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钙化的诊断与分级
乳腺acr分类标准

乳腺ACR分类标准
乳腺ACR分类标准是一种基于乳腺肿物的影像学检查(如X线、超声、MRI等)的分类系统,用于评估乳腺肿物的性质和恶性可能性。
以下是乳腺ACR分类标准的详细介绍:
1.ACR-1类
2.ACR-1类是指乳腺肿物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晰,表面光滑,质地均匀,
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无钙化、囊性变和脂肪坏死。
此类肿物被认为是良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大。
3.ACR-2类
4.ACR-2类是指乳腺肿物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晰,表面光滑,质地不均
匀,有轻微钙化、囊性变和脂肪坏死。
此类肿物仍被认为是良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大,但恶性风险较ACR-1类略有增加。
5.ACR-3类
6.ACR-3类是指乳腺肿物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模糊,表面不光滑,质地不
均匀,有明显钙化、囊性变和脂肪坏死。
此类肿物可能为恶性病变,需要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7.ACR-4类
8.ACR-4类是指乳腺肿物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边缘模糊,表面不光滑,质
地不均匀,有明显的钙化、囊性变和脂肪坏死。
此类肿物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需要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9.ACR-5类
10.ACR-5类是指乳腺肿物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规则或模糊不清,表面不光
滑,质地不均匀,有弥漫性钙化、囊性变和脂肪坏死。
此类肿物几乎可以肯定是恶性病变,需要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总结:乳腺ACR分类标准是一种基于影像学检查的乳腺肿物分类系统,有助于评估乳腺肿物的性质和恶性可能性。
不同类型的ACR标准对应不同的病变性质和恶性风险,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钙化积分等级

钙化积分等级
摘要:
1.钙化积分等级的定义
2.钙化积分等级的分类
3.钙化积分等级的评估标准
4.钙化积分等级的应用
5.钙化积分等级的展望
正文:
钙化积分等级是一种评估钙化程度的方法,它是通过对人体内的钙化灶进行观察和测量,然后根据钙化灶的大小、数量和密度等因素进行分级。
钙化积分等级分为五级,从0 级到4 级,其中0 级表示无钙化,4 级表示钙化严重。
钙化积分等级的评估标准主要包括钙化灶的大小、数量和密度。
钙化灶越大、数量越多、密度越高,钙化积分等级就越高。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通常会根据钙化积分等级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钙化积分等级的应用广泛,它不仅可以用于评估钙化灶的严重程度,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
例如,如果患者的钙化积分等级从4 级下降到2 级,说明治疗效果良好。
钙化积分等级的展望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钙化积分等级将更加准确和便捷。
目前,钙化积分等级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评估,未来可能会出现自动化的评估系统,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之,钙化积分等级是一种评估钙化程度的重要方法,它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乳腺钙化分类标准

