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初中物理光现象重点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光现象重点知识点大全1.光的传播和反射: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物体时,有三种可能性:透射、反射和吸收。
反射是光遇到物体表面后从物体上弹回的现象。
2.光的折射:光沿着直线传播,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光线在介质之间的交界面上发生偏折,而且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比例恒定。
3.光的散射:当光线经过粗糙的物体或其中的微小颗粒时,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会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从而使我们看到物体所发出的光。
4.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经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和分离的现象。
它是由于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不同而引起的。
5.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在光纤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光的棱镜:光的棱镜是一种能够将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的器件。
光经过棱镜时,会发生折射和色散现象。
7.光的镜面反射和成像:当光遇到平滑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现象。
通过规则的反射,光线会形成一个虚像。
8.光的像的构成:像是由光线交错而形成的。
光线遵循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通过光学器件(如镜子、透镜)形成像。
9.光的波动理论:光既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
光的波动理论解释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现象。
10.光的干涉:当两束光线重叠在一起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分为构成干涉和破坏干涉两种形式。
11.光的衍射:当光经过一个孔或者通过一个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使得光能够绕过障碍物并传播到原本无法照到的区域。
12.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振动方向的特定取向。
偏振光可以通过偏振片进行筛选和分离。
以上是初中物理光现象的重点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和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光进行实验和应用。
同时,这些知识也是理解更高级物理概念的基础。
初中物理光现象

初中物理光现象篇一:初中物理光现象光现象基础知识点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5、光线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变为零度8、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以用屏接到,也能用眼看到。
初中物理光现象复习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光现象复习知识点总结光是我们周围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光现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加深对光的理解。
一、光的传播1.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约30万公里,是最快的传播媒介。
2. 光的直线传播:光沿着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直线传播方向的改变。
3. 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线在通过不同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
二、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光线在入射面上的入射角和反射面上的反射角相等。
反射定律适用于平面镜和光的波动传播。
2. 平面镜的成像: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在反射面上有一个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与物体的距离和高度相等,且左右呈左右对称。
三、光的色散1. 光的色散现象:光在通过透明介质时,会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受到不同的折射角度,使得光发生色散。
著名的色散现象包括彩虹和光的折射。
2. 彩虹的原理:彩虹是太阳光在雨滴中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
太阳光穿过雨滴时,被折射和反射多次,形成彩虹的不同颜色。
四、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的关系为:入射角的正弦除以折射角的正弦等于折射介质的折射率。
2. 全反射现象: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将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在光纤通信中起着关键作用。
五、光的衍射和干涉1. 光的衍射:当光通过物体的狭缝或遇到物体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使得光能绕过障碍物传播并产生干涉效果。
2. 光的干涉: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分为构成干涉和破坏干涉,构成干涉时产生亮纹和暗纹。
光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现象,对光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
通过对初中物理光现象的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读者能够进一步巩固对光学的基础知识,为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知识点光

初中物理知识点光一、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
- 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等。
- 分类:- 天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它们是自然界中本身就能发光的物体。
- 人造光源:像电灯、蜡烛等,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发光物体。
2. 光的直线传播。
- 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例如,在空气中(空气均匀时)、在水中、在玻璃中(均匀的玻璃)光沿直线传播。
-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小孔成像: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立的实像。
像的大小与物、孔、屏的距离有关。
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 影子的形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在物体后面就会形成影子。
例如,人在阳光下的影子。
- 日食和月食:- 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且三者正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月影中的人就会看到日食。
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
- 月食: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并且三者正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会发生月食。
月食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
3. 光线。
- 定义: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光线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二、光的传播速度。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c =3×10^8m/s。
2.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3)/(4)×3×10^8m/s = 2.25×10^8m/s。
-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2)/(3)×3×10^8m/s = 2×10^8m/s。
三、光的反射。
(完整版)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线: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径迹。
光学1 光的产生: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 人造光源:蜡烛,电灯… 月亮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2 光的传播 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为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 但可近似为3×108m/s 光在固体中传播最慢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
