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检测奶粉三聚氰胺方法

检测奶粉三聚氰胺方法

检测奶粉三聚氰胺方法
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HPLC-UV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紫外检测器,通过样品中三聚氰胺的特征吸收峰进行定量分析。

2. LC-MS/MS法:利用液相色谱联用串联质谱仪的方法,对样品中的三聚氰胺进行定量分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3. 免疫法:通过制备抗三聚氰胺抗体或利用商用的抗体盒,然后利用抗体与三聚氰胺结合形成特定复合物,并通过免疫反应进行检测和定量。

4. 酶法:利用三聚氰胺酶催化三聚氰胺分解产生氨气,然后利用氨气检测仪器进行定量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在检测奶粉中三聚氰胺时,通常需要先进行样品的预处理步骤,如提取、净化、富集等,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此外,不同的方法对样品的处理和仪器设备要求也有所不同,具体操作还需要参考相关的检测标准和方法说明。

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方法

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方法

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方法三聚氰胺奶粉的检测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检测方法被不断研发和应用。

本篇文章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方法,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情况。

1.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常用的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方法。

该方法基于样品中三聚氰胺的特征物理化学性质,通过色谱柱分离,再通过紫外灯或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定量分析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三聚氰胺奶粉的检测中。

2. 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三聚氰胺与气相色谱柱分离,再通过质谱仪检测和定量分析三聚氰胺的含量。

气相色谱质谱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避免了色谱柱选择的限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三聚氰胺奶粉的检测领域。

3. 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scopy)是一种非破坏性的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样品中三聚氰胺分子和红外光的相互作用,产生吸收峰或透射峰,再通过光谱仪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法具有快速、直观、无需样品处理等优点,但其灵敏度相对较低,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初筛。

4. 质谱法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S)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样品中三聚氰胺分子与质谱仪中的电子束或激光束相互作用,形成离子碎片,再通过质谱仪对离子碎片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质谱法由于其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特点,在三聚氰胺奶粉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5. 快速检测试纸法快速检测试纸法是一种便携、迅速的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试纸上固定一定的试剂,当样品与试纸发生反应后,试纸上的颜色或形态发生变化,从而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

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

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被广泛用于生产塑料、树脂、涂料、胶粘剂等工业产品。

然而,三聚氰胺也被发现存在于食品和饲料中,对人体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虽然准确可靠,但是操作复杂、耗时长、设备昂贵,不适合于快速大批量检测的需求。

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更加简便、快速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快速三聚氰胺检测方法是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利用抗体与抗原(三聚氰胺)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监测领域。

另一种快速三聚氰胺检测方法是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检测方法。

生物传感技术利用生物元件对目标物质产生特异性识别和信号转换,通过对生物传感器信号的检测和分析,实现对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的特点,适用于快速大批量检测的需求。

除了免疫分析法和生物传感技术,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基于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快速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结合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实现对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的特点,适用于快速大批量检测的需求。

综上所述,当前常用的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技术和基于纳米材料的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食品安全监测领域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更加简便、快速、准确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出现,为保障食品安全和工业生产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三聚氰胺的检测液相法

三聚氰胺的检测液相法
也较大。
03
三聚氰胺的液相色谱检测方 法
样品前处理
样品收集
衍生化处理
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如奶粉、牛 奶等。
对于某些不易检测的物质,需要进行 衍生化处理,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样品制备
将样品进行稀释、过滤、离心等操作, 以去除杂质并获得清澈的溶液。
色谱柱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根据三聚氰胺的性质,选择适合的色 谱柱,如C18准溶液和样品溶液, 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 样品处理
将样品进行预处理,提取出三 聚氰胺。
3. 色谱条件设置
设置流动相比例、流速、检测 波长等参数。
5. 记录数据
记录色谱图和峰面积数据。
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
将峰面积数据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计算出 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结果判断
需要专业操作人员
液相色谱法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以确保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聚氰胺的液相色谱检测法的未来发展
联用技术
将液相色谱法与其他技术如质谱 法联用,可以实现更快速、准确 的三聚氰胺检测。
自动化和智能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液相色谱 法可能会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 和智能化,提高检测效率。
新技术的应用
三聚氰胺的检测液相法
目录
• 引言 • 液相色谱法基础 • 三聚氰胺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高分辨率的分离技术,用于检测复杂样品中的三聚氰胺 。该方法旨在提供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以满足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背景
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毒的工业化学品,被非法添加到食品中以增加其蛋白含量。由 于其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检测食品中三聚氰胺的存在变得至关重要。液相色 谱法因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三聚氰胺的检测。

