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海洋药用生物第1节海洋微生物
海洋生物资源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海洋生物资源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海洋生物资源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海藻、海洋微生物、海洋植物等,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被广泛用于药物研发和生产。
本文将探讨海洋生物资源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海洋生物资源中,海藻是一类常见而重要的资源。
海藻富含多糖、蛋白质、脂肪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
其中,海藻多糖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降血脂等作用。
许多药物研发中都离不开海藻多糖的应用,如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等。
此外,海藻中的褐藻酸、海藻素等化合物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除了海藻,海洋微生物也是生物制药领域的重要资源。
海洋微生物具有庞大的物种多样性,其中包括各类细菌、真菌、古菌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菌、抗肿瘤、抗病毒等。
通过对海洋微生物的筛选和分离,科研人员已经发现了许多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活性物质,为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除了海藻和海洋微生物,海洋植物也是生物制药领域的重要来源。
海洋植物种类繁多,包括红藻、绿藻、褐藻等,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
其中,海洋植物中的褐藻素、螺旋藻素等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药物中,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海洋植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通过提取、纯化和合成等技术手段,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和生产,为人类健康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总的来说,海洋生物资源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为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海洋生物资源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为人类健康和医疗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未来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为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
海洋生物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鱼油
鱼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 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药用价值, 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药品中。
软体动物滋补品
软体动物如牡蛎被用作补肾壮阳、 强筋健骨的滋补品,对提高性功能 和免疫力有一定的帮助。
02 海洋生物的营养价值
海洋生物的蛋白质来源
鱼类
鱼类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如赖氨 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等,有助于 维持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海洋生物的药用和营养价值研究前景
随着人们对海洋生物的深入了解和研 究的不断深入,海洋生物的药用和营 养价值将得到更广泛的发掘和应用。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 海洋生物的药用和营养价值将有望为 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未来,海洋生物的药用和营养价值研 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和联合创新, 推动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 展。
03 海洋生物的药用和营养价 值研究现状
海洋生物的药用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如生物碱、皂甙、多糖等,具有抗炎、抗肿瘤、抗 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
近年来,随着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的发现和分离,越来越多的海洋药物进入临床试验 阶段,为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海洋生物的药用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化学、生物学、药理学等,需要跨学 科合作和深入研究。
