普知识

关于高铁的科普知识高铁,又称高速铁路,是一种运行速度高于传统铁路的铁路交通工具。
它以其快速、安全、舒适的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下面我将从高铁的发展历史、技术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关于高铁的科普知识。
让我们来看一下高铁的发展历史。
高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早的高速铁路是德国的汉诺威至汉堡铁路,于1903年开始运营。
随后,日本在1964年成功开通了首条高速铁路——东京至大阪新干线,标志着高铁时代的正式到来。
此后,世界各国纷纷投入高铁建设,如法国的TGV、中国的复兴号等,高铁成为了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高铁的技术特点。
高铁的运行速度通常在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最高时速甚至超过了400公里。
高铁通过使用特殊的轨道、车辆和供电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高速、稳定的运行。
高铁的轨道采用了高强度钢轨和混凝土枕木,确保了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稳定性。
高铁的车辆则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减少了车辆的重量,提高了运行速度。
此外,高铁还采用了电力牵引技术,通过供电系统为列车提供动力,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高铁的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高铁的快速运行速度大大缩短了地域距离,使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出行。
高铁的开通,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还促进了各地区的交流和合作。
其次,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钢铁、建筑、电力等行业。
高铁的建设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此外,高铁的运行还减少了传统交通工具的使用,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高铁的普及,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实现。
高铁作为一种先进的铁路交通工具,以其快速、安全、舒适的特点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高铁的发展历史、技术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都证明了高铁在现代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铁将会在未来发展得更加完善和先进,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大一高铁概论知识点汇总

大一高铁概论知识点汇总高铁,作为一种快速、便捷、舒适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现代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大一高铁概论课程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与高铁相关的知识点。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汇总和解析。
一、高铁的定义和起源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列车运行时速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
高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高铁建设起步较晚,但经过不断努力和创新,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高铁建设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二、高铁的技术原理1. 磁悬浮技术:磁悬浮列车通过使用电磁吸力和抗重力的原理,实现了列车的悬浮运行。
其优点是运行速度快、乘坐舒适、对环境的影响小,但也存在高成本和技术难度高的问题。
2. 轮轨高铁技术:轮轨高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高铁技术,其运行原理是通过轮轨之间的摩擦力来推动列车前进。
这种技术相对成熟,构建成本较低,但速度相对较低。
三、高铁网络建设中国高铁网络的建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铁路网,具有极高的建设密度和较高的运营速度。
中国高铁网覆盖了全国各个主要城市,实现了城际快速交通的便利化。
四、高铁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 时速快:高铁的运行速度较快,可以提高出行效率。
- 安全可靠:高铁列车采用了多项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 舒适便捷:高铁的乘坐环境舒适,并配备了先进的设施和服务。
2. 挑战:- 高成本:高铁建设和运营的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 环境影响:高铁的建设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土地占用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五、高铁的国际合作与发展中国高铁技术在国际市场上备受瞩目,与许多国家签订了高铁合作协议,包括巴西、印尼、泰国等国家。
