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实验报告

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一、实验目的:通过莫尔法测定方法,确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离子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莫尔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
莫尔法的原理是利用硝酸银与氯化物反应生成沉淀的特点来测定氯离子的含量。
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的沉淀AgCl,沉淀的重量可以用来计算溶液中氯离子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天平、锥形瓶、滴定管、分析天平。
2. 试剂:0.1 mol/L硝酸银溶液、0.1 mol/L氯化钠溶液。
四、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工作:用去离子水冲洗锥形瓶,使其内壁干净,放在烘箱中干燥。
2. 精确称取一定体积的0.1 mol/L氯化钠溶液,加入到锥形瓶中。
3. 分别取三个样品,分别滴加适量的0.1 mol/L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当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时,停止滴加,记录滴加的体积。
4.将滴定后的锥形瓶放入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5.重复以上步骤3-4,取得精确的实验数据。
五、数据处理:1.根据滴定的体积,计算出氯离子的摩尔浓度。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沉淀AgCl的摩尔量。
3.根据沉淀的质量和摩尔量,计算样品中氯离子的摩尔量和质量百分含量。
六、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每个样品中氯离子的质量百分含量,并进行数据对比和讨论。
七、实验误差分析:考虑到实验操作、试剂浓度、仪器精度等因素,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
八、结论:通过莫尔法测定方法,成功测定了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离子的含量,并得到样品中氯离子的质量百分含量。
九、实验心得:通过本实验,我了解了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这对我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室操作能力提升都有很大帮助。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Mohr法

(cV ) NaCl =(cV ) AgNO 3
1 m(NaCl)(g) c(NaCl) (mol· L-1) V(NaCl)(mL) V(AgNO3)(mL)终 V(AgNO3)(mL)始 V(AgNO3)(mL) c(AgNO3)(mol· L-1)
c(AgNO3 )
2
3
20.00
20.00
20.00
电子天平
台秤
仪器和试剂
2.试剂
AgNO3 NaCl基准试剂
K2CrO4溶液(50g· L-1)
基本操作
1、电子天平的使用 2、滴定管的使用 3、容量甁的使用
4、移液管的使用
实验原理
某些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常采用莫法。 莫尔法是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K2CrO4为指示
剂,以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由于AgCl 沉淀的
解后,定量转入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移取20.00mL 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 20mL 水,加1mL K2CrO4溶液,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 溶液出现砖红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3份。
数据记录与处理
1、AgNO3溶液的标定
mNaCl c( NaCl)= M NaCl V
(mol· L-1)
相对平均偏差
2、试样中NaCl
(c V ) AgNO 3 M NaCl (Cl)(%)= 100% 20.00 m 200.00
1 m(含氯试样) (g)
c(AgNO3 (mol· ) L-1)
2
3
V(AgNO3)(mL)终 V(AgNO3)(mL)始
V(AgNO3)(mL)
ρ (Cl)%)
(Cl)(%)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1.学习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掌握莫尔法测定氯的原理和方法。
【简单原理】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常采用莫尔法,此方法是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滚中,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Ag+先与Cl-生成白色沉淀,过量一滴AgNO3溶液即与指示剂CrO42 -生成Ag2CrO4砖红色沉淀,指示终点,主要反应如下:Ag+ +Cl-= AgCI↓(白)Ksp=1.8×10-102Ag+ + CrO42 -= Ag2CrO4↓(砖红)Ksp=2.0×10-12最适宜的pH范围是6.5~10.5,如有NH4+存在,则pH需控制在6.5~7.2之间。
指示剂的用量对滴定有影响,一般以5×10-3 mol? L-l为宜。
有时须作指示剂的空白校正,取2 mL K2 CrO4溶液,加水100 mL,加与AgCl沉淀量相当的无Cl-的CaCO3,以制成和实际滴定相似的浑浊液,滴入AgNO3溶液至与终点颜色相同。
能与Ag+生成沉淀或与之配位的阴离子都干扰测定;能与指示剂CrO42-生成沉淀的阳离子也干扰测定;大量的有色离子将影响终点观察;易水解生成沉淀的高价金属离子也干扰测定。
【实验用品】试剂:NaCl基准试剂:使用前在500~600℃灼烧30 min,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AgNO3化学纯;5%K2CrO4溶液;NaCl试样:粗食盐。
