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教案

-方案比较与决策:教授学生如何从多个方案中通过比较、分析,做出合理决策。
举例:
在教学过程中,以实例1和实例2为例,详细讲解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线性规划求解最优解,并对比不同方案,做出最佳选择。
2.教学难点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习惯,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形成严谨、精确的数学解题风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方案的基本概念:重点讲解选择方案的定义、目的和应用场景,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明确选择方案的核心思想。
-针对难点2,采用图形法和代数法相结合的方式,简化求解过程,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针对难点3,设计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分析和决策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掌握核心知识,突破难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此外,我还发现学生在成果展示环节表现得有些紧张,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所学知识不够自信。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中,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避免过分依赖他人。
3.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表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本节课将围绕以下案例进行教学:
-实例1:两个工厂生产同一种产品,如何分配生产任务使得总利润最大?
-实例2:某公司计划生产两种产品,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安排生产,使得总收益最大?
【同步作业】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19.3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含答案)

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基础知识:1、某地电话拨号入网有两种收费方式:①计时制:0.05元/分;②包月制:50元/月.此外,每一种上网方式都得加收通信费0.02元/分.某用户估计一个月上网时间为20小时,你认为采用哪种收费方式较为合算().A.计时制B.包月制C.两种一样 D.不确定2、小静准备到甲或乙商场购买一些商品,两商场同种商品的标价相同,而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买满一定数额a元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在乙商场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若累计购物x元,当x>a时,在甲商场需付钱数yA=0.9x+10,当x>50时,在乙商场需付钱数为yB.下列说法:①yB=0.95x+2.5;②a=100;③当累计购物大于50元时,选择乙商场一定优惠些;④当累计购物超过150元时,选择甲商场一定优惠些.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3、如图是甲、乙两家商店销售同一种产品的销售价y(元)与销售量x(件)之间的函数图象.下列说法:①售2件时甲、乙两家售价一样;②买1件时买乙家的合算;③买3件时买甲家的合算;④买1件时,售价约为3元,其中正确的说法有.(填序号)4、如图,有一个装有进、出水管的容器,单位时间内进、出的水量都是一定的,已知容器的容积为600L,又知单开进水管10min可以把容器注满,若同时打开进、出水管,20min可以把满容器的水放完,现已知水池内有水200L,先打开进水管5min,再打开出水管,两管同时开放,直到把容器中的水放完,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中容器的水量Q(L)随时间t(min)变化的图像是:()A. B. C. D.5、我区某储运部紧急调拨一批物资,调进物资共用4小时,调进物资2小时后开始调出物资(调进物资与调出物资的速度均保持不变).储运部库存物资S(吨)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这批物资从开始调进到全部调出需要的时间是()A.4小时B.4.4小时C.4.8小时D.5小时6、关于x的一次函数)2()73(-+-=axay的图像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则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a的取值范围是。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3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导学案

导学单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组别:________第一部分课前准备一、学习目标:1.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2.会用一次函数知识解决方案选择问题,体会函数模型思想。
3.经历探索的过程,体会函数“变化与对应”的关系以及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4.能进行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数据收集你家里的话费选用的是_________(联通/移动/电信)。
该运营商有哪些话费套餐可以选择?你家里用的是哪一种?可以和家人讨论一下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套餐。
第二部分做一件事情,有时有不同的实施方案,比较这些方案,从中选择最佳方案作为行动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在选择方案时,往往需要从数学角度进行分析,涉及变量的问题常用到函数。
同学们通过讨论下面问题,可以体会如何运用一次函数选择最佳方案。
观察图象,设汽车每月行驶x km,应付给个体车主的月租费是y1元,付给出租公司的月租费是y2元,图中两直线是y1,y2分别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每月行驶的路程在什么范围内,租出租公司的出租车合算?(2)每月行驶的路程等于多少时,租两家车的费用相同?(3)如果这个单位估计每月行驶的路程为2300km,那么这个单位租哪家的车合算?【合作探究】活动一:怎样选取上网收费方式?下表给出A、B、C三种上宽带网的收费方式:y 收费方式 月使用费/元 包时上网时间/h 超时费/(元/min ) 网费是否变化 A 30 25 0.05 B 50 50 0.05 C120不限时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出三种方案的费用(设上网时间为th )【建立模型】请把原来的问题描述为函数问题。
画出函数图像,解决上面的函数问题,并相互交流。
当上网时间_______________时,选择方式A 最省钱。
