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锻炼(20200706182225)
腰突康复训练动作

腰突康复训练动作腰突康复训练动作介绍腰椎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通常会导致腰部疼痛、麻木、僵硬等不适感。
而腰突康复训练动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减轻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腰突康复训练动作。
1.仰卧起坐仰卧起坐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可以帮助加强和稳定腹肌群,并且可以改善腹肌和背部肌肉之间的平衡。
对于患有腰椎突出的人来说,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减轻压力,缓解症状。
执行方法:1)平躺在地上,双手放在耳旁。
2)屈膝使双脚贴地,然后用力收缩腹部肌肉并抬起上身。
3)保持姿势2-3秒钟,然后缓慢下降回到起始位置。
4)重复10-15次为一组,可以做2-3组。
2.桥式桥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动作,可以帮助加强臀部和腰部肌肉,并且可以改善脊柱的稳定性。
对于患有腰椎突出的人来说,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减轻压力,缓解症状。
执行方法:1)平躺在地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2)屈膝使双脚贴地,然后用力收缩臀部肌肉并抬起臀部。
3)保持姿势2-3秒钟,然后缓慢下降回到起始位置。
4)重复10-15次为一组,可以做2-3组。
3.侧卧抬腿侧卧抬腿是一种针对臀部和外侧髋部肌肉的训练动作。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加强髋关节周围的肌肉群,并且可以改善髋关节的稳定性。
对于患有腰椎突出的人来说,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减轻压力,缓解症状。
执行方法:1)侧卧在地上,将上腿弯曲并放在下腿上。
2)用力收缩臀部肌肉并抬起下腿。
3)保持姿势2-3秒钟,然后缓慢下降回到起始位置。
4)重复10-15次为一组,可以做2-3组,然后换另一侧进行训练。
4.单腿平衡单腿平衡是一种针对小腿和髋部肌肉的训练动作。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加强髋关节周围的肌肉群,并且可以改善髋关节的稳定性。
对于患有腰椎突出的人来说,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减轻压力,缓解症状。
执行方法:1)站立在地上,将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2)将一个脚抬起来,并用另一个脚支撑身体重量。
3)保持姿势10-15秒钟,然后换另一个脚进行训练。
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指导

椎间盘突出康复指导功能锻炼:1、术后第一天行直腿抬高训练具体方法:取仰卧位,腿伸直,两手自然放于体侧,主动或被动的直腿抬举,双下肢交替联系,每日三次,每次30—60分钟。
2、术后一周开始进行腰背部肌肉锻炼。
3、术后3个月,知道正确上下床动作:下床时俯卧位移向床缘,双腿站于地面,上肢将身体撑起,慢慢站立,上床时动作相反。
4、纠正生活不良姿势与习惯;如久坐久站,弯腰拾物等。
出院指导:1、卧床6—8周,卧床期间每天坚持进行腰背肌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2、行走和外出时需要佩戴腰围。
3、纠正病人的不良姿势,拾物时应屈膝位下蹲,不能从仰卧位直接起床等,加强自我防护。
4、2个月内不弯腰,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饮食起居保持规律性。
5、饮食上注意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食物。
6、出院一个月、3个月、半年定期来院复查。
踝关节骨折非手术治疗康复计划一期(0—4周)1、主动活动足趾。
2、股四头肌收缩练习。
每组20次,休息一分钟后,开始第2组,持续2—4组,直到感觉疲劳为止。
每天2—3次。
还可行直腿抬高练习,向上的直腿抬高,使股四头肌收缩。
向内、外的抬腿,使内手机和外展肌得到锻炼。
每组20次,休息1分钟后,开始第二组,持续2—4组。
每天2—3次。
3、患肢免负重拄拐行走。
4、膝关节伸屈练习。
每次5—20分钟,每天1—2次。
二期(4—6周)1、根据病情,4周练习活动时,可取下石膏,其他时间仍需石膏固定。
2、使用温水泡脚。
3、轻柔的练习踝关节内外翻和旋转活动。
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
4、根据患者疼痛和肿胀程度,逐渐加大踝关节活动。
三期(6—8周)1、踝关节负重。
2、抗助力踝关节活动练习。
如抗助力背伸、跖屈、内外翻。
每组动作30次,休息30秒后开始第2组,连续2—4组,每日2—3次。
3、踝关节和下肢肌力练习。
半蹲练习提踵练习上下台阶练习4、保护下完全下蹲,充分恢复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和跟腱柔韧度。
每次3—5分钟,每日2—3次。
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训练

