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与整车匹配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第八章发动机与整车性能匹配

第八章发动机与整车性能匹配
3) 汽车百公里油耗:
q100 100B f va
B Pe be / 1000
Pe pmeiVs n / 30
q100
Pe be iVs ik i0 pmebe 0.00884 10 f va f r
4)传动效率及传动损失
Pe PT 100% Pe
Pe : E/G输出功率;P T : 传动系统内部功率损失
r
=0.5~0.6,道路附着系数,N:驱动轮垂直反力。
③ 根据最低稳定车速确定第一档速比: 越野车 松软路面上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最低车速amin
0.377n min r iI v a min i0 i
4)变速器各档传动比的确定 变速器最高档和最低档确定后,中间各档位初步 可按几何级数公比法确定: 几何公比,挡位数k
第八章 发动机与整车性能匹配
§8-1 汽车动力传动装置及主要参数的确定 §8-2 汽车行驶基本原理及特性 §8-3 发动机与传动装置性能匹配 §8-4 整车性能的改进途径
整车匹配的必要性:
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E/G性能
E/G性能好≠汽车性能就好;
汽车性能:POWER TRAIN 匹配的结果。
1
确定主减速比时,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① 满足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② 相啮合齿轮的齿数间没有公约数,保证主、从 动齿轮各齿之间都能正常啮合,起到自动磨合作 用; ③大小齿轮的齿数之和>40。保证重合系数和轮齿 的抗弯强度。 对轿车,一般小齿轮齿数Z1≥9;货车Z1≥6
5)差速器:汽车转弯时,左右轮转弯半径不同 旋转速度不同。差动装置就是适应这种左右车轮的 转速差同时向车轮传递动力。
1:主动叉所在平面与主从

发动机与整车匹配(冷却系统)

发动机与整车匹配(冷却系统)
题目
发动机冷却系统与整车匹配
组员
时间
2017.4.20
1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研究
01 02
03 04
匹配总体步骤
冷却系匹配重要性
冷却系统结构
冷却系统开发
2


3

再好的发动机,如果整车匹配的 不好,也不会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因此,只有做好发动机整车匹配, 才会使发动机全面发挥作用。

4
现代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客户 对各种配置、附件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通过 多年来对发动机系统整车匹配工作的积累, 工程技术人员对发动机整车匹配有了较高的 认识和理解。
9
冷却系统匹配的重要性
冷却系统是整车中 非常重要的一个系 统,将发动机工作 中产生的热量及时 散发到外界,使发 动机不至于过热, 发动机工作的温度,发动机才能发 挥出最佳性能,寿 命才最长
为了使发动机工作在最适合的温 度范围内,需要使冷却系统同发动机 达到最佳的匹配状态,即不使发动机 过热,也不至于过冷。
根据一般经验,膨胀箱 是安装在位置最低液位 处,应该超过散热器加 水口,保证散热器真空 阀正常开启
安装要求
膨 胀 箱 性 能 确 定
25
膨胀箱性能确定
膨胀箱最低液位容量: C=E+0.25L 其中: E为膨胀箱空容量;
膨胀箱最高液位容量: H=C+6%Xsystem volume 膨胀箱总容量 Total=(5% X syetem volume+H) X 1.12
15
详细设计参数
01 02 03
详细设计参数
04 05 06
详细设计参数
冷却常数确定
冷却常数是评估其冷却 性能的主要指标,在设 计开发的时候要求实际 冷却常数不大于设计冷 却常数,这样才能满足 发动机的散热要求。

整车动力选型匹配

整车动力选型匹配

从图8—18中可知,最高挡时与发动机最 大功率相对应的车速一般等于或稍小于最 高车速。从功率平衡图上也可以分析出后 备功率的大小。当汽车在良好的水平路面 以车速等速行驶时,汽车的阻力功率为 (图8—18)。此时,驾驶员并不需要将节 气门全开而仅需维持部分开度、使发动机 的功率曲线如图中的虚线所示,以维持汽 车的等速行驶。发动机在此车速下所能发 出的最大功率为 ac ,两者之差为 ab ,称 为后备功率。在一般情况下,维持汽车等 速行驶所需的发动机功率并不大,发动机 油量调节机构位置在油量较低的位置;当 需要爬坡或加速时。驾驶员向加油方向调 整油量调节机构,使汽车的后备功率充分 发挥作用。显然,汽车的后备功率越大, 汽车的动力性能越好。
发动机先进技术:





MPI 多点燃油喷射 VVT 可变气门正时(Variable Valve Timing) TCI 增压中冷(Turbo Charged Intercooled) ETC 电子节气门(Electronic Throttle Control) CAI 可控均质燃烧 HCCI 均质压燃(Homegen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AIS 空气喷射系统(Air-assisted Injection System)
4.汽车测功机 例 转鼓试验台 优点: ①条件控制,数据准确、方便; ②不受气候条件限制; ③可测多个参数如排放; ④质量法、体积法均可。 缺点: ①空气阻力、滚动阻力是模拟的; ②惯性力也不精确; ③冷却条件不一样。
三、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计算方法
1.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1 g e , 阻力功率 P 已知:万有特性 n m ( Pf Pw ) Pg
发动机的选型匹配:

发动机系统整车匹配技术探讨

发动机系统整车匹配技术探讨

塞霎Ⅵ渊_鼹发动机系统整车匹配技术探讨郭立群1,2王登峰1(1.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2.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吉林长春130011)[摘要]汽车产品开发中,发动机系统匹配在整车匹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发动机系统整车匹配技术进行分析、归纳和探讨,总结出发动机系统匹配方法并应用到实际,对汽车产品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整车匹配发动机系统匹配中图分类号:u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91们28—02一、前畜发动机作为汽车心脏,在汽车产品开发、使用中占据重要地位。

发动机本身作为独立总成,开发人员力求可靠、安全、环保,并为此努力探索。

但是,再好的发动机,如果整车匹配的不好,也不会很好地发挥作用。

因此,只有做好发动机系统整车匹配,才能使发动机全面发挥作用。

通过多年来发动机系统籀车匹配工作积累,对发动机系统整牟匹配有了一些认识,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探讨。

=、发动机匹配整车总体步■(一)根据开发车型初步确定发动机功率、扭矩范围根据开发车型用途、使用条件、运载情况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同时考虑同类车型发展趋势、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内容,初步确定发动机功率、扭矩范围。

(二)提供发动机结构、性能参数表对于初步确定的发动机,应对其性能参数、结构参数进行全面的了解。

要求发动机生产,一家填写相关数据,根据数据内容对整车的进气、排气、冷却、供油、润滑等与发动机相关的系统进行合理匹配,使其发动机发挥最好的作用。

(三)确定发动机匹配整车的可行性1.整车动力性能分析(1)最高车速;(2)最大爬坡度;(3)起步能力;(4)最高档最大爬坡度。

2.经济性能分析.(1)特定条件下的百公里油耗;(2)常用车速条件下的百公里油耗。

3.性能开发’(1)根据发动机匹配参数要求,对试制样车进行性能开发。

对开发的产品进行试验验证,不满足性能要求的各系统要进行改进某重型开发中xxx发动机匹配的试验数据档位:9档,1892rp,大气压力:98.7kP a,风速:4.5_/s.开始试验室温:26℃进气温度增盐后温度扣冷后温废挂水温庙出水温度捧气温度机油温度迎面风温度转速℃℃℃℃℃℃℃m 36.6165.456.263267.1465.862.536.31892进气阻力增压后压力串冷后压力}气背H进水压力出水压力燃油压力回油压力扭矩kPa kPa kPa kPa kPa kPa kPa kPa h5.3134.O126.84.450.247.826.915.81374挡位:9秽(直接挡)1324r"进气温度增压后温度和冷后温废挂水温唐出水温度捧气温度机油温度卸面风温度转速℃℃℃℃℃℃℃坤-38.9129743.459963.7536.559.835.81324进气压力增压后压力申冷后压上垂气背压进水压力出水压力燃油压力同油压力扭矩弧l如kPa kPa kPa l池l如kPa N m一2.6121.2117.83.642.340.4—23.516.0I Sll(2)发动机舱内的空气流动分析要宅气顺畅,不产生涡流。