光的色散:光通过棱镜折射后会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光的色散2.1光的直线传播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等。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排队看齐;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实验:小孔成像: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呈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决定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及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孔应该适当小)2.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潜望镜、光污染、晃眼、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汽车后视镜(凸面镜)、太阳灶做饭(凹面镜)、人能看到物体的颜色,一定是物体表面反射了这种色光进入了人眼 (晚上看到物体都是黑色的原因:没有光进入人眼)。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器材:激光光源,可折叠硬纸板,量角器,尺子,笔等当右半个硬纸板向后(或向前)折时会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反射光线和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一切光的反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光滑平整的表面时,反射光也平行,且向着同一方向;这样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黑板反光)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反射光不平行,且向着四面八方;这样的反射称为称为漫反射(能看到黑板上的字)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器材: 玻璃板、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光屏、火柴等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全)

第二章光的传播一、光的传播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①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常见的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3×105 m/s;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二、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一:光的流传1、光:自己能够发光的物体。
分类:人造光 ( 如电灯、点燃的火把、油灯、燃烧的蜡烛等) 自然光 ( 太阳、水母、萤火虫、恒星 )说明:光指的是自己能发光的物体,不包括反射光的情况。
如月亮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自行车的尾灯、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及放电影时的银幕的光等。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流传。
说明:若是介质不均匀,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光的流传路线也会发生弯曲。
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海拔越高,空气越稀少,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流传方向就会发生波折,清早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它了。
3、光辉:光辉其实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形象、直观的表示光的流传路线和方向,方便研究光学现象而假设虚假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4、常有关于光直线流传的现象: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流传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边形成黑色地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④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没关。
5、光速:光是宇宙中最快的使者,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m/s=3105km/s。
说明:光在其他介质中的流传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3/4 ,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规律总结:光能在真空中流传,而声音不能够在真空中流传。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二:光的反射定律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看法:入射点 ( 入射光辉与反射面的交点) 、入射光辉 ( 射向反射面的光线 ) 、反射光辉 ( 从反射面反射出去的光辉 ) 、法线 ( 经过入射点所做的反射面的垂线 ) 、入射角 ( 入射光辉与法线的夹角 ) 、反射角 ( 反射光辉与法线的夹角 )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辉与入射光辉、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辉和入射光辉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1:光源和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
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光线是研究光的传播的理想化模型。
4: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1)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子。
(2)日食、月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3)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大小决定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的大小关系。
(4)激光准直、排队看齐等。
5.光速:(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2)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3)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8 m/s。
知识点2:光的反射1.概念:光射到物体的表面的时候,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
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法线居中、两角相等、三线共面)。
3.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
二者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说明:(1)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2)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当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线合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1光的产生: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人造光源:蜡烛,电灯…月亮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2光的传播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为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但可近似为3×108m/s光在固体中传播最慢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发生反射;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
光的色散:光通过棱镜折射后会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光的色散2.1光的直线传播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等。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排队看齐;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实验:小孔成像: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小)2.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潜望镜、光污染、晃眼、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汽车后视镜(凸面镜)、太阳灶做饭(凹面镜)、人能看到物体的颜色,一定是物体表面反射了这种色光进入了人眼(晚上看到物体都是黑色的原因:没有光进入人眼)。
