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修辞手法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考点练习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考点练习1. 下列句子分别用了哪些修辞手法?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______②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______③高高的麦垛堆上天,凑上太阳吸袋烟。
______④桂林的山水怎能不叫人迷恋?______2. 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子法。
①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蔬舞,那流水人家……______②我听了以后,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赶紧低下头来。
______③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______3. 写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①大水池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
______②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
______③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______4.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出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比喻拟人夸张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______②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______③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______④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______5. 按要求完成句子。
(1)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①天热得像______,使人喘不过气。
②这里美得像______,使人流连忘返。
(2)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改为反问句)(3)雨来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改为陈述句)(4)《小英雄雨来》的作者是管桦写的。
(修改病句)6. 下列句子中,跟例句写法不一样的一项是()例: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叶,都像一处金色的小巴掌。
A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像个大火球。
B .蒲公英那带绒毛的种子在空中飞飞扬扬地飘着,好像在向秋天告别。
C .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专题训练1.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再仿写。
跟我学: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1)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2)他的脸像维苏威火山边上凝固起来的熔岩一般,冷冰冰的。
2. 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写出句子的重读部分。
①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______②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______③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______3.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
例: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①太阳花______。
②桃花______。
(2)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
(改为“被”字句)4. 照样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写出下列句子的朗读重音。
例: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
(先生让学生怎样背诵?)(1)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孙中山把那段书怎样背出来了?)______(2)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先生讲得怎样?大家听得怎样?)______5.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虽然我们无法调整坏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调整态度来适应一切的环境。
”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A .比喻B .拟人C .排比6. 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比喻句。
(1)小荷叶长出来了,祖母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2)如今看到这一池的莲叶,就像看到了一池的清凉。
(3)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7. 课文的语言真有趣。
读下面的句子,再仿写。
(1)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雨点儿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妙笔生花—常见修辞手法108

贰
叁
拟人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 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 以看见 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 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比喻、排比
肆 伍
修辞手法的判定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
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 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 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 徐洪刚、李向群等。
叁
拟 人
借助想象力,把事 物当作人来写。即 赋予它们人的言行、 思想、感情等。
例: 风中,小树在快乐的舞蹈。 公园里花儿向我微笑。 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
壹
贰
修 辞 手 法 的 定 义
叁
修 辞 手 法 的 判 定
目 录
常 见 修 辞 手 法
壹
常见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
贰
修辞手法的定义
比 喻
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 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 象的、深奥的另一个事物。
壹
贰
例:二月春风似剪刀。 那天边的夕阳像一个熟透了的大柿子。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的飞过去。
设问
陆
柒
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 能忘怀呢?
反问
浮云终日行, 游子久不皂的奥秘所在, 今天20岁,明天18岁。
巧克力好好吃。
巧克力像奶茶般丝滑, 如薄雾般缥缈。
谢 谢 聆
听
Loem ipsum dolor sameman tanam ca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tamam dalam qoue sampe.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修辞手法专项复习【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修辞手法专项复习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B.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C.蓝天上的浮云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D.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弯成一道美丽的彩虹。
B.我从老师的作文批改中感受到了他的细致和温暖,如春风拂面。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D.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3.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B.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C.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D.船长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B.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C.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D.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5.下列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B.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C.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D.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便唱起歌来。
6.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C.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黄龙县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知识拓展:奇妙的比喻句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