对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匹配的

对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匹配的
研究成果包括:提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动力输出匹配方法,实现了发动机动力与 车辆需求的最佳匹配,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为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匹配 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深入 研究发动机动力输出匹配的机理 和影响因素,探索更加精确和高
混合动力发动机类型与特点
串联混合动力发动机
串联混合动力发动机是将电动机和内燃机串联在一起,通过调节内燃机输出和电 动机运转来调节动力输出。其优点是排放污染低、燃油经济性好,但缺点是结构 复杂、成本较高。
并联混合动力发动机
并联混合动力发动机是将电动机和内燃机并联在一起,通过调节内燃机输出和电 动机运转来调节动力输出。其优点是输出功率大、结构简单,但缺点是燃油经济 性较差、排放污染较高。
匹配方法与流程
确定车辆行驶需求
根据车辆的用途、路况、驾驶员习惯等因素,确 定车辆行驶所需的动力需求。
调整发动机参数
通过调整发动机的供油、点火等参数,使发动机 输出的动力参数与车辆行驶需求相匹配。
ABCD
选择合适的发动机
根据车辆行驶需求和预算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发 动机型号和配置。
匹配验证
通过试车、路试等方式,验证发动机动力输出匹 配的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03
汽车发动机类型与特点
汽油发动机类型与特点
点燃式发动机
点燃式发动机是通过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产生爆炸,从而推动活塞上下运动产生 动力。其优点是输出功率大、体积小、质量轻,但缺点是燃油经济性较差,排 放污染较高。
压燃式发动机
压燃式发动机是通过压缩空气和燃油混合气产生爆炸,从而推动活塞上下运动 产生动力。其优点是燃油经济性好、排放污染较低,但缺点是体积较大、噪音 较大。

发动机与整车匹配技术要点

发动机与整车匹配技术要点
编辑课件
发动机悬置实例(C2项目)
(1) 右后

(2) 右
左后
(3)
右 左后
3点悬置
横拉杆
2点悬置
编辑课件
中横梁
4点悬置 NVH好
NVH评估
设计 1 需要非常硬的悬置来控制扭矩和侧倾。部分
载荷和怠速时,NVH不好。 悬置上承载较大,影响耐久性。
设计 2 NVH一般。 垂直方向的刚度只来自左右悬置,影响耐久
编辑课件
声音特性 - NVH
驾驶员听到和感觉到的噪音,振动,刺耳声 由以下因素组成: (1) 风噪声 (2) 路面噪声 (3) 动力系统 NVH 动力系统 NVH
顾客对振动和源自动力系统的声音的感 知。 会给顾客一种有力和省劲的感觉。 可以调到与所希望的品牌特性一致。
编辑课件
来自发动机舱的噪音
发动机噪音 变速箱噪音 进气管噪音 排气管噪音 附件噪音
编辑课件
冷却系统简图
溢流灌 水管 控温器
加热器
散热器
水管
水泵
水套
编辑课件
冷却系统
主要部件: 水泵 - 推动冷却液。 水套 - 冷却发动机缸体和缸盖。 散热器 - 将冷却液的热散到空气中。 控温器 - 控制冷却液温度。 压力盖 - 维持冷却系统内的压
(15~17psi)。 加热器 - 利用冷却液的热量供暖。 溢流罐 - 允许编冷辑课件却液的收缩和膨胀。
编辑课件
顾客听到和感觉到了什么?
静止时 - 难于启动或失速(死机)。 - 怠速太高,太低或不平稳。 - 停车熄火而引起的振动。
运动时 - 加速迟缓。 - 加速不稳(忽快忽慢)。 - 稳态时的喘振。 - 减速不稳(忽快忽慢)。
编辑课件

国三电控发动机及整车匹配介绍

国三电控发动机及整车匹配介绍

国三电控发动机及整车匹配介绍在现代汽车工业中,发动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提升车辆性能、降低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三电控发动机作为符合国家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的动力装置,其与整车的匹配更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环节。

