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 苏科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如:植物通过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得营养;动物通过捕食获得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是在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的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如:猎豹追捕羚羊;含羞草受到碰撞会合拢;植物的向光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种子萌发;鳄产卵;虎、狼产子。

(6)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遗传,同一株碧桃上不同颜色的花体现了变异。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高山上不同植物的垂直分布说明的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沙漠上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才出现绿洲说明了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通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来影响的: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捕食、合作、竞争、寄生等关系。

七星瓢虫捕食螃虫是捕食关系;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是竞争关系。

4、生物适应环境:如骆驼尿液很少是为了适应缺水的沙漠;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泠的环境等。

5、生物还能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蚯蚓松土”体现生物影响环境。

6、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7、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8、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捕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生物圈知识点复习归纳:精选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

生物圈知识点复习归纳:精选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

生物圈知识点复习归纳:精选七年级上册生
物第二章
学好知识就需要平时的积累。

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查字典生物网编辑了生物圈知识点复习归纳:精选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欢迎参考!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通过对生物圈知识点复习归纳:精选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参考资料尽在查字典生物网!。

苏科版生物第1-4章知识点整理

苏科版生物第1-4章知识点整理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第一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一、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植物生物动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二、生物都能够表现出一些生命现象。

这些现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具有一定的结构,大多数生物由细胞构成。

(2)生物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

(3)生物能进行呼吸和排泄。

(4)生物有生长发育现象。

(5)生物有繁殖现象。

(6)生物有遗传变异现象。

(7)生物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8)生物具有应激性;三、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四、生物学发展前景:取得的重大成就(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杂交水稻、试管婴儿、仿生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二、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三、探究实验遵循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设置对照原则;平行原则。

四、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1、主要结构(1)目镜、物镜:目镜是用左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2)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大。

(3)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4)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2、使用方法(1)正确使用方法:取镜安放对光放置标本观察收镜(对光时先升高镜筒,再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

)(2)显微镜中观察的像:倒像,例如“上”“”(3)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4)排除污点:先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跟着移动,则说明污点在玻片标本上。

再转动目镜,若污点移动,则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皆不动则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5)调节标本在视里中的位置:如果在视野中看到的像偏向左上方,则应把装片继续向左上方移动,才能使像在视野中央。

(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往哪移)(6)显微镜镜头要用擦镜纸擦。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指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统计,撰写调查报告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如果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1)大气圈: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2)水圈:包括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其中的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3)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苏科版初一生物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单元知识点

苏科版初一生物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单元知识点

苏科版初一生物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单元知识点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自然生态系统:指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各种生态系统。

常见的自然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1)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绿色水库”之称。

(2)草地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

(3)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稀少,生态环境最为恶劣。

(4)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有“地球之肾”之称。

二、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2、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深入1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课后练习1.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1)从非生物因素来说,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都受()、()、()等因素的影响。

(2)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

黄河和长江源自西部源头的()和()。

江河奔流东去,滋润着沿途的(),养育着亿万人口和其他生物。

它们沿途还形成()和(),最终挟裹着陆地上的土壤和其他物质,融入浩瀚的()。

(3)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一种生物可以经过不同的(),如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等。

2.生物圈是一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是所有生物的()。

答案:1.(1)阳光大气水(2)互相关联雪山草原农田湖泊湿地海洋(3)生态系统2.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共同家园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同步练习题,希望大家喜欢。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本文为大家整理的4个知识点及课后练习希望大家可以利用起来,预祝大家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七年级初中生必备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初中生必备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初中生必备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由小到大)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相同)和变异(不同)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二)生态系统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2.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三)细胞1.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2.生物体的成长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是分不开的。

3.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线粒体:线粒体形状为棒状,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是平滑而连续的界膜; 功能: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动力车间”。

(2)内质网:内质网是指细胞质中一系列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形成一个隔离于细胞质基质的管道系统。

功能: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及脂质合成“车间”。

(3)中心体:中心体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每个中心体主要含有两个中心粒。

存在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中。

功能:中心体是细胞分裂时内部活动的中心。

(4)叶绿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功能: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5)高尔基体:亦称高尔基复合体、高尔基器。

是真核细胞中内膜系统的组成之一,是由单位膜构成的扁平囊叠加在一起所组成。

扁平囊为圆形,边缘膨大且具穿孔。

功能: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中考指南苏科版生物中考复习知识梳理参考题答案

中考指南苏科版生物中考复习知识梳理参考题答案
在用材造林、医药、食用、观赏等方面有主要价值

等植物
孢子植物:
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
如:贯众、凤尾蕨、卷柏、满江红
高等
[出现迟]
苔藓植物
[假根,有茎、叶分化]
如:葫芦藓、金发藓、地钱
较低等
藻类植物
[无根、茎、叶的分化]
如:海带、紫菜、水绵
低等
[出现早]
30、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花蕊,花药和花丝,柱头、花柱和子房,胚珠
用种子繁殖
种子无果皮包被
不用种子繁殖 有根茎叶分化
只有茎叶分化
哺育
主要特征 生殖
其他
29、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等植物
种子植物:
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
被子植物: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如:桃、小麦、花生、蔬菜等
植物界最高等、数量最多的植物
裸子植物:
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着的
如:马尾松、水杉、侧柏、雪松、苏铁、银杏等
42.600 头颈肌 躯干肌 四肢肌 肌腱 肌肤
43.收缩 舒张
44.觅食和繁殖行为
45.母狼哺育狼孩 家蚕吐丝结茧 小狗做算术 警犬嗅毒
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
46.90%以上 叶 降低温度 增加湿度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氧气
一定 限 强
47.蒸腾作用 气孔 保卫细胞
48.水循环 温度 水分 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37、外骨骼,蜕皮,触角,单眼,复眼,后翅,气管
第十三章 土壤里的生物
38、完成下列概念图:
39、小动物检索表
40、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土壤中的有机物,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体节,有环带,湿润的体表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总结讲解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总结讲解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总结讲解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物圈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微小生物。

水圈的大部:大多数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两大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生存空间。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在食物链中以生产者(植物)作为起点,以没有被吃的动物为终点,不能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3、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5、在食物链中最低层是植物,数量最多,最高层是食肉动物,数量最少,有毒物质最多。

食肉动物体内的能量来自食物链的最低层植物,食物链中所有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条河流、一畦农田、一座城市、以至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生物成分---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在内的所有生物,根据其作用,将它们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它们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

人和各种动物是消费者,他们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它们将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利用。

3、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肾”。

第2节、生物圈
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能够生存的环境的总称。

范围包括海平面以下11Km的深度和海平面以上越23Km的高度。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惟一家园。

随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被破坏,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食物、水、阳光、氧气、适宜的温度等基本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