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与高铁的区别
高铁和动车的区别

高铁和动车的区别
高铁和动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高铁指的是线路,比如西成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说的就是这条高铁线路。
动车指的是车,就是我们常常坐的G、D字头的列车都是动车组列车。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喜欢把“D”字头列车称为动车,“G”字头列车称为高铁。
而很多人不清楚高铁和动车的区别,其实说的就是G字头和D字头列车的区别。
G字头列车票价比D字头贵
G字头二等座
票价约0.48元/公里
D字头二等座
票价约0.31/公里
但是如果时速200km/h线路上都有G和D在跑,它们的二等座票价一样。
G字头列车速度比D字头快
G字头时速
300-350km/h
D字头时速
200-250km/h
目前设计时速在350公里的主要高铁线有京津城际、京沪高铁、沪杭高铁、郑西高铁、武广高铁,而现在只有京沪高铁的“复兴号”跑到了350km/h。
走的线路不同
G字头列车
只能运行在新修的高铁上
D字头二等座
不仅能在普通铁路上运行,也能在新修的高铁上运行
不同的车走不同的路,这也是许多城市要新建高铁站的原因。
G字头在列车运行图中等级最高,会车时D字头需避让G字头列车。
高铁与动车的区别

高铁与动车的区别高铁与动车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高高铁和动车之间的差异。
到时候,你就知道,高铁和火车是怎么回事了。
一、不同的速率高铁时速350 km每小时,动车时速200 km每小时。
这意味着高铁要比动车的速度更快。
尤其是遇到紧急事情时,可以选择高铁。
二、运行轨道是不一样的高铁采用标准重型轨道,动车采用特殊轨道,或改进后的常规轨道。
三、工作方式是不一样的高铁用的是动车组而不是火车头。
它的轮子配合得很好,也很灵活。
除此之外,站台上的情况也不一样。
高铁站台少,动车站台多。
除此之外让我们看看那些数字又是什么意思?来,我们首先来看看从上海去北京的那一票,在这儿我们可以看见一个首字母“G”,后缀有一个“104”。
平时我们在休息厅里都会听见“高104列车XXX”这个词,你们会不会认为这就是高铁?事情并不是这么容易的。
高铁上的数字前面有不同的“字母”,分别是:字母“K”中的“快”表示快速旅客列车;时速120公里。
字母“D”读为“动”,表示普通动车组列车;时速两百五十公里。
字母“G”读成“高”,表示高铁列车;最高时速可达四百公里/小时,时速350公里。
字母“Z”读为“直”,表示直达特快列车;时速160公里。
字母“C”读作“城”,表示城际旅客列车;时速160至200千米。
字母“T”读为“特”,表示特快旅客列车;时速一百四十公里。
其实从这四个字母就可以看得出来,以“G”开头的速度最快,也只有复兴号才能达到这样的速度。
其次,开头为“D”,开头为“Z”,开头为“C”,开头为“T”,结尾为“K”。
高铁与动车的区别

高铁与动车的区别你知道高铁与动车的区别么。
你知道高铁与动车的区别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么。
下面由店铺为你分享高铁与动车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铁与动车有哪些区别一、普通列车与高铁钢轨的区别1.普通铁路的钢轨——几十米就有个接口,火车行驶总是离不开“哐当哐当”的声音,车轮滚过钢轨连接处时,车轮震动、车厢震动、地面也震动,列车行驶一点儿都不平稳,简直就像在大风大浪的海面上行船一样,不能平稳前进,速度就不能提高,否则震动加剧就会形成翻车的事故。
2.高铁的钢轨——我们看看高铁,修路时按照季节,在钢轨热胀冷缩,伸得最长的时候,把一根根的钢轨焊接起来,这样钢轨就不会伸得更长,到了冬天冷缩的时候,就凭着钢材本身的抗拉强度,保持不变形。
这样就消除了钢轨上数不尽的接口,车轮平稳地滚动,列车行驶告别了“哐当哐当”的震动,列车平稳前进,就像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舰艇就可以全速前进了。
二、高铁的工作原理第一方面的原因,是高铁的路轨做出了改革,使列车行驶平稳前进,这样才能高速、全速行驶。
另一方面,就是高铁的列车也做出了改革。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高铁就不再用火车头来牵引列车,而是使用动车组,几乎所有车轮都一同运转,不仅团结合作力量大,而且变速也灵活了,这样才能提高速度。
1.传统的列车开动——首先要火车头的车轮转起来,火车头自己先开动起来,然后拖动列车。