通过国际合作,中国高铁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应用,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相互交流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六、高铁与可持续发展高铁的运行速度快、乘坐舒适、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等特点使其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吻合。
高铁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减少碳排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高铁知识大全

高铁知识大全高铁知识大全高铁,全称为高速铁路,是指在设计时时速达到或超过每小时250公里的铁路交通工具。
它具有速度快、安全可靠、环保节能等特点,成为现代交通领域的重要一部分。
以下将介绍一些关于高铁的基本知识。
一、高铁的起源和发展高铁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法国和日本率先开发了高速铁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高铁系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和发展。
中国于2008年成功组织了首次高速动车组试验运营,并在之后进行了大规模建设,成为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网络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
二、高铁的优势和特点1. 速度快:高铁的设计时速可达每小时350公里,最高时速甚至可达到每小时400多公里,大大缩短了旅行时间。
2. 安全可靠:高铁采用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和安全设备,能够准确控制列车的运行,保障乘客的安全。
3. 环保节能:高铁使用电力作为动力源,相较于传统的燃油动车,减少了大量的废气排放,对环境更加友好。
4. 舒适体验:高铁列车座椅宽敞舒适,设有餐车、洗手间等便利设施,为乘客提供良好的旅行体验。
三、高铁的建设和运营高铁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各种专业技术。
首先需要进行线路勘测和设计,确定高铁线路的位置和建设方案。
然后进行土地征收和施工,在建设过程中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高铁动车组的制造需要专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他们负责列车的设计、组装和测试。
最后,高铁的运营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列车调度和乘客服务等工作。
四、高铁的发展前景目前,高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扩大,高铁在未来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范围内的高铁建设和运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高铁将进一步提高运行速度和列车的组织能力,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方式。
总之,高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方式,不仅具有速度快、安全可靠的特点,也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高铁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扩大,高铁的未来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动车运行原理和高铁运行原理

动车运行原理和高铁运行原理
动车和高铁虽然都是铁路运输工具,但它们的运行原理有所不同。
动车是一种动力集中的列车,使用电力或内燃机作为动力源。
它的运行速度通常在每小时120公里至250公里之间,虽然比传统的火车快,但低于高铁。
动车的设计更侧重于提供区域性或城际间的快速交通服务。
高铁的运行原理更为复杂。
首先,高铁采用了专门设计的轨道、车辆和供电系统,其运行速度通常超过每小时250公里。
高铁的设计着重于提高速度和减少行程时间。
此外,高铁消除了钢轨连接口,使列车能够全速行驶。
同时,高铁使用动车组,所有车轮一同运转,不仅力量大,而且动作一致,这使得列车的启动和变速都更加灵活。
在刹车制动方面,动车组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采用微机控制,由动车的电制动(再生制动)及各车的空气制动(盘型制动)构成。
这种制动系统可以随着速度的变化而改变制动力,以保证列车在规定的距离停车,不致滑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铁路部门发布的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什么是高铁?

什么是高铁?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铁也成为人们出行的新选择。
那么,什么是高铁?高铁到底有哪些优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
来了解一下高铁的相关知识。
一、高铁的定义
高速铁路,即高铁,是一种现代化的、在特定的轨道上运行的高速铁
