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造瘘口病人术后健康指导
造瘘口的健康教育

结肠造瘘口健康教育
结肠造瘘术后恢复应注意哪些
1.注意个人卫生,防止食物中毒等原因引起腹泻,避免食过多的粗纤维食物,如笋、芹菜等、忌洋葱、大蒜、豆类、山芋等刺激性气味或胀气的食物,以免造成肠管和造口的梗阻以及频繁使用造口袋引起生活工作的不便。
调节饮食使大便成形,必要时口服收敛药。
2.训练排便习惯,如为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造口术者,可定时反复刺激,以养
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3.适当掌握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增加腹压,导致人工肛门结肠粘膜脱出。
4.会阴部切口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配制浓度以杨梅红色为标准,如切口未完全愈合者应教会消毒切口及更换敷料。
漏膏保护皮肤。
6.行永久性结肠造瘘口病人,告知其在出院后2~3月内应每1~2周扩张造瘘口一次。
若发现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等造口狭窄征象时及时就诊。
肛门袋如何使用:
1.洁造口及周围皮肤并用软纸擦干。
除去胶片外面的粘纸贴于造口位置,轻压
胶片环及其周围,使其紧贴皮肤。
用防水纸胶贴于胶片周围,防止洗澡时水渗入胶片内。
2.将便袋尾端包住夹子再与外夹相扣,再关闭夹子的一端,便袋关闭完毕。
3.将使袋两旁的扣洞用腰带扣上,稳固便袋。
4.便袋内容物超过三分之一时应将便袋取下清洗,替换另一便袋。
5.便袋取下后拔开便袋夹,使便流入马桶,清洗晾干备用。
造瘘口病人健康教育计划

造瘘口病人健康教育计划瘘口(stoma)是一种外科手术后形成的人工开口,用于排出体内的废物、尿液或其他分泌物。
这些瘘口通常与胃、肠道、膀胱或气管等器官相关。
瘘口病人需要适应并管理瘘口,以确保身体健康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份针对瘘口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1. 瘘口基础知识了解瘘口的定义、功能和目的。
理解瘘口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对身体功能的影响。
解释瘘口的种类和在不同器官中的位置。
2. 瘘口管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清洁和保持瘘口的卫生。
包括合适的清洁手法、使用洗涤液或无香味的肥皂以及适当的物理保护措施。
强调定期更换瘘口袋或插片的重要性。
3. 饮食建议提供适合瘘口病人的饮食建议,以避免对瘘口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推荐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同时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
解释一些可能导致瘘口问题的食物和饮料,如粗糙纤维、碳化饮料和辛辣食物。
4. 睡眠和休息指导瘘口病人如何在睡眠和休息时保护瘘口。
建议使用适当的床上护理用品和垫子,以避免对瘘口的压力和摩擦。
5. 运动和活动强调瘘口病人恢复正常生活的重要性。
提供适合个体情况的运动建议,以帮助身体适应瘘口存在的变化。
6. 心理和情感支持瘘口对病人的心理和情感状态可能会产生影响。
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服务,以帮助病人应对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和情绪变化。
7. 警示信号和并发症教育病人认识瘘口并发症的复杂性。
解释可能的并发症、感染症状和警示信号。
鼓励及时就医和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8.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提醒瘘口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如避免过度拉扯瘘口、减少压力或伤害瘘口的行为。
9. 家人和护理者教育针对瘘口病人的家人和护理者提供相关教育,使他们理解瘘口的管理和如何提供支持。
这份瘘口病人健康教育计划的目的是提供基础知识,培养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帮助他们过上尽可能正常和健康的生活。
病人和他们的家人或护理者应该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以确保瘘口的正确使用和有效管理。
肠造口患者健康知识宣教