当上网时间_______________时,选择方式B 最省钱。
19.3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新导学案)2022春八年级下册初二数学(人教版)山西专版

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新导学案)2022春八年级下册初二数学(人教版)山西专版课题背景本课题为初二数学教学内容,主要讨论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不同的问题,在多种可行方案中做出最优选择。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选择方案的基本概念与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讨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选择方案的基本概念选择方案是指在多种可行方案(包括选择、排列、组合等)中,选取一种科学、符合要求、优良的方案的过程。
选择方案一般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成本、时间、可行性、安全等。
选择方案的思想方法一般情况下,选择方案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目标和要求:选择方案的第一步就是明确目标和要求,以便选择出最优方案。
明确目标和要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情况合理确定要求。
例如,考虑购买电脑时,需要先确定使用目的和购买预算,再选择性价比高、质量可靠等因素来确定要求。
2.收集情报资料:为了作出最优选择方案,需要充分收集相关情报和资料。
情报资料可以来自多个方面,如熟人介绍、网上搜索、问卷调查等。
例如,考虑购买电脑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
3.分析和比较方案:收集到情报和资料后,需要对比分析多个可行方案。
对比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性价比、质量、售后服务等。
例如,考虑购买电脑时,需要比较多家电脑品牌的产品性价比、质量、售后服务等。
4.作出最终决策:在分析比较多个方案后,需要作出最终决策。
决策可以根据目标和要求,选取最优方案。
例如,考虑购买电脑时,在研究分析多个品牌的电脑产品性价比、质量、售后服务等因素后,做出最终决策选择最优方案。
实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具体实例,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选择方案的思想方法。
实例:如何选择健康的午餐?游客到一个小城市旅游,到处都是美食,但是游客不能放纵自己吃大餐或者垃圾食品。
人教版 八年级下 册19.3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课件 (共26张PPT)

19.3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学习目标
1 能够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 为数学问题. (重点)
2 学会综合运用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不等式 (组)等知识解决方案设计问题. (难点)
3 通过本节的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讲解
方案选择
解得37.5≤x≤40.
∵x取正整数, ∴x为38、39、40. ∴有三种生产方案:A型38台,B型62台;A型 39台,B型61台;A型40台, B型60台.
(2)该厂如何生产获得最大利润?
解:设获得利润为W(万元). 由题意知: W=50x+60(100-x) = -10x+6000.
∴当x=38时,W最大=5620 , 即生产A型挖掘机38台,B型挖掘机62台时,获 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5620万元.
(2)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下: 观察图象,可知: 当通话时间为150分时,选择A或 B方案费用一样;
y(元)
50
40 y1 = 15+0.2t
●
30
●
当通话时间少于150分时,选择B 20
方案合算;
●
10
当通话时间多于150分时,选择A
方案合算.
O
50 100
y1 = 0.3t 150 t(分)
课堂小结
4.要使6名教师至少在每辆车上有一名,你能确定 排除哪种方案?你能确定租车的辆数吗? 说明了车辆总数不会超过6辆,可以排除方案(2)— —单独租乙种车;所以租车的辆数只能为6辆.
汽车总数为6确定后,在满足各项要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少地租用甲种客车可以节省费用.
设租用x辆甲种客车,则租车费用y= 120x+1680 .
八年级下册数学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含答案)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一.选择题1.已知小明从A地到B地,速度为4千米/小时,A,B两地相距3千米,若用x(小时)表示行走的时间,y(千米)表示余下的路程,则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A.y=4xB.y=4x﹣3C.y=﹣4xD.y=3﹣4x2.一根蜡烛长30cm,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cm,燃烧时蜡烛剩余的长度h(cm)和燃烧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可以表示为图中的()A.B.C.D.3.甲、乙两人以相同的路线前往距离单位10千米的培训中心参加学习,图中l甲、l乙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走的路程S (千米)随时间t(分钟)变化的函数图象.以下说法:①乙比甲提前12分钟到达;②甲的平均速度为15千米/小时;③乙走了6千米后遇到甲;④乙出发6分钟后追上甲.其中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4.某复印的收费y(元)与复印页数x(页)的关系如下表:x(页)2004001000……y(元)160400……若某客户复印1200页,则该客户应付复印费()A.3000元B.1200元C.560元D.480元5.在精准扶贫中,某乡镇实施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承包荒山种植猕猴桃.到了收获季节,已知猕猴桃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单价x (元/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A.y=﹣10x﹣300B.y=10x+300C.y=﹣10x+300D.y=10x﹣3006.“高高兴兴上学来,开开心心回家去”.小明某天放学后,17时从学校出发,回家途中离家的路程s(km)与所走的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那么这天小明到家的时间为()A.17时15分B.17时14分C.17时12分D.17时11分7.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时刻t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甲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B.