路交通工具。
与普通铁路相比,它的设计更为先进,工艺更为精湛,
车辆更为舒适,行驶速度更为快捷,可以极大地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
二、高铁的优势
1. 快速便捷
高铁的最大特点是速度快,可以达到每小时300 公里以上的高速运行。
同时还有高速度的起点和终点站,以及经过站点的数量较少等特点,
大大提高了出行效率。
2. 安全稳定
高铁设备先进、质量高,通过了多项安全测试和评估,行驶中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同时严格的管控和监管体系也为高铁的安全
运营提供了保障。
3. 舒适便利
高铁的车厢内设有豪华舱、商务座、一等座、二等座和无座等多种不
同的座位类型,基本满足了人们出行及商务需求。
车厢内还有餐车和
厕所等设备,乘坐风景优美,在旅途中享受舒适便利服务。
4. 环保节能
高铁不需经过中途停车,车速快、稳定,比其他交通方式更为节能、
环保。
高铁的推广应用使得低碳出行、绿色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促
进了城市、交通、环保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
高铁是一种现代化、安全、快速、舒适、环保、节能的先进交通工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未来高铁将进一步完善,为人们出行带来更
多便利和惊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车与高铁的概念解析 D3115是CRH1B型动车 严格意义上,动车是列车车型,高铁是铁路线路类型 动车组指的是列车的类型。它是中国独有的叫法,区别于以前的普通列车。一般情况下,普通列车是靠机车牵引的,车厢本身不具有动力;而动车车厢本身就具有动力,运行时,不光是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这样就可以把动力分散,运行速度也就更快。同时,与普通列车相比,动车组的震动和噪音都偏小。所以动车是和普通列车相区别的列车车型。
目前在中国,动车有CRH1、CRH2、CRH3、CHR5、CRH6、CRH380等不同型号(没有CRH4,因为“4”是“死”的谐音,被认为不吉利;每一种型号下又有小的划分,比如CRH1A、CRH1B等;CRH6还没有正式投入运营),中文名是和谐号,英文名是CRH,就是“中国高速铁路”(China Railways Highspeed)的简称。事实上,不管是在中国的“高铁线路”上也好,还是在所谓的“动车线路”上,所跑的车都是动车车组,区别在于型号不同而已:CRH1、CRH2(除CRH2C)、CHR5这三个型号都是200公里级别的,设计的营运时速在200KM/H,最高营运时速为250KM/H;CRH2C、CRH3、CRH380这几种型号是300公里级别的,设计的营运时速在350KM/H左右,最高为380KM/H。…[详细]
所以,动车指的是车的类型,而高铁是铁路线路的类型,严格意义上,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在中国,动车、高铁又分别代指不同的铁路线路类型。
铁道部目前定义:动车指代时速在200公里级别的铁路线路;高铁指代时速在300公里级别的铁路线路 中国目前的铁路线路图(2011年6月30日前)(红色为300KM/H-350KM级别;黄色为200KM/H-250KM/H级别;橙色为200KM/H-250KM/H级别;白色为<200KM/H的普通线路;有蓝色为磁悬浮)
在中国有三种类型的时速在200KM/H以上的铁路线路,分别叫:动车组(车次命名“D”打头,“动”的拼音首字母)、高速动车(车次命名“G”打头,“高”的拼音首字母)和城际高速(车次命名“C”打头,“城”的拼音首字母)。在速度上,动车组是200KM/H级别的,高速动车和城际高速都是300KM/H级别的。
那么,到底动车组算不算是“高铁”呢?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1.国际铁路联盟定义,时速200公里以上就可以称为高速铁路。2007年4月18日,140对、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国产动车组在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首次闪亮登场。当时对此的宣传是,“中国,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高速列车”。
2.但是,在不久之后,随着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定义又起了变化。铁道部有关人员表示,按照2008年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定义,“高速铁路”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新建的专用线路、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专用的列车控制系统。所以,在铁道部目前的定义里,“D”打头的动车不算“高速铁路”,“C”打头的城际高铁和“G”打头的高速动车才算是“高速铁路”。…[详细] 综上,在现在的中国,动车和高铁指代两种铁路运行类型,动车的时速在200公里级别,高铁的时速在300公里级别。目前,动车有1000多个车次,高铁动车有500多个车次,城际高铁有100多个车次。
铁轨区别:一个是有砟,一个是无砟
无砟铁轨见不到小石子 一般而言,动车在有砟铁路上,高铁在无砟铁路上 动车的线路类型: 1.对既有线路实行电气化改造 2007年,铁道部开始了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全年一共开了257对“D”字头的动车,涉及京哈、京沪、京广等18条线路。而这些动车所行驶通过的线路都不是新建的,都是通过对既有的线路实行“电气化改造”来提速。因为中国的动车都是电力动车,需要从外部电源和牵引供电系统获得电能,因此要通过铺设额外的供电轨道或者高架电缆的方式来供电,这就是所谓的“电气化改造”。当然,对这些既有线路的改造还包括建立全封闭的铁路、一些地方的铁轨迁移等工程。有关数据显示,被改造的既有线路总长为6003公里。…[详细]
