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

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

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
浪漫主义风格是以尚墨主义者洛可可的精神理念为基础的文学流派,他主张反对被庞
大的科学结构围绕的现代世界,提倡自然、艺术、传统文化以及人文主义的主张,提倡缓
慢而和平的发展。

浪漫主义文学特征表现丰富多彩,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以“自然”为核心哲学思想
浪漫主义风格大量运用自然的形象,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象,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


漫主义文学中大量提及柔和而宁静的自然景物,如江水潺潺,流光溢彩,奔腾的河流,熠
熠的夕阳,湛蓝的湖面等,此外,还包括湖边的清淡月光,林中篝火的气息,芦苇荡漾的
湖面等。

二、追求内心世界
浪漫主义文学赋予自然与社会景物以不同的色彩,并用文字来表达内心的独立思考,
以表达对自然与传统文化的崇敬与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特点还包括强调变化,批判僵化类比,追求游戏意象,把人类当成一个整体有机体以及追求宗教信仰的安慰,如《哈姆雷特》中的“无限的一切” Conception/。

三、理想化的表现
文学浪漫主义以理想化阐述事物,文学作品里描绘的是一个美丽的、充满爱和情感的
社会,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英雄人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均有焕发出理想色彩的美好心情,追求高尚的理想和真诚的爱憎情感,深情抒写人们内心深处的纯真、热情、正义和梦想。

四、强调情节复杂性
浪漫主义文学通常提倡叙述复杂的情节,大量使用节奏和叙事手法,提示英雄人物的
神秘特质,人物的思想变化和情义的变化反映出人类的复杂心理,让角色充满神秘色彩,
对整个文本的构成表示出浓郁复杂的魅力。

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你欣赏的作家与作品有哪些?为什么?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指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这个时期欧洲文学运动的主潮所引起的浪漫主义,它反对古典主义的拟古倾向和理性教条的束缚,继承和发展了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中重感情、要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传统。

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创作风格上,则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下几点鲜明的特征,即(一)强烈的主观性特征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强烈不满,对庸俗丑陋的现实极为反感,而对一切非凡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

他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主观理想,特别注重主观抒情。

他们缅怀过去,描写理想化的中世纪,到宗法制社会甚至基督教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激烈地反对古典主义的唯理主义,强调创作自由,强调在创作中要充分展示个人的主观世界,要充分表露那种奔放的、直露的、不受任何约束的个人强烈感情。

(二)寄情山水和赞美大自然浪漫主义作家接受卢梭“返回自然”的学说,常以大自然为描写和歌颂的对象,在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中,既寄托自己的理想,又突出人和大自然的精神交往。

他们诅咒城市文明,用大自然的美来反衬资本主义社会的丑,借以抒发对自由的向往。

(三)对中世纪民间文学的重视浪漫主义作有对中世纪带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极感兴趣。

民间文学不仅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还在想象的丰富,感情的真挚,表达的自由,语言的生动、通俗等方面,给浪漫主义文学以很好的借鉴。

对民间文学的重视,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

(四)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而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否定艺术家遵循任何规则。

从这种观点出发,他们在创作中采用多种多样的体裁形式,喜爱用夸张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还喜欢运用华丽的词藻,作品中充满生动丰富的比喻,使美与丑、善与恶形成强烈鲜明的对照。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中编(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考点】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征。

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失望情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从浪漫手法到浪漫主义思潮的文学发展过程。

)二、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雨果指出:“浪漫主义……只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

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表现在: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三、浪漫主义的人文观念(结合导论部分)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实际上是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的新发展,是19世纪人道主义思想的一种表现形态,具体地讲,它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本意识———尤其是世俗人本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形态的再现。

人文主义的人本意识强调人智对神智的反抗和人的原欲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反抗;浪漫主义的个性自由强调人的自然天性和自由情感对包括封建专制和道德、科学理性、物质文明、资本主义现存制度在内的人类文明的反抗。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一种重要流派,它强调个人情感、自由意志和对自然的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包括对个人情感的强调、对自然的崇拜、对过去的怀旧、对超自然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本文将详细探讨浪漫主义文学的这些特点。

首先,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

浪漫主义作家追求真实的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他们将个人情感视为创作的灵感和动力。

他们通过描写个人的痛苦、欢乐、爱情和孤独等情感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例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Lord Byron)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爱情的痛苦和对自由的渴望。

其次,浪漫主义文学对自然抱有崇拜之情。

浪漫主义作家认为自然是美的源泉和灵感之地。

他们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赞美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他们相信自然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和启示。

例如,德国浪漫主义诗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浮士德》中,自然被描绘为人类灵魂的寄托和救赎之地。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怀旧过去。

浪漫主义作家对过去的怀念和追忆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他们认为过去是纯洁、美好和理想的,而现实世界则充满了痛苦和不公正。

他们通过描写过去的场景、回忆过去的经历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例如,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Victor Hugo)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他通过描写中世纪巴黎的景色和人物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第四,浪漫主义文学追求超自然。

浪漫主义作家相信超自然的存在和力量,他们相信人类的灵魂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局限。

他们通过描写神秘的场景、超自然的事件来表达对超自然的追求。

例如,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短篇小说《黑猫》中,他描写了一个男子被黑猫的灵魂所困扰的故事,展现了超自然的恐怖和神秘。