三聚氰胺检测步骤

三聚氰胺检测步骤

三聚氰胺检测步骤1药品配制1.1三氯乙酸溶液(1%):10克三氯乙酸于1L容量瓶中。

1.2氨化甲醇溶液(5%):5ML氨水和95ML甲醇,混匀备用.1.3流动相:离子对试剂缓冲液:乙腈= 9:1 1.4离子对试剂缓冲液:2.10克柠檬酸和2.16克辛烷磺酸钠,定容至1L备用.1.5三聚氰胺标准品:纯度大于99.0%.1.6三聚氰胺标准储备液:100mg(精确至0.1mg)三聚氰胺标准品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mg/ml的标准储备液,于4℃避光保存.2样品前处理……奶样2g——→……15ml三氯乙酸和5ml乙腈……超声,振荡,离心各10min……过滤(三氯乙酸定容至25ml.)……3ml甲醇、5ml水……取滤液5ml,与5ml水混匀,做待净化液……3ml水、3ml甲醇……6ml氨化甲醇(开始收集洗脱水)……50℃下氮气吹干样液(2.5)……残留物用1ml流动相定容,振荡1min.3高效液相色谱仪进样前准备工作3.1进样管插入甲醇水(1:9)中,出水口插入废液缸,同时,过滤管进口插入甲醇水中,出口插入废液缸.3.2打开排气阀排气,当流动较慢时,可在色谱工作站中点击"启动",泵启动,加快排气,至气体全部排出,点击"停止"泵,关闭排气阀.3.3在色谱工作站中点击"采集基线",至线走平为止(量程在100µl以下),点击"停止采集","停泵".3.4进样管插入流动相溶液中,再次按照步骤3.3排气,待排气完毕,按步骤5,至线走平,平衡色谱柱工作完毕.4进样4.1一次性针管吸样液(2.7),过微孔滤膜后,收集于小塑料瓶中.4.2上述收集样液冲洗进样针(100µl)6~8次,提取样品,慢慢吸液,赶走针中的气泡.4.3插入进样阀,匀速进样,快速向下(inject)搬动阀门,针不得拔出,开始采集样品.4.4出现三聚氰胺峰后,点击"停止采集","停止",停泵,保存数据.5仪器冲洗5.1进样管从流动相转入甲醇水(1:9)中,按3.3排气,至完毕后,点击工作站中的"采集基线",直至线走平,点击"停止采集","停止"泵.5.2进样管从甲醇水转到纯甲醇中,按上述5.1步骤操作.5.3进样针用甲醇冲洗6~8次.关闭工作站.。

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长期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而在过去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被发现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对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进行有效的检测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任务。

在液态奶中进行三聚氰胺检测是一项复杂并且需要高度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工作。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液态奶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主要有生物传感器法、色谱法、光谱法和质谱法等。

以下将对这几种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是生物传感器法。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生物材料制成的传感器,能够对某些特定的化学物质作出快速、准确的检测。

生物传感器法对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进行检测具有快速、灵敏的优点。

其基本原理是,将特定的生物元素(如细胞、酶等)与电极表面相结合,当目标化合物存在时,它会引起电极表面的生物元素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可以通过检测这种变化来判断目标化合物的存在。