国三电控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燃油喷射、进气量和点火时机等参数。

这使得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更加优化,从而提高了动力输出和燃油利用效率。

在与整车匹配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特性与车辆的使用需求相适应。

比如,对于载货车辆,需要较大的扭矩来承载重物;而对于乘用车,则更注重功率的输出以提供较好的加速性能。

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也会影响整车的布局和性能。

合理的安装可以减少振动和噪音,提高驾驶舒适性。

同时,连接部件的强度和可靠性也至关重要,要确保能够承受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各种力和扭矩。

车辆的传动系统与国三电控发动机的匹配同样不容忽视。

变速器的挡位数量、速比范围以及换挡逻辑都需要根据发动机的特性进行优化。

例如,较密的挡位分布可以让发动机在更多的工况下保持在高效区间运转。

电子控制系统的整合也是匹配过程中的关键。

发动机的电控单元需要与车辆的其他电子模块,如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等进行良好的通信和协调工作。

这样可以实现整车功能的优化和故障诊断的便利性。

此外,散热系统的匹配也十分重要。

国三电控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较高,需要高效的散热系统来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

否则,过热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在实际的匹配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和调试工作。

包括道路试验、台架试验等,以验证发动机与整车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通过收集和分析试验数据,对匹配参数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

为了实现更好的匹配效果,还需要考虑车辆的重量分布、空气动力学特性以及驾驶员的操作习惯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打造出性能优异、节能环保且可靠耐用的车辆。

同时,国三电控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也与整车的性能密切相关。

第11章 发动机运行特性与匹配技术

第11章 发动机运行特性与匹配技术

b — 最高转速限制线 c — 最低稳定转速限制线 d — 怠速线 e — 倒拖线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点工况:运行过程中,转速 和负荷保持不变,如排灌所 用的水泵的动力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要内容
1. 发动机运行工况 2. 发动机特性曲线分类 3. 发动机运行特性 4. 发动机与整车匹配 运行特性分析方法: 2)按参数性质分类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运行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发 动机性能参数随运行工况参数 (负荷和转速)的变化规律(在稳 态条件下)。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 速度特性:每一个油量调节位置 都对应一条速度特性曲线 外特性(WOT):标定工况位置所 决定的全负荷速度特性曲线。 决定了发动机和整车的最大动力 性能。
主要内容
1. 发动机运行工况 2. 发动机特性曲线分类 3. 发动机运行特性 4. 发动机与整车匹配 汽油机速度特性
主要内容
1. 发动机运行工况 2. 发动机特性曲线分类 3. 发动机运行特性 4. 发动机与整车匹配 2)按参数性质分类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运行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发 动机性能参数随运行工况参数 (负荷和转速)的变化规律(在稳 态条件下)。 速度特性— 油量调节部位 不变,性能指标随转速变化 的规律。 负荷特性— 速度不变,性 能指标随负荷变化的规律。 全(万有)特性— 转速和负荷 都变化时,性能指标的变化 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速控制
脚的转角与节气门阀的开度的关系影响顾 客满意度。 小转角对大开度 车速急变。 大转角对小开度 难于控制,缺乏动力。 如果大部分节气门阀的开度在踏板运动的 前期被用完,剩下的开度将无法满足以后 更多的加速要求。从而使顾客感到加速缓 慢。
发动机扭矩和功率
汽车制造商通过以下手段持续改进发动机功率和燃 油经济性 (1) 增加排量 (2) 增加压缩比 (3) 在每个汽缸注入更多空气和燃油,如涡轮增压 (4) 冷却进气 (5) 进气更容易 (6) 出气更容易 (7) 降低车身重量 (8) 改进燃油控制
发动机悬置实例(C2项目)
(1) 右

