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课教学流程

合集下载

歌唱课教案5篇

歌唱课教案5篇

歌唱课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歌唱春天》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在老师的提示下,探索使用图示理解,记忆歌词。

3、体验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唱歌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1、复印放大幼儿用书中的图谱《歌唱春天》(每人1张),放于幼儿座位下面。

2、幼儿已认识"春天"二字。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1、幼儿感受歌曲《歌唱春天》旋律。

幼儿听音乐磁带,熟悉歌曲旋律。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今天老师个你们带来一首春天的歌曲,请小朋友们先听一听。

听了这样首歌曲,你感觉怎么样?你觉得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象教师随音乐做舞蹈动作,幼儿欣赏。

师:老师为这首曲子编了几个动作。

你们看,这几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2、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倾听。

师:下面听老师来唱歌,注意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曾经使用过的记忆策略。

师:歌里唱了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学唱这首歌吗?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上的图谱,引导幼儿发现图谱和歌词内容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要用没有用过的方法来唱这首歌,并且要靠小朋友自己去学,而不是老师教你们,你们有信心吗?现在拿出你们座位下的图,请小朋友们用手指着图听我再唱一次。

教师帮助幼儿理解图谱的意思,引导幼儿发现将下面的小图配在大图上就是一幅完整的图谱。

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尝试将有关图片逐幅配到相应的空格中,边唱边讨论相应的摆放位置。

师:有没有好办法把小图片贴在相应的格子里?大家一边唱一边试着把小图片配到大图空白的地方,好吗?3、幼儿看图谱完整地演唱歌曲。

师: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查自己贴得对不对呢?(再看图完整地唱一遍)4、教师引导幼儿反思。

师:今天我们用什么方法记忆来学习唱歌的?(利用图谱来记歌词)它给了我们什么帮助?(记不清歌词时,可以看图谱提示)看图谱学唱歌——这个办法真不错,以后我们学唱歌时都可以利用它。

(完整版)声乐教案

(完整版)声乐教案

声 乐 课 教 案第 一 单 元一、课 题:歌曲教学二、教学目的:通过声音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声音的技能技巧、能较好地调控音色,较完整地表达声乐作品。

三、教学内容:1、练 声 曲:(1) 1 2 3 4 ︱ 5 4 3 2 ︱1 —‖u o u o u(2)5 6 5 4 5 4 ︱3 43 2 3 2︱1—‖Li La Li La Li(3)5 6 5 4 5 4 ︱3 4 3 2 3 2 ︱ 1—‖mi ma mi ma mo2、练习曲目: 《漂亮的草原我的家》 《啊!中国的土地》四、教 法:讲授法、因材施教法、练习法。

教案提纲一、《漂亮的草原我的家》 F调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歌曲作品的处理。

教学难点:① 开始乐句“漂亮的草原我的家”的高位置发声;② 高音乐句“牧羊姑娘放声唱”的共鸣与气息状态。

解决方案:① 通过母音“Li”、“La”的训练,为“漂亮”的发声打下高位置基础。

② 通过“U”、“o”的练习抓好“姑娘”里母音的发声共鸣习惯。

教学过程:1、声音训练:练声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① 保持微笑状态,体味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②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正腔圆;③感受气息支点的作用,体味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

2、新歌学习(1) 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2) 试唱歌曲作品,感受歌曲的情绪特征;(3) 深入学唱歌词,注意吸气换气、强弱控制、音色把握等技术问题,并从中找到在发声上存在艰难的母音,通过有目的的强化训练加以解决;(4) 加强发声歌唱的流畅性,感受声乐作品的艺术性。

3、答 疑(1) 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 歌唱者和小组成员分别指出演唱的不足及解决方法;(3) 教师作评价总结,并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案。

4、歌唱表演:进行小组内的声乐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作品或者提出声音训练要求。

二、《啊!中国的土地》 A 调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唱歌 我爱银河-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 我爱银河-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我爱银河-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和演唱《我爱银河》这首歌曲;
2.学生了解银河的基本概念和一些星座的名称;
3.增强学生对银河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和配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歌曲的演唱;
2.学生对银河和星座的初步认知。