可是我们不要搞错了,火车头独自的重量,毕竟比不上整列火车,是不能一口气直接带动整列火车的。
实际火车开动时,火车头要首先牵动第一节车厢,有了第一节车厢一同动起来,增大了火车头运动的能量,才能牵动第二节车厢……整列火车开动起来,其实是一节一节动起来的,有个相当长的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变速也一样,普通火车要跑这么快,就相当不容易了。
2.再看看高铁——动车组有牵引电机的决不只是火车头,几乎每个车厢都有电动机,几乎每个车轮都是有动力旋转。
这样一来,动车组前进,就像赛龙舟个个都奋力划桨,所有车轮一致地运转,团结力量大,列车相对就变轻了,列车就跑快了;这个情况又有些像部队仪仗队,全体动作一致,指挥操作才灵活,要是动作不协调,改变状态要好长过程,速度就不能这么快了。
高铁与动车城际有什么区别(哪个快、区别在哪)

⾼铁与动车城际有什么区别(哪个快、区别在哪)
坐了这么久的⽕车总是分不清动车和⾼铁的区别,还有城际与动车的区别,但是我们可以从速
度和字母上来区分,速度上⾼铁⼤于动车,动车⼤于城际等等,不过⼀些识别误区也不少,下
⾯我们来详细讲解⼀下,快来看吧。
⼀、⾼铁、动车、城际的区别
⾼铁:全称“⾼速铁路”是⽐普通铁路速度(包括通信、供电⽹、班车调度、⾼速列车等)要快⼀些
的列车。
动车:全称“动车组列车”⼀般我们看到的C、G、D开头的列车都是动车组,因此G并不是指“⾼
铁”,⽽是“⾼速动车”。
城际铁路:是城市与城市之间专门开设的列车,⽐如武咸城际、武黄城际、汉孝城际、武冈城
际,指得是武汉到周边城市的列车。
⼆、⾼铁与动车哪个快
⼀类:动车组列车
特指G、D、C字头的列车。
其中“G”⾼铁最⾼运⾏时速300-350km/h;“D”动车最⾼运⾏时速200-
250km/h;“C”城际最⾼运⾏时速160-350km/h。
另⼀类:普速列车
特指Z、T、K的列车。
其中“Z”列车最⾼运⾏时速160km/h;“T”列车最⾼运⾏时速140km/h;“K”列车
最⾼运⾏时速120km/h。
三、不同的字母代表什么D字头:普通动车组列车
C字头:城际动车组列车
G字头:⾼速动车组列车
Z字头:直达特快列车
T字头:特快列车
K字头:快速列车
L字头:临时旅客列车
Y字头:旅游列车
纯数字:普通旅客列车。
动车组与高铁的区别和联系

动车组与高铁的区别和联系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动车组和高铁成为了现代化城市之间迅速便捷的交通工具。
虽然动车组和高铁在外观和功能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们在技术、速度和使用场景等方面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动车组和高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动车组是指一种通过电力驱动的列车系统,它由一或多个车厢组成,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或减少。
动车组一般适用于中短距离的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平均运行速度和较小的运输能力。
而高铁是专指高速铁路,在设计和建设上追求更高的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
高铁通常由多个编组的列车组成,每个编组有8到16节车厢,能够容纳大量的乘客,并在线路上以高速运行。
因此,高铁一般用于长距离的城际或跨区域的运输。
其次,动车组和高铁在技术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动车组在车辆的设计和制造上采用了先进的电气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快速启动、快速停车和快速加速等操作。
动车组还具有较好的悬挂系统,能够提供更加平稳舒适的乘坐体验。
而高铁则在设计和制造上更加注重车辆的轻量化和空气动力学性能的优化,以便能够达到更高的运行速度。
高铁列车采用先进的轮辐系统和信号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列车的高速运行和安全的轨道切换。
此外,高铁的线路设计也考虑了大弯曲半径和较小的坡度,以提供更加平稳的运行环境。
再次,动车组和高铁在使用场景上存在一些差异。
动车组通常适用于中小型城市之间的快速运输,可以方便乘客快速到达目的地。
动车组一般在市区内的火车站进行停靠,提供较为频繁的班次。
而高铁主要用于大城市之间的高速城际运输,通常在郊区的高铁站进行停靠。
高铁提供的班次相对较少,但每班车的运输能力较大,能够满足更多的乘客需求。