04 保护海洋生物,维护人类 健康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01
海洋生态系统平衡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有助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
障人类生存和发展。
02
海洋生物多样性
海洋中生活着数以万计的生物种类,这些生物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和进
海洋药物ppt课件

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调节免疫 应答等机制发挥抗炎作用。
抗氧化作用
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和DNA免 受氧化损伤。
其他作用
包括降血糖、降血脂、抗凝血等多 种药理作用。
03
海洋药物制剂与临床应用
海洋药物制剂类型及特点
海洋药物制剂类型
包括海洋中药、海洋西药、海洋生物 制品等,涵盖了片剂、胶囊、注射液、 外用制剂等多种形式。
海洋药物ppt课件
目录
• 海洋药物概述 • 海洋生物活性成分 • 海洋药物制剂与临床应用 • 海洋药物产业发展与挑战
目录
• 海洋药物研究方法与技术 • 海洋药物未来展望与前景
01
海洋药物概述
海洋药物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
特点
海洋药物是指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具有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或经过化 学合成的药物。
水提法
适用于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如多糖、蛋 白质等。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性,高效、环保地 提取海洋生物活性成分。
有机溶剂提取法
适用于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如脂肪酸、 萜类等。
酶解法
利用酶解作用破坏细胞壁,释放细胞内 活性成分。
海洋生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
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 细胞凋亡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促进人类健康事业发展 海洋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了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为全 人类的健康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
拓展药物来源 海洋药物拓展了药物来源,为开发新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性。同时,海洋药物的独特作用机制也为药物研发提供了 新的思路。
THANKS
创新药物研发平台建设 建立海洋药物创新药物研发平台,集成药物发现、 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等关键技术,加速海洋药 物的研发进程。
海洋药用生物资源

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引言海洋药用生物资源是指在海洋环境中存在的具有药用价值的生物物质。
由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具有丰富的种类和潜在的药用价值。
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开发出新型的药物,还能够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的分类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可以根据其来源和性质进行分类。
来源海洋药用生物资源主要来源于海洋生物体,例如海洋植物、海洋动物以及海洋微生物等。
海洋植物海洋植物是指在海洋环境中存在的具有植物形态的生物。
海洋植物包括海藻、海草等。
这些海洋植物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药用价值。
海洋动物海洋动物是指在海洋环境中存在的具有动物形态的生物。
海洋动物包括海葵、海绵、海星、海参等。
这些海洋动物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癌等药物作用。
海洋微生物海洋微生物是指在海洋环境中存在的微小生物。
海洋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
这些海洋微生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感染、抗菌、抗病毒等药物作用。
性质海洋药用生物资源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天然产物和改良产物。
天然产物天然产物是指直接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药物。
这些天然产物具有较低的毒性、较高的药效,是目前药物研究和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
改良产物改良产物是指通过改良天然产物的结构和性质而获得的药物。
改良产物可以提高药物的药效以及减少毒副作用,具有更大的可利用潜力。