三、教学难点
学生对较为陌生的词汇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
1.老师播放一段天体时间-l星空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夜晚星空最美丽的时刻,带领学生神游夜空。

(二)导入
1.导入《大自然的声音》一课的内容,复习上节课学到的自然音乐的知识。

(三)新材料呈现
1.老师播放《我爱银河》的音乐,并教授歌曲:
image
2.学生跟读歌词,粗略理解歌曲含义。

(四)练习
1.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演唱一段歌曲;
2.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银河”和“星座”的概念。

并且从哪些方面感受到《我爱银河》这首歌曲的美?
(五)巩固
1.班级一起演唱《我爱银河》。

(六)扩展
1.如有条件,可让学生在晚上观察和感受银河,即可拍下照片或画出自己的印象,并在下节课上展示。

五、教学反思
银河是一种很神秘的宇宙物体,是学生初次接触并学习的课文,因此教师要注重让学生通过感受、表述等方法接触、了解和掌握银河的基本特征和相关概念,并便于学生通过歌曲的演唱来了解银河、感知银河美。

本节课教学流程清晰,环环相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学生表现非常投入、认真,掌握的知识也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声乐课程教案

声乐课程教案

声乐课程教案声乐教案第一章歌唱的发声原理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确歌唱的发声原理应包括气息的运动轨迹、发声咬字部位的重心以及共鸣腔体的正确打开和运用。

二、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启发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体会正确呼吸方法2.指导学生正确的咬字状态四、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确如何找到歌唱呼吸的对抗力与咬字的重心所形成的歌唱平衡的协调,并形成循序渐进的良好歌唱习惯。

五、教学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谱架、音响六、教学过程:(一)简单扼要地介绍歌唱的发声原理:呼吸原理:腹式呼吸法,体会自然叹气时小腹的收缩力及腰部四周的扩张力。

运用共鸣腔体全身歌唱的原理:感受和体会打哈欠时的自然状态找到共鸣腔打开的感觉。

(2)实际操作培训1.歌唱发声中的发声训练;(1)—‖U……………………(2)12︱32︱1—‖U……………………(3)—‖U……………………(4)‖UOUOUO训练要求:(1)练习速度:中速稍慢。

(2)同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用叹气时的感觉使气息支持发声。

(3)同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相结合。

(4)喉头稳定,喉头肌肉放松,元音清晰准确,声音平衡连贯。

(5)练习4,由U过渡到O母音时,喉、咽腔打开的状态不变,只是嘴由小圆形张开得稍大些。

培训方法:(1)教师示范,提出要求,讲解练习要点;(2)学生逐条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2.初级歌曲的使用,比如书明号123。

(1)作品分析:《花非花》曲调优美,形式短小,连前奏在内,只有10小节。

白居易的诗给人以朦胧感,黄自的音调更好地表现出这种意境。

白居易的《花非花》节律规整,奇丽缠绵,为千古传颂之佳作,而黄自的音调则完美地再现了原作的意蕴,该曲不愧一首短小而精美的艺术歌曲,通过研究,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歌曲承继了诗的意境,节奏平衡,旋律委婉,含蓄,带叙述性。

结构为四句体单乐段形式。

第一句的动机,强调“非花”的“非”字,后半句上四度模进,再强调“非雾”的“非”字,一开始就描绘出这覆盖着一层薄纱的意境。

儿童声乐课教案模板(共11篇)

儿童声乐课教案模板(共11篇)

儿童声乐课执教者白龙马少年儿童是歌唱训练的最佳时期,通过歌唱既能陶冶情操、激发智商,培养其积极、健康、活泼向上的审美情趣,又能培养少儿的独唱、合唱、舞台表演能力。

