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精选2篇)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三讲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知识网络考点1 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考点梳理】1.种群(1)概念:种群是指生活在的的总和。
(2)种群不是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一定的特征,如种群有、、、和等。
2、群落(1)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的总和。
(2)群落内的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有和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等关系。
3、植被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其他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它。
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
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
【活学活用】1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B.一条小河里所有的生物C.一块稻田里全部的水稻D.一片山林里所有的植物2.江心屿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岛上有榕树、樟树、蕨类植物、水生植物及其他多种生物。
江心屿上的所有生物构成()A.种群B.生态系统C.群落D.植被3.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B.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群组成的C.生物群落中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D.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都属同一物种4.(2013 杭州)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是一个生态湿地公园,它收集流域内的污水,利用自然廊道输送至下游的水质调节池。
之后,池水被泵送到亭子下面的“迷你污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净化处理。
2009年公园建成后,经长桥溪流入西湖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从原来的劣V类水跃升为Ⅲ类水。
该公园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2012年度“全球百佳范例奖”。
请回答下列问题:(1)公园内水质调节池中的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了,其中可以大量吸收池水中的N、P等元素,从而使水质得到初步净化。
(2)亭子下面的地埋式“迷你污水处理系统”具有较好的保温作用,能提供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促进污水中的微生物通过作用将池水中的有机物分解。
(3)污水流经该生态修复公园后得到了有效的净化,但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没有被破坏。
自然地理学《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二叠纪古生物
三叠纪古生物
侏 罗 纪、 白 垩 纪 生 物
新生代古生物
人类的出现
第四节 生态系统
r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环境间不断进行物 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成的统一体。 即: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物 质-能量系统 生态系统 = 生物群落 + 环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陆地生 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组织—维管束
Ø 分为
苔藓植物 维管植物
蕨类植物 祼子植物 被子植物
(四)后生动物
Ø 多细胞生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Ø 细胞
组织
器官
器官系统
Ø 重要特征——运动
Ø 异养型——植物、动物、寄生
第二节 生物圈的结构
垂直准正态分布结构 水平连续不均匀结构 多级嵌套结构 结构特性 生物的地域分异与区系性
一 、垂直准正态分布结构
Ø 在垂直方向上,集中分布在某一 范围内,向上或向下都逐渐减少。
Ø 主要集中在海平面及地面附近
如:浅海区——1500种鱼类
850种
200-1000m,
只有150种
1000-4000m,
陆地上 0-500m, 约51.6%
约20%
500-1000m ,
1000-2000m,
陆地面积随海拔的变化
地表的光强大于地下和水下,水深或者埋深越 大光强越小,生物的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光 合作用的强弱。生物圈结构上的亲光性反映了 太阳辐射对于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温控性
Ø 热带生产率高于寒带
生物圈结构上的温控性,是指生物圈的结构特征受 到温度分布控制的性质,反映了温度或者热量对于 生物的影响。
五、生物地域分异与区系性
第三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速记清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苏科版)

01 归纳·本章概览02 速记·考点列阵03 攻克·重点疑难疑难点1 动物与消费者的判断疑难点2 生物圈与地球的关系04 教考衔接本章主要考点真题再现第三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知识章章清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概念: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 组成: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生物成分包括绿色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和微生物(分解者)在内的所有生物。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各种非生物因素。
(1)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不仅养活植物自身,还为其他生物生存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是生态系统最关键、最基本、数量最多的生物。
(2)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依据食性将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3)分解者:包括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腐食性动物蚯蚓、蜣螂、秃鹫等,将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中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最终来源是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
3.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自然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
(2)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二、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1. 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所有生物与它们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2.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基本条件。
3.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岩石圈的上部。
疑难点1:动物与消费者的判断1. 动物是直接或间接是一类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一般属于消费者,但有些动物如蚯蚓等以分解动植物遗体生活不属于消费者,而属于分解者。
初中生物常考知识点总结范文(2篇)

初中生物常考知识点总结范文第一节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
(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
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初二作文之初二生地会考作文

初二生地会考作文【篇一: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厚度大约20千米。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合作、竞争及共生等。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①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②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①生物适应环境: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②生物影响环境: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③环境影响生物:春江水暖鸭先知;葵花朵朵向太阳;春风又绿江南岸。
7、生态系统(p22--32)①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水、阳光、空气等)。
2024年初中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初中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____年初中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1. 细胞结构与功能1.1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构成细胞的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细胞膜内的物质,包括细胞器和胞浆。
- 真核细胞:细胞内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如植物和动物细胞。
- 原核细胞:细胞内无细胞核或细胞器,如细菌。
-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功能和遗传信息。
1.2 细胞的功能- 营养摄取:通过细胞膜摄取营养物质。
- 呼吸作用: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
- 分泌物质:分泌细胞外的化学物质。
- 排泄废物:从细胞内排除废物。
- 生长和分裂:细胞根据遗传信息生长并分裂。
- 感受和传导:接收刺激并传导神经冲动。
2.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2.1 植物细胞- 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保护和支撑细胞。
-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氧气。
- 原生质体:细胞内贮存物质的小器官。
- 动力器官: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等,参与能量转化和细胞分裂。
2.2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 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 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与植物细胞相似的结构。
3. 生物遗传与进化3.1 生物遗传- 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控制及遗传特征的物质基础。
- 染色体: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分子。
- 基因:控制某种特征的DNA片段。
- 表现型和基因型:基因型决定表现型。
3.2 进化论- 进化:生物群体随时间产生的遗传变化。
- 自然选择:环境决定一个个体是否能存活和繁殖。
- 适者生存:适应环境的个体能够生存并繁殖。
- 物种形成:进化过程中,由于环境、地理等原因,物种分化成新的物种。
4. 生物多样性4.1 物种多样性- 物种:具有共同遗传特征并能够在自然界中交配繁殖的一组个体。
- 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 分类学:按照相似性将物种进行分类。
4.2 生物圈- 生物圈:包括陆地、水域和空中的各种生物的居住地。
- 生态位:生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和地位。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案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案(精选5篇)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案篇11教学目标㈠知识目标:1.能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各自特点。
--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菁选2篇)