光线: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径迹。
A A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器材:激光光源,可折叠硬纸板,量角器,尺子,笔等当右半个硬纸板向后(或向前)折时会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反射光线和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一切光的反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光滑平整的表面时,反射光也平行,且向着同一方向;这样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黑板反光)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反射光不平行,且向着四面八方;这样的反射称为称为漫反射(能看到黑板上的字)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器材: 玻璃板、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光屏、火柴等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 平面镜垂直;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成像原理见图: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用两根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及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玻璃板必须垂直于水平桌面放置的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通过玻璃板会看到两个像的原因:两个表面两次反射成像。
5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 都无法与A 的像重合:玻璃板没有与水平面垂直。
6不用厚玻璃板的原因:两个表面使光反射成两个不重合的像。
7蜡烛最好点燃在较暗的教室中实验较好:可以使进入人眼更多的蜡烛光的反射光平面镜成像理论特点:一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一定过像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试找出发光点S,并完成光路(2)根据平面镜成像(实验)特点作出AB在镜中的像(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A点可以看到B点的光路;人眼能看到的镜子上方的范围2.3光的折射水中的鱼、筷子等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海市蜃楼、星星眨眼、炎热夏天路面上汽车的倒影、池水看起来变浅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关系:当光由光疏(光速较大)介质进入光密(光速较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由光密(光速较小)介质进入光疏(光速较大)介质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由于光的折射会使池水看起来变浅,筷子看起来变弯。
由于光的折射会使岸上的树看起来变高(试作图分析)不论光从空气进水还是从水进空气都是空气中的角大练:试确定法线MN和分界面ABAO为入射光线,BO为折射光线AO为入射光线,BO为折射光线由空气中射向水中由水中射向空气中透镜及凸透镜①透镜的概念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光心: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主光轴:球心的连线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的一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②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会聚不一定成为会聚光束,只要折射光线比原光线靠近主光轴即为会聚;发散不一定成为发散光束,只要折射光线比原光线远离主光轴即为发散;·完成光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过焦点 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过另侧焦点指向另侧焦点的光,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时传播方向不变凹透镜成像规律:正立、缩小、虚像 如防盗门上的猫眼儿。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器材:蜡烛,凸透镜(选焦距较小的),带刻度尺的光具座,光屏,火柴等。
凸透镜成像规律:⑤③其中v 为像到透镜的距离,u 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f 为透镜焦距。
物远镜则像变大、像远镜;(大大大)例:用放大镜时,镜离物越远,则像越大实像时:物近镜则像变大、像远镜(小大大)物远镜则像变小、像近镜(大小小)例:照过全身像,要得到大头像应该如何操作相机。
照相机机远离人,镜头缩短。
投影仪的像要变大,应该是投影仪远离屏幕,镜头靠近投影片。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需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使实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央。
2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形成;能用光屏承接、能用眼睛代替光屏直接通过透镜观测;3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形成;不能用光屏承接、能用眼睛代替光屏直接通过透镜观测;4 u=f处即焦点是虚实、倒正的分界点u = 2f处即二倍焦距处是大小的分界点5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在光屏上成不出像的原因:可能是虚像、可能是像距太大、可能是三者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6蜡烛烧短的过程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此时可将光屏调高或将透镜调低使像回到光屏中央。
7高空照相,物体离的非常远,镜头与底片距离近似等于焦距眼球和眼镜好像一架照相机(视网膜上呈倒立缩小的实像)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近视眼:表现:远处物体的像呈在视网膜前原因——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矫正——戴凹透镜使光发散一些(近视镜)远视眼:表现:近处物体的像将呈在视网膜后原因——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矫正——戴凸透镜使光会聚一些(老花镜)矫正:戴凸透镜使光会聚一些(近视镜)10显微镜和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由凸透镜组成,目镜的作用都相当于放大镜把像放大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得到放大实像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得到缩小实像望远镜优点:使人对像的视角变大;比瞳孔收集更多的光望远镜的物镜可用凹面镜代替以收集更多的来自于星体的光;2.4光的色散彩虹就是被空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路面上的彩色油膜等。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白色光屏上呈现出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过程。
(实际还有红外线及紫外线)彩虹就是被空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路面上的彩色油膜等。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电视的光就是三原色混合而成的,三原色叠加为白色,红绿叠加为黄,红蓝叠加为品红,蓝绿叠加为青色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即:透明物体反射与其不同色的所有色光,同色的光进入并通过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其相同颜色的色光,其它色光都被其吸收。
例:1暗室内,只用红光照射绿衣服看到的是黑色的(红光被吸收了,没有反射光进入人眼)2常见的有色玻璃是不完全透明的物体,同色的光既有反射也有通过。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光谱中红光以外的是红外线,一切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应用: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红外线烤箱(利应用热效应特点)电视遥控器(利用波长较长特点)。
(能看到红灯是由于伴随有红光产生)。
紫外线:光谱中紫光以外的是紫外线自然中的紫外线大多来自于太阳应用: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灭菌(紫外线灯看起来是蓝色的原因是伴随有紫光产生)防止:过度照射会得皮肤癌;涂防晒油,打防晒伞。
思考:平面镜成像实验装置中会产生光的折射现象吗?小孔成像实验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中会产生光的反射现象吗?人看到光屏上的像?人看到自己同侧的物体在透镜上成像“”“”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