生物传感器法的优点是检测速度快,对样品要求低,但缺点是需要特定的生物元素配合,成本较高。

其次是色谱法。

色谱法是一种通过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技术对样品中的成分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对于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检测,通常采用液相色谱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柱子填充固定相,将待测样品注入色谱柱,利用待测物质在不同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差异,使待测物质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分离后的物质来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色谱法的优点是准确、灵敏,但需要较长的分离时间和专业的操作技术。

第三是光谱法。

光谱法是一种通过样品对光的吸收、散射、透射等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对于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检测,常用的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样品溶液放入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中,通过不同波长的光线对样品进行照射,利用样品中特定成分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吸收量的特性,来对待测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光谱法的优点是非常快速,对样品处理要求不高,但灵敏度较低。

对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进行检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聚氰胺的检测技术一

三聚氰胺的检测技术一
标准曲线及定量限
● 以目标物测定浓度为横坐标,目标物与对应同位素内标峰面积比为纵坐标,绘制三聚氰胺标准曲 线,在2.5~10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998 266x+0.041 23,相关系数r为 0.999 3,符合检验对标准曲线的要求。
回收率实验
● 分别向空白样本中添加标准工作液、同位素内标工作液,按照1.3.1步骤处理并检测。添加水平为 0.01 mg/kg、0.03 mg/kg、0.10 mg/kg 3个水平,每个浓度6份平行样本,检测结果见表2。方 法回收率为82.8%~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3.2%~5.6%,回收率和精密度良好,符合检测方 法要求,适合液体乳中三聚氰胺的检测
● 检出限测定以空白牛奶样品为基质,一个阳性添加浓度C(10.0µg/g),按照上述优化过的方法来 前处理和上机,所得信噪比S/N=19.49,可计算检出限为0.001 5µg/g。计算公式如下
● 检出限(method detection limit,MDL)(μg/g)=3C/(S/N)
● 回收率和精密度的确定以空白牛奶作为基质,进行相应的加标回收试验,加标浓度为 10µg/kg、 5 0 µg / k g 、 2 0 0 µg / k g 。 每 个 加 标 浓 度 分 别 做 6 个 相 同 浓 度 的 平 行 试 样
结论
● 本研究探索优化了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内标法测定液态奶 中三聚氰胺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用含10%二乙胺的乙腈水溶液充分提 取,取上清液进行氮吹浓缩后,定容上机测定,最后,该方法的检出限达 到了0.001 5μg/g,能灵敏的检测低含量基质,同时,液态奶试样在按 10μg/kg、50μg/kg、200μg/kg 3个浓度添加情况下根据该试验方法进行 前处理和仪器检测,结果回收率为87.79%~104.54%,相对标准偏差为 2.39%~5.07%。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便捷、检出结果精密度高定量结 果准确且重复测试较为稳定等特点,大大提高了液态奶中三聚氰胺的检测 效率,方便对此类药物的监督管控对有效的倒逼生产养殖端按规定使用该 类药物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固相萃取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液态奶中三聚氰胺含量

固相萃取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液态奶中三聚氰胺含量

固相萃取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液态奶中三聚氰胺含量一、引言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白色结晶性固体,可溶于水和乙醇,主要用作工业生产中的原料,如氰酸酯树脂、氰酸脂和脲醛树脂等。

但由于其高氮含量,三聚氰胺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一种良好的氮肥料。

三聚氰胺在奶制品中的使用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2008年,中国发生了因三聚氰胺被加入奶粉中而导致大量儿童发生尿路结石的事件,震惊了全国。

由于三聚氰胺过量摄入会对人体肾脏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进行准确检测和控制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工作。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液态奶中三聚氰胺进行含量测定,以确保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安全性。

三、实验原理固相萃取技术是一种分离和富集化合物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固相萃取柱)对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进行富集,并通过一系列的洗脱步骤将目标化合物从吸附剂上洗脱出来。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固相萃取技术将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富集到吸附剂上,并进行洗脱处理以得到纯化的三聚氰胺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定性化合物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固定在色谱柱上的填料对化合物进行分离,通过流动相的作用使化合物在填料中进行逐步分离,并通过检测器对分离后的化合物进行检测和定量。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洗脱后的三聚氰胺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将液态奶样品装入适当的容器中,以备后续的固相萃取处理。