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
采集和提取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的采集是获取药用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关键步骤。
采集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海洋生物进行选择,包括潜水、网捕、船载等。
提取则是将采集到的生物材料进行处理,提取出活性成分。
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分析药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质谱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海洋药用生物资源中的活性成分,从而为药物研发提供指导。
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及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及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不断关注,为了更好地挖掘自然资源的价值,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许多海洋生物具有药用价值,它们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疾病治疗方案,还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态特征与生命规律,为未来的海洋保护和利用提供帮助。
本文将介绍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和研究进展。
一、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具有很大的潜力,这些海洋生物可以提供各种药物、制剂、营养保健品以及化妆品等。
其中,海洋生物所含的天然化合物是最主要的物质。
1. 海洋植物不同种类的海藻和海藻类植物可被用来制备许多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多糖类物质,如海藻酸及其衍生物、海鞘多糖、绿藻莽草酸、海藻素以及锶/钾硫酸硫酸多糖。
2. 海洋动物深海中的动物是海洋生物中最有价值的群体之一,其有效化学物质主要来源于海绵、海洋螺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一些在海洋生物中广泛存在的生物碱和酸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天然产物,如链霉菌素、昆阿酸、丝裂霉素、卡马西平、阿福霉素和紫杉醇等。
3. 海洋微生物海洋微生物是海洋生物中非常小但却有着重要地位的其中一种生物群体,其存在范围十分广泛,从泥浆中的细菌到深海底层的微生物都可以被用来制备天然药物。
海洋微生物分生产牛磺酸、均海磷酸、七邻菌素、海洋硫酸酯、黄铜海绵酸、韭洲素等成分。
二、海洋生物的研究进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海洋生物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海洋生物的来源、结构、活性以及药用价值等方面。
1. 海洋生物的来源和收集海洋生物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海域,其来源多种多样,一般可归为深海、中层水体、海岸带等。
海洋生物的收集、分离和提取也是药用价值评估的重要环节之一。
目前,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自动化设备和AI等技术手段可大大提高样品的质量和处理效率。
2. 海洋生物的结构和活性研究海洋生物的结构分析是药用价值研究的核心。
海洋生物分子结构学分析技术主要采用核磁共振(NMR)、X射线衍射(XRD)、质谱分析等手段。
海洋生物医学海洋中的药物之源

海洋生物医学海洋中的药物之源海洋生物医学:海洋中的药物之源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最丰富的自然资源之一。
尽管我们对陆地上的生物有相当详细的了解,但是对海洋中的生物,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和大型海洋生物,了解仍然有限。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目光投向了海洋中的生物,探索其中可能蕴藏的药物之源。
这些来自海洋的药物可能成为未来医学领域的重要突破点,为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改变。
1. 海洋中的微生物:小生物,大药物潜力微生物是海洋中最丰富的生物类群之一。
例如,海洋中的细菌、真菌、藻类等微生物都拥有极高的多样性和数量。
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具有潜在药物活性的化合物。
1.1 海洋细菌:海底的生命宝库海洋中的细菌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它们广泛分布于各个海域,从浅海到深海,都有大量的细菌存在。
科学家们发现,海洋细菌产生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炎等作用。
举例来说,一种被称为嗜盐细菌的微生物被发现能够产生一种叫做坎昔力的化合物。
坎昔力具有很强的抗生物活性,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具有杀菌作用,甚至对耐药菌株也表现出抗性。
这种细菌是生活在高盐度海洋环境中的特殊微生物,它们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正在被科学家们研究利用。