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训练腰椎间盘手术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但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样重要。
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恢复患者的脊柱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1. 术后康复训练的时间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训练应该在手术后尽早开始,一般在手术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开始。
术后康复训练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要2-3个月,但也有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2. 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训练:包括平衡练习、腰部肌肉锻炼、伸展以及步态训练等。
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预防再次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2) 功能训练: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训练,如坐起、起立、上下楼梯等。
这些训练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能力。
(3) 按摩理疗:按摩理疗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僵硬,减轻疼痛。
(4) 热敷和冷敷:热敷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冷敷则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5)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电疗、超声波治疗等,能够加速组织修复和恢复患者的肌肉功能。
3. 术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术后康复训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康复训练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进行。
(2) 康复训练应该循序渐进,不可过度运动,以免引起新的损伤。
(3) 康复训练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4) 康复训练应该坚持不懈,不可懈怠或中途放弃。
4. 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康复训练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复发率。
腰椎间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
只有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才能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锻炼以及出院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锻炼以及出院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骶核组织突出刺激与压迫神经根而引起得一种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同时可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得感觉、运动与反射得改变。
临床常采用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方法:绝对卧床,骨盆牵引,推拿按摩,理疗,硬膜外封闭;手术治疗方法:开窗髓核摘除术。
术后功能锻炼程序第一阶段:(共3-5天)①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及下肢屈伸运动:防止神经根粘连,初次由30°开始,保持时间由15秒开始逐渐增加,10次/组,2-3组/天。
②踝关节背伸背屈运动:每个动作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3-4组/天。
第二阶段:(主要做腰背肌锻炼)①5点支撑法:(术后5-7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头,双脚,双肘5点支撑,将臀部抬起,臀部尽量抬高。
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②3点支撑法:(术后7-9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头、双脚3点支撑,将臀部撑起,臀部尽量抬高。
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 -3组/天。
③4点支撑法:即拱桥支撑法(术后9-10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双手、双脚将身体全部撑起,呈拱桥状。
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④飞燕点水法:(术后10-15天)俯卧与硬板床上,头,双上肢,双下肢后伸,腹部接触床得面积尽量小,呈飞燕状。
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注意:严重腰椎骨折属于不稳定型骨折,应适当进行腰背肌锻炼,使骨折获得一定程度得复位,最后用腰围等支具下床活动)第三阶段:(术后30天开始)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腰围,避免活动时造成脊柱扭曲。
选择腰围与患者得体型相应,一般上至上肋弓,下至髂嵴下,不宜过紧。
在佩带腰围情况下练习下床活动,站立练习法,即站立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于腰部,挺胸凸腹,使腰背肌收缩。
行走时姿势正确,抬头挺胸收腹,坐位时必须端正,不要弯腰。
出院指导①出院后继续院内所学得锻炼内容,选择性实施,次数时间取决于具体情况,运动量循序渐进,运动中有一定间歇,避免腰部过度劳累。
腰间盘突出康复训练方法