奇妙的比喻句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比方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一、比喻句的作用: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
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3。
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渲染氛围,侧面烘托。
4。
比喻有感情色彩,可以表现作者对这一事物的思想感情。
二、判定方法:1.比喻通常有三部分构成,即比喻的本体、喻体和喻词。
例如:太阳像个大火球.句子中比喻的本体是“太阳”,喻体是“大火球”,喻词是“像”,这是一个比喻句。
2.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事物。
例如:(1)太阳像个大火球。
句子中的本体“太阳”和喻体“大火球”是不同类的事物,且都具有发光发热、圆形的特点,所以这是一个比喻句.(2)妹妹长得很像妈妈.句子中有“像"这个词语,但是“妈妈”和“妹妹”都是人,是同类事物,所以不是比喻句。
3。
并不是有“好像、像、仿佛、似的……"之类的词语的句子都是比喻句,关键还要看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仿佛看见柳树发芽了。
(不是比喻句)弟弟好像长高了。
(不是比喻句)小明像丢了魂似的。
(不是比喻句)4。
隐藏本体的句子也是比喻句,这是暗喻。
例如:刮了一夜北风,天空中飘起了鹅毛。
句子中虽然没有本体和喻词,但我们通过上下文可以知道这里是把雪花比喻成了鹅毛。
所以这是一个比喻句。
三、经典比喻句:1。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2.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3。
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4.春风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5。
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修辞手法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使用的一些特定技巧,通过运用这些技巧,可以给作品增添诗意、感染力和艺术性。
作为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本篇说课稿将围绕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展开论述。
一、概述在四年级语文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并运用以下几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和对偶。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学生可以将其应用于作文、诗歌创作等多种语言表达形式中,从而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来形成形象化的表达方式。
比喻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形象鲜明。
在进行比喻的教学中,我会引用一些生动的例子,如:"太阳像一只大火球,照亮了整个大地",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喻的意义和作用。
三、拟人拟人是将非人物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性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运用拟人手法,可以赋予事物情感、意志和生命力。
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拟人的例子,如:"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像在和小鸟们跳舞",通过这样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到事物的活力和魅力。
四、夸张夸张是一种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修辞手法。
通过夸张的手法,可以突出某种特征或效果,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在教学中,我会引用一些夸张的例子,如:"小杨同学吃了一斤苹果,结果嘴巴都快塞不进去了",通过这样夸张的表达,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冲击力和表达手法的巧妙之处。
五、排比排比是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结构,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的修辞手法。
排比的运用可以使作品节奏鲜明,语言优美。
我会给学生示范一些排比的句子,如:"他能为家庭付出时间、金钱和爱心;他能为朋友解决问题、分享快乐和默默支持;他能为学习付出努力、艰苦奋斗和不断进步",通过这样的排比句,让学生感受到排比对表达的增强效果。
(完整版)四年级语文常见修辞手法

四年级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一、比喻比喻就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把甲比作乙,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①被比喻的事物(称为“本体”);②用来作比喻的事物(称为“喻体”);③“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二、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2、夸张的几种形式 a、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四、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2、排比的几种形式a、成分排比。
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b、句子排比。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修辞手法-比喻和拟人

比一比
1、小草慢慢长出来了,嫩嫩的,绿绿的。 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那女孩真漂亮。 那女孩真漂亮,眉如画,娇若春花,真可谓闭月 羞花沉鱼落雁啊。
可见,要使语言变得准确、鲜明、生动、 形象,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就是一个很好 的办法。
√ (比喻 拟人 )
• 3、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 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 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 √ (比喻 拟人 排比)
• 4、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市体育馆的垫子
√ 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比喻
பைடு நூலகம்拟人 )
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__一__条__银_白__的_丝__带_缠__绕__在_村__庄_周__围__。__(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_天_空_中__有_轮__圆_盘__大_的_明__月_。__\_天_空__中_挂__着_一_轮__玉_盘__似_的__明_月_。__ 3、窗外,风吹翠竹,沙沙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窗__外_,__风_儿__摇__醒_翠__竹_,__在_窃__窃__私_语__。____________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注意:同类事物不能比喻。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是( D)句
A、江上的轮船像一叶扁舟。 B、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 C、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D、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 球儿。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 的头。 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一、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降落伞像一朵朵彩云在天空飘荡。
(明喻)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借喻)二、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1.、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三、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长征》超前夸张: 故意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已经像着了火。
四、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例2 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风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五、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1.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六、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作用:主要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作用。
也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充满语言美。
七、设问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八、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九、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明引(直接引用)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暗引(间接引用)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十、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练习(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0、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1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1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1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1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15、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16、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17、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18、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19、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20、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2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2、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5、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6、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7、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8、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9、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10、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11、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12、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 )13、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 )14、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 )15、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 )1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7、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18、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19、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0、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21、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2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3、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24、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25、伟大的奇观么?()(四)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比喻句)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一会儿跑来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