2.新建的电气化线路 “7.23动车特大事故”发生的甬台温线是2009年才通车的新修线路,但是它的设计时速是200KM/H,因此,在上面跑的仍然是“D”字头的动车。还有些铁路,虽然被称为高铁,但是在上面跑的也全部是动车,例如福厦高铁,在上面通行的都是D6201等车次的动车。
还有一种特别的动车行驶的线路类型,在下一部分具体叙述。 高铁的线路类型: 新建的无砟轨道。砟,是岩石、煤等碎片的意思,无砟轨道指的就是没有小石头的轨道。京津城铁 被称为中国首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所谓真正意义,是指京津城际铁路采用了大量国际领先的建设技术,包括大面积无砟轨道技术、500米钢轨工地焊接工艺等。武广高铁、京沪高铁、郑西客专等高铁线路也基本都采用的无砟轨道。而不管是既有线路改造的,还是新建的线路,动车所行驶的线路则一般都是有砟轨道为主。
在无砟轨道上,普通铁路中常见的枕木被混凝土枕取代,枕木下的小石头也不见了,而是直接将铁轨铺在一个高强度混凝土板上。一般来说,动车组时速达到250公里以后,在车尾部会形成强烈的气旋风,如果是“有砟轨道”,那些碎石子会被掀起来,给列车运行造成极大危险。从这个方面来说,“无砟轨道”适用于时速超过250公里的高速铁路。在国际上,无砟轨道近年来也运用得非常多,比如,在日本新干线上铺设了2700多公里的无砟板式轨道。无砟轨道对控制沉降的要求更高。所以在最新的京沪高铁,干脆采用了80%以桥代路的方式,用建筑超高层建筑的方法来打地基,同时在轨道板和钢轨之间垫了三层东西,以便发生沉降的时候通过调整垫片来弥补。当然,到底对于沉降的防止效果如何,需要时间来检验。…[详细]
例外:在高铁线路上混跑着“D”字头的动车 今年年中,在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铁、京沪高铁这些线路上,动车和高铁混跑了。比如在京沪高铁上,G1和D35次同样是从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车次,但是速度不一样,前者比后者快了四个多小时。混跑被认为是在照顾乘客,让大家有不一样的出行选择。可是,问题在于,混跑之后列车的速度不同,对调度和运控的要求相当高。这次出事故的D301次是从北京到福州的,全程要跑13多个小时。D301是今年7月1日才新开的,前身是老京福动车D371/2次。以前在京沪线上的动车都改走京沪高铁了,D301也如此,先走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杭高铁,然后再转到普通的铁路线上。但是,信号系统在高铁线路和动车行驶的线路上是不同的,所以在高速路段上,D301用CTCS-3系统(这是基于时速300公里及以上的高铁信号控制系统)行车,然后在杭州到福州段切换至CTCS2系统(基于时速200公里的动车信号控制系统)行车。有日本专家指出,多种信号系统会带来安全隐患。…[详细]
硬件区别:列控设备、监控设备的不同
还在建设时的甬台温线 速度更高的车,安全要求和措施上更高 前文已经指出,动车和高铁在车型的选择上是不同的,就算同样在京沪高铁上跑,D字头和G字头的车,车型一定不同。一般而言,高铁使用的车型时速更高,所以安全要求更高,比如对转向架和挡风玻璃的性能要求都更高。
另外,除了自主创新的CRH380系列车型外,CRH1、CRH2、CRH3、CRH5都有原型车,合作的外资公司也不同——CRH1是和加拿大庞巴迪,CRH2是和日本川崎重工,CRH3是和德国西门子,CRH5是和法国阿尔斯通。CRH5车型比较特殊,一般用于跑北方比较寒冷地区的线路,其余的就常见了。上文提到了高铁线路上的混跑,在有的高铁上,D字头的车用的是CRH1的车型,CRH1是没有气密性的,所以在过隧道的时候乘客的耳朵会有负压感,身体不适,而这条高铁线路有200多个隧道。在不同的线路上车型的选择其实对安全性、舒适度等很关键,所以也有铁路内部人士对CRH1型的车被用来跑隧道多的线路的做法非常诟病。…[详细]
中枢神经——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不同 列车的列控系统最近饱受关注,这套系统被称为列车的中枢神经,负责列车的通信信号和调度,也就是说,要避免发生追尾,它非常重要。中国动车上装的都是CTCS系统(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参照的是欧洲的ETCS标准。不同的是,时速200公里级别的线路上用的是CTCS-2级别,而时速300公里级别的线路用的是CTCS-3级别,也就是动车上用的是CTCS-2级别,高铁上用的是CTCS-3级别。而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1.传送信号的方式不同。CTCS-2用的是轨道电路和应答器,而CTCS-3用的是更为先进的GSM-R无线通信系统。
2.信息搜集范围不同。CTCS-2只能控制8公里,而CTCS-3可以达到32公里。 3.高铁上一般有备份的部件。高铁的计算机上一般重复配置系统的一些部件,当某一部件发生故障或损坏的时候,冗余配置的部件便会自动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以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比如在武广高铁的动车上,CPU(中央处理器)就有两个,一个不行了,还能马上启动另一个。
尽管有这些技术上的不同,但是这两个级别在紧急制动方面都是一致的——列车与列车之间有自动闭塞区间,区间距离在10公里以上。如果前方列车停在线路上,后方列车会收到提示减速(黄色)的信号,如果没减速,列车会自动进入红色信号区间,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启动,列车会自动停车。
但是,CTCS-2和CTCS-3都有出现故障的可能,比如CTCS-3虽然更为先进,还是会出现失去无线连接或者无线信号被干扰这样的问题。去年,武广高铁在株洲也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在一些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