一、教学目标主要是经过系统的学习唱歌,通过严格的气息、发声等方面的科学训练,建立完善的歌唱状态,最终使学生达到歌唱收放自如、声情并茂,上台尽情演唱的水平。

二、1-4周教学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教学法通过培养孩子兴趣为主的基础上,配合少儿声乐考级教材练习气息、面部表情、口型等让孩子能够正确发声,在音准和节奏上有所提高并能够流畅熟练自然的演唱歌曲。

学习曲目《划船歌》《小红帽》《数鸭子》《粉刷匠》《小星星》《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小雨点》等第二期主要学习歌唱的各种演唱技巧,包括歌唱咬字、歌曲换气等,让孩子对歌曲有一定的理解。

教师还会教孩子一些基本动作,使孩子能够在歌曲中灵活运用。

学习曲目《卖报歌》《大树桩你有几岁》《金孔雀》《祖国祖国多美丽》《幸福的花朵》等第三期主要学习歌唱中歌曲的艺术表现、感情在歌曲中的运用。

歌唱表演以及舞台风度等,让孩子能够在舞台上尽情表演。

学习曲目《造月亮》《春天的孩子》《小白船》《小螺号》《童年是什么》等。

声乐课教案教学内容歌曲《多情的土地》教学目表学习并演唱歌曲《多情的土地》,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的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

通过学习此作品,加强学生对发声、咬字、歌唱意境与歌唱情感表现的重要性认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作品。

教学难点对歌曲情感的准确把握。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析法、启发法、示范法、个别小组指导法教具钢琴曲谱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二、发声练习 U母音练习要求正确的打开腔体,注意搭气的感觉。

母音过渡练习要求下行音阶,注意喉头稳定,气息的通畅。

母音转换练习跳音练习5.mi ma练习二、演唱实践部分作品创作背景简介《多情的土地》作曲施光南作词任志平施光南(194—199),金华金东区源东乡叶村人,系政治活动家施复亮之子。

音乐教案-唱歌综合课《小毛驴》

音乐教案-唱歌综合课《小毛驴》

音乐教案-唱歌综合课《小毛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小毛驴》的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4.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小毛驴》的歌词、旋律和唱歌技巧。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小毛驴》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

2. 教学工具:钢琴、吉他等伴奏乐器。

3.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学生自由活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2. 新歌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小毛驴》,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 歌词学习(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词的节奏和音准。

学生分组进行歌词接龙,加强记忆。

4. 旋律练习(10分钟):教师弹奏钢琴或吉他,学生跟唱旋律。

教师针对高音部分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5. 唱歌技巧训练(5分钟):教师讲解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学生进行呼吸练习。

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随模仿。

6. 完整演唱(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演唱,要求音准、节奏准确,情感饱满。

7. 创编活动(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歌曲《小毛驴》创作新的歌词或旋律。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共同分享。

8.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总结,表扬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小毛驴》。

2. 学生能正确地运用唱歌技巧,如呼吸、发音等。

3. 学生能积极参与创编活动,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4. 学生对音乐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歌曲,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音乐学习。

2. 开展“音乐小明星”活动,让学生在班级或学校进行歌曲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艺。

歌唱课的教学方法

歌唱课的教学方法

歌唱课的教学方法歌唱是一门艺术,通过歌唱我们可以表达情感、传达信息,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在歌唱课的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歌唱课教学方法。

一、唱游结合法唱游结合法是一种将游戏元素融入到歌唱教学中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歌唱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唱歌。

比如,可以设计一个抢答歌曲的游戏,学生们根据听到的音乐段落来猜测歌名或填空歌词。

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歌唱技巧,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对歌唱的兴趣。

二、影音辅助法在歌唱课的教学中,使用影音辅助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歌曲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通过观赏和听觉感知来感受歌曲的情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专业歌手的演唱视频,让学生借鉴他们的演唱技巧和表达方式。

通过影音辅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歌曲,提高他们的歌唱水平和表演能力。

三、融合表演法歌唱不仅仅是演唱技巧,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

在歌唱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表演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不仅仅是演唱歌曲,还要通过身体语言和舞蹈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表演。

通过融合表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舞台魅力。

四、个性化教学法每个学生的音乐背景和兴趣爱好都不同,因此教师在歌唱课教学中应该采用个性化教学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他们的歌曲进行教学。