乙车的平均速度为100km/hC.乙车比甲车先到B城D.乙车比甲车先出发1h8.如图是本地区一种产品30天的销售图象,图①是产品日销售量y(单位:件)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图②是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z(单位:元)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已知日销售利润=日销售量×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第24天的销售量为200件B.第10天销售一件产品的利润是15元C.第12天与第30天这两天的日销售利润相等D.第27天的日销售利润是875元9.“龟兔赛跑”是同学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如图所示,表示了寓言中的龟、兔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其中直线段表示乌龟,折线段表示兔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赛跑中,兔子共休息了50分钟B.乌龟在这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0.1米/分钟C.兔子比乌龟早到达终点10分钟D.乌龟追上兔子用了20分钟10.小明、小宇从学校出发到青少年宫参加书法比赛,小明步行一段时间后,小宇骑自行车沿相同路线行进,两人均匀速前行.他们的路程差s(米)与小明出发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下列说法:①小宇先到达青少年宫;②小宇的速度是小明速度的3倍;③a =20;④b=600.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1.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m/s)与气温x(℃)之间的关系式为y=x+331;当x=22℃时,某人看到烟花燃放5s后才听到声音,则此人与燃放烟花所在地的距离为m.12.某衬衣定价为100元时,每月可卖出2000件,受成本影响,该衬衣需涨价,已知价格每上涨10元,销售量便减少50件.那么,每月售出衬衣的总件数y(件)与衬衣价格x(元)之间的关系式为.13.已知某汽车装满油后邮箱中的剩余油量y(升)与汽车的行驶路程x(千米)之间具有一次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为了行驶安全考虑,邮箱中剩余油量不能低于5升,那么这辆汽车装满油后至多行驶千米,就应该停车加油.14.如图,l甲,l乙分别表示甲、乙在同一条路上骑车所行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1)乙行驶了一段路程后,自行车发生故障进行修理,修理所用的时间是小时;(2)乙从开始出发小时追上甲.15.甲、乙两人在笔直的湖边公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步行24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4分钟,在整个步行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米.三.解答题16.某种动物的身高y(dm)是其腿长x(dm)的一次函数.当动物的腿长为6dm时,身高为45.5dm;当动物的腿长为14dm时,身高为105.5dm.(1)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2)当该动物腿长10dm时,其身高为多少?17.某市推出电脑上网包月制,每月收取费用y(元)与上网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A是线段,且BA∥x轴,AC 是射线.(1)当x≥30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小李4月份上网35小时,他应付多少元的上网费用?18.已知A、B、C三地在同一条笔直的公路上,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B、C两地前往A地.他们距A地的路程S(km)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2)行驶一小时后甲乙两人相距多远?(3)在什么时间段内乙比甲距离A地更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用x(小时)表示行走的时间,y(千米)表示余下的路程,则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3﹣4x.故选:D.2.解:由题意,得y=30﹣5t,∵y≥0,t≥0,∴30﹣5t≥0,∴t≤6,∴0≤t≤6,∴y=30﹣5t是降函数且图象是一条线段.故选:B.3.解:①乙在28分时到达,甲在40分时到达,所以乙比甲提前了12分钟到达;故①正确;②根据甲到达目的地时的路程和时间知:甲的平均速度=10÷=15(千米/时);故②正确;④设乙出发x分钟后追上甲,则有:×x=×(18+x),解得x=6,故④正确;③由④知:乙第一次遇到甲时,所走的距离为:6×=6(km),故③正确;所以正确的结论有4个:①②③④,故选:A.4.解:由表中数据变化关系可知:在y随x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中,变量y与x的商一定,则y是x的正比例函数,不妨设y=kx(k≠0),把x=100,y=40代入得,40=100k,解得,k=0.4,∴y=0.4x,当x=1200时,y=0.4×1200=480,故选:D.5.解: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将点(10,200),(15,150)代入y=kx+b,得:,解得:,所以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0x+300.故选:C.6.解:前段的速度为(1.8﹣1.5)÷3=0.1,所以6分钟走了0.6km.后段有1.8﹣0.6=1.2km,速度为(1.2﹣0.8)÷(8﹣6)=0.2,所需时间1.2÷0.2=6.所以途中共用时6+6=12分钟,到家时间是17时12分.故选:C.7.解:由图象知:A.甲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故A选项不合题意;B.乙车的平均速度为=100km/h,故B选项不合题意;C.甲10时到达B城,乙9时到达B城,所以乙比甲先到B城,故C选项不合题意;D.甲5时出发,乙6时出发,所以乙比甲晚出发1h,故此选项错误,故选:D.8.解:A、根据图①可得第24天的销售量为200件,故正确;B、设当0≤t≤20,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z(单位:元)与时间t (单位:天)的函数关系为z=kx+b,把(0,25),(20,5)代入得:解得:,∴z=﹣x+25,当x=10时,z=﹣10+25=15,故正确;C、当0≤t≤24时,设产品日销售量y(单位:件)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为y=k1t+b1,把(0,100),(24,200)代入得:,解得:,∴y=,当t=12时,y=150,z=﹣12+25=13,∴第12天的日销售利润为;150×13=1950(元),第30天的日销售利润为;150×5=750(元),750≠1950,故C错误;D、第27天的日销售利润为875(元),故正确.故选:C.9.