腰间盘突出康复训练方法
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康复训练是恢复腰椎功能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腰间盘突出康复训练方法:
1. 腰部伸展运动:患者俯卧,双肘支撑身体,缓慢抬起上半身,保持数秒钟后放下。
重复10次。
2. 腹式呼吸法:患者仰卧,双手放在腹部,深吸气时让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
每次练习10分钟。
3. 桥式运动:患者仰卧,双脚并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慢慢抬起臀部,保持数秒钟后放下。
重复10次。
4. 单腿平衡训练:患者站立,将一只脚抬起,保持平衡10秒钟后放下。
换另一只脚进行同样的训练。
每只脚重复5次。
5. 游泳:游泳是一种非常适合腰间盘突出患者的运动方式,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
以上康复训练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选择,建议在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等因素对腰椎造成的影响。
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腰椎间盘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腰痛和神经根症状的方法。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介绍一些腰椎间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1. 正确的站姿和行走姿势
手术后,患者需要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走动。
当需要站立或走动时,应尽量保持腰部挺直,避免弯曲腰部。
在行走时,步伐应轻缓,脚跟着地,脚尖推出,步幅适中。
这些方法有助于减少对腰部的压力,缓解疼痛。
2. 轻度活动
在康复期,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加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3.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康复方式,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理疗等。
这些治疗方式可以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紧张和炎症,促进组织修复。
4. 腰部牵拉
腰部牵拉是一种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恢复椎间盘的高度和间隔。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腰部牵拉,或者使用一些简单的牵拉器进行自我牵拉。
5. 预防复发
手术后的康复并不意味着病情已经完全恢复。
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保持适当的体重、正确的运动方式等。
同时,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和检查,以及遵循医生的建议,可以有效预防复发。
总之,腰椎间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正确的站姿和行走姿势、轻度活动、物理治疗、腰部牵拉和预防复发等。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遵循合理的康复计划,才能更好地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的恢复期锻炼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恢复期锻炼方法本文导读:腰椎间盘突出经治疗处于恢复期的时候,要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这样才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并防止腰椎间盘突出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期的锻炼(1)五点式仰卧,两下肢伸直,两脚后跟、两肘几头后部着地,尽力挺胸3-5秒,重复10次。
(2)半桥式仰卧,两腿弯曲90°,两上肢自然放松伸直,然后将髋、背抬起5-10秒,重复10次。
(3)飞燕式俯卧,两下肢及上肢伸直并连头部同时抬起3-5秒,重复5次。
(4)下蹲式站立,两上肢自然放松或两手抱住头后部,然后下蹲3-5秒,再站立,重复5次。
(5)弯腰式站立,双手叉腰,向下弯腰,最大程度为90°,重复20次。
(6)后伸式站立,双手叉腰,做腰背后伸,重复10次。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一、体转运动;两脚站立同肩宽,大小臂屈曲于胸前,小臂朝上的同时肘部上沉,双掌心相对。
以腰为轴,先向作转体运动,怀远后再向右。
反复12次,可以适当加大力度。
二、下腰和后伸:站立,两腿分开约肩宽,足尖向内。
弹动性地向前弯腰,使手触地。
然后复位再向后伸腰,也要弹动性地后伸到最大量。
反复五至十次这种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病情好转后加大动作幅度,注意循序渐进。
三、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之弯腰、转腰锻炼法。
它包括前后大弯腰、左右侧弯腰、左右转腰等锻炼,每日早、晚各做1次。
按中等速度、稍用力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循序渐进。
四、仰卧起坐法:患者端坐在床上,双膝伸直,双臂平伸在胸前,与床面平行,吸气同时腹部做收缩动作,然后向身体前方弯腰,尽力使双手触摸双脚,维持3~5秒钟后慢慢呼气,放松并回复初始位置。
然后再将右臂放在身后,左臂伸直,弯腰让左手触摸右膝关节,重复做5~10次。
在做这项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时,要注意自身的状况来做。
五、压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
这项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相对简单,最好能坚持。
椎间盘突出手术后恢复期的功能锻炼

腰椎间盘患者恢复期的功能锻炼
恢复期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脊柱功能,包括脊柱的柔韧性和稳定性。
后者主要有恢复腰背肌肌力及改善腰椎曲度来保证,从而改善脊柱稳定性。
巩固疗效。
防止症状复发。
一,脊柱柔韧性练习:宜取坐位保持骨盆不动,放松腰背肌做腰屈,伸,左右侧弯急以及左右旋转运动。
运动速度
平稳缓慢,幅度逐渐增大,避免引起疼痛感受。
二,腰背肌训练
(1)挺胸:仰卧位,双肘支撑床面,抬起胸部和肩部
(2)半桥:仰卧位,双腿屈曲,抬起屁股,同时挺胸挺腰犹如“半桥”
(3)俯卧撑:俯卧位,用双手支撑床面,先抬起头,然后上身和头部抬起,并使头抬起后伸。
(4)飞燕:俯卧位,双手和上臂后伸,躯干和下肢都同时用力后伸,两膝伸直,使之成为反弓
上述每个动作重复5-20次不等,开始时重复次数宜少,以后慢慢增加。
三腹肌训练
(1)抬头:仰卧位,双上肢平伸,上身和头部尽量抬起
(2)下肢抬起:仰卧位,下肢并拢,抬起双下肢离开床面以上姿势维持4-10秒,重复2-8次不等。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普遍存在腰背肌和腹肌的减弱,影响了腰
椎的稳定性,是腰痛迁延难愈的原因之一。
因此,重视肌肉锻炼是预防腰痛的重要方法。
这种练习最好每天进行,至少坚持3个月,以后适当进行巩固性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