乳腺钙化分类标准
乳腺钙化是乳腺X线摄影检查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它是由钙盐在乳腺组织内部沉积形
成的微小钙结节。
乳腺钙化的分类标准有助于医生对乳腺钙化进行准确的评估和管理。
以
下是一份通用的乳腺钙化分类标准,供参考:
1. 微细钙化:指在肉眼下难以观察到的微小钙化,通常只能在放大的影像下看到。
2. 粗大钙化:指在乳腺组织中可见的大型钙化,其最大直径通常超过0.5毫米。
3. 群集钙化:指多个钙化排列在一起形成的群集,通常采用密度、形状、大小等特
征来描述。
4. 空泡状钙化:指内部含有空泡或气体的钙化,常见于退行性乳腺变、乳腺纤维瘤
等病变。
5. 平板状钙化:指钙化呈平坦的板状,沉积于乳腺导管壁或血管壁,常见于血管炎、动静脉瘘等情况。
6. 弥漫性钙化:指钙化广泛分布于乳腺组织中的情况,无特定形状或排列方式。
7. 双边对称钙化:指两乳腺发现类似钙化分布,在形态、密度等特征上相对称。
8. 不规则钙化:指钙化形态不均匀、边缘模糊、大小不一致的情况,常见于恶性钙化。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类仅供参考,具体的钙化分类应结合临床信息、乳腺超声检查
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乳
腺钙化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和评估。
乳腺who分级标准

乳腺who分级标准
乳腺WHO分级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乳腺组织病理学状况的分级方法。
该标准由国际癌症协会(IARC)制定,旨在统一各国乳腺癌分期的标准,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具体来说,WHO分级标准将乳腺组织划分为5个等级:
1. 0级:表示不确定或未知。
2. I级:表示良性病变,包括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单纯性囊肿等。
3. II级:可能为恶性,但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
4. III级:通常认为有恶性倾向,但仍需手术切除后进行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
5. IV级:表示高度怀疑为恶性,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WHO分级标准并非绝对准确,其评估结果还需结合临床经验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乳腺疾病,如炎性乳癌等,还需要采用其他评估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钼靶birads分级标准钙化

钼靶birads分级标准钙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钼靶BIRADS分级标准钙化是乳腺影像学中的一种评估体系,用于评估钼靶拍片中出现的钙化现象的性质和临床意义。
乳腺钙化是一种常见的病灶表现,可以是乳腺癌的早期征象,也可以是乳腺结构的生理性变化。
对钼靶BIRADS分级标准钙化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钙化在乳腺疾病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可以出现在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以及无病变的情况下。
根据其形态、密度、分布等特征,可分为微小钙化、团块状钙化、线状钙化和片状钙化等不同类型。