肠造口患者健康知识宣教
肠造口即人工肛门是因肠道肿瘤、外伤等原因行短暂性的回肠、结肠造口或永久性结肠造口,肠造口的患者自我护理的时间居多,需掌握以下相关的基本知识:
1、保持乐观、自信的心理,克服悲观、焦虑、自悲的情绪,勇敢面对疾病。
2、避免穿紧身衣裤,以免摩擦造口,影响血液循环。
3、注意饮食选择:①造瘘早期以低渣无刺激性食物为主,避免进食容易产气食物,如豆类、水果、啤酒及饮料;避免产生恶臭食物,如鸡蛋、鱼、洋葱及蒜;防止造口阻塞,如芹菜、白菜、蛋果皮等高纤维性食物。
②防止粪便干结,可增加饮水量,适当口服润肠剂。
造口中后期(肠造口后1月左右),大便成形有排便规律后可进食正常饮食。
③生活饮食有规律,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食物,防止消化不良和腹泻,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4、造口者应从事轻体力劳动,以免造成造口旁疝,避免过度增加腹内压的动作,如咳嗽、提重物等,防止肠造口结肠粘膜脱出。
5、肠造口局部皮肤注意保护,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洗净瘘口周围皮肤,防止肠液或稀大便浸渍皮肤出现皮炎及溃烂。
6、换袋方法:由于肠造口无正常肛门的收缩功能,初期排便无感觉,不能控制,袋内积粪积液要及时倾倒、更换,避免感染,减少臭气。
造口袋宜用温开水清洗、凉干备用。
取造口袋时,应从上环轻轻掀起,防止损伤皮肤。
如出现肠造口周围皮肤灼痛、出血、腹痛、腹胀,应及时就诊。
每1—3月门诊随访,以便及早发现病变或异常。
7、肠造口术后3个月可适当行房事并进行心理调控,改善消极心理状态和行为;鼓励重塑自我,增强其自信心。
造瘘术后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造瘘术后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造瘘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某些特定疾病或症状。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造瘘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和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处理术后护理相关的问题。
造瘘术后的护理问题:1.术后伤口护理:术后伤口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和更伤。
2.营养饮食问题:造瘘术后,患者需要特殊的饮食安排,包括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并避免摄入含钾高的食物。
3.外瘘导管护理:保持外瘘导管通畅,定期更换导管,防止导管堵塞和感染。
4.皮肤护理:避免皮肤擦伤或破损,保持外瘘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感染。
5.心理支持: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和抚慰。
6.并发症预防:术后患者需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造瘘术后的护理措施:1.伤口护理:根据医嘱进行伤口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伤口渗液。
避免用手直接触摸伤口,保持双手清洁。
2.营养饮食:根据医嘱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并避免摄入含钾高的食物。
鼓励患者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身体健康。
3.外瘘导管护理:定期更换外瘘导管,按照医嘱清洁导管口,保持导管通畅。
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导管周围感染。
4.皮肤护理:避免皮肤擦伤或破损,保持外瘘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洁皮肤,避免用力摩擦皮肤。
定期检查皮肤情况,及时处理皮肤问题。
5.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抚慰。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转移注意力,保持心情愉快。
6.并发症预防: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术后情况,及时发现可能的并发症,如术后感染、出血等,及时处理并转诊。
造瘘术后的护理需要全面综合的进行护理措施。
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个人卫生: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手部卫生,佩戴洁净的手套进行护理,避免交叉感染。
肠造口康复期健康教育指南

肠造口康复期健康教育指南一、衣着衣着以柔软、舒适、宽松为原则,不需制作特别服饰。
腰带松紧适度,避免压迫造口。
二、活动为了保持健康及生理机能,仍然要维持适度的运动。
如术后初期可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
术后3个月逐步恢复至原活动量。
但要避免接触性、重撞击及易引起腹压增高的动作,如提重物、剧烈咳嗽等。
三、外出及旅行康复后外出旅行可调节身心健康,但应带足够或多一些的造口护理器材,以防止腹泻等情况。
在飞机上由于压力的变化胃肠道内产气会多一些,应使用开口袋或配有过滤片的用品。
外出旅游时也应保持良好、规律的生活方式,避免过于劳累和情绪激动。
坐飞机旅行时,请在飞机上随身多携带一个造口袋和其他装备。
将剪刀放在托运行李中以避免安全问题。
为了避免过海关或行李检查时出现问题,让您的医生开一份说明,证明您需要随手携带造口装备和药物。
四、淋浴和游泳淋浴时可佩戴或取下造口器材,中性肥皂或浴液不会刺激造口,也不会流入造口;建议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在造口处,以免影响造口底盘的使用寿命,或在两次更换之间淋浴。
游泳时为了卫生最好使用小型迷你袋;游泳时可以使用防水胶带或纸胶带粘住其边缘作为皮肤保护屏障;如果要游泳,在此之前清空造口袋并记住要少吃东西。
五、饮食一般说来,结肠造口的患者并没有严格的饮食限制,最主要的是均衡饮食。
您在尝试新食谱的时候,应当限制每次一种,一次不能吃得太多,如果没有出现什么不舒服,可以逐渐增加。
避免进食易产气及腹泻食物如:豆类、空心菜、碳酸饮料、油炸食物等;不吃口香糖;避免进食易引起便秘及造成造口阻塞的过高纤维食物:如芹菜等;避免进食易产臭味的食物:如洋葱、蒜等。
进食时应细嚼慢咽、摄入足够液体;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的食物;饮食应定时,少吃油腻的食物。
有些食物会比其他食物产生更多的气体和异味,如洋葱、豆类、卷心菜、花椰菜、鸡蛋和鱼。
一些药物(比如维他命和抗生素)也会加重粪便的异味。
可以使用除臭剂或清香剂。
便秘通常是由于饮食不均衡、食物或流质摄入过少或者服用某些药物引起的。
术后造瘘口的护理常规