**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复习(菁选2篇)**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复习1生态系统「要求」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基本原理,尤其是典型生态系统在生产力、生物量、食物链等能流方面的特征;掌握生态*衡和生态失调等基本知识了解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了解人类活动对物质循环的影响,理解调节物质循环的原则。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系统的概念2.生态系统的定义3.生态系统的一般模式4.生态系统的组成5.生态系统的功能6.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能流的概念(1)能源(2)能流的途径2.热力学定律与耗散结构理论(1)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2)耗散结构理论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分配与消耗(2)食物链与食物网(3)有毒物质的富集(4)生态金字塔(5)生态效率4.能源与人类社会(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2)世界及我国能源现状(3)能源策略(三)生态系统的生产力l、生产力概念(1)关于生产力的概念(2)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生产力(3)地球表面初级生产力的分布2.生物量(1)生物量的'定义(2)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区别(3)典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3.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因素(1)环境条件(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1)补加能源的作用**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复习2一、名词解释1.生态环境2.生境4.限制因子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活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答:(1)综合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精选2篇)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篇1
第1课时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课程导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早已不是什么神话。
人类可以离开地球,到时别的星球上去。
但是我们能否寻找到一个或是创造一个地球以外适合人类居住的生物圈呢?
【聚焦课标】
1、描述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所提供的条件——了解层次
2、分析说明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惟一的家园——理解层次
3、培养分析资料和交流合作的能力——经历、反应层次
4、增强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经历、反应层次。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内容,并填写以下内容
1、生物圈是指的总称,也是地球上生态系统。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等基本条件。
3、实验的失败说明人类目前还无法建立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
【合作学习】
(一)、分析生物圈ⅱ号
读一读:
再读教材中“生物圈ⅱ号”,思考并小组讨论:
找一找:
1、生物圈ⅱ号由哪些部分构成?
;
2、它为科学家的生存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
;
说一说:
1、实验了1年多,生物园ⅱ号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
2、科学家为什么要提前撤出“生物圈ⅱ号”?
;
议一议:
1、为什么要把这个实验基地命名为“生物圈ⅱ号”?
;
2、“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了你什么启迪?
;
3、太阳系的其它行星能否为人类的生存提供适宜的条件,能说一说各主要原因吗?
通过“生物圈ⅱ号”材料的学习分析我能得出的结论:
;
(二)、分析生物圈是生物的家园
读一读:
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
填一填: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不可少的条件?
;
说一说;
1、如果这些条件被破坏,后果如何?
;
2、请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选择一个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破坏。
;
3、为了保护生物圈,国际组织研究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能举例吗?
议一议:
立足于现实生活,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圈做些什么呢?
(三)、完成概念图
概念为人类生存提供的条件
【巩固练习】
1、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称为。
2、生物生存环境的范围包括地面以上约的高度,地面以下的深度。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沙漠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水涝时,被淹没在水下的农作物死亡的原因是
a缺少空气 b温度太高 c水太多 d温度太低
5、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说明。
6、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等基本条件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篇2
1.生物分类的单位、方法和检索表(1)生物分类的单位与方法现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进化的亲缘关系和形态结构的特点,用七个等级对生物进行分类,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一类。
(2)分类检索表分类检索表是鉴定生物种类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查阅检索表可以帮助我们初步确定某一生物的科、属、种名。
2.种群(1)种群的概念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2)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种群的数量变动与种群的这些特征密切相关。
3.生物群落(1)生物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2)群落的分层现象在森林群落中,高大的乔木组成乔木层,灌木和小树组成灌木层,草本植物组成草本植物层,苔藓和地衣等植物组成苔藓地衣层,形成垂直分层现象。
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布也有类似的垂直分层现象。
(3)植物群落和植被的概念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
被覆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4.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了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生物圈还可以分成大小不同的许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类型(3)生态系统的成分
(4)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许多食物链常常相互交错成网状,称为食物网。
(5)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从绿色植物把太阳能固定在体内后开始,并沿着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各个营养级传递,最后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渐减少的。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则是循环不息的,即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5.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生物一方面受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如光、水、温度、食物、风等的影响,而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包括人类的活动)又对无机环境及其他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2)生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现存的各种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即适应的普遍性。
如仙人掌的叶刺、肉质茎对干旱环境的适应;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对光照强度、水分蒸腾作用方面的适应;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对土壤穴居生活的适应;极地狐和沙漠狐的体形等对环境温度的适应。
此外,更具典型意义的是生物的保
护色、警戒色、拟态等。