1.2 海洋真菌:未被开发的宝藏与陆地上的真菌相比,海洋真菌的物种和数量都相对较少。
然而,尽管如此,海洋真菌却被发现具有许多潜在的药物活性。
海洋真菌制备的化合物在抗真菌、抗肿瘤等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例如,一种被称为新地霉素的海洋真菌产生的化合物被证明对一些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具有很强的杀菌活性。
这种化合物在实验室内的抗菌评估中表现出了与常规抗生素相似甚至更好的活性。
这个发现为抗生素耐药性的挑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途径。
2. 海洋大型生物:海底奇迹的宝藏除了微生物,海洋中的大型生物也被证明拥有丰富的药物潜力。
海洋中的许多生物,如海绵、珊瑚、海螺、海藻等,都被发现含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用于抗癌、抗病毒、抗炎和抗菌等领域。
海洋微生物药用价值

姓名:孙睿班级:海洋C081 学号:086307 海洋微生物药用价值研究进展摘要:海洋微生物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所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的特异性,决定了海洋微生物作为新药物产生菌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综述了近年来从海洋中筛选具有药用价值微生物研究进展,并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海洋;海洋微生物;药用价值引言:海洋中蕴藏着约5亿种生物,是人类丰富的药源生物资源。
海洋微生物产生了大量不同于陆生生物的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可以作为重要的海洋药物资源。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类寿命的延长,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老年性痴呆症等疾病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艾滋病、玛尔堡病毒病和伊博拉出血热等新的疾病又不断出现,仅病毒世界上平均每年就新增2~3种。
人类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特效的药物来治疗这些疾病,于是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海洋。
正文:1海洋微生物是开发新型医药品的新资源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人类已利用陆栖微生物研制开发了数以干计的药物,但仍有不少疾病被视为绝症,再加上每年不断出现的新病毒,对陆栖微生物的研究已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需求。
于是利用海洋微生物开发研制新型的药物,尤其是抗癌、抗肿瘤等药物成了迫切的需要。
海洋的特殊环境如高压、低营养、低温(特别是深海)、无光照以及局部的高温和高盐等,造成了海洋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美国海洋生物实验室米切尔・索根研究表明,海洋微生物种类多达1000万种以上。
而目前所研究和鉴别过的海洋微生物还不到海洋微生物总量的5%。
日本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发现,约27%的海洋微生物具有抗菌活性。
由于海洋微生物具有独特的代谢途径和遗传背景,故可产生出不同结构和功能的天然活性物质。
所以为寻找能解决目前疑难杂症的药物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微生物工业化生产新药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
2.筛选具有药用价值的海洋微生物研究2.1海洋微生物研究的特点截止目前为止,对海洋微生物的研究已进行了数十年,并取得了累累硕果。
海洋药物

三、几种重要的海洋药物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海洋药物 具有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的海洋药物 具有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的海洋药物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海洋药物 具有抗菌作用的海洋药物 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海洋新药
1、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海洋药物
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主要是:(1)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 和微管聚合;(2)调节蛋白激酶C合成;(3)抑制蛋白 质合成;(4)增强机体自身防御体系;(5)抑制肿瘤新 生血管形成。
80 年代后期,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生物工 程技术,使海洋药物的广泛开发成为可能。对海洋药 物的研究与开发获得不少具有突破性的成果,已从海 葵、海绵、腔肠动物、被囊动物、棘皮动物和微生物 体内分离得到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镇痛、抗炎、 抗肿瘤和心血管等生物活性的多种新型化合物。
