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中国医科大学《卫生学》在线作业(16秋季)

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生物圈的范围大致包括()。
A. 12km深的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B. 15km深的地壳、海洋及12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C. 15km深的地壳、海洋及22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D. 12km深的地壳、海洋及2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A. 皮 肤
B. 呼吸道
C. 消化道
D. 汗 腺
E. 眼 睛
正确答案:
46. 膳食钙的良好来源是
A. 鱼类
B. 蛋类
C. 奶和奶制品
D. 肉类
E. 豆类
正确答案:
47. 典型矽结节的横断面类似于( )
A. 葱头状
B. 星芒状
C. 网格状
D. 不规则状
正确答案:
14. 化学性肺水肿的临床分期不包括以下哪项()
A. 刺激期
B. 潜伏期
C. 呼吸窘迫期
D. 恢复期
正确答案:
15. 在视频显示终端(VDT)作业,常见个别器官或系统高度紧张,例如,手指按键盘高达300次/分,视力紧张,工作姿势不良。这一类有害因素来自()
A. 生产工艺过程
B. 劳动过程
A. 观察对象
B. 零期尘肺
C. 一期尘肺
D. 二期尘肺
正确答案:
36. 铅抑制血红素合成酶后,使RBC内原卟啉Ⅸ与锌离子结合形成( )
A. FEP
B. ALA
C. ALAS
D. ZPP
正确答案:
37. 体内毒物蓄积若要达到最大蓄积量,至少需要几个生物半减期()。
2020七年级生物上册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章第三节第3课时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知识点1:生物圈的范围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biosphere)。
2.生物圈的厚度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
3.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气圈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2)水圈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3)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
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知识点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仍然是非常丰富的。
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
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
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
有“地球之肾”之称。
3.海洋生态系统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
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4.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5.淡水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
生物圈的概念是什么

生物圈的概念是什么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具体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
生物圈的简介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约10公里。
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过程变化和转变的空气、陆地、岩石圈和水。
从地质学的广义角度上来看生物圈是结合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与岩石圈、水圈和空气的相互作用。
生物圈的首次提出生物圈的概念、要领是由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在18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
它包括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至生物圈的要领,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下11000米处,其中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土壤圈和水圈。
生物圈存在的基本条件是:必须获得来自太阳的充足光能。
因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而其基本来源是太阳能,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合成有机物而进入生物循环。
要存在可被生物利用的大量液态水。
几乎所有的生物全都含有大量水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生物圈内要有适宜生命活动的温度条件,在此温度变化范围内的物质存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变化。
提供生命物质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氮、碳元素、钾元素、钙元素、铁元素、硫元素等,它们是生命物质的组成或中介。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按其在物质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可分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
消费者,主要指动物(人当然也包括在内)。
有的动物直接以植物为生,叫做一级消费者,比如羚羊;有的动物则以植食动物为生,叫做二级消费者;还有的捕食小型肉食动物,被称做三级消费者。
至于人,则是杂食动物。
分解者,主要指微生物,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人与生物圈人是生物圈中占统治地位的生物,能大规模地改变生物圈,使其为人类的需要服务。
高中地理必修:生物圈与植被

明确生物圈与植被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 识和核心概念。
教材内容安排
系统介绍生物圈的结构、功能以及与植被的相互关系,包括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方面内容。
教学方法创新和实践案例分享
教学方法创新
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主动性。
一些水生植被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同时植被能够减缓水流速度 ,有利于水中悬浮物的沉降和净化。
植被提供生态用水保障生态安全
植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是生态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 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植被在生态平衡中地位
植被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和能量来源。
02 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植被定义与分类方法
植被定义
植被是指一个地区内所有植物群落的 总体,包括各种植物种类、数量、结 构和空间分布等特征。
分类方法
植被分类主要依据植物群落的外貌、 结构、种类组成和生态环境等因素, 将植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森林植被类型及特点
01
02
03
针叶林
以针叶树为主,如松树、 云杉等,树叶细长,适应 于寒冷干燥环境,主要分 布在寒温带地区。
实践案例分享
结合具体案例,如当地植被类型、生态系统保护等,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圈与植被 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环保意识培养
通过生物圈与植被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 要性,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社会责任感培养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培养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
1.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的总和。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
和陆地圈。
2.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繁殖和
相互作用。
3. 动物是生物圈中的一类生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
它们通过摄食、呼吸、生殖等方式维持生命活动。
4. 植物是生物圈中的另一类生物,包括树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
利用太阳能,并与大气和土壤中的其他物质相互作用。
5. 微生物是生物圈中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和其他环境中,并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起重要作用。
6. 生物圈中的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
食物链描述了生物之间的食物
关系,而食物网则展示了更复杂的食物关系网络。
7. 生物圈中的生物还参与了生态系统的调节和平衡。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
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中氧气的含量。
8. 生物圈中的生物还面临着各种生存压力,如食物的竞争、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这些因素对生物圈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9. 了解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对于人类理解地球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生物圈中的生物,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第1~3章期中复习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北师大版2024)

