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病种总结--耳鼻喉
耳鼻喉总结

咽淋巴内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内环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相交通,自成一环,称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综合征(OSAHS):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
\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泡为中心的区域,是筛窦,前筛窦及上颌窦通气引流的共同通道。
这一区域包括中鼻甲,钩突,上半月裂,前筛房,筛泡,上颌窦自然口和鼻卤区。
这一区域为鼻腔疾病最易侵犯的部位,并易继发相邻区域的疾病。
也是鼻内窦手术的理论基础。
Little‘s area:即利特尔区:是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内动脉血管汇聚成丛而构成的区域,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又称易出血区。
(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丛,该区称为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故又称“易出血区”。
)克氏静脉丛(Ki esselbach’plexus):鼻中隔前下部的静脉构成静脉丛,称克氏静脉丛OSAHS:即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
声门:喉部两声带间构成的区域称声门,声门张开形成一等腰三角形裂隙称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地方。
喉阻塞:是喉部疾病常见的症状,是由喉或其邻近的组织的病变引起的喉通道阻塞,多由炎症、水肿、异物、肿瘤等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喘鸣,吸气性软组织凹陷,声嘶,紫绀等。
梅尼埃病: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基础,反复发作性眩晕、听觉障碍、耳鸣和耳胀满感为典型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
鼻道窦口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 OMC):以筛漏斗为中心的一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构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
耳鼻喉科年终总结技术创新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耳鼻喉科年终总结技术创新为患者带来新希望耳鼻喉科年终总结——技术创新为患者带来新希望近年来,耳鼻喉科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本文旨在总结耳鼻喉科技术创新的成果,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耳科技术创新1. 高科技助力听力矫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耳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
耳科技术创新为听力矫治带来了新的突破。
例如,内耳植入技术通过植入人工耳蜗,可以帮助严重耳聋患者恢复听力,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2. 微创手术技术耳科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
通过内窥镜、显微镜等高精准仪器的运用,医生可以进行更准确、更安全的手术。
患者不仅恢复快,疼痛感也较小,术后效果更佳。
二、鼻科技术创新1. 鼻窦炎微创治疗传统的鼻窦炎治疗需要开刀取出鼻腔内阻塞物,恢复正常通气。
而鼻科技术的创新,使微创治疗成为可能。
通过鼻内窥镜技术,医生可以直接在鼻腔内清理、冲洗和排除鼻窦炎的炎症,手术创伤小,患者康复周期缩短。
2. 鼻整形技术革新鼻整形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朝着更加安全、精确的方向发展。
利用三维成像技术,医生可以精确评估和规划手术,在手术过程中能更准确地进行骨骼重塑、软组织修复等操作,使鼻整形效果更加符合患者期望。
三、喉科技术创新1. 激光手术技术激光手术技术在喉科领域的应用,为喉部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不仅手术操作更加精确,而且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激光技术已成功用于声带息肉、声带良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2. 语音重建技术由于喉癌等原因,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喉切除手术,造成语音功能的丧失。
而喉科技术创新为患者带来了语音重建的新希望。
通过人工喉等技术,患者可以恢复喉部功能,重获语音交流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未来展望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耳鼻喉科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耳鼻喉科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将进一步提高。
优势病种总结--耳鼻喉

暴聋(突发性聋)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日照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一、基本情况暴聋(突发性耳聋)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日照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97例,完成95例,平均住院日12.5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耳穴压豆、针灸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95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93.3%,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6.7%,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88例(92.6%),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75例(78.9%),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95例(100%),耳穴压豆95例(100%),针灸治疗45例(47.3%),内科基础治疗30例(31.6%),其他疗法35 例(36.8%)。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耳穴压豆、鸣天鼓、鼓膜按摩、内科基础治疗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口服中成药、针灸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活血化瘀通耳窍法治疗暴聋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针灸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2.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 3.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