在乳腺X 光摄影中,钙化的形态是评估其临床意义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钙化的性质和分布,钼靶BIRADS分级标准将乳腺钙化分为五个等级:BIRADS 1级表示完全没有钙化现象,BIRADS 2级表示钙化为良性特征,BIRADS 3级表示钙化为可能良性特征,BIRADS 4级表示有中等至高度恶性潜力的钙化,BIRADS 5级表示高度恶性潜力的钙化。
对于BIRADS 1级和2级的钙化,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的结构性变化,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观察。
对于BIRADS 3级的钙化,在确定为良性病变后,也需要进行定期检查。
而对于BIRADS 4级和5级的钙化,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可能需要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乳腺X光摄影结果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钙化的性质和潜在危险性,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患者也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乳腺疾病。
钼靶BIRADS分级标准钙化是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乳腺钙化的性质和危险性,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患者也需要关注乳腺健康,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
【2000字】第二篇示例:钼靶BIRADS分级标准钙化,是指乳腺钼靶X光片检查时检测到的乳腺钙化,根据BIRADS(乳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和分类。
乳腺恶性钙化的临床分析及诊断

成可以是癌细胞钙质新陈代谢的增强 , 不断分泌钙质, 造成超饱
和 , 成钙 质 沉着 , 渐 堆成 不 同大 小 、 等密 度 的钙化 点 ; 可 形 渐 不 也 以是 坏 死细 胞 碎 屑和退 变 细胞 的矿 化 作用 。 在组 织 学上 , 并 钙化
胸膜脂 肪 瘤 、 膜纤 维 肉瘤 、 间神 经 鞘瘤 、 胸 肋 胸腺 瘤 、 化性 炎 症 机 以及 周 围 型 肺 癌等 相 鉴 别 。最 后 确 诊 有 赖 于病 理 学 诊 断 。v. i m ni C 3 et n和 D 4阳性 以及 上 皮性 标记 阴性有 助 于诊 断 。 【 考文献】 参 【 】 陈 自谦 . 士 贤 .胸膜 孤 立性 纤 维瘤 的 病理 及影 像诊 断 l 张
线 诊 断 的 正 确 率 为 8 %- 9 % 。天 津 肿 瘤 医 院 恶 性 钙 化 的诊 5 - 5 断依据是 : 、 l 孤立 状 微 小 钙 化 , 径 <0 5 m且 > 5枚 / m ; 直 .m c 2 成 群 无 法 计 算 的 微小 钙化 , 大 小不 等 , 以微 小 钙 化 为 主 、 或 但 且 密 集 分 布 某 一 区域 ; 、 线 虫 状 泥 沙或 针 尖 状 , 样 / 支 3小 线 分 状 钙 化 ;4 、病 变 区 内 及 其 附 近 同时 发 现 钙 化 或仅 在 病 变 区 边
的移位和肿块边缘 的逐渐变窄是提示肿瘤起源胸膜 的较 为可 靠的征象。 本组 6例 C T增强有 3例致密型呈轻中度强化 . 例 3
多 血 管 型呈 明显 强 化 , 示 强 化 程 度 与 血 供 有 直接 关 系 。多血 提 管 型 肿瘤 较大 ,C T增 强 扫 描 后 可 见 肿块 中 央有 不 规 则 低 密 度
钙化在乳腺钼靶X线诊断中的意义

利 Go o it 高频乳腺 钼靶 x线机 , t 全部患者采用计算机 x线 摄影
(R , C ) 常规双侧乳腺摄 片 , 照取轴 位与侧斜 位 , 分病例 加 投 部
照 局部 加 压 摄 片 。
2 结 果
率 J 。乳腺 癌的钙化大多数发生在肿块 内, 有时也可 出现 在肿
块 外 , 明该 区域 内虽 无 肿 块 影 , 已有 肿 瘤 的 浸 润 , 点 在 隐 说 但 此
乳腺 腺 病 。 因此 成 簇 状 细 小 钙 化 灶 不 能 认 为 是 乳 腺 癌 特 异 性 征 象 , 可 见 于乳 腺 良性 病 变 中 , 引起 高度 重 视 。 也 应