第1章认识生物和生物学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1.定义: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2.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即海平面以下约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之间。
3.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
常见的是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条河、一个校园、一座城市;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或本质)、生态系统多样性【根本、核心,包括湿地(地球之肾)、森林(地球之肺、绿色水库)、沙漠、草原等生态系统】。
区分物种多样性:多个物种(一片森林有200种鸟类、700种植物等)遗传多样性:同一物种的不同品种或不同个体(菊花有2000多个品种)三、生物的特征:(1)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举例:如朵朵葵花向太阳、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会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飞蛾扑火、人手被刺后收缩、鹿看见狮子立马逃跑(2)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3)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青蛙抱对(4)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如:植物光合作用、落叶、运动后出汗、呼吸、排尿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排出代谢废物(5)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大猪生小猪;变异: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2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一、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1、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林奈――“分类学之父” 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由大到小)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物种起源》):其核心理论是自然选择学说哈维――血液循环: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现代分子生物学奠基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使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第3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生物学探究的常用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和分类法等。
生物圈与植被

答案:红树林能够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海水和空气,防风消浪,保护海 岸等。
“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
在索科特拉岛(12°N,52°E)的悬崖上,直接嵌在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树
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树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据此回答1-2题。
B.温带荒漠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热带草原
Vertical structure of vegetation
三、识别植被类型
森 林 Forest
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 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
常绿阔叶林
特点: 四季常青,树冠浑圆,叶面多
呈革质,表面光滑、无绒毛, 质地较硬
贮存 水分
茎叶覆 盖绒毛
抵抗 灼热
多数根系 发达
吸收 水分
减少水 分蒸腾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温带森林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温带森林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降水递减
温带森林
四、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气候
植被
土壤
地形
水文
我们身边的植被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自然环境要素对植被的影响
影响因素
实例
森林植被
降水丰富的地区(年降水量>400 mm)
气候(热
草原植被 降水 较少 的半干旱地区(200 mm<年降水量<400 mm)
量相同)
荒漠植被
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 mm)
新鲁教版地理 必修一 生物圈与植被 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第三节生物圈与植被一、认识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下层、岩石圈上层和整个水圈。
2、生物圈的作用(1)对地表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
②各种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使化学元素发生迁移,影响水体的组成、土壤的形成和岩石的风化。
(2)具有调节和稳定地表环境的作用。
生物圈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地表平均温度长期稳定在15℃(地面气温)上下。
二、识别植被类型1、植被定义: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
2、植被分类(1)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2)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人工草场、经济林、花园等。
3、森林植被主要由树木组成的植物群落。
典型的森林植被包括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等。
(1)热带雨林①主要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世界3个热带雨林分布区:美洲热带雨林区、非洲雨林区和亚洲雨林区)②环境特征:终年高温,降水丰沛③植被特征:植物全年生长旺盛,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
各月都有花开。
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2)常绿阔叶林(主要由常绿的阔叶树组成)①主要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②环境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旱季③植被特征:森林常绿(四季常青),树冠浑圆,叶面多呈革质,表面光滑、无绒毛,质地较硬。
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群落结构较简单。
④常见树种:樟树、椰子树等(3)落叶阔叶林(主要由落叶的阔叶树组成)①主要分布: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②环境特征:夏季炎热或温暖,冬季寒冷,且降水适宜。
③植被特征:春季发芽,夏季葱绿,秋冬季落叶,树叶多呈纸质,宽而薄。
(有明显的季相变化)④常见树种:桦树、杨树、柳树、榆树、银杏树等。
(4)(亚寒带)针叶林(主要由针叶树组成)①主要分布:分布比较广泛,从寒温带、温带到亚热带、热带都有分布;大规模成片分布的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寒温带(亚寒带)气候区,其北界就是森林的北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链的一个统称,它包含了生物链和所有细微的生物和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约10公里。
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过程变化和转变的空气、陆地、岩石圈和水。
从地质学的广义角度上来看生物圈是结合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与岩石圈、水圈和空气的相互作用。
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