总而言之,动车组和高铁是现代化交通工具中的两大主要形式,它们在外观和功能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在技术、速度和使用场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和联系。
动车组适用于中短距离的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平均运行速度和较小的运输能力,而高铁则适用于长距离的城际或跨区域的运输,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运输能力。
详解动车和高铁的区别

详解动车和高铁的区别高铁比动车要快,动车的最快时速是250公里。
动车组在设计上是按照时速200公里设计,最高时速250公里。
高铁在设计的时候就定义为时速300公里,最高时速350公里。
所以说高铁是比动车要快的。
动车可以在普通的铁轨上开,也可以在高速铁路的铁轨上开,而高铁只能在高速铁路的轨道上开。
在出发地和目的地一样时,高铁票在价格上一般比动车票更贵。
动车以D为开头,动车组是由若干带动力的车辆(动车/M车)和不带动力的车辆(拖车/T车)组成的,在正常使用寿命周期内始终以固定编组运行、不能随意更改编组的一组列车。
高铁以G为开头,全称是“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简称“高铁”。
高铁主要是最高运营速度大于(200,250,300因标准不同而不同)的铁路,主要是铁路的速度属性;国际标准中,时速超过200KM的、在建时速可达250KM的铁路,就是高速铁路。
列车分类1、C:城际动车组列车(时速200~350公里)“C”就是城际动车组的“城”字汉语拼音声母,读作“城际”,时速可达350公里。
铁路系统标准念法为“城X次”。
2、G:高速动车组列车“G”就是高速动车组列车的“高”字汉语拼音声母,读作“高速”。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速铁路正式对公众运行,新启用车次为G+4位数字,意为高速动车组,时速可达350公里。
铁路系统标准念法为“高X次”。
3、D:动车组列车(时速200—250公里)“D”开头的一般动车组列车:“D”就是动车组的“动”字汉语拼音声母,读作“动车组”(不等于动车)。
4、Z:直达特快列车简称直特,字母“Z”是“直”字的汉语拼音简写。
这样的列车在行程中一站不停或者经停必须站但不办理客运业务,这类列车的车底都是25T,全部都是空调列车。
5、K:快速旅客列车简称快速,字母“K”是“快”字汉语拼音的简写。
快速旅客列车,一般时速120公里。
6、N:管内快速旅客列车简称管快,字母“N”是"内"字汉语拼音的简写。
高铁和动车究竟有啥不同?

01高铁、动车、城际区别高铁全称“高速铁路”是铁路系统动车全称“动车组列车”是铁路列车的一种高速铁路广义上是比普通铁路速度更快的铁路运输系统,包括路轨、供电网、高速列车、通信、班车调度等。
动车组列车在高速铁路上跑的都是动车组,就是我们所乘坐的C字头、G字头、D字头列车。
城际铁路是相邻城市之间专门开行城际列车、运输城际旅客的铁路。
但通常我们把“D”字头列车称为动车,“G”字头称为高铁,这种说法其实是错的。
“G”实际上是“高速动车”的简称,而非“高铁”。
02G/D/C分别代表什么?列车车次类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车组列车,包括G、D、C字头,另一类是普速列车,包括Z、T、K等。
动车组列车:G、D、C字头G字头,读“高”,高速动车组列车最高运行时速300-350km/hD字头,读“动”,普通动车组列车最高运行时速200-250km/hC字头,读“城”,城际动车组列车最高运行时速160-350km/h普速列车:Z、T、K等Z字头,读“直”,直达特快列车最高运行时速160km/hT字头,读“特”,特快列车最高运行时速140km/hK字头,读“快”,快速列车最高运行时速120km/h除了这些还有L字头:临时旅客列车,Y字头:旅游列车,纯数字:普通旅客列车。
03G/D/C有哪些区别?G字头列车速度最快G字头列车:时速在250-350km/hD字头列车:时速在160-250km/hC字头列车:时速在160-350km/h分别对应的车型不同D字头通常使用:CRH1、CRH2(除2C)、CRH5系列动车组等G字头通常使用:CRH2C、CRH3、CRH380、CR400AF/BF等C字头通常使用:CR400BF、CRH1、CRH2系列动车组等等车厢座席差异G字头列车:商务座、一等座、二等座D字头列车:一等座、二等座C字头列车:公交化G字头列车票价最贵D字头二等座票价≈ 0.31元/公里G字头二等座票价≈ 0.46元/公里C字头根据各地线路条件决定运行速度比如京津城际,C字头全是“复兴号”,比部分G字头甚至更快,但广州城铁的C字头列车,最高时速200km/h。
动车与高铁的区别

动车与高铁的区别高铁和动车的区别高铁和动车哪个快?它们有什么区别?动车和高铁哪个更贵?这是常常被大家问起的问题,今天为大家汇总整理了动车和高铁的区别。