如从海蛤提取的蛤素 (mercenene) 有很好的抗癌作 用;存在于海鞘中的膜海鞘素 (didemnin) 为强的抗 肿瘤、免疫抑制剂;
由于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复杂的 海洋生物微量活性成分得以快速地分离和鉴定。
新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术的 研究与应用,进一步促进了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 发。
海洋药物这一新生领域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
国内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海洋药物的国家。
写成于公元一世纪的《神农本草经》中收载 海洋药物约为10种。
2、具有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的海洋药物
我国已有多种海洋抗心血管疾病药物投入临 床或使用,如藻酸双酯钠(PSS)、血海灵、 甘糖酯和D-聚甘酯、鱼肝油酸钠、海星胶 代血浆、褐藻淀粉硫酸酯、褐藻酸钠、紫菜 多糖、甘露醇烟酸酯、甲壳质及其衍生物、 珍珠母注射液、鱼油多烯酯等药物。
3、具有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的海洋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抗菌物质。
• 所产生的抗菌物质包括2个部分:
下页
• 一部分是脂溶性的抗革蓝阳性细菌的物质;
• 一部分是水溶性的广谱的抗生素。
• 后者经分离、纯化和鉴定,是一种新型的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称为丁醚苷菌素。 • 对许多能产生钝化酶的细菌,具有强的抑制作用。 • 过去报道,丁醚苷菌素是由环状芽孢杆菌产生的,而由海 洋微生物产生还是首次报道。
嗜盐性
GO
• 嗜盐性-海洋微生物最普遍的特点 • 真正的海洋微生物的生长必需海水 • 海水中富含各种无机盐类和微量元素 • 钠为海洋微生物生长与代谢所必需 • 钾、镁、钙、磷、硫或其他微量元素也是某些海洋微生 物生长所必需的
嗜冷性
GO
• 90%海洋环境的温度都在5℃以下,多数海洋微生物的生
长要求较低的温度,超过37℃就停止生长或死亡。
• 从所做的极有限的海洋菌株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中,屡次
获得新种或新的亚种,说明海洋的确是微生物新种属的
“聚宝盆”。
GO
2.海洋是独特生态系统工程的微生物的生存繁衍地
• 海洋是地球上早期生命的诞生地,环境独特,包罗了高 压、低营养、低温、无光照,以及局部高温、高盐,等, 所谓生命极限的环境。 • 从海洋分离到许许多多能生存繁衍于独持生态系统的新 的嗜压微生物、嗜热微生物、嗜盐微生物、嗜碱微生物 等。
下页
• 这些微生物都具有在特定的极端环境条件下生存繁衍 的能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理机能,与常见的微生物很 不一样,大部分是前所未见的新种属。 • 这类微生物的分离研究刚刚起步,这类特殊生态系统 中的生物已经引起药物开发研究者的重视。
下页
• 从福建泉州湾海泥中分离到一株嗜碱的海洋链霉菌2B,
有强的耐盐能力,特别能在pH 10的培养基里生长并
下页
• 海洋是独特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的重要聚集地;
• 这类微生物的分离研究才步,已显示极大的潜力并
GO
• 海水中的营养物质虽然稀薄,但海洋环境中各种固体表面或
不同性质的界面上吸附、积聚着较丰富的营养物。
• 多数海洋细菌都具运动能力。某些细菌还具有沿着某种化合
物浓度梯度移动的能力,称为趋化性。
• 某些专门附着于海洋植物体表而生长的细菌称为植物附生细 菌。海洋微生物附着在海洋中生物和非生物固体的表面,形 成薄膜,为其他生物的附着造成条件,从而形成特定的附着 生物区系。
2. 颉颃作用消灭陆源致病菌;
3. 巨大的分解潜能几乎可以净化各种类型的污染; 4. 提供新抗生素以及其他生物资源; 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海洋微生物日益受到重视。
下页
• 海洋微生物的特性 • 海洋细菌的分布特点
GO
• 海洋微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作用
海洋微生物的特性
• 海洋环境以高盐、高压、低温、稀营养为特征。 • 长期适应复杂的海洋环境而生存,有其独具的特性: 嗜盐性、嗜冷性 、嗜压性、低营养性、趋化性与附 着生长、多形性、发光性
下页
• 长期生长繁衍于海洋的链霉菌、小单孢菌和诺卡氏放
线菌,即使有一部分从经典的分类意义上与一些陆栖
微生物菌属十分相似,但由于适应了海洋环境,既显
示出一系列特殊的生理性状(如耐盐和液化琼脂等),
也具备有不同的遗传背景,将倾向于构成新的亚种。
下页
• 从厦门鼓浪屿海区的海底泥样中分离到一株海洋链霉菌株,
• 分解有机含氮化合物者有分解明胶、鱼蛋白、蛋白胨、多 肽、氨基酸、含硫蛋白质以及尿素等的微生物; • 利用碳水化合物类者有主要利用各种糖类、淀粉、纤维素、 琼脂、褐藻酸、几丁质以及木质素等的微生物。 • 降解烃类化合物以及利用芬香化合物如酚等的微生物。
下页
• 海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终极产物,如氨、硝酸盐、磷 酸盐以及二氧化碳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为海洋植物提供主要 营养。 • 微生物在海洋无机营养再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以海洋水体为正常栖居环境的一切微生物 • 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 作为分解者,促进物质循环; • 海洋沉积成岩及海底成油成气,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化能自养菌则是深海生物群落中的生产者。
