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猪肉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

合集下载

鲜肉在保藏中的变化及其新鲜度检验

鲜肉在保藏中的变化及其新鲜度检验
4
5
1.影响因素
动物种类
年龄
屠宰方法 肌肉僵直
环境温度
生前状态
6
2.特点
僵直肉的特点
pH降低
(pH5.4)
保水性降低 适口性差
7
3、死后僵直的解除
• 解僵的实质,至今尚未充分判明,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1.肌原纤维小片化; 2.死后肌肉中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纤维 之间结合变弱; 3.肌肉中结构弹性网状蛋白的变化 。
8
二、肉的成熟﹙Ripening)
屠宰后的动物肉在一定的温度下贮存一定的时 间,继僵直之后肌肉组织变得柔软而又弹性, 切面富有水分,易于煮烂,肉汤澄清透明, 肉质鲜嫩可口,具有愉快的香气和滋味,这 种食用性质得到改善的肉称为成熟肉,其变 化过程称为肉的成熟。
9
(一)发生机理
关于肉的成熟过程的机理,目前尚无定 论。大多数人认为肉成熟主要是自体组织中 的酶对组织中的糖元、蛋白质等成分的自体 分解的结果。肉的成熟是伴随着肉的解僵过 程而逐渐发生的。
▪ 肉在自溶过程中,主要发生蛋白质的分解。除 产生多种氨基酸外,还放出硫化氢与硫醇等有 不良气味的挥发性物质,但一般没有氨或含量 极微。
22
四、肉的腐败
肉的腐败是指在致腐微生物的作用下,引起蛋 白质和其它含氮物质的分解,并形成有毒和不 良气味等多种分解产物的化学变化过程。
肉的腐败主要是以蛋白质分解为特征 。在蛋白 质分解的同时,往往伴有脂肪和糖类的分解, 但脂肪等的变化相对于蛋白质的变化来说其影 响要小得多。
40
一、挥发性盐基氮测定
❖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itrogen,简称 TVBN)系指肉品水浸液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水蒸气 一起蒸馏出来的总氮量,即在此条件下能形成氨 的含氮物的总称。

食品卫生学

食品卫生学

猪肉在37℃条件下储藏过程中的质量变化中文摘要猪肉又名豚肉,是主要家畜之一。

属猪科动物。

其性味甘咸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

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

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

日常食用肉最多的一种。

历代医家认为:“猪,为用最多,惟肉不宜多食,令人暴肥,盖虚肌所致也。

”“凡肉有补,惟猪肉无补。

”“以肉补阴,是以火济水,盖肉性入胃便湿热,热生痰,痰生则气不降,而诸症作矣。

”所以对阴虚血虚患者多吃猪肉无益。

然而,据报道,日本琉球大学教授通过调查发现,猪肉如果调煮得宜,它亦可成为“长寿之药”关键词:猪肉 37℃质量变化储藏引言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且水分活度较高,在加工、运输、贮藏和消费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很容易受一些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微生物的污染,或发生酶促反应,使肉发生腐败变质,导致营养成分的丢失,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通过对肉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了解影响猪肉腐败变质的内外因素,从而制定出一套保证鲜肉品质的安全性、食用性和经济型的有效贮藏方法,让人们食用到营养安全的猪肉。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与消费国,猪肉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与我国在世界猪肉贸易中的地位。

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猪肉生产、加工与销售和流通的安全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论文通过对猪肉37℃条件下的保鲜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在实验过程中检测猪肉是否变质的主要指标是通过感官指标测定,来判断是否变质。

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验研究可以给猪肉保鲜技术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让中国的猪肉保鲜技术不断的提高,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1 发展状况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消费者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猪肉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但是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阶段,一方面市场监管体系不够完善,人们对猪肉品质的判定普遍较低,导致劣质猪肉在市场横行,使得公民很难食用到放心营养的猪肉。

猪肉贮藏过程中的品质的变化

猪肉贮藏过程中的品质的变化

猪肉贮藏过程中的品质的变化猪肉是一种常见的肉类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猪肉的质量与保存时间密切相关,正确的贮藏过程可以延长猪肉的保鲜期,并保持其良好的品质。

本文将探讨猪肉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首先,猪肉在贮藏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色泽的变化。