基本概念高铁的全称是“高速铁路”,指的是路,或“路+车”这一系统整体。
动车的全称是“动车组列车”,指的是车。
1. 简称不同,高铁,通常是以G打头,全称“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
我们平时简称它为“高铁”实际上是错误的,正确的简称应是“高速动车”或“高车”,但这里就暂且把它简称为高铁。
动车,通常是以D打头,全称“动车组旅客列车”,简称为“动车”。
2. 时速不同,高铁是指时速超过300KM的列车,车次以G开头“高”字拼音首字母。
动车组的速度在200-250左右,高铁在300-350左右,目前在中国的高速铁路上运营的列车都是动车组,一组有8节车厢,一列火车有一或两组动车即一列火车只能由8或16节车厢组成。
3.轨道不同,高速铁路非常平顺,以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性,高速铁路都是无缝钢轨,而且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采用的是无砟轨道,就是没有石子的整体式道床来保证平顺性;弯道少,弯道半径大,道岔都是可动心高速道岔;大量采用高架桥梁和隧道。
来保证平顺性和缩短距离;高速铁路的接触网,就是火车顶上的电线的悬挂方式也与普通铁路不同,来保证高速动车组的接触稳定和耐久性;高速铁路的信号控制系统比普通铁路高级,因为发车密度大,车速快,安全性一定要高。
而动车是一种列车形式,意思是动力分散式列车,车厢也有动力。
动车一般来说是在普通铁路上跑的,就是改造提速过的普通铁路,这种改造过的普通铁路时速能达到200-250公里。
而且一组动车组,可以是6动2拖,就是6节车厢有动力,另外2节没有;也可以是4动4拖,4节有动力,另外4节没有;也可以是8节全有动力。
4、严格意义上,动车是列车车型,高铁是铁路线路类型。
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
但是,在中国,动车、高铁又分别代指不同的铁路线路类型。
关于高铁的定义,国际上也没有共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车与高铁区别何在D字头的动车、G字头的高速动车、C字头的城际高速……这些都是时速超过200KM/H的飞奔在中国铁路上的列车。
一、动车与高铁的概念解析严格意义上,动车是列车车型,高铁是铁路线路类型。
动车组指的是列车的类型。
它是中国独有的叫法,区别于以前的普通列车。
一般情况下,普通列车是靠机车牵引的,车厢本身不具有动力;而动车车厢本身就具有动力,运行时,不光是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这样就可以把动力分散,运行速度也就更快。
同时,与普通列车相比,动车组的震动和噪音都偏小。
所以动车是和普通列车相区别的列车车型。
目前在中国,动车有CRH1、CRH2、CRH3、CHR5、CRH6、CRH380等不同型号(没有CRH4,因为“4”是“死”的谐音,被认为不吉利;每一种型号下又有小的划分,比如CRH1A、CRH1B等;CRH6还没有正式投入运营),中文名是和谐号,英文名是CRH,就是“中国高速铁路”(China Railways Highspeed)的简称。
事实上,不管是在中国的“高铁线路”上也好,还是在所谓的“动车线路”上,所跑的车都是动车车组,区别在于型号不同而已:CRH1、CRH2(除CRH2C)、CHR5这三个型号都是200公里级别的,设计的营运时速在200KM/H,最高营运时速为250KM/H;CRH2C、CRH3、CRH380这几种型号是300公里级别的,设计的营运时速在350KM/H左右,最高为380KM/H。
动车高度比普通火车矮,所有对行李的要求高度不能超一米一,超一米一要办理托运。
动车里面得环境好得多,二等座比普通火车的软座还舒服。
动车座位前有个折叠的小桌子,有放茶杯或者饮料的凹槽。
动车的站台跟普通火车是一样的,动车有专门的候车室但也不是所有的车站都有。
动车组车上散客较少,大多数情况下全都有座位,而普通列车上经常出现站票乘客。
动车组上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桌子,而普通列车上几个人共用一台桌子。
动车组上想喝水时列车上免费供应,而普通列车上想喝水必须自己买。
D3115是CRH1B型动车所以,动车指的是车的类型,而高铁是铁路线路的类型,严格意义上,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
但是,在中国,动车、高铁又分别代指不同的铁路线路类型。
铁道部目前定义:动车指代时速在200公里级别的铁路线路;高铁指代时速在300公里级别的铁路线路在中国有三种类型的时速在200KM/H以上的铁路线路,分别叫:动车组(车次命名“D”打头,“动”的拼音首字母)、高速动车(车次命名“G”打头,“高”的拼音首字母)和城际高速(车次命名“C”打头,“城”的拼音首字母)。
