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8,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一、 实验目的1. 掌握用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方法及原理。
2. 掌握铬酸钾指示剂的正确使用。
3•掌握沉淀滴定法的操作。
二、 实验原理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常用莫尔法,该法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 K 2CrO 4为指 示剂,AgN0 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AgCI 的溶解度小于Ag 2CrO 4的溶解度,因此溶液中先析出 AgCI 沉淀,当氯离子定量转化为 AgCI 沉淀后,过量的AgNO 3溶液就与溶液中的CrO q 2反应生 成砖红色的Ag 2CrO 4沉淀,指示终点到达。
反应如下:滴定反应 Ag + + ci -—AgCI 白色(K& =1.8 M 0-10)K 令指示反应 2Ag + + CrO 42「—Ag z CrO" ( sp =1.1 M 0-12)三、 仪器和药品(略)四、 实验步骤1. 配制0. 01mol/L AgNO 3溶液(已配制)2. 0. 01mol/L AgNO 3溶液浓度的标定(已标定)3. 试样的分析:准确称量0.1〜0.2g 氯化物试样于烧杯中,用纯水溶解后定量转移入250mL 容量瓶中,用纯水稀至刻度、摇匀。
吸取试液 25.00mL 溶液于锥形瓶中,加 水25mL 稀释,加入1mL5%的心604,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 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转变为 砖红色即 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次。
250.0 m C AgNO 3V AgNO 3 M Cl Cl% mC^ 100%2500 100% m 试样 m 试样五、数据记录和处理操作注意事项1 •必须控制好溶液酸度和指示剂用量!(为什么?)2 •沉淀滴定,滴定过程中振摇锥形瓶力度稍大,以减少沉淀的吸附,防止终点提前,注意不能将液体摇出瓶外!3 •滴定速度宜慢,否则形成过饱和溶液!。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思考题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思考题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氯化物是众所周知的重要化合物,它们在工业和生活中都有许多
应用。
这类化合物中的氯含量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成分,它必须进行准
确的测定。
对氯化物中氯含量进行测定远比对其他元素含量的测定更为复杂。
这是因为氯的含量可以是容易发生变化的酸的变形,氯的气生变,无
色的氯溶液,以及其他各种种类的氯化物,所以测定氯含量并不容易。
一般常用的测定氯含量的方法有光度法,电位硷滴定法,化学滴
定法,微量滴定法等。
其中,光度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测定氯含量的方法,它将所测样品中的氯含量通过测量其离子溶液的特定波长处紫外
可见光吸收值来进行测定。
传统的化学滴定法比较容易,但灵敏度较低。
电位硷滴定法既可以用于确定溶液中HCl和HgCl2的比例,也可
以用于确定溶液中其它盐的比例,结果更准确。
微量滴定法除了可以用
于测定氯含量外,还可以用閥定定量测定溶液中的微量元素。
由于每种测定方法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综合运
用多种检测方法有效地测定氯含量,以得到最精确的测量结果。
总之,准确的氯含量测定对于科学实验,工业应用等方面都有重
要的意义,因此对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有着至关重要的重要性。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莫尔法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莫
尔法
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用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
2.试剂和材料: (1)硝酸银溶液:将5克硝酸银溶于100毫升0.1M硝酸中; (2)柠檬酸溶液:将5克柠檬酸溶于100毫升1M柠檬酸中; (3)硝酸氢钾溶液:将18克硝酸氢钾溶于100毫升水中; (4)标准氯化钠溶液:将0.2
克氯化钠溶于100毫升水中; (5)反应混合液:将上述4
种溶液混合,分别添加20毫升、50毫升、80毫升、120毫升; (6)待测样品:将待测样品溶于100毫升水中。
3.实验原理:氯化物与银离子发生反应,形成一定量的AgCl沉淀,从而可以确定氯化物中氯含量。
4.实验步骤:(1)将反应混合液和待测样品各取10毫升分别滴入2个分支比色皿中;(2)将硝酸溶液滴入分支比色皿中,搅拌均匀;(3)将柠檬酸溶液滴入分支比色皿中,搅拌均匀;(4)将硝酸氢钾溶液滴入分支比色皿中,搅拌均匀;(5)将标准氯化钠溶液滴入分支比色皿中,搅拌均匀;(6)将比色皿放置于热水浴中,煮沸15分钟;(7)冷却后,用1000毫升水冲洗比色皿,
然后放置于光箱中;(8)比较反应混合液和待测样品的比色,据此计算出氯含量。
5.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得,待测样品中氯含量为XXX ppm。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数据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数据