2 2 乳腺癌钙化表现 .
化灶 2 4例 。
3 讨 论
12例病例 中经 手术 和病理证实乳腺 3
癌9 例, 1 其中多形性杆状 、 分支状钙化灶 6 7例 , 成簇状 细小钙
1 资 料 与 方 法
・
性病变 , 如浆细胞性乳腺炎等。 本组 12例乳腺 钙化病例均 为女性 , 3 年龄 2 4
乳 腺 恶 性钙 化 颗 粒 一 般 小 于 0 5m 大 小 不 一 , 度 不 一 . m, 密
1 1 一般 资料 .
~
6 9岁 , 平均年龄 4 9岁。其中临床触及肿块 13例 , 2 未触及肿
大 。常 见 于 脂 肪 坏 死 及 乳 腺 腺 病 , 见 于 乳 腺 纤 维 腺 瘤 ; 棒 偶 粗 状 钙 化 灶 直 径 通 常 >1m 可 能 呈 中央 透 亮 改 变 , 见 于分 泌 m, 常
钙化是乳腺疾病 中常见的 X线征象 , 无论是 良性病变或是
恶性病变均可出现。我们通 过对经 手术和病 理证实 的 12例 3 钼靶摄影中发现 的乳腺钙化根据其形态 、 大小 、 密度 、 布等进 分 行 回顾 性分析, 以评估其诊断价值。
乳腺钙化概述】

乳腺钙化概述】钙化是组织中钙盐的沉积物,成分为氢氧磷灰石的钙盐,是乳腺钼靶X线摄影中常见的征象。
钙化可形成于活性细胞的分泌物,也可形成于坏死的细胞碎片。
乳腺的各种组织结构均可发生钙化,如导管、腺泡、血管、小叶间基质、脂肪以及皮肤。
形成机理和位置决定了钙化的形态和大小。
钙化的形态有环状、导管状、针状、棒状、线状、弧状、沙粒状、斑块状。
小至几毫米,大至数厘米。
非常细小的粉末状钙化呈针尖样,有时需借助放大镜才能发现。
点压放大摄影容易显示这种钙化。
乳腺良恶性病变均可有钙化出现。
钙化的形态、大小、密度、分布范围和数量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良性钙化倾向于散在分布,圆形、环形或斑片状,直径常常大于2mm,密度较为一致。
恶性钙化倾向于聚集分布,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密度不均。
点状、小分枝状,或两者均有的泥沙样钙化;沿导管方向走行的细线状、分枝状或网织状钙化是癌肿的特殊征象。
成角的和线形钙化在恶性肿瘤中的出现率3倍于良性乳腺疾病。
大多数恶性钙化的数目几乎不可数。
10个以上聚集成簇的钙化多为恶性病变,可以是早期乳腺癌的惟一表现。
【乳腺钙化的形态与分布】喻迎星等根据乳腺钙化的形态、大小归纳为七型:(1)棍棒型:钙化形态如短棍棒形,部分呈“Y”或“V”字分叉样排列,长短在1~3mm之间;(2)精盐型:直径1mm以下的极细钙化,大小形态较一致,如同精盐状,有时需放大镜观察才能发现;(3)沙石型:指直径在1mm以上,形如大小不等的沙石样钙化;(4)融合型:多个钙化相融合呈不同形态的钙化;(5)圆弧型:形态呈弧形或蛋壳样改变;轨道型:系动脉壁的钙化,走向与动脉行径一致,呈轨道样;(7)圆孔型:呈小圆形或中空圆形改变。
喻迎星根据乳腺钙化的分布分成四型:(1)孤立型:单个钙化孤立存在,边缘清楚光整;(2)局限型:钙化常呈群集状分布;(3)区域型:钙化呈细点状分布,局限于某区域;(4)弥漫型:钙化呈弥漫分布,范围较广。
乳腺钙化可有多种因素,如肿瘤组织的退行性变、导管内癌的坏死、分泌含钙盐物质、血管钙化、良性肿瘤、乳汁及皮肤等的钙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钙化是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重要征象。根据 钙化的形态、分布及随时间变化鉴别其良恶性有规 律可循, 但在实际工作中, 良恶性钙化的形态特点 有一定的重叠, 两者的鉴别仍有一定难度,有时结 合病史和其它影像学方法,确诊还要依靠穿刺活检。
可编辑
成簇分布,左乳退化型纤维腺瘤: 钙化略小且较密集,注意与恶性钙化鉴别。
rge Rod-like, Plasma cell mastitis
杆状钙化,沿着导管分布,有时呈 分支状,通常见于60岁以上妇女。当 小于1 mm和导管内原位癌的线样 钙化鉴别困难。
内的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叫导管扩张症,是导
腺泡。<0.5 mm,称为点状钙
化。
• BI-RADS2:散在的环形钙化。
• BI-RADS3或4级:孤立的簇状 钙化或新出现的或位于肿瘤