最后,浪漫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

浪漫主义作家对社会的不公正、道德的沦丧和人类的苦难感到愤怒和不满,他们通过揭示社会的黑暗面来批判社会现实。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有什么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有什么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有什么特点?除了夸张手法的运用、想象奇特之外还有什么?如果说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学活动中,就已经存在这种形态的文学了。

例如各个民族都有的远古神话、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都有这样的特点。

表现理想和幻想本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精神是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文学从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不过,明确地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来倡导、来鼓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在西方则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40年代这个时期。

其最先形成于德国,而后波及到英国、法国和俄国,在短短的十多年里,迅速发展成为一场风靡欧洲的文学运动,相继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

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指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即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所以会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欧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于是,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必然地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

从文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盛行是反对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物。

所以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人们常常以古典/浪漫的对立模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运动产生的原因。

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意思简直包括一切不是按照古典传统写出的诗歌。

"并指出这是一种"根据'古典的'与'浪漫的'之间的对立说法而建立的类型论。

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引言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是20世纪初期至今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流派之一。

借鉴西方浪漫主义的思想,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在文艺创作上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点。

本文将介绍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包括对情感的深入表达、对自然的崇拜、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对情感的深入表达浪漫主义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体验,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亦然。

浪漫主义作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将情感不加掩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他们用语言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让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作品中所传递的情感。

通过情感的表达,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作品展现了内心的痛苦、欢乐、爱与恨,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作品的力量。

对自然的崇拜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作家常常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他们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观察自然的变化,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他们展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并通过自然的景色表达内心的喜悦、悲伤、无助等情感。

这种对自然的崇拜,使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作品具有独特的诗意和意境。

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浪漫主义强调理想世界的追求,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作家也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

他们通过描述理想的社会、美好的未来和理想的人物形象,表达他们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他们希望通过文学作品唤醒人们的良知,激发人们追求理想的热情,并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作品中,经常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和无尽的想象力。

对历史的思考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作家不仅关注个人情感和理想世界的追求,还注重对历史的思考。

他们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重新审视和对历史人物的再塑造,探寻历史的真相和探讨历史的意义。

他们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思历史的教训,并通过对历史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种对历史的思考使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作品更具有深度和思想性。

结论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在文学界独树一帜。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学思潮,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自由和理想,它代表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

一、浪漫主义的起源和发展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对旧传统的文化革命,它呼唤个人自由和民主平等。

在这个时期,一些作家开始追求内心世界的表达,他们开始关注个人情感和心灵的自由。

这种关注个人情感的倾向逐渐演变成了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

二、浪漫主义的主要特点1.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浪漫主义作品通常以个人情感为核心,表达作者内心的痛苦、欢乐和追求。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描写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绝望,这种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共鸣。

2.追求自由和理想:浪漫主义作品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生活状态。

作家们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美好的境界。

例如,郁达夫的《春》中描绘了一个纯洁而美好的世界,这种对理想的追求使读者感到温暖和希望。

3.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浪漫主义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作家们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丽和壮观来传递自己的情感。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恢弘,这种对自然的赞美使读者感到宁静和舒适。

三、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代表作品1.《狂人日记》:这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现实的绝望和对自由的渴望。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叙述方式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2.《春》:这是郁达夫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一个纯洁而美好的世界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部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

3.《再别康桥》:这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四、浪漫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浪漫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外国文学史大二下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大二下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较详细版)一、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英国、法国)1、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2)以人道主义为批判现实的武器,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企图建构理想的社会图景。

(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并不重视反映历史的本质,只是把历史作为自己自由驰骋的艺术场景。

(4)喜爱自然风光、异域风情,厌恶资本主义的现实和都市文明。

2、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2)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德国和英国的浪漫主义就是从收集民间文学开始的。

(3)惯用对比和夸张手法,大力提倡想象,重视丑的美学价值。

(4)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二、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思潮发源地:最早的两个浪漫流派1、德国文学概述浪漫主义文学在18世纪末的德国兴起后,很快传播到英、法和欧洲其他国家,形成一股全欧性的文学思潮,发展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开始衰落。

(1)早期(耶拿派,18世纪末—1805):由于政治经济的落后、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唯心主义哲学的盛行,早期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宗教色彩,悲观思想也比较严重。

施莱格尔兄弟:威廉·施莱格尔(1767—1845)和弗利德里希·施莱格尔(1772——1829),是浪漫主义的理论家。

他们在耶拿创办杂志,宣传浪漫主义文艺主张,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和放纵主观幻想,追求神秘和奇异。

诺瓦利斯(1772—1853):耶拿派的作家代表,敌视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主张恢复中世纪君主专制和天主教统治。

诗集《夜的颂歌》是为悼念他所爱的一个14岁便死去的女孩而写的,歌颂黑夜和死亡,充满病态心理和神秘主义色彩。

(2)中期(海德尔堡派,1805—1815):1805年在海德尔堡出版的《隐士报》,形成这一时期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称海德尔堡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一般说来,主要有三:
一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

可以说,丰富的想象是浪漫主义最为本质的特征。

二是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

应该说,大胆的夸张是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三是特别重视对于自己的理想的描绘,并把它和现实对立起来,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由于在描绘理想的过程中,必须从作者的内心感受出发,抒发出自身强烈的主观愿望,所以感情色彩特别浓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