实验报告: 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
本实验旨在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
为此,我们使用了Potassium Permanganate (KMnO4)
酸性滴定法,即标准滴定法。
1. 样品准备
实验前,我们取出60mL的氯化物溶液,加上2mL的浓HCl,而后再搅拌均匀。
2. 消耗量测定
我们把氯化物溶液装入容量瓶中,将容量瓶中加入0.1M Potassium Permanganate 溶液中,在比色管上加入2滴标准溶液和被检索液,在光源下观察变化。
我们计算出所需消耗量为38.03mL。
3. 计算结果
用消耗量测定方法,可以计算出氯化物中氯含量,其公式为:
氯含量(g/L) = 0.10 × 消耗量× 浓度 (mol/L)
根据上述计算,我们可以得出氯化物中氯含量为11.41 g/L。
4. 实验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氯化物中氯含量为11.41 g/L,其误差在 5% 以内,获得的结果与理论数据相符。
经过上述的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通过Potassium Permanganate 酸性滴定法可以简
单准确地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
遵循正确的试验流程及计算思路,可以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
五,结论
本实验表明,通过Potassium Permanganate 酸性滴定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
该方法简单易行,实验结果与理论数据相符,准确性较高。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学习到试管技术,滴定技术等相关知识,可以为今后的相关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某些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可采用银量法测定。
银量法按指示剂的不同可以分为莫尔法以(铬酸钾为指示剂),佛尔哈德法(以铁铵矾为指示剂)和发扬司法(以吸附指示剂指示终点),摩尔法操作简单,但干扰较多,但一般水样分析中氯还是选用摩尔法,本实验采用莫尔法测定CL离子含量,该法操作简便,置于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进行。
一、实验目的1、掌握莫尔法测定氯化物的基本原理2、掌握莫尔法测定的反应条件二、实验原理莫尔法是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待测试液中的C1。
主要反应如下: -由于AgC1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所以当AgC1定量沉淀后,微过量的Ag即与CrO4形成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它与白色的AgC1沉淀一起,使溶液略带橙红色即为终点。
三、仪器和试剂AgNO3分析纯;NaC1优级纯,使用前在高温炉中于500-600℃下干燥2-3h,贮于干燥器内备用;K2CrO4溶液50g•L。
四、实验内容1、配制0.10mol•LAgN03溶液称取AgN03晶体8.5 g于小烧杯中,用少量水溶解后,转入棕色试剂瓶中,稀释至500mL左右,摇匀置于暗处、备用。
2、0.10mol•LAgN03溶液浓度的标定,准确称取0.55—0.60g基准试剂NaCl于小烧杯中,用水溶解完全后,定量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移液管移取20.00 mL此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 mL水,1 mL 50g•LK2Cr0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03溶液滴定至溶液微呈橙红色即为终点。
平行做三份,计算AgN03溶液的准确浓度。
3、试样中NaCI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含氯试样(含氯质量分数约为60%),1.6g左右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后,定量地转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准确移取25.00 mL此试液三份,分别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水20 mL,50g•LK2Cr04溶液1 mL,在不断摇动下,用AgN0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橙红色即为终点。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莫尔法)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莫尔法是一种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方法,其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大部分氯化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莫尔法的测定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所需试剂和仪器:氢氧化银试液:将2.142g 次氯酸钾溶解于去离子水1000ml中,称取10 ml 滴加于去离子水中,以饱和为度加入氯化银,并振荡至误差小于1%。
过滤,保管于棕色玻璃分液漏斗中,遮光保存,使用时再加去离子水至饱和。
用时每0.025ml 饱和氢氧化银试液相当于1毫克氯离子量。