(2) 后 右

(3) 后 右


横拉杆
中横梁
3点悬置
2点悬置
4点悬置 NVH好
NVH评估
设计 1 需要非常硬的悬置来控制扭矩和侧倾。部分载荷 和怠速时,NVH不好。 悬置上承载较大,影响耐久性。 设计 2 NVH一般。 垂直方向的刚度只来自左右悬置,影响耐久性。 (垂直方向须承受三个重力加速度)。 设计 3 允许用较软的悬置, NVH好。
换挡特性
换挡反应 换挡延迟和延续 换挡质量/感觉 发动机速度改变时扭矩扰动能够平稳地传 递。 换挡进程 提供平稳的,连续的和可预见的发动机运 行状态。匹配动力系统的动力输出和加速 要求。进程是由电控单元控制的。
声音特性 - NΒιβλιοθήκη H驾驶员听到和感觉到的噪音,振动,刺耳声 由以下因素组成: (1) 风噪声 (2) 路面噪声 (3) 动力系统 NVH 动力系统 NVH 顾客对振动和源自动力系统的声音的感知。 会给顾客一种有力和省劲的感觉。 可以调到与所希望的品牌特性一致。
排气系统简图
排气歧管
三元催化器 悬置 消音器 谐振器
氧传感器
尾管
排气系统
主要部件: 排气歧管 - 收集废气,加热快。 三元催化器 - 控制排放。 消音器 - 消除由于热气膨胀引起的噪音。 氧传感器 - 用于排放和燃油控制。 悬置 - 用于固定整个系统。注意NVH。 隔热挡板 - 防止辐射热影响热敏感部件。
发动机与整车匹配
发动机与整车匹配开发
对整车匹配时所使用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需要 与在发动机匹配时一致,否则发动机试验必须重 新进行。 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必须满足整车的要求。 第一阶段:欧IV匹配。 内容:基本匹配,粗调,精调,环境试验,车队 试验。 第二阶段:EOBD匹配。 内容:电路连接检查,合理性检查,燃油系统检 查,氧传感器老化,催化器老化检测,失火检查 ,故障码管理,检测工具界面检查。
收集顾客满意度信息数值
分析保修系统 (AWS) 一个用于收集保修和车辆维修信息的数据 库。 全球质量研究系统 (GQRS) 通过调查和跟踪,收集顾客反馈意见。全 球质量研究系统的数据是和TGW(Things Gone Wrong)结合在一起用的。 TGW(Things Gone Wrong) 对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出了问题的事件进行 分析和存档。
底盘和车体
是噪声和振动通过的路径,从传动系统和排 气系统到驾驶员。 底盘有四条路径可让扰动传到驾驶员 (1) 椅背的振动 (2) 方向盘的振动 (3) 车身板的振动 (4) 通过车内空间和部件传递的声音和压力波
实例 – 发动机和变速箱匹配错误
一卡车装备有一发动机和一自动变速箱。 发动机满负荷时,变速箱无法挂第四档。 车辆加速性能差。 液力变矩器打滑过度。 变速箱油温超常。 变速箱寿命减少。 原因:发动机应配手动变速箱而非自动变 速箱。
来自发动机舱的噪音
发动机噪音 变速箱噪音 进气管噪音 排气管噪音 附件噪音 例如:风扇,水泵等
发动机与整车驾驶性
什么是驾驶性
是动力系统,车辆和顾客之间互相作用的 结果。 驾驶性所关注的运行状态: 启动,怠速,加速,巡航,或减速。 一个共同关注的焦点是发动机的扭矩和速 度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瞬态和稳态时的加速反应和平顺性。 车辆对驾驶员的踏板输入和钥匙启动的反 映。
和发动机有关的 (1) 加速迟缓,速度急变。 (2) 性能不良,缺乏动力。 和自动变速箱有关的 (1) 驾驶时换挡过早。 (2) 换挡时间太长。
车辆性能模型
加速 重量, 道路负载, 牵引力 加速控制 踏板力, 踏板工效学, 踏板行程 换挡特性 换挡反应, 换挡质量, 换挡时间进程 声音特性 噪声级, 声音质量
冷却系统简图
溢流灌 水管 控温器 加热器
散热器