2. 固相萃取:将样品经过预处理后注入固相萃取柱中,利用固相萃取柱对三聚氰胺进行富集。

3. 洗脱处理:使用洗脱液将固相萃取柱中富集的三聚氰胺进行洗脱处理,得到纯化的三聚氰胺化合物。

4.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将洗脱后的三聚氰胺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利用色谱仪对三聚氰胺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5. 数据处理:根据高效液相色谱仪得到的检测结果,计算出液态奶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液态奶中三聚氰胺的含量为x mg/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工业上测定三聚氰胺的纯度通常采用苦味酸法和升华法。

苦味酸法方法原理: 将水加入试样, 加热溶解后, 加人苦味酸溶液, 称量所生成的苦味酸三聚氰胺沉淀的质量, 即测得三聚氰胺纯度含量。

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 置于500 ml 锥形瓶中, 同时加入水, 加热溶解; 冷却后, 加入酚酞指示液3 滴, 若显色, 加入硫酸溶液, 直至溶液颜色消失, 若有不溶物, 需过滤, 水洗; 把滤液和洗液合并, 移人500 ml 容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 仔细振摇混合后, 准确吸取100 ml 置于500 ml 烧杯里; 将此溶液加热至80℃, 另加入已加热至80℃的100 ml 苦味酸溶液, 冷却至室温后, 保持在15℃以下约8 小时; 用已恒重的玻砂过滤器过滤, 之后,先用约100 ml 苦味酸三聚氰胺的饱和溶液洗涤, 再用水洗; 烘干玻砂过滤器,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 称量求得沉淀物质量。

升华法测定原理: 在升华装置中将试样在负压下进行加热, 让三聚氰胺完全升华后, 称其残渣量, 即测得三聚氰胺纯度。

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 置于预先干燥了的且已知质量的试样容器里; 将试样容器置入减压升华装置内,待完全密闭后, 开启真空装置缓缓吸引, 并调节装置内的温度, 经2 小时升华结束; 取出试样容器, 冷至室温后,称量试样容器的质量。

上述两种测定方法准确度均较高, 但操作繁琐, 分析时间太长,有人推荐采用电位滴定法。

具体测定方法, 首先测定三聚氰胺溶液中总固体的含量, 称取样品于200 ml烧杯中, 加入100 ml 蒸馏水, 放于石棉网的电炉上加热,在沸腾的情况下搅拌溶液, 使试样完全溶解。

在电磁搅拌状态下, 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热溶液至pH 值为5 左右。

流水冷却溶液至室温, 滴定, 每次准确加入0.1 ml 硫酸标液,并记下相应的pH 值, 直至pH 值约为3。

计算出等当量点时消耗硫酸标液的体积。

结果计算按公式Me=S×6.307×V×F /m ( 其中式中:Me 为溶液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 S 为溶液中总固体的含量, %; V 为等当量点时消耗硫酸标液的体积, ml; F 为0.5 mol /L 硫酸标液的校正系数; m 为滴定时所标取总固体的质量;6.307 为换算系数) 。

三聚氰胺的样品前处理及最新LC-MS检测方法:ASB亲水色谱柱开发的三聚氰胺的样品前处理及最新LC-MS检测方法:ASB亲水色谱柱三聚氰胺的样品前处理及最新检测方法摘要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材料,常用于制造三聚氰胺树脂,是建筑业中常用的防火材料,本来与食品、饲料行业毫不相干,但是发生在美国的数起饲料致死宠物的事件使两者联系在一起。

经过调查,发现这些进口饲料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三聚氰胺,对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要求饲料厂商提供三聚氰胺的检测报告,因此,三聚氰胺事件也使得分析领域掀起了检测方法的开发热潮,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迅速开发了优越的检测方法,本文将详细论述。