新鲜的猪肉通常呈现出粉红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猪肉的色泽会逐渐变暗,变得暗红或棕色。

这是因为在贮藏过程中,猪肉中的一些色素会随着氧化作用而发生变化。

此外,如果猪肉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它还可能会发生褐变现象,这是由于氧气与氨基酸和肌纤维发生反应产生的。

其次,猪肉的质地在贮藏中也会发生变化。

新鲜的猪肉通常有较好的弹性和湿润度,但在贮藏过程中,由于肉中的水分蒸发,猪肉可能变得干燥和粘稠。

此外,长时间的反复冻结和解冻也会影响猪肉的质地,使其变得松散和粉状。

另外,猪肉的气味也是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新鲜的猪肉通常没有异味,而在猪肉贮藏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挥发性物质,导致猪肉产生难闻的气味。

这些物质往往是腐败和变质的迹象,它们产生的原因可以是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和活动。

因此,一旦发现猪肉有异味,就应该立即处理或丢弃。

此外,猪肉还可能发生细菌和寄生虫的污染,在贮藏过程中,猪肉的细菌和寄生虫数量可能会增加。

这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产生的代谢产物往往会影响猪肉的品质,导致猪肉变质。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应该注意贮藏温度和卫生条件,避免给细菌和寄生虫提供生存和繁殖的环境。

此外,猪肉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也与氧气、湿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有关。

猪肉在贮藏过程中需要适度的湿度和低温环境来延缓细菌和酵母的生长,减缓脂肪的氧化过程,从而保持猪肉的新鲜度和品质。

如果温度过高,湿度过低或氧气过多,猪肉的品质可能会大幅下降。

总结起来,猪肉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涉及色泽、质地、气味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为了保持猪肉的良好品质,我们应该注意适宜的贮藏温度、湿度和卫生条件,并定期检查猪肉的外观、气味和安全性。

猪肉为什么要贮藏?猪肉低温贮藏的原理

猪肉为什么要贮藏?猪肉低温贮藏的原理

猪肉为什么要贮藏?猪肉低温贮藏的原理猪肉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在温室下放置过久,就会因微生物的侵袭而产生各种变化,直至引起肉的腐败变质,失去食用价值。

本文介绍猪肉为什么要贮藏,以及猪肉低温贮藏的原理是什么。

1、猪肉为什么要贮藏
肉的腐败是由于微生物的活动产生各种变化,直至引起肉的腐败变质,失去食用价值。

肉的腐败是由于微生物的活动而产生的,而微生物的活动只有在外界环境(主耍是温度、湿度、空气等)最适宜时,才能生长繁殖、如果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创造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肉品不致腐败,以达到长期贮存的目的。

2、猪肉低温贮藏的原理
食品在低温贮藏时,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降低酶的活性,延缓肉内成分的生化反应等。

例如,当温度降至零下10至零下15摄氏度时,除少数嗜冷菌外,绝大部分细菌都已停止活动。

这是因为肌肉内的大部分水已经冻结,微生物不能获得必耍的水分进行生化反应,从而阻碍微生物的发育。

当肉被解冻复原后,由于温度升高,肉汁渗出,微生物也就开始生长发育,如果解冻过程不加以控制,势必又会使肉遭到腐败变质。

所以,在利用低温贮藏肉品时,必须保持一定的低温,直到食用时为止;否则就不能保证肉的质量,保持肉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

10鲜肉在保藏中的变化及其新鲜度检验汇总

10鲜肉在保藏中的变化及其新鲜度检验汇总
氨和胺盐在碱性环境中与纳氏试剂反应,可


生成黄色或橙色沉淀,其颜色的深浅和沉淀物 的多少能反映肉中氨的含量
(三)硫化氢试验

大排
含巯基(—SH)氨基酸 在分解时放出硫化氢, 因此,测定硫化氢的存在与否,可判定肉 品的新鲜度
硫化氢在碱性环境中与乙酸铅发生反应生 成黑色的硫化铅,根据硫化氢呈色的深浅, 可判定肉品的新鲜度


(3)嫩度的变化 刚屠宰的肉柔软性最好,达 到最大僵直期时嫩度最差,至成熟期肉的嫩度 又重新增强 (4)肌肉蛋白质组成的变化 肉在成熟过程中, 受组织蛋白酶的分解作用,使游离态氨基酸的 含量增多,主要表现在浸出物中