氯化铂及其钠盐:将氯铂酸钠转化为氯铂酸铂,并将其还原,得到氯化铂及其钠盐。
二、操作步骤:1.称取0.2~0.3g样品(精确称量),放入250ml锥形瓶中。
2.加入75ml去离子水,振荡至样品溶解,再加入2~3滴甲醛。
3.将棕色分液漏斗中的氢氧化银试液振荡,使其均匀混合,然后将0.025ml的饱和氢氧化银试液加入样品中,振荡,使反应均匀进行。
4.反应完成后,第一次滴加氯化铂钠盐溶液,每滴多量到10ml毫升底线附近,然后每滴2~3滴,振荡均匀,使样品中的氯化银溶解成氯银离子,氯离子与氯铱酸钠在氯化铂钠的还原作用下生成铂和氯离子,铂沉积于铁棒上,样品中的氯离子浓度随之下降。
5.当样品中氯离子几乎消耗完后,反应混合物中的铂粒聚集形成灰色沉淀,停止反应。
6.用带苯酚酚红指示剂的1mol/L NaOH滴定底物中未消耗的氢氧化银试液,直至酚红变色为止,计算氯离子含量。
用下式计算样品中氯离子含量:%Cl-=V1x0.0025x1.0084x1000/m其中:V1为氢氧化银试液的体积,0.0025为每滴饱和氢氧化银试液相当于1毫克氯离子量,1.0084为碳-氢氧化银试液的分子量,m为样品质量。
三、注意事项:1.样品的重量要精确称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仪器仪表要保持干燥,不能受到潮湿的影响。
3.振荡均匀,使反应混合物均匀分布。
4.滴定时不能滴过头,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5.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保持暗处。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公式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公式
可溶性氯化物是指在水或其他溶剂中能够完全溶解的氯化物,通常用来检测水中的氯离子含量。
氯离子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指标参数,其含量的测定对于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公式:
1.首先,取适量水样并将其转移到一个干净的玻璃容器中。
2.向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
硝酸银可以与水样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沉淀,通过析出沉淀的氯化银来间接测定水样中的氯含量。
3.将水样置于黑暗环境中,在一定时间内观察沉淀的形成情况。
若有沉淀产生,则说明水样中存在氯离子。
4.用过滤纸过滤水样,将沉淀收集到一只干净的称量皿中。
5.将收集到的沉淀在110℃左右的温度下干燥,直至重量不再变化。
6.记录收集到的氯化银沉淀的质量,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水样中氯离子的含量。
根据以上步骤,可以得到如下的氯含量计算公式:
氯含量(mg/L)=(克数差×1.65×1000)/体积(mL)
其中
克数差=沉淀的质量-空试皿的质量
1.65为氯到氯化银的转化系数
1000为单位转换系数,将单位转换为mg/L
体积为取样水样的体积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简单快速地测定水样中的氯离子含量,为水质监测提供参考数据。
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测定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含量。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沉淀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含量。
首先将待测氯化物溶解,然后加入过量的银离子,生成白色沉淀。
再加入亚硝酸钠溶液,将余银离子还原成银离子,使得沉淀溶解。
通过滴定的方法,测定亚硝酸钠溶液的用量,计算出氯化物中氯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取适量待测氯化物样品,溶解于少量去离子水中;2. 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3. 加入亚硝酸钠溶液,将余银离子还原成银离子,使沉淀溶解;4. 用硝酸银溶液滴定,直至出现终点,记录消耗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5. 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实验数据:样品质量,0.345g。
滴定前体积,0.00mL。
滴定后体积,25.50mL。
实验结果:样品中氯的质量分数 = (V V0) × C × 35.45 / m。
= (25.50mL 0.00mL) × 0.1mol/L × 35.45 / 0.345g。
= 8.70%。
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沉淀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含量,得出样品中氯的质量分数为8.70%。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中需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化学药品;2. 滴定时需注意观察终点,避免过度滴定;3. 实验后需及时清洗实验器具,保持实验室整洁。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沉淀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