医院耳鼻喉科工作总结

医院耳鼻喉科工作总结一、病患接待与诊断耳鼻喉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认真接待每一位患者,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体征,确保诊断准确无误。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及时转诊复杂病例,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二、手术治疗与效果耳鼻喉科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共开展了各类手术数百例,包括扁桃体切除、鼻中隔偏曲矫正、声带息肉摘除等。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手术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术后,我们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手术效果达到最佳。
三、护理服务质量耳鼻喉科护理工作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注重护士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培训,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周到的护理服务。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护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四、学术研究与培训耳鼻喉科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始终关注学术研究和新技术应用。
我们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培训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诊疗水平。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多项临床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手段,为耳鼻喉科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团队协作与沟通团队协作是耳鼻喉科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我们注重培养医护人员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定期召开科室会议,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加强沟通与协作,我们形成了一支高效、团结、进取的耳鼻喉科团队。
六、设备管理与维护耳鼻喉科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加强了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七、患者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度是衡量耳鼻喉科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耳鼻喉门诊相关知识点总结

耳鼻喉门诊相关知识点总结一、耳部疾病1. 耳聋耳聋是耳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感音性耳聋、传导性耳聋以及混合性耳聋。
患者常表现为听力下降、听力减退或听力障碍等症状。
诊断时可以通过听力检查、耳部检查以及其他评估手段来确定病情。
2. 梅尼埃病梅尼埃病是一种内耳疾病,主要特点是阵发性眩晕、耳聋及耳鸣。
患者常感到耳内充血、耳部不适,严重时会伴有呕吐等症状。
诊断上可以通过眩晕评估、内耳功能测试及影像学检查来确诊。
3. 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耳痛、耳部充血、耳内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诊断时可以通过听力检查、耳部检查及耳腔镜检查来确定病情。
二、鼻部疾病1. 鼻窦炎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头痛等症状。
诊断时可以通过鼻腔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及鼻窦穿刺等手段来确定病情。
2. 鼻息肉鼻息肉是一种鼻部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鼻塞、嗅觉减退、鼻部充血等症状。
诊断时可以通过鼻腔镜检查、鼻部CT检查及鼻部活检来确定病情。
3.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部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打喷嚏、鼻痒等症状。
诊断时可以通过皮肤过敏原检测、鼻腔镜检查及鼻部CT检查来确定病情。
三、喉部疾病1. 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是喉部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嗓音嘶哑、声音粗糙等症状。
诊断时可以通过喉部镜检查、嗓音学检查及声带活检来确定病情。
2. 喉癌喉癌是一种喉部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嗓音嘶哑、咽喉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诊断时可以通过喉部镜检查、喉部CT检查及组织活检来确定病情。
3. 咽炎咽炎是一种咽喉部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咽痛、咽部红肿、咽部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诊断时可以通过喉部镜检查、咽部CT检查及咽部分泌物细菌培养等手段来确定病情。