(5)成熟肉具有如下的形态特征



①肉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干膜” ,有羊皮纸 样感觉,这层膜具有保护作用,保持水分、减 少干耗,又可防止微生物的侵入 ②肉的横断面有肉汁流出,切面湿润多汁 ③ 肉质柔软,且富有弹性,并不完全松弛 ④肉汤澄清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具有特异 的芳香而微酸的气味 ⑤呈酸性反应



肉类新鲜度的快速检验方法付诸社会实践还有 待改进完善

目前一般实验室常用检查项目和评定指标如下
(一)总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挥发性盐基氮 ( 简称 TVBN) 系指肉品水浸液中在
碱性条件下能与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总氮量,
即在此条件下能形成氨的含氮物的总称。

肉品中所含 TVBN 的量,随着腐败的进程而 逐渐增加,与肉品腐败程度成正比,可用 来鉴定肉品的新鲜度 测定方法
TVBN
半微量定氮法 微量扩散法
各类新鲜肉总挥发性盐基氮指标

猪肉
≤20(mg/100g)

浅析肉制品在贮藏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变化

浅析肉制品在贮藏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变化

浅析肉制品在贮藏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变化肉制品是一种古老的食品加工技术,通过添加盐、香料和烟熏等方法,使肉制品在贮藏过程中能够延长保质期,增加风味和营养价值。

而在肉制品的加工过程中,亚硝酸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添加剂,它能够不仅能够改善品质,增加风味,还能够充分发挥着防腐保鲜的作用。

亚硝酸盐的添加对肉制品的贮藏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亚硝酸盐在肉制品的贮藏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

下面我们就来浅析一下肉制品在贮藏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变化。

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的变化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主要起到三个作用:抑制细菌的生长、抑制氧化过程、改善品质。

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起到抑制细菌的生长作用,能够有效地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保持其新鲜度;亚硝酸盐还能够抑制肉制品中的氧化过程,减少脂肪氧化产生的有害物质,保持肉制品的风味和色泽;亚硝酸盐还能够发挥着改善品质的作用,使肉制品具有特殊的香味和口感。

在贮藏过程中,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

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会与肉中的亚氨基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如亚硝胺等。

在肉制品的添加过程中需要谨慎控制亚硝酸盐的含量,以免过量使用导致亚硝胺的生成,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会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分解,从而影响着肉制品的品质。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会逐渐分解成氮氧化物和亚硝酸根离子,从而影响肉制品的风味和色泽。

在肉制品的贮藏过程中需要对亚硝酸盐进行合理的控制,以保持肉制品的风味和口感。

亚硝酸盐在肉制品的贮藏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其含量的适度与否会直接影响肉制品的品质。

在肉制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亚硝酸盐的添加量,并且注意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以保证肉制品的风味和品质。

【这篇文章内容丰富,涉及了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作用和变化过程,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篇很有借鉴价值的文章。

】。

怎么分辨猪肉有没有坏掉

怎么分辨猪肉有没有坏掉

怎么分辨猪肉有没有坏掉肉在冰箱里放久了,不仅会影响营养和口感,还会影响其安全性。

那么怎么分辨猪肉坏有没有坏掉呢?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有关怎么分辨猪肉坏有没有坏掉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分辨猪肉有没有坏掉的方法一般来说,肉变质有以下几个表现。

颜色变深。

新鲜的肉表面有光泽,颜色均匀。

新鲜猪肉呈红色或淡红色,脂肪洁白;牛羊肉颜色鲜红,脂肪大多颜色发黄;禽肉皮肤为淡黄色或白色,肉色白里泛红。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由于肌红蛋白被氧化,肉色会逐渐变成红褐色。

颜色越深,可食性越低。

而当肉表面变成灰色或灰绿色,甚至出现白色或黑色斑点时,说明微生物已经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这样的肉就不能吃。