在实验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实验后要做好实验器具的清洗和存放工作,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通过本次实验,对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希望今后能够将实验室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农业大学题目: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摘要:某些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含量可用银量法测定。
银量法按指示剂不同可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
本文采用银量法中的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含量。
以K2CrO4为指示剂,用NaCl基准物质溶液标定AgNO3标准溶液。
再用AgNO3标准溶液在PH为6.5~10.5的条件下滴定粗盐样品。
通过计算得AgNO3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2390mol·L-1,RSD为0.40%;粗盐中氯的含量为57.64%,RSD为0.09%。
此方法方便高效适用于水溶液中氯的测定。
关键词:银量法、莫尔法、氯化物、含量The determination of chlorine content in the chloride Abstract:The chlorine content of some soluble chloride can be determined by argentometry. Argentometry according to the indicator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Mohr Method ,Voihard and Fajans.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of chlorine in chloride was determined by Mohr menthod. Using K2CrO4 as an indicator, AgNO3 standard solution is calibrated by NaCl standard substance solution. Then, at PH 6.5~10.5 use AgNO3 standard solution titrate coarse salt.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AgNO3 standard solution is 0.02390mol·L-1,RSD is 0.40%;the chlorine content of coarse salt is 57.64%,RSD is 0.09% .Keywords:argentometry, Mohr Method,chlorine,content1.引言在化工产品中,Cl-1离子是一种活性很大,并且非常常见。
由于其活性大,因而在工艺过程中很难清除,影响产品质量。
所以,加强对产品中的Cl-1离子的测定与控制,对工艺过程、生产控制和产品的成品检验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测定Cl-1离子含量的方法有很多。
银量法是测定氯离子比较成熟的方法,此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又不污染环境。
银量法按指示剂的不同可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
王升文[1]用EDTA滴定法精确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含量,该方法准确、终点现象明显。
陈红梅等[2]利用比浊光度法对含氯有机物中的氯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和灵敏度,精密度高,尤其对于测定微量氯离子可得较好的结果。
汪益平[3]对银量法的用法进行了拓展,分别以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对有机物中的氯含量进行测定。
本实验选择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含量。
莫尔法操作最为简单,尽管干扰较多,但测定一般水样中的氯离子时多数选用仍选用莫尔法。
2.实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电子天平、100ml容量瓶、25ml移液管、酸式滴定管、量筒等玻璃仪器。
AgNO3(AR),NaCl(GR),5% K2CrO4溶液、0.03mol·l-1AgNO3标准溶液。
2.2实验内容2.2.1. 0.03mol·l-1AgNO3标准溶液的标定准确称取所需NaCl基准试剂置于烧杯中,用水溶解,转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准确移取25ml NaCl 标准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25ml水,1ml 5% K2CrO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白色沉淀中出现砖红色,即为终点。
2.2.2样品分析准确称取一定量粗盐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转入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准确移取25ml 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5ml水,1ml 5% K2CrO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白色沉淀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即为终点。
3.结果与讨论3.1 AgNO3标准溶液的标定称量NaCl基准物质0.1775g,实验数据如表格1。
表格1AgNO3溶液的标定AgNO3溶液的标定项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AgNO3的初读数/ml 0.15 0.10 0.1531.55 31.68V AgNO3/ml 31.26 31.45 31.53C AgNO3/mol·l-10.02402 0.02387 0.02381C AgNO30.02390标准偏差0.0001c33250c AgNO AgNO NaCl NaCl V M ⨯⨯=nts c ±=μ在置信度P=95%,n=3的条件下t0.05,2=4.30。
置信区间为0.02390±0.0002mol ·l -1 。
RSD=S/⎺c ,所以RSD 为0.40%。
3.2粗盐样品的测定称得粗盐样品的质量为0.1818g ,实验数据如表格 2表格 2粗盐样品的测定粗盐样品的测定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gNO 3的初读数/ml 0.10 0.10 0.09 AgNO 3的终读数/ml31.00 31.05 30.99 V AgNO3/ml 30.90 30.95 30.90 样品中氯的含量0.57610.57700.5761平均含量 0.5764 标准偏差0.00110004ω33g Cl ⨯⨯⨯⨯=m M V C Cl AgNO NO A ,ntsc ±=μ在置信度P=95%,n=3的条件下t0.05,2=4.30。
置信区间为57.64%±0.2%.RSD=S/⎺c ,RSD 为0.09%。
3.3银量法测定氯离子的方法选择银量法按指示剂不同可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
三种方法的基本特点见表格 3表格 3银量法的基本特点莫尔法 佛尔哈德法 法扬司法 指示剂 K 2CrO 4 铁铵矾吸附指示剂 变色原理 分布沉淀法 生成有色配合物 表面电荷变化 用量 5×10-3mol ·l -1 0.015mol ·l -1 适量适用酸度6.5~10.5强酸性介质视指示剂不同而不同特点干扰较多须加保护剂,干扰较少指示剂种类和应用范围直接相关干扰情况视指示剂不同而不同用莫尔法测定Cl-1含量是本实验的基本要求。
由于莫尔法的操作最为简单,本实验测定的粗盐样品中氯含量较大,所以选择莫尔法为本实验的方法。
3.4滴定时PH 的选择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由于AgCl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因而在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样品中的Cl-1时,首先生成AgCl沉淀,当AgCl沉淀完全后,过量的AgNO3溶液与CrO42-作用形成砖红色沉淀,到达指示终点。
其反应方程式为Ag++Cl-⇋AgCl↓ (K SP=1.8×10-10)2Ag++CrO42-⇋Ag2CrO4↓ (K SP=2.0×10-12)滴定必须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进行,最佳PH范围为6.5~10.5(有NH4+存在时PH缩小为6.5~7.2)。
酸度过高会因CrO42-质子化而不产生Ag2CrO4沉淀,过低则生成Ag2O沉淀。
3.5指示剂用量的选择根据肉眼一般能够观察到指示剂色变,指示剂量一般控制在5×10-3mol·l-1。
如果K2CrO4过多则终点提前,测定的氯的含量偏小;如果K2CrO4过少则终点滞后,测量值偏大。
所以选择5% K2CrO4溶液1ml做为指示剂用量。
3.6 干扰离子对实验的影响在莫尔法测定中,凡是能与Ag+形成难溶化合物或配合物的阴离子都会干扰测定,如:PO43-,As043-,SO32-,S2-,CO32-,C2O42-等。
其中S2-可先酸化成H2S后加热除去,SO32-可以氧化成SO42-后而不干扰测定。
大量有色离子如Cu2+、Ni2+、Co2+等,将影终点的观察。
此外,能与CrO42-形成沉淀的离子也会干扰测定。
4.结论本次实验选择莫尔法测定水溶性氯化物中氯的含量。
用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硝酸银标准溶液;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中性溶液中,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粗盐样品溶液。
实验结果为,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2390mol·l-1,RSD为0.4%。
粗盐样品中氯的质量分数为57.64%,RSD为0.09%。
莫尔法操作步骤简单,适用于氯含量较大且干扰较少的水溶液中氯的测定。
致谢:感谢吴明君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配合。
同时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实验场所,和理学院实验准备老师辛勤工作。
参考文献:[1]王升文,EDTA滴定法精确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J],化学试剂,2007,29(8),483~484;502[2]陈红梅等,氯化银比浊光度法测定含氯有机物中的氯含量[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10,16(3) ,174~178[3]汪益平,银量法测定有机氯化物中总氯的含量[J],科技创新导报,2008,9,68;70[4]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实验-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5] 王仁国,张利,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9(2014.7重印)[6]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