在速度上,动车组是200KM/H级别的,高速动车和城际高速都是300KM/H级别的。
那么,到底动车组算不算是“高铁”呢?有两种不同的解释:1.国际铁路联盟定义,时速200公里以上就可以称为高速铁路。
2 007年4月18日,140对、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国产动车组在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首次闪亮登场。
当时对此的宣传是,“中国,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高速列车”。
2.但是,在不久之后,随着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定义又起了变化。
铁道部有关人员表示,按照2008年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定义,“高速铁路”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新建的专用线路、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专用的列车控制系统。
所以,在铁道部目前的定义里,“D”打头的动车不算“高速铁路”,“C”打头的城际高铁和“G”打头的高速动车才算是“高速铁路”。
综上,在现在的中国,动车和高铁指代两种铁路运行类型,动车的时速在200公里级别,高铁的时速在300公里级别。
目前,动车有1 000多个车次,高铁动车有500多个车次,城际高铁有100多个车次。
二、铁轨区别:一个是有砟,一个是无砟无砟铁轨见不到小石子一般而言,动车在有砟铁路上,高铁在无砟铁路上动车的线路类型:1.对既有线路实行电气化改造2007年,铁道部开始了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全年一共开了257对“D”字头的动车,涉及京哈、京沪、京广等18条线路。
而这些动车所行驶通过的线路都不是新建的,都是通过对既有的线路实行“电气化改造”来提速。
因为中国的动车都是电力动车,需要从外部电源和牵引供电系统获得电能,因此要通过铺设额外的供电轨道或者高架电缆的方式来供电,这就是所谓的“电气化改造”。
当然,对这些既有线路的改造还包括建立全封闭的铁路、一些地方的铁轨迁移等工程。
有关数据显示,被改造的既有线路总长为6003公里。
2.新建的电气化线路“7.23动车特大事故”发生的甬台温线是2009年才通车的新修线路,但是它的设计时速是200KM/H,因此,在上面跑的仍然是“D”字头的动车。
还有些铁路,虽然被称为高铁,但是在上面跑的也全部是动车,例如福厦高铁,在上面通行的都是D6201等车次的动车。
还有一种特别的动车行驶的线路类型,在下一部分具体叙述。
高铁的线路类型:新建的无砟轨道。
砟,是岩石、煤等碎片的意思,无砟轨道指的就是没有小石头的轨道。
京津城铁被称为中国首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所谓真正意义,是指京津城际铁路采用了大量国际领先的建设技术,包括大面积无砟轨道技术、500米钢轨工地焊接工艺等。
武广高铁、京沪高铁、郑西客专等高铁线路也基本都采用的无砟轨道。
而不管是既有线路改造的,还是新建的线路,动车所行驶的线路则一般都是有砟轨道为主。
在无砟轨道上,普通铁路中常见的枕木被混凝土枕取代,枕木下的小石头也不见了,而是直接将铁轨铺在一个高强度混凝土板上。
一般来说,动车组时速达到250公里以后,在车尾部会形成强烈的气旋风,如果是“有砟轨道”,那些碎石子会被掀起来,给列车运行造成极大危险。
从这个方面来说,“无砟轨道”适用于时速超过250公里的高速铁路。
在国际上,无砟轨道近年来也运用得非常多,比如,在日本新干线上铺设了2700多公里的无砟板式轨道。
无砟轨道对控制沉降的要求更高。
所以在最新的京沪高铁,干脆采用了80%以桥代路的方式,用建筑超高层建筑的方法来打地基,同时在轨道板和钢轨之间垫了三层东西,以便发生沉降的时候通过调整垫片来弥补。
当然,到底对于沉降的防止效果如何,需要时间来检验。
例外:在高铁线路上混跑着“D”字头的动车今年年中,在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铁、京沪高铁这些线路上,动车和高铁混跑了。
比如在京沪高铁上,G1和D35次同样是从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车次,但是速度不一样,前者比后者快了四个多小时。
混跑被认为是在照顾乘客,让大家有不一样的出行选择。
可是,问题在于,混跑之后列车的速度不同,对调度和运控的要求相当高。