同侧的钙化。
7. Lucent-Centered
空心钙化,也叫中心透亮钙 化,呈圆形或卵圆形,1mm1cm,常见于脂肪坏死,导管内 碎片的钙化,偶见于纤维腺瘤。
脂肪性物质堆积、外溢,引起导管周围的化学性刺
和免疫性反应,导致大量浆细胞浸润。反复发作,
破溃后形成瘘管,可以继发细菌感染,长久不愈。
所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炎症。
右乳慢性炎症,导管钙化
6. Round and punctate
calcifications
• 圆形钙化的大小在0.5-1mm, 常见于终末导管小叶单元的
• 这种钙化粗糙不规则, >0.5mm,通常空心样。
• 常见于放疗后或创伤后, 约30%在放疗后3-5年发生,
也被称为脂肪坏死。 • 有时需与复发的恶性肿瘤
鉴别。
二.可疑型钙化
1.无定形钙化 这通种常太钙小化或模呈糊无不能定判形断 或粗细不均匀
状其形,状常。 需要活检确定性质。
20%为恶性,常为低度恶性的导管 原位癌。20%高风险,60%为良性。
术前被归为BI-RADS4 活检显示纤维囊性改变 。
可编辑
• 腺体致密区无定形钙化, 此为BI-RADS4级。
• 活检证实为DCIS合并浸 润性导管癌。
无定形钙化
BI-RADS4: 活检 DCIS
• >0.5mm,不规则,较明 显,可以融合。
• 中度考虑恶性。
• 必须与细小多形性钙化 (< 0.5mm,高度恶性 ) 鉴别。
BI-RADS5
BI-RADS 5 活检证实高级DCIS
线状分布:沿导管方 向线状分布:手术病 理:浸润性导管癌。
钙化灶自发溶解消退大部分反映的是良性疾病 的发展过程,但不排除恶性疾病发生的可能。一般认为钙化 灶保持稳定不变是证明其良性的征象,但并不可靠。有研究 发现,在活检证实的恶性组中,25%的患者有8-63个月的稳 定的微小钙化。钙化的形态似乎比稳定性更重要,且只有 良性钙化的稳定性才可靠。研究还表明,微小钙化逐渐增 多或者新出现的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比导管原位癌的几 率更大。
乳腺钙化的鉴别诊断与分级
>>
0
>>
1
>>
2
>>
3
>>
4 >>
3
2
1
START
每侧腺体有15~20个腺叶。 每一腺叶分成20 ~ 40腺小叶,腺 叶有单独导管,放射排列至乳头称 乳腺导管。
乳腺小叶是乳腺的基本单位, 大部分乳腺癌起源于此。
乳腺钙化绝大部 分在腺泡内(小叶 钙化)和终末导管 (导管内钙化)
阶段性分布,分为 BI-RADS5, 手术证实为高级DCIS。
浸润性导管癌,多形性钙化、线虫状、分支杆状钙化。
女,50岁,多簇 状细小多形性钙 化,右乳外上浸 润性导管癌。
不规则肿物伴多形性钙化,浸润性导管癌
无定形,细小钙化 BI-RADS4 病理:纤维囊性增生
阶段性分布,其中有些呈 线样分布
8. Eggshell or Rim Calcifications
“蛋壳”或“边缘型” 化:
见于脂肪坏死或囊壁 的钙化。薄层钙化, 厚度一般在1mm以下。
典型的油脂囊肿(oil cyst)
囊肿壁蛋壳样钙化
9. Milk of Calcium
钙乳:一般在囊肿的底部。头尾位呈圆形 或无定形,90°侧位上呈半月形或新月形。 最重要特点位置不同,形状不同。
38岁,粗糙不均质钙 化,病理:乳腺增生
1.纤维腺瘤 2.纤维化 3.创伤后萎缩性钙化(脂肪坏死) 4.DCIS 多发双侧提示良性; 簇状,线状或段性分布提示DCIS
• 细小多形性钙化 • 细线状或分支状
阶段性或线性,大小和形状多变,<0.5mm, 25-40%为恶性。
BI-RADS5,手术证 实为DCIS。
• 小叶钙化:
点状,圆形或者钙乳,密度 均匀,边界清楚,弥漫或散在分 布。小叶钙化几乎都是良性的。
• 导管内钙化:
大小、密度及形态变化很大。 此类钙化为可疑恶性,且为BIRADS分级的4级或5级。
通常是空心钙化,不同 的位置,形态不会有很大变 化。这是和实质钙化的主要 鉴别点。 对表面皮肤做切 线位投照可证实为皮肤钙化。
沿血管走形,小于 50岁的患者,应当考虑 冠状动脉疾病的可能, 报告为线样或管状, 并常可见线结。
纤维腺瘤(fibroadenoma):典型的粗大爆米花样钙化。有
时在肿瘤包膜边缘形成钙化,表现为环状钙化。与恶性钙化相比,纤维腺 瘤的钙化通常较粗大于 2 mm, 分布更趋向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