四、治疗及康复1. 耳部治疗对于耳聋、梅尼埃病等疾病,常采用药物治疗、听力康复训练及手术治疗等手段。
对于中耳炎等疾病,常采用抗感染药物、中耳手术及充气管置入等治疗方式。
耳鼻喉科优势病种

附件1. 3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耳鼻喉科优势病种1、鼻渊(急慢性鼻-鼻窦炎) (3)2、耳鸣耳聋(耳鸣、耳聋) (9)3、乳蛾(急慢性扁桃体炎) (14)鼻渊(急、慢性鼻•鼻窦炎)鼻渊是指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渊”字形象的描述了本病的临床特点,即渊深之意,形容涕量多且持续时间长,如王冰所言:“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曰鼻渊也。
”临床上常伴有头痛、鼻塞及嗅觉减退等症状,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多发疾病。
根据《内经》对鼻渊的病机病位症状特点的论述,本病乂有“脑漏”、“脑渗”、“脑崩”、“脑泻”等病名。
本病有虚证和实证之分,实证起病急,病程短,多与肺、肝胆关系密切,感受风热或风寒入里化热、肝胆火热都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鼻渊与肺热有关,“少阴之复,懊热内作……甚则入肺,咳而鼻渊。
”《素问•气厥论》中则认为与胆腑郁热有关:“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
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
”相当于西医上的急性鼻-鼻窦炎;虚证病程长,缠绵难愈,常与肺、脾胃虚弱关系密切,如《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谓:“肺气主气而通于鼻,其气为阳,诸阳之气,上荣头面。
若气虚受风冷,风冷客于头脑,即其气不和,令气停滞,博于津液,脓涕结聚,即不闻香臭。
”认为本病与肺气虚寒有关,《医学摘粹•杂症要诀》中曰“如中气不运,肺金壅满,即不感风寒,而浊涕时下者,此即鼻渊之谓也。
”则认为与脾气虚弱,清阳不升有关,相当于慢性鼻-鼻窦炎。
病因病机关于本病的发病机理,历代医家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多以虚实来论之。
其病位主要在于肝胆、肺肾、脾胃,病程短者以实证居多,多以湿热为主,病久者多虚实夹杂,病久必瘀,久病者多兼以瘀血之证。
实证多是因为感受外邪、情志不遂或饮食失节等原因,造成肺、脾胃及胆之病变,湿热内生,循经上犯鼻窍而发病。
因此鼻渊的急性发作多与与湿热关系密切,《张氏医通•卷八》中曰:“鼻出浊涕,即令之脑漏是也……皆阳明伏火所致。
” 《辨证录•卷之三》指出了其与肺经郁火关系密切:“人有鼻塞不通,浊涕稠黏,已经数年,皆以为鼻渊而火结于脑也,谁知是肺经郁火不宣。
耳鼻喉科工作总结十篇

耳鼻喉科工作总结十篇耳鼻喉科篇1医院耳鼻喉科的老师都很和气,不忙的时候会教我些临床知识。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规范娴熟进行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仔细监测生命体征,准时为病人吸除呼吸道内痰液,必要时做了超声雾化及滴化痰药水,湿化气道。
在为病人监测生命体征时,时常要留意病人体温的变化,高热者要实行物理降温,脉搏的快慢,血压的高低得准时登记在病历上以便医生查阅。
术后病人我们采取一级护理,术后三天每四小时监测生命体征一次,术后病人当日确定卧床休息,扁桃体手术后全麻者术后6小时采取侧俯卧位,局麻者术后2小时采取半坐卧位,以利病人呼吸和静脉回流,削减出血,减轻头痛。
嘱病人应多休息少说话。
全麻者术后6小时后`局麻者术后2小时后方可进冷流质饮食,禁食过热过硬粗糙辛辣酸性食物,禁烟酒。
喉头水肿者应赐予超声雾化,另外告诉患者若口腔内有分泌物要吐出,勿吞入,以助于观看,防止呕吐。
叫患者在术后次日多做伸舌动作和多进食,以利于伤口愈合。
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院,仔细履行实习护士职责,能为病人减轻病痛,增加舒适,是我身为实习护士感到无比荣幸的事。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细心的对待每一位病人,哪怕只是为病人加条床单。
医院耳鼻喉科的实习结束后就来到了新生儿科,新生儿科是一个独特的科室,面对的是特殊的人群,是一个个脆弱的小生命,这更让我意识到医生不仅要医术高,医护人员还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要懂得如何与他们沟通,是否饿了?是否肚子胀得难过?还是要换尿布了每天面对这么多的患儿,我明白了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生命和健康,而我们的职责正是捍卫健康的生命。
在带教老师的细心、耐心指导下,我把握了新生儿蓝光治疗、淋浴、盆浴、鼻饲、喂奶、动脉采血和静脉留置针等护理操作技术;把握了心电监护仪和输液微量泵的使用;熟识了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流程;了解了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早产儿的护理),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力量。
耳鼻喉出科总结

耳鼻喉出科总结引言耳鼻喉科(otorhinolaryngology)是医学的一个专科,主要研究和治疗与耳、鼻、喉、头颈部相关的疾病和异常。
耳鼻喉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埃及时期,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耳鼻喉科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本文将对耳鼻喉科的主要疾病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一、耳科疾病耳科疾病包括耳聋、耳鸣、外耳道感染等多种疾病。
其中,耳聋是最常见的耳科疾病之一。
耳聋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外伤、遗传等。
常见的耳聋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听力辅助设备和手术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类固醇等。
听力辅助设备包括助听器、人工耳蜗等。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或修复听小骨等方式来恢复听力功能。
二、鼻科疾病鼻科疾病包括鼻窦炎、鼻息肉、鼻出血等多种疾病。
其中,鼻窦炎是最常见的鼻科疾病之一。
鼻窦炎主要是鼻窦的感染引起的,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面部疼痛等。
鼻窦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应用抗生素和鼻用类固醇等。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鼻窦窗切开术或鼻窦鼻道吻合术等方式来清除病变组织和改善鼻窦通气。
三、喉科疾病喉科疾病包括声带息肉、声带结节、喉癌等多种疾病。