表面发黏。

新鲜的肉外表微干或湿润,切面稍潮湿,用手摸有油质感,但不发黏;而肉变质以后,由于微生物大量滋生,会产生黏性代谢产物,造成肉表面发黏,甚至出现拉丝。

肉类表面发黏是腐败开始的标志。

弹性变差。

新鲜的肉质地紧密且富有弹性,用手指按压凹陷后会立即复原。

贮藏越久,肉里面的蛋白质、脂肪会逐渐被酶分解,肌纤维被破坏,所以肉会失去原有的弹性,手指压后的凹陷不仅不能完全复原,甚至会留有痕迹。

有异味。

新鲜肉具有正常的肉味,而变质的肉由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被微生物分解,会产生各种胺类、吲哚、酸类、酮类等物质,因而有明显的腐臭味。

此外,新鲜的肉煮熟后肉汤透明,汤表面聚集大量油滴。

而变质肉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会产生很多低级代谢产物散落在汤里,造成肉汤浑浊,并且汤面几乎无油滴。

猪肉的烹饪技巧1、猪肉不宜长时间泡水;2、猪肉要斜切,猪肉的肉质比较细、筋少,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来又不塞牙;3、猪肉一般用冷水清洗,不宜用热水清洗,热水会热解掉猪肉中的肌溶蛋白,影响食用口感;4、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或脑部寄生有钩绦虫,随意猪肉应煮熟;5、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茶叶的鞣酸会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影响消化.关于猪肉的注意事项1.食用时应易除猪脖子等处灰色、黄色或暗红色的肉疙瘩,即称为“肉枣”的东西,因为这些地方含有很多病菌和病毒,苦食用则易感染疾病;2.买猪肉时,拔一根或数根猪毛,仔细看其毛根,如果毛根发红,则是病猪;如果毛根白净,则不是病猪;3.猪瘟病是一种多发性传染病,对人体危害严重,这种肉绝不能食用。

动物检疫学第十章 鲜肉在保藏中的变化和肉的新鲜度检验 52页PPT文档

动物检疫学第十章 鲜肉在保藏中的变化和肉的新鲜度检验 52页PPT文档
(2)检样的处理 (3)检验方法
15.08.2019
24
肉的保藏加工及肉制品的卫生监督与检验
15.08.2019
25
食品的保藏方法
抑制化学性、微生 物性、酶性和非酶
性的降解和腐败
低温 冻结温度 降低水分活性 减少氧气含量 加大二氧化碳浓度 酸化 发酵 化学保护剂 抗氧化剂 表面包被 结构调整 化学修饰
15.08.2019
38
食用油脂的加工卫生与检验
生脂肪的理化特性
15.08.2019
39
生脂肪又称贮脂,是屠宰肉用动物时从其皮下组织、大网膜、 肠系膜、肾周围等处摘取下的脂肪组织
甘油酯
水分
蛋白质
• 生脂肪的化学组成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
胆固醇
类脂化合物
生脂肪的理化特性 1 熔点 2 凝固点
矿物质
15.08.2019
48
〆 僵直所需时间受多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 a、糖原含量
b、ATP含量
c、环境温度
d、pH等
15.08.2019
6
肌肉僵直的解除
1 定义:肌肉僵直达到顶点之后,保持一定的时间, 其肌肉又逐渐变软,解除僵直状态。
2 相关因素 与动物种类、肌肉的部位和环境温度有 密切的关系。从僵直到开始解僵的时间越长,保持肉 新鲜的时间越长。
第十章 鲜肉在保藏中的变化和肉的新 鲜度检验
15.08.2019
1
• 肉的概念 • 肉的形态结构 • 肉的化学组成 • 鲜肉的概念
15.08.2019
2
第一节 鲜肉在保藏过程中的变化
鲜肉变化的四个过程
—僵直、成熟、自溶和腐败
15.08.2019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鲜猪肉在恒温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摘要:分析研究新鲜猪肉在36℃贮藏条件下品质的变化,通过检测结果得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肉中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增加,嫩度值先降低到上升然后又降低,PH值逐渐降低,失水率逐渐上升,色泽评分逐渐降低,弹性越来越差,异味越来越重直至臭味产生。

关键词:猪肉恒温贮藏变化一.前言:⒈研究的意义:肉中在室温下放置的时间稍久,因受外界微生物的侵染,以及肉内部自身酶的作用,会产生种种生理生化变化,以致腐败变质。

但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

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 ,对猪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那些价格低、品质差的猪肉制品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猪肉品质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⒉本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肉的品质检测:知道肉的品质包括那些方面;掌握肉的各种品质的检测方法;了解猪肉的特点及市场前景。