水泵 水管
水套
冷却系统
主要部件: 水泵 - 推动冷却液。 水套 - 冷却发动机缸体和缸盖。 散热器 - 将冷却液的热散到空气中。 控温器 - 控制冷却液温度。 压力盖 - 维持冷却系统内的压(15~17psi)。 加热器 - 利用冷却液的热量供暖。 溢流罐 - 允许冷却液的收缩和膨胀。
顾客听到和感觉到了什么?
静止时 - 难于启动或失速(死机)。 - 怠速太高,太低或不平稳。 - 停车熄火而引起的振动。 运动时 - 加速迟缓。 - 加速不稳(忽快忽慢)。 - 稳态时的喘振。 - 减速不稳(忽快忽慢)。
什么引起对驾驶性的扰动?
发动机扭矩的增加和减少引起对驾驶性 的扰动。 扭矩的变化是由发动机速度或进入发动 机的空气量的变化而引起的。 动力系和车辆其它系统对扭矩扰动增加 的反应是振动和噪音的增加。
驾驶性和 NVH
噪声和振动是传给驾驶员的关于驾驶性的重 要信息。 传播的媒介是空气和车体。 噪声源包括 (1) 发动机: 进气, 燃烧, 排气 (2) 发动机前端附件: 风扇, 压缩机, 发电机, 水泵等。 (3) 变速箱: 齿轮, 档位选择器, 阀。 (4) 外部环境: 风, 过往车辆, 轮胎/路面条件。
三种降低NVH的方法
通过改变重量来改变系统和部件的自然频率。 使谐振频率落在顾客注意不到的范围。不同于 与其它部件或动力系转动部件的旋转频率。 例如:悬架采用不同的钢材。 加阻尼 例如:在排气管上和机油盘上加重量。 阻止扰动从一个部件传到另一个部件。 (1) 采用较软的连接 例如:发动机和排气管的软连接可以隔离来自 发动机的扭矩扰动。 (2) 可能需要增加间隙以防止零部件相碰。
衡量加速性能的四个最重要方面
四个衡量加速性能的指标: (1) 超车时好的加速性能。 (2) 并入高速公路时的加速性能。 (3) 进入主街时的加速性能。 (4) 从静止开始的加速性能。
超车 (55mph
75mph)
并入高速公路 (35mph 55mph)
进入主街
从静止开始加速
停车场
顾客关心的性能
发动机悬置
刚度小(软)对隔离和衰减高频振动和高频 扭矩事件(>20 Hz)较好。 刚度大(硬)对动力系统的操作管理较好, 例如换档(20 Hz)。如果悬置太软,动力系 统在换档过程中将会有低频高幅振动。 悬置的自然(固有)频率必须不同于邻接的 系统或部件。合适的频率错位可以避免振 动的叠加倍增并使振动衰减。
整车匹配
时间:18个月。 欧IV匹配费用:300万(不含OBD)。 主要标定工作: 发动机台架基础标定(1个月) 整车驾驶性综合标定(道路试验) 车辆环境适应性标定(三高环境) 整车各种工况排放调试 欧IV工况排放标定 OBD标定(6个月) OBD匹配费用:280万。
发动机与整车性能
车辆性能定义
车辆性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车辆加速性能 (2) 换挡性能 (3) 声音质量 (NVH) (4) 加速器控制特性 以上四项是对车辆性能进行评价的重要指 标. 改善这些指标对顾客满意度有决定性影响.
车辆加速性能
传统的性能被定义为加速性能: 车辆从一个速度加速到另一个速度的快 慢。比如从 0 到 60 英里/小时的时间。 例如: Viper 4.6 秒. 装备 491 的车辆: 20 秒. 0 到 60 英里/小时的时间是在节气门全开 时测得的.
发动机与整车匹配技术要点
蒋宇翔 汽车工程研究院 发动机技术中心总工程师 20062006-4-8
发动机与整车匹配技术要点
进排气系统和冷却系统 发动机与整车性能 发动机与整车驾驶性 发动机与整车匹配(标定)
进排气系统和 冷却系统
进气系统
主要部件: 节气门 - ECU控制进气量。 节气门阀传感器 - 为ECU提供阀门开启位置。 进气管 - 稳压,导流。 VIM (可变进气) - 不同转速时,改变进气行程。 增压器 - ECU控制增加进气量。 中冷器 - 冷却进气,增加进气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