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教资中学英语读写教学设计

教资中学英语读写教学设计

教资中学英语读写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读写是重要的学习技能之一。

良好的读写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和语法的理解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对英语的阅读和写作难以理解和掌握,导致相应的学习成绩下降。

因此,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对教资中学英语的读写教学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能够准确理解和应用较为复杂的英语词汇。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法知识和句型结构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阅读教学:通过选择适当的英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对英语文章的阅读兴趣,并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从课内外资源中选取包括故事、新闻、诗歌等各类阅读材料,将其难度适应到学生的水平,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如快速浏览、理解关键信息、推断词义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2. 写作教学: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话题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写作任务,如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的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等,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议和修改,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3. 词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词汇教学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通过课前预习、课内拓展和课后巩固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英语词汇。

教师可以通过单词卡片、词汇表和词汇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置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设定一些任务,如让学生合作完成一篇阅读理解,或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和辩论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任务的设置,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小学读写结合实施方案

小学读写结合实施方案

小学读写结合实施方案
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学习的基础,而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

为了更好地实施小学读写结合教学方案,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选取生动、有趣的课文和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他们愿意主动去阅读。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课文背后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或者展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增强他们的写作自信心。

此外,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一些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角、阅读节等,
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作家或者文学爱好者来学校进行讲座,与学生分享阅读和写作的经验,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另外,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小学读写结合的教学中来。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
起阅读,鼓励孩子多写作文,以此来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同时,家长还可以和老师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孩子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表现,共同为孩子的语文学习努力。

总之,小学读写结合实施方案需要教师、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
合作,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在读写中感受到快乐,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读写课教案初中

读写课教案初中

读写课教案初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信息;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一篇关于动物的文章,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写作表达: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3. 小组活动:学生能够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论他们喜欢的动物,引出本课的主题;2. 学生分享他们知道的关于动物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独立阅读;2. 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反馈。

三、写作表达(15分钟)1. 教师提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写一篇关于他们最喜欢的动物的短文;2.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收齐作文,进行批改和反馈。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小组活动(2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动物,讨论他们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和习性;2. 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一个关于动物的简短报告;3. 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报告,其他学生做笔记。

三、总结与作业(1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2. 学生作业:根据阅读材料和小组活动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动物的短文。

教学评价:1. 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评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2. 通过小组活动,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初中英语读写一体教案

初中英语读写一体教案

初中英语读写一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有关动物的词汇,如:lion, tiger, bear, panda, giraffe等。

(2)学生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动物的特点和习惯。

(3)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关于动物的短文。

2.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询问和描述动物的特点和习惯。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如: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短文。

3. 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主题:动物的世界2. 教学材料:英语课本、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动物短文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动物的名称。

(2)教师提问:“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these animals?”,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动物的特点和习惯。

2. 新课呈现:(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动物的词汇,如:lion, tiger, bear, panda, giraffe等。

(2)教师讲解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引导学生用一般现在时描述动物的特点和习惯。

3. 读写环节:(1)教师展示一篇关于动物的短文,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短文内容。

(2)教师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animal?”,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3)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短文。

4. 巩固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2)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复习本节课的内容,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如:学生能否熟练掌握有关动物的词汇,能否正确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动物的特点和习惯。

小学语文《群英降马》读写结合教案

小学语文《群英降马》读写结合教案

读写结合《群英降马》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重点词句,通过动作描写,体会小红马的特点。

2.体会文章半文半白的语言风格。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动作描写,明确动作描写是凸显动物特点的重要方法。

2.学习侧面烘托这一写作手法,体会其作用。

3.关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高效、有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卡片、《射雕英雄传》视频片段教学过程一、直入课题,整体感知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群英降马》,你能不能用上题目中这四个字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生:一群英雄降服一匹小红马的事。

二、初步感悟,理清句意1.师:这篇文章讲的是人降马,可是读了课文你发现是写人的地方多还是写马的地方多呢?看来这匹小红马还真是课文中一个重要的角色。

课文的第一段就集中描写了这匹小红马。

请大家打开书出声地读一读第一段。

2.师:大家刚才在读的时候是不是感觉有点拗口?这篇文章是半文半白(板书),也就是半文言文半白话文。

3.有些词语的说法还和现在不一样呢,你发现了吗?看看,是不是这些词语?(边贴词卡边领读)。

这些词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呢?(出示PPT)“飞也似的”现在怎么说?像飞一样,像飞似的。