⒊研究进展: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猪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世界各国学者也相继从肌肉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学等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国内外关于猪肉品质变化的研究报道较多:比如,在《日粮中添加镁对猪肉品质和PSE肉生成的影响》写到:镁 ( Mg)是有关能量与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促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组成元素,其在受刺激情况下有抵消儿茶酚胺的作用。

镁最基本的作用 ,似乎是降低由于镁的钙拮抗作用引起的神经肌肉的刺激,因此 ,通过试验研究来观察补镁日粮对减轻刺激与改善猪肉质量的作用。

[1]还有鲜肉的菌落总数指标为:新鲜肉104个/g;次鲜肉104~107个/g;变质肉107个/g以上[2]。

根据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进行判定,大肠菌群(MPN≤10000个/100g)超出检测标准设定的限值即判为阳性,为次鲜肉或变质肉[3]。

新鲜肉PH在5.9-6.5之间,PH6.7以上的肉则以开始变质。

将肉类等普通食品经数千个大气压处理后,细菌就会被杀灭,肉类等食品仍可保持原有的鲜度和风味[4]。

二.研究内容⒈实验材料:⑴试剂:氧化镁混悬液(10g/L)、硼酸吸收液(20g/L)、0.010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甲基红-乙醇指示剂(2g/L)、次甲基蓝指示剂(1g/L)⑵电子天平、PH计、恒温水浴锅、恒温培养箱、吸管、锥形瓶、滴定管、匀浆机、嫩度仪、密封塑料袋、菜刀、砧板、微量定氮蒸馏装置⒉实验方法⑴肉色的观察:根据肉色评分标准来打分[5]肉色评分结果灰白色 1 劣质肉微红色 2 不正常正常鲜红色 3 正常微暗红色 4 正常暗红色 5 不正常⑵气味:主要指鲜猪肉固有气味,或有无异味。

⑶弹性:猪肉表面用指压后凹陷是否立即恢复。

⑷PH值测定:将肉跺碎,用蒸馏水浸泡10分钟,然后直接用PH值测定仪伸到液面下面测。

⑸嫩度测定:取2.5cm厚肉片样重(W1)密封在塑料袋中,70℃水浴70min 或163~190℃烤11min,当肉样中心温度到70±2℃时,取出冷却到室温或25℃。

廷肌纤维方向取直径为1.27~1.3cm熟肉样三分,用嫩度仪测定。

⑹挥发性盐基氮测定:半微量定氮法A.试样处理:将试样除去脂肪、骨及腱后、搅碎均匀,称取约10.0g,置于锥形瓶中,加100ml水,不停振荡,浸渍30Min后过滤,滤液置于冰箱中备用。

B. 蒸馏滴定:将盛有10ml 吸收液级5-6滴混合指示剂的锥形瓶置于冷凝管下端,并使其下关插入吸收液的液面下,准确吸取5.0ml 上述试样滤液与蒸馏器反应室内,加5ml 氧化镁混悬液(10g/L ),迅速盖塞,并加水以防漏气,通入蒸汽,进行蒸馏,蒸馏5min 即停止,吸收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液滴定,终点至蓝紫色,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C. 结果计算(V 1-V 2)×N 1×14X= ×100 m 1×5/100式中:X ——样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mg/100g V 1——测定用样液消耗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体积,ml V 2——试剂空白消耗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体积,ml N 1——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m 1——样品质量,g14——1N 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1ml 相当氮的毫克数⑺失水率的测定:切取肉样应在不吸水的硬橡胶板上进行。

用感应量为0.01克的天平称量肉样重量。

然后将肉样置于两层医用纱布之间,上下各掂18层滤纸,滤纸外层各放一块硬质塑料掂板,然后放置于钢环允许膨胀压缩仪平台上,加压至35千克,并保持5分钟,撤消压力后立即称量压后肉样重。

最后:失水率(%)=(压前肉样重-压后肉样重)/压前肉样重*100%三.研究结果与讨论⒈新鲜猪肉在36摄氏度贮藏条件下气味的变化如下表由此表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猪肉的气味变坏。