定期随访计划安排
制定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
评估恢复情况
定期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 ,包括造瘘口功能、心理 状态等。
调整护理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 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
提供持续支持
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心理支 持和健康教育,促进其全 面康复。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心理问题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 情绪疏导;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协助治 疗。
造瘘口脱垂
加强腹部肌肉锻炼,避免腹压增高; 使用腹带等辅助器具减轻脱垂程度; 若脱垂严重,需手术治疗。
05
心理康复支持与健康教育
心理疏导技巧
积极倾听
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其内心需求和 困扰。
认知重建
帮助患者调整对造瘘口的认知,树立积极 的生活态度。
术后造瘘口的护理常 规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术后造瘘口基本概念与分类 • 术后造瘘口早期护理措施 •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与指导 •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方案 • 心理康复支持与健康教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01
术后造瘘口基本概念与分类
造瘘口定义及目的
定义
造瘘口是一种通过手术将体内空腔脏器与体表相连通, 以达到排泄废物、减轻压力、恢复功能等目的的开口。
目的
造瘘口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患者因疾病或损伤导致的排泄 或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常见类型与适应症
结肠造瘘口
适用于结肠梗阻、结 肠损伤、结肠炎症等 病症,以及低位直肠
癌切除术后。
胃造瘘口
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 的患者,如喉癌切除 术后、食管癌晚期等
。
膀胱造瘘口
肠造瘘护理记录书写范文

肠造瘘护理记录书写范文
一、护理目的
1. 维持肠造瘘口周围皮肤完整。
2. 预防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3.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造瘘袋,保持生活质量。
二、护理评估
1. 观察造瘘口周围皮肤情况,有无渗出、发红、糜烂等。
2. 评估造瘘口大小、位置、活动度等情况。
3. 询问患者是否有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
三、护理措施
1. 保持造瘘口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
2. 正确使用造瘘袋,及时更换,避免渗漏污染皮肤。
3. 注意饮食,避免高纤维食物,预防肠梗阻。
4.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造瘘袋,注意袋口贴合皮肤,防止漏气和渗漏。
5. 观察有无腹痛、发热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四、健康教育
1. 向患者解释造瘘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2.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和护理造瘘袋的方法。
3. 告知患者注意饮食,避免高纤维食物引起肠梗阻。
4.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必要时介绍同路人互助小组。
五、评价
根据患者造瘘口周围皮肤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等,评价护理措施的效果,对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直肠癌的造瘘口怎么护理?