“恨极”:气愤极了,恼怒极了。

“哪里抓得住?”:怎么能抓住?根本抓不住。

“机灵之极”:非常机灵,极为机灵。

“及得上”:赶得上。

(当说到第二个极时)两个“极”表示程度,老师问问,“可爱之极”是什么意思呢?三、深入理解,交流分享1.师:意思都懂了,那老师请同学们再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小红马共几次冲入马群?(三次)2.这匹小红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看学习指南。

师:交流时要认真倾听发言,思考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有何异同。

全班交流(先选一组交流,教师直接板书小组观点,然后其他人补充,教师再随机板书动词和小红马的特点)预设:【第一次】1.引起一场大乱,源于这匹马乱踢乱咬。

2.乱踢乱咬:小红马为什么要乱踢乱咬呢?联系上下文,在课文中找一找答案。

原创读写课教案模板

原创读写课教案模板

原创读写课教案模板一、课程概述本节课主要针对中学生,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文本,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和分析所读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1.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文本分析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老师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并让学生提出与阅读和写作相关的问题。

通过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2. 阅读文本(15分钟)老师提供一份适合学生阅读的短文,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默读。

学生需要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细节。

3. 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对所读文本的理解和分析。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文本内容支持自己的论点。

4. 全班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5. 写作练习(2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文本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可以是写一篇短文、写一封信或者写一篇评论等。

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可以选择分享他们的写作作品,其他学生可以提供反馈和评价。

老师也可以给予学生写作技巧上的指导和建议。

五、教学辅助手段1.讲台。

2.黑板或白板。

3.教师提供的阅读文本。

4.学生使用的纸和笔。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理解和分析文本,还积累了一些写作技巧。

但是,在课堂时间的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写作练习。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竞赛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纪昌学射》读写结合公开课教案

《纪昌学射》读写结合公开课教案

《纪昌学射》读写结合公开课教案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有趣的图片,看看,你想起了哪个故事?这些故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往往是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呢!在这节课上,我们将一起学习寓言《鸡场学社》,看看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

揭开黑板上的文字,一起阅读主题(注意纪的发音和常的写作方法)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什么内容?2.你读完了吗?老师将首先检查单词的阅读。

课件显示:按名称阅读。

读完第一行后你发现了什么?轻声朗读。

妻子是这门课上需要掌握的生词。

请记住字体。

学生们读得很流利,声音很大。

3下面请同学们试着概括一下课文主要内容,可以用上面的词语。

你概括得真准确!和同桌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吧!4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飞卫是如何教纪昌学射的,纪昌是如何练眼力的?展示阅读要求:交流两次,练习两次出示第一次要求1、飞卫教纪昌学射,先有什么要求,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训练的重点强调出来。

一个简单的总结就是要牢牢盯着目标,不要眨眼。

让我们一起告诉纪昌培训要求!一起读。

那么纪昌是怎样练习的呢?请同学们读第一次练眼力的句子请圈出纪昌的动作词()来观看课件演示。

穿梭机快速来回穿梭!接触现实生活,了解“凝视”。

请拿支笔测试一下:一个用笔摇动,另一个不眨眼地盯着看谁能坚持住。

你知道什么?体验纪昌的勤奋。

毅力、毅力和不怕疲劳(学生在黑板上写字)古代女子几乎天天织布,而纪昌也几乎天天这样练习,而且一练就是两年,引读:夏天,烈日炎炎,蚊虫叮咬,可在妻子织布的时候,他──(齐读);冬天,北风呼呼,寒气逼人,可在妻子织布的时候,他──(齐读)。

他练习得很努力(读黑板写字)。

冬来夏去,冬去春来。

他的功夫是值得他的心出示句3:两年以后??理解什么叫“相当到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或标准)?指名学生朗读,谈感受,体会对纪张的钦佩。