下页
海洋微生物
1. 污损水工构筑物,在特定条件下的代谢产物,如氨、 硫化氢,毒化养殖环境,造成养殖业损失;
下页
• 微生物代谢的中间产物,如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
或毒素等,是促进或限制某些海洋生物生存与生长的
因素。
• 某些浮游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营养关
系。如细菌为浮游植物提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浮游
植物分泌乙醇酸等物质作为某些细菌的能源与碳源。
下页
• 海洋微生物富变异性,能参与降解各种海洋污染物或毒物, 有助于海水的自净化和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下页
• 从暂时或局部的效果来看,其活动结果可能是利弊兼有; • 但从长远或全局的效果来看,微生物的活动始终是海洋生 态系统发展过程中最积极的一环。
下页
• 海洋微生物多数是分解者 • 部分是生产者 • 具有双重的重要性 • 微生物参与海洋物质分解和转化的全过程。
下页
海洋中分解有机物质的代表性菌群:
这在食物链上有助于初级或高层次的生物生产。
下页
• 在海洋动植物体表或动物消化道内,形成特异的微生物区 系,弧菌等是海洋动物消化道中常见的细菌 • 分解几丁质的微生物往往是肉食性海洋动物消化道中微生 物区系的成员。 • 某些真菌、酵母和利用各种多糖类的细菌常是某些海藻体
上的优势菌群。
• 船蛆与细菌(德氏腺)
GO
• 海水中营养物质比较稀薄,部分海洋细菌要求在营养贫乏 • 在营养较丰富的培养基上,有的细菌于第1次形成菌落后即 迅速死亡,有的则根本不能形成菌落。 • 海洋细菌在形成菌落过程中,自身代谢产物积聚过甚而中 毒致死。
• 这种现象说明常规的平板法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分离海洋
微生物方法。
趋化性与附着生长
下页
• 海洋化能自养细菌通过对氨、亚硝酸盐、甲烷、分子氢和 硫化氢的氧化过程取得能量而增殖。
• 深海热泉的特殊生态系中,硫细菌利用硫化氢作为能源而
增殖;
• 深海底部,硫细菌负担了全部初级生产;
下页
• 另一些海洋细菌则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
• 不论异养或自养微生物,其自身的增殖都为海洋原生
动物、浮游动物以及底栖动物等提供直接的营养源。
下页
• 近海微生物有可能来自陆地,但由于长期适应海洋的 环境,至少它们必须要有适应水环境、液化琼脂和耐 盐能力。 • 从而倾向于形成新种属。
下页
调查表明
• 近海区,海洋微生物与陆栖微生物相似,链霉菌占优势; • 深海区,过渡到以小单孢菌和诺卡氏放线菌占优势; • 水深6000m的深海区,只有嗜压的假单孢菌才能生长。
下页
• 浅海微生物一般只忍耐较低的压力; • 深海嗜压细菌则具有在高压环境下生长的能力,能在 高压环境中保持其酶系统的稳定性。
• 研究嗜压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必需借助高压培养器来维
持特定的压力。
• 严格依赖高压而存活的深海嗜压细菌,由于研究手段
的限制,难于获得纯培养菌株。
上页
低营养性
的培养基上生长。
• 能在 0℃生长,或其最适生长温度低于20℃的微生物,称
为嗜冷微生物。
• 嗜冷菌主要分布于极地、深海或高纬度的海域中。细胞膜
构造、酶活力等具有适应低温的特点。
嗜压性
GO
• 水深增加10m,静水压力递增1个标准大气压 • 海洋最深处的静水压力可超过1000大气压 • 56%以上的海洋环境处在100-1100大气压的压力之中 • 嗜压性-是深海微生物独有的特性
GO
2.海洋微生物--新药开发的重要资源
• 半个多世纪以来,陆栖微生物已成为像抗生素、酶抑制剂等 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资源,形成了辉煌的抗生素时代。
• 种种原因,特别是研究方法创新的滞后和筛选模型陈旧,结
果寻找到新种属的微生物或有特殊机能性状的微生物的几率
大幅度地降低。
• 与之相关联的,开发出新型的药物的几率也大幅度地下降。
下页
真菌
• 海洋真菌多集中分布于近岸海域的各种基底上,按其
栖住对象可分为寄生于动植物、附着生长于藻类和栖
住于木质或其他海洋基底上等类群;
• 某些真菌是热带红树林上的特殊菌群;
• 某些藻类与菌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营养供需关系,称 为藻菌半共生关系。
下页
酵母菌
• 大洋海水中酵母菌密度为每升 5-10个; • 近岸海水中可达每升几百至几千个; • 海洋酵母菌主要分布于新鲜或腐烂的海洋动植物体上; • 海洋酵母菌多数来源于陆地; • 只有少数种被认为是海洋种。
区分布现象主要决定于海水中有机物质的分布状况。
• 赤潮之后往往伴随着细菌数量增长的高峰。
• 利用微生物分布状况,可以指示不同水团或温跃层界
面处有机物质积聚的特点,进而分析水团来源或转移
的规律。
下页
细菌
• 海水中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优势,常见的有假单胞 菌属等10余个属。 • 海底沉积土中则以革兰氏阳性菌偏多。芽胞杆菌属是大陆 架沉积土中最常见的属。
多形性
GO
• 同一株细菌纯培养中,可以同时观察到多种形态,如球
形、椭圆形、大小长短不一的杆状或各种不规则形态的
细胞;
• 这种多形现象在海洋革兰氏阴性杆菌中表现尤为普遍。
• 这种特性是微生物长期适应复杂海洋环境的产物。
发光性
GO
• 海洋细菌中有少数几个属表现发光特性; • 发光细菌通常从海水或鱼产品上分离到; • 细菌发光现象对理化因子反应敏感,利用发光细菌作 为检验水域污染状况的指示菌。
GO
海洋微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作用
• 海洋--世界上最庞大的恒化器,承受巨大的冲击(如 污染)而仍保持其生命力和生产力; • 微生物在其中是不可缺少的活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