其中,声带息肉是最常见的喉科疾病之一。
声带息肉通常是由声带的过度使用和损伤引起的,常见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声音疲劳等。
声带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声带保护、声带按摩和手术切除等。
声带保护包括避免喊叫、大声说话等。
声带按摩可以通过按摩声带来缓解声带的肌肉紧张。
手术切除可以通过激光手术或开放手术等方式来切除声带息肉。
四、头颈部疾病头颈部疾病包括甲状腺疾病、颈部肿块等多种疾病。
其中,甲状腺疾病是最常见的头颈部疾病之一。
甲状腺疾病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两种类型。
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是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常见症状包括心跳加快、体重减轻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是由于甲状腺分泌不足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常见症状包括乏力、体重增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暴聋(突发性聋)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日照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一、基本情况暴聋(突发性耳聋)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日照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97例,完成95例,平均住院日12.5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耳穴压豆、针灸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95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93.3%,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6.7%,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88例(92.6%),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75例(78.9%),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95例(100%),耳穴压豆95例(100%),针灸治疗45例(47.3%),内科基础治疗30例(31.6%),其他疗法35例(36.8%)。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耳穴压豆、鸣天鼓、鼓膜按摩、内科基础治疗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口服中成药、针灸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活血化瘀通耳窍法治疗暴聋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针灸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3.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一)总体效果评价完成临床路径的95例患者中,症状改善86例(90.5%),体征改善80例(84.2%),理化指标改善75例(78.9%);临床痊愈例20(21.1%),好转70例(73.7%)。
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94.8%。
(二)疗效评价1.评价标准(1)对症状的评价包括对暴聋主要症状突发听力下降、耳鸣、眩晕、耳堵闷感的评价。
采用纯音听阈测试对听力缺损程度进行评价。
(2)对患者听力及主要伴随症状改变的评价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评价2.疗效分析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以症状改善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以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指标;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1)改善症状95例患者主症改善95例(100%);临床痊愈例20(21.1%),好转30例(73.7%),95例患者改善的主症中,耳鸣无改善15例,听力下降无改善8例,95例患者改善的次症中,眩晕改善90例,耳堵闷感改善87例。
案例1:王某,男,56岁。
主因“突发听力下降伴耳鸣8天”入院。
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形体较胖。
突发左耳听力下降,伴高调耳鸣,无头痛头晕。
无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查:T 36.5℃,BP120/90mmHg,神清,双瞳孔等大等圆,电测听示左耳感音神经性聋。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暴聋(血瘀耳窍证),西医诊断:突发性耳聋。
进入路径后立即给予耳穴压豆(内耳,神门,肾),中药通窍活血汤加减,5天后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继续给予通窍活血汤加减水煎服,治疗10天后给予针灸治疗,进入路径2周后耳鸣减轻,听力好转。
案例2:刘某,女,64岁。
主因“突发右耳听力下降伴眩晕3天”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突发右耳听力下降,伴眩晕,有恶心呕吐,无耳鸣。
舌红,苔黄,脉数,查:T 36.8℃,BP160/100mmHg,神清,双瞳孔等大等圆,电测听示右耳感音神经性聋。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暴聋(肝火上炎),西医诊断:突发性耳聋。
进入路径后立即给予耳穴压豆(内耳,神门,肾),口服通窍活血汤,3天后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继续给予通窍活血汤口服,治疗8天后给予针灸治疗,进入路径2周后无眩晕感,听力上升20分贝。
病例基本信息表(2)改善主要伴随症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评价,眩晕改善90例,耳鸣改善80例,耳堵塞感改善76例。
案例1:患者李某某,男,40岁,主因“突发右耳听力下降及右耳堵塞感5天”入院,有劳累诱因,急性起病,症状进行性加重,既往体健,无家族暴聋病史。
入院后进入本路径,评价右耳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下降40分贝,耳部检查鼓膜多无明显变化,根据诊疗方案采用中医特色治疗,以针灸和耳穴压豆为主,针刺治疗包括体针、浅针疗法,以开窍通络为治法。