⒉新鲜猪肉在36摄氏度贮藏条件下弹性的变化如下表时间(h) 0 1.5 3 4 5.5 6.5 8 9.5 23.5 25.5 气味无异味无异味无异味无异味无异味无异味无异味无异味有较浓异味有浓异味,并有臭味由此表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肉的弹性变得不好 ⒊新鲜猪肉在36度贮藏下TVB-N含量的变化0510152025303540450102030时间(h)T V B -N 含量(m g /100g )由此图可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肉中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逐渐增加 ⒋新鲜猪肉在36度贮藏过程中嫩度的变化01234560102030时间(h)嫩度(k g f )由上图得出,新鲜猪肉在储藏过程中嫩度发生了两个变化,先降低,再上升,然后又降低直到接近一个稳定值。

时间(h ) 0 1.5 3 4 5.5 6.5 8 9.5 23.5 25.5弹性柔软非常柔软 柔软较柔软柔软非常柔软 教柔软,恢复较慢 较柔软,缓慢恢复 恢复缓慢,较软 弹性不好,恢复慢⒌新鲜猪肉在36度储藏中PH的变化01234560102030时间(h)P H此图表明:新鲜猪肉在储藏过程中PH 值逐渐降低 ⒍新鲜猪肉在36度条件下的失水率010203040500102030时间(h)失水率(%)此图表明:新鲜猪肉在储藏过程中矢水率逐渐升高 ⒎新鲜猪肉在36度贮藏过程中色泽的评分00.511.522.533.540102030时间(h)分数由此图可知,新鲜猪肉在储藏过程中色泽评分逐渐降低(3.5-1分范围内),说明肉由正常肉逐渐变为劣质肉。

由以上几个图和表来讨论猪肉品质的变化:⑴ 气味变坏的原因:①细菌迅速繁殖而导致鲜肉变质,气味变坏;② 36摄氏度下,猪肉中酶的活性高,成熟快,也易变质腐败,气味边变坏。

⑵弹性变不好的原因:①肉在贮藏过成中微生物大量繁殖,使肉腐败,肌纤维崩解,蛋白质降解,而使弹性变得不好;②肉自身的成熟过程中,肌纤维崩解,蛋白质降解,而使弹性变得不好。

⑶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逐渐增加的原因:贮藏过成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在细菌酶作用下,蛋白质分解形成挥发性盐基氮 ,微生物繁殖越多,肉的腐败程度越大,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越多。

⑷嫩度发生变化的原因:①肉的嫩度与肉的僵直和成熟有关,宰后肉会发生僵直,肉的硬度增加,所以新鲜肉的嫩度先降低;②随后随着僵直的解除和肉的后熟,硬度降低,嫩度随之提高;③最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肉腐败,嫩度又降低。

⑸储藏过程中PH 值变化的原因:肉中糖原酵解产生乳酸和蛋白质降解使PH 不断下降, 随后由于糖原酵解完,PH 值又回升了一点。

⑹矢水率逐渐升高的原因:①肉的失水率主要受PH,僵直成熟过程等。

PH 对肌肉系水率的影响实际上是蛋白质分子的静电荷效应。

猪在屠宰后要经过僵直,僵直解除和后熟的阶段,肉在僵直期,失水率会有所降低,但随着僵直的解除,失水率有所增大。

②微生物大量繁殖,肉腐败,失水率也会有所增大。

⑺储藏过程中色泽逐渐变得不好的原因:肉的颜色本质上是由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产生,但由于在贮藏过程中氧含量,湿度,温度,PH,微生物等的影响,肉的颜色发生变化[6]。

四.实验心得与总结通过本次实验,首先我们基本掌握了肉品在储藏过程中的嫩度、pH等指标的测定方法,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其次,我们也了解并掌握了相关仪器的操方法。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

同时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自己不足的之处,之前对实验流程不是很了解,导致过程中屡屡出错,进度很慢,同时,实验过程中的团队配合也相当重要,从中我们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

在大家动手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猪肉储藏相关的指标变化检测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学会了需对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不管从理论方面或是动手能力上都有了提高。

五.参考文献[1] 刘宁《日粮中添加镁对猪肉品质和PSE肉生成的影响》[2] GB/T GB/T4789.2-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3] 4789.3-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4] 杨寿清《食品杀菌和保鲜技术》[5] 陈韬,肖蓉主编《肉品工艺学实验指导》肉质的测定.[6] 葛长荣,马美湖主编《肉与肉品工艺学》第一章第三节肉的食用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