男女学生,评价。

小学教案《草房子》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

小学教案《草房子》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

一、教案名称:小学教案《草房子》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二、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草房子》整本书,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草房子》的引入和阅读计划制定2. 第二章: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 第三章:读写结合,进行写作训练4. 第四章:小组讨论和分享四、教学步骤:第一章:《草房子》的引入和阅读计划制定1.1 教师介绍《草房子》的作者和背景信息1.2 学生阅读第一章内容1.3 学生讨论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初步理解1.4 教师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安排每天的阅读时间第二章: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1 学生阅读指定章节,完成阅读任务2.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2.3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性格和故事发展2.4 学生进行思考和笔记记录第三章:读写结合,进行写作训练3.1 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结合阅读内容进行创作3.2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3.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和讨论3.4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第四章:小组讨论和分享4.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4.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4.3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评价和指导4.4 学生进行思考和笔记记录5.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表现5.3 教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5.4 学生进行思考和笔记记录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2. 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3. 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的提高4. 学生对《草房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六、教学资源:1. 《草房子》原著书籍或电子书2. 笔记本和笔3. 小组讨论表格4. 写作纸张和评价标准5. 教学PPT或黑板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草房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天安门广场
柳林七小杜莺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通长句子;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教学准备:
小黑板、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谁能说说北京有哪些让你难忘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出示自己在天安门广场上的相片,引入:今天,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去参观天安门广场。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尤其是长句子和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默读课文,想想每一节说了什么意思,指名说
思考哪些段落的意思相近,可以合并成一段
第一段(第1节)交代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和特点。

第二段(2—3节)介绍了广场上雄伟壮丽的建筑物。

第三段(第4节)写了天安门广场特殊的政治地位。

第四段(5—6节)着重写了天安门广场上的两大突出景观。

三、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博: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小右边大,右上的部分写得扁一些,下边的“寸”要托住上边的部分。

2、学生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2、读懂课文,了解天安门广场建筑物壮观辉煌的景观,知道天安门
广场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广场为什么令人向往。

2、理解“五星红旗和旭日一同升起”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牙膏盒、墨水盒、三个小药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精读课文
1、教学第一节
(1)指名读,说说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
(2)画出表现广场特点的词:最宽广、最壮观
过渡:作者为了突出天安门广场“最宽广、最壮观”的特点,主要写了天安门广场哪些主要的景物和场景呢?我们接着看课文。

2、教学第二段(2—3节)
(1)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A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B介绍毛主席纪念堂C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学生拿出准备的教具,边读边摆,理清广场上建筑物的方位关系。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她雄伟壮丽?理解:雕梁画栋\汉白玉\华表\蟠龙花纹\格外挺拔
(3)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读。

3、教学第四节
(1)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2)通过第一句和二三句的因果关系理解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第一句和第四句联系起来,理解“无比向往”的原因。

(4)指导感情朗读
4、教学第四段(5—6节)
(1)指名读5、6自然段,其他同学你认为天安门美在哪?划出有关句子,自己品味一下。

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曙光、晨曦、雄姿、旭日”等词语。

(2)指导朗读:看到国旗缓缓升起时,你心理有什么感想?看到天安门广场这么美好的景象,这么热闹的场面,同学们你的心理又感到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学生练习朗读。

(3)练习背诵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从两方面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前半部分讲了广场建筑的雄伟壮丽,后半部分讲了广场地位特殊,意义非凡。

四、布置作业:背诵四、五两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在学习课文中场面描写的基础上,练笔写仪仗对清晨升国旗时的场景。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片段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背课文四五六三节
二、巩固练习
形近字辨析组词
冻()袖()博()谈()
栋()油()搏()淡()三、片段练习
学习第六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欢庆场面
1、讨论第
2、3自然段的写法边读书边作记号用∽∽∽∽划出表示事物的词。

用---划出表示方位转换的词。

2、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

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

3、讨论第三自然段的写法。

4、小结:第三小节以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转换。

在描写某处建筑物时运用这种方法条理会更清晰。

5、任选一种转换方法。

以《我们的教室》或《花坛》为题写一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