关键词三聚氰胺,样品前处理,LC-MS1 前言三聚氰胺事件变成社会热点话题是在07年3月份,美国大量召回被三聚氰胺污染的宠物饲料,起因于宠物饲料致死猫狗的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北美地区仅美国因食用有毒饲料而死亡的宠物就有上万只, 相关投诉不计其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调查显示,在回收的宠物食品、死亡动物的尿液结晶和肾脏细胞中都发现有三聚氰胺,研究人员还发现, 回收宠物食品所用的小麦谷蛋白添加物中有较高浓度的三聚氰胺存在。

尽管国内尚无动物中毒死亡或产生不良反应的报道,对于三聚氰胺的毒性也有些争议,但三聚氰胺不是饲料原料,也不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物。

某些不法厂商添加三聚氰胺主要是为了增加产品的表观蛋白质含量,三聚氰胺被广泛的添加到淀粉、谷朊粉、蛋白粉中,致使不仅是饲料生产商,其它的食品工厂也需要三聚氰胺的检测以保证他们产品的安全。

本文采用固相萃取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并对比了不同的检测方法,包括FDA公布的检测方法〔1〕对三聚氰胺分析的影响。

三聚氰胺(melamine)简称三胺, 学名三氨三嗪, 别名蜜胺、氰尿酰胺、三聚酰胺,分子式:C3N6H6、C3N3(NH2)3 。

分子量:126.12,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2〕。

三聚氰胺显弱碱性,能够与各种酸反应生成三聚氰胺盐。

在强酸或强碱液中,三聚氰胺发生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和三聚氰酸。

三聚氰胺与醛类反应生成加成化合物。

三聚氰胺与醛反应制成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是一种多种用途的材料,防火耐热且有很高的稳定性,用于生产塑料、厨房用具、防火纤维、商业滤膜、胶水和阻燃剂,部分亚洲国家,也被用来制造化肥。

2 材料与试剂2.1 仪器与条件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波长240nm,柱温:40℃。

(1)Agela VenusilTM ASB C18( 4.6×250mm);缓冲液:10mM柠檬酸, 10mM庚烷磺酸钠;流动相:缓冲溶液:乙腈=85:15;流速:1.0mL/min。

(2)Agela VenusilTM ASB C8(4.6×250mm);流动相:缓冲液:乙腈=85:15;缓冲液:10mM柠檬酸,10mM辛烷磺酸钠,调pH为3.0;流速:1.0mL/min;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Agela ClearnertTM PCX(北京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2.2 试剂与样品宠物饲料样品(农业部饲料供应中心提供);甲醇、乙腈为北京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氨水、乙酸铅、三氯乙酸、均购于北京化学试剂公司;三聚氰胺标准品、柠檬酸、辛烷磺酸钠(Sigma公司);甲醇为色谱纯,其他均为化学纯。

3 实验方法3.1样品前处理方法(1) 标准样品配制:取50mg三聚氰胺标准品,以20%甲醇溶解定容至50mL得到1000ppm的标准溶液,使用时,以提取液(0.1%三氯乙酸)稀释至所要的浓度。

(2) 提取:称取饲料样品5g,加入50ml 0.1%三氯乙酸提取液,充分混匀,加入2mL 2%乙酸铅溶液,超声20min。

然后取部分溶液转移至10mL离心管中,8000rpm/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3mL 过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小柱(PCX)。