案例2:患者王某,女,50岁,主因“突发左耳听力下降及耳闷胀感6天”入院,有恼怒诱因,急性起病,症状进行性加重,既往体健,无家族暴聋病史。
入院后进入本路径,评价左耳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下降35分贝,耳部检查鼓膜多无明显变化,根据诊疗方案采用中医特色治疗,以鸣天鼓和鼓膜按摩为主。
四、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一)暴聋临床治疗难点分析西医对暴聋的干预多根据不同病因、发病机制和发病时间等确定治疗方案,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促进微循环,营养神经治疗,但仍然未能完全解决暴聋高发病率及预后不佳的问题。
预后不佳原因多数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二)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从疗效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诊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减轻了患者神经功能及微循环障碍程度,改善了临床症状,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分析如下:中医药治疗有助于减轻病情进展速度,进入本路径的暴聋患者11例在治疗后7~10天内听力好转,症状减轻。
尤其对于辨证属于血瘀耳窍证的患者,采用通窍活血汤有利于循环功能改善,可以有效地减轻微循环障碍。
采用针灸、鸣天鼓、鼓膜按摩等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下降及耳鸣、眩晕及耳堵塞感。
慢喉喑(慢性喉炎)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日照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一、基本情况慢喉喑(慢性喉炎)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日照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纳入临床路径应用中医诊疗方案治疗慢喉喑(慢性喉炎)住院患者共19例,平均住院日7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中药汤剂、中成药、耳穴压豆、超声雾化、针灸治疗。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诊疗方案中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使用率90%,中医特色疗法使用率100%,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辨证应用口服中药汤剂11例(10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5例(45.5%),针灸治疗2例(18.2%),耳穴压豆11例(100%),超声雾化9例(81.8%),内科基础治疗6例(54.5%)。
(二)应用情况分析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临床应用较好、接受度较高的为口服中药汤剂及耳穴压豆,而针灸应用较少。
分析其原因,主要为:1.该病患者往往患病时程长,无论医师或患者意愿都倾向选择效果显著的中药制剂。
2.患者临床症状多样,且中医医院就诊的此类患者老年人居多,合并症亦较多,中成药往往不能兼顾,所以除非患者拒绝,临床医生多选择中药汤剂,较少应用中成药;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一)总体评价11例患者中,症状改善11例(100%),体征改善11例(100%),理化指标改善9例(81.8%);临床好转11例(100%),无变化0例(0%)。
(二)疗效分析改善症状:长时间的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
病例:患者,刘某某,男,50岁。
声嘶1月余。
咽喉部检查:声带暗滞、肿胀,声带前中1/3处有米粒大小小结。
舌红少苔,脉细数。
属肺肾阴虚型证。
治法:益肺补肾,养阴开音。
推荐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
百合15克,生地黄15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桔梗12克,浙贝母12克,木蝴蝶12克,蝉蜕10克,僵蚕10克,甘草6克。
中成药:银翘散等。
病例基本信息表四、中医药的作用分析通过我们的临床实践,对于慢喉喑病人可以应用中医诊疗方案予以治疗,中药益肺补肾,养阴开音的作用可明显减轻声嘶症状,使发作程度减轻。
我科耳穴压豆疗法中耳穴选取取咽喉、声带、肺、大肠、神门、皮质下等穴,脾虚者加取脾、胃,肾虚者加取肾,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压等穴位,超声雾化:可用自拟喷喉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每次用药液4毫升,每日1—2次。
此两种方法操作简便,配合中药汤剂,相得益彰,效果更著。
五、本专科其他中医治疗方法应用情况1. 针灸治疗(1)针刺:取合谷、曲池、足三里、天突等,每日1次,中等刺激,留针20—30分钟。
(2)耳针:取咽喉、肺、扁桃体等,埋针或耳穴敷贴2.饮食疗法(1)胖大海冰糖茶:胖大海4-6枚,洗净放入碗内,加冰糖适量调味,冲入沸水,加盖焗半小时左右,慢慢饮用,隔4小时再泡1次,每日2次。
(2)无花果冰糖水:无花果30克,冰糖适量,煲糖水服食,每日1次,连服3—5日。
3.含服可选用金嗓清音丸、金嗓散结丸等口服。
4现代医学治疗1)去除病因为治疗本病之关键。
若只局部用药,不仅徒劳无益,反而导致声嘶加剧。
鼻腔、鼻窦、口腔、咽腔病灶、全身性疾病须予治疗。
清除职业性治病因子,戒除不良嗜好(如烟酒过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严格声休。
若系发声不当引起者,炎症控制后需进行正确的发声方法训练。
对萎缩性喉炎者,可应用含碘喉片和口服维生素类药物。
3).对声带肥厚且声嘶严重者,可在气管插管全麻纤维喉镜下用激光将肥厚的声带“修”平、“修”薄,以改善发声功能。
对声带息肉或小结者,保守治疗无效后可行气管插管全麻支撑喉镜下病灶切除。
喉痈(扁桃体周围脓肿)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日照市中医医院一、基本情况日照市中医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入喉痈(扁桃体周脓肿)住院临床路径的病例共20例,完成路径19例,平均住院日7天。
主要治疗方法有:含漱、放脓、放血法、耳针法、王不留行贴压。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完成路径的19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如下:1.穿刺抽脓或切开排脓15例,这些治疗方法适应症较广泛,也是临床常用方法。
2.含漱:用漱口方含漱,每日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