这次出事故的D301次是从北京到福州的,全程要跑13多个小时。
D301是今年7月1日才新开的,前身是老京福动车D371/2次。
以前在京沪线上的动车都改走京沪高铁了,D301也如此,先走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杭高铁,然后再转到普通的铁路线上。
但是,信号系统在高铁线路和动车行驶的线路上是不同的,所以在高速路段上,D301用CTCS-3系统(这是基于时速300公里及以上的高铁信号控制系统)行车,然后在杭州到福州段切换至CTCS2系统(基于时速200公里的动车信号控制系统)行车。
有日本专家指出,多种信号系统会带来安全隐患。
硬件区别:列控设备、监控设备的不同速度更高的车,安全要求和措施上更高前文已经指出,动车和高铁在车型的选择上是不同的,就算同样在京沪高铁上跑,D字头和G字头的车,车型一定不同。
一般而言,高铁使用的车型时速更高,所以安全要求更高,比如对转向架和挡风玻璃的性能要求都更高。
另外,除了自主创新的CRH380系列车型外,CRH1、CRH2、CRH3、CRH5都有原型车,合作的外资公司也不同——CRH1是和加拿大庞巴迪,CRH2是和日本川崎重工,CRH3是和德国西门子,CRH5是和法国阿尔斯通。
CRH5车型比较特殊,一般用于跑北方比较寒冷地区的线路,其余的就常见了。
上文提到了高铁线路上的混跑,在有的高铁上,D 字头的车用的是CRH1的车型,CRH1是没有气密性的,所以在过隧道的时候乘客的耳朵会有负压感,身体不适,而这条高铁线路有200多个隧道。
在不同的线路上车型的选择其实对安全性、舒适度等很关键,所以也有铁路内部人士对CRH1型的车被用来跑隧道多的线路的做法非常诟病。
中枢神经——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不同列车的列控系统最近饱受关注,这套系统被称为列车的中枢神经,负责列车的通信信号和调度,也就是说,要避免发生追尾,它非常重要。
中国动车上装的都是CTCS系统(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参照的是欧洲的ETCS标准。
不同的是,时速200公里级别的线路上用的是CTCS-2级别,而时速300公里级别的线路用的是CTCS-3级别,也就是动车上用的是CTCS-2级别,高铁上用的是CTCS-3级别。
而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1.传送信号的方式不同。
CTCS-2用的是轨道电路和应答器,而CTCS-3用的是更为先进的GSM-R无线通信系统。
2.信息搜集范围不同。
CTCS-2只能控制8公里,而CTCS-3可以达到32公里。
3.高铁上一般有备份的部件。
高铁的计算机上一般重复配臵系统的一些部件,当某一部件发生故障或损坏的时候,冗余配臵的部件便会自动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以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
比如在武广高铁的动车上,CPU(中央处理器)就有两个,一个不行了,还能马上启动另一个。
尽管有这些技术上的不同,但是这两个级别在紧急制动方面都是一致的——列车与列车之间有自动闭塞区间,区间距离在10公里以上。
如果前方列车停在线路上,后方列车会收到提示减速(黄色)的信号,如果没减速,列车会自动进入红色信号区间,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启动,列车会自动停车。
但是,CTCS-2和CTCS-3都有出现故障的可能,比如CTCS-3虽然更为先进,还是会出现失去无线连接或者无线信号被干扰这样的问题。
去年,武广高铁在株洲也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在一些地段,无线信号频繁被干扰,最后无线基站设备的生产厂家升级基站设备,问题才得以解决。
机器设备可能会出问题,不会万无一失,但是不管是动车还是高铁,都有最后的一个“人工杀手锏”——响墩。
这是一种在铁路上用的黑色信号弹,司机联系不上调度的话,可以跑到车后去,在一定距离的地方放上这个东西,后车从响墩上压过去时,会发出巨大响声,通过响声提醒火车前方有危险,必须停车。
据悉,虽然技术进步了,但是这种古老的信号方法并没有被放弃。
不过在几次严重的列车事故中,都没见到响墩被运用。
总之,尽管这次动车事故上用的是级别更低的CTCS-2系统,但是,故障的原因仍然值得高铁警醒,不管是人为因素还是设备因素。
高铁的沿线监控方式更多、更细。
在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之后,速度比较高的铁路(高铁、动车还有一些时速在120公里级别以上的普通铁路)都实行了全封闭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