(3) 净化(PCX小柱,60mg/3mL) :a) 活化及平衡:3mL甲醇,3mL水b) 上样:加入提取液3mLc) 淋洗:3mL水;3mL 甲醇;弃去淋洗液并将小柱抽干。

d) 洗脱:5mL 5%氨化甲醇(v/v)洗脱。

(5%氨化甲醇的配制:5mL氨水+95mL甲醇)。

e) 浓缩:50℃,氮气吹干,20%甲醇/水定容至2mL,HPLC分析或衍生后GC/MS分析。

3.2 HPLC检测方法3.2.1 三聚氰胺HPLC-UV检测方法三聚氰胺是强极性化合物,在传统的反相C18柱上保留很差,需要用离子对试剂色谱方法才能有良好的保留与分离,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和中国农业部公布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采用艾杰尔(Agela) ASB系列亲水色谱柱,可以得到良好的分离效果,分析色谱图如下:图2 Venusil ASB 色谱柱分离三聚氰胺的谱图(a) 色谱柱:Venusil ASB C8 4.6×250mm;标准:FDA方法;流动相:缓冲液:乙腈=85:15;缓冲液:10mM柠檬酸,10mM辛烷磺酸钠,调pH为3.0;流速:1.0mL/min;柱温:40 oC;波长:240nm(b) 色谱柱:Venusil ASB-C18 4.6×250mm;标准:中国农业部颁标准方法;缓冲液:10mM柠檬酸, 10mM庚烷磺酸钠;流动相:缓冲溶液:乙腈=85:15;流速:1.0mL/min;柱温:40℃;波长:240nm空白加水平(mg/L)回收率0.01 116%0.1 108%0.5 92%2 96%由上表1可以看出:用PCX柱净化样品,可以得到满意的回收率,此方法处理样品,比FDA 公布的前处理方法更加准确、可靠。

3.2.2 三聚氰胺LC-MS检测方法由于FDA公布的HPLC-UV方法中,流动相添加了离子对试剂,因此限制了液质联用方法的使用;但不用离子对试剂色谱方法,三聚氰胺在传统的C18柱上保留很差,不能得到较好的分离定量〔3〕。

基于此问题,艾杰尔科技公司自主开发了新的方法,采用艾杰尔(Agela) ASB系列亲水色谱柱,不用离子对试剂也能得到有效的保留与分离。

因此方法中流动相不含离子对试剂,可以用于质谱检测。

与FDA 2007年4月公布的《Updated FCC Developmental Melamine Quantitation (HPLC-UV)》相比较,该方法大大降低了最低检测限(MSD:0.5ppm;UV:2ppm),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以该方法分别在ASB-C8 4.6×250mm ASB-C18 4.6×250mm 得到的谱图如下:图3 LC-MS方法检测三聚氰胺的谱图缓冲液:10mM的NH4AC;流动相:Buffer::ACN=95:5;流速:1.0mL/min;进样量:样品先用70%ACN溶解成约1mg/mL,用ACN稀释成0.1mg/mL,进10uL;柱温:40℃;波长:240nm4 结果与讨论4.1阳离子交换柱(PCX)三聚氰胺呈弱碱性(弱阳离子化合物),净化过程一般应选择阳离子交换柱。

混合型的阳离子交换柱(PCX)通过将磺酸基团(-SO3H)键合在极性高聚物聚苯乙烯/二乙烯苯(PEP)吸附剂上,具有阳离子交换和反相吸附两种机理,并具有以下优点:a) 可通过两种不同溶液的洗涤(水/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和有机溶剂),使样品更干净,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b) 批次重复性好。

c) 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即使小柱跑干也可以得到较高回收率。

4.2 LC-MS方法优点:(1)检测过程简便:无须添加离子对试剂,三聚氰胺就可得到良好的保留与分离,避免了配制离子对流动相的复杂过程。

(2)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无离子对试剂,可以用于质谱检测器,大大降低了最低检测限(MSD:0.5ppm;UV:2ppm)。

(3)降低了检测成本:不用离子对试剂,就不再需要买价格较贵的离子对试剂了,从而降低了检测成本。

(4)延长了色谱柱的使用寿命:避免了使用离子对试剂减少色谱柱寿命的影响。

(5)该方法所使用的色谱柱具有通用性:无论是用FDA方法、中国农业部部颁标准方法和本公司开发的LC-MS方法,使用艾杰尔(Agela) ASB系列亲水色谱柱均能得到一个很好的检测结果,从而给客户提供了多种选择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