解:由图象可得,赛跑中,兔子共休息了50﹣10=40分钟,故选项A错误,乌龟在这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500÷50=10米/分钟,故选项B错误,乌龟比兔子先到达60﹣50=10分钟,故选项C 错误,乌龟追上兔子用了20分钟,故选项D正确,故选:D.10.解:由图象得出小明步行800米,需要8分钟,所以小明的运动速度为:800÷8=100(米/分),当第12分钟时,小宇运动12﹣8=4(分钟),运动距离为:12×100=1200(米),∴小宇的运动速度为:1200÷4=300(米/分),∴300÷100=3,故②小宇的速度是小明速度的3倍正确;当第15分钟以后两人之间距离越来越近,说明小宇已经到达终点,故①小宇先到达青少年宫正确;此时小宇运动15﹣8=7(分钟),运动总距离为:7×300=2100(m),∴小明运动时间为:2100÷100=21(分钟),故a的值为21,故③a=20错误;∵小明15分钟运动距离为:15×100=1500(m),∴b=2100﹣1500=600,故④b=600正确.故正确的有:①②④.故选:B.二.填空题11.解:当x=22时,y=×22+331=344.2,则当x=22℃时,某人看到烟花燃放5s后才听到声音,则此人与燃放烟花所在地的距离为:344.2×5=1721(m),故答案为:1721.12.解:由题意可得,y=2000﹣×50=﹣5x+2500,故答案为:y=﹣5x+2500.13.解:设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将(400,10)、(500,0)代入y=kx+b中,解得:,∴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0.1x+50.当y=﹣0.1x+50=5时,x=450.故答案为:45014.解:(1)1.5﹣0.5=1(小时),即修理所用的时间是1小时;(2)由题意可知,乙从开始出发3小时追上甲.故答案为:(1)1;(2)3.15.解:设甲的速度为v1米/分钟,乙的速度为v2米/分钟,∴v1==60米/分钟,由图象可知:乙追上甲需要12分钟,∴12v2=240+12×60,∴v2=80米/分钟,∴此时乙共走了12×80=960米,∴乙离终点还有2400﹣960=1440米,∴乙到达终点时需要的时间为:=18分钟,∴甲离终点还有1440﹣18×60=360米,故答案为:360.三.解答题16.解:(1)设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kx+b,得,即y与x 之间的关系式是y=7.5x+0.5;(2)当x=10时,y=7.5×10+0.5=75.5,答:当该动物腿长10dm时,其身高为75.5dm.17.解:(1)设当x≥30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kx+b,解得,即当x≥30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3x﹣30;(2)当x=35时,y=3×35﹣30=105﹣30=75,即小李4月份上网35小时,他应付75元的上网费用.18.解:(1)由函数图象可得:B与A之间的距离为50km,C 与A之间的距离为60km,甲从B到A所用的时间为2.5h,乙从C到A所用的时间为2h,甲的速度为:50÷2.5=20(km/h),乙的速度:60÷2=30(km/h).(2)①如图1,当行驶一小时后甲乙两人相遇,两人相距0km;②如图2,当行驶一小时后甲乙两人相遇,两人相距:50+60﹣20﹣30=60(km);(3)由函数图象可得,当1<t<2.5时,乙比甲距离A地更近.。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这一节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概率知识、列举法等方法,解决实际选择问题。
教材以案例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选择方案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概率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并运用列举法。
但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选择最优方案,对学生来说还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选择方案的概念,掌握选择方案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选择方案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灵活选择最优方案。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选择方案的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实际问题:某商场举行抽奖活动,奖品有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和玩具。
奖品设置如下:一等奖:电视机,概率为1/10;二等奖:洗衣机,概率为2/10;三等奖:电风扇,概率为3/10;四等奖:玩具,概率为4/10。
提问:如果你参加这次抽奖活动,你希望获得哪个奖项?为什么?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认识到选择最优方案的重要性。
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选择方案的方法和技巧。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3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选择方案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选择方案的意义和作用2.选择方案的基本方法3.应用实例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对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选择方案中,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已学的知识与选择方案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选择方案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选择方案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选择方案的过程。
3.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选择方案的基本方法2.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选择方案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如“如何选择旅游线路”。
让学生思考如何从多个方案中做出最优选择,引发学生对选择方案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选择方案的基本方法,如比较法、优选法等。
通过PPT展示案例,让学生了解选择方案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选择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选择方案过程和结果。
让学生互相评价,总结经验。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将选择方案的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如学习、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