直肠癌的造瘘口怎么护理?直肠癌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病症,该病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辅以放化疗干预方法,通过切除肛门,构建人工肛门袋,以此来维护患者消化道功能。
但这种治疗方法通常会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造瘘口可能会导致患者机体并发出血、狭窄等症状,这不仅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还会对术后机体康复造成一定不良影响,所以积极探寻更加科学、高效护理方法对稳定患者不良情绪,预防各项造瘘口相关并发症,促使机体康复速度不断加快具有非常重要价值意义。
基于此,本文就直肠癌患者的造瘘口有效护理方法进行深入探索和讨论,旨在可以为其提供一种更加科学、高效护理方法。
一、关于直肠癌的造瘘口常规护理方法你都了解吗?在直肠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2d后,要将造瘘口进行开放处理,并用适量苯扎溴铵溶液对造口黏膜和周边皮肤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处理,每天2次。
在此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造瘘口黏膜血液循环情况,了解肠造口是不是存在出血、回缩等现象,若肠管黏膜出现灰白色,则代表肠管血运障碍,这时要将情况及时汇报给主治医生进行有效处理。
手术4-5d后,要用碗状塑料小筛对局部皮肤进行覆盖,小筛底座消毒后紧贴皮肤,并用胶布固定,防止底座压迫造口,保证造口通气,并且可以为观察、保护造口黏膜血运提供便利。
在手术5-6d后,要知道患者正确应用造口袋,切实提高患者自身舒适感。
二、实施心理疏导及膳食指导护理方法有哪些?1、心理疏导护理:待直肠癌患者造瘘口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要主动与其沟通交流,并向其详细讲解造瘘口护理方法及效果,尽量消除其内心顾虑,有效改善其内心应激反应,及时纠正有关直肠癌病症认知误区。
同时,可以利用看视频、听音乐、读书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并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情绪面对后续治疗,以此来稳定患者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配合度。
2、膳食指导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状况,制定科学、合理膳食方案,适当增加患者每日优质蛋白、膳食纤维及维生素摄入量,保证每日摄入营养元素可以满足患者机体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道造瘘口病人术后健
康指导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肠道造瘘口病人术后健康指导:〖造口护理〗
1)术前造口定位:无论急诊或择期肠造口术前均应定位,标准造口位置:
(1)造口位置应使病人自己能看清楚和便于自我护理;
(2)在左腹直肌旁处;
(3)脐上,适合坐轮椅式结肠造口病人;
(4)利于佩戴,造口部位应避开瘢痕、皮肤凹陷、皱褶、浸润区、腰带处及骨骼隆起处;
(5)病人应在平卧位、站位、坐位、弯腰等姿势下都看到造口部位。
2)肠造口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1)造口肠管坏死:是严重的早期并发症,常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
预防:注意保护肠壁血管,及时处理急性造口脱垂等。
(2)造口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48h。
常因使用造口袋不当,清洗造口时摩擦造成渗血,可用软布清洗造口,使用柔软造口袋后出血自行消失,严重的出血宜拆去出血部位的缝线结扎止血。
(3)造口狭窄:预防:防止伤口感染后形成瘢痕;手术后1周开始以食指扩张造口。
(4)造口周围皮炎:由于粪液长期接触周围皮肤导致红斑与糜烂,甚至对造口袋过敏。
预防:造口位置选择非皮肤皱褶处,加强皮肤护理,及时更换造口袋。
3)肠造口周围皮肤的观察和处理:
肠造口护理包括肠末端和周围皮肤护理,正常肠粘膜是鲜红色,布满毛细血管,在术后应选择温热淡盐开水作为造口清洗液。
4)造口袋的选择及应用:
目前使用的造口袋按照材料不同可分为橡胶造口袋和一次性塑料造口袋;在造口袋的选择上,提倡因人而异,选择适合个人的造口袋。
一次性造口袋省去了清洗的烦恼,但反复黏贴易引起湿疹;两件式造口袋分底板与储粪袋量部分,底板凹面塑料与储粪袋凹面塑料环相吻合,既不漏气,又容易更换,还可重复使用。
4)排便护理指导:
(1)自然排便法:是指肠造口的自然排粪便法(人工肛袋法)。
讲造口袋贴在腹部造口皮肤上收集粪便,储粪袋1/3-1/2满时更换。
适用各类造口,不需节制饮食,但存在粪便无节制,需要人工肛袋、异味大、易造成皮肤损伤等缺点。
(2)结肠灌洗:是指用39~41℃温水或温盐水灌肠,使肠道在短时间内较彻底的排便。
此方法适用于全身情况良好且无造口并发症的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其优点是控制排便、减少异味、减少刺激,控制了皮炎的发生,而且能明显地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3)造口栓:将造口栓塞入造口内遇水膨胀,从而阻止大便流出,而气体可通过造口栓上的碳过滤嘴去除臭味排出,其外形薄、隐藏性好,提高了病人的社交活动质量。
6)饮食护理指导:
(1)如有造口处感染,应控制豆类、韭菜、蒜类、奶酪、鸡蛋等食物。
(2)绿豆、菠菜、咖喱、未熟的水果、啤酒很容易导致腹泻。
(3)使用酸奶酪、富含叶绿素的绿叶蔬菜均有助于控制粪臭。
(4)芹菜、红薯等富含纤维的食品易引起造口堵塞,不宜多食。
(5)养成规律进食习惯,少吃零食。
进食时少说话,不宜过快,减少过多空气进入胃内。
(6)在化疗前一周适当加强营养,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7)扩张肠造口方法指导:
为防造口瘢痕挛缩,造口狭窄,影响排便,术后须定时扩张造口。
结肠造口术后7~10d切口愈合良好即可扩张造口。
戴上干净的乳胶手套或指套,涂上石蜡油,将食指轻轻插入造口2~3cm,停留2~3min,当手指插入困难时不能强行插入,指套如有少量血迹,是狭窄被打开的表现,不必紧张。
术后3个月内,每日扩张造口1次或2次,3个月后改为每周扩张造口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