同时,教师还可以发扬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在歌唱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和表达方式。

通过个性化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音乐潜力,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五、多次反馈法歌唱是一个需要不断反馈和修正的过程。

在歌唱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并引导他们进行适当的修正。

教师可以通过录音或录像的方式记录学生的演唱,然后与学生进行研讨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初中唱歌课的教学流程

初中唱歌课的教学流程

初中唱歌课的教学流程
初中唱歌课的教学流程可以参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导入: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或分享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唱歌课的氛围。

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主题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学唱歌曲:首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教授学生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可以采用分句教授、整体教授或分段教授等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引导学生正确地发声和演唱。

3. 技巧讲解: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讲解唱歌技巧,如呼吸、发声、咬字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唱歌技巧,提高演唱水平。

讲解时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并运用。

4. 音乐表现:在学会歌曲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意境,通过声音、表情、动作等方式表现出来。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演唱风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5. 评价与反馈: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以上是初中唱歌课的基本教学流程,具体的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唱歌课教学流程
1、激趣导入。

导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

其中利用声乐的魅力导入新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创设情境导入、谈话导入、游戏导入、故事导入也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发声视唱练习。

这个环节既要注意避免专业化倾向,又不能忽视它的作用。

发声练习与呼吸训练、听音、视唱等技能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之中。

通过视唱练习,使学生掌握歌曲旋律,培养学生的视唱歌曲的音高、音准能力。

此环节可以让学生视唱音阶,可以从新课歌曲中提取骨干音组成旋律视唱,也可以用新课歌曲中的部分旋律作为练声曲目,形式可以多样。

根据学生的音乐素养的特点有针对性练习。

同时也可以加入节奏练习。

在这个环节就要注意强调学生的歌唱姿势和声音状态的要求。

3、学唱新歌。

(至少听5遍,每一遍要有不同的要求)
学唱新歌是唱歌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教师的范唱、视唱曲谱,学唱歌曲、歌曲处理等内容。

特别要提出的是要重视歌曲处理,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思维的手段。

学生通过音乐思维获得良好的乐趣,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去表现音乐。

(1)对于新歌的听得方法:每一遍听都要带着任务和问题来听,不能泛泛地听。

既可以是录音,也可以是老师的范唱。

如,第一遍听时老师可以提问: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你听完以后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等等问题,学生听完后可以踊跃的回答问题。

第二遍听时可以提问:这首歌曲的速度或节奏等问题。

每一遍聆听都要解决一个问题。

(2)新歌的教唱方法:聆听和教唱可以有机结合进行。

我们通常在教唱新歌曲时不要打断歌曲的完整性。

学生在初接触歌曲时可以试着让学生小声哼唱旋律,如用“Lu”“La”“U”等母音模唱旋律,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歌曲的音准。

学生熟悉旋律后可以加入歌词。

在整个教唱过程中要把握好歌曲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处理,设计活动有序的穿插和进行,不要有太明显的痕迹。

4、歌曲处理。

歌曲处理要有深度,逐句逐段加以分析。

带有感情来歌唱,注意面部表情以及身体语言的变动,感受音乐之优美。

在此环节,可以给学生设计活动或是舞台的形式进行音乐表演或是音乐竞赛。

注意学生对歌曲演唱的评价。

5、展示评价、拓展。

在基本掌握新歌的基础上,可以用多种形式的方法演唱。

如:独唱、齐唱、小组唱、分排唱,还可以与其他教学内容相结合(放歌曲音乐欣赏、用乐器演奏歌曲等),与非音乐手段相结合(简介词曲作者、创作背景、影像资料等),增强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还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好地挖掘音乐内涵。

此环节应注意,教学拓展与本课歌曲的关联度,在一定的关联度的基础上,对本课内容做音乐多元化的拓展,同时也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和音乐审美。

5、课堂小结。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哪些内容学生掌握了,哪些内容有待于复习巩固,语言要简明扼要。

并对此课进行简单的升华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