仪器:50mL酸式滴定管;250mL锥形瓶;25.00mL移液管;烧杯;250 mL容量瓶;洗瓶;500mL试剂瓶;量筒;电子天平;台秤;玻璃棒;滴管;橡皮洗耳球。
【实验内容】1.0.02 mol?L-1 NaCl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22~0.25g基准试剂NaCl于小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2.0.02 mol?L-l AgN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称取1.7g AgNO3,溶解于500mL不含Cl-的蒸馏水中,贮于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放置暗处保存。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实验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实验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常采用莫尔法,此法是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其实验步骤为:一、配制0.100mol·L-1AgNO3溶液准确称取AgNO38.50g,溶于500mL不含氯离子的蒸馏水中,摇匀后,贮存于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二、0.100mol·L-1AgNO3溶液的标定准确称取0.585g NaCl于100mL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后,定量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取所配NaCl溶液25.00mL 3份,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25mL水,1mL 5% K2CrO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砖红色[2Ag++CrO===Ag2CrO4↓(砖红色)]。
实验测得三次所耗硝酸银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6.32mL。
三、氯化物试样中氯的测定准确移取25.00mL氯化物试液3份,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5mL水,1mL 5% K2CrO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砖红色。
实验测得三次所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VmL。
回答下列问题:(1)NaCl固体使用前,要将其置于坩埚中加热,并用不断搅拌,以除掉氯化钠晶体中的水。
(2)AgNO3溶液需要标定的主要原因是。
(3)指示剂CrO在溶液中存在下列的平衡:2H++2CrO2HCrO Cr2O+H2O,由此判断该滴定适宜的pH值范围可能是。
(填代号)A.1——6.5B.6.5——10.5C.10.5——14(4)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达到化学计量点时,c(Ag+)=c(Cl-),若此时要求不生成Ag2CrO4沉淀,c(CrO)最大不能超过mol·L-1,因此,实验中对指示剂的浓度有较高的要求。
(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2CrO4)=1.8×10-12)(5)CrO的黄色对滴定终点的判断没有影响的原因是。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精)

• 主要反应式如下: • Ag+ + Cl- =AgCl↓(白色) Ksp=1.8×10-10 • Ag+ + CrO42- = Ag2CrO4↓ • (砖红色)Ksp =2.0×10-12 • 滴定必须在中性或在弱碱性溶液中进行,最 适宜pH范围为6.5~10.5,如有铵盐存在,溶液 的pH值范围最好控制在6.5~7.2之间。 • 指示剂的用量对滴定有影响,一般以 5.0×10-3mol/L为宜。
实验八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 定 1、掌握莫尔法测定氯离子的方法原理; • 2、掌握铬酸钾指示剂的正确使用。
二、实验原理
•
某些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常采用莫 尔法。此法是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 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由于AgCl的溶解度比Ag2CrO4的小,因此溶液 中首先析出 AgCl沉淀,当AgCl定量析出后, 过量一滴AgNO3溶液即与CrO42- 生成砖红色 Ag2CrO4沉淀,表示达到终点。
分析步骤
• 2、试样分析:准确称取1.3 g NaCl试样置 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 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准确移取 25.00 ml NaCl试液注入锥形瓶中,加入25ml 水,加入1ml 5%K2CrO4,在不断摇动下,用 AgNO3溶液滴定至呈现砖红色即为终点,平 行测定三份。 • 根据试样的重量和滴定中消耗AgNO 3标 准溶液的体积计算试样中Cl -的含量,计算 出算术平均偏差及相对平均偏差。
四、实验步骤
• 1、0.1mol/L AgNO3溶液的标定:准确 称取0.5~0. 65 克基准NaCl,置于小烧杯 中,用蒸馏水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 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准确移取 25.00mlNaCl标准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加 入25ml水,加入1ml 5%K2CrO4,在不 断摇动下,用AgNO3溶液滴定至呈现砖 红色即为终点。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公式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公式
可溶性氯化物是指在水或其他溶剂中能够完全溶解的氯化物,通常用来检测水中的氯离子含量。
氯离子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指标参数,其含量的测定对于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公式:
1.首先,取适量水样并将其转移到一个干净的玻璃容器中。
2.向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并搅拌均匀。
硝酸银可以与水样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沉淀,通过析出沉淀的氯化银来间接测定水样中的氯含量。
3.将水样置于黑暗环境中,在一定时间内观察沉淀的形成情况。
若有沉淀产生,则说明水样中存在氯离子。
4.用过滤纸过滤水样,将沉淀收集到一只干净的称量皿中。
5.将收集到的沉淀在110℃左右的温度下干燥,直至重量不再变化。
6.记录收集到的氯化银沉淀的质量,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水样中氯离子的含量。
根据以上步骤,可以得到如下的氯含量计算公式:
氯含量(mg/L)=(克数差×1.65×1000)/体积(mL)
其中
克数差=沉淀的质量-空试皿的质量
1.65为氯到氯化银的转化系数
1000为单位转换系数,将单位转换为mg/L
体积为取样水样的体积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简单快速地测定水样中的氯离子含量,为水质监测提供参考数据。
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测定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摘要:某些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可采用银量法测定。
银量法按指示剂的不同可以分为莫尔法以(铬酸钾为指示剂),佛尔哈德法(以铁铵矾为指示剂)和发扬司法(以吸附指示剂指示终点),摩尔法操作简单,但干扰较多,但一般水样分析中氯还是选用摩尔法,本实验采用莫尔法测定CL离子含量,该法操作简便,置于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进行。
关键词:银量法氯化物分布沉淀法摩尔法Chloride in the chlorine contentAbstract: Some soluble chloride in the chlorin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silver content can be used. Method of silver can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ndicators to Mohr (potassium chromate as indicator), Volhard method (iron ammonium alum as the indicator) and carry forward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to adsorption indicator for the end), Moore method is simple, but more interference, but the general analysis of water samples or the use of chlorine Moore method, determination of the present study, Moore CL ion content, the method is simple, placed in neutral or weak alkaline medium with.Key words:silver chloride method of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Fa Moer method前言:银量法是测定氯离子比较成熟的方法,此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又不污染环境。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含量。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沉淀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含量。
首先将待测氯化物溶解,然后加入过量的银离子,生成白色沉淀。
再加入亚硝酸钠溶液,将余银离子还原成银离子,使得沉淀溶解。
通过滴定的方法,测定亚硝酸钠溶液的用量,计算出氯化物中氯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取适量待测氯化物样品,溶解于少量去离子水中;2. 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3. 加入亚硝酸钠溶液,将余银离子还原成银离子,使沉淀溶解;4. 用硝酸银溶液滴定,直至出现终点,记录消耗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5. 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实验数据:样品质量,0.345g。
滴定前体积,0.00mL。
滴定后体积,25.50mL。
实验结果:样品中氯的质量分数 = (V V0) × C × 35.45 / m。
= (25.50mL 0.00mL) × 0.1mol/L × 35.45 / 0.345g。
= 8.70%。
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沉淀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含量,得出样品中氯的质量分数为8.70%。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中需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化学药品;2. 滴定时需注意观察终点,避免过度滴定;3. 实验后需及时清洗实验器具,保持实验室整洁。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沉淀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
在实验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实验后要做好实验器具的清洗和存放工作,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通过本次实验,对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希望今后能够将实验室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年级:2010 专业:化学姓名:、、、
摘要:某些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可采用银量法测定。
银量法按指示剂的不同可以分为莫尔法以(铬酸钾为指示剂),佛尔哈德法(以铁铵矾为指示剂)和发扬司法(以吸附指示剂指示终点),摩尔法操作简单,但干扰较多,但一般水样分析中氯还是选用摩尔法,本实验采用莫尔法测定Cl离子含量,该法操作简便,置于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进行。
关键词:银量法氯化物分布沉淀法
前言:银量法是测定氯离子比较成熟的方法,此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又不污染环境。
莫尔法操作最为简单,尽管干扰较多,但测定一般水样中的氯离子时多数选用仍选用莫尔法。
银量法即硝酸银滴定法系沉淀滴定法,采用液体分析容量法,在中性弱碱性溶液中(pH = 6. 5~10. 5) ,以K2 CrO4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中的氯离子,首先水中氯离子与加入的AgNO3溶液作用,能定量析出溶解度很小的白色AgCl沉淀,当氯离子完全被沉淀后, 加入微量的银离子与指示剂K2CrO4反应生成红色Ag2CrO4沉淀,因此使溶液由黄色变为稍带砖红色,指示反应已到达终点。
其反应式为:
终点前:Ag++Cl-=AgCl ↓
终点时: 2Ag++CrO42- =Ag2CrO4↓
1.实验部分
1.1实验目的
(1)学习硝酸银溶液的标定方法
(2)掌握莫尔法测定氯化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实验仪器
(1) 锥形瓶250mL 6个(2)酸式滴定管50mL 1支(3)移液管50mL 1支(4)烧杯50mL 1个(5)量筒(6)棕色试剂瓶250mL 1个(7)容量瓶250mL 2个
1.2主要试剂
(1)0.1 mol·L-1 AgNO3溶液的配制:称取5 g AgNO3,用水溶解→ 300mL,储于棕色试剂瓶中。
(2)NaCl标准溶液:减量法准确称取0.5~0.65 g基准NaCl100mL 烧杯中,用H2O溶解后转入100mL 容量瓶中定容。
(3)样品溶液:减量法准确称取2gNaCl试样置于烧杯中,用H2O 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
1.3实验步骤
(1) .AgNO3溶液的标定:移取25.00mLNaCl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5mL水、1mL K2CrO4溶液(约13滴),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溶液滴定至呈现砖红色即为终点。
(平行三份)
(2). 样品分析:移取25.00mL 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5mL 水、1mL K2CrO4溶液(约13滴),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溶液滴定至呈现砖红色即为终点。
(平行三份)
2.实验记录及处理
2.1结果表示
用样品中氯离子的质量百分含量(Cl%)表示,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计算公式:
2.2 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 序号
项目 1
2
3
m Nacl /g
0.5640 V AgNO3初读数/mL 0.00 0.00 0.00 V AgNO3 终读数/mL 29.88 29.91 29.92 V AgNO3/mL 29.88 29.91 29.92 C AgNO3mol/L 0.08066
0.08063 0.08058
C AgNO3mol/L 0.08062
D i
0.00004 0.00001 0.00004 相对平均偏差% 0.049%
3
3AgNO NaCl NaCl AgNO 41000V M m c ⨯⨯⨯=
100%
100010s
Cl AgNO AgNO Cl
33⨯⨯⨯⨯⨯=m M V c w
1 2 3
数据序号
项目
m NaCl 试样/g 2.0001 2.0010 2.0018
C
0.08062
AgNO3 mol/L
V AgNO3初读数/mL 0.00 0.00 0.00
V AgNO3终读数/mL 41.89 42.01 42.08
V AgNO3/mL 41.89 42.01 42.08 Cl% 98.78 98.99 99.10 Cl% 98.96
∣di∣0.18 0.03 0.14
相对平均偏差% 0.11%
3.注意事项
3.1 指示剂K2Cr2O4的用量对测定结果有影响,必须定量加入。
3.2 实验完毕后,将装AgNO3溶液的滴定管先用蒸馏水冲洗2~3次后再用自来水洗净,以免AgCl残留于管内。
4.思考题
(1)莫尔法测氯时,为什么溶液的PH值须控制在6.5~10.5?
答:酸性条件下,变色不明显。
(2)K2Cr2O4作指示剂时,指示剂浓度过大或过小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答:指示剂浓度过大,则测量得到的Cl的实际值变小,例如假设17%
浓度的指示剂中,正常反应氯一摩尔,此时由于指示剂浓度过大,实际反应的数量超过一摩尔,测得的值纠偏小了,反之亦然。
(3)能否用莫尔法以Na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Ag+ ?为什么?
答:能。
因为它是一种银量沉淀滴定法,用铬酸钾做指示剂,原理:在含有Clˉ的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K2CrO4作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Clˉ。
由于AgCl的溶解度比AgCrO4小,根据分步沉淀原理,溶液中实现析出AgCl白色沉淀。
当AgCl定量沉淀完全后,稍过量的Ag+与KCrO4-生成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从而指示站点的到达。
(4)配置好的AgNO3 溶液要储存于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为什么?答:2AgNO3==2Ag↓+2NO2↑+O2↑(条件:光照) 因为硝酸银在光下易分解,所以它都用棕色有盖玻